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4694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学前教育及其发展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篇1

第一章

1、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指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人们从教育学前儿童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2、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一、孕育阶段(15世纪前):

教育学尚未独立,所以幼儿教育学混杂在一些哲学、政治或者神学、伦理学之中,且为零星、片断的。

二、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

在此阶段,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结束的繁荣,教育科学得到发展。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理论比前一阶段,更加系统、完整有现实性(指导了当时的教育)。

三、初创阶段:

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3、介绍柏拉图、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康有为、陈鹤琴有关学前教育的教育观点及实践活动。柏拉图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他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他还提出学前儿童的游戏和讲故事活动。夸美纽斯

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出版。夸美纽斯《母育学校》的主要学说 论述了家庭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体育是父母成功教育子女的基础。

重视语言教育 提出 “心智”的教育 主张“直观教学” 适当的道德训练 福禄贝尔

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

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蒙台梭利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4、教师的作用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创立了“活教育”理论,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幼儿园课程理论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第二章

1、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幼教优先方案; 日托中心

日托中心的出现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为母亲走出家庭谋生提供了机会;(2)人们发现外出工作的母亲其婴儿的死亡率比不工作的母亲婴儿的死亡率高。1、1844年,第一所日托中心在巴黎开设,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身体健康,防止死亡。2、1854年,纽约市的保育室与儿童医院开办了美国第一所日托站。到1897年这样的日托机构大约已有175所。托儿所

1、第一个托儿所是由麦克米伦姐妹于1911年在英国建立的。2、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游戏学校。3、1933年10月,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联邦政府紧急救济署批准建立托儿所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4、“幼教优先方案”是一项由联邦政府拨款施行的一种补偿教育计划。幼儿园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第一所幼儿园。2、1856年,舒尔茨在自己家里开设了美国第一所幼儿园。3、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一所实验幼儿园。“幼教优先方案”有5个组成部分:

(1)为儿童医药与牙科方面服务;(2)社会服务于家庭教育;(3)使用自愿服务人员;(4)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服务;(5)做好入学准备。

2、有重要影响的三个理论; 弗洛伊德的贡献

1、其理论强调个体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确信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弗洛伊德首创“精神分析法”,主张精神分析学家应用“游戏治疗法”治疗儿童的情绪失调。

3、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就产生了发现和承认性别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成为以后生活中正常的性调节的基础。埃里克森的贡献

1、他提出使个性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个性健康发展的第二个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克服羞怯和疑虑

3、个性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这是3—5岁儿童需要发展的重要个性。

4、第四个任务是发展勤奋,克服自卑感。皮亚杰的贡献

1、认为儿童思维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2、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3、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

4、活动是经验的来源

5、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6、重视幼儿与同伴的社会性交往 第三章

1、儿童发展

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2、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

(一)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新的研究成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二)关键期的学说也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三)早期教育的价值 第六章

1、经典游戏理论的学说及观点

德国的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并尝试创建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他将游戏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是社会性活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之外,在行动上再造某种生活现象。游戏的本质是以物代物进行活动。

我国《教育大辞典》第2卷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特点是:①趣味性 ②具体性 ③虚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会性

刘焱 游戏的本质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二)游戏理论(早期游戏理论)剩余精力说: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认为游戏活动是剩余精力的最好表现,是发散体内过剩精力的方法。松弛说:德国拉查鲁斯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在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生活预备说:德国心学家格罗斯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强调动物只有很好地战胜环境,才能生存。幼小时必须要有训练,才能适应生活的需要,游戏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游戏是由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为当代复杂活动作准备。

(二)游戏理论(当前游戏理论)1(2)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 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则提出“游戏发泄论”、“游戏补偿论”。认为人的欲望常爱压抑不能随意表现,游戏则可促使儿童发泄他的内在的抑郁和坏的情感,从而摆脱和消除它。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环境,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和要求,从而得到正常发展。

2、认识结构论 代表人 皮亚杰

观点 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物品和事物的方式,形成和扩大知识与技能的方式,3、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有哪些?

(一)游戏与幼儿生理发展

1、游戏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2、游戏是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

3、游戏促进大脑发展

(二)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

1、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2游戏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3、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

游戏与儿童社会化密切相关,它是儿童以后能否成功地适应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游戏中,儿童不仅获得一些交往技能,而且通过游戏,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关心他人,认识并认同成人的社会角色,发展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游戏与人格发展

1、游戏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2、游戏可以促进儿童人格和谐,保证儿童心理健康

4、根据游戏的教育功能介绍游戏的种类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1、幼儿园里如何为幼儿开展游戏创设条件? 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 创设幼儿游戏场地 准备玩具及游戏材料

2、对玩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教育性

2、玩具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

3、玩具的形象和色彩要符合艺术的要求

4、玩具要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

5、玩具应坚固、耐用

1、角色游戏与结构游戏的异同。共同点:

都是创造性游戏,都有想象活动参加,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不同点:

1.反映形式不同,角色游戏通过扮演现实生活的角色反映现实生活;结构游戏通过结构活动反映现实生活。

2.反映的侧重点不同,角色游戏反映各种各样的人的活动和相互关系;结构游戏反映各种各样建筑物及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评价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

1、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

4、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3、如何指导结构(表演、角色)游戏?

1、明确以幼儿发展为本,突出创新、自主能力的培养目标。

2、丰富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印象

3、为幼儿提供结构游戏材料

4、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学习操作技能。

5、引导幼儿自主地游戏,注意培养幼儿游戏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早期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的原则

(一)儿童各自有不同的本性和特征

(二)基因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每个人的发展过程

(三)身体、心理、情感、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四)儿童的发展成长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五)态度与情感在学习与个性健康发展中是最重要的

(六)了解与可信赖的指导对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五条: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智)

萌发幼儿爱家乡、在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狼嚎的品的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德)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美)” 当前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有什么特点?

(一)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三)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目前幼儿园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双重任务应做何调整?

调整自身的运行机制,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质量求生存。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篇2

第一节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以及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者

一、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注意者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生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标志这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存在于家庭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于家庭之外,它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捷克注明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他还提出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设计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包括儿童生活的头6年;第二级为小学,儿童就学年龄为6-12岁;第三级为拉丁学校,就学年龄为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就学年龄是18-24岁。

这里的母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机构,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主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二)卢梭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就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段。第一阶段,从从出生到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为5到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岁到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从第四阶段,从15岁到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学前儿童是有关联的。卢梭认为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三)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圆圈,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其游戏理论相适应,他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等。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第一个建立了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幼儿教育理论体系,而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也系统论述了学前教育,但是他的学前教育只是学前家庭教育,还不具备包括公共学前教育的完整概念)。

他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现,制作了一些列的玩具,提出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并热情地宣传了幼儿教育思想,培养过不少幼儿园教师。因此,他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杜威

杜威是美国教育家,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和“儿童中心论”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强加在儿童的身上。去除这一弊病的办法,就是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即儿童中心。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应当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的不断该组、改造而实现的;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生活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他的代表作是《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和《学校与社会》。

(五)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学博士。

她于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她对儿童有深刻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她认为,“精神胚胎期”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它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有吸收力的心智”。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即儿童具有一种成长的冲动。

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岁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约从出生到6岁。

蒙台梭利提出的“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智”、“敏感期”等概念,都说明了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本能。所以她反对传统教育中将教育任务与儿童的兴趣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是精心地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额本恩能够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

蒙台梭利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等。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

1.清末民族资格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长驱直入,开始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开始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他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提出对中国教育的论述。有人认为,梁启超是最早把日本幼儿园制度介绍到中国的旅日学者。

康有为在流亡日本期间,继续修改他的《大同书》,有些篇幅涉及学前教育。在《大同书》里,康有为借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经验,提倡创设“胎教院”(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他是最早倡导公共学前教育的人物之一。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二、“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镇压后,清王朝更是危机四伏。199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式下,于1901年宣布实现“新政”,把教育作为改革“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制定专人制定新学制。管学大臣张百熙在1902年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重新制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行。

癸卯学制共分3段7级,其中第一段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行的学制,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根据癸卯学制对蒙养院总的要求,清政府于1903年还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一章程对蒙养院的教育总之、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学、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章程已经注意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癸卯学制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我国学前教育时尚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一、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维新运动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主张“以夷为师”、“师夷长技以制夷”。蔡元培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文化。

破:蔡元培于1917年开始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的出现使全国看到光明和希望,于是移风易俗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行形成。

许多进步人事对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自然会涉及到旧儿童观和旧教育观的批判。

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表现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关心。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在批判儿童观的同时,还在《二十四图孝》等文章里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控诉、揭露和批判。

立:另外,一些学者在这一时期把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分别译介过来,试图以此为理论基础建设新教育。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1919年4月30日,杜威抵达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两年加两个多月的讲学和教育调查活动。他到过并作过演讲的省有11个,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当时中国影响多么巨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还主张从做中学。提倡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自身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杜威来华讲学以后,中国学前教育从主要师法日本,变为主要师法欧美。

二、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师法先进国家的幼教思想以及运作方法都是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生搬硬套、食而不化的情况。一些教育家已经认识到生搬硬套带来的弊端。陶行知曾指出,当时的幼稚园有“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为了使中国幼稚园教育科学化、中国话,陈鹤琴、张宗麟、张学门、陶行知等人作了种种尝试和探索。

1925年,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课程实验,最后产生了“课程中心制”的幼教课程模式,俗称单元教学法。1928年,陈鹤琴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起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

在中国幼教界,与陈鹤琴齐名的另一位幼儿教育家是张雪门,1926年张雪门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1931年开始对“行为课程进行”进行研究。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文,批评当时幼稚园的“三种大病”,决定将“外国的”“花钱的”“富贵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从而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陈鹤琴、张宗麟等加入其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三、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领导人民改造全国儿童教育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获得通过。《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当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不就的1949年12月,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方针,首先接管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了原来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办学的幼稚园及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其次,从幼教机构的服务方向上、教育内容上进行了初步改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俄日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注: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名称的变化:

1903年清政府颁发的“癸卯学制”将幼儿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院”。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

要对解放前的幼稚教育进行根本改造,最终要改造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造是在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的幼教理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苏联的幼教理论与旧中国流行的儿童本位的幼稚教育有较大的差别。它强调教育和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因而“教学”活动被引入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采用分科教学模式。

建国初期,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和理论,这对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方向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但也混杂着“左”的错误。在学习苏联幼教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开展对杜威儿童中心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1958年-1976年,我国还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运动,即“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使我国幼教实践大起大落,直至于崩溃的边缘。例如,心理学被说成“伪科学”、尊重“儿童情趣”的思想被冠以“童心论”而遭到批判。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干扰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人的个性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儿童和儿童教育也重新获得了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心理学等一度被视为伪科学的学科又得到了成人,西方心理学流派以及教育学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热”中逐步进入我国,皮亚杰、杜威、蒙台梭利、福禄培尔、科尔伯格等称为学前教育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学习和借鉴外国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的同时,学前教育理论界还对解放前一批进步的教育家的学前教育学说和实践给予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办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学前教育刊物。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长沙师范学院还合办了《学前教育研究》,这是一份学前教育的理论刊物,专门为学前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新成果的面世提供舞台。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还对解放以后的学前教育观念和学前教育实践进了反思与改革。南京、北京等地的学者率先对“幼儿园综合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综合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三个方面的综合是指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三个层次的综合是指主体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综合教育和分科教学模式相比,从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到儿童观和教育观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综合教育更强调教育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成长的需要,因为是一个进步。由于综合教育相有诸多有点,因此,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幼儿园综合教育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外,“素质教育”思潮对学前教育也有很重要影响。“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反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应试教育的节本内容是间接经验,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理解而“塑造”年轻一代。。这些缺陷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学前教育更迫切地需要反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学前教育界所欢迎。

素质教育思潮的实质是促进教育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换。从幼儿园的综合教育研究到素质教育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纪之交,我国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正在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篇3

《学前教育学》(专科)形成性考核及答案(新)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一及答案(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a)

a.《理想国》

b.《政治论》

c.《大教学论》 d.《世界图解》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是(c)

a.《理想国》

b.《政治论》

c.《母育学校》 d.《世界图解》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年,(c)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其创建者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

b.劳工幼稚园 陶行知

c.香山慈幼院 张雪门

d.江西实验幼师 陈鹤琴

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是(c)。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自然环保的功能 8下面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与家庭功能

10.下列关于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

b.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

c.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

d.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益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教育功能: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学前教青的保育功能;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多渠道办托幼机构;为学前教育立法。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你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哪些学前教育方面的问题,你希望学习哪些学前教育知识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答案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要点: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过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到20世纪中叶之后进入了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开始从一门新独立的学科逐渐成为一门体系完善的学科,其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我国在解放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总结我国过去学前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学习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发展已有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评价以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健全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指导实际工作的学前教育学。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请从学前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要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个人而言,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表现在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及其将来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能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学前教育能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总之,学前教育对个体的功能,是要照顾学前儿童,帮助其健康地成长;对社会而言,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表现在学前教育具有经济功能,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轻家长养育学前儿童的负担,直接解放了劳动力,从而为发展经济服务;学前教育具有政治功能,能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学前教育具有文化功能,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学前教育具有家庭功能,对家庭生活、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二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c)

a.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b.学前儿童情绪表现为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c.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d.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

2.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哪一种教养方式的结果?(c)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3.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范例的榜样均具有某些特征。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榜样所具有的特征?(d)

a.教师的威望

b.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c.类似性 d.教师具有缄默、深思的性格 4.指导幼儿园开展工作的纲领性目标是(a)。

a.学前教育总目标

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c.短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内容?(d)a.保育

b.教育

c.为方便家长服务 d.赢利 6.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7.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

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2.范例: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3.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体验性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表现性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类型。它以学前儿童在教学中的表现活动为重点,目的是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参与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各项能力。

4.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子女性格分别有什么影响?

(1)溺爱:家长过分疼爱孩子,有求必应,时时照顾,事事包办。这样,孩子的依赖性严重,动手能力差,自信心降低,独立意识弱,社会适应能力差,不利于将来的发展。(2)专制:把孩子作为家长的附属物,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进行干预,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经常训斥或惩罚。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管”与“不管”的不平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3)民主: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奖励与惩罚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交流与沟通,父母既爱护孩子,又不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民主型家庭中的儿童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4)放任: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虽进行交流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采用这一教养方式,会导致子女发展的不成熟,具体表现为儿童的情绪、情感、社会认知、对道德规则的遵守、同伴关系等方面发展有偏差。

2.幼儿园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幼儿园生活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主动性原则;教育的渗透性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教养结合原则;实践性原则。6.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1)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教育必须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学前教育的任务不是为儿童将来的特殊职业、特殊劳动做准备,也不是培养什么专家的教育,而是为学前儿童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不能盲目地追新求异。(2)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身体各器官、各系统机能,各种心理机能,生理和心理,个体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3)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教育要允许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让不同的学前儿童在不同的方面能够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是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应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上午、下午可有较长的游戏时间(30-40分钟),也可有较短的游戏时间。根据时间的不同,可组织适合的游戏。(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空间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在室内、户外设有游戏的固定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儿童做游戏离不开玩具。要使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玩具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教科书,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因此发展游戏必须准备游戏材料。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7分)

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答案要点:小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可分成小组进行教学;知识、经验少,语言正在发展,有意注意还未很好发展,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

中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习惯于集体教学,知识、经验增加,求知欲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活动次数应增多,时间适当延长;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

大班儿童的特征及相应的教学:各方面均显著发展,自觉性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教学活动时间要延长,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三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a)。a.幼儿园

b.儿童

c.家庭

d.教师

2.一个儿童即使在家里表现得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他为了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也不得不学会和别的儿童共同分享玩具、食物以及教师的关注。这体现出了幼儿园环境的(a)作用。

a.制约

b.启迪

c.激励

d.调节

3.幼儿园环境能够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这体现的是幼儿园环境的(d)作用。a.制约

b.启迪

c.激励

d.调节

4.学前儿童对于植物和小动物常常会有很强的兴趣,但如果只饲养一种小动物,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感到厌倦乏味。这就要求幼儿园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必须是(c)。a.熟悉的 b.舒适的 c.富有新意的d.贴近自然的

5.学前儿童对于自身的言行缺乏评价能力,习惯于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所设计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d)。

a.富有新意的 b.贴近自然的 c.满足活动需要的 d.具有鼓励作用的

6.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动。这说明幼儿园环境具有(a)特征。

a.隐蔽性

b.可控性

c.教育性

d.复杂性

7.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8.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属于活动空间设计的哪种形式?(a)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

9.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b)。a.直觉能力

b.认识能力

c.随机能力

d.自然能力 10.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

a.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b.课前计划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c.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心理环境: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2.同伴互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3.教历研究: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地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4.反思日记: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5.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什么样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1)教师能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幼儿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幼儿;(4)教师能对幼儿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幼儿的活动;(6)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7)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能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8)幼儿园能对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整合;(9)教师能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10)教师能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4.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提高语言素养;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多参加集体活动。

五、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要点:符合下述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爱的:(1)熟悉的环境。(2)舒适的环境。(3)富有新意的环境。(4)贴近自然的环境。(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师具有哪些角色。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如: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如: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来影响和感染学前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①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②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4)教师是学前儿童养护者。“养护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①教师是学前儿童权利的保障者;②教师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和环境。(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如:反思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等。(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如:学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要点:(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狭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四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向性

d.整体性 3.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5.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2岁—4岁—3岁-3岁 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志愿者,幼儿园每年都会在某些活动中邀请一些家长做志愿者,负责部分教育活动,具体职责视当时的教育活动而定;家长俱乐部,幼儿园可通过多种形式,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以及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幼儿园可根据教学计划,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以便更好的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在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各国幼小衔接实践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的过渡模式: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①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②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符合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③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使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都能了解衔接阶段儿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面临的问题:①、社会要求的提高。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⑥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如何做: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怎样坚持非小学化的原则。

要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6分,共16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答案要点:(1)分析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2)幼小衔接的相关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3)幼小衔接的有关途径: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篇4

《幼儿园课程论》(专科)期末自测题及答案

电大《幼儿园课程论》自测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a)。

a.教育理念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2.从课程对文化的选择来看,课程可以划分为(a)。

a.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b.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

3.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c)。

a.一元化课程与多元化课程

b.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教师中心课程和儿童中心课程

世纪中叶,是(c)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a.杜威

b.皮亚杰

c.斯宾塞

d.维果茨基

5.杜威的“教育即生长”主张体现了哪种课程目标取向(b)。

a.表现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普遍性目标 6.皮亚杰认为主体调节自身结构,建立新图式的过程称为(c)。

a.同化

b.内化

c.顺应

d.平衡

7.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始于(c)。

a.泰勒

b.布卢姆

c.博比特

d.梅杰

8.(b)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

9.儿童中心课程是从(c)来界定的课程。

a.学科维度

b.计划维度

c.经验维度

d.目标维度

10.(c)取向认为儿童是否能够真正获得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学习目标

11.课程内容较多考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是(a)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d.课程内容即学习目标

12.认为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准备状态”的概念,是依据(a)。

a.浪漫主义

b.文化传递

c.进步主义

d.行为主义

13.(a)强调知识是后天的经验产生的通过个体感官的经验而形成个体的知识。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实用主义

d.功能理论

14.(b)强调知识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普遍的。

a.经验论

b.唯理论

c.实用主义

d.功能理论

15.(a)是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和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的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6.(b)是以自然情境为直接的资料来源。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7.(c)是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8.(d)是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a.量化评价

b.质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9.“光谱方案”是根据(a)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课程方案。

a.多元智能

b.认知发展的非普遍理论

c.成熟理论

d.皮亚杰的建构理论

20.可以用一个词“发展——互动”来概括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是(c)。

a.瑞吉欧教育方案

b.海伊斯科普课程

c.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

d.蒙台梭利课程

21.直接教学模式主要建立在(b)的理论基础上。

a.多元智能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成熟理论

d.构建理论

22.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程序教学,应用小步渐进,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等方法,是吸收了(d)理论的合理成分。

a.冲突理论

b.解释理论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

23.(c)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缺陷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1907年在罗马的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儿童之家”。

a.马拉古兹

b.凯兹

c.蒙台梭利

d.米切尔

24.(b)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

a.直接教学模式

b.海伊斯科普课程

c.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

d.方案教学 25.“五指活动课程”是(b)创编的。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6.“行为课程”是(c)创编的。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7.“ecce”词汇的出现说明了(a)的趋势。

a.保育和教育结合b.反偏见课程出现

c.课程全纳化

d.课程多元文化化

2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国外(尤其是西方)幼儿园课程呈现的趋势(d)。

a.课程的多元文化化

b.保育与教育相整合 c.课程的全纳化

d.课程的共同化

二、多选题

1.皮亚杰创造的儿童发展的阶段论是(abc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后运算阶段

2.对幼儿园课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abcd)。

a.认知心理学

b.成熟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行为主义

e.实用主义

3.按照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abc)。

a.游戏活动

b.教学活动

c.日常生活活动

d.训练活动

e.学习活动

4.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是(abcde)。

a.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b.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c.促进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

d.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e.有益于幼儿园各学科(领域)的整合 5.高结构化教学的特征是(cd)。

a.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b.活动由儿童发起

c.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d.强调活动的结果

e.强调活动的过程

6.低结构化教学的特征是(ab)。

a.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b.活动由儿童发起

c.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

d.强调活动的结果

e.活动主要由教师发起

7.泰勒原理从以下(abcd)方面提出了课程编制的模式。

a.确定目标

b.选择内容

c.组织实施

d.课程评价

e.调整目标 8.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

a.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布卢姆

b.目标模式强调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

c.目标模式提高了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d.目标模式使得课程容易忽略那些难以转化为行为的方面

e.目标模式产生于20世纪后期

9.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e)。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过程模式认为教师不仅是课程方案的执行者,而且应当是课程方案的设计者和研究者

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d.课程设计的逻辑出发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

e.过程模式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10.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包括(abcde)。

a.确定目的b.搜集信息

c.组织材料

d.分析材料

e.报告结果

1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是(abcd)。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e.主动性原则

年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包括的课程领域是(abcde)。

a.健康

b.社会

c.语言

d.科学

e.艺术

13.综合性课程的几种综合方式是(abcde)。

a.学科领域的综合 b.发展方面的综合 c.通过专题的综合d.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e.通过主题的综合14.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教育目标是(abcde)。a.培养儿童有效地作用于环境的能力

b.促进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c.培养儿童的社会性

d.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e.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15.在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中,教育内容由(abcd)组成。

a.日常生活练习

b.感官训练

c.肌肉训练

d.初步知识的学习

e.探究民主生活

16.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abc)。

a.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

b.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

c.二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

d.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e.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7.“五指活动课程”包括(abcde)。

a.健康活动

b.社会活动

c.科学活动

d.艺术活动

e.语文活动

18.有关“五指活动课程”正确的是(abcde)。

a.以“做人,做我国人,做现代我国人”为目标

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d.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

e.在20世纪50年代对幼儿园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

19.在我国学前教育经历的发展历程中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abe)。

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世纪50年代

世纪60年代

世纪70年代

世纪80年代至今

20.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abcde)。

a.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

b.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 —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

d.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e.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三、简答题

1.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长处和弱点分别是什么?

分科课程注重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容易被教师把握,长期以来被广泛运用,但是,它只关注学科逻辑,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相反,活动课程能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但是,它却因为缺乏严格的计划,而不容易使儿童掌握系统的知识。

2.为什么说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第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3.游戏与教学的结合类型有哪些?

第一是分离式,即在幼儿园活动的某段时间内安排游戏活动,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安排教学活动。第二是插入式,即在教学中插入游戏,或在游戏中插入教学。第三是整合式,使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有机地融合成一体,有时已难以区分什么是游戏,什么是教学。

4.泰勒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的三个基本准则的内容是什么?

三个基本准则是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课程内容如何直线式地陈述;顺序性是指课程的后继内容如何既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又为以后的内容打下基础;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5.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做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6.拟订幼儿行为目标要如何表述?

第一,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配合幼儿的年龄、能力,依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制订出明确和详细的目标,写明期望幼儿通过该项活动能做到的具体行为。第二,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会期望他们能从不同的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

7.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第一,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性差异相适应。第二,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应。第三,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应。第四,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联结成一体。

8.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的长处是什么?

第一,学科(领域)课程一般是由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第二,学科(领域)课程能为儿童提供各学科(领域)中的关键概念,第三,学科(领域)课程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第四,学科(领域)课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9.方案教学主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第一,选择的主题应与儿童的生活相贴近,并能被用于他的日常生活。第二,应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并能运用已学的技能。第三应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第四,应有益于平衡幼儿园的课程。第五,应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

10.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是什么?

第一、综合性课程是有关联的课程,第二、综合性课程能促进主动的学习,第三、综合性课程由儿童一起参与设计,并能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第四、综合性课程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

11.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第二、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第三、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12.蒙台梭利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什么?

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首先是观察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观察应着眼于儿童的成熟程度。通过对每个儿童不同刺激引起注意的时间长短的观察做出判断。其次,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为儿童提供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最有价值的是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期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学前教育及其发展篇5

电大《学前教育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著作是(c)。

a.《学记》

b.《颜氏家训》

c.《理想国》

d.《政治论》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a)。

a.《母育学校》

b.《世界图解》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3.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c)。

a.《母育学校》

b.《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c.《爱弥尔》

d.《林哈德与葛笃德》

4.阐述裴斯泰洛齐的学前教育理论的著作是(d)。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母育学校》

d.《林哈德与葛笃德》 5.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物是(c)。

a.蔡元培

b.张雪门

c.康有为

d.陶行知 6.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是(c)。

a.北京香山慈幼院

b.上海劳工托儿所

c.南京鼓楼幼稚园

d.江西实验幼师 7.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建者是(c)。

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建者是(c)。

a.张雪门

b.陈鹤琴

c.陶行知

d.蔡元培

9.(b)成立“性格形成学院”,这是为工人子女实施学前公共教育的首次尝试。

a.福禄培尔

b.欧文

c.杜威

d.蒙台梭利

10.(c)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11.(a)是指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a.最近发展区 b.恩物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和()、揭示这一特定阶段(),以及阐明学前()的科学。(a)

a.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 教育现象

d.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 教育现象 教育理论

13.所谓(c)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益 14.期望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a)之中。a.人的意识或愿望

b.教育的实际结构

c.教育实践

d.教育结果 15.潜在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c)之中。

a.人的意识或愿望

b.教育家的作品

c.教育的实际结构

d.教育实践 16.现实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d)之中。

a.教育目标

b.人的愿望

c.教育家的作品

d.教育实践 1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a)。

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b.自然环保功能

c.教育的社会功能

d.期望功能 18.教育的负功能是指(a)。

a.教育行动阻碍期望功能的发挥

b.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序

c.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序

d.影响个体发展的程序 19.(a)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a.学前教育效益

b.教育的负功能

c.学前教育目标

d.现实层次的教育功能 20.学前教育效益的决定因素是(d)。

a.社会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水平

d.学前教育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能够反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著作有(abcd)。

a.《大戴礼记》

b.颜之推《颜氏家训》

c.朱熹《童蒙须知》

d.朱熹《小学》 2.学前教育学在其发展过程的孕育阶段的特征表现为(abc)。

a.丰富性

b.实践性

c.零散性

d.系统性 3.夸美纽斯的著作有(abc)。

a.《大教学论》

b.《母育学校》

c.《世界图解》

d.《爱弥尔》 4.学前教育学在其发展过程的萌芽阶段的特征表现为(abc)。

a.专门化

b.完备化

c.理论化

d.零散性 5.陈鹤琴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贡献有(abcd)。

a.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

b.创建江西实验幼师

c.《儿童心理之研究》

d.《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6.陶行知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贡献有(abcd)。

a.“平民化”教育思想的提倡者

b.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c.《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d.提出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 7.福禄培尔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贡献有(abcd)。

a.恩物

b.《慈母游戏和儿歌》

c.培训世界上第一批幼儿园教师

d.促使学前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 8.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有(abcd)。

a.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b.学前教育应坚持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的原则

c.一个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应该是自由发展的、有秩序的、愉快的、生气勃勃的d.强调感官训练 9.皮亚杰认为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bcd)。

a.成熟

b.物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我调节 10.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bcd)。

a.学前教育现象

b.学前教育问题

c.学前教育规律

d.学前教育理论 11.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abc)。

a.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

b.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

c.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d.培养学前教育人才 12.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是(abcde)。

a.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b.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c.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d.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e.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13.学习学前教育学应该注意(abcde)。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e.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14.学前教育的衍生功能是(cd)。

a.培养人

b.个体发展

c.改善自然

d.促进社会进步 15.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是(abcde)。

a.领先性

b.广泛性

c.对象性

d.发展性

e.延后性 16.学前教育的个人功能表现在(abcd)。

a.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b.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c.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d.保育 17.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abcd)。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家庭功能 18.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的关系是(abcd)。

a.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

b.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

c.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

d.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 19.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是(abcd)。

a.间接性

b.迟效性

c.长效性

d.多效性 20.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包括(abcde)。

a.政治效益

b.经济效益

c.文化效益

d.育人效益

e.家庭效益

电大《学前教育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研究发现,(a)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研究发现,(b)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

3.研究发现,(c)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

4.研究发现,(d)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5.对学前儿童而言,(b)是影响其社会?最主要因素。

a.家庭

b.幼儿园

c.社区

d.社会

6.孩子原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主动性会逐渐被磨灭,他们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动手能力则越来越差,自信心也逐渐降低,独立意识弱,社会适应能力差。这是(a)型教养方式的影响。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7.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这是(b)型教养方式的影响。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8.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这是(c)型教养方式的特征。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9.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c)型教养方式的培养结果。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10.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这是(d)型教养方式的特征。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11.在幼儿园中,教师对不同学前儿童提出不同的愿望和发展要求,无形中对儿童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作用。这种心理暗示作用即(c)。

a.刻板效应

b.光环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詹森效应 12.学前教育的总目标是(a)。

a.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b.保育

c.教育

d.为方便家长服务

13.当前学前儿童中许多孩子智力水平很高,但心理素质较低,平时与人交往中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系他人。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教育中违背了(a)。

a.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b.保教结合的原则

c.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14.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不包括(d)。

a.环境卫生教育

b.安全教育

c.心理卫生教育

d.数的初步知识 15.学前儿童(a)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16.学前儿童(b)是实施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17.学前儿童道德认知不具有(d)。

a.他律性

b.直观性

c.情绪性

d.自律性

18.在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经常出现祖辈和父辈相左的情况。这一现象违背了(c)。

a.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b.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9.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实践的德育方法是(c)。

a.说服

b.范例

c.练习

d.评价 20.学前儿童(c)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a.体育

b.智育

c.美育

d.德育

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学前教育对人的内在发展的哪些方面能够发生影响?(abcde)

a.认知发展

b.个性发展

c.情绪能力发展

d.社会化发展

e.心理健康的发展

2.下面关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bcde)。

a.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的家庭因素

b.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方面

c.学前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d.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e.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 3.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包括(abcd)。

a.模仿学习

b.禁令学习

c.认同强者

d.分享体验 4.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abcd)。

a.模仿

b.认同

c.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d.罗森塔尔效应 5.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abcd)。

a.学前教育总目标

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c.短期目标

d.活动目标 6.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ab)。

a.保育、教育儿童

b.为方便家长服务

c.获取经济效益

d.为儿童升入小学作准备

7.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做到(bcd)。

a.片面的发展

b.整体的发展

c.协调的发展

d.有个性的发展 8.幼儿园完成自己的“双重”任务,应该(abc)。

a.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b.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

c.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d.提高赢利能力 9.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幼儿园的工作原则?(abcd)

a.大力开办特色园,举办兴趣班

b.一个孩子把太阳画成了黑色的,老师批评了他

c.某幼儿教师把来园活动看成是安定情绪

d.某家长批评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太多了,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10.如何看待保育和教育的关系?(acd)

a.保育和教育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

b.保育和教育有各自的主要职能,两者是截然分离的 c.保育和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d.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11.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包括(abcd)。

a.生活卫生教育

b.预防与安全教育

c.身体的运动与锻炼

d.心理卫生教育 12.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是(abcd)。

a.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生长发育

b.发展学前儿童的基本动作

c.培养学前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d.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13.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是(abcde)。

a.发展幼儿智力

b.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

c.增进对环境的认识

d.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e.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b.智力发展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必备条件

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

d.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取决于知识的结构化

15.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具有如下特点(bcd)。

a.自律性

b.他律性

c.直观性

d.情绪性 16.学前儿童的道德情感具有(bcd)的特点。

a.稳定性

b.不稳定性

c.模仿性

d.外露性 17.如何做到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abcd)

a.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

b.统一幼儿园和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c.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d.德育要贯穿在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之中 18.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abcd)。

a.说服

b.范例

c.练习

d.评价 19.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是(bcd)。

a.学前儿童美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基础

b.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c.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d.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20.关于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大自然是实施学前儿童美育的丰富源泉

b.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c.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d.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电大《学前教育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三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卫生间有异味,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讨论解决办法,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在排队的时候由最后一个小朋友冲”,于是,班里有了新的如厕冲水规则,卫生间也由此变卫生了。这一过程体现了生活活动的(a)原则。

a.主动性

b.渗透性

c.灵活性

d.教养结合

2.幼儿园中的(b)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

a.生活

b.教学

c.游戏

d.体育

3.幼儿园中的(b)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a.生活

b.教学

.游戏

d.体育

4.根据(c),幼儿园教学活动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a.侧重的领域

b.儿童的参与程度

c.组织形式

d.教学内容 5.根据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参与形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分为(d)。

a.发现教学和授受教学

b.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c.综合教学和分科教学

d.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

6.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c)原则。

a.思想性

b.发展性

c.科学性

d.趣味性

7.(b)是幼儿模仿和想像,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a.劳动

b.游戏

c.学习

d.体育 8.下列关于游戏的陈述中正确的是(c)。

a.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活动

b.游戏是儿童的劳动

c.游戏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d.游戏并不反映真实的生活 9.下列关于游戏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

a.游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

b.游戏反映真实的生活

c.直接兴趣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动力

d.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10.下列游戏种类中属于皮亚杰理论中的角色游戏的是(c)。

a.体育游戏

b.音乐游戏

c.过家家

d.搭积木 11.下列游戏中属于我国幼儿园中的有规则游戏的是(d)。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12.游戏的核心,同时也是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游戏的基本因素中的(c)。

a.任务

b.玩法

c.规则

d.结果

13.所谓的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d)。

a.学前儿童

b.学前教师

c.儿童游戏

d.环境

14.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幼儿园环境的(a)。

a.制约作用

b.启迪作用

c.激励作用

d.调节作用 15.幼儿园环境设计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d)。

a.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

b.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

c.对于儿童行为的态度具有强化儿童行为的意向

d.满足儿童的需要

16.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幼儿园心理环境设计的(b)原则。

a.科学性

b.发展性

c.参与性

d.开放性 17.属于开放式空间设计的特征的是(b)。

a.根据活动类型进行空间设计

b.根据班级人数进行空间设计

c.便于儿童开展多种组群的合作性游戏 d.使儿童活动的空间密度和社会密度处于变化中

18.属于区隔式空间设计的特征的是(c)。

a.便于开展团体规则性活动

b.便于开展动作伸展性活动

c.便于开展通过操作进行的探索性游戏

d.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

二、多项选择题(共 16 道试题,共 64 分)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表现为(abc)。

a.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b.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c.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d.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 2.属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的是(bcd)。

a.思想性原则

b.主动性原则

c.渗透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3.在幼儿园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上,教师应考虑哪些问题?(abcd)

a.活动内容安排要合理

b.活动间衔接自然、合理

c.卫生

d.安全 4.对幼儿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做到(abcd)。

a.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

b.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c.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

d.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5.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bc)。

a.培养儿童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主要途径

b.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c.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

d.幼儿的基本活动,学前儿童生活的全部 6.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acd)

a.集体教学

b.综合教学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7.属于幼儿园教学活动原则的是(abc)。

a.思想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养结合原则 8.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原则表现为(abcd)。

a.教学内容符合儿童全面发展的要求

b.教师的讲解准确无误

c.符合儿童实际

d.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9.儿童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bd)。a.游戏

b.劳动

c.运动

d.学习10.属于游戏的特点的是(ac)。

a.社会性

b.抽象性

c.虚构性

d.真实性 11.属于我国幼儿园中的创造性游戏的是(cd)。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角色游戏

d.结构游戏 12.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表演游戏的特点?(ad)

a.游戏的内容来自文学作品

b.想象活动是其支柱

c.以别人的观看为目的d.以自娱为目的 13.幼儿园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bcd)。

a.制约作用

b.启迪作用

c.激励作用

d.调节作用 14.哪些特点是学前儿童所喜欢的环境的特点?(abcd)

a.熟悉

b.舒适

c.有新意

d.鼓励 15.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应满足(abcd)。

a.科学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16.开放式的空间设计具有哪些特点?(ac)

a.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

b.根据活动类型分配空间

c.便于开展团体规则性游戏

d.便于开展探索性游戏

电大《学前教育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b)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

a.幼儿园教师

b.幼儿园教师角色

c.学前教育功能

d.学前教育效益 2.教师的(c)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

a.沟通能力

b.科研能力

c.观察能力

d.教育能力 3.教师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是(a)。

a.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b.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c.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4.教师提高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是(b)。

a.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b.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c.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教师提高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是(d)。

a.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b.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c.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6.(d)是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

a.教案

b.教学大纲

c.成长记录袋

d.教历

7.(a)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a.教历研究

b.行动研究

c.教育智慧

d.案例教学

8.(b)是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提示生活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a.案例研究

b.反思日记

c.同伴互助

d.行动研究 9.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指从出生到(d)的孩子。

a.学前

c.死亡

岁 10.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

a.家庭教育是家长的私事

b.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

c.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d.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 11.哪个是幼儿园与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b)

a.家长会

b.家庭访问

c.家长开放日

d.家长座谈会

12.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c)儿童。

岁以上

13.在幼小衔接中,偏重“智”的倾向违背了幼小衔接的(b)原则。

a.长期性

b.整体性

c.单项性

d.适应性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d)

a.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b.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c.培养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d.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教材 15.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16.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

a.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b.课前计划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c.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17.不属于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的是(d)。

a.帮助

b.协作

c.对话

d.讨论 18.不属于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的是(c)。

a.目光沟通

b.动作沟通

c.深度沟通

d.语言沟通

二、多项选择题(共 16 道试题,共 64 分)1.教师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abcd)。

a.引导

b.指导

c.诱导

d.教导

2.教师作为学前儿童的“养护者”角色的具体体现是(abcd)。

a.学前儿童权利的保障者

b.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展

c.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与环境

d.给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3.下列哪些属于幼儿教师的角色?(abcd)

a.指导者

b.工程师

c.研究者

d.中介者 4.下列哪些做法是提高观察能力所需要的?(abcd)

a.强烈的观察动机

b.良好的观察个性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沟通能力包括(abcd)。

a.目光沟通

b.动作沟通

c.语言沟通

d.面部表情沟通 6.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沟通?(abcd)

a.熟记儿童的名字

b.善于倾听

c.语气和善

d.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7.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abc)。

a.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b.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c.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d.观察能力

8.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abcd)

a.学习教学理论

b.向教学行家学习

c.教学研究

d.教学工作实践 9.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bcd)。

a.教历研究

b.对话

c.协作

d.帮助 10.我国学前教育的形式有(abcd)。

a.家庭教育

b.托儿所教育

c.幼儿园教育

d.社会教育 11.关于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b.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c.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d.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12.关于家庭访问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幼儿园教育教师应通过家庭教育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b.教师在家庭访问前需要有明确的访问目的c.教师在家庭访问中,态度要诚恳、友好、自然

d.教师向家长汇报学前儿童情况时,应首先肯定学前儿童的优点 13.美国“开端计划”的对象主要是(ab)。

a.超常儿童

b.低能儿童

c.正常儿童

d.家庭环境优越的儿童 14.下列哪些选项是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可能会面临的问题?(abcd)

a.生活制度变化

b.师生关系不同

c.生活环境变更

d.教育内容加深 15.学前儿童入学前的学习准备是指(abc)。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c.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d.以上课代替游戏 16.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c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适应性

d.整体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4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