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金融机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98190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金融机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金融机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篇1

为全面了解我县金融部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融资难题,加快推进“强工兴城”战略,根据县委安排,5月7日—9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我县提高银行存贷比、**融资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及县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局、工业园管委会和驻县各金融机构有关情况汇报,到民辉化工、山谷泉酒业、凯达服装、森源电子等园区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基本情况

㈠全县金融运行总体情况

XX年、XX年、XX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553896万元、718423万元、849356万元,分别增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70080万元、377253万元、456952万元,分别增长%、%、%,其中XX年贷款余额比XX年净增186872万元;三年存贷比分别为%、%、%,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存贷比水平。XX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22732万元,增幅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4988万元,比年初增加18036万元,增幅为%,贷款增加额全市排名第8位,比第1位德安县低39300万元,增长率全市排名第10位,比第1位湖口县低个百分点;存贷比为%,全市排名第8位,比第1位德安县低个百分点,低于全市个百分点,低于全省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为%,全市排名第10位,低于去年同期个百分点,低于全市百分点,低于全省个百分点(见附表1、附表2)。

㈡各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多年来,我县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有关政策,积极服务我县“强工兴城”战略,不断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XX年以来,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贷款78亿元,其中,—XX年分别累放贷款亿元、亿元、亿元。从增量看,“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较快。

从存贷比情况看,除农发行属政策性银行,存款业务少、存贷比高,没有可比性外,其他8家金融机构—XX年三年平均存贷比较高的是建设银行、信用联社、九银村镇银行和九江银行,建设银行三年平均贷存比为%,信用联社为%,九银村镇银行为%;存贷比逐年增加的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信用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信贷规模较大的是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XX年贷款余额均突破5亿元。从贷款规模增量上看,信用联社的增量最大,从XX年的亿元增长到XX年的亿元,增加亿元;其次是农业发展银行,从XX年的亿元增长到XX年的亿元,增加亿元(见附表5)。

从贷款投向结构看,截止XX年3月末,全县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4988万元,其中:公共投资(重点项目)类贷款9895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主要分布在农业发展银行33300万元、九江银行22965万元、农业银行19000万元、建设银行11024万元;企业类贷款7057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主要分布在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房地产类贷款64202万元,占投资总额的%,主要分布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全部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支农惠农类贷款15496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分布在信用联社和农业银行;其他类贷款86293万元,占投资总额的%,主要分布在信用联社、九江银行、九银村镇银行(具体见附表3)。

㈢企业及个人授信档案建立情况

近年来,为打造我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各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银监会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了中小企业和农户评级

授信工作,并建立信用档案。目前,县信用联社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6800户和小微企业信用档案94户,已建立信贷档案并已核发贷款证的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可凭本人身份证和贷款证到信用社柜台直接办理贷款手续;九江银行和九银村镇银行充分发挥灵活、快捷的优势,在风险可控、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新增授信客户3天内可将贷款发放到客户手中;县农行主动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实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信贷原则。

㈣我县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所出台的政策措施

为更好地发挥我县金融机构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加信贷投放,促进全县经济赶超发展,县政府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存贷比例、新增贷款用于当地投放比例等制定奖励措施,在每年的“三干会”上,对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金融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为加强信贷融资平台和信贷中介组织建设,XX年1月,根据省财政厅和县政府的协议,我县在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中投资认股500万元,省公司在我县设立分公司,即:江西省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修水县分公司。目前,该担保公司累计上报项目26个,上报金额9600万元,实际为我县企业担保贷款15笔,担保金额达6270万元。XX年5月,由县财政出资又组建了县创业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对125户企业进行了贷款担保调查,审批通过了59户企业贷款担保请求,发放了担保贷款2680万元。此外,由县工信委、县人民银行、县中小企业局、县工业园管委会等单位联合搭建信贷融资平台,每半年组织一次银企对接座谈会,加强银企对接。今年4月,在多方共同推动下,我县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暨“银园保”项目,对于缺少抵押物、缺少可供质押应收账款的优质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搭建政府融资平台,先后成立了修水县南城新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和修水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四类平台公司。截止XX年4月30日,政府平台公司向本县银行贷款本金96200万元,余额83700万元。

二、制约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我县各金融机构在服务“强工兴城”战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我县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不足、投向结构不优、存贷比低、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依然突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㈠政府引导、协调和服务机制不健全。一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县政府虽然出台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但是没有完全按照办法规定兑现奖励政策。二是缺乏有效的政银企对接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起政府及其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间长期、科学、诚信的信息传递渠道。虽然每年都召开银企对接会,但后期的跟进服务不到位,一些好的优势项目或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由于不了解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贷款品种和贷款条件,加上金融机构不能获得企业的准确信息,贷款支持时效性不强,导致无法及时取得金融机构的有效信贷支持。三是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是财政在担保基金、专项财政贴息、信贷风险补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财政性资金存款配置不平衡。县城行政事业单位个人工资代发业务多年集中在中国银行和九江银行,不利于各银行之间的竞争和放贷;社保基金虽然按照要求在四大国有银行和信用联社开设了帐户,但是否根据各行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没有明确规定。至XX年3月末,全县财政性存款余额82863万元,主要分布在工行10969万元、农行9000万元、中行25000万元、建行18000万元、农发行2999万元、九江银行6300万元、信用联社5351万元、邮政储蓄2132万元、村镇银行3112元(各金融机构财政性存款情况见附表4)。

㈡诚信体系建设薄弱。一是少数企业、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偿债意识较差、还款意愿不强,甚至存在恶意悬空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还有极少数国家公职人员故意拖欠银行贷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如:县农行反映,惠农贷款本息违期三个月以上的不良贷款已突破%,且有600多万元违期三个月以下即将进入不良的贷款,如不良贷款率超过2%,省农行就会停止县农行新办惠农贷款发放业务;二是有的企业经营者依法守信意识较差,个人的不良诚信记录导致企业总体信用下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三是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㈢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一是经营管理粗放。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以粗放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居多,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抵御风险能力弱。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报表资料残缺不全,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度不高,有的企业根本无法取得财务数据,看不到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银行难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企业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和经营动态。三是资信等级低。不少中小企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资产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往往难以达到信用评定等级要求,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四是有效抵押物不足。有的企业前期手续不完备,产权不明晰;有的企业租赁厂房生产,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抵押要求。

㈣金融服务效率不高。一是贷款审批的环节多、链条长。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权制、集中制的信贷管理模式,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权限低,即便有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也必须严格执行上级行的相关要求,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手续繁杂,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信贷服务和信贷产品创新跟不上。部分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僵硬,信贷产品单一,认可的抵押物少,多数银行贷款对企业机械设备抵押不认可。三是贷款成本较高。据企业反映,有的银行预收的贷款保证金比例过高,1000万元贷款要扣除100多万元保证金。在贷款审查过程中,金融机构指定的中介机构评估、审计收费不合理,几百万元贷款,中介机构评估、审计收费叫价达七、八万元,大大增加了贷款成本。四是金融机构对自己的信贷产品宣传不够,与企业沟通对接少,不少企业对银行的信贷政策、贷款品种和贷款条件了解不清,不知如何才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五是少数银行为企业服务有差距。有的银行考虑到工作负荷重、放贷成本较高、风险大,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银行为吸引企业开户存款提出了诸多优惠条件,但当企业有贷款需求时,却不能得到银行的帮助和支持。

㈤担保公司发展滞后。目前我县已注册的担保公司有3家,但真正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只有2家。受注册资金的限制,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不足。县创业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由于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低,影响了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的合作程度,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不认可该公司的担保资格,目前只同九江银行修水支行建立融资担保业务关系,而且银行给予的放大倍数小。担保公司的单体规模小,不仅运行成本高,而且不能享受国家对担保公司的各项优惠政策,增加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已成当务之急。

㈥贷款投向不合理。对重点项目和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贷款少,大多数银行热衷于商贸性的流动资金信贷,对工业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信贷支持隔岸观火、无关痛痒,只强调重风险控制,不注重支持帮扶,从XX年3月末贷款余额看,企业类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

三、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存贷比的建议

为提高银行的存贷比,激励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㈠完善对金融工作的引导、激励和协调机制。一是建议成立县金融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下属事业单位。明确县金融办对全县金融工作的服务、协调职能,配备或聘请专业人员,研究分析国家金融政策、全县金融运行情况,及时提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建议,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健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由县金融办牵头对金融部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予以通报;通过有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尤其是仍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危困企业增加贷款投放,并将其作为对金融部门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设立专门奖项,落实奖励基金,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银行及行长进行重奖;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少、效率低、反映较差的银行给予通报批评,并将考核结果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该行帐户进行清理;也可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对金融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项测评,测评不满意的限期整改,鼓励和调动各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财政性存款与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及结构、存贷比挂钩机制。制定政府性金融资源在各金融机构中的分配管理办法,在不违反上级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政府性金融资源要尽可能向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好、支持大的金融机构倾斜,加大支农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财政贴息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四是建立畅通的协调沟通机制。政府要加强与驻县银行上级行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倾斜政策,扩大对我县的信贷规模。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信贷产品以及放贷条件和企业的贷款需求,通过召开经济金融联席会议、政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贷款营销洽谈会,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搭建交流融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共赢。

㈡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县政府要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开展信用企业、信用村镇、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对守信企业和个人实行信贷倾斜政策,倡导诚信经营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全县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及公职人员要带头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做打造诚信金融环境的表率,建议在全县开展一次拖欠银行贷款专项清理活动,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银行做好本单位及干部职工个人拖欠银行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清欠工作。建立金融机构和司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提高金融案件审判和执行效率,优化金融司法环境。县人民银行和有关单位要继续加强征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扩展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建立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企业及其经营管理人员要树立“诚信就是企业生命”的观念,自觉接受银行的信贷监督,按时归还贷款本息,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夯实信贷准入基础。一是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县工信委、县中小企业局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信贷知识和相关业务培训,帮助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使企业财务管理更符合银行信贷要求。二是要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机制。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定期深入贷款企业抽查财务报表情况,检查贷款效益与安全状况,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与银行建立真实的信息互动机制,杜绝资金体外循环、抽逃资产和逃废债务等行为,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三是要加大力度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制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重视产品研发,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㈣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金融部门要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信贷产品,突破以不动产为抵押物的限制,推出“知识产权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抵质押循环贷款、速贷通”等多种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品牌,降低企业信贷门槛。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推行企业主个人经营授信贷款来满足企业需求。在还款方式上,可以推出企业按月等额还本付息方式,减轻企业还贷压力。要继续向上级主管行争取信贷额度和项目,努力扩大信贷规模。切实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进一步简化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并对信贷事项实行限时办结,要加快银行电子网络建设,实行贷款网上审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㈤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县政府要研究出台关于盘活国有资产、做大担保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的意见,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县财政要继续加大投入,扩充担保公司资本金,力争将县创业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扩大至5000万元以上,使公司的担保资格能够得到更多金融机构的认可,帮助担保公司争取国家、省、市的政策性扶持资金和代偿损失弥补资金,增强担保公司的发展后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增资扩投、吸引外来资本以及分保、共保等方式整合资源,扩大或组建商业性担保公司,提升担保能力。进一步将县直单位闲置国有资产通过有效整合形成可上市抵押资产注入城投集团,夯实融资平台,利用园区土地、房产抵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要引进国内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到我县开设网点,促进金融机构的合理有序竞争。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在工业园区、城市开发区和乡镇增设服务网点,优化金融网点布局,满足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三是要探索信贷融资新渠道。充分发挥信用联社、九江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流程短、放贷时效快等优势,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大力宣传民间融资的有关政策,激活民间资金投入,探索组建新型民间融资机构,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篇2

一、企业破产改革的现状

为深化企业改革,各地积极进行破产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6月末八省市计有破产企业130家。其中清盘终结70余家。本次调查企事业单位59家,其中已破产终结38家。调查企业涉及轻工、纺织、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商业等行业,调查企业实际总资产××亿元,总负债××亿元,其中对银行负债××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

在破产工作中,各地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破产方式,主要有:(1)先破产后收的,即企业破产前,有关部门为企业找好了出资收购方,企业破产清债后,由出资方利用原有厂房、设备、人员组织生产,由此破产企业变为他人的分厂或车间,一级法人变为二级法人。(2)先破产后重组,即企业破产清债后,职工将自己以安置费形式取得的厂房、设备入股,成立新企业,组织生产,(3)先分离后破产,即将主体企业中有发展前途的某些分厂、车间甚至生产线脱离主厂,成立新厂,债务相应带走一部分,但往往有所倾斜,然后再对主厂实施破产。(4)先破产后整体拍卖,即企事业破产后由出资整体购买方利用原有厂房、设备、人员组织生产,破产企业更换招牌重新注册成为新企业,但甩掉了债务包袱。各地破产行为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领导重视,破产程序基本规范

企业破产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得到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一般都组织了专门的班子,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这项工作。破产程序也基本合法,即企业破产由债务人提出申请,法院受理并破产公告,成立资产清算组清产核资,召开债权人大会,审理有效债权及优先权,清算债务,等等。

(二)既量力而行,又稳步加大破产力度

各地根据社会承受能力,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破产企业19××年×家,19××年×家,19××年×家,今年已突破××家。破产企业的规模也由中小型到大中型,行业也从工业发展到商贸等领域。

(三)破产观念有所转变,各方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破产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以前国企破产是“禁区”,目前政府、企业及多数职工已将其看做是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资产重组的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以前破产是敢想不敢干,现在是敢想也敢干,各方面时破产的反应都比较平静,且破产工作中由于职工安置难,各地不论采取什么破产方式,均将其放在头等重要地位。在破产案受理、破产财产分配中予以优先考虑,因而职工大都比较支持这项改革。

二、企业破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进行的企业破产试点,从总体上看,效果是积极有益的,步子也基本是稳妥的,既突破了国有企业难以破产的“禁区”,又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为逐步建立通过破产淘汰长期扭亏无望企业的正常机制积累了经验,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操作上的不够规范和某些外部条件的限制,目前客观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破产改革的初衷。

(一)政府包揽过多,破产的非市场行为明显

为保证破产试点的积极稳步推进,政府的领导和协调是必要的,但企业破产毕竟是一种市场行为,主体应是债权债务人,主导是法院。但从各地调查看,一些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仍然主导着整个破产过程。一些地方、部门从地方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把企业破产当做甩包袱、减负担的手段,致使有的地方搞“假破产,真逃债”,并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许。所产生的“逃债”效应被社会所认同。少数地方破产一哄而上,促成一些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破产甩包袱。如××市的地方政府下达必须破产多少户的指标,×市××县为赶在新的《破产法》出台前多甩一些债务包袱,在目前已破产3户的基础上,近来又将破产8户,共占该县国有工业企业的一半。另外,对一些问题处理有随意性。有的行政干预影响执法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由于地方政府时保一方平安,发展地方经济负有责任,因而对减轻企业包袱方面考虑得多,对防止银行信贷资产流失,优化资本结构方面考虑得少,其行为就难免有失公正。

(二)破产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资产损失惨重

本次调查的59户破产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其中对各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率近×××%。破产企业过高的负债,大大超过了其偿债的能力,使债权受偿率过低,特别是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银行,债权损失惨重。本次调查59户破产企业对银行负债××亿元,破产名义损失××亿元,贷款损失率达××%。××省7户破产企业平均负债率为××%,各家银行贷款本息×亿元,损失×亿元,损失率达×%,其中××化肥厂等3户企业×××余万元贷款全部损失。××市采购供应站账面资产×××余万元,负债××余万元,在破产清算费用出现赤字的情况下,法院于清算环节宣布该企业破产终结,银行贷款清算率为零。

(三)企业破产操作不规范,侵蚀债权利益

企业破产操作不规范,侵蚀债权利益集中体现在:(l)企业破产申请标准不统一,真假破产难分辨。(2)过分强调职工安置,破产清算费用过高。企业破产无论是方式的选择,破产时产的处理与债务清偿都首先考虑职工的安置,而不是考虑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保证安置费用,有些债权债务的处理明显违反法规。更有一些地方,把破产企业当做“唐僧肉”,相关部门都可以“吃一块”,破产中清算费、评估费、诉讼费等偏高。如:×酒厂资产以××××万元拍卖,偿债率应为×%,但提取职工安置费、破产清算费、房产过户及土地转让手续费×××多万元,最后可供一般债权人分配的仅××万元,实际偿债率降至×%。××市建材厂破产,清算组驻厂两个月内花去×万元,最后清偿一般债务的资金仅×万元。(3)企业破产中资产评估和拍卖缺乏公正性。由于多数破产企业事先找好了出资买方,难免影响破产企业资产评估拍卖的公正。有的甚至有意低估和低价出售资产。××市×破产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尚有××××万元,破产评估作价仅×××万元。

(四)政策法规不配套,银行担保抵押贷款失效

有的破产案中,银行合法抵押贷款也难以优先受偿。按有关规定,抵押贷款中,房产、土地抵押须进行评估、产权登记及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少企业在办理评估、登记、公证中受时间长、收费高、手续繁、经济上无力承受等影响而未办理,因此在各地债权确认中,初看一些银行贷款担保抵押手续齐备,但经不起推敲,致使担保抵押无效,银行贷款损失惨重。如××市××厂破产中银行以财政和政府官员担保的上千万元贷款担保无效,造成巨额贷款损失。××市××厂破产案中银行经公证的数十万元抵押贷款被并不充分的理由判为无效抵押,且不能上诉,该企业×%的应收款被不明原因地宣布为“死账”。

(五)企业资产变现难

由于各地产权交易市场、资产拍卖机构不健全,产权市场供求严重失衡,企业生产资金紧张,有实力能拿出巨额资金整体收购大中型破产企业的很少。资产变现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市××食品厂资产评估位为×××万元,其中包含刚完工一个月、由×银行贷款×××万元支持的技改生产线一条,拟以×××万元整体拍卖,有关部门公开登报,牵线搭桥,多方寻求国内外买主,但均没有有实力买家,最后仅以××万元整体作价出售。致使银行受偿额由×××万元陡降为××万元,贷款本息损失由原预计的××万元上升至×××万元。

(六)债务清偿与贷款损失核销困难

企业破产终结后银行受偿的贷款本息债权仍难以收回,形成新的“悬账”。××市针织总厂破产三年,A银行受偿资金只收回×××万元,其余×××万元作为收购者的欠款至今仍悬在账上。另外,现有银行呆帐准备金提取有限,在大量企业破产压力面前如杯水车薪。到今年九月末,B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出现赤字×亿元,呆账无力消化,挂在账上,等待上级行支持。C银行面对数家企业破产带来的损失,仅靠自身提取的呆账准备金,需要××年才能核销完毕。D银行因某毛纺厂造成××××万元贷款全部损失,按国家有关规定,损失报总行批准后在“两金”中核销,但到××××年末该行“两金”提取仅有×××万元,只能冲销×%,照此速度,仅此一家破产企业损失,该行要×年才能冲销完毕。

三、政策建议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到了攻坚和为改革中某些失误付出代价的阶段,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今天,如何完善有关法规,规范破产行为,减少并妥善处理企业破产改革中银行的贷款损失,既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优化重组,又将其负效应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最小的改革成本换取最大的改革成效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完善破产法规,规范破产行为,切实维护债权人利益

从各地破产试点看,《破产法》在以下方面有待改进:一是破产清算须有债权人代表参加;二是对破产企业财产追索期延长,对破产责任人的处罚要严厉,对破产企业法人代表及主要责任人的财产要进行审计;三是建立破产保护制。资不抵债企业在保护期后仍不能正常营运的,必须破产;四是破产企业土地不论是否有偿划拨均应纳入企业破产财产,用于清偿企业债务。

(二)规范政府在企业破产过程中的行为

在企业破产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债权人的监督作用,破产也要“打假”,对违规违法行为特别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要予以查处,加快各项配套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再就业体系。

(三)增提银行呆账准备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适当提高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比例。适当紧缩财政建设费、人头费等方面的支出,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一定比例的破产基金,建立企业破产风险准备金。

金融机构主题教育调研方案篇3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由大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在学生入学前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或其父母、法定监护人发放的贷款,是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国家一定支持的商业信贷行为。目前,__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农村信用社办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高校贫困学生的70%以上来自农村。因此,大力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既能帮助贫困学生完成正常学业,又能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同时也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有着点多面广、贴近农民的优势,理应大力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办这项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业务发展缓慢。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面临的问题

1、收益低,管理成本高。

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名学生每年贷款一般不超过6000元,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不上浮。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多为定期储蓄,资金成本高,造成存贷款利差较小,与农村信用社发放的一般农户贷款利率上浮50%-90%相比,农村信用社收益较低。由于贷款额度小,人数多,分散,且收回期长,形不成规模效益。同时,信用社网点面临着人员较少的尴尬境地,不利于贷款管理和催收,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2、贷款风险大。

生源地助学贷款按规定可办理信用贷款和保证担保贷款两种方式,但由于学生存在远在外地、不易联系的情况,实际操作中往往选择对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发放保证担保贷款的'方式。按农村信用社的要求,贷款对象应是经济条件较好,具备还款能力的信用户。而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对象由于家庭比较贫困,一般不是信用户,亲友也往往无力提供担保。一旦发放了这种贷款,大大加重了贷款风险。同时,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学生毕业后往往找不到工作,或薪酬较低,也无力偿还贷款。另外,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助学贷款是国家扶贫贷款,存在盲目借贷和赖债不还的思想。

3、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按学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贴息,同时按贷款实际发放额的14%由学校及财政部门向农村信用社拨付风险补偿资金。但由于高校和经办农村信用社贷款数据核对不一致、理解有偏差及地方财政贴息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未能及时拨付贴息资金,也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据统计,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自20__年第三季度至20__年9月份一直未拨付,欠息8141元。

4、贷款限制条件多。

《__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只对考取__省内的69所高校录取生办理,而考取外省市高校的贫困学生则不具备办理该项贷款的条件,使一些优秀的贫困学生面临上不起学的危险,降低了贫困学生受益面。同时,该项贷款一般只发放学费贷款,额度较小,不超过每年6000元。

5、宣传不到位。

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办几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大,社会公众、经办金融机构及学校对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精神理解不深,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对该项业务的办理程序不很清楚,有的学生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生源地助学贷款。

6、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往往与经办信用社相距很远,联系极不方便,农村信用社很难及时获得学生转学、休学、退学、开除、伤亡等涉及信贷风险的信息,特别是学生毕业后工作不固定,居无定所,手机号码更换频繁,信用社与其联系的难度可想而知,也直接影响了贷款的催收和偿还;另一方面,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扶持涉及人行、财政、税务、教育等多个部门,农村信用社沟通难度较大,影响了扶持政策的落实。

二、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发展的对策

1、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工作。

农村信用社要树立新的营销理念,把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公众了解助学贷款业务;在高考期间设置贷款咨询服务台,印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手册,使广大学生和家长明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理条件、操作流程。

2、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省学贷中心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按季将助学贷款的贴息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拨付农村信用社,同时,适当提高助学贷款的贴补利息,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放贷积极性。

3、扩大贷款覆盖面,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不应局限于考入本省69所高校的学生,而应将考入全国范围所有高校具有本省户籍的贫困学生纳入贷款资助范围,使更多的贫困学生享受到该项政策的好处。同时,将目前的贷款最高额度从60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内,既包括学费贷款,又包括生活贷款,使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4、建立健全助学贷款管理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完善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流程,加强贷款管理,保持与高校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高校中的相关信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为鼓励农村信用社积极发放助学贷款,可对助学贷款单独建账、单独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对生源地助学贷款一方面要扩大担保人的范围,另一方面

对家庭贫困难以找到合适担保人的,要发放信用贷款。同时,为化解信贷风险,可尝试引入贷款保险机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9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