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2024年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学习感悟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此次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鲜明态度。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建立,令广大基层干部精神振奋,深受鼓舞。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因此,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松绑,为基层干部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干事条件,让真抓实干在基层蔚然成风。
基层减负,需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站位。对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广泛开展教育引导,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宗旨意识从而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抓实干成为工作干好干坏的依据,滥竽充数、好大喜功、胡乱摊派、装样子、重出彩、要面子等脱离实际的错误政绩观要坚决摈弃”。去年的主题教育成果要结合今年的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巩固,坚持开展系统性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以及实践总结,真正地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在内心深处树立
一条“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底线,不忘入党初心,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之中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多做全局性、长远性、基础性的工作,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精力、体力、脑力、脚力全部用在“想做事、做实事、干成事”上,深刻理解成绩是干出来的,让群众的满意口碑取代走秀式落实、加码式部署,避免跑错政绩观方向。
基层减负,需要不断优化权责体系。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社会治理的重心正在向基层下移,镇(乡、街道)村(社区)成为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落实主体。在“下移”这一改革实践过程中,上级的责任和事权也向基层单位转移,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造成一些基层单位“小马拉大车”,工作干不完、干不好成为常态,令人忧心。所以,构建匹配对等的权责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理清基层治理权责脉络,确保社会治理成效。在制度上确保减负,推行责任清单制度,对既有职责厘清边界,对新增严格审核准入,从制度上确保放管到位。在落实上提升效能,制定落实基层赋权清单,推动管理、办事、服务权限持续下沉,确保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做到“上下一心”,建立反馈与调整机制,设立“减负”考核体系,动态掌握减负需求,并对权责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形成长效闭环
解决机制。
基层减负,不是降低标准鼓励躺平。松绑减负,不是松劲,更不是减责任,减负是为了帮助基层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中得到解脱,做到“轻装上阵”,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全县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上去,对于重点工作,绝不降低标准和要求,更不歇脚喘气,要做到赏罚分明,出台切实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惩罚措施,激励实干型干部,树立典型形象,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整治躺平式干部,打击官僚主义作风,坚决防范松绑减负后打折扣、不作为等问题,通过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导向,让基层办事更有效率、让干部工作更有干劲。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近年来,党中央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效,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我深有体会。首先,各类统计报表和需要报送的台账少了,微信群也变少了,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穿梭在各个微信群,没有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手机“变轻”了,从“群里吼”回归“实地走”,基层干部的“大脚掌”就能更好丈量民情。其次,需要社区参与的会议也减少了,近些年能明显感受到“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真正落实到了社区,基层能够减负,社区工作者才有更多时间走进小区,走到居民身边。矛盾化解、居民议事也不用再板板正正坐在会议室,我们XX路派出所家属楼的“小院议事厅”成立后,多次召开“请你来协商”恳谈会,由“窗口式服务”转变为“座谈式服务”,“小院议事”多次顺利化解矛盾,高效协商解决了成立自管委员会、单元门加装楼梯扶手等诸多难题。在XX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开设的“帮办代办”服务点,也因减负注入了活力,工作人员常驻小区,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将党的好政策和优质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真正实现了居民群众少跑腿,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力在家门口解决。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
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唯有坚持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人民福祉作为着眼点,才能筑牢根基。应该持续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把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为老百姓服务。
找准“病根”精准开方,树牢正确政绩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继续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需要坚持“破”“立”并举。一方面,深挖形式主义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进一步丰富整治形式主义的思路、途径、方法,在标本兼治、立足长远上下工夫。另一方面,树牢“真抓实干、履职尽责”的政绩观,牢记宗旨意识,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防止“反弹”常抓不懈,建强管用好机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历史现象,人人痛恨、个个
喊打,却屡禁不绝、花样翻新,表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在高压态势下,容易躲进“青纱帐”,穿上“隐形衣”,稍不留神就会反弹回潮。因此,继续抓好为基层减负工作,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动态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机制等制度办法,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让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促进为基层减负工作往深里走,不断提高基层减负工作水平。
着眼“干事”树立形象,争当创业实干家。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当基层干部卸下沉重的包袱时,就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要不断巩固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引导基层干部把减负带来的获得感转化为干事创业、务实为民的动力,争当干事创业的行动派、实干家。广大基层干部应该珍惜减负成果,以钉钉子的精神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以务实创新的作为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工作如同大厦之基,稳固而关键。然而,形式主义如同暗流,悄然侵蚀着基层的活力与效率。为彻底打破这一困境,国家出台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的巩固和深化,更是对基层干部群众呼声的积极回应,并为新时代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让实干精神在基层大地重焕生机。
一、形式主义之弊:阻碍发展,背离初心
束缚手脚,抑制创新。形式主义如同一副无形的枷锁,将基层干部的手脚紧紧束缚。过多的会议、文件、检查,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实际工作。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无尽的填表、汇报中逐渐熄灭。耗损资源,背离初心。形式主义不仅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应对各种检查和评比,基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本可以用于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资源,却被无谓地消耗殆尽。
二、减负规定:破冰前行,强化实效
明确导向,聚焦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为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定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导向的明确,为基层
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精简会议,减少文件。减负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会议、减少文件。通过合并召开会议、缩短会议时间、减少文件数量等方式,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同时,加强会议和文件的实效性管理,确保每一次会议、每一份文件都能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优化检查,强化激励。针对频繁的检查和评比活动,减负规定提出了优化措施。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简化检查流程、强化检查结果的应用等方式,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大对实干型干部的激励力度,让实干者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三、转念树新风:以实干促发展,以服务赢民心
转变观念,树立新风。在减负规定的引领下,基层干部纷纷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起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更加注重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方法,提升效率。减负规定的实施为基层干部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工作方法,开始尝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回归初心,服务群众。减负规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基层减负使基层干部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更加主动地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困。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始终保
持实干精神不松懈、始终强化责任担当不懈怠,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攻坚战。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思想痼疾,弘扬担当之风,做到“真抓真严”。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顽疾之所以根深蒂固,其“病灶”深植于思想,部分党员干部对“速成之道”的盲目追求,沉
迷于打造“面子光鲜”的工程与虚浮的数字政绩,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决铲除思想上的顽瘴痼疾,筑牢抵御“四风”的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积极践行“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培养担当作为精神。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非一日之寒,为基层减负也并非一日之功”,只有
保持“严”的基调将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在全党全社会弘扬担当之风,才能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为基层干部卸下沉重的“包袱”,不再被虚假“政绩”所累。
二、文山会海,树立务实之风,做到“真减真干”。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文山会海长期以来被视为基层减负工作最主要的“拦路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红头”文件少了、便笺通知多了、会议数量少了、会议议程多了的情况,如此数字“减负”也就不免部分基层单位只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陷于“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怪圈。只有持续推进精文简会,破除“开会就是落实、讲话才是重视”的思维惯性,将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才能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简“指尖”事务,放下沉重的“政绩”包袱,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上。
三、简政放权,常吹改革之风,做到“真放真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部分上级部门忽视基层工作实际,大搞、特搞“层层加码”“一刀切”,导致“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频现,让基层陷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的困境。只有自上而下厘清权责,建立健全权责清单,
让基层干部清楚自己的“责任田”,才能真正把“应减之负”减下来、“应尽之责”扛起来,切实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服
务质量。同时,要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实施“减政放权、减负增效”行动,将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和优化环境“三位一体”协同推进,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真正做到减负松绑,推动为民便民服务落地见效。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基层减负要有“量”更要有“质”,重“形”更要重“效”,走“新”更要走“心”。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让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是此次总书记考察探落实的重点之一。作为组织部门,我们务必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表
率”,切实履行组织责任,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推进基层减负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减负要拧紧“责任链”。基层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干部。组织部门要扼住形式主义的“咽喉”,掐住形式主义的“七寸”,进一步厘清职责关系,明确职能职权,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梳理基层权力事项清单、“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重细节、重落实、重成效,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中。要制定容错纠错清单,明确容错纠错具体情形,让基层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用自我革命的“责任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
基层减负要筑牢“制度墙”。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基层是党的执政根基,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组织部门要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着力堵塞制度漏洞,依托“互联网+基层党建”,让数据多跑腿,为基层减负赋能。要不断优化考核体系,做实“四不两直”,坚决杜绝“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的形式主义在队伍中滋生蔓延。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
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要扯下形式主义的“遮羞布”,努力激扬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基层减负要织密“监督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组织部门要控制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可以合并的同类项要进行整合,开展一次排查起底,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铲除滋生形式主义的“温床”,画出“红线”“底线”“高压线”,让铁规禁令“生威”“长牙”“带电”,灭杀形式主义“毒瘤”。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标本兼治作风顽疾,规范问责机制,坚持“权责一致、严肃问责、规范问责”。要将严管和厚爱结合,为实干者消痛点,为绩优者扫障碍,为创新者添动力。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切实增强整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形式主义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在与之斗争的顽疾。它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华而不实、劳民伤财。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助长官僚主义作风,损害党的形象。形式主义往往与官僚主义如影随形,二者相互助长。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花架子、摆样子,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实情,做表面文章、玩数字游戏,严重脱离群众,损害党的威信。比如,有的地方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临时“穿靴戴帽”,甚至不惜动用群众资金布置“样板间”,一走了之。这种做法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对群众的欺骗,严重损害党的形象。
(二)消耗基层干部精力,影响工作实效。基层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底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形式主义却像“绳索”一样,把基层干部的手脚捆住。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切实际地层层加码、随意摊派任务,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忙于开会、填表、迎检,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实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形式主义害死人!现在,有的同志开会、发文件、搞检查、兴项目,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看起来忙忙碌碌,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效。”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工作实效,更容易滋生厌倦情绪,挫伤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背离实事求是作风,阻碍事业发展。形式主义与实事求是的作风背道而驰。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追求表面政绩,不顾客观实际,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甚至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背离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更严重阻碍了事业的健康发展。比如,有的地方为了追求GDP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上马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结果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这种短视行为不仅违背了新发展理念,更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二、充分认识《若干规定》出台的重大意义,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若干规定》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决心和担当。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若干规定》是党中央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形成类似中央八项规定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一是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的关心关爱。《若干规定》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等多个方面作出硬性规定,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发活力。二是体现了党中央推进自
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整治形式主义,就是要动真格、出实招,真正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体制机制问题。《若干规定》的出台,正是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健全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若干规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着眼长远、立足长效的制度安排。一是明确了为基层减负的重点任务。《若干规定》围绕文件、会议、督查检查考核、借调干部、政务应用程序、
基层权责、创建示范等7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各地各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二是细化了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措施。《若干规定》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建立清晰明确的制度规范。如规定“严控会议数量,切实减少评比表彰活动,原则上不得到基层召开现场会”,为基层减轻会议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构建了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若干规定》不仅对当前工作作出安排,还对建立长效机制作出制度性设计,如要求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完善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等,为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三)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若干规定》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发活力。一是注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若干规定》针对一些深层
次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如规定“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这一创新举措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止加重基层负担。二是强调为基层赋权赋能。《若干规定》不仅强调为基层减负,更注重为基层增能。如规定要“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突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规定》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干部、发现和使用干部。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若干规定》的落实,推动整治形式主义取得实效
贯彻落实好《若干规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规定落地见效。
(一)强化学习领会,凝聚思想共识。学深悟透是贯彻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加强组织学习。要把《若干规定》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校、干部学院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领会《若干规定》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二是注重联系实际。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深入思考如何把《若干规定》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三是营造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
道,加大《若干规定》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二)强化责任担当,以上率下推动落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是党委(党组)要履行好主体责任。要把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表、路线图。二是领导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贯彻《若干规定》,在精简会议文件、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作出表率。三是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合力。
(三)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问题解决。一是开展自查自纠。各地区各部门要对照《若干规定》,全面梳理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二是加大整治力度。要围绕《若干规定》提出的重点任务,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对基层党员干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要在整治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建立健全防范和整治形式主义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要把监督检查作为推动《若干规定》落实的重要抓手,确保各项规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一是加强日常监督。要把贯彻落实《若干规定》情况纳入党委(党组)日常监督和巡视巡察重点内容,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二是开展专项督查。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若干规定》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违反《若干规定》的行为,要严肃问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我们要以贯彻落实《若干规定》为契机,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
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大敌人、人民的大敌人。近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抓紧抓实抓好,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基层减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空喊口号,要坚持标本兼治,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取得实效。
为基层减负,要瞄准问题根源。基层是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承接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现如今,基层普遍存在开会多、文件多、报表多、问责多等问题,导致基层不堪重负,实际抓落实的时间捉襟见肘。因此,要自上而下深入检视问题,上级部门主动整改、带头整改,充分听取基层干部心声,坚决纠治“文山会海、加码考核”等顽疾,为广大基层干部解压松绑。
为基层减负,要健全长效机制。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部署,在严控发文、精简会议、统筹督查检查考核等
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定性难、查处难的问题依然严峻。因此,要在政策制定、部署落实、责任分工、考核迎检等方面发力,推动“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责任分明”的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干部鼓劲。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常抓不懈,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最后一公里”。
关于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通过认真学习《若干规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拦路虎”,也是割裂党群干群关系
的“离心墙”。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不是
“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唯有“实”字当头,“实”终如一,才能为基层真正“减负松绑”。
减“形式”不减“真情”,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覆盖面广、任务重、责任大,不少基层干部疲于督导检查、台账留痕、材料填表,导致政绩观错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成为基层干部检验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屡见不鲜,究其“症结”与“病灶”就是不切实、不担当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价值观,努力营造“讲真话、做真事、用真心”的工作氛围,切实将工作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确切需要。
减“负担”不减“落实”,用实际行动扛起责任担当。“下之所以为,唯上是视”。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虽在下面,但问题的源头往往在上面。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问题不掌握、不了解,继而导致决策脱离实际,产生了“上面拍脑袋、下面跑断腿”的现象。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实际出发,真正地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多去基层深处看一看,多到群众家中坐一坐,与群众挨身坐、贴心聊,把群众的呼声当作指引我们的“信
号”,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把群众的所需所想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看“口碑”不看“口号”,做群众信任、组织放心的干部,才能真真正正干出群众满意的成绩。
减“负担”不减“温度”,用实际行动筑牢关怀机制。基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过度的追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工作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用好的制度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干成事,营造广大干部敢想、敢干、想干、
能干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不能让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让铁规、严纪把一切形式主义关进制度的“笼子”,对基层干部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求全责备,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推动基层事业高质量发展。
沧海横流显本色,关键时刻见作风。破除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扼住形式主义“咽喉”,掐住形式主义“七寸”,勇于向形式主义“亮剑”,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在思想上坚持实干精神,在干事中践行实干路径,在机制上筑牢实干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