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高三地理答题思路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2094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高三地理答题思路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三地理答题思路篇1

地理教学论复习重点:

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意味着地理教学论将对地理教学活动的所有要素进行系统的剖析和研究。

地理教学活动一般说来包含以下八个主要因素:学生、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地理教学环境。关系: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地理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保障因素,地理教学环境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这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学生占据中心地位,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的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总任务:构筑地理教学理论、指导地理教学实践,包括:

1、研究地理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在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探索地理课程与社会需要,地理科学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

3、认识各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适用条件和场合,寻找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化组合,探索、设计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探寻学生在地理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剖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接受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研究如何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合这些方式。

5、研究各种地理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及其特

点,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探索地理教学评价改革的途径

6、研究地理教学环境的作用,以及如何成功的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环境。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地理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地理科学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2、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3、学生的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对地理课程的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地理课程的类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是以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3、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核心课程: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必修科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外围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

国外地理课程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1、设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

2、打破学科体系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3、课程标准知识点粗化,说明及教学要求细化

4、减少教学内容的主题,增加单元教学时间。

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目标)是地理教学领域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动机功能:明确的目标,可以引发学生探索地理新知识的欲望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是指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世界、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的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变现程度。

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一条要求。

地理教学方法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地理教学方法的作用:

1、正确的教学方法能顺利引导学生学习好地理知识,使学生在形成地理表象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基本规律

2、实践证明,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3、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也是很关键的4、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最和谐的结合,它能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地理性。

地理教师的角色:

1、地理知识的传授者

2、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

1、地理教师本体性知识

2、条件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文化知识。

地理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指教师能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构成状况与结合方式。包括:

1、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认知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加工能力

2、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分析学生特点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制定恰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

3、地理教学实施能力:地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地理板书能力、绘制地理版图和版画的能力、制作搜集教具的能力、开展地理实验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4、地理教学评价能力:教师开展学生学业评价和同行间互评与自评的能力。

地理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

2、说教材

3、说学法

4、说教法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地理教学评价: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地理教学测量与地理教学评价的联系:

1、地理教学测量是地理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地理教学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

2、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测量的深化和发展。

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激励功能、管理功能。

本文地址:http:///zuowen/

高三地理答题思路篇2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下面给分享的“2024年高三地理答题思路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下册复习重点1

1.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2.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两极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1°/日。

3.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4.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的半圆为昏线,以西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5.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6.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7.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8.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1.雪线的含义:

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高三地理下册复习重点2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三线图)梳理。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1.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2.丘陵:

丘陵是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高地。海拔大约在200m~500m之间,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3.山地:

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中间稀疏,边缘密集)

5.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高三地理下册复习重点3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

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

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

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

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

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

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

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

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消费人群:多

高三地理下册复习重点4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高三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高三地理答题思路篇3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进入高三,各个学科都已进入了一轮复习,学生普遍感到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心理压力就大。因此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必须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备考能力。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基础和关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复习效果,甚至决定着学生的高考成绩,由此可见,一轮复习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高三的一轮复习效果更好呢?下面我就从地理学的角度简单谈一下复习策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地理课程标准》,严格依据《地理考试大纲》,围绕《地理考试说明》,依托现行教材,认真分析近三年吉林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并参考全国各地模拟试题,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全面夯实地理基础知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地理思维过程,学以致用,促进知识迁移,关注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二、一轮复习目标

(1)依据课标、落实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主干知识进行网络构建。

(2)通过填图、绘图、用图,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

(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做到活学活用。

三、时间安排

从2013年8月初到2014年3月初,大约6个月的时间复习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和一本初中区域地理,时间紧、任务重。其中必修一自然地理用时较多,大约花费两个半月的时间,初中区域地理穿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间复习,选修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复习策略

1、研读考纲,明确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高考的常考点,因此在一轮复习时教师要分析考试说明,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以及需要达到的能力,对目标明确的考点要细致落实,对隐含的考点要适当挖掘,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机械重复,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过程。通过知识的横向对比和纵向拓展,对基本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着力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气候、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市区位等学科主干知识,要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讲清讲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加强图表训练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利用图表资料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逐年在加强。但是在高考中,很多学生不能提取图中有限信息或对图表信息理解不透进而失分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在一轮复习时必须加强图表训练。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复习时,要通过多种类型图表的训练,培养学生如何观察图表上的基本要素,掌握各种图表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图表信息提取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要格外注意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注意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习惯。审题时要细心,关注每一条有效信息,找出关键词,必要时用下划线标注。注意一不看错题,二要看全题,三要审准题。在答题时,要使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正确书写,答案要有条理、尽量保证准确、全面。通过适度的答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学生的答题技巧。

4、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试题,很多题目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在一轮复习时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做到活学活用。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是一个连续而且艰难的过程,尤其是一轮复习,需要学生坚强的毅志。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缓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才会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底,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高三地理答题思路篇4

地理教学论

1.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负责人;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素材,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教学内容要满足最有价值的、适合学习的、具有教育价值三个条件。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第一次对现代教学进行了理论设计,采用班级教学制度。

3.地理教学的特点:①人地关系为主线②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③地图的重要作用④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4.我国地理教学的发展?

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课型、过程、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后记。

工作:1)确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组织教材,编写讲授提纲3)设计教学方法,准备教具4)安排教学过程5)作业布置、课后分析

16.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各种措施、途径、方法与手段,其中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为了解决教与学的这种矛盾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称为教学方法。17.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与作用?、①1840年以前,我国传统民间私塾称为蒙馆,所有人可进入学习②我国现代地理教学从国外引进过来,经历了外国传教士办的学校、中国人办的新式学堂、清政府办的新式学校三种类型③20世纪初,学习借鉴德国赫尔巴特的教学体系,推广了班级教学、分科教学和教师讲授等现代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④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推行凯洛夫教学体系⑤2010年秋季全国进入新课标实验。

5.教学论把教学问题归纳为三类: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和怎么样的问题,也就是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问题。

事实问题是有关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发展过程等客观问题;价值问题是教学的目标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意志抉择问题;技术问题是指与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问题。6.地理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揭示地理教学规律、确立地理教学价值观、优化地理教学艺术。

7.备课课概括成“三备三写”。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写:写学期(或学年)教学季度计划、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

8.地理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科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

9.地理教学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0.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①指导性、整体性、操作性、创造性特点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③以学习者为出发点④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⑤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11.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①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②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③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⑤有助于科学地评价教学⑥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 12.课堂教学类型:授新课(内容独立性强,任务重的情况下)、综合课(复习授新,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情况)、复习课、练习课、测验课、实践课。13.分析教材?

1)宏观分析:①时代背景分析(法规、政策、文件、新观点、理论、课标等)②教材内部结构与内部联系的分析③对教材外部联系的分析 2)微观分析:①分析教材的组成②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③分析教材的外部联系④分析关于培养学习地理能力教育的内容和层次⑤分析教材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教育内容 14.钻研教材?

1)通读教材,掌握整体性2)钻研教材的的科学内容和内部联系3)钻研教材中的“双基”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点、难点和关键点4)钻研教材的层次结构5)认真钻研教材中的图画表格、文字注解、活动作业等。

15.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和应做的工作?

重要性: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

作用: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完成教学目标、密切师生关系、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进度,提高教学效率、考高分、发挥教师的能力与特长。18.讲授法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和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法。

分类:讲述法(教师运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或描述地理事象的方法)、讲解法(教师运用抽象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等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讲读法(讲授和朗读相结合的方法)、讲解法(讲授和演示)19.讲授法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特点:1)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2)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突出重点3)随时调整学习进度4)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5)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要求:①贯彻启发式教学,防注入式②熟练掌握教材脱稿讲③较好的教学语气(语流、语速、语调)④板书设计⑤与其他教学发放配合使用⑥运用适当的地利教具(地图、地理模型等)⑦扬长避短但不容短⑧防八忌(忌目中无学生、忌平铺直叙、忌乱、忌散、忌繁琐、忌艰深晦涩、忌空谈说教、忌枯燥乏味)

20.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并以相互对话的方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又称提问法或问答法。

21.提问的形式:机械问、对比问、连环问、递进问、讨论问。22.如何提问?提问中心问题、关键问题、系列问题、疑难问题。23.如何营造提问氛围?创设趣味型情境、矛盾型情境、发散性问题情境、假想型情境、类比型情境、悬念型情境、布自型情境、直观型情境。24.提问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否有必要提问、知与不知时提问、重点与难点提问、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程度、把握提问时机、提问面要广。25.提问的一般技巧:①在谈话中让学生感到有趣②提问要注意逻辑顺序③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明确④为学生发展智力创造条件⑤面不要太宽泛⑥提问形式要多样化。26.讨论法的定义、特点与基本要求?

定义: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全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间相互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

特点:①老师间接控制学生活动②具有多向传递功能,学生间接取长补短,增长才智讨论过程中产生智慧的火花③要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④耗时多

要求:①配合其他方法是用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③提倡学生自由发表意见④教师要给予正确指导适时调控⑤分组讨论最好。27.自学指导法的定义、类型与要求?

定义:教师间接控制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习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地理教学论

教学方法。

类型:自学辅导法、三个本子(课本、练习本、答案本)、讲义讲练自学指导法、三环自学指导法(学生自学发现、教师选讲、练习转化)、读书指导法。

要求: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与步骤②加强辅导与检查③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④注意学习效果

28.地理实践教学法:以形成学生的地理技能、技巧、行为习惯与实际训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

分类:地理调查:也称地理考察,是指教师通过地理调查或地理考察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地理观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室外地理要素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量,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的方法。

地理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构从而完成既定的学面对面促进性互动③个人责任(责任承包、随机提问、个别构成)④社交评价(彼此了解信任对方、相互接受支持、准确清楚地交流、建设性地化解矛盾)⑤小组过程评价

34.小组成绩分工法:采用异质分组法,把学习成绩分为好中差三种情况来进行分组,整个学习过程是小组合作完成的,以小组的总成绩和小组所提高的成绩作为整个小组的评定和奖励的方法。过程:分组→小组学习→测评→总分+提高分→奖励

35.切块拼接法:将学习材料切块分成几部分,由组内成员各领取一部分,由不同小组学习相同内容的组员组成专家组,一起讨论探究后,与原组学生交流。

过程:课前准备→分领材料→专家小组→小组汇报→测试→成绩→奖励 36.组织教学:是保证地理课堂正常有序进行的基本教学环节,任务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做习任务的方法。

地理考察和地理专题研究活动

29.论述地理观测法与地理调查法的实施过程?

观测法:①a.教师准备:内容地点器材等b.学生准备:知识设备物质等②教学实施:a.室外观测b整理数据c规范记录d交流展示成果③教学总结: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调查法:①确定调查内容②准备工作:知识、组织、物质、思想准备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准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④调查实施与注意的问题⑤总结撰写调查报告

30.发现教学法的定义并根据发现教学法的要求论述其基本教学过程? 定义:指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知识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要求:①创设发现的情境,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②老师要善于引导,讲求实效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过程:①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发现的目标②做出假设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③创设情境,使学生面临矛盾④学生发现结论,得出结论⑤让同学将发现的结论与正确的结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⑥引导学生将发现的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应用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31.启发式教学法:注入式教学法的对称,教师依据教学过程、客观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启发形式:直观启发、设疑启发、假设启发、读图启发、探究启发、联想启发、情境启发、关系图启发。

32.案例教学法:来自真实的现实生活,对世界形象具体的描述,具有典型性,是师生学习的素材和讨论工具。

形式上陈述性、内容上典型丰富、来源上真实的现实生活、构成上有具体的时间地点情节。

特点:①地理教学目标的全面性②教学内容的实践性③教学过程的互动性④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选编:客观性、典型性、时代性、教学性、多样性、可行性。作用:①体现地理教学的实用性②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地理原理③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⑤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理念。33.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定义:是指学习过程的所有环节以小组合作为中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

要素:①积极的相互依赖(目标、奖励、角色、资源、身份均互依)②

好学习的心理和物质准备,随时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37.如何利用眼神来组织教学?

①专注喜悦的学生给予欣赏的微笑,点头鼓励赞赏②忧虑迷惑的学生示意放慢节奏询问不懂的地方重新开始③呆滞走神的学生给予警示,用最弱智的问题提问抓住机会批评让,他开始听讲 38.如何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

①温故导新,承上启下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③直观演示,增强感知④设疑置问,启迪思考⑤创设情境,激发感情⑥巧引资料,激发兴趣⑦联系实际,引起注意⑧巧用诗词,创造意境⑨引用故事,趣味横生⑩运用谚语,通俗易懂。

39.地理教师的角色:①地理知识的传授者②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③课堂资源的开发者④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40.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①本体性知识②条件性知识③实践性知识(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批判性反思知识)④文化性知识(指除地理学科以外的需要的有关知识,包括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熟练地运用工具知识)

41.地理教学的能力结构包括:①与地理学科有关的能力②地理教学设计能力③地理教学实施能力④地理教学评价能力(按功能分又分为地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42.试卷编制的要求?

1)填空题:①所填空是某个问题的关键词或中心词②所填答案要具有唯一性③尽量不要照搬照抄原文,要重新组织文字④所填空线段要长短一致⑤一个题目所填的空最好不要超过3个。

2)选择题:①选择最合适出选择题的内容②题干表述要精炼准确清晰,不能有过多修饰词③选项文字要简短扼要,从文字形式的长短和语法上必须要有一致④正确选项不能过于明显,干扰项不能错得太离谱⑤避免使用“往往、通常、可能”等词,干扰项不能使用“永远、绝对、肯定”⑥正确答案在形式、性质和内容上不要过于突出,要避免与题干使用相似的词⑦正确答案出现的位置应随机排列,选项以四个为宜3)简答题:①突出学科的重点内容②要创设新的问题情境③题目的意思要明确无歧义④尽量用行为动词如“请简答,试述”而不是“是什么,在哪里”

4)材料题:①整个试题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心②要紧扣考试教学的目标③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材料形式要多样化(地图表格)④情境式材料题篇幅长短要与题目的数量相匹配⑤设问形式应多样化,包括填空、选择、绘图、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情境性材料的理解。

高三地理答题思路篇5

中东地区从二战以来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该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亚洲欧洲 和非洲。五海是指地中海 黑海 里海 红海和阿拉伯海(p52图)。中东是世界目前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伊朗、伊拉克。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运河之战、石油之战、淡水之战、宗教之战、领土之战是导致中东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欧洲西部 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欧洲是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洲,平均海拔最低的一个洲。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5个成员国。该地区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欧洲人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草场广布,牧草多汁所以畜牧业发达。欧洲西部的人们把牧草被称为“绿色的金子”。在英国畜牧也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0%以上,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欧洲西部旅游业繁荣,伦敦塔桥 荷兰风车巴黎艾菲尔铁塔 西班牙斗牛 意大利地中海阳光沙滩 雅典神庙 阿尔卑斯山滑雪 是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欧洲西部的国家有:英、法、德、意大利、希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以黑人为主,所以被称为“黑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给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撒哈拉阴暗的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该地区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很突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地,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丧失、草场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该区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看并背诵(p72活动题2、3)。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他是独自占据一个大洲的国家。特有的动物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在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和鸸鹋。澳大利亚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是因为大陆漂移大洋洲远离其他大陆生物没有天敌,加之气候适宜动物生长。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同时也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因为羊多和矿多,同时矿产主要用于出口。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气候图p76记住气候分布,矿产和城市图p77记住三个大城市位置.。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澳大利亚的一大岛是塔斯马尼亚岛

美国首都华盛顿,华人主要分布在旧金山,纽约和洛山矶等城市,华人集中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印第安人使美国的土著居民。美国有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白人比重为84%大都是来自欧洲移民的后裔。美国有世界上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国,农业发展实现了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如:乳蓄带(位于五大湖区)、小麦区、玉米带。看并背诵(p84活动题

3、p85图9、9)。美国主要的工业区:a、东北部工业区,以纽约、匹兹堡、底特律为中心。b、南部工业区,以休斯顿为中心。c、西部工业区,以旧金山为中心。汽车城—底特律。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有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它是由亚马孙河冲击而成。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乌拉圭合建的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咖啡,甘蔗,柑橘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热带雨林的作用:

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3、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4、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5、提供木材。

6、调节全球气候。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的原因:

1、加强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的考虑。

2、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两极地区就是指南(北)纬66。5°以南(北)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绕。南极洲周围的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是全球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最高的大陆,冰层有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同时又有白色沙漠和风库之称。南极有企鹅,北极有北极熊。从南极点朝任何一个方向走都是相北走,从北极点朝任何一个方向走都是向南走。科考人员去两极是因为:极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大量的固态淡水资源,有无数的海洋生物,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我国也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长城站(1985年2月14日)和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南极地区气候特点:寒冷,风大,降水少.。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与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同时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位于东半球。亚洲的地形特点是中高周低。发源于中部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有世界最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降水多,反之降水少。亚洲人口最多。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按人口多少给各大洲的排序为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照自然增长率为非洲>南美洲>亚洲> 大洋洲> 北美洲> 欧洲。文明发源地与河流关系:华夏文明--黄河、长江流域。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阿拉伯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玛雅文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除日本以外都是发展中国家。但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

日本被称为火山地震博物馆,是一个岛国,首都东京。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联系十分有利。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是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同时日本把眼光瞄向国外原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个资源小国。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东南亚有世界交通“十字路口之称”。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的通道。日本称马六甲海峡是“海上生命线”。东南亚种植业以水稻为主,自然原因是高温多雨。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东南亚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新加坡华人占77%,马来西亚华人占25%。中南半岛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东南半岛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和三角洲。,中南半岛流经的主要河流是湄公河

缅甸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柬埔寨---吴哥窟越南----下龙湾 新加坡---花园城市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节多东北风,夏季多西南风),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印度的矿产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俄罗斯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欧洲部分集中了全国3/4的人口。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中央。看并背诵(p42活动题1)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俄罗斯的铁路在欧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稀,有横跨亚欧的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从俄罗斯的海参威到荷兰的鹿特丹。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而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2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