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10701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第一篇】

2012年省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7月10日至7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省旅游学校举办的为期17天的 “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我很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在参加学习的每一天里都感到很充实,收获很大。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专业的讲座,与省培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是走进企业,将此次培训理论进一步转化为亲身实践,我都印象深刻。

培训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贫乏与稚嫩,学习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每一天都能让人感觉到自身还有太多的不足,但也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在本次培训中我们通过听取专家们对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学生独特的感悟;通过与汇集到一起的众多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老师的沟通;通过进入企业,了解酒店运营,我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在将来踏入社会时才能迅速适应所处环境。做为职业学校,学生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社会对这些还显得过于年轻的工作者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正需要的人才„„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太多。

在学习的期间,为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在自己的教学中兢兢业业,为我们讲授了很多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这次学习我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就像每一位专业课老师,他们都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更贴近企业,利用自己的假期、业余时间深入旅游行业的每一个岗位。只为了更多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取向。在这里就我们在最后的交谈会上各位酒店管理人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老师着手,老师的兴趣从提升对专业的认识上着手

有老师提问:“在学生毕业之际参加的酒店实习中,如何来保持学生对酒店的兴趣?实习后如何对酒店工作不茫然?”袁总回答:“兴趣的培养,其实是从老师开始,学生对酒店的兴趣,实际上首先是老师对酒店行业的兴趣。”她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老师告诉学生,做酒店工作没有前途,酒店就是一项服务人的工作,试想有谁还愿意从事酒店工作?做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我是停留在“上好自己的课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上,但听了袁总的话,我也在想,自己对所教的行业都不热爱,又怎么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将来会热爱这份工作?我们的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对专业的了解,对专业的热爱。

二、“亲其师,信其道”

“职校的学生都很叛逆,怎么才能让学生听话?”

“什么是教育?有些老师始终把自己的位子摆的很高,学生都是应该被教育的?但事实上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你的学生,他才会听你的话,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在谈到对学生的教育时,蒋校长这样说道。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一些表面的东西,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内心里想要的。而现在16、17的学生似乎也在以往的学业负担下变得麻木,没有动力,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愿学,不服管。如果我们能换一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要求是一种期盼,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变得听话,因为他相信你。

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让课堂生动起来

在教学方面,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专业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在准备上课内容及方法时,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什么,学生收获了没有,改变了没有?我们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社会的发展速度快,老师的教学内容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添加新的内容,让教学内容充满生机。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而应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我还需要从备课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在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自己的教学,让我更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会努力做各项未做之事,努力向自己确定的方向不断进取。篇2:旅游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省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本次培训的方式是采取集中培训和企业实践交替的方式进行的,企业实践占三分之一的时间。主要学习四新知识,既所从事专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工作经验。下面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环境舒适 师资一流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黑旅院,但是作为培训教师还是第一次,负责实训的老师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实在令人感动。这次培训,课程安排得很丰富,涉及到旅游的方方面面,知识很全面。老师们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课上得相当精彩,令人难忘。

二、观念更新 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个体的职业化过程始终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直接将人由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增强了扎根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使我更新了旅游教学理念,掌握了多种新的教学方法,扩充了旅游专业知识。我本身是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从进入中职院校工作开始,我一直从事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以前做导游的时候对旅游行业也算有些了解,但是教学毕竟不是实践,更多的是理论,我始终感觉没有真正踏进这个领域,教学也失了精彩。有点照葫芦画瓢的感觉。但是通过此次培训,通过旅游知识的系统学习、到各类酒店参观调研、学员交流、撰写论文等活动,开拓了眼界,大大丰富了旅游知识,这是令人非常兴奋地。今后我会用新的职教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争取多出精品课。

三、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们都是来自省内的骨干教师。20天共同的学习生活,已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教师和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课余时间,我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这里都得到了解答。学习中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个月来,我们听课专注,记录认真,讨论积极,善于思考。”

培训课程的结束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感谢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今后我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终身学习理念、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等运用到工作中,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努力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结人:

2012年8月1日篇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一、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职业教育不仅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我国的职业教育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在发展中,还不成熟。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训条件大多较差,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知识老化,实践能力较差。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缺少联系,基本上是关门办学,对所办专业缺少明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所教与所学与行业的发展脱节,学校的教学落后于企业的实践。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缺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低层次上进行竞争。相对于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德国等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适应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还相当的缺乏。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者,我们有权利有义务了解掌握 ,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政策法规,为我国职业教育创出灿烂的明天而努力。

二、视野进一步开阔,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

过去我们所做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不成熟,缺少与外界的联系。只是凭着一个学院内对职教狭义理解,凭着感觉在做。通过培训使我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提升。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培训班的18名学员,均是全国各地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一线骨干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卓越的教学本领,每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学校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机会。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了解了其他学校旅游专业办学的路子、特点。能够更好的理解我院旅游专业办学优势和不足,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深厚的友谊已经冲破了地域和年龄的限制,我们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个人会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学习中互相鼓励和帮助,并且已经建立了长久的联系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实践与动手能力操作得到提升,成功的“软着陆”,成为满足职教需求的双师型教师

为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2008年元月12日到19日,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高级茶艺师、调酒师的学习和考证工作。

云南省旅游学校有着丰富茶艺和调酒经验的张伟强、陈海燕老师专业、娴熟的茶艺教学激发以往很少接触茶艺的我的浓厚学习兴趣,学习茶艺和调酒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茶艺可以使烦累的心情得到放松,可以修身养性,在泡茶时我能安静下来沉静在泡茶的意境中,享受它带来的乐趣。在时尚圈中,调酒师这个目前中国稀缺的时尚职业,更是引来许多人关注的目光,调酒也成为今天中等职业学校一个开设的一个重要专业。韩昕葵老师又将我带入五彩缤纷的调酒世界里,如痴如醉的不能自拔??。以上两课的学习,使我增强了自身素质,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2008年元月21日到26日,由云南省旅游学校杨叶昆、赵明、孟立达三位老师亲自带队,组织我们去西双版纳进行了为期6天的旅游专业参观考察。虽然我们在版纳只停留了五天,但是那丰富多彩的游历和对本专业的进一步深入考察却使我久久难以忘怀。考察之行令我开阔眼界,和景区管理局领导及导游们的交流也引发了大家对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的进一步思考和提升。

四、借鉴成功做法,为我们自己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蓝本

通过对国家职教名校——云南省旅游学校的参观考察,也为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方式等方面都提供了比较成功而具体的思路和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自己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蓝本。

两次一线实地学习和考察以及和部分职业学校领导面对面的交谈,一方面坚定了我献身职业教育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专业教师更加清楚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具体需要,也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想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因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也必须要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紧跟市场,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最终走向市场。只有市场上肯定了你的毕业生的质量,产生了良好的口碑,才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以出口促进口,这样就不用把过大的精力花在考虑生源问题了。

通过参观和考察也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加深了教育要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的认识,也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教师市场观的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要衷心地感谢云南大学成教院的领导、专家、教授和辅导关心我们生活的马克力、冯志鹏老师,以及云南省旅游学校的郭寰主任及所有为本期师培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是他们的精心组织、细心安排、倾心执教、热心关怀,才使我们德有所望,学有所进、技有所长。我们将以这次骨干教师培训为里程碑,以云南大学的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文化、学术水平为标杆,在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精神指引和光辉照耀下,不负众望,献身职教、爱生敬业,开拓创新,谱写职业教育新的篇章!

两个月的学习使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吸收了各兄弟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

旅游行业专业调查心得体会

项目名称: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景区综合调查

考察时间:2013年6月28日~2013年6月30日

考察成员:2012级旅游管理1班全体成员、张瑾(12级旅游管理班主任)李向明(江西财经大学老师)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6月24日下午2点30分,我们12级旅游管理班在教学楼开了班会,班会主题是关于此次江湾/李坑/三清三旅游景区调查的行程安排以及个小组的安排工作,由于我们的成员比较多,调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采取了分组的形式,各小组在调查的同时也被分配有不同的任务,任务中让我们把此次调查当成第一次实地导游,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累积导游服务经验,也为了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各小组分组及任务安排安排如图表1所示:

图1:各小组分组及任务安排

图2:导游服务1组工作安排

我所在的组是导游1组,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地方。(如图2所示)去我们都没去过的地方,再加上又是集体一起活动,所以我们都比较兴奋。为了能把老师分配的任务做好,出发前一天(6月27日)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小游戏,准备了一些小纸条写了很多游戏失败者的惩罚,也搜集了一些导游在上车前和在车上该注意的地方。为了使整个过程顺利有序,我们一组事先排练了几遍。

同时我们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景区综合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江湾/李坑/三清山景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供给以及旅游解说系统等。上网搜了很多关于三个景区的相关资料。在网上搜了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表格,老师也在班群里分享了一份,这份调查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该旅游地资源匹配类型。

出发

6月30日上午7点30分,我们乘坐江西财经大学校车从麦庐后门出发,天公不作美,我们出发的时候,下着很大的雨,这让我们的调查工作会增加一定的难度,不过再大的雨也抵挡不住大家内心的兴奋与喜悦。我们的校车从南昌北枢纽出沿南昌北枢纽行驶公里,直行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全程长公里。我们导游一组从进入绕城高速正式开始我们的导游工作。这次实地导游尝试让我们感触很多,我们也很开心,我们的准备工作起到不错的效果,在我们到达婺源县之前,我们在车上度过了愉快的早上,有同学们玩游戏的兴奋和喜悦让我们的工作完成的又幸福又满足。中午12点左右,我们的校车在历经个小时候到达了婺源县村里村外酒店。我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入住酒店房间,放完行李就到附近的888大酒店用午餐。饭后一个小时内我们准备了调查需要的东西,收拾好东西就上车前往了婺源江湾景区。

6月28日:婺源江湾景区

我们第一个考察的地点是婺源江湾景区。以下是我百度出来的资料: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江湾,是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仙明珠。江湾已经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注:摘自途牛旅游网)

图3:江西婺源景区订票须知(摘自掌门人网)

之前在网上看了相关游客的游记,也看了两年前的江湾景区的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很多人提出了对景区停车位的缺少问题提出了意见,除此之外,有些游客不喜欢跟团来婺源旅游,会选择自己来旅游,但是很多时候找不到景区位置,如果打车来的话会非常的贵,同时,婺源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乡村”,无论从知名度还是游客规模还是景区的品质来说,一个景区的游览是不足以品味婺源浓郁的乡土田园气息,所以来婺源游览的游客一般会选择购买通票,但是在一个地区游览之后赶往另一个景区的时候可能景区已经过了开放的时间,同时路途上的交通费也很昂贵。江湾景区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如下图4所示:

图4:江湾景区游客征询意见调查表

到江湾景区,大部分的游客会选择自驾来,两年前停车问题的确改善不少,不仅建立了生态停车场。之前在网上说2012年8月江湾的景区公交正式上线,可是据当地人说婺源景区与景区之间并没有公交,有的只有班车,就是从上饶别的地方开来的班车,让景区之间的游览非常不便。婺源人文性旅游资源以及自然性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江湾也是其中最吸人眼球的景区之一。到了这里,天也下着绵绵的雨,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烟雨水墨画,美不胜收。2013年1月,江湾景区也荣升国家5a级景区,与三清山齐名。不得不说,新建过后的江湾游客中心、徽派牌坊、星级厕所等为景区提升了不少可观性。在游览的过程中,垃圾成堆乱倒、小摊小贩占道经营的现象也很少看见。景区内的标识语有中、英、日三种语言,且每一处标志性建筑地都会有游客须知(包含游客所在位置)和垃圾箱,具有较高品位的景区导视系统,这样不仅提高了景区的硬件档次,而且有效的改善了旅游环境情况。江湾游览后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它里面的牌坊、祠堂以及文人故居地还是保存了完好的样子,历经千年沧桑变幻,仍然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淳朴的徽州古村落的文化气息。但是,依然有些美中不足,游客对于江湾的很多文化历史了解不深,这次虽然有小组安排了江湾的景区讲解,但是对于她们,这里还是很陌生。所以,导游解说的地方几乎没有,景区内的解说系统不够完善。同时,景区缺少参与性旅游活动。三雕”、纸伞、剪纸等手工技艺也是江湾村里的特色,活徽剧、傩舞、抬阁等的展示更是没有,只有让游客近距离的体验,才更能体会到当地文化风俗的与众不同。之前在网上搜到说江湾的雪梨非常的脆嫩爽口,可是在当地景区内,并没有发现有雪梨的卖家,找了好久才发现有个居民挑着两扁担的梨,并且他说的话是婺源话,听不懂我说的内容,说了好久才听清我的意思,他一个篮子里的梨比较小,8元一斤,另一边的梨比较大,元一斤,我买了一斤比较小的,味道真的不错,很甜,梨子汁也很多。或许是没有在雪梨盛产的季节,所以景区内几乎没有发现有雪梨卖,随处可见的就是一些首饰品—手链还有之类的,油纸伞和各种各样的扇子、帽子也卖的比较多。

下午5点30分,我们在江湾的停车场集合,坐校车回村里村外酒店。

6月29日:婺源李坑景区

6月29日上午8点30分,我们在酒店吃完早饭就乘校车前往我们第二个考察点—婺源李坑景区。9点左右我们抵达了李坑景区。李坑主要被人们熟知的是李知诚1故里。下面是我在网上搜到的资料:

1 南宋乾道三年武状元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摘自:欣欣旅游网)

李坑让我第一想到的就是米酒,据说当地的糯米酒非常香甜。李坑的成人票价是30元,之前在网上搜了前几年李坑景区的样子,特别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眼望去,黄灿灿的一片,我们没有赶上婺源油菜花的花季,天气还是有点灰蒙蒙的。李坑游客中心前有足够大的空地留给游客停车,景区里面的标牌同样设有多种语言,包括中、英、日、韩四国。进入景区后,右手边有很大的标识牌,里面附有李坑的全景图,方便游客观看。李坑的六月、七月、八月都有莲花盛开,一大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可是让人觉得揪心的就是,莲花湖底以及河流中都有垃圾漂浮,小河污染比较严重,景区内的环境并不是让人很满意。在标有“李坑”两字的牌坊处,有很多当地居民做好的竹筏靠在小河旁,游客可以乘船进入景区参观,价格是大约是50/人,值得肯定的是李坑村里的徽派建筑都保护的较为完整,且街道上的卫生环境良好,景区内还设有茶楼和客栈,方便游客吃住,价格不会很贵,设施还不错,就是建议来住宿的游客最好自备洗漱用具,这样比较卫生。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游客在旅游网上说李坑景区商业化气息比较重,景区内的公厕似乎没有,到别人家里上个厕所还要收费。希望可以多增设点公厕,解决游客的应急问题。李坑里面会有很多小店卖这婺源特色的工艺雕刻、玉石等纪念品,同时著名的卖糯米酒的地方也有挺多家,里面也有座位方便累了的游客小憩一会儿,酒的价格也比较实惠,一杯2元,喝起来很香甜甘醇。李坑除了美酒比较知名之外,还有一个景点比较有名,那就是蕉泉。古时候的人们经常在蕉泉这里拜佛求雨,它的泉眼很小,但是一年四季都不会干涸,所以被李坑的人们被当做是救命泉。蕉泉这井口 虽然不太,可是也没有做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老人小孩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蕉泉边有一条登山道,能上到村后的小山上。小山也就三十米的样子,但是如果挨到下雨的话,那些石板上会长青苔,雨天就容易打滑,很不安全,建议在青石板右边安好扶手,或者一些标识语提示游客要慢行,防打滑现象出现,登上小山后,站在上面正好能俯看到清晰的李坑全貌,山上周围也有很多农民种的菜,李坑村里还是有很多土著居民生存的,整天感觉很安静、祥和,让人可以忘却城市中的喧嚣浮华,这也是婺源能闻名中外的原因之一。这次的李坑之旅却无幸看到傩戏表演,景区的参与性活动比较缺乏,但是游客满意度来说还是挺高的,下图是今年婺源官网举办的各景区满意度调查图,发现李坑的满意度还略低于江湾景区。

图5:江湾景区满意度调查

图6:李坑景区满意度调查

6月29日:上饶三清山景区

从李坑景区出来后,我们到当地附近的酒店中了中餐,12点30分,我们就要出发前往三清山景区金沙服务区。马上就要离开婺源,有些不舍,婺源的街道附近有很多商店会卖婺源有名的绿茶,同时还有一些当地的明信片,不仅如此,我们还尝了当地有名的中华荷包红鲤鱼还有蕨菜。15点左右,我们抵达了三清山金沙服务区。随后我们一起参观了金沙游客服务中心。

三清山金沙游客服务中心,工程面积2600平方米,工程造价1200万。针对三清山金沙游客服务中心的特点,方案拟定了一个明确的风格坐标,为进一步在装饰中体现民族精神及地域文化,以中国元素为主线,以现代的人文理念与传递中华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天人合一为思想,贯穿整个装饰设计。在色彩上采用冷暖对比,阴阳柔和含蓄的表达了三清山的地域文化,以质朴谦和的调子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并让空间使用者真切体验到身临其境、回归自然的感受。

在此设计中摒弃了一切多余的装饰,以最为质朴的形象出现,将大量的室外材料用于室内。特别是大厅中央区域重点体现一个“仙”字,充分的表达三清山的神韵之美。上部采用汉白玉的道家神仙图,下部分将三清山浓缩实景用现代手法,电、声、光等高科技进行电子雾化处理,表达了上有天堂,下有人间仙境的三清山风光的构思。既划分了空间又延续了室外景观,把景点模型、绿色植物加上流水声,云雾缭绕、出神入化,模糊了室外的界限,同时将室内空间及所有的构造形成了主要的装饰元素,并紧紧的依附在建筑结构中。以庄重、大方、优雅、时尚,采用静动交替、冷暖组合强化和渲染设计主题,让所有游客都能留下三清山鬼斧神工、奇峰神韵、福地之灵的大自然神秘印象。(摘自:中国建筑装饰网)三清山的金沙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的非常完善,从网上的资料显示从2010年之后,三清山已建成全山视频监控系统(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售检票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三清山语音导游系统和三清山自助触摸屏系统。(摘自:上饶新闻网 编辑:段文明)可以说,三清山的资源保护、景区管理、旅游服务等各项服务基本都实现了业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本实现了“数字三清山”的建设目标。不得不说,三清山不愧为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金沙服务区附近的星级酒店居多,且酒店包含餐饮、购物、娱乐、住宿等一体化服务,价格都很合理,我们居住的喜来登酒店,就是一综合型现代化欧式豪华四星级酒店,酒店的饭菜味道都很不错,同时在喜来登酒店住宿,走到门口都可以欣赏到三清山的美景,晴朗的时候,一大早起来,还能看到美丽的日出,气温都很适宜。总的来说,要来三清山的话,最好是组团来比较划算,七人以上最好,这样不仅省钱,在爬山的途中能够相互扶持。三清山分南部和东部,这样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不至于人满为患。

写在最后

这次的调查让我感触很深。第一,感觉到自己和原来不太一样,学了一年的知识之后,自己算是对旅游业了解多了一些,这次考察,开始注重的地方不太一样,看的角度也不太一样了。比如以前到一个地方,一定会注重当地的美食怎么样,风景美不美。现在,每次去一个风景区游览,就会去注重一些别的层面,比如该风景区的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情况等等,然后进行对比。第二,旅游业现在也成为了一项支柱型产业,但是却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人力资源严重匮乏,而中国广大的劳动大军总体上没有锤炼出严密的工作纪律,自觉遵守工作规范的风气也没有广泛流传。而旅游业是需要自我约束和自律的行业基本素质。第三,即使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会有很多阻碍,但是如今的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精神需求,所以旅游业还是会一直持续的发展。

这次的实践调查也让我对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一年以前,我很迷茫,不知道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对那些的概念几乎为零,一年过后,到如今,我才觉得其实学旅游管理这个专业,更多的是培养你在这个岗位上所需的能力。其二,旅游业需要的也是综合型人才,旅游管理培养的恰恰也是综合型人才。说的夸张些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能说会道,有这个能力,在其他行业同样会被人接受。其三,调查研究表明,每个人一年内会有2~3次旅游,这样算下来的话,每年旅游的人数是非常庞大的,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应的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酒店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非常之多,就业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也希望未来的我,能够成为有用的管理之才,努力变得更加优秀。

谢博卿

2013年8月27日

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

浅谈旅游专业教学心得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是我在包头财经学校所教授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区(点)布局等问题,从而为正确评价我国旅游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建设旅游区提供科学依据。

因为中国旅游地理是从事旅游行业者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对它的掌握程度,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下面根据我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搞好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提高学习热情

在中学阶段,地理并非主要科目,很多中学不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忽视了地理课的重要性。中国旅游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有些学生认为它不重要,缺乏学习热情,所以,让学生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学习热情,对搞好教学十分必要。职业院校学生迫切希望能学到一些对以后工作有用的知识技能,因此,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对于旅游从业者十分重要和有用,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在教学中可以从中国旅游地理对旅游管理工作、路线设计、满足游客求知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对旅游交通以及各旅游区景点的学习,为设计旅游路线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这也是旅游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在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导游工作要直接接触各种类型游客,游客的需求大致包括求知、求新、求奇、求异四个方面,游客的文化水平有提高的趋势,在求知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有些游客会要求导游能向其解释景区景点的地理成因,以及类似景区景点的分布,通过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能更好的满足游客在求知方面的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学生只要认识到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对以后从业的重要性和有用性,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记忆

中国旅游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而分散,特别是旅游地理区划部分。很多学生都觉得,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容易遗忘,而这一部分又是教材中的重点,所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很有必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方法,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1、地图教学法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教学一是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二是可以培养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地图教学法是旅游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认读各种地图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名川、名城及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看似繁杂、难记忆,但结合地图学习,就非常直观、准确,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多次地图教学的刺激,使地图深入学生脑海中,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感与方位感,使繁杂、零散的地理知识由机械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理解记忆。比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所在省、相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重要的交通干线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多查找、多观察,以便形成牢固的记忆。

2、演示教学法

将现代媒体,如摄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及动态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善学、能干、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全国各地都走一走、看一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我特别注意利用 vcd等播放设备,给学生播放各地旅游景点光碟,从北京的故宫、颐和园、长城到西安之旅,从美丽的九寨沟、黄龙到桂,林山水,从彩云之南到哈尔滨冰雪世界,每一处景观都让学生们惊叹不已,和着清缓的背景音乐,伴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伴着旅游地理课堂游遍全国。

3、对比分析教学法

通过对比分析,把各地区,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例如,在讲授西南旅游区中的广西和贵州两省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广西和贵州都是我国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区,贵州的岩溶地面分布面积、规模不亚于广西,但为何广西的岩溶地貌旅游(桂林)发展得更好?”要求学生比较两省的地理要素,分析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比分析,各抒己见,从两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不同去找原因,也把两省的地理概况记住了。

4、模拟教学法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我设计了“校园导游”模拟教学形式。在新生入校时,让学生做校园介绍讲解的小导游,通过校园导游,让学生,进入导游角色。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掌握最基本的服务技能,教学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开拓能力。

三、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因旅游地理教材总是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旅游地理研究的是旅游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有很强的时代性与应用性。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所讲内容,而是希望知道更多教材以外的东西,所以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注意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和营养,不断增减和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把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加强业务进修,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多看书籍,多留意网络资源,多看《中国旅游》电视节目,及时掌握最新的旅游知识和技能技巧,以新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多参与教研活动,多交流,取长补短,力求多掌握一些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探讨教学方法实质上是寻求最佳方法。根据教学设备、条件、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长,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质量提高。

商务管理系

徐焱

2106年6月

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第四篇】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高中的语文知识复杂而多变,从事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心得体会,下面是由出guo为大家的“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那么我们 * 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 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一定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

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自然而然的,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生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了。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多说“你真棒”“说得真好”之类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即使学生出了错,也应该选择合适的语言,和缓的语气,如“没关系”、“再想想怎样说更好”等句子加以鼓励、启发和引导,让他们在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同时得到进步,万不可伤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在学生表现出色时,及时地给予奖励,一堂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评比。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而且对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再适时适地的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语文训练,不断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让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色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课。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分享的“2024年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1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分享的“2024年高中旅游专业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最新4篇】”,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 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每人上交1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觉得“诗歌鉴赏也就这么回事情嘛,没有什么好怕的”。但是,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的阅读量有限,他们的鉴赏水平太低,必须强调他们多做练习。否则,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这才是真正的难点。但无论怎样,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这一点,仍然是有效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审美感知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因此,我们不仅要探寻提供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更要运用一切可行手段,如借助物像、借助绘画、借助音乐、借助美读、借助习作、借助移情等,建设转化审美对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使学生对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深刻的领悟和启迪,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染上作者的情绪色调,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美感应称这阶段这“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

物像是记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彩色幻灯片,或选用、自制一些挂图,并联系诗歌内容,详细地讲解画面,例如《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林尽染;漫江碧透,百秧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制作两幅课件物像:

一幅是“湘江秋景”,突出秋天的景物特征:色调鲜明、微型机勃勃;

一幅是“独立寒秋”,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意气风发、壮志勃勃。

再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描述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学生凭借感观,通过想象与联相,如同身临其境,领悟到这首诗景美、情更美的情趣,从而感受到鲜艳的色彩《浓重的红和浸透的碧》;感受到澎湃的激情。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建设祖国的豪迈情感。

苏轼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耐人寻味的佳作,如同描绘出一幅幅优美、寓有情节、富有情味的绘画。诗歌讲究画面感,绘重视故事性,把绘画与诗歌中的说、写训练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把诗、画、事结合得完美的,莫过于唐代的王维,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未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中有明月、清泉、松竹、溪石、水莲等,描绘了一组清静、美的画面;然而在静的环境中,又有人的活动——浣女欢笑,可能还有作者的旁观。教师可以根据这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说一段话或描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语段或故事,画出一幅,乃至好几幅画。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反过来促使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使绘画作品更富有情节性,从而使“文”与“画”相互促进,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在说、写、画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学生通过“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可以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也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李清照对一个人(新婚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而带来的“闲愁”。但如果借助音乐(配乐),学生更能在心灵上产生共鸣,音乐的旋律和学生的心弦,将一起颤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感触,明白何谓“与我心有戚戚焉”。而且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并且会脱口而出: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所谓“美读”就是所指“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叶圣陶语)。诗歌中的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在一种格律里面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的。如《琵琶行》:大弦如风雨,小弦叨叨如私语。叨叨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寂冷弦弦绝,凝绝不遐声暂歇。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当心面,四弦一声如裂帛。……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琵琶奏出的声韵(因为这是用文字描写音乐的佳作),更要与人物的心境相联,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琵琶女的“晚年沦落”和作者的“谪居卧病”,以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音乐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志趣。这里的习作是指在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的基础上,让其发挥想象,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1篇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等的白话“美文”。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可以让学生描写词人与恋人惜别的凄切场面。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悟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我们常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这是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解释外界的事物,把无生命或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这就是“移情作用”。在“移情作用”。在“移情”时,物我达到了高度的同一,主客之间相互对流。正象征派诗人波德菜尔所说:“你取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然记忆自已的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为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上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借给树,它的荡漾摇,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移情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美感认知。让学生中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可由物生景,由景生情,也可以是由物直接到情。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拾起头望前面。

这首诗中的“老马”是 * 受难的农民的象征,他忍辱负重、忠厚善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老马”不单是本义上的老马,更是被压迫农民的象征,那抽下的鞭子,是抽在穷苦农民身上的,抽在我们祖辈父辈们身上的,让学生感受到被鞭抽的痛苦,最终达到“移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农民的同情,激起对旧制度和旧社会的愤怒和诅咒。再一次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 |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