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范例(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00666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范例(通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1

X区委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以“X党建计划”全面进步年活动为抓手,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持续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促提升,抓共建聚合力,以X党建创新提升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为建设幸福和谐X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保障,筑牢“红色基础”

今年以来,X区通过压实党建工作责任,织密党组织网络,坚持把有限资金优先用于抓基层打基础,推动重心向基层下移、政策向基层倾斜,使城市基层党建基础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强化责任抓落实。始终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谋划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建立“三级五岗”党建责任制,区委常委会坚持每两个月至少听取一次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研究部署一次党建工作,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分析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将党建工作作为区委目标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约束、动力机制。同时,以基层党建10件实事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领办党建项目为抓手,定责任、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切实推动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优化组织强引领。结合城市工作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需要,灵活科学设置党的组织。目前,全区X个社区共建立社区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建立网格党支部X个,楼栋党小组X个,初步形成了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构架。同时,注重推动传统社区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在社区挂靠设立小微企业党支部,在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贸街区普遍建立综合党组织,有效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目前已成立了X商圈党委、X联合党支部,进一步织密了基层组织之网,夯实了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三是加大投入促提升。始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服务全区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在方针政策上把握,在工作措施上指导,在人财物上支持,做到经费有保障、配置更合理、效益最大化。今年,区财政列支X万元,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阵地建设、功能提升、教育培训等。严格落实省、市关于社区工作人员报酬标准要求,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报酬大幅度提高,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到X万元以上。

二、共驻共建,统筹“红色资源”

通过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把各类资源要素有效整合、集约利用起来,真正让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理念、资源、工作融合。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互联互动、协商议事、融合共建和考核评价等机制,立足社区、驻社区单位及社区党员的服务需求,与辖区单位签订双向协议书,按照“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定期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协商解决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目前,全区X个街道、X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参与共驻共建党组织X个。同时,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国有企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以“十联十共”为抓手,定期印发《X区闲置厂房楼宇招商手册》,帮助企业共建招商渠道; 利用X博物馆、X事迹材料展览馆、X展馆等,打造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 与X集团、X集团协商,将国企闲置场地改造成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

二是丰富工作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聚焦服务作用,与辖区内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党组织签订社区服务合作协议,通过构建“1+3”服务网络、组建“1+3”服务团队和开展“1+3”特色服务,探索出了一批符合社区实际、群众满意率高的服务管理载体。截至目前,共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X支,开展各类服务活动X余次。X社区通过开展邻里学、邻里情、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等6大类40余项活动,定期开展健康导航、七彩生活、银发无忧、携手同行等党建特色服务,深受辖区居民欢迎。

三是实现资源共享。以党组织为纽带,把驻区单位的资源整合起来,把辖区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分散资源调动起来,共同开展社区服务。如南昌路街道办事处南口社区有X多名居民,社区党委吸纳X家驻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动员驻区单位的X余名在职党员和X名自管党员共同参与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力量更加壮大。把经营餐饮、家政、开锁、理发等X家商业网点,纳入社区党组织服务圈,并逐一签定协议,为居民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把服务做到群众身边和日常生活中,累计为居民办理事项X余件,直接受益居民达X余人,群众对社区党组织越来越有归属感。

三、激发活力,丰富“红色载体”

坚持从服务切入,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使党组织更有条件为群众服务,在服务群众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开展X党建创新提升活动,以《X》《X》两部X精神系列微视频(全网点击播放量已超过X万次)的宣传推广为切入点,广泛开展X精神大讨论、寻找X式好党员好干部等活动,有效激发全区广大党员传承发扬X“X”精神,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标杆,凝聚改革发展的精气神。

二是打造服务品牌。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机制,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互联互通的切入点,按照出精品、创品牌、显特色、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围绕社区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功能提升等重点工作,以“一社区一品牌”为创建目标,采取年初定项目、年中抓管理、年底严考核的方式,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相继打造出X等数十个党建特色品牌,深受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骨干,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社会组织引入专业资源和社会力量,X、X社工、X养老等X家社会组织入驻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如武汉路社区党委结合“三社联动”工作,引进长乐社工、欣和社工等社会组织X家,引入专业化社会工作者X名,先后开展了“阅读书,阅快乐,阅友之家等你来”读书活动、“美丽妈妈,幸福家庭”化妆技巧讲座等活动X余场,实现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有效对接,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实用性和针对性平台。

四是激活红色资源。通过整合机关、街道社区、国有企业、“两新”组织等各类资源,着力打造基础型、红色型、公益型、科技型等不同类型的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X个,制定特色“菜单”、开发线上线下预约、打造由X名志愿者组成的讲师团队,实现了跨单位、跨行业、跨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自开放以来,先后有X余批X余人次到基地开展活动,其做法先后被《光明日报》《X日报》采访报道。同时,在各领域积极建设融学思践悟于一体的新时代“三新”讲习所,截至目前,全区已正式挂牌新时代大讲堂X个,建立了涵盖党员干部、先进模范、草根能人等的讲师队伍X余人;

设置了红色课程、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等X类课程,涵盖政策普及、思想政治、文明道德、实用技能、科学知识等十大教育内容,并利用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社区学堂、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等阵地,开展讲习活动X余场,参与活动X余人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党建特色亮点100字 党建亮点工作300字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2

**市委认真对标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全面推行党建工作“六化”,努力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阵地建设标准化。在农村按照“八有六中心”、在社区按照“三室六有一中心”、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六有”、在机关事业单位按照“五有”标准,加大服务场所和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确保党员和群众职工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设施统一:统一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标识、标牌和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外悬挂党组织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单位等标牌。统一基本设施,在村级场所主楼设置旗杆升挂国旗,规范设置公开栏、宣传栏、学习栏等;在党员活动室内醒目位置统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和义务、发展党员流程等党内制度,较好地满足党员活动需求。功能实用: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健全和改进党的组织生活形式,使组织生活正常化;开展“百场党课下基层”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召开党建联席会、党员大会等,实现“一室多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当党员群众活动阵地、文化中心。

二是规章制度长效化。坚持把党建制度建设贯穿于服务党员群众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用制度激励、靠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严格党内基本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三会一课”的基本内容抓实抓好,确保党内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建立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将机关干部“五送两带一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市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户、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三级精准扶贫帮扶、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农村党员“五必访”、后进村整顿转化“五个一”等机制,切实为广大党员群众排忧解难,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完善“评星定级”考核管理机制,分领域制定服务型党组织“评星定级”考核办法,建立联动联评联考机制,将村(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结果与结对共建单位和乡镇(街道)党(工)委星级评定挂钩,与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评先选优挂钩,与村(社区)干部职务补贴挂钩,客观公正评价工作水平,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形成争星晋级,相互比拼的工作局面。

三是特色项目常态化。突出“基础+特色”选项目。采取现场走访、专题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全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进行论证,筛选出基础性、重点性和创新性三类党建工作项目,市委组织部根据项目申报总体情况,进行遴选、调整和审批,确定党建项目实施单位。实施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聚力工程”项目以来,按照最高五星级党组织补助50万的标准累计投入资金4813万元,实施项目194个,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个个有特色品牌。突出“定责+指导”建项目。采取定方案、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定时限的“五定工作法”,将党建项目实施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督查、指导、引导“三位一体”的党建项目管理体系,根据时间节点由组织部牵头,联合纪检、发改、财政、审计等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形成党建项目整改台账。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互学互评等形式,“跟踪式”检查、“手术式”剖析、“信函式”反馈,确保项目进度。突出“问责+品牌”抓项目。将党建项目管理实施情况纳入年终党建目标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评星定级考核结果中,强化考核评议结果的科学运用,对进展缓慢、未能完成项目计划的党建项目,严格“项目问责”。注重充分发挥党建项目辐射牵引作用,采取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的方式稳步实施,推动点上经验快速转化为面上实践,以具体项目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今年以来投入2800多万元党建项目资金,打造了泾兴村抓党建促脱贫、同德农机合作社田园党建、昊王米业“党建掌舵昊王腾飞”、二道沟村“支部引领六美村庄”、朔方路社区“智慧党建五彩家园”等28个党建品牌。

四是平台搭建信息化。采取“服务云”新方法。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通道,实现全市人口和党员基础信息全覆盖。开设“智慧党建”模块,探索涵盖政务服务、党员积分制管理、信息公开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化党建系统。搭建全市目标绩效网上考核系统平台,将基层党建目标纳入其中,各单位按季度在系统中对本单位所做党建工作进行过程描述,市委组织部依据各单位开展工作实效考评打分,推进组织工作日常管理“科学化”。搭建“网络媒体”新阵地。建立**微党建公众平台,分领域、分层级建立党建112个微信群,向党员传递方针政策、党建动态、先模事迹、党史博览、党课教育等内容,实现党员教育微联通微学习微交流和党建活动的实时互动,推进教育服务党员“零距离化”。探索“远程教育”新体系。在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建立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01个,配备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选配以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电商服务站管理员为主的站点管理员,将现代远程教育网并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统筹保障运行,开办《灵州党旗红》电视栏目,在黄金时间制作播出一期党员教育电视栏目,推进党建资源共享“多元化”。

五是工作流程规范化。明晰清单定责任。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分类细化24条责任条款;围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分类明确四个层面常态化学做清单;建立评星定级成绩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清单”倒逼党组织种好党建“责任田”。细化流程强执行。对基层组织涉及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支部换届选举等60多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范化,编印为《基层组织工作流程一本通》。广大党务工作者工作流程一手在握,按图索骥即可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有效解决“不明了、缺环节、差程序”等问题。梳理节点严督查。对照全年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分时段、分周期,抽调各乡镇(部门)组工干部,采取“分领域全覆盖”“交叉检互相查”等方式,对全市386个党支部进行调研督导,对发现的问题以通报形式反馈至各党组织限期整改,适时开展“回头看”,让基层党组织时刻绷紧党建“责任弦”。

六是作用发挥模范化。“支部+服务”夯实战斗堡垒。通过创新完善党组织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工)委为单位,每年树立2-3个支部示范点整合资源打造培育党建品牌,推动党建工作树立精品意识,做到项目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党员+载体”发挥模范作用。坚持抓细发展党员、抓实党员教育、抓好党员星级管理“三抓”工作机制,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争做四个合格党员大讨论”“戴党徽、亮身份”活动。在农村、社区推行党员家庭挂牌、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推行党员“亮牌评星争先锋”,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设立党员示范岗,在经营服务场所设立党员经营户等标识,党员立足岗位示范引领作贡献。“先进+示范”凝聚强大力量。着眼于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坚持分领域建立“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台账,以先锋志愿活动加深党员“思想印记”、唤醒党员宗旨意识,将先锋引领行动转化为党组织推进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形成党员干部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3

(一)突出“三个注重”,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是注重教育培训。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通过邀请专家开设讲座、班子成员下基层讲党课、播放教育影片等多种形式对“两委”干部、议事会、监委会成员、全体党员进行培训,覆盖X万余人次。

二是注重选人用人。积极探索对现任村“两委”干部的村大生实行工资报酬双轨制、延长服务期等激励政策;采取“定人定向压担子”培养新模式,努力在转业军人、优秀企业家、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培养、发掘人才,现有X人已担任“两委”干部。

三是注重党员干部管理。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度执行力度,强化日常监管。注重培养和吸收政治素质好、能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逐步解决党员年龄老化问题。通过组织关系排查,进一步摸清失联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制定管理办法。

(二)狠抓“三个落实”,构建风清气正新常态。

一是落实集中学习教育。先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严三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集中学习、党课教育、专题研讨、专题反思、交心谈心等活动,高质量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教育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整治“庸懒散浮拖”“走读”等各项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对土地管理、征地拆迁、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等高风险领域的严惩和监管力度。近年来,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和上级交办案件近X件,调处成功率、报结率均达X%以上。

三是落实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通过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纪律作风督查,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干部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近年来,通报批评街村干部X名,党纪处分村(社)干部X名。

(三)实施“三项举措”,重拳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一是抓班子建设。选派机关X名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到各后进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切实提高整顿转化实效。

二是抓典型引路。召开现场推进会,挑选X社区等X个先进党组织实行“一对一”对口帮扶,组织X个后进党组织到XX、XX等先进村居参观学习、登门互访,提高帮扶效果。

三是抓经费保障。先后投入X余万元重点支持X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包括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完善基础设施等。

(四)落实“三个确保”,着力夯实基层党建保障。

一是确保有人干实事。严格书记管理,坚决调整群众意见大,长期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支部书记。着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个村居常年配备3-5名后备干部,对书记年满58周岁的村居,配备1名副书记。加强示范型党组织书记培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确保有钱办好事。近年来,给每个村居拨付办公经费X万元;按每个党员每年70元的标准拨付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对年满60周岁和80周岁的老党员分别按每人每年X元和X元标准拨付党员慰问金。

三是确保有场所议民事。近年来,投入X余万元,通过改建、扩建、国调剂等方式,全面完成X个需提档升级的阵地建设,完成全区近一半的目标任务,2020年街道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尽快完成余下X个建设目标。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4

XX街道围绕全力建设“XX”为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强基固本、深化拓展、亮牌登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新的水平。

一、强基固本,打造规范党建。

坚持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扎实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组织。一是压实基层党建责任。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责任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制清单,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把从严治党要求向社区、管委会、两新党组织延伸,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领导干部自觉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按照《发展党员细则》,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工作。三是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对“两新”党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采取“保留一批、撤销一批、迁转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理顺非公组织。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引擎,发挥“两新”党组织纽带链接作用,健全两新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季度督查讲评及年度百分制考核制度。四是抓实支部规范建设。制定建设标准,创新“支部+”模式,统筹推进街道、社区、商务楼宇、企业、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开展“先锋支部”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一制定街道、社区、“两新”组织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标准,坚持外观标识、管理方式、服务流程“三统一”。围绕微空间、微帮手、微服务、微群体、微娱乐等系列,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社会组织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文体娱乐基地等功能阵地。

二、深化拓展,打造活力党建。

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基层党建的首位,引导党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保持定力,激发活力。一是开展“学习十九大、共享幸福梦”系列主题学教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楼栋,向广大干部群众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丰富内涵、总体布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二是认真开展“新使命、我担当”实践系列活动。以“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为契机,把能力强、素质好、潜力大的年轻党员干部放到征拆一线锻炼成长,开展“老带新、一帮一”活动,提升干部责任担当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征拆难题的能力,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是开展“一心六型”创建活动。围绕“一心”打造机关党建阵地,通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布党建项目任务,传播党建文化,指导党建工作,落实党建责任,引领全街基层党建工作。围绕“六型”在六个社区、一个管委会开展“智慧型安全社区”、“书香型人文社区”、“共融型共建社区”、“服务型和谐社区”、“友善型互助社区”、“先锋型红旗社区”创建,执党建之“手”,绣好城市管理之“花”。四是抓好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分批次选派党员干部实地学习和重温党的创业史、奋斗史,坚定理想信念,改进工作作风。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开展“学习领跑”,将“互联网+”与传统载体紧密结合,利用“E刻服务”微信网络阵地开辟培训新领域,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微博构建党员教育“云课堂”网络平台,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分享工作经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亮牌登高,打造创新党建。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培育“网格化”共建品牌。扎实推进“网格化”党建工作措施,在网格上建强基层党组织。全面运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发挥街道社区兼职委员作用,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鼓励各类党组织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建设。二是打造“赤岭有约”服务品牌。组织开展“阳光议站”民情会、“民情热线”、“一米阳光”微心愿等一批社区党建服务议事活动,通过现场议事、热线电话征集、微信留言等方式,筛选合理可行的居民“微心愿”。建立社区居民点单、社区党组织下单、驻社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干部接单、街道党工委评价反馈服务流程,依托党员志愿服务方式和社会化微利服务方式,全力打造相约一起,服务惠民,实现党建、工作、感情三融合。三是创建“党员爱心驿站”便民品牌。引导党员业主依托经营店铺建立“党员爱心驿站”,为高温天气下的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以及来往群众提供休息、饮水、读报、手机充电场所,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咨询问路、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党员业主公开承诺:文明经营、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树立形象,机关党员和两新组织党员定期到驿站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四是提升“一季一主题”暖心品牌。认真落实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一季一主题”系列暖心活动,针对党员干部思想困惑和工作生活压力等问题,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关怀帮扶。开展“包居联户”大走访,征集社区居民服务需求,进一步加强困难党员、群众、职工帮扶力度,拓展服务渠道。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5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农村基层党建任务全面落实。2018年,镇党委以基层党建工作“四个清单”为抓手,细化问题、责任、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党建任务全面落实,有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两力两率”。

一、建“领导清单”强组织

一是成立党建领导小组,针对党建责任不实、制度执行不严、党建标准不高、调研指导不够等问题,列出党建“问题清单”,理清党建工作思路,推行镇村“四张清单”管理制度。

二是领导小组主动参与基层党建谋划、推动、督查等工作,建立“清单+督查+约谈+问责”制度链条,坚持“一月一清单、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排名”,采取提醒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问题墙+回音壁”、党员承诺等制度列入问题内,全面规范了支部标准化手册和村干部值班、代办、走访记录的填写。

三是按照示范达标、争星夺旗活动方案,严格执行《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操作指南》,将“四支队伍”的整合、协作列入管理考核,并以党委为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分别对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农村党员全面进行一轮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建“问题清单”促落实

一是组建镇党建督导队伍。按照定期督导与评议相结合的原则,每月一督导要求,按月深入全镇15个基层党支部开展督导工作,全面掌握工作推进进度,下发督查通报和提出整改提示单。

二是制定督导清单。按照平时为主、通报纠错、群众参与原则,形成每月督导清单,通过听汇报、阅资料、提要求等方式,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开展督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结果运用。建立月督导情况汇总清单,详实登记各党支部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将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各党支部、支部书记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和党员干部个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参考指标。

三、建“责任清单”明职责

为切实强化作用发挥,镇党委严格按照农村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具体责任人。

一是加强“第一书记”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在落实好坐班服务的基础上,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忧”活动,深化“全程代理零距离”便民服务机制,持续转变基层干部作风。

二是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承诺制、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抓好党费收缴、流动党员管理、村干部坐班服务、党务政务公开等基础工作。认真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下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村霸”“蝇贪”整治力度。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特色亮点,提升工作水平,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典型,着力形成“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推行“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充分运用QQ群、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好发挥“大数据”服务党建、服务追赶超越的功能和作用。

四、建“任务清单”定目标

一是按月“下单”明确任务。按照区农村党建工作标准和“示范达标,争星夺旗”活动要求,按月梳理各党支部任务清单。同时,建立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统筹,镇党建办抓督导,各支部抓推进、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模式。

二是按单“销号”推进落实。把支部、党员的任务清单内容细化为分类小项,制定推进“时间表”“路线图”,瞄准分类小项任务一个一个地推进,打好“歼灭战”,并建立销号台账。

三是按月召开全镇基层党支部评比会。采取大家提、组织点、横向比等形式,晒出月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比出5个任务达标先进支部和2个黄牌支部,营造讲担当、抓落实、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基层党建特色亮点工作篇6

(一)探索“党建+公益”模式,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典型案例:X社区X社工中心公益组织。X社区党委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加强党建对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的引领,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增强社会组织生命力。

一是打造社区公益组织品牌。为更好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社区整合优势资源,成立新都区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中心),以青少年儿童、特殊困难群体、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承担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满足居民需求,形成社区党委与社会组织的双向互动。

二是加强院地合作,提升社工素质。与XX石油大学建立友好合作,邀请X大学社工专业专家每月对中心人员进行社工专业知识培训;参与X市社工协会督导培训班和社工人才种子计划培训班培训;引进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充实社工人才;鼓励中心人员积极考取社工证,不断增加专业技能。目前,中心共有社工员X名、中级社工师X名、社工专业本科生X名。近年来,中心荣获新都区十佳社工组织称号。

(二)探索“党建+系统治理”模式,实施农民集中生活社区综合治理。典型案例:X社区系统治理。X社区是典型的农民统建安置小区,社区人口规模大、社会关系复杂,居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城市社区融入难度大,社区党组织以解决“农民变市民”观念转变为突破口,构建起了党组织领导、民主化自治、管理全覆盖、活动全参与、服务全方位的系统化社区治理格局。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实施网格化管理。将社区X栋住宅楼分成X个院落,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网格,将党员落实到每个网格中,确保管理全覆盖。

二是培育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成立社区老年协会、文艺演出宣传队、太极养生协会等社会组织,同时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帮残助老、扶幼助弱等特殊人群关爱活动,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三是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推进“大调解进社区”,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流动人口公示制度,实现流动人口有效管理;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实现社区院落管理与城市市容管理标准统一、管理同步、无缝对接。

(三)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找准老旧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径。典型案例:X社区网格化党建。

一是优化组织网络“瘦身型”。按照“地缘相近、属地管理、边界明确、信息完备”原则,将街巷院落、居民小组、驻地单位划为X个网格,“一院一档”逐一核实记录院落住户信息、诉求等相关情况,绘制社区网格管理示意图,录入数据库综合管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骨干”。推行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在网格支部建立四类党员量化管理台账,细化标准要求和分值权重,即居民党员突出参与治理、离退休党员突出发挥余热、在职党员突出认领岗位、流动党员突出亮明身份。

三是引导多元参与“汇合力”。社区党委主动对接电力局、公安分局、国税局等驻地单位,邀请其加入党建网格,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构建服务导向型、利益链接型的共建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平台“聚人心”。每个网格设立建言献策栏,定期开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对科学合理的建议及时采纳;社区成立扶贫济困、纠纷调处等X支志愿服务队,采取认领岗位、定期服务等方式,开展公益服务活动X余次。近年来,X社区荣获X市勤廉兼优先进集体。

(四)探索“党建+多方参与”模式,打开城中村治理新局面。典型案例:X社区X小区X城中村治理新模式。针对X小区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治理不成体系的问题,社区党组织以改善硬件设施为基础,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创新“135”城中村治理新模式,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一个主体,是指以社区为主体,全面负责管理服务工作。社区通过规范秩序管理,协助落实上级的各项工作措施,最终全面实现“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政府管理变社会管理”的战略诉求。三种模式,是指“统筹供给模式”“授权管理模式”和“统一经营模式”。通过逐步完善医疗、通信、金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等社区配套功能,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最终促使村民通过意识形态的转变与城市化完全融合;

与此同时,政府向专业管理机构授权,由专业管理公司行使部分城市管理职能,对“城中村”进行系统性管理,使政府职能真正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及落地的职能,节约管理及服务成本;另外,在整个区域的策划包装、整体推广和商业管理中,逐步实现核心区域的统一经营,打造整体品牌,并从中实现小区物业管理的自我造血功能。五方参与,是指政府、社区、社会化管理公司、居民和高校共同参与,相互监督,提升社区城市化水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40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