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68491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热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第一篇】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青萍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晨会课、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第二篇】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4)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

“家长会”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与劳动课教师认真落实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少先队评选“最佳劳动基地”和“劳动小能手”.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第三篇】

为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培育劳动兴趣、磨练劳动品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将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注重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二、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融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

为有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养成劳动习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题劳动活动,我们八都学校将推出各类劳动教育举措,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指导。

1、设立“劳动周”

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学校将五一劳动节的所在周设立为“劳动周”。

在劳动周,学校会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活动,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成为生活,使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技术。在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感情。

2、开辟“爱心农场”

在学校里,劳动教育并非纸上谈兵,为使同学们能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收获的乐趣,在校园的东南角,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属于他们的“爱心农场”,春天播种、挖土、施肥,浇水;秋天收获,拔萝卜、摘黄瓜……每位学生都能化身“小农夫”,也能让他们在种植活动中得到学习、劳动、体验、探究的机会,并感知生命的成长。

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设立“家庭劳动日”

家庭是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最好的基地,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让劳动融入生活中。我们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设成“家庭劳动日”。

家长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觉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逐步掌握洗碗、洗衣、扫地、床铺整理、叠衣服、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我们应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一份力,为彼此分担。刚开始孩子们可能不会做到很完美,我们的要求也不能太苛刻,应给予适当的、具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能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中茁壮成长。

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第四篇】

为构建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切实加强劳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劳动做起,培育劳动兴趣、磨练劳动品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此,我们学校将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注重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结合,劳动实践和劳动感受结合,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结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二、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XXXXXXXXXXX班主任

三、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2.遵循规律。将劳动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段特点、学生特点、学业特点,与专业发展有机结合,选择恰当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3.融合专业。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和特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的劳动教育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活动有机融合,明确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将劳动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

为有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养成劳动习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题劳动活动,我们八都学校将推出各类劳动教育举措,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指导。

1、设立“劳动周”

为弘扬劳动精神,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学校将五一劳动节的所在周设立为“劳动周”。

在劳动周,学校会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兴趣小组、社团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活动,从课程入手,让劳动成为生活,使同学们在劳动中掌握技术。在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同时,也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感情。

2、开辟“爱心农场”

在学校里,劳动教育并非纸上谈兵,为使同学们能体验劳动的辛苦,感受收获的乐趣,在校园的东南角,为孩子们开辟了一片属于他们的“爱心农场”,春天播种、挖土、施肥,浇水;秋天收获,拔萝卜、摘黄瓜……每位学生都能化身“小农夫”,也能让他们在种植活动中得到学习、劳动、体验、探究的机会,并感知生命的成长。

五、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设立“家庭劳动日”

家庭是培养学生劳动教育最好的基地,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责任,让劳动融入生活中。我们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设成“家庭劳动日”。

家长要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觉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逐步掌握洗碗、洗衣、扫地、床铺整理、叠衣服、做饭等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我们应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尽可能地出一份力,为彼此分担。刚开始孩子们可能不会做到很完美,我们的要求也不能太苛刻,应给予适当的、具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能在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中茁壮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