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范例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样例

网友发表时间 2265766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__省委办公厅、__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__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年)〉的通知》(__办发〔20__〕__号)精神,推进__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____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__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____致__大学建校__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和全省、全州教育发展大会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注重分类实施、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__篇章提供坚实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二、行动目标

(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优化。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评定改革,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治理能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建设布局更加合理,到20__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所,增加学位8000个,满足新增学位刚性需求。

(三)师资队伍素养整体提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优秀校长辐射引领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到20__年,基本配齐紧缺学科教师;打造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完善教研机制,打造一支教研能力过硬,专业引领精准,具有较强教学管理能力的教研队伍。

(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全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到20__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将全州50%以上的公办中小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取得重要进展;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不断深化,满足学生就业升学双需求。

三、重点任务

(一)强党建推进立德树人提升行动

1、增强学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健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体系,全覆盖开展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实地考核和述职评议。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务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等各项政策。在公办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好高校专职组织员建设措施。积极参与创建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示范党组织。扩大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2、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实施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云岭思政“个十百千万”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思政教师“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落实“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全面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着力防范网络舆情风险。创新教育宣传工作机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坚决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

3、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推动体教融合发展,提升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校的体教融合水平。组建大中小学高水平艺术团,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用好“守望云心”心理服务平台,每年开展1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要求。

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美育提升行动、劳动教育实践行动和社会实践推进行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具有__特色的素质教育精品课堂、特色课程、特色活动、校园文化品牌,创建20所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等特色学校。贯彻落实《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和高校劳动教育测评指标,加强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劳动教育实践、评价机制,打造20个研学实践、社会实践和国防教育等实践基地;创建30个州级中小学社团活动室和劳动教育实践教室、基地。

4、全方位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健全校园安全体系,全面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将“平安校园”创建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确保20__年底全州“平安校园”创建率达100%。完善涉校涉生纠纷调解机制,规范依法处置程序,强化校园安全事故追责问责。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推进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效遏制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安全事故和事件。持续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侵害等专项行动。加强调研论证,推进全州专门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二)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行动

5、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的占比,支持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严格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建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公办幼儿园学位短板。创新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补充学前教育教师缺额。支持各县(市)采取名园办民园、名园带弱园、名园办分园等方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开展普惠性学前教育。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教师结对帮扶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保障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分类定级、评估指导、项目申报、教师培训和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6、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持续抓好州、县两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支持__县、__县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__市特殊教育学校提升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鼓励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推动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推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基础教育改革提升行动

7、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办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至20__年全面消除新增“大班额”、“超大班额”。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加强监测结果分析运用。推动课后服务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效衔接,提升“双减”、“双升”成效。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加强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科学调整优化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规划,确定三县(市)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间表、线路图,明确工作目标、年度任务、保障措施,稳中求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8、强化使命激发学校内生动力

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办学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校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社会事务进学校,对确需进学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9、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和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组建一批以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为牵头学校的基础教育集团。多措并举推动教师“局管校用”、“县管校用”提质培优,构建符合__实际的省、州、县(市)三级托管帮扶体系,通过省属高校托管帮扶一批、州内优质普通高中托管和组建教育集团帮扶一批,实现普通高中托管帮扶县域全覆盖,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大组建、考核、激励、动态监测与调整力度,深化丰富“一长多校、委托管理、兼并融合、结对提升”集团化教学管理模式。到20__年,通过集团化办学(教育联合体)优化学区、对口帮带等方式,实现全域薄弱学校质量整体提升,切实促进全州中小学幼儿园城乡、校际、公办民办优质均衡发展。

10、大力提升教学质量

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实施“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每年遴选50个中小学优秀教学案例。建立对普通中小学教师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家校互动的全程跟踪和质量抽查制度。健全教研机制,建设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队伍。建立教科研激励机制,每年遴选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给予通报表扬。构建有效课堂和教育教学活动视导、研讨、观摩的常态机制,运用好“云教研”平台及平台教学资源库。实施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科学保教。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完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加强和创新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选课走班,健全学生生涯规划发展指导机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与省教育厅挂联处室和高校沟通联系,做好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工作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

11、有效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按照高中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的总要求,全面推动普通高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管理、育人方式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优化整合州属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机制,集中力量将__州第一中学办成州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将__州民族中学办成州级示范性完全中学。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组建“9+5”州级普通高中优质学科教研基地,创建物理、化学、生物、通用、地理、信息、劳动、心理健康等8个州级学科示范性实验室、活动室。

(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行动

12、推进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__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核查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分类制定办学条件补齐方案。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消除危房,落实学校校舍、教室和实验(实训)室标准化建设。到20__年,完成__市职业高级中学初中部剥离、__县职业高级中学整体新建搬迁,推动__县职业高级中学“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建设,按照“一校一策”协同推进职业学校达标建设,避免标准“降低”或“拔高”,在满足基本办学条件基础上,逐步改善专业教学条件。

13、服务产业企业促进就业

创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建立州域产教联合体和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实施,扩大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取技能类证书的规模。切实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14、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模式

建立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专业建设为重点的办学质量评价制度。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方式,全面深化学徒制人才培养,开放式培养技能人才。落实“沪滇”技能人才协作模式。在__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名师、名专业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五)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服务产业行动

15、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加强“双优”、“双高”建设,聚焦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生物医药(傣医药)、口岸经济、热带水果(坚果)、数字经济七个重点产业,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扩大普通本科生教育规模,注重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深度,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提升__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学科水平。加大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交流,扩大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打造“留学美丽中国·学在__”品牌。__应用技术大学傣医药学院构建形成“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校企(校所)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__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16、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落实“百万大学生兴__行动”,持续增加高校毕业生留__就业数量。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岗位渠道,稳定并适度扩大政策性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规模,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加大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招聘力度。落实“宏志助航”计划,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推进就业工作综合评价。

17、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

集中力量向农业资源、生物医药资源领域进行科研攻关,不断提升傣医药创新能力,为特色傣医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保障,搭建傣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体系,建立“专家基层工作站”,为基层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和师带徒培养模式。

(六)智慧校园专项建设行动

18、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接入__教育专网,基本实现中小学数字校园全光网建设,建设标准数字教室,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教学基本需求。按需建设互动直录播教室,基本满足学校公开课、集体教研和优质课录制等需求,为推进教育改革提供有效支撑。

19、用好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教育信息数字化应用能力。依托__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教育管理服务、科学决策和教学变革创新。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加大国家和省级平台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七)强师重教行动

20、保障教职工编制配备

结合思想政治课开设、音体美教学、高考综合改革、乡村小规模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医配备、“双师型”教师等新需求,按照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足额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探索建立州、县两级“事业编制周转池”,周转编制优先用于保障中小学教育。根据学校建设需求,及时配齐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缺编教师和新建、改扩建学校所需教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足配齐学校后勤服务、安保等人员。

21、建强中小学教师队伍

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轮岗教师总数的20%。优化州、县(市)、校三级培训体系,开展基础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培训,到20__年,遴选培训不少于200名职级校长、培育不少于1500名教师。组织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引智借力,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强化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考试成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22、选优配强校长队伍

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探索中小学校长退出机制。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每个县(市)至少组建1个“一级校长工作室”。实施名校长培养计划,每年表扬10名州级乡村优秀校长,每年选派20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后备人才赴上海市松江区,昆明市、曲靖市等教育先进地区跟岗学习。加大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力度,优化中小学干部队伍结构。

23、建强教研队伍

配齐配足州级各学科专职教研员,成立14个州级高中学科教学研究指导组,聘任28名州级高中学科兼职教研员。组织州、县(市)、校优秀教研员及教研组评选活动。加大教研人员培训力度,确保专兼职教研员每年接受不少于72课时的培训。支持教研员开展省、州学术交流活动。丰富教研载体,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州级教研活动。

2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落实《中共__省委教育工委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__教工委发〔20__〕__号),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力争经过3年努力,建立较为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选树一批州级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打造一批州级师德师风教育基地。组建师德师风宣讲报告团,大力宣传典型事迹,每年组织巡讲不少于1场。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定期发布师德师风问题清单,实施师德师风问题“黑名单制度”,完善教职工准入查询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领导机制,构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责任体系,着力破解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州级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职责,做好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工作。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做好三年行动计划的统筹推进和督促指导工作。各责任单位要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要求,细化年度目标任务,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落实资金保障。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要求,保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第一位,新增财政收入优先用于教育,全力做好财政教育经费保障。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保障投入。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教育项目支持力度。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要求,压实各级政府责任,分级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财政拨款。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贯彻落实省以下财政教育投入奖补激励机制,建立财政教育投入奖补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公办高校收费政策。建立幼儿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收费动态调整机制。

(三)强化考核监督。州委教育工委、州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全州综合绩效考评,建立全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分级分类体系,统筹开展实绩考核,定期公布考核评价结果,督促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发挥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每年组织开展1次县(市)委书记及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向州委、州政府述职考评,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开。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主要内容。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

为深入学习贯彻____思想和党的__大、__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区州教育大会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㈠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立足县情,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㈡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扭住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教育系统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坚强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

2、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用____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谋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4、坚持目标导向。对照县党委提出的教育强县目标任务,切实化解教育运行突出矛盾,推动教育现代化步伐,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全县教育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㈢目标任务

到20__年,全县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已基本健全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全面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全县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教育品牌初步显现,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校园书香浓郁、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社会进步的“美好__教育”。

1、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在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上,县城内新建2所以上规模适中的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720个,满足千户小区全面配建普惠性幼儿园要求。创建县级示范园4所、州级示范园3所,推进全县幼儿园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按照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在县城内新建2所义务段学校,新增学位1500个以上,彻底消除50人以上大班额问题,力争20__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测评项目指数位居博州前列,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位居博州第一。

3、高中教育优质提升。扩大普通高中优质生源比例,深化高中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本科上线率每年递增5%以上,到20__年至少有1名考生考入清华或北大。

4、师资力量优质高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区级、州级、县级名师工程培养218名各级各类名师,辐射带动全县教师,聚焦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点举措

㈠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1、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__〕__号)精神,在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基础上,县城再新建2所规模适中的公办幼儿园。城镇小区依标配套幼儿园,对未达到配建标准的城镇小区,在周边统筹安排配建。

2、科学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坚持以幼儿为本,以游戏教学为抓手,以创建“安吉”游戏特色园、“幼小衔接”实验园为契机,加强学前教育教研改革,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

3、推行协同发展办园模式。制定20__年学前教师协同发展管理机制,逐步推进捆绑式发展模式,实施“管理一体、人员互派、质量共提”的办学工作思路,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持续助力__学前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㈡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加快学校基础建设。全力推进县直2所义务段学校建设工作,争取20__年投入使用,提升我县义务段学校办学条件,为确保我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2、推进县级示范校引领。将县第一小学、第二中学、初级中学,__镇中学、__镇第一小学、__小学打造成县级城乡示范校,通过“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办学内涵。

3、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3年内交流率达到自治区轮岗交流标准;建立城乡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发展机制,力争到20__年全县所有学校均落实强弱结对帮扶,捆绑发展。

㈢竭力做优高中教育

1、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构建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减少优质生源流失,积极对接州教育局争取更多招生资格。从20__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吸引增加全县前100名新生录取人数,扩大优秀生招生范围,面向全州招生优秀生源,特别优秀生采取援疆代培方式,增强优秀生录取吸引力。

2、激发办学发展活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高中专业教室基础建设,在考试招生、评先评优、教师管理、人员调配、人才引进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建强优化教师队伍,创新办学管理模式,推行教师薪酬绩效改革,对教师职称评聘采取“一校一策”,进一步提升并改善教师待遇。

3、支持高中教育整体提升。综合运用考核、评估、奖励等手段,鼓励高中教育在人才引进、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内涵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湖北__五中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在跟班学习、课堂教学、联合教研、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化合作,适应新课改走班教学,着力提升高中教学质量。

㈣尽力建强教师队伍

1、实施名师系列工程。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培育23名自治州级学科带头人、30名自治州级骨干教师,10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名师帮扶工程,打造50个各学段县级名师工作室、10个县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名书记(校长)领航工作室,2个县级名书记(校长)工作室,建立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考核机制,发挥工作室的积极带动作用;实施名师引进工程,聘请退休、外地等在教育教学教研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或专家,引领并带动全县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推进教育创新与发展。

2、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__年,全县学前教育教师均达专科以上学历;中小学教师均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激励义务段教师开展在职研究生学习,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达到3%以上。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配齐配足教师,建立教师准入制,实行持证上岗,对不具备相应资格人员,规定在两年内通过在职培训或自学考试取得相应资格。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办好学校思政课,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国培”“区培”援疆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层次开展教师专业培训,落实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快速提升全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集中发挥援疆优势力量。发挥__县第二中学和__五中(__县高级中学)援疆教师优秀资源,发挥传帮带作用,定期开展观摩课和专题讲座,采取师徒结对做好我县青年教师代培工作,每位援疆教师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观摩课和一次专题讲座,代培2名骨干和青年教师。

三、强化保障

㈠健全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机制

1、依法推进优先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在建设用地、学校布局、园所建设、教育基础设施、人才需求、教师编制等方面超前规划部署。

2、依法落实教育投入。县财政确保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按比例全额用于教育。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用于开展教学研究、改善教学条件等,提升教学教研环境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切实保障学校在教学及教研工作的正常运行。

3、依法保障教师待遇。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精神,依法保障__县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依法依规给予保障。

㈡健全完善改革推进机制

1、完善教育竞争机制。建立民主、科学、公平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同一层次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同一学校教师开展教学业绩和班级管理等竞赛活动,努力形成争先创优、共同进步,比学争优的良好局面。

2、健全课后服务机制。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确保课后服务正常开展。深化课后托管服务课程设置和有效实施,发挥活动中心社团指导作用,激发托管服务活力,确保做到减负增效,丰富课后托管内容和形式,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㈢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县党委把教育高质量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决策、研究咨询、分工落实、督查督办、总结推广的工作推进体系,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改革。

2、强化跟踪指导。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建立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管理和责任落实机制,及时总结推广高质量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形成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3、强化考核评价。完善《__县教育系统书记、校(园)长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常规工作督导、学校内涵发展评价结果应用,纳入年终学校领导班子和个人综合目标考核,表彰奖励取得优异成绩和提升幅度大的学校和领导个人。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书记、校(园)长问责制,对“不敢为”“不想为”“不作为”的书记、校(园)长进行问责。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3

为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教育发展改革系列文件,落实__区第__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__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全面服务__区现代化生态新城建设,按照__区“__五”发展规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____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优化布局,面向未来、统筹协调,质量至上、群众满意”的总体工作思路,为教育提供最优质的资源、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服务。进一步补短板、抓规范、提品质、创一流,全面提升__教育的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一)三年总体目标

深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各项教育政策在__落地见效、创新发展,全面融入__市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奋力创建三个全市“一流”(即: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创一流样板、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创一流标杆、__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创一流高地)。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六大工程”,到20__年,实现__区基础教育“布局结构科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队伍管理效能化、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内涵发展品牌化、品质校园普及化”,全区高质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三年具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中小学扩容增位步伐进一步加快,分年度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所,新增优质高中学位2900个,初中学位6600个,小学学位7560个;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新增学位4320个。分批改造中小学教辅用房和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166项。

2、教育园区功能更加健全。到20__年,高标准建成__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学校1所;到20__年,市第五中学高质量通过__省示范性高中评定验收;引进建设职业教育学校(学院)。

3、教育发展水平更加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和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99%、92%和58%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0%;适龄残障儿童少年教育安置率100%;打造一批理念先进、管理精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品牌学校;小学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初中和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三年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4、师资整体素质更加提高。三年培养新增国家及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40名以上,整体占比超过9%,全市领先;高质量创建市、区级名校长工作室2-3个,名师工作室25个以上;师资队伍管理实现“区管校聘”;按需分年度补充中小学教师1131名,幼儿园教师440名。

5、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深化。以生本、深度、低耗、高效为核心的“生态课堂”改革成效进一步彰显,形成__特色教改品牌。

6、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加深入。高质量建成和应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每年创建__市智慧校园4-6所,到20__年,智慧校园覆盖面超过40%。

7、品质学校创建更加普及。每年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特色学校5-8所,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校园、德育先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劳动教育示范校等品牌学校各2-3所。累计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20所以上,学校品牌普及率超过70%。

(三)远期发展目标

到20__年,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更具活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创建三个全市“一流”目标基本实现。

到20__年,义务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水平进一步提高,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学习型社会全面形成,教育现代化全面实现,教育强区目标全面达成。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把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适度超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教育发展规划、财政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超前谋划、超前保障、超前供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坚持质量优先。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培树__教育高质量发展品牌。

(五)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集中攻坚,重点突破,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推进实施“六大工程”:

(一)统筹各类教育、合理调配资源,实施教育体系补短促优工程。

1、龙头引领,高中教育创品牌。充分发挥市第五中学龙头引领作用,统筹协调市第十中学和__中学教育资源,促进辖区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站位培树市第五中学办学品牌。以省级课题《高水平省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的行动研究》为引领,实施“管理立校、质量兴校、文化强校”发展战略,全力推进《__市第五中学三年发展规划》落地见效,到20__年,将市第五中学高质量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的全封闭全寄宿制省级示范性高中,带动全区高中教育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创建__高中教育优质品牌;高标准实施户村中学改制提质。将户村中学更名为“__区第一中学”,改建为12轨全封闭全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紧密对接、对标市第五中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打通学校与交通主干道直通道路,优化学校发展环境;配齐配强师资队伍,选好领头人,学习借鉴市第五中学和外地优质高中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多元化办学改革,聚焦优质特色发展目标,建设全市一流市级示范性高中。

2、均衡布局,义务教育提质量。

(1)促进初中扩容提质。统筹考虑辖区初中教育资源,分步改扩建矿业中学、铁路中学和市轻化工中专等学校,全力推进__小区和__小区配套初中建设。一是将矿业中学更名为“__区实验中学”,同时挂牌“__市第五中学附属初中”;改造提升现有校舍,规划新建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及食堂餐厅等基础设施,扩建为12轨高品质全寄宿初级中学;逐步整合原__县第十五中学和原郭河学校办学资源,将户村中学初中部和陶二中学整体撤并至该校。二是将铁路中学更名为“__区第二中学”,新建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和宿舍楼,逐步扩建为12轨制标准化全寄宿初级中学,将__学校初中部整体撤并至该校。三是将__小区配套初中命名为“__区第三中学”;加快工程建设进展,完善教育设施装备,配齐配强师资队伍,高标准打造成12轨初级中学,将先锋学校初中部整体撤并至该校。四是改扩建市轻化工中专学校,命名为“__区第四中学”,对校舍等基础设施整体规划、分步建设,办成一所以初中为主(8轨)、兼顾小学(4轨,挂牌“__区百花小学北校区”)的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半寄宿学校。五是加快推进__小区配套初中建设,命名为“__区第六中学”。六是高标准推进教育园区1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学校建设,20__年启动建设,20__年建成投用。

(2)优化中心城区小学布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名校带新校、办分校”等方式,分年度完成__小区、__小区、__小区、__小区等配套小学建设,改扩建市理工学校。一是将__小区配套小学命名为“__区百花第二小学”,逐步将周边庞村小学和__小学中高年级部以及纺机路小学撤并整合至该校,与庞村小学、__小学、__小学及百花小学本部实行集团化管理。二是对市理工学校进行改扩建,命名为“__区岭南第二小学”,与建设北小学、__小学、__小学及岭南小学本部实行集团化管理。三是将__小区配套小学命名为“__区前进第二小学”,与百家小学、人民小学、东邢台小学及前进小学本部实行集团化管理。四是对先锋学校实行6轨制半寄宿小学改造,更名为“__区第二实验小学”,打造新的办学特色。五是将__和__小区配套小学分别命名为“__区第三实验小学”和“__区第四实验小学”,选派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团队入驻管理,与“__区实验小学”和“__区第二实验小学”组建__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联盟”。六是将沁园小学改制为“__小学东校区(低年级部)”,与__小学、西小屯小学、铁路小学及__小学本部实行集团化管理。各教育集团和联盟实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打造__区优质特色学校新名片。

(3)促进乡村小学规范化建设。聚焦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一是改造提升霍北小学等完全小学。改建__中心小学、__小学、户村小学等学校为乡村寄宿制学校,整合周边小规模学校中高年级部,满足群众对寄宿制教育个性化需求。二是针对于二庄小学、__小学等一批在校生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完全小学,逐步转化为不完全小学或教学点,利用改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一批小学附属幼儿园,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校舍和师资的有效利用。三是待教育园区规划学校投用后,有效整合周边东常赦、中庄等小学,促进园区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4)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市第五中学为龙头,全新打造全区“五中+”名优学校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一是建立“五中+__区第一中学”横向教育集团,拓展市第五中学优质管理,加强与辖区市直高中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二是建立“五中+__区实验中学及区二、三、四中”纵向教育集团,延伸市第五中学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密校际间以及与辖区市直初中沟通互动,促进初高中学段衔接。三是建立“五中+初中+小学”纵深教育集团联盟,以高质量高中教育带动初中教育,共同引领小学教育,实现各级教育有效衔接。四是进一步加强与__优质教育协同发展,吸收先进理念、引进优质资源,加强资源共享,加速区域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五是进一步深化特色品质学校建设。扎实推进“校校有特色、一校一特色、生生有特长”的__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每年创建__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5-8所,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多措并举,缩小校际间差距,全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3、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创特色。一是扩容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利用三年时间,整合利用东店子、__、__等村庄现有校舍,改扩建一批小学附属公办幼儿园,采用“幼小一贯制”特色办园模式,强化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无缝衔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全覆盖。二是高质量建设一批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按计划完成__小区、__小区等一批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三是高品位创建一批优质精品幼儿园。凡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一律按照城市一类园标准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同时加强现有幼儿园提档升级工作。到20__年,形成覆盖城乡、保障基本、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__区每一个适龄幼儿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4、产教融合,职成教育求突破。深入贯彻____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的指示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聚焦全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优化社区教育,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助力学习型社会形成。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为导向,依托__经济开发区和辖区企业,引进知名品牌,引进建设1-2所高水平职业教育学校(学院),优化__区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教结合的职业与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利用布局调整所腾出的校舍,建设__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和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社区教育网络建设。重点面向辖区老年群体对社区教育的迫切需求,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规范建设一批社区(老年)教育学校;强化各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社区教育网络,推动社区远程教育全覆盖,优化城乡社区教育与社区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

5、融合延伸,特殊教育全覆盖。通过布局调整,打造独立、标准化、全市一流的__区特教学校。在全区每个乡镇配建一处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延伸,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的融合教育,确保各类适龄残障儿童少年的教育安置率达到100%。

6、提质存优,民办教育促规范。依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制定我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方案,分类施策、一校一策,积极稳妥推进“五个一批”工作举措,通过“控增量、减存量、优结构、提质量”工作路径,对于办学标准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限期整改达标,否则坚决停止办学。对于办学标准高、办学条件好、老百姓普遍认可的优质民办学校,积极帮助指导,确保规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民办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适当补充”的义务教育办学格局。

到20__年,全区基本形成高中教育品牌引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职成教育融合发展、特殊教育服务延伸,__特色进一步彰显的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二)优化教师结构、激发工作活力,实施队伍建设效能提升工程

1、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开展师德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师德师风考核,综合运用荣誉表彰、事迹报告、媒体宣传等方式,持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优秀教师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红烛精神,积极培树献身教育事业的模范典型。加强师德师风督导机制建设,建立多元监督体系,严防师德师风违规问题发生。

2、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落实____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指示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专业发展改革。一是全面实施教师培训学分制,组织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年72学时以上的专业化精准培训,五年完成全员轮训。二是积极承担“国培项目县”培训计划,“走出去、请进来”,采取挂职锻炼、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与____等教育发达地区交流合作。三是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强化实践培训,全面落实校、区、市、省四级骨干教师梯级成长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四是强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校本研修、整校推进等途径方法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五是强化名师工作室建设,高质量创建市、区级名校长工作室2-3个、名师工作室25个以上,积极孵化名优教师成长,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生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强力支撑。到20__年,新增国家及省、市级名优骨干教师40名以上,整体占比超过9%,全市领先。

3、落实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坚持按需统筹、缺编即补和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制定教师分年度补充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选聘等方式及时补充师资队伍。区委编办结合“区管校聘”工作要求,坚持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强编制管理,盘活编制存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建立教师编制优先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周转池”制度,保障教师补充所需编制。进一步完善用人方式,对编制外所需教师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配备,配备人员数量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为原则,按照大规模学校依据生师比、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依据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定,原则上购买服务人员执行同工同酬待遇,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4、深化“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依据“编制总量控制、岗位整体设置、人员统筹使用”的原则,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一是统筹师资管理。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区教体局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按规定设置岗位,自主用编用人,报区编制、财政和人社部门备案。强化区教体局对全区教师队伍统筹管理职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有效利用。根据工作实际,有效整合中心校和学区管理体制,集约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能。二是规范校长选拔任用。依据相关法规和文件精神,严格校长任职条件和资格审定,积极推行校长去行政化改革,坚持公办学校校长由区教体局依法聘任,原则上在同一岗位的中小学校校长任职周期为6年,教师任职周期为12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或适当延长,实现全区各类公办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三是促进校长队伍专业成长。强化后备干部培养,多措并举,加强校长队伍专业培养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批专家型、教育家型校长,走教育专家治校之路,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5、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一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全区教师和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二是全面落实专业技术职务分级聘任工作,及时兑现相应工资待遇。三是严格落实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和特殊教育教师特教津贴政策。对长期坚守乡村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落实好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和定向使用的倾斜政策。四是落实教师关爱机制,做好偏远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每年定期开展教师体质健康检测。对于在学校任职6年以上且工作业绩突出的非在编教师,根据工作年限和业绩表现,在教师招聘或购买服务录用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五是落实各项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6、打造作风优良机关队伍。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创建工作,通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纪律引领和责任引领,实现机关干部素质再提高、工作效能再提升、创新意识再加强、作风纪律再严格。建立健全机关绩效考评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创新担当、人岗相适的机关干部队伍。

(三)完善基础设施、补充教育装备,实施办学条件优化提升工程

1、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分批完成中小学教辅用房改造、运动场上档升级等基础设施项目166项,面积约万平方米。一是塑胶操场全覆盖。完成__小学等37所学校塑胶操场改造,面积约万平方米,更换人造草坪21块,面积约万平方米。二是专用教室上档次。对于矿业小学、霍北小学等专室不达标的学校进行改造提升,面积约3400平方米。三是校园设施再提升。改扩建纺机路小学等学校学生厕所,面积约3159平方米;改扩建户村中学等学校学生食堂、餐厅,面积约5140平方米;改建__中心小学等学校学生宿舍,面积约12240平方米;改建西小屯小学等学校围墙,面积约9460平方米;改扩建实验小学、人民小学等学校大门,面积约980平方米。

2、完善教育装备补充机制。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教育装备补充更新,满足教学需要。一是增加配备计算机、教学一体机、常规教学仪器设备10000台(套、件)以上,实现计算机生机比达到6:1.师机比达到1:1.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小学365元以上、初中695元以上的配备标准。二是增配图书20万册以上,提升图书馆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图书馆等级认定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三是新建学校的教育装备实现“建、配”同步,“馆”“室”与仪器、图书等同步配备到位,确保及时投入应用,提升装备的使用水平。

(四)聚焦需求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1、网络、平台建设再完善。落实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到20__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成“互联网+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大软件、资源与服务等方面投入,全面实现信息化设备上档升级,实现学校班班多媒体,校校通宽带并达到100M以上;完成各学校IPV6规模部署,扩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积极参与市级以上数据中心建设,创建全区教育数据资源库,为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数据参考;推进学校教育业务上云工作,通过云平台,支持云服务,构建教育应用新生态;推进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升级,兼容各类平台终端,建立师生数字档案,构建教育应用服务体系。

2、智慧校园建设再提升。支持学校利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支持互动反馈、高清直播录播等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教学装备水平,推动智能实验室建设;健全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机制,每年创建4-6所__市智慧校园,建设__市一流智慧教育示范区;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和指导团队,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应用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3、教育教学融合再推进。聚焦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及新形势下线上教育教学需求,全域整校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进一步加快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课堂教学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普及新技术条件下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应用“智慧课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等课堂模式,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以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网络学校等方式,加快推进区域内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组建一批“联校网教共同体”,力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接受教育部终结性观摩评价。

(五)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质量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加强课程育人,深化课堂改革。

1、坚持德育为先,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____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拓宽工作途径,进一步提升“三进”教育工作成效。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遵循,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内容,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等途径,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力争每年创建市级文明校园、市级德育先进学校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各2-3所;到20__年,市级绿色校园覆盖面达70%以上。

2、坚持智育为重,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教学方式,加快以“生本、深度、低耗、高效”为核心、以大单元、多课型为样态的“生态课堂”改革,加强反馈,提高效能;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学习力转化,加快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创建__市课堂改革示范校2-3所,强化“生态课堂”课改品牌,深入推进课堂质量全面提升;推进教研制度改革,丰富各类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升级集体视导、学科视导、专门视导三类调研,创建__区学科教研基地学校10所。二是优化评价方式方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完善考试评价机制。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以监测促进质量提升。三是深入推进大阅读工作。以省级课题《中小学整本书阅读实践研究》研究为引领,全面普及“教师读专业书、学生读整本书”主题大阅读活动,广泛开展读书节、课本剧展演等系列活动,真正让“阅读一本好书”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推进剂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灯。通过三年努力,小学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市先进,初、高中教学质量同步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3、坚持体育为根,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深入推进“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等意志品质培养;定期举办中小学体育节和单项运动会,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普及校园冰雪运动,积极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强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落实好“三定二有一评比”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优化学生体质监测评价管理,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竞争、团结、协作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和优秀率三年提升2个和5个百分点,达到92%和20%;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三年下降个百分点;创建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20所以上,学校体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4、坚持美育为要,改革完善“三位一体”美育体系建设。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强化美育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开发智力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三位一体”美育体系,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强化推进学校艺术特色和艺术社团建设,积极打造美育特色工作新亮点;高水平组织每年一次的__区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选拔指导推荐精品文艺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打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提高__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坚持劳动教育为基,切实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劳动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坚持以劳动教育为基,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增强劳动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积极开发具有__特色的优质劳动教育课程,大力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资源,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全覆盖。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培养学生成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以劳动为荣的社会公民。每年创建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3所。

(六)坚持依法治校、加强规范管理,实施平安校园创建工程

1、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激发基层和学校活力。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完善督导检查考核评比清单化管理,规范各类社会性事务进校园,切实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新时代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大力推动全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统筹协调,夯实责任,大力整治违规办学、违规收费、违规招生“三违”行为;多方施策,综合治理,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推进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工作,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强化举措,坚决遏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等现象发生,维护良好教育秩序。

3、大力加强安全管理。遵循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属地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完善相关部门参与、主管部门监管和学校担负主体责任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严格防控校园安全风险隐患,严密防控中小学生溺水等安全风险。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和“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健全学生意外伤害救助机制,依法并稳妥处置学校安全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专职保安人员配备,全面加强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健全安全教育机制,着力构建全面覆盖、针对全体、学校教育有机衔接、家校合力紧密连接的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校园安全工作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4、全面落实教育保障。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完善随迁子女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继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健全教育扶贫工作体系,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举____思想伟大旗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履行党管教育的政治责任,加强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实现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促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严格党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着力以风清气正的环境育人。

(二)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各相关单位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区教体局负责做好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区委编办负责根据教育工作需求,及时为中小学校补齐补足教师编制;区人社局负责落实好教师长效补充机制,配合区教体局做好“区管校聘”改革;区发改局负责将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促进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区财政局负责在确保各项政策性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积极筹措经费,保障教育投入;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委网信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信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区综合执法局、区行政审批局及各乡(镇、街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落实台账管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大教育投入。一是落实政策性资金。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按照有关政策,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部拨付教育、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10%用于中小学校舍修缮、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优先用于教育;足额安排学生午餐及课后服务经费;语言文字、学校保安、教育督导、教师培训等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省定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足额安排预算,足额落实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政策,进一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最大限度争取中央和省级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与能力提升资金,积极争取市级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资金,全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多方筹措社会资金。广泛争取社会对教育的支持,努力争取企业对教育捐资,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保障全区教育发展需要。四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提高经费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办教育,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确保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四)强化教育督导。依据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对区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机制,保障教育投入政策、师资补充长效机制、教育优先规划发展等政策的落实;建立完善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培训机构督导工作机制,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统一管理、协调推进、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加强对各部门落实教育职责、落实规划任务情况的督促检查,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指标,作为考核、奖惩、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建立半年调度、年度督查工作机制,逐项梳理,精准部署,细化措施,明确成效,确保规划按照时间节点落地落实。对落实教育职责不力或影响规划顺利施行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

(五)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全媒体广泛宣传我区打造__教育高地、建设教育强区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三年规划落实推进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宣传报道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传播__教育好声音,弘扬教育发展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服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