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范例 奶奶去世讣告【精编5篇】
【导言】此例“讣告范例 奶奶去世讣告【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讣告【第一篇】
关键词 布卢姆菲尔德;职业指导;人事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6-0075-05
迈耶・布卢姆菲尔德(Meyer Bloomfield,1878~1938)是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他在30年的职业指导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907~1917年,先后创建了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和美国管理协会,创办的《咨询与发展》已成为美国咨询协会的会刊。为培训职业指导的从业人员,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同时出版了大量职业指导著作和论文供专业人员和大众使用。除了引导青年选择职业外,布卢姆菲尔德还建立了职业安置、雇员选择和人事管理等与职业指导相关的专业,他认为,没有与相关学科的紧密联系,职业指导将会失去效用,所以他在职业指导和人事管理上付出了同样努力。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
20世纪初,许多人受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选择职业》(Choosing a Vocation)的影响投身于职业指导运动,迈耶・布卢姆菲尔德成为卓越的领导人。1878年2月11日,布卢姆菲尔德出生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4岁时举家迁往曼哈顿东城区,父亲给移民教授英语,他在波士顿公立中学接受教育。纽约《时代周刊》在布卢姆菲尔德的讣告中写道:“他初到美国的那些年是在东城度过的,在大学和亨利大街的教育中心,他获得了在社会工作中的最初兴趣和持续一生的信仰――职业指导。”[1] 1899年,布卢姆菲尔德获得纽约城市学院AB学位(与文学学士学位相当的艺术学学士学位),190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第二个AB学位。在哈佛大学时,他就成为希伯来工业学校(Hebrew Industrial School)雅各布―赫克特俱乐部(Jacob Hecht Club)男生项目的第一位主任。布卢姆菲尔德曾回忆大学图书馆里的一位女教师,在借书前她注意了解每名学生的理想,并向他们推荐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书籍,这也引起了布卢姆菲尔德对职业指导的最初兴趣。
(一)公民服务之家的工作
1901年,慈善家保罗・阿加西・肖(Pauline Agassiz Shaw)出资在波士顿北部设立公民服务之家(Civic Service House),为移民提供教育并帮助青年找工作,由于在赫克特俱乐部的出色表现,布卢姆菲尔德被任命为公民服务之家的主任。公民服务之家向注重自我提升和追求成功的成年人提供更多援助,1901年开始,为在服装、水果、蔬菜和海鲜市场工作的移民教授英语、美国历史及其他社会化技能。1906年,布卢姆菲尔德编辑《公民手册》(A Handbook for the Citizens)作为公民课程的入门读物,2年后出版的《新美国公民读本》(Civic Reader for New Americans)被所有“夜校”使用。1902年7月,布卢姆菲尔德在波士顿大学学习法律,期间在公民服务之家帮助成立了妇女工会联盟(Women's Trade Union League)等组织。1905年,布卢姆菲尔德获得律师资格。
1906年,布卢姆菲尔德聆听了帕森斯《理想城市》(The Ideal City)的演讲,演讲预言了未来城市的交通、医疗和法律等发展趋势,帕森斯长期号召的职业指导对布卢姆菲尔德产生了重要影响。从1894年开始,帕森斯就努力促进人职匹配,“人们在最适合他们的工作中表现最佳,一个适宜的工业体系应合理分配人们,就像木材、石头和铁要呆在最适合它们的地方一样”。
帕森斯认为,理想的城市将帮助年轻人选择职业而不仅仅是找工作,布卢姆菲尔德非常欣赏这一观点。他邀请帕森斯会见了60名波士顿高级夜校即将毕业的男生,其中,1/3的人想当律师,1/3想当医生,超过12个人想读大学。布卢姆菲尔德认为,这些男生的情况比没有职业计划的人更糟,因为他们的计划会带来失望。帕森斯的职业指导意见被广泛接受,很多学生要求私人会谈,于是布卢姆菲尔德恳请帕森斯制定建立相关组织的计划,以便向青年提供职业指导。1908年1月13日,职业指导局(Vocation Guidance Bureau,VGB)作为公民服务之家的一个新部门成立,帕森斯任局长。
(二)职业指导局的实践
1909年11月,担任VGB局长的布卢姆菲尔德专注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兴趣并做出明智选择,他希望学生和家长在生涯选择的动机上考虑更周全。布卢姆菲尔德担心没有人真正为引导和评估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负责任,他认为,社区的责任是保证学生教育投资的有效性,而避免社会损失是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时并不是处于“没引导、没准备和一成不变”的状态。布卢姆菲尔德按照帕森斯的三步模型(自我评估、职业信息并使二者匹配)进行职业指导并增加了指导人员,他教给指导者跟踪学生的进步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为促进职业指导人员的交流,1910年11月15~16日,布卢姆菲尔德召开了社会工作者、商业人士和教育学家参加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指导会议。在1913年10月密歇根第三次会议上成立了国家职业指导协会(现在的国家生涯发展协会),布卢姆菲尔德担任主席(1916~1918年)。为便于会议交流,1911年布卢姆菲尔德和弗里德里希・J・艾伦(Frederick J, Allen)开始印刷《职业指导通讯》(现在的《咨询和发展》)[2]。
(三)职业调查
布卢姆菲尔德很早就意识到帕森斯职业指导三步模型需要可靠的职业信息,他没有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而是采用社会工作的工具,特别是通过面谈和研究,去调查各种职业的需求、日常工作和薪酬。为收集、整理职业信息,1910年,布卢姆菲尔德聘请了两个全职人员调查与波士顿大型商业和工业相关的工作,具有教师热情、气质和观点的艾伦成为第一个职业调查者,他曾在高中和大学教过15年的数学、英语和历史,1904年担任波士顿城市历史俱乐部的主任,教授男孩城市和政府的历史。艾伦还是VGB的副局长,1910~1911年,他调查了200个企业里的职业,1911~1912年出版了8本职业信息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被VGB员工和其他人作为职业调查的关键材料。其中,《导游职业的研究》颇具影响,艾伦的基础性工作创立了职业研究的范本。1915年,波士顿公立中学建立了职业指导部,VGB停止了个别咨询,继续给机构和学校系统做咨询,并进行职业调查。
(四)培训从业人员
为了发展职业指导,布卢姆菲尔德认为,除了提供职业信息外,还需要在学校增加更多的从业者。1910年,他向117名志愿在日常教学活动外对学生进行咨询的教师教授职业指导技能,VGB也协调了其他有兴趣的小组和机构。1911年7月,布卢姆菲尔德在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讲授职业指导,这是职业指导首次进入大学课程。1912~1913年,课程由最初的10次讲座发展为连续6个星期的讲座和会议,并增加了商业、教育和社会机构补充的系列读物。由于许多哈佛暑期学校的学生都寻求机会拓展职业指导的工作和研究,从1912年10月开始,布卢姆菲尔德在VGB组织了星期一下午的系列讲座,吸引了来自切尔西、剑桥、萨默维尔、曼彻斯特、普罗维斯登、罗德岛和其他城市的教师。1914年,哈佛大学的课程转到波士顿大学并建立了职业指导部,由布卢姆菲尔德管理。1914~1915年夏,布卢姆菲尔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讲授“职业指导理论与实践”;1916~1917年夏,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暑期学校教授此课程。
布卢姆菲尔德出版了两本职业指导课程用书,《职业指导读本》汇编了演说、文章和报告的观点,包括职业指导的基础和方法,形成了与心理、经济、教育和社会服务相关的职业指导的准则。《青年、学校和职业》适合愿意提供综合性职业指导并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的学校使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关心学生职业的计划,包括从调查者那里收集精确的职业信息、通过专家分析学生的性格、与公立学校合作的部门商讨等。
(五)对大众的教育
布卢姆菲尔德在著作和公众演讲中大力宣传职业指导,以提高其地位,在《青年职业指导》中向教师、家长和大众指出了明智选择工作的重要性。1917年出版的《寻找生活的位置》帮助青年制定生涯发展计划,他认为,每个人都要为生活制定计划和目标,生涯发展不能靠心血来潮,生涯意味着为未来制定计划并听从生命的召唤。“因为世界对未来的工人有太多激烈的要求,每一个认真思考的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规划新世纪适合孩子们生活和需要的道路。”他建议在研究职业为生活做准备的同时还要研究自己,许多生涯发展中的问题是由于职业信息的匮乏或不能面对真正的自我造成的。
这一时期,作为咨询专家的布卢姆菲尔德行迹遍及美国各大城市和政府部门:1911年,作为军事部门的特别委员去了波多黎各;1912年,作为印第安事务局的职业指导专家去了华盛顿;1913年,到克利夫兰帮助YMCA和商业团体制定发展职业指导的计划;1914年,和纽约市的失业委员会商讨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计划。同年,美国内政部教育署请他检验、评价国外职业援助的试验,以期将其引入国内。布卢姆菲尔德出版的《学校和生活的起点》介绍了学校和就业的关系,尤其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德国的职业指导计划。
(六)将人事管理与职业指导相结合
虽然布卢姆菲尔德被认为是职业指导运动的先锋人物,但他并未将精力仅仅集中在指导学生上,他认为,民主社会的学校和工作密不可分,很早就想把指导的方法运用在工业上。1910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业工程教授雨果・迪默(Hugo Diemer)首先指出企业中人事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必须使雇佣工人、支付工资、保管工效记录等工作专业化。布卢姆菲尔德同意并发展了他的思想,认为对人的管理需要特别的训练、公正的态度、合作的能力并且了解工人的需要和愿望,促使最早被称为“处理人的新职业”的人事管理的形成。
布卢姆菲尔德认为,“工业指导的项目”与“学校指导项目”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彼此依靠,VGB的成功也需要和就业者合作。1911年秋,布卢姆菲尔德在大波士顿地区举行了一次工厂人事管理者会议,艾伦邀请他会谈过的60个对职业指导感兴趣的人参加。1912年12月12日,布卢姆菲尔德在波士顿城市俱乐部成立了职业经理人协会(Employment Managers Association),该协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人事管理商业特点的组织,1910年7月,“人事管理”作为术语第一次出现在艾伦的调查表中。
职业经理人协会的成员鼓励几所东部大学开设人事管理课程,提出了在达特茅斯学院的阿莫斯塔克管理与金融学院开设试验性的人事管理课程的原则,该学校1914年秋成为第一所开设“人事管理的作用”课程的大学,布卢姆菲尔德是主讲人之一。1915年,当波士顿公立学校模仿VGB开始进行学生个人咨询时,布卢姆菲尔德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人事管理,1916年,他和沃顿学院教授约瑟夫・威尔茨(Joseph Willits)收集了重要的教育家和职业经理撰写的32篇人事管理的系列在《年刊》上。人事管理运动不久扩大到其他城市,1916年1月19~20日,布卢姆菲尔德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职业经理人会议。沃尔特・迪尔・斯考特(Walter. Dill. Scott)阐述了选择销售人员的新方法,卡内基工科大学使用客观方法来选择销售人员,包括评定等级、能力测试和兴趣评价[3]。1917年,布卢姆菲尔德将所有的时间用于人事管理领域,研究了人事经理的资格、责任和机会。1月开始编《工业管理》杂志的一个新栏目“职业经理部”,他认为工人应该被视为人而不是机器,并在拉萨尔大学业余进修班开设雇员经理的培训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生产需求的急剧增加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始变得短缺,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减少劳动力骚乱和工人高周转率的问题。人事管理在1918年进入高潮,商业领导人希望能复制美国军队聘请心理学家运用能力和智力测验来筛选新兵的成功经验[4]。1918年成立了国家职业经理人协会(现在的美国管理协会),1920~1921年,迪默与布卢姆菲尔德兄弟合作出版了《人事管理》和《现代工厂制和生产方法》,人事管理作为一个独立部门的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1923年,布卢姆菲尔德前往纽约专门从事移民法,作为纽约和波士顿公司的劳工顾问和律师偶尔也做仲裁和调解工作,同时进行工作分析,为纽瓦克的Bamberger百货公司做薪酬建议[5]。1929年,重新专注于职业指导,成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咨询者和职业指导教授,1935年,成为亨特学院的咨询者,直至1938年辞世。
二、结论与启示
(一)职业指导是长期性的工作
职业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工具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适宜的职业选择关系着社会安定和个人福祉。职业贯穿于人生的大部分时段,职业的长期性决定了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也具有长期性,社会应提供长期、持续的职业指导以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职业指导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进行职业调查、实施职业测验、举行职业演讲、组织职业参观、进行指导谈话、开展跟踪服务等。布卢姆菲尔德在专注于职业指导的同时,还注意到人事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职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改变了职业指导截止到就业的观点。布卢姆菲尔德认为,职业指导和人事管理应紧密相联,职业指导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要引导他们进入最适合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人。人事管理部门要了解工人的需求和愿望,并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这对工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二)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的重要场所
职业指导的实施固然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但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职业指导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培训更多的职业指导人员,帮助学生选择契合个人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职业,课程内容应有助于学生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学生实施职业咨询和指导,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弊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通过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进行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保证教育投资的有效性,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避免社会矛盾。布卢姆菲尔德用毕生的精力来缩短学校和工作间的鸿沟,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校园生活更有趣,有目标,使工作更有教育意义并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
布卢姆菲尔德作为一名律师和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厚的社会学背景,他不是单纯从心理学看待职业指导,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它。布卢姆菲尔德认识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正如很多社会工作者认为,有时候需要改变的是环境,而不是个人。虽然布卢姆菲尔德对心理测验很有信心,但基于社会学,他认为,实施职业指导要考察个体的家庭、邻居、学校和宗教等方面,更注重对个体的研究、信息的调查和自我学习等。他的研究被称为“环境中的人”[6],即个体被嵌入环境中且与环境密不可分,每个人特定的生活环境都会影响他的成长。建构主义模式与实证主义模式在分析个人与环境匹配时是互为补充的,即注意孤立的个人变量(能力或兴趣)和孤立的环境变量(资格或报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5]Savickas, M. L. Meyer Bloomfield: Organizer of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Movement(1907-1917)[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3rd ed.,2009:
[2]Greenwald, R, A, “More than a Strike”: Ethnicity,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rotocol of Peace in the New York Ladies’ Garment Industry[J]. 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1998,27, 318.
[3]Savickas, M. L., & Baker, D. B. The History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Antecedents, Origin, and Early Development[M]//In W. B. Walsh & M. L. Savickas (Eds.), Handbook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3rd ed.). Mahwah, NJ: Erlbaum,2005:15-50.
[4]Kaufman, B, E. Personnel/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ts Roots as Applied Economics[M]//In R, Backhouse & J, Biddle (Eds.), Toward a History of Applied Economic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6]Wapner, S., & Demick, J. Person-in-Environment Psychology: A Holistic, Developmental, Systems-oriented Perspective[M]//In W. B. Walsh, K. H. Craik, & R. H. Price (Eds.), Person-environment Psychology: New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Mahwah, NJ: Erlbaum,2000:25-60.
An Overview of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Bloomfield
LIU Jing1, LIU Zhen2
(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71, China)
Abstract Meyer Bloomfield was the prominent leader of vocational guidance movement during the first 2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He worked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and founded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He worked at Civic Service House and Vocation Guidance Bureau to promot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He trained vocational guidance personnel,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and many articles on vocational guidance for both professionals and the public. Bloomfield also advanced Employment Management. His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s has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Key words Bloomfield; vocational guidance; personnel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4-04-10
精简讣告【第二篇】
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沉痛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xx年2月1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先生家属通知,先生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2月15日晚逝世,享年53岁。先生作为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开创者,为公司的创立、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倾其毕生精力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奠定了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基础。
先生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严格履行职责和义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对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人表示深切慰问。
先生的逝世未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人数,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作,公司生产运营有序开展。公司董事长职位出现空缺,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暂由公司副董事长王冲代行董事长职责,直至公司召开董事会选举出新的董事长之日止。
特此公告。
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xx年2月16日
讣告范本范文【第三篇】
1976年1月8日9时许,所在病房外的电铃忽然响了。这不是平时的电铃,而是为遇紧急情况专设的电铃。不好!大家快步跑向病房,几乎同时看到监护器上的心跳显示:心跳70几次。一直是100多次,忽然掉到70多次,陈在嘉大夫急得说不出话来。心跳在继续下跌,60次、50次、30次……
医生们按照原定的抢救方案,采用了所有措施,呼唤、人工呼吸……都不起作用。荧光屏上,时而显示一次心跳,渐渐地看不到心跳了,只见一条直线。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60多个春秋的伟人,带着全国人民的敬仰,离去了。跳动了78年的心脏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停止了。
批邓会上众人惊愕
这天上午,政治局在举行“帮助”邓小平会议。与会者有的神情严肃,正襟危坐;有的仰身而靠,闭目养神;有的品茶吸烟,悠然自得。在发言,有条不紊地说:“……这几天我又反复学习了主席近一时期的重要讲话,备感亲切,很受启发。我认为主席的讲话主要有3个内容:一是关于;二是关于教育和科技革命;三是关于对当前运动的意见。而这3条都是针对小平同志的错误所言的,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为了挽救更多犯错误的同志,也为了使广大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建议将主席的这些谈话整理成文件,适当的时候向全党印发,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
晃了晃拳头,高声接过话头:“主席的这些话,不亚于1966年《我的一张大字报》,这一炮打得好!”
慢声细语地补充:“我有个想法,是不是把小平同志的检查附在文件后面?小平同志对主席的批评、对自己的错误,是不是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是不是对全党要有一个交代?请大家考虑。”
邓小平阴沉着脸,粗声硬气地说:“你们讲的,我都拥护。如果主席同意,我的检查也当然可以印发全党。”
陈锡联和善地笑笑,婉言道:“主席的谈话精神可以向全党传达,至于小平同志的检查先不要急于印发。主席的有些批评是针对一种倾向,不是指的具体某个人、某件事,这样做容易造成混乱……”
双方交锋正酣,汪东兴推门进来,神色木然地站在一旁。主持会议的诧异地望着他:“东兴同志,有事吗?”汪东兴两眼缓缓地扫视着众人,声音低沉地说:“同志于今天上午9时57分逝世了。”
古老的大殿内一阵沉默。
邓小平“忽”地站起身,就要朝外走。冷冷地问:“洪文同志,还没散会吧?”一时茫然不知所措:“哦,总理逝世,大家说怎么办?”
走到门口的邓小平猛然转身,冷硬的语气中带着一股慑人的威严:“一、立即向主席报告,组成治丧委员会;二、以中央名义发讣告,通知各驻外使馆降半旗;三、命令海边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朱、毛二人悲痛不已
上午10时,正侧卧在病床上,听工作人员给他念文件。昨晚他几乎彻夜未眠。负责身边工作的张耀祠匆匆忙忙走进卧室,他带来的是逝世的噩耗。
屋里沉寂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只点点头,一言未发。对于他来说,逝世,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了。几年来,从医生一次又一次的诊断报告中,他预感到不妙。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了良久,不禁潸然泪下,唏嘘而泣。
当时,的身体也不好,才出院不久。组织上怕悲伤过度,没有立即告诉他有关总理病逝的消息。晚上8点,收音机里播出逝世的讣告,惊呆了。尽管他已经知道病情恶化了,但他还是无法接受总理逝世的事实。听着收音机里不断传出的哀乐,看到家人个个泪流满面的样子,他才肯定这一切是真的了。眼泪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了下来,滴落在衣襟上,他坐在沙发上,沉默了很久……
遗体告别时失态
1月11日上午,北京医院,太平间大厅。哀乐低回,哭声起伏。神态安详地仰卧在一张白布平台上,直挺的躯体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四周摆着一簇簇洁白的马蹄莲,两名手持钢枪的战士肃立左右。佩戴黑纱的政治局委员们依次走进来,每个人都在的遗体前肃立默哀,鞠躬诀别,随后绕灵床半周,从侧门退出去。
佩戴着黑纱的邓小平随着低沉的哀乐慢慢走进大厅。他眼中没有泪水,神情显得凝重而平静。他走到灵床前,默默地望着闭目而卧的,久久不肯离去。陪同的秘书小声提醒:“首长,走吧,后面还有好多人等着向总理告别。”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边,是党、政、军机关和北京市的各界代表,黑压压的人群排成长蛇队,在狭窄的太平间过道内缓缓地移动着。
政治局委员们被让进一侧的休息室。一进门就倒靠在沙发上,捶着大腿:“哎哟!我的两条腿都站肿了!”走到她面前,语气严厉地责问:“同志,刚才向总理告别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摘帽子?”
脖子一扬,嘻嘻笑道:“我感冒了,正发高烧,不能受凉呀!”用力敲打着手杖,愤愤地说:“感冒了就不要来嘛,你这个样子,让群众看见很不好。”
骄横地翻翻眼皮:“这有什么不好?难道总理去世了,把我也要折磨死!”
向遗体告别时,一路上都在掉泪,在车上他就要脱帽子。回来后,他一句话不说,不思茶饭。
的追悼会就要举行,秘书见悲痛过度,连续几天彻夜不眠,身体特别虚弱,怕他撑不住,就征求他的意见:“去不去参加?”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马上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可是,就在要上车出发的时候,却两腿软得厉害,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这使他非常不安,坐在沙发上难过地叹气:“唉,去不成了!这怎么对得起恩来?”
国内局面异常复杂
的逝世,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的震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布满的花圈、挽联、悼词……不仅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失去这位卓越领导人的悲痛与怀念,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中国前途命运的焦虑心情。这年清明节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悼念、反对“”的强大抗议运动。
讣告范本范文【第四篇】
明方主席一生短暂,不满65周岁,却活得很精彩。他性格开朗,心胸豁达,光明磊落,心中有远大目标、有未来的宏伟蓝图,永远不知疲倦,始终孜孜追求。同时具有过人的领导和管理才能,聪睿智慧、坚毅包容,体现了正能量领导者的“范”!对他的辉煌一生已体现在高度凝练的讣告中,无需我们赘言。只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是在政协度过,我有幸目睹他工作、生活风采,敬佩、爱戴类言词,皆不足以表达,仅以拙笔,以作纪念。
2011年元月,明方主席主政省政协工作。几年来,他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继承发扬,开拓创新,使得政协各项工作芝麻开花节节高。从“拾遗补缺”到“帮忙不添乱、尽职不越位,切实不表面”至“民主监督的七种形式”再至“协商民主的新格局”,沧海桑田,一届届政协领导人的不懈努力,政协事业日趋繁荣昌盛、光彩照人。而明方主席开启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政协积极承办、各方分工负责”的协商民主“安徽模式”,更是把我省政协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峰。时任省委书记王学军同志用“协商民主取得历史性进步”来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等纷纷转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省的做法也予以肯定,一时“安徽模式”家喻户晓,慕名前来学习考察的外省市政协人员络绎不绝。作为参与和亲历者,我倍感自豪。
明方主席尤其重视政协的党建工作,因我是机关党委书记的缘故,曾多次当面聆听他的指示意见、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如今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都一一亲自布署。每一个具体的方案他都细细查看过问,并始终率先垂范带头落实。明方主席深厚的理论功底,一肚子的学问都体现在他上的党课中。这几年他先后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提高人民政协协商于民商量成事水平”、“把忠诚献给党、把真情献给人民、把担当献给工作、把修养留给自己”等为题给我们上了若干次党课,听他讲课,增长知识、滋养心灵,更是愉快和享受。枯燥的理论在他的口中生动精彩,他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说到妙处,眼神清亮,抚掌大笑,极具感染力!他曾说“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讲马克思主义”、要“理直气壮地讲我们共产党的伟大”。并身体力行,工作之余乃至休息日,他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给不同的人员讲马列经典、讲党史国史。全国政协、中组部、都曾邀请他去讲党课。也曾去我们的扶贫县舒城上党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甚至公务考察去国外,明方主席也时时不忘“传道授业解惑”。在他住院去世前夕,他还马不停蹄地去企业、高校、共青团机关等地上党课。同时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最有影响的《道与法――领导者的智慧》一书,成为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信仰、修身养性、悟道得法的科学指南,被确定为优秀图书,畅销国内外。他讣告中的那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于他而言,名至实归!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随明方主席赴省外调研考察政协工作;也曾随同赴省辖市政协走访看望省政协委员,更是近距离地随同赴北京为“两会”服务……目睹明方主席闲暇之余最大的消遣就是看书,基本上手不释卷,让一有空就想清闲的我感到汗颜!他学识渊博,无所不知,他研究钱学森、研究我国的中医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俨然就是专业水平。他也很关注机关同志的读书情况。2012年底,明方主席专门找我和机关党委的同志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地浓厚机关的读书学习氛围。现在每季度一场的“读书报告会”活动,正是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开展的,旨在希望机关同志多读书、读好书,并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截止目前,“读书报告会”已举办了12场,共有40多位机关同志登台和大家一起畅谈读书的心得、体会,分享读书的收获、启迪。明方主席也曾亲自参与,并以自己读书的亲身经历引导示范大家。嘱托我们“要勤学习、善学习、肯学习,切实让读书学习成为人生修养、奋斗的宝贵阶梯”。2014年,“读书报告会”被评为省直机关“十佳读书案例”,成为省直机关争相仿效的模板。当时的明方主席十分欣慰,并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对明方主席最好的纪念,应是将“读书报告会”继续办下去,而且应是越办越好。
2015年10月,我调至文史委工作。明方主席又专门找我谈话,谆谆教诲仍在我耳边萦绕:“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要将史料征集的渠道开辟和建设作为一件重要的大事来抓。要与时俱进地把《江淮文史》办好。要把握好办刊的政治方向,确保导向上不出问题”。今年8月初,他还向我询问了文史委承办的重点协商民主议题进展情况,并在我们的相关方案上批示“赞成”予以鼓励。谁料一个多月后,明方主席竟永远地告别了我们,这个瞬间,变成了永恒。
明方主席忠孝两全,对独自一人辛苦抚养他长大的母亲,他一往情深,倾注的所有情感凝结在他笔下的《母亲给我的家教》一文中;他和爱人伉俪情深,相伴相随;他们悉心培养的女儿亦已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老家,明方主席一直充满着浓浓的深情!尽管儿时贫困的生活给他的身体留下了健康隐患,但丝毫不影响他对家乡的热爱,他喜欢小米粥、喜欢大葱蘸酱,喜欢那片盛产金黄金黄谷子的黑土地……这张他站在丰收的谷子地里满脸笑容的照片,也是他生前最爱,定格在《道与法》一书的封面上。
奶奶去世讣告【第五篇】
xxx老大人因患疾病抢救无效,不幸于xxxx年xx月xx日上(下)午xx时xx分与世长辞,享年xx岁。奶奶不幸逝世,不孝儿孙叩地呼天,悲痛欲绝,亲视含殓,停柩在堂深切悼念!承慈命定于xx月xx日早上xx时xx分举行追悼大会,xx时xx分发殇,扶桑安晋!
哀致此讣
愚孝长子:xxx 媳:xxx
次子:xxx 媳:xxx
长女:xxx 郎:xxx
次女:xxx 郎:xxx
xxxx年xx月xx日
附(悼念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