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人口增收典型经验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脱贫人口增收典型经验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脱贫人口增收典型经验1
(一)提升政治站位,构筑坚强的组织保障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始终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地区以及托里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指南,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脱贫攻坚上来,把主要力量投入到精准扶贫上来,专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工作队第一书记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1+3”(以党支部为核心、工作队+派出单位+帮扶人)的工作机制,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学习领会各级政策、文件精神,确保贯彻落实政策、精神不偏差、不走样,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精准施策,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
实施转移就业促进工程,提升发展能力。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村两委、工作队积极协调组织开展了建筑、手套编织、科学养殖等培训班,进一步提升贫困户市场综合竞争力。大力支持有意愿在工地、公交车站和养殖场、玛纳斯铁路局、阿拉山口等打工的贫困户,引导贫困户通过努力改变现状。截止目前我村共有7户13人在阿拉山口当护边员;红花采收时节输出劳务200余人;输出116余人长期在乌鲁木齐、玛纳斯、乌苏以及裕民等地外出打工,进一步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真正实现了脱贫增收。
实施产业扶持带动工程,促进增收脱贫。一是20__年利用扶贫资金160万元,为160户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赠送扶贫羊2880只,20__年为41户贫困户发放了扶贫羊492只,提高了贫困家庭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科学养殖,根据牧业村队的特点,充分利用升国旗、农牧民夜校聘请了畜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和授课,传授技能,提高牲畜的繁殖率;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出栏率,增加牧民家庭收入。
实施土地清理再分配,均衡发展潜力。针对以往土地分配不均的现象,经村党支部认真研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对老定居点98户居民的3500亩土地进行了再分配,有效的化解了矛盾。
实施易地搬迁安居工程,改善生存发展条件。截止目前,我村先后有85户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项目、43户享受牧民定居项目,彻底解决了贫困户住有所居的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出资3万元,重新更换了深水泵,保证了工程用水和定居点的居民用水需求。
实施最低保障兜底工程,织密安全保障网。一是加大教育、社保、民政、生态等有关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先后为16名学生发放教育扶智补助资金50000元;将符合低保条件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全覆盖,我村现有扶贫兜底对象7户20人,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
(三)以党支部为主导,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作用,构建扶贫帮困大格局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生活水平,切实解决村民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筹资50万元给定居点109户贫困牧民群众铺设了彩钢屋顶,改善了牧民生活环境;筹资13余万元用于村委会阵地围栏安装,杜绝了安全隐患;筹资20余万元在村内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美化生活环境;筹资1万余元购置了40套桌椅板凳,改善了教学点的设施。为了做好牧民春秋季转场工作,提前勘察转场道路,筹集资金4万余元对冲毁牧道进行修缮,组织工作队、村两委、下沉干部、协警、村医、牧医成立服务队,设立服务站,为牧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程跟进牧民转场,保障了200多户牧民、近三万头牲畜的顺利转场,将转场损失降到了最低。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为村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方面累计投入资金已达到了百万余元。
(四)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作用,为巩固提升提供可靠依据
将开展干部包户住户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扶贫帮困帮扶人与包户住户干部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定期入户走访,随时了解掌握贫困户动态信息,做到“三清”。一是核准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完善基础档案,做到“底数清”;二是核准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完善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核准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为精准脱贫提供可靠依据。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我村村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国语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出发展机会。三是就业渠道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贫困户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
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鼓起“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一、加强政策宣传,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等各项决策部署和扶贫惠民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发放“明白卡”、入户宣传、政策解读等方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宣传脱贫典型人物、先进事迹,转变扶贫户“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消除或逐步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主观能动性。
二、分类施策,促进多元增收。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无固定收入的人员,依据人员持有A2驾照、具有建筑施工技能等人员,采取主动联系劳动力市场方式,力促更多贫困户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针对因病、年老等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缺乏人员,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家禽饲养能力、蔬菜种植能力等降低生活成本,提高副业收入。
三、加大国语培训力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的人群,合理设置国语学习课程,量化学习内容,通过开展集中式学习、小手拉大手、帮扶干部教国语等形式,不断拓宽形式,丰富学习成效,进一步提高村民国语水平,为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利用周一升国旗宣讲、农牧民夜校、村委会大喇叭等契机,积极向群众宣讲学习国语的重要性,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脱贫人口增收典型经验2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精神,坚持把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做为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牢,探索建立了“把握‘一个核心’、强化‘两个保障’、整合‘三支力量’、创新‘四种形式’、抓好‘五类培训’”的“12345”培训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培训工作始终紧扣***扶贫开发重要论述“这一核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要义,列为开班第一课。省委省政府以上率下、以会代训,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多次专题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省委书记杜家毫带头学***总书记重要论述,亲自撰写心得体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并在人民日报刊发;去年10月省委专门在湘西自治州召开“全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大会”,所有省领导及行业部门、市县主要负责同志近600余人参加会议,刘永富主任亲临会场并做重要讲话。在具体工作部署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要点每年都聚焦扶贫干部教育培训,每次都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做为首要任务。在《***扶贫论述摘编》出版后,省财政专门出资订购20万本,分发给省市县乡村主要负责同志和扶贫干部。同时,在培训课程设计上,所有涉及扶贫领域的培训课程,均把学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作为首修课、必修课,做到逢班必讲、逢课必授,确保入脑入心、学懂弄通。通过反复讲、反复学,牢固树立了全省扶贫干部的“四个意识”,增强了脱贫攻坚责任感、使命感,自觉用***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培训工作始终突出制度先行和资金投入“两大保障”。坚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标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时限要求,我省每年提前制订培训计划、安排培训经费,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干部培训可以放开手脚试、甩开膀子干。一方面,强化制度保障。加大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顶层设计,先后在《湖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全省脱贫攻坚纲领性文件中予以强调,明确要实施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扶贫专题培训计划。同时,依据上级文件要求,紧密结合湖南实际,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制定了《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从培训内容、培训层级、培训资源、培训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意见,使全省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式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另一方面,强化资金保障。在资金安排上,明确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全省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充足经费保障。在资金使用上,实行培训经费“跟着计划走、跟着项目走、跟着干部走”,加大审计监管力度,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2018年,仅全省扶贫系统就投入扶贫干部培训资金 万元,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996期,培训扶贫干部36万人次。其中,省本级投入经费 万元,同比增长 ,受益学员达万人次。
三、培训工作始终注重整合“三支力量”。抓好扶贫培训,师资力量是关键。为此,我们注重培训资源的统筹整合,按照协同发力、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凝聚起全省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合力。一是借助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省内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扶贫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培育专职扶贫师资力量,精心安排脱贫攻坚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比如,长沙县委党校仅2018年就承办省内外各类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70余期,参训党员达万余人。二是依托省内高校、职业院校等培训力量。充分利用省内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力量。这几年我省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全部安排在湖南农业大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进行,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发挥领导干部、致富能手等专家作用。将全省理论水平高、授课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以及县乡公认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纳入脱贫攻坚专家库,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扶贫干部培训师资队伍。这几年省扶贫办领导班子每年赴贫困市县授课百余次,为基层领导面对面答疑解惑;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谭艳林、全国劳动模范龙四清、全省最美扶贫人物彭育晚等一批致富能手登台开讲,深受广大参训学员好评。
四、培训工作始终注重实效创新“四种形式”。我们坚持以扶贫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培训工作实效为核心,科学设置培训班次,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创新培训渠道,既“请进来”又“走出去”。一方面,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上门作专题讲座,扩大扶贫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全面提高扶贫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分批选派扶贫干部外出参加专题学习、考察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的教育培训,帮助扶贫干部进一步开拓视野、提升能力。二是创新教学形式,既“专家讲”又“学员论”。既请领导专家在课堂上讲政策、讲方法、讲思路,实行“专家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又探索实行学员交流互动促学模式,由学员分组讨论交流,开展案例剖析、访谈教学,让学员变教员、课堂变论坛,使学员在互动交流中谈体会、找不足、思对策,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创新教学场所,既有“课堂教室”又有“教学基地”。除了传统的教学场所,全省还精心打造了一大批以韶山为代表的党性教育基地、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精准扶贫教学基地、以崀山脐橙主产区为代表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教学基地,让学员在基地现场观摩、现场感受、现场学习。近年来,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共接待省内外学习培训团1000余个,培训党员近10余万人次。四是创新培训方式,既有“线下教”又有“线上学”。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开设了脱贫攻坚专题班次,在红星网、湖南扶贫网、红网扶贫频道以及红星云、湖南微扶贫等公众号开设扶贫学习专栏,确保扶贫干部随时随地可学可用;同时,建立“网上帮扶课堂”,把培训教师与参训学员共同纳入微信交流群,学员有问题可随时问,教师随时答疑解惑。
五、培训工作始终坚持全覆盖实行“五类培训”。我省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联动、分级分类、全面覆盖”培训思路,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职责,分级分类实施培训。一是抓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紧紧扭住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这个脱贫攻坚“关键少数”,由各级组织部、扶贫办、人社局围绕“提认识、理思路、明方向”进行培训。去年7月,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联合开展全省党政领导干部扶贫工作专题轮训班,安排9个省直厅局负责同志授课。二是抓好行业部门干部培训,明确“谁家的孩子谁抱”,压实行业部门“属地管理”培训责任。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省人大、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住建厅等部门共开展行业精准扶贫培训班200余期,培训行业部门干部万人次。三是抓好扶贫系统干部培训,时刻把“懂政策、会帮扶、作风硬”作为扶贫干部的衡量标准,每年分层级、分领域、多轮次进行培训。去年省市县三级共培训扶贫干部万人次,全面提升扶贫系统履职尽责的能力。四是抓好帮扶干部培训,省市县分级对帮扶干部开展岗前培训、示范培训和集中轮训,做到所有驻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培训全覆盖。去年全省各级共开展帮扶工作培训500多期,培训帮扶干部万人次。同时,实行以会代训,分别在湘西、郴州、怀化、邵阳召开了驻村帮扶工作调度片会和省派工作队长片区会。五是抓好贫困村干部培训,坚持“培训到基层、培训到一线”,大力开展“领头雁”培训工程。一方面,通过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利用两年时间对全省6920个贫困村暨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党支部书记开展了全覆盖轮训;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仅2018年就培训11062人,示范带动贫困户12631人,人均增收4700元。
通过“12345”扶贫干部培训机制,我省近三年来共开展各类扶贫培训班15000余期,培训各类扶贫干部近200万人次,着力提升了全省扶贫干部队伍素质,夯实了脱贫攻坚人才基础。部分参训学员由衷的感慨:用过去的“武器”打现在的仗已经不行了,省里的培训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工作思路更宽了、工作干劲更足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更强了!
脱贫人口增收典型经验3
一、锁定目标保出列。×县是省级挂牌督战的×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目前全县还有剩余贫困人口×户×人、未出列贫困村×个。我们将重点围绕“三率一度”目标要求,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坚持所有工作围绕脱贫攻坚转、所有力量紧跟脱贫攻坚聚,坚决按照省、市挂牌督战工作要求,精准制定到村到户督战方案,对全县×个乡镇(街道)、×个有剩余贫困人口的村和×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确保上半年所有剩余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个未出列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整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下半年全力抓好巩固提升、查缺补漏,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
二、抢抓机遇攻重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始终抓牢产业扶贫,按照“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做强生态茶、空心李、白山羊等特色产业,狠抓×个坝区建设,力争所有重点坝区建成达标坝区,坝区平均亩产值达×元以上。坚决落实好×个低效作物调减图斑“清零”。围绕实施一批“立竿见影、吹糠见米、快速增收”产业部署要求,集中力量、集中要素、集中连片发展辣椒、酒用高粱、食用菌、生态鸡、生猪养殖等“短平快”扶贫产业,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户户有脱贫增收项目。始终抓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五个体系”建设,全力以赴加快安置点配套学校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卫生服务设施,切实加大扶贫微工厂引进扶持力度,真正实现×万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始终抓牢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全省实施“六网会战”机遇,完善村与村、组与组、寨与寨之间“邻而不接”和“连而不畅”问题,加快完成×多公里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始终抓牢扶贫协作资源,深化与×市等帮扶地区和单位的沟通对接,不断拓宽“五位一体”帮扶内容,深化“×村·×村”整村结对帮扶模式,提升扶贫协作水平。
三、聚焦问题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短板。一是全面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综合政策保障性扶贫等政策,分类施策、精准施策,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确保每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出列标准。二是切实加强扶贫信息系统与精准资助系统信息的有效对接,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各项资助政策,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保障短板。三是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资助政策,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重医疗保障”,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保障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四是加快推进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同步推动“三改”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解决住房短板。全面加强饮水安全排查整改,建立完善饮水安全管护体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__”目标。五是全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省级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交叉检查反馈问题、上级暗访督查反馈问题、全市交叉检查反馈问题等同整改、同解决,举一反三、统筹落实,不断巩固整改成效。
四、压实责任强保障。一是强化统筹调度。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优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政策、工作、责任“三落实”,全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堡垒。二是强化督导问责。严格落实挂牌督战各项要求,对表对标、落细落实各项任务要求,有效整合市、县两级督导队伍力量,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三是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防贫监测预警机制,防止贫困户脱贫后返贫,确保对每一户脱贫户“扶上马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