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实用优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2331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实用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一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元宵花灯多样的美。

2、大胆讨论制作花灯的方法并尝试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环境准备: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出一块区域用于幼儿悬挂制作好的花灯。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节》动画视频;“花灯展”组图;“花灯”手工组图。

材料准备:塑料瓶、纸盒、剪刀、彩色笔、颜料、绳子、彩纸、皱纹纸、橡皮泥、吸管等。

一、出示组图请幼儿说一说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你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呢?

——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吧。

二、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有这么多好玩又有趣的习俗,那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1、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造型”,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造型。

2、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色彩”,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色彩。

3、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图案”,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图案。

四、出示组图发放材料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1、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2、出示手工组图“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花灯的制作方法。

3、发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制花灯,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从花灯的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5、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花灯布置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共赏花灯。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二篇】

2、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3、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6、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7、美酒留连拚十千,少年欢笑唯三五。

8、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全词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今宵无处无萧鼓,佳丽名都较得数。

10、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1、归去烧灯总不眠,含情脉脉定相牵。

12、云移月堕欢难歇,虬水丁冬霜渐咽。

13、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

14、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15、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全词如下: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16、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17、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18、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19、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20、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21、李清照的《永遇乐》作品偏少,这首词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了。

22、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23、《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4、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三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试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觉新年的快乐。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理解灯笼。

资料准备: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一、ppt,赏识灯笼。

1、赏识灯笼照片,理解元宵节。

2、讲讲谈谈,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先人称夜为“宵”,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连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公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挂的夜晚,人们重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祝。出门观月、燃灯放焰、喜猜字谜、共吃元宵,合家聚会、同庆佳节,其乐滋滋。

(2)谈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制作灯笼。

1、出示模范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可以将纸剪断)——打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重申制作步骤,分叉不可以将纸剪断。

4、幼儿制作,教师协助巡视。

5、展现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觉节日气氛。

在区角活动中制作采集到的盒子灯笼。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四篇】

中国的春节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着名。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比如唐人街,春节挂灯笼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过年挂灯笼是民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春节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春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五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过元宵节怎么能少了灯笼呢?今天下午,我们一起聚集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做灯笼。

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用废纸做灯笼。”我很奇怪,心想:废纸也能变成灯笼吗?这时候,于老师已经开始示范了。她先把一张纸对折,再沿着边一刀一刀剪下去……剪好后用双面胶把两条边贴起来,这张红纸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成了一个小灯笼。她再把一张小长方形的纸剪成一条一条的,贴在小灯笼下面,一个美丽的灯笼完成了。我看得眼睛都发绿了,迫不及待地照做起来。虽然没有老师做的那么好,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接着,我还画了小狗,写了鼠年祝福: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同学们,你们的鼠年愿望是什么呢?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六篇】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这是传统黄梅戏《夫妻观灯》里的唱词。几位参加“游黄山,看黄梅”雅称“二黄”旅游活动的西方游客听罢兴起,便决意再来一次“中国元宵观灯游”,这才惊叹:“中国正月十五灯节比咱的狂欢节还要热闹”!于是兴趣倍增,刨根问底探元宵。

中国人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是颇为考究的,这里的“元”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正好是上元之日,这里的“宵”指的是宵夜,“元宵节”便被严格界定为农历正月十五夜间的节日了,张灯、舞灯、观灯、赏灯以及一切与灯有关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也便成了它特定的节目内容。

元宵节的由来,虽可远溯西汉时期,然而最为盛行时却要数唐代了。从《太平御览》中“正月十五日,汉家祀太乙,以昏时到明”的记载来看,元宵节是古代皇帝“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宗教礼法演变而来的节日,是佛教习俗和道教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正式为其命名并诏令每年此日举国张灯庆贺的,是汉文帝刘恒,到汉武帝时,元宵节则被列为全国重大节日了,从此代代相袭至今。

1、寸步不离(打一成语):如映如随。

2、喜上眉梢(打一字):声。

3、琴盒(打一成语):乐在其中。

4、大禹称王(打一节气名):立夏。

5、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药名):三七。

6、童话(打一文学名):小说。

7、临终遗言(打一文学名):绝句。

8、燕子空中上下飞(打一字):北。

9、点横撇捺(打一文学名):散文。

10、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百年树人。

11、建国方略(打一字):玉。

12、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六神无主。

13、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五指山。

14、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打一动物):青蛙。

15、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破。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七篇】

汴京元夕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如霜。

京都元夕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柳梢青张孝祥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一尊邻里相过,也随分、移时换节。

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踏莎行侯置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东风著意催梅柳。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後。

拨雪张灯,解衣贳酒。觚稜金碧闻依旧。明年何处看升平,景龙门下灯如昼。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      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节《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八篇】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杨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九篇】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四(4)班的教室里传来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咦?他们在干嘛?哦,他们原来在热热闹闹地闹元宵,做花灯呢!

这不,下午第二课的上课铃一打响,家委会的妈妈们捧着一大箱材料走了进来,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份精美的材料包。我迫不及待地拆开袋子,有搭骨架的四根正方形棱柱,有八根小竹签,还有圆形小蜡烛等材料,真是应有尽有。

开始做花灯了,我仔细地看了看说明书,我刚看完说明书,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这真是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我胸有成竹地拿起一根正方形棱柱,再拿起一根细小的竹签,往棱柱上的小孔里钻了钻,可这才拆了一根,问题就摆在我的眼前,当我再拿起一根细竹竿插进小孔时,小小的细竹竿竟钻不进一个小小的孔,我一下子变得无比失望。我怎么用力地挤,怎么钻,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钻不进。我自言自语地说:“咦?这是怎么回事儿?”我望了望铺满材料的桌上,眼睛一下子忽然亮了。小刀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呀!我顿时豁然开朗。我小心翼翼地把小刀伸进正方形棱柱上的小孔里,刮一刮,咦?怎么轻轻刮了刮,这细竹竿竟一下子就轻轻松松地插了进去。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搭完了花灯的骨架,变成了个正方体。我高兴地把灯笼骨架放在桌上,这骨架一动不动,四平八稳,然后我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点了点头,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我拿起一根白色的长条,把双面胶粘在了两头,轻轻一撕,粘在了一个正方形的中间,再把一个小蜡烛底部粘上了双面胶,慢慢地粘在了长条的中央。

然后,我又从材料包里拿出一条细细的红长绳,接着,再拿出一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棍子,把红细线穿进了棍子的小孔里,又把绳子系在了正方体的对角线上,打上一个蝴蝶结。

最后一步就是贴花纸了,我仔细琢磨着说明书,先抽出四张花纸,然后在四根棱柱上贴上细细的双面胶,接着,把这四张花纸慢慢地,轻轻地,一张一张地把猴子们贴了上去,看起来可真是美猴闹元宵呀!

“大功告成了!我的花灯做完了!”我欢呼雀跃起来。我兴高采烈地提着花灯回到家中,天色已晚,我和妈妈点上蜡烛,走在鹅卵石路上,在皎洁的月光下,这花灯显得更美了。

这是我第一次过得最有意义、最美好的一个元宵节。

元宵节灯笼制作教程【第十篇】

1、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2、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仇远《元夕放夜》。

3、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今夜,愿你人月两团圆,不圆也有别的缘。

7、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

8、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9、月圆向吉,花开向喜。

10、春来人间暖,节来万家圆。

11、天黑时有灯,月圆时团聚。

12、好梦皆圆,祸患全消。

1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4、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杨万里《上元前大雪即晴》。

15、甜咸皆圆,甜盐皆缘。

16、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刘辰翁《踏莎行·璧彩笼尘》。

17、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8、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朱有燉《元宫词·灯月交光照绮罗》。

1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1、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62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