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样例【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85368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样例【精选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第一篇】

心怀北方音乐诗情创业者

他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艾友矿,作为家里老大,从小便是一家人的骄傲。天资聪慧,成绩优异的他也是矿区里的第一位大学生。1983年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现吉林大学通信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设计院工作。工作期间,他也从未停止学习,1988年,他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后获得硕士学位。1991年到深圳加入日本菱三株式会社工作,于1997年创立深圳市蔚科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999年创立深圳市普荣实业有限公司,现任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乐器协会电鸣分会副会长。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公司很多,但是做专业音乐设备制造的却不多,而赵哲却偏偏选择在这个行业中扎根,这是为何呢?他说,在他心里,从事音乐行业是一种情怀,更是从未忘却的初心。他爱读诗,不管是豪迈磅礴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是温暖细腻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不同风格的诗词他都信手拈来。而自古以来,诗词与音乐都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是诗人创作的重要素材,而品读音乐更是诗人们的必修课。当爱诗的他开启这扇音乐设备制造大门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浑然天成!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在他的领导下,蔚科科技逐步发展壮大。2013年,蔚科珠海高新产业园建成,在25000平方米的集研发、生产、文体设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里,公司400多名员工,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创造着属于蔚科的一个又一个传奇。“中国乐器行业50强”、“中国乐器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深圳市重点文化企业”、“广东省乐器行业协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彰显出其在中国电子乐器行业的科研创新风采。当前,蔚科已经成为专业音乐设备制造商,在全球乐器行业225强排名中位列第118位,在中国乐器企业中位列第9位。

从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为集研产供销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公司,这二十余年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心中那份信念,而这份信念也在点点滴滴中逐渐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蔚科独特的企业文化:做世界级音乐数字设备后来居上者是公司的使命,贴近音乐、贴近科学、贴近你和我是公司的愿景;专业、诚信、创新、共赢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专业、品质、服务是公司的产品理念。所有这些纯粹的初心,是每一个蔚科人的精神食粮,也是蔚科人乘风破浪的动力所在。

科技前瞻激情诠释创新精神

有人说,人应该懂得仰望星空,否则便会目光短浅;但是赵哲却做到了仰望星空确定公司奋斗方向的同时,脚踏实地的领导研发出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产品。作为全球规模化调音器、节拍器生产商,赵哲于2015年提出采用光感拾音制造高端调音设备,古筝光感校音器WST-700B正是他最有力的代表作品。在建立产品技术框架后,历时半年时间,古筝光感校音器样机顺利呈现,精准度完全突破目前以物体震动与MIC拾音方式的主流校音器。在做模拟测试时,发现样机检测不灵敏,显示数据不稳定。带着一系列疑问,赵哲带领研发团队仅用三天时间找出症结所在。究其原因,系舞台上其他可见光以及其他红线光被采集到调音设备中,干扰了正常的数据分析与算法。这一难题解决后,WST-700B古筝光感校音器于2016年初正式投产。

经历了这一次技术革新后,赵哲更加坚信,只有科技创新才能让企业长远发展。而蔚科的WSM-290节拍器(时光机)便又是一次崭新的突破。蔚科科技作为国内节拍器行业标准制定单位,2018年计划推出一款世界级高端节拍器产品。赵哲发现当今国际主流品牌开发的高端电子节拍器模拟机械性能时有很大的抖动及噪音问题,而他想做的产品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接到任务后,研发小组深入研究,经过9个月努力,最终该产品使用时效上可达到6-7个小时(传统机械小于30分钟),速度误差达到了%(传统机械式大于2%),除了能还原德国Wittner,日本Nikk等经典节拍器声音,还增加了牛铃声以及人声数拍功能,并保留了小天使独特的WSM-330音色。在2018年的上海国际乐器展上,WSM-290节拍器(时光机)成功亮相,大放光彩。

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现在的蔚科拥有三大自主品牌:“小天使(Cheurb)”、“妙事多Musedo”、“纽克斯(NUX)”,在中国,“Cherub”品牌产品在节拍器/校音器领域牢牢占据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NUX品牌的效果器,音箱等产品也有着优秀的口碑。近年来,蔚科同时也在研发销售大件产品电钢琴、电子鼓并获得较大的成功。经过21年稳步发展,蔚科已经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到北半球的俄罗斯;从西半球的爱尔兰到东半球的巴西,都有我们的朋友。

创业难,做实体经济更难,有多少人最后选择了放弃,但是赵哲选择坚持,如今,他已是身家过亿的富翁,但是每天还是和普通员工一起吃公司食堂,一年365天,天天无休。有人问他,现在这种物质社会,你为什么不像其他老板把公司卖了,拿着一笔钱,好好去享受生活?他说回首往昔,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用激情诠释热爱,用拼搏诠释青春。这样一位处处在“较量”的企业家,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述说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第二篇】

李素芳,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古筝制作技师、调律师和质量总监。1972年,李素芳因有一定的音乐天分,被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21年改制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工业中学就读,由此开始了她在民族乐器行业的生涯。

1975年,李素芳毕业后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组工作,师从徐振高。1980年起因工作需要,李素芳先后从事了古筝以外的其他民族乐器制作工作:二胡零配件制作、木琴音板制作、琵琶弦音准测试以及扬琴装配及校音等。这些岗位上的磨砺,为她之后从事古筝调律方面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扬琴的校音,程序繁复而且对耳音有一定的要求。在进行耳音测试时,相关专家惊奇地发现,李素芳有很强的听音能力,能分辩出音名及度数,甚至能听出某个音是高了还是低了几个音分。

1998年,中国民族乐器(古筝、琵琶)制作大赛在北京举行,坐在观众席的李素芳显示出了卓越的听音能力:仅凭声音,她就能依次说出10台上海参赛琴的制作者,甚至能听出某琴的产地是苏州还是北京。大赛之后,李素芳开始全面负责古筝音质的调试鉴定工作,2004年,她被任命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质量总监。

全国古筝大赛后,很多古筝名家都参与到“敦煌”古筝的制作交流及鉴定等活动中。李素芳在与专家们的交流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于自己调试过的琴,李素芳会经常回访,询问琴的状态,以便改进。中央音乐学院的李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国的五声音阶古筝无法很好地演奏一些外国曲目,于是,李素芳和李萌等人开始进行新型古筝的试制工作。不久,一台琴上既有五声音阶,又有七声音阶的古筝问世,并得到了专家认可。后来,根据古筝老师的要求,李素芳又试制出潮州钢丝筝,这种筝音量大、音色明亮。此外,李素芳还与师父徐振高合作,对穿弦孔、筝码高度的标准化及筝码制作材料等进行了改革。近几年,她又与团队一起研制成功了低音古筝、便携式短筝、智能交互古筝、新型伽倻琴等,为古筝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作出了贡献。

“敦煌”古筝年产量一路飙升,早已成为了国内各大专业院校和专业团体的主要用琴。李素芳也成了大忙人,奔波于总厂与各子公司之间,每天都要接到许多咨询古筝的电话。退休后被企业返聘10余年的李素芳,看上去仍精神饱满,充满干劲与活力。

“算起来,我已经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工作了40多年了,我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我的心是年轻的,就像‘敦煌’古筝一样——老牌乐器春常在!”李素芳一番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她对古筝的挚爱,希望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与“敦煌”古筝一同永葆青春活力!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第三篇】

时至今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扑面而来,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创新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加速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放眼全球,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创新创造力度,切实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盯牢“风险挑战期”。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从2022年一季度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6%,快于GDP增速;制造业占GDP比重为%,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从国际形势来看,受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分工格局、运行逻辑、规则体系、竞争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临格局重塑。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我们必须立足风险挑战,聚焦产品附加值偏低、竞争力不强等短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的融通发展,加快推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用好“人才培养期”。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职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打造技术工人队伍的关键,提高职业技能是促进中国制造和服务迈向中高端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技能人才总量由亿人增至2亿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站在百年发展新起点,各地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技能人才和劳动模范主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示范引领、带头推动建强技术工人队伍。

大国之路,匠心筑梦。奋进新征程,让我们牢记殷切嘱托,立志制造强国,全面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转型升级,切实发挥技能人才业务精、能力强、点子多的优势,奋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第四篇】

投身于电声乐器的20多年时间里,顾冰峰尝试过多种岗位,从电声乐器产品研发、集成电路设计到生产制造管理,他不断转型、不断挑战自己,其带领团队研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芯片垄断的局面,助力本土品牌得理乐器(MEDELI)成为世界乐器50强企业、与国际一流电声乐器制造商PK的国内一大厂商。

焦虑过,煎熬过,顾冰峰却从未想过放弃,“专注、用心、持之以恒”是他时常挂在嘴边攻克难关的三大法宝,“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顾冰峰用身体力行给后辈做出了榜样,培养出一批电声乐器方面的技术带头人。

十年磨一剑

从零开始自主研发设计

顾冰峰进入电声乐器行业纯属偶然,技术专业出身的他“觉得可以尝试一下”,这一试就是20多年。

1988年,顾冰峰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了5年;1993年,得理乐器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同年顾冰峰出任得理乐器的产品研发工程师。当时得理乐器委托国内的一所知名大学研发PCM(脉冲编码调制)合成音源集成电路,以期开发出得理自己核心技术的音源集成电路。

最早的国产电子乐器普遍用的还是FM(频率调制)的发音技术,成本低,但声音逼真度也较差,它只有9个发音数,最早广泛应用在声卡、玩具琴。而国际一流的电声乐器商雅马哈、卡西欧等都是使用PCM合成技术,音色仿真度高,音乐表现力强,几乎垄断了国内电声乐器市场。1993年,国内PCM合成音源集成电路基本来自法国Dream公司,国内企业无自主研发能力,研发投入也非常高。

然而,大学研究机构不了解市场的需求,加上研究人员不断变动,芯片研发计划泡汤了。1997年,得理集团创始人郑刚找到了顾冰峰讨论,希望他能带领团队在内部研发芯片。

作为电子工程师的顾冰峰最开始表示为难。郑刚先生鼓励他说,“十年磨一剑,我们可以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项目,这对于整个得理集团都是值得的,这对得理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受到董事长的信任和鼓励,顾冰峰下定了决心,“十年时间,就算从0学起,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苦心终不负

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1998年,得理自主知识产权的PCM合成集成电路项目正式启动。研发PCM合成集成电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CM合成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发,第二阶段才是集成电路设计,其中第一阶段是最为关键的,也是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过程。

“就像黑夜漂流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船,不知道岸边的方向,多长时间可以靠岸。”顾冰峰这样描述研发的第一阶段,即PCM音色合成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研究,这是整个项目的关键,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

而在第一阶段中,最难的要数核心的PCM合成模型和DSP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研究,当时国内鲜有这方面资料。顾冰峰带领着7人的研发小组攻关,查询大量的外文资料,每天都要组织研讨,任何细节都需经过演算论证,不容一丝一毫的差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项目成果只是一堆流程图和计算公式,枯燥乏味,“成就感非常低”,也有小组成员顶不住压力、耐不住寂寞而离职。

作为项目负责人,既要攻克技术壁垒和障碍、保障整个项目的研发任务顺利开展,又要做好项目团队成员的管理和激励,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整花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3年后,PCM合成的基础理论研究获得了成功,但35岁顾冰峰头发从黑发熬成了白发,从“小顾”熬成了“老顾”。

2001年,得理正式成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启动PCM合成集成电路的设计,命名为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项目团队设计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16位微处理器(MCU)以及PCM合成算法专用DSP单元,以及特殊架构的音效处理单元,大幅度提高了数字音频的处理速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得理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电路IC0105投片获得成功,该IC具有64个同时发音数,以及强大的数字音效处理,并成功运用于得理大部分的电声乐器产品。万事开头难,集成电路研发团队再接再厉、马不停蹄,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M合成音源集成电路,最新一代A5集成电路同时发音数已达到了256个,并具备了强大的音效处理能力,技术等级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芯片垄断的局面,也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创新永不停

成为世界乐器50强企业

上世纪90年代末,得理的PCM电子琴、电钢琴已经可以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抗衡,并且开始大量出口欧美。得理坚持“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音乐”理念,研发生产制造较高性价比的电子琴、电钢琴、电子鼓,得理电声乐器产品市场价格只有国外知名品牌的一半,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例如,1998年得理推出的MC100电子琴(PCM力度电子琴),由于超高的性价比,连续3年蝉联了国内电子琴行业单型号销量的冠军,远远超过了国外知名品牌。

在销量提升的背后,得理董事会对研发事业部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投入和支持,也是得理研发团队对电声乐器各个方面的不断创新,不断升级。从1998年至今,得理仅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集成电路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6000万元,得理自主产权的核心集成电路也已形成了从低端到高端全覆盖的系列IC,充分满足了各个层面的顾客需求。

电声乐器除了前面提到的核心技术,还有一些核心部件的研发。例如电钢琴的力度键盘,钢琴专业人员都希望电钢琴键盘的手感和性能能够达到传统钢琴的水平,市场上大部分电钢琴产品的键盘性能无法达到专业音乐人员的要求,其设计难度可想而知。想要电钢琴产品能够拓展国内外市场,想要开发高端电钢琴,高性能的电钢琴键盘是必须攻克的难题。2013年,顾冰峰主动向董事会请缨,承接研发高水平电钢琴键盘的艰巨任务,带领研发团队奋战了近4年,开发成功了两款高性能的电钢琴键盘。其中,K6键盘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已广泛应用在得理80%的中低端电钢琴产品上,K8键盘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且获得了专业音乐人士的广泛好评。

得理集团专注在电声乐器行业超过了30年,得理乐器已经成为中国电声乐器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2009年,深圳得理公司从深圳搬迁到珠海,成立了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目前,得理在全球乐器行业销量排名第34位,其中电子鼓产品系列和MIDI键盘系列产品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第五篇】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方认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应当“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耗费体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工匠们,与舞文弄墨的读书人相比较,地位是卑微的,尽管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在古代西方,工匠们的地位和中国大体相似。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作,工匠一度被认为将会被时代淘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的专著《匠人》,为我们重新认识工匠的历史价值及其精神寓意提供了新视角: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很多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但是工匠身上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心敬业的精神品格是代替不了的。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在由“匠人”、“匠艺”、“匠艺活动”三部分组成的《匠人》中,曾任纽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的理查德·桑内特跨越了历史时空,用冷峻理性的笔触,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匠人的社会地位、劳动生活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据他的考察,可以这么讲,科技越是发达,工匠精神越发重要。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当从事手工劳动的工匠,因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去复返。我方要说的是:我们可以不做工匠,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工匠,但是工匠精神值得学习。在高新技术主导工业生产的今天,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宝贵。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有人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无数事实都表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工匠同样大有可为,央视播出的系列电视片《大国工匠》中则有更直观的表现。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当前,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匠精神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使企业实现真正的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综上所述,“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既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富强的必备条件。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们,“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希望我们携手奋斗,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8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