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技巧包括倾听、理解、尊重与反馈,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建立信任关系,促进积极互动,是否能提升学习效果呢?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所谓沟通,心理学上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在情感上将心比心,即能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以下是网友分享的“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学生有效沟通技巧
人与人交往,沟通是桥梁。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础,而在沟通中注意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是班级的组成者,是班集体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管理与被管理者向来都是矛盾的,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更好地管理班级,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及有效手段。
班主任的管与学生的被管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沟通是教师实现管理目标、满足管理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质量如何,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所以说有效沟通有助于建立一个师生交往的通道,以便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使干扰控制到最小程度,能使班主任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的最新动态、学生的想法,在班级管理中知己知彼,游刃有余;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心甘情愿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相反,若沟通不畅,轻者,班主任掌握不到班级内部的信息,管理工作中带着盲从,无从下手:重者,学生拒绝沟通,最后产生逆反心理,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由此可知,有效沟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一、在沟通中应尊重学生,以情感人。
班主任应用心去尊重学生,设置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能置身于一种积极主动向上的情感生活之中,使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且向上的奋进力量。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古代一个官员到乡下微服私访,见一老汉赶着两头牛在耕地,就问哪个更能干。老汉当时不说话,到了地头上才走近官员,轻声说:右边的那头更好些。官员不解,问老汉为什么如此谨慎回答。老汉答道:这两头牛同样付出了辛苦,我不愿意让那头能力差些的牛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的评价。不然,它会难过的。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轻易批评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总是以希望或者期望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也是明理人,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的。
学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后,班主任才会有威信,才会拥有更强的号召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遵守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才会参与教师提供的各种活动,才会爱自己所在的班级,班级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把班主任当作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师生关系不再敌对,学生不会再认为班主任知道班级事情是班级中间出现内奸,是有人告密。而会认为这是班主任应该知晓的,对其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切记不能轻易地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做错事情的时候,给学生一定内省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进步。当然尊重学生绝不是一味地姑息学生的缺点、放弃教师的职责,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严格要求本身就包含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对一些犯原则性错误的学生,要当众批评,以正班风,但是过后班主任应该注意找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再交流,态度诚恳,直至学生从心理上认错为止,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二、在沟通中应爱护学生,以诚待人。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用心去爱护学生,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爱和真诚的态度是获取彼此好感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更是如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够让学生从你的语言中感受到拳拳爱心,对他们的殷切爱护;同时班主任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向学生敞开心灵,要试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要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和教师的不容易。用心倾听学生的讲话,关注学生的情绪,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学生信任你,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同时教师要掌握有效的表达技巧,要真诚、亲切、有针对性,切忌刺激性言语。让学生自己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师适时引导并提出批评,和学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心服口服。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有效沟通也会应运而生,班级管理也会容易简单得多了。
三、注重对沟通结果的处理。
沟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这些信息后,要及时地处理,作出快速反应,若不及时作出应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沟通有可能进行不下去,自然也没有效果了,同时班主任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以学生的心情去体会学生的心情,以学生的思想推理学生的一切,从而加强了对学生的理解,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个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适时调整自己;同时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个性特点,进行有准备沟通的。当遇到沟通不畅时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对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完全依靠过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都有难以确定的因素。
沟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如何与人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有效沟通,在班级管理中就会游刃有余,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与学生途径
学生工作繁杂琐碎,班主任治班辛苦劳累。但是,并非班主任付出辛劳就能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也并非班主任事必躬亲、严加督促,学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所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是治班的关键,而且是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沟通必先修德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而且要求教师道德高尚、为人表率,言传身教。所谓言传,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说服人、教育人;所谓身教,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纪律的约束、道德的规范,而且是父母的代表、人类的楷模。他们崇拜品德高尚的教师,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有些学生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养,完善自身形象,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说得让学生信服,又做得让学生佩服,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
二、充分倾注爱心
这是要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首要条件。只有心里装着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成自己的忧虑。只有学生感觉到老师热切的爱时,他们才会把老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他内心深处的秘密。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和爱抚,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
例如,遇到犯错误的学生,把他叫到办公室,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那么他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惶惶不安的心情就会放松,就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班主任动情,学生才会动心。反之,如果教师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破罐子破摔。所以教育必须先沟通,沟通需要从"心"开始,教师充满爱心,坦诚相见,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
三、充分展现民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宜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首先,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接触,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探讨生活,个人理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实存在,是理解他们的,是可爱的可信赖的“朋友”。
其次,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应改掉“老师绝对权威”的传统陋习,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诸如班委干部的选拔,各级“三好生”“优干”的确定,班内的重大活动等,要让学生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建议,参加评议,陈述各自的、各方面的理由,而不是“老师说了算”的结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的沟通。
四、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尊重是一种品格,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如果说教师是一名播种者,而尊重就是播种机,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如何与学生沟通
一、学会聆听学生
以前,当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这个道理是我在与班上的一名小男孩由“对抗”到“对话”的关系转变中领悟出来的。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老师首先要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孩子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孩子的内心,采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个小男孩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顽劣”的印象。开学第一周,他就接连出现早自习打闹,上课讲话、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现象。 我开始一次次地找他谈话,给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可是面对我的询问和说教,小男孩总是强词夺理,极力为自己狡辩。他的抵触情绪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应该寻找一把真正能打开他心锁的钥匙。他为什么总为自己辩解?为什么不听劝解?为什么屡教不改?于是,我想到了和他关系紧密的人——家人,同学。我便尝试与他家人和关系好的同学交流沟通,了解他的情况,通过和他父亲及同学的谈话,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孩子父母离异,对后娘极为不满,个性很强,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我行我素,懒散,缺少合作的意识,这就是导致他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令人不快的言谈举止的原因,所以,他为了维护自尊,面对别人的批评、指责,他总是极力申辩,不肯承认错误,防范意识强,总是以进攻别人的方式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因此,我觉得现在需要的不是喋喋不休地对他教导,而应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倾听,听一听他的理由和委屈,听一听他的愿望和要求,于是,我决定试一试。当他犯错误时,我不再采取批评他的态度,而是找一个能使人心平气和的环境和他谈话,每次我都是倾听者,他是讲述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我偶尔作一些简洁具体的回应,以帮助他去清楚了解他的感受和经历,如: “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问题挺复杂的”,“在这件事上,也不能全怪你”这样中立而表示理解的话。他的眼睛告诉我,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慢慢地,我们的谈话中出现了这样的语言:“老师,我尽快把作业补好。”,“老师,我错了。”,“老师,下次我不会了。”……我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惊喜,依然温和地看着他。每次谈话结束后,我都会拍一下他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会做得很棒。”他逐渐学会了管理、合作和反思自己。我的积极倾听使他懂得了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与他人合作,等道理,并让他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着自己,并在不断进步中得到快乐。
二、学会无声的沟通
以前,我对“沟通”二字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认为老师只有和学生谈话才叫沟通。事实告诉我,无声的语言同样可以发挥沟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便捷、快速、有效,这是师生沟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写出的评语和符号,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这些无声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和信任,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在无声的沟通中建立。比如,在交往中,正确使用老师的目光,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洞察和控制学生的心理,促成师生间的心理相容、相通。在课堂上,学会调整你的目光,照顾到班上每个同学,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老师就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然,这就是师生之间最佳的无声而有效的沟通。另外,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注意运用手势语言的幅度、次数、力度等技巧,也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三、学会笑对学生
人们常说,“相逢一笑泯恩仇”,发自内心并渗透感情的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人际沟通中的“增效剂”。因此,不管怎样的学生,也不管他怎样的生气,只要老师你张嘴对他微笑,他就会感到你没有恶意,就会放下戒备心,听你说话,就会渐渐打开心扉和你交谈,就会渐渐的接受你的观点,去反思,去自省,进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记得我班有一位大个子男生,性格十分倔强,喜欢我行我素,从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那种,我刚一开始不了解他的情况,一旦发现他有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就马上板着脸批评、指责他,而这位男生不但不接受,还会马上站起来跟我狡辩,结果弄得我不知所措,草草收场,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后来我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了反思。一次,在课堂上他又在掉头与后面的同学讲话,此时我并没有马上制止他,而是微笑着对他说,“某某同学,有事下课再说,好吗?此时,他马上回过头来,并停止了讲话。课后,我找到了那个学生,又微笑着对他说:“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你刚才上课想说什么,不知你愿不愿意告诉老师?”他愣了一下,当他看到我的笑脸时,脸上一脸愧色低着头说:“老师,是我不想听课,找同学闲聊。”“噢,是这样。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他脸一红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我向您保证,以后绝不再犯了。”“你能认识错误,而且以后不再犯了,这很好,老师相信你。”我拍着他的肩膀再次微笑着对他说。“好,你现在可以回课室了。”果然,这一招很管用,在以后的课堂里,很少见他有违反纪律的情况出现。而且,他每次见到我,也总是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想,如果我不是微笑着与他沟通,很难有这样的叫人开心的结果。
容易沟通的学生
一、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的学生
每一位老师都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教的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不同旧时的师徙关系。师傅在向徒弟传艺时总会“留一手”。而我们当老师的并不想要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人,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牺牲了很多,做学生的首先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礼貌地打声招呼。有的同学看见老师就会问声“老师好!”或者是点点头笑一笑。无形中就尝试了一次成功的师生交流。而有的同学却与之相反,见到老师不开口,甚至是避开走之。其实要与老师交流,敢于开口是很重要的,因为开口,就会有交流的基础和空间。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课堂秩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二、勤学好问,虚心求教的学生
经常会听到很多学生说:“那个老师课讲得并不怎么样!”他的水平太低了,甚至还产生种怀旧的感叹,我小学的某某老师还教我们多好啊!等我们长大以后才知道这种想法和看法,是多么的天真和幼稚。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中说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去适应许多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才能获得很多新的东西。老师从年龄、阅历、学问等方面水平肯定是比学生高的。作为学生应该向每一个老师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不仅直接使学习受益,还会增多、加深和老师的交流。无形中就缩短了和老师的距离因为每个老师都喜欢肯动脑筋的孩子!向老师请教问题往往是师生间交流的第一步,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会加深师生彼此的了解和情感。
三、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消除“老师真烦”的观念的学生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一些题做错,还有犯错误,
作为教师进行及时订正和处理,有一部分同学却把这种行为认为“老师真烦。”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老师不了解情况而批评错学生的事情,这时作为学生并没有努力克制自己,不要与老师顶撞,防止矛盾双方都不冷静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要体谅老师。因为,“人无完人,玉无完玉”嘛,老师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和批评不当的时候,作为学生事后应及时找老师直接面谈或让他人转告也可以,用书面的方式向老师进行解释,一时解释不清时可暂时放下,待以后再寻找合适机会消除彼此误解。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出一点失误在所难免。学生向老师提建议也理所当然。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涉,也是情感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学生委婉地提建议,以诚恳的态度感动老师只会加深师生情谊。
四、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及时改正,相信老师是学习益友的学生。
学生成长过程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人,如果你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会伸手帮助你的。老师也是你的朋友,是学习、成长的益友,有的同学本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服气,嘴上也死不认错,与老师搞得很僵,要知道,老师很不喜欢爱顶撞的学生!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一次就特别害怕那个老师,认为老师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改正就是好孩子。老师不会因为谁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有一次违反纪律就认为他是坏孩子,就对他有成见。相信老师是会全面客观地评价他的每一个学生的。
当然,作为我们老师,也要保持一颗真诚的心,“真诚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在真诚面对,互相建立信用,因为你对别人真诚了,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真诚!
班主任应该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一、善于聆听。
积极聆听又称主动聆听,指教师不仅要仔细聆听学生的感受,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反应不是评判,而是教师用自己的话对学生表达的意思进行复述的过程,又称译意的过程。常用的句式包括:“你觉得…”、“你认为…”。译意如果正确,师生沟通得以继续;如果不正确,学生会主动更正教师的理解。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二、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就是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五个问题:他在想什么?他现在的处境是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这件事对他有什么意义?他希望怎么样?能否准确地、客观地回答出来这五个问题,这是检验教师的同感力,即从学生立场看问题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常会遇到一些所谓的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同学,一般情况下就是因为教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教师深入他的内心,了解他的内在感受,再进行沟通,一定会有效果。
三、善于说理。
谈心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认识水平,达到认识一致。错误的思想只能用正确的思想克服战胜它,心中的黑暗只有用哲理才能驱除,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抓住一个“理”字,把道理讲透,用真理服人。谈心的力量和效果不在于班主任的年龄、职务和权力,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谈出道理以理服人。谈心就是用理去分析,启迪学生的心灵,明辨是非,用正理说服歪理,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从小道理引出大道理,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通过反思而明理,通过驳歪理树正理,同时还可以互相讨论,取长补短,交流思想,探讨真理。谈心时,切忌“就事论事”,不能讲虚理;切忌“简单从事”,只听到一点、看到一滴就评论是非,甚至以严厉的态度要学生服从,这样是得不到好效果的。要以理服人,就要允许学生反复思考,提高认识,从学生的觉悟程度出发,让学生接受,谈心才实在有力,达到心理相容见实效的目的。
四、因势利导,因势而疏。
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疑虑不能单靠在会上解决,也需要通过个别谈心去消除。学生的思想基础、觉悟程度、知识水平、所处环境、性格特点都是各有差异的。疏通谈心之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诚恳劝导,切忌简单急躁,急于求咸,要不怕麻烦,象绵绵细雨、涓涓流水去接触问题,彻底纠正“久旱不管,一下就满”的方式,谈心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取“拉家常”的方法,由远而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地谈;对性情耿直爽快的,最好直接了当把问题点透,不转弯子,不兜圈子;对觉悟较低、性格独特的学生要善于从对方的内心情绪和要求谈起,先回避“烦恼”、“卡壳”的问题,从侧面迂回曲折地引导。总之,要把谈,心的路多想几条,只走“宽阔大道”不成,要善于“穿大街走小巷”,运用多种知识,因势利导,因势而疏。同是应尽可能地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行最佳的谈心效果。
教育学生决不是说了就行,和学生沟通应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使情感上升为信念,成为提高学生自觉认识的动力。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学会和学生沟通的艺术找准机会,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和学生进行思想得沟通,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成效。
五、勇于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自身的不足。
有时,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即所谓的面子,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很少去认真思考。有时遇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绝不会向学生承认自己暂时不会,而是找种种理由搪塞过去,仿佛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就会觉得没有面子,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其实,真理是威信的基石。班主任也是人,不可能永远没有错,如果能虚心接受学生正确的、合理的意见和要求,正视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目标,不但不会降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拉近你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这也是对他们“诚实谦虚,有错就改”的言传身教。
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大凡学生喜欢的教师,一定是学识渊博,举止文明,通情达理,平易近人,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对每一位学生充满爱心的人。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会非常地、发启内心地欣赏,愿意与他们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理。其实也只有这样的教师影响力才大,感召力、凝聚力才强。试想,一位不敬业、不爱生、满脑袋只知挣钱,教语文而不懂历史的教师,如何能教好自己的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