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论文热选(优推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大学的论文热选(优推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的论文【第一篇】
不同的人对大学组织文化所持有的分类方式也各有差异。伯恩鲍姆(birnbaum)将大学组织文化区分为学院(colle-gial)文化、科层(bureaucratic)文化、政治(political)文化和无政府(anarchical)文化等四种[2]。斯马特(smart)和哈姆(hamm)则将之区分为学院文化、灵活组织(adhocracy)文化、等级(hi-erarchy)文化和市场(market)文化等四种[3]。威廉姆h伯格奎斯特(ist)先于1992年提出了四种大学组织文化,即学院(collegial)文化、管理(managerial)文化、发展(developmental)文化和协商(negotiating)文化[4],后又在其与帕夫拉克(pawlak)合作的著作《应对学术的六种文化》(engag-ingthesixculturesoftheacademy)中将这四种文化扩展为六种,即学院文化、管理文化、发展文化、拥辩(advocacy)文化、虚拟(virtual)文化和实体(tangible)文化[5]。伯格奎斯特等人的分类反映了新时期的发展对大学组织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与网络技术紧密相关的虚拟文化概念。
(一)学院文化。
以学科形式存在的高深学问、围绕高深学问进行的学术研究以及作为学术研究主体的教授处于学院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教授治校、学者自治、学术自由、学术人员人格独立等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学院文化是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大学组织文化,也是大学中区别于其他类型组织的最重要文化特质,对大学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学院文化有两大历史传统,其一是强调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塑造,将大学看作是把青年男女培养为“未来社会领导人”的地方;其二是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强调对学科专业的忠诚,以及无止境地拓展知识领域[6]。概言之,它就是崇尚精英教育和追求学术上的卓越。
(二)管理文化。
面向就业准备的高深学问、对效率的追求和强有力的行政管理在管理文化价值体系中十分重要,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和有效的监管等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随着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大学的有效运作越来越依赖于完善的行政管理系统和领导强有力的管理,由此产生的管理文化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管理文化将大学看作是培养学生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其成为成功的、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场所;更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非学院文化所强调的精神和灵魂塑造;重视服务于所在区域或具体如社区等组织的发展,并且认为大学能够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目标;强调规范化的教学以及对教学的有效监管,而且重视非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的灵活配置,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7]。
(三)发展文化。
发展文化以传播高深学问、探究活动中各类角色的发展为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大学的整体发展是其重要价值取向。学院文化的“学者家长式”权威容易导致组织性和一贯性的缺失,管理文化的“职位权威”又容易走向刻板化和非人格化[8],从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缝隙”中生长起来的发展文化则是建立在“人的发展”这一理性基础之上的,其假设前提是“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实现个体成熟的渴望”[9]。发展文化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强调大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主张基于学生的发展进行课程的规划和开发。发展文化同样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为大学内所有各类教职员工提供发展和成长的机会。此外,发展文化还关注大学整体的发展和成熟,重视对大学发展的定位和整体规划的研究,主张大学整体发展与大学内个体成长的统一。
(四)拥辩文化。
拥辩文化代表着某一所或数所大学内各群体共享大学治理权力的理念,以保证高深学问传播、探究活动中各群体连续而有效地参与大学决策作为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文化一样,拥辩文化也发展于学院文化与管理文化的“缝隙”中,但更多地体现出大学以外的社会文化,包含政治上的平等、民主等理念对大学组织文化的影响。学院文化或管理文化主导下,大学中各群体为了维护和争取自身利益常常进行着集体性的讨价还价(collectivebargaining),拥辩文化则为不断分化的各群体达成彼此间的平衡而提供某一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以“理念、价值、观念”而非“利益”为基础的更广阔的沟通和权益分享之上的[10]。
(五)虚拟文化。
虚拟文化代表一种新的联结方式、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它以新的态度看待高深学问及其生产、传播和应用,开放、共享、灵活、协同是其核心价值理念。虚拟文化是伯格奎斯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学组织文化,并认为虚拟文化“通过回答后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能力而获得意义”,将大学看作是连接在“全球络”中的一部分[11]。虚拟文化的出现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网络技术促进了向“虚拟”思维的转变,即网络技术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连接起来,通过彼此的交互形成一个个关系网络。虚拟文化认为,大学在知识生产、传播过程中应重视开展合作和资源共享,主张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强调大学组织内部及大学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协同性。网络教育、虚拟科研组织、虚拟教育社区、无边界高等教育等是虚拟文化的具体体现[12]。
(六)实体文化。
实体文化十分注重探究、传播高深学问的环境和形式的可见性、实在性、确定性,以及长期而固定的联系。实体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有形文化或可见文化。伯格奎斯特等人指出,实体文化并非一种新文化,它与学院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虚拟文化突显的今天,作为虚拟文化的反文化而特别地显现出来。在实体文化中,实在的、有形的、可感知的资源和财富得到珍视,各种标识和仪式,如鲜明的旗帜和徽标、隆重的毕业典礼等对实体文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实体文化还偏好面对面的师生交互,重视教师对学生施以密切的、多方面的辅导,而且强调学生的出勤,认为学生在教室和图书馆的出现和停留都是非常重要的[13]。
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凝练、彰显和发扬开放大学内成员所共享的价值、信念、期望和基本假设等。由于社会组织的复杂性,某一组织内的文化往往并不是单一的、纯粹的。文化按其价值体系可分为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对特定组织或大学而言,其组织文化也是包含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复杂体系。主文化是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主流价值观的组织文化;亚文化是由组织中特定群体所体现的、具有局部性的组织文化;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即与主文化相对立、相排斥的组织文化。马丁(martin)等人根据亚文化与主文化的关系,将亚文化分为三种:(1)增强型亚文化,即对主文化起支撑作用的亚文化;(2)对立型亚文化,即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也就是反文化;(3)独立型亚文化,即在主文化之外独立存在的亚文化[14]。总之,一个组织内的文化具有复杂性,往往包含交错繁杂的多种文化成分。具体到开放大学而言,其大学组织文化也并非只是某一种,而是多种大学组织文化特质的混合,其中,某些组织文化可能处于主导地位,某些组织文化可能处于辅助地位,某些组织文化也可能作为主流文化的反文化而存在。另外,我国开放大学是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的,其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从电大的历史传统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则要与时俱进,凝练出体现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文化建立在“人的发展”这一理性基础之上,开放大学应将发展文化作为其主导文化进行建设。第一,发展文化特别关注学习者成长和发展,这一点与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开放大学建设自始至终离不开一个人的命题,离不开以人为本”[15]。就办学使命而言,开放大学将以促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为历史使命,“力求引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让学习成为个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6]。就服务对象而言,开放大学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而且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就办学类型而言,开放大学提供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闲暇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项目,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就课程而言,开放大学的课程是“关怀学习者生命成长,帮助其完成事业建构,促进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文化桥梁”[17]。就教学模式而言,开放大学的教学“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整合有益的支持条件”,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18]。总之,开放大学在办学使命、服务对象、办学类型、课程开设、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均体现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一价值取向。第二,发展文化重视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且将教学本身看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即教学学术,而开放大学将教学作为其“主业”,理应重视教学活动、教师发展和教学科研。开放大学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教与学研究,并将教研成果应用于课程设计和开发,这无疑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第三,开放大学是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进行发展定位和整体规划研究有助于开放大学的发展和成熟,这也是发展文化所倡导的一个方面。综上,开放大学可将发展文化作为自己的主导文化进行建设,树立服务于学生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同时注重教师发展和大学整体的发展。
在将发展文化作为主导文化建设的同时,开放大学也应将虚拟文化作为其主流文化进行建设。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促发了大学虚拟文化的产生,同时也成了大学虚拟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而开放大学的办学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开放大学“只有通过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载体,建设远程教育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和本区域、社区和家庭的教育辐射”,才能实现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历史使命[19]。开放大学对网络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借助于网络教育的开放大学将分散各处的学习者、施教者以及教与学的资源和设备连接到一起,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开放性。开放大学的运作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开放、共享、灵活、协同等虚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首先,虚拟文化强调大学在知识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与大学之外的组织建立广泛联系,而开放大学也试图“依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包括构建“大学支持联盟”、“企业支持联盟”、“行业支持联盟”和“城市支持联盟”,即与普通高校、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第二,虚拟文化重视共享,而资源共享也是开放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开放大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课程和学习资源开放,让全社会共享”;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习的平台的开放”,为其他“教育机构和教育项目提供帮助和服务”,“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20]。第三,虚拟文化主张根据需求灵活地进行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而开放大学在学习安排的方便性、资源配置的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创新力。为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开放大学在学习者入学资格与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期限、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有很大灵活性。在资源配置、特别是师资配置上,开放大学也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开放大学本着“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理念,广泛聘请国内外高校的专家、教授及社会上的行家里手来担任主讲教师或辅导教师[21]。这些“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广泛,选择余地大,不仅可以缓解开放大学教师数量上的不足,而且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校企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22]”。最后,追求协同性也是虚拟文化和开放大学建设理念的一个共性。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开放大学在组建跨部门的内部网络和跨组织的外部网络方面均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即通过合作网络将各部分的核心专长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形成成员之间协同作战、互惠互利的关系。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体系的建设就是开放大学追求协同性的重要体现,开放大学在办学基础上,“为办学者和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第三方的”服务,搭建“立交桥”,构建“课程超市”和“学分银行”,目的就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构建中各级各类教育间协同关系的形成,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三)把学院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
开放大学在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院文化,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学院文化是大学的传统文化特质,建设学院文化不仅会使开放大学更像一所“大学”,对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和实力也十分有益。开放大学的办学面向社会大众,面向一切有学习需求的群体,这与学院文化的精英教育理念截然不同。实际上,开放大学的出现对传统精英式教育来说是一场重大革命。但是,开放大学对学习者的“开放”并不意味着要“放开”在教育质量上的要求,“宽进严出”是开放大学应坚守的基本准则。英国开放大学在创建时确立了保持与传统大学相一致的教学质量标准这一重要办学原则,为其后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也“把质量放在首位”,将教育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正是开放大学学院文化建设的根本和主要体现。注重学术研究是学院文化的传统之一,开放大学在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也应该有所建树。首先,在学科领域方面,开放大学应保持自己在教育学,特别是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特长和优势。应该说,开放大学在教育研究领域内已经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电大系统主办的多本杂志,包括《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中国远程教育》等在我国教育类杂志中占据了一定份量,电大人的科研也是硕果累累。开放大学应在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等研究领域设定更高的目标,在这些领域率先走向国际。同时,开放大学还应重点发展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科和领域。国际开放大学的典范—英国开放大学除了在教学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外,在空间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对英国开放大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值得我国开放大学引以为鉴。其次,在科研类型上,开放大学可保持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特色,这也与其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一致性。开放大学应珍视面向实践的研究,避免理论和实践相隔离、相脱节的弊端,突出服务于社会的研究理念。此外,在科研模式上,开放大学可发挥自身开放、共享、灵活及协同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跨组织、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不可否认,学院文化建设对开放大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学院文化氛围不浓,在学术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除在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优势领域外,其他领域的声音非常弱小,缺乏属于自己的学术大师和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开放大学在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到这一点,既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但也不应提出过高的要求。其二,尽管取得了“质量是开放大学的生命线”的共识,但在建立怎样的教学质量标准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或者说对“宽进严出”中“出”的标准还存在不甚明确的地方。其三,高质量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均离不开雄厚的师资队伍,因此开放大学学院文化建设的难处仍然归结于师资建设方面。如前所述,开放大学在师资配置上比较灵活,采取“不为所有只为所用”的理念与建设自身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矛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拉进来”的同时也注重“推出去”。也就是说,在充分利用外界专家、学者,即“拉进来”的同时,也要借助这些专家和学者培育自身师资,壮大自身力量,并让自己的专家、学者与外界有更广泛的合作,向外界输出自身影响力,即“推出去”。
(四)把管理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管理文化应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管理文化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服务于所在区域或社区的发展,而开放大学也以面向从业人员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强调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两者具有很好的吻合度。其次,管理文化追求效益,开放大学也非常注重教育的效益问题。开放大学的开放属性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在达到一定规模情况下做到在较低成本状态下培养大量的社会所急需的各类人才”[23][24]。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在师资配置上的灵活性等都是开放大学提高办学效率的重要举措。最后,和管理文化所强调的一样,开放大学的有效运转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行政管理系统。开放大学基于广播电视大学的转型发展和成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革新,需要强大的管理领导力来推动。管理文化强调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和有效的监管,这些理念对开放大学的运作来说也尤为重要。其一,为了培养学习者的职业技能,开放大学十分注重培养目标的清晰界定,以及根据培训目标对教学结果进行清晰的评定。其二,开放大学的教学往往被拆分为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比如资源设计、资源制作、资源传递、主讲教师教学、辅导教师教学、学习支持服务、考试等,这就需要使各环节和各部门的任务清晰、职责明确,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三,开放大学的教学也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之上,包括对教师的监管和对学生的监管。对教师的监管主要在于考察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比如辅导教师的辅导规范;对学生的监管主要在于确保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和学习质量,做到“宽进严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管理难点需要化解。首先是系统办学的管理问题。众所周知,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采取系统办学的模式。开放大学组建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协调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层级差异、区域差异、利益差异等,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系统的结构失调、功能失调、效益失调,降低开放大学的自组织能力”[25]。其二是管理太过集中的问题,作为开放大学基础的广播电视大学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在很多方面都高度集中、统一,“层层计划、指挥”,存在“官本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26][27]。其三是两种体制不衔接的问题,电大系统在管理上实行的是“各级政府办学、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体制,在教学上则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级电大在教学业务上接受上级电大的指导,而“两种体制之间没有相互沟通与联系的机制”[28]。基于上述问题,我国开放大学急需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有所革新和创新,且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领导权来提供保障。有学者为此提出“应当成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对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对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及困难进行统筹和协调等等”[29]。此外,开放大学在是否和如何提供社会化服务平台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学者指出,“‘立交桥’不能搭建在开放大学中”;建立学习成果认证机构“不是建设开放大学的任务”,“开放大学是被认证者,绝不是开放大学自己认证自己”;“‘学分银行’的建设工作不是开放大学一家便可包揽得了”[30]。基于此,笔者认为开放大学管理文化的建设还应注重其合作管理、跨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为开放、共享、灵活、协同式的办学提供有力支撑。
(五)将实体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必要辅助。
从文化间的关系看,实体文化是虚拟文化的反文化,作为虚拟文化的对立面而存在。开放大学应根据需要建设自己的实体文化,以此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必要辅助。实体文化看重校园环境、场地和建筑物等对大学的价值,而这显然不太适合于以网络和远程教育为重要手段的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不宜大搞土木建设,更不应该与传统大学在校园建设方面进行攀比。但开放大学也应具备必要的校园设施,且应充分体现其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宗旨,体现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重要依托的特色,体现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开放大学的校园主要用于为学习者的相聚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支持,对网络和技术带来的隔离感进行必要弥补,所以,应体现亲切感、归宿感和便捷性。开放大学校园内的实体活动主要包括“面授辅导、期末考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班级活动和校园文娱活动,这些活动是体验实体校园文化的重要机会”,应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展示校园人文环境,展示工作人员热情、主动、勤恳的工作作风”[31]。实体文化还十分注重各种标识、徽章在育人中的作用,开放大学在这一方面则是可以大力借鉴的,只不过是需要更多地通过各种技术媒介来表现和传递这些标识、徽章等。实体文化还格外看重各类仪式,开放大学也应尽力为有需要的学习者提供参与的机会,增强学习者的归宿感,拉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校之间的距离。
(六)将拥辩文化作为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补充。
拥辩文化主要强调相关群体对大学治理和管理的权力共享,避免因职务或学术地位膨胀所带来的弊端和不公,这对开放大学的办学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开放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技术支持人员、资源和信息内容支持人员、学习点(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用人单位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当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开放大学的治理中来,以开放大学共享的精神和理念为基础进行有效沟通和权力分享,做到充分考虑各方的主张。开放大学的教职员工还有专职和兼职之分,而积极推动兼职教师参与开放大学的治理和管理对开放大学来说尤为重要。开放大学应“征求兼职教师对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兼职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全体兼职教师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32]。
大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系统,开放大学也不例外,开放大学的组织文化是多种文化特质的混合。综合来看,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应以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为主导和主流,以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为驱动和支撑,以实体文化和拥辩文化为辅助和补充。作为大学的一种,开放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实际上与其他大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关键在于建设和发扬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质。总体来看,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是最能体现开放大学特色的两种组织文化,是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这两种文化在开放大学的基础—广播电视大学中已经有很好的体现,开放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对这些传统理念加以继承、凝练、提升、完善、发扬及落实。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是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难点,这是因为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对一所大学来说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如果没有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富有特色的发展文化和虚拟文化也会因为底子和基础不牢而难有长足发展。为此,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也应对如何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学院文化和管理文化加以重视。
大学的论文【第二篇】
摘要:目前中职生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很大,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要转化数学学业不良现象必须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学困生;改革模式;辩证施教;学法指导。
初中后期被遗忘的一群孩子基本上都进入了中职学习,他们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基础更差。
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这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请教,怕被人认为“笨”。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
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依据。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发展。
(一)耐心疏导增强主动性: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中职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受到鼓励的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二)成功教育树立自信心:
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
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学业不良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事实上,每个学业不良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的。
(三)情感唤起学习热情:
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个方面。
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
学业不良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
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实施“低、多、勤、快”的教学模式: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了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不够的。
因此在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学好了数学。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低起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
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低起点”引入法:
1、直接使用教材中易于接轨的知识作为起点。
如“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三角函数”等内容,按教材中引入法为起点。
2、以所授内容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在“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将“区间分析法”作为掌握的重点,并以“区间分析法”为主线进行教学。
首先从验证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进而到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这就是抓住本质降低起点。
3、以已学内容的运算法则,基本方法为教学起点。
由于数学知识的逐步复杂及深化,原先的数学概念其含意会变化发展,但运算法则不变。
例如因式分解的概念随着数域的变化而变化;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随着数的概念的扩充而发生变化;幂的运算法则,其定义开始在正整数范围内,随着负整数、分数指数和根式的引入,幂指数便扩大到任意实数,其运算法则照常适用。
4、以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
数学概念一般不同于其他概念,对于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总结出来的概念,应尽可能通过直观教学。
例如棱柱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
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深刻,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5、以已学过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雷同点进行类比教学。
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
(二)多归纳——总结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多归纳、多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易记好用。
如求斜率的四种方法:
(1)已知两点求斜率;
(2)已知方向向量求斜率;
(3)已知倾斜角求斜率;
(4)已知直线的一般式求斜率。
又如直线的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有一个共同特点,方程中都含有。
再通过练习:已知直线经过点a(—3,1),b(1,4),分别用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求直线方程。
(三)勤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四)快反馈——及早纠错: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
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
教师对于练习、作业、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面批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由于及时反馈,避免了课后大面积补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三、辩证施教,掌握学习方法:
不是努力就能学好数学,但不努力肯定学不好数学。
因此如何教以及如何学都得讲究方法。
(一)弃重就轻、引发兴趣: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曾经的挫折为他们的数学学习留下了恐惧的阴影,很多同学有畏惧心理,提到数学就害怕,见到数学就头痛,甚至厌学数学。
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取得他们的信任。
而后了解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
最后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还可以结合历届学生成功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门造车、暴露思维:中职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作业问题很多,书写格式五花八门、条理混乱、交作业拖拖拖拉拉、有难题不合作、否则就是抄作业。
他们互不交流、互不讨论、互不合作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开门造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与作业,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题要将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基础问题,先做若干个基础题,然后做综合题。
课堂练习经常开展说题活动,以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
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比如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
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因此,要求学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培元、落实双基:
中职生数学知识“先天不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固本培元,优化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
因此,教师要加强总结,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树。
基本技能训练要多周期反复进行,练习题难度易中低水平,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
通过训练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改进方法、促使理解:
“上课能听懂,作业有困难”是中职学生共同的“心声”。
他们不会自主学习,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在解题方法上只停留于模仿,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在数学思考方法上,限于记忆模仿型、思维定式型。
实际上模仿例题做习题是数学学习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其致命弱点是缺乏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设计出学生预习例题的步骤:
(1)阅读例题;
(2)边看边做例题;
(3)默做例题,直至能够把例题规范做出来。
当教师讲解例题时就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
因此,教学必须使学生向探究理解型的认识水平发展,否则不利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张思明、勤学、乐学才能善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
大学的论文【第三篇】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他以其才智、幽默与追求真理的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而后者尤为其伟大的代表作。
关键词: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引言。
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历险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美国通常被直接称为“boynovels”(“男孩小说”)。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小引子中马克·吐温这样说道:“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可是我希望成年人并不因此而不看它,此外,我还试图想让那些成年人从书中想起当年的他们,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他们有时候干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冒险事情。
两部小说自诞生以来,在美国既受到孩子们又受到成年人的喜爱,并且一直被看作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家自己对《汤姆·沙耶历险记》比较偏爱,认为它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伟大。
但一般的评论和看法却和作家不一样,例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只是说《汤姆》一书“为他赢得了持久的声誉”,而《哈克》一书乃是“他名垂青史之作”。
要想知道评论界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就应该先从两部著作本身着手。
2《汤姆》与《哈克》。
《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克·吐温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它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
主人公汤姆在很多方面带有作者童年的影子。
马克·吐温以丰富深厚的激情,把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一举一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此外,作者还运用幽默手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陋俗、社会机构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
作者讽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通过黑人奴隶吉姆为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流浪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于处在奴隶地位的黑人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同时,也谴责了白人奴隶主的灭绝人性的凶残和罪恶的种族歧视。
主人公哈克贝利是个天真浪漫的白种男孩,他纯朴,善良,勇敢而富有心计。
由于讨厌资产阶级的虚伪客套和假仁假义,经常遭到酒鬼父亲的暴力毒打。
为此,他逃了出来,想去过一种浪漫自由的冒险生活。
在路上,他遇到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的黑人奴隶吉姆,按照当时美国宪法规定,白人发现逃跑的黑人奴隶,应该告发,哈克没有告发吉姆。
但是他内心还是十分矛盾,经常像其他白人那样歧视、戏弄对方。
后来在与吉姆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吉姆诚挚忠厚、勇敢地追求自由生活,于是他同吉姆成了知心朋友,还主动帮助吉姆逃跑。
在哈克与吉姆身上体现了一种真诚的友谊,哈克经过思想斗争,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健康心灵”的不论种族、肤色,主张人人平等的有民主思想的人。
另一个重要人物吉姆也是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忠厚的黑人奴隶。
他不安于被奴役的命运,逃出了奴隶主的桎梏;他不畏艰险,勇敢而坚强,他向往自由,始终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
当然由于作者看不到种族压迫的阶级本质,所以在小说中对黑人奴隶的解放采取了道德感化的阶级调和的态度。
3小说内容的共同点——作者儿时生活的复活。
从内容看,这两部儿童小说具有许多共同点。
它们都是以作者熟悉的环境为背景,许多情节都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创作的。
作者在《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延伸,延续了《汤姆·索耶历险记》的故事及其写实风格。
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谈到了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读过《汤姆·索耶历险记》,就不会知道我是谁,不过那也无关紧要,这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他说的基本都是实事,也有些事情是他杜撰的,但大部分还是真事”。
实际上,这两部小说复活了作者儿时的生活。
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在两部作品里交叉出现:汤姆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开头和结尾处出现过,而哈克也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露过面。
4不同的主题——“最受欢迎”与“不朽”之别。
然而从小说创作的主题来看,两部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一部完全为孩子们写的小说,它充分表现了儿童时期所特有的欢乐、恐惧、追求刺激的特点,对儿童天真、活泼、自由的性格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语言生动,惟妙惟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纯儿童小说,没有多少单调的道德说教,寓意过于简单,所以创作主题不够鲜明,缺乏深度,它的娱乐性要强于思想性。
另外,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几乎完全是叙事,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在结构上显得不够连贯,没有什么贯穿整部小说的情节。
从艺术上看这是它的缺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它的优点,因为这种结构十分适合孩子们阅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汤姆·索耶历险记》自出版后一直是儿童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创作主题上有着质的不同。
虽说前者是后者的姐妹篇,但它有着自己鲜明的主题——反对蓄奴制,赞美为自由而斗争。
小说通过哈克与吉姆深厚友谊的描写,旨在阐明为自由而斗争,并不单是黑奴的事,也是一切被压迫人民共同的目标。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出色的儿童小说。
它主题深刻,不回避社会的阴暗面,如它描写了罗宾逊医生被谋杀、强盗船船沉人亡等血腥场面。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是十分成功的。
哈克与汤姆完全不同:汤姆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天真、活泼、顽皮但可爱的孩子,可是哈克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他很少有传统的浪漫色彩,身上总是脏兮兮的,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不受文明社会的束缚,说话直来直去,满口脏话,但做事精明,注重实际。
如果说汤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那么哈克却是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与浪漫主义的抒情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细微的儿童心理分析、诙谐的讽刺和犀利的政论有机地结合并统一起来,使艺术与说理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在叙事手法上,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我(哈克)”来讲述故事,给人亲切感;同时,他在讲述故事时巧妙地运用大量方言口语和成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美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美国小说的语言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奠定了美国文学口语化风格的基础。
它文笔清新,不事雕琢,词汇和句法简单朴素,语言直接、准确、简明,颇有浑然天成的意味;长句极其少见,句子多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有时甚至不合语法规则。
而且字句和结构重复出现,使文字生动活泼,获得回旋复沓、蕴涵幽深的效果。
“他是美国第一位以创意运用方言,故意破坏英语幽雅的文学风格的作家。
此书中同时使用了几种美国南方方言,黑人吉姆的话则是使用黑人口语。
马克·吐温的风格开创了美国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先河,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著名小说家如舍伍德·安德森、欧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和杰·大·塞林杰等,都是马克·吐温的后继人。
埃略特与埃兹拉·庞德等人的诗歌语言也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特点,不能说同马克·吐温的文风无关。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以温柔敦厚见长,现代则以热情抒发见长,因而中国读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活泼泼的幽默,由于审美习惯反差的原因,感受反倒会特别敏锐,也能得到特别强烈的审美享受。
书一打开,就读到哈克、汤姆等这些孩子结成“强盗帮”,写了血书,效法罗宾汉这类英雄好汉,敢于“拦路抢劫”,敢于“杀人”。
可是最终“既没有抢人,也没有杀人,只是当作那样罢了。
可这“当作那样”的幽默,既是孩子们的心态的真实写照,又闪耀着当年开拓者的孩子们粗犷、豪迈的心灵世界,多么使人神往。
马克·吐温对历史真实的描绘通过一幅精彩的画面而表现了出来,其对于时代生活的细节的极端重视使人惊叹,跟我们心目中的杰克逊时代的美国非常吻合。
哈克是放在现实主义的天地中加以描绘的,这个天地充满历史感,是历史真实的现实主义描写,写的是十九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的美国。
那个时代的美国人的理想,他们的希望及其潜在的梦想,可以从我们传统的英雄哈克的性格中窥见一般。
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所以“不朽”,正因为它通过对14岁孩子的描写,在幽默逗笑声中酣畅淋漓地写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与灵魂。
马克·吐温说得好:“一个外国人可以复制一个民族的外貌……任何一个外国人都不能理解它的内在内容——它的灵魂、生活、语言、思想……只有一个专门家,他具有足以理解人民的灵魂与生活,并把它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的资格——这就是民族小说家。
从内容上看,两本书是姊妹篇。
看得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续。
从情节上看《汤姆·索耶历险记》一书更为轻松活泼,结局两个小男孩大发横财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收笔。
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中的哈克显然对“死”这一话题极为敏感。
哈克在寡妇家时睡觉前感到“只觉得寂寞孤单,真是恨不得死去的好”。
全书中多次描写到肃杀荒凉的景象(如密西西比河两岸的荒原),以及惨无人道的场面(如两家绅士射杀私奔子女)。
都让人觉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超越了孩子的故事,也不光是给孩子看的书了。
它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奥德修记》,还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逃亡“黑奴”形象。
作家视他为一个真正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将《汤姆·索耶历险记》一书中的反种族歧视观念进一步加强深化了。
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比《汤姆·索耶历险记》更加伟大。
5结语。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明显倾注了他对童年的深情怀念。
就像哈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开头就说:“你要是没有看过一本叫做《汤姆·索耶历险记》的书,你就不会知道我这个人。
不过这没有什么。
那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的,他大体上讲的是实话。
有些事是他生发开来的,不过大体上,他讲的是实话。
不过,实话不实话算不了什么。
我没有见过从来没有撒过一回谎的人……”如果马克·吐温先生的初衷是写一部童年回忆录的话,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童年纪事中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残酷情节。
这也许就是马克·吐温先生偏爱《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浪漫主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浪漫与现实,交相生辉。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张友松译、汤姆·索耶历险记[m]、福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
[2]刘尊棋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杨政、200部世界名著展评[m]、重庆大学出版社,
[6]马克·吐温,吴继梅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浙江: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
大学的论文【第四篇】
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施工信息管理在实践工作中常用的三种信息平台,分别是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施工信息作为施工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涉及到多环节、多渠道、多部门和多专业,为了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必须获得相关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信息的功能和价值。
当今工程施工信息管理随着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逐渐走向信息化管理,目前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广泛应用。
1工程施工信息管理概述。
工程施工从原材料采购、施工,到最终工程建设的完成,涉及面广、协助关系复杂,因此时刻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内部信息即工程施工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参与单位所产生的总信息,如工程概况、设计文件、会议制度、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控制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物价指数、新技术、新材料、资金市场变化等信息。
同时工程施工信息的形式多样,包括可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和文档文件、图片、图纸资料等无法完全数字化的信息,如勘察、设计图纸、合同、统计报表、指示、工作检查等。
工程施工信息是施工过程中实施进度、成本、质量和目标控制的基础和依据,没有信息的支持,控制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
由于施工活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充分的信息作为支持,利用信息指导工程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如利用感知与识别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通信与存取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计算与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认知和再生、控制和显示技术进行信息的执行等,实现施工信息的效用和价值。
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未来的发展,为了控制工程施工的四大目标,对施工信息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信息管理首先分解信息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制定各项分计划,指导并协调施工活动,实现信息管理的计划职能。
其次,信息管理要组建、运做并维护信息系统,为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实现信息管理的组织职能。
然后,为了实现施工企业的目标,施工管理人员指导和影响施工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实现其领导职能。
最后,为了实施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计划和实现最终目标,要对工作进行衡量、评估、纠偏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的控制职能。
2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平台。
工程施工信息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工程施工信息的管理逐渐走向现代化。
下面具体介绍工程施工实践中常用的基于数据库的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为基础的项目信息门户和以空间建模与分析为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三种信息平台。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管理信息系统(cmis)是指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所需要的施工信息,为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和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系统首先要建立其信息源,也称中央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基本公共数据如定额依据、资源单价和招标投标信息等和工程施工初始数据如预算数据、网络计划、外部信息、施工实时信息和投标依据等输入中央数据库。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从而实现对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和合同的控制,这四大控制作为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与中央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和交换,集成和共享收集到的数据。
系统的开发经历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主要目标和活动。
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围绕以下三种功能系统:公共基础系统、维护安全系统和业务职能系统。
公共基础系统是为项目的管理人员提供项目共性的信息。
维护安全系统是一种辅助系统,它通过各种条件的约束使使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并且不断的发展。
业务职能系统由工程管理系统、技术质量系统、商务系统、物资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和行政系统六个模块组成,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
以项目为中心对项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设置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用户权限,为项目各参与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项目信息的安全、高效的信息单一入口和沟通环境。
按照项目信息门户的运行模式将其分为以下两种类型:psws模式(专用门户)和asp模式(公用门户)。
项目信息门户提供的主要功能有:桌面管理、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项目通信和讨论、任务管理、网站管理、电子商务、在线录像等。
导致项目信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信息的应用环境非常复杂,而项目信息门户的引入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系统的实施工作采取自主开发和购买商业化信息平台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考虑经济、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方法等因素。
实施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产品选择,调查项目情况并分析用户需求,组织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
实施阶段主要是设计与外部应用程序的接口,采集数据,购置所需设备,分解项目结构、对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收集组织信息、分析组织过程,并组织系统总体的培训和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知识培训。
安装配置阶段主要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硬件的组装和配置、部门的确定、编写系统实施手册和信息管理制度,并组织系统管理和用户操作的培训。
试运行与二次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试运行部门、修改和调整系统、编写实施手册,并组织用户操作和工作专题的培训。
全面实施阶段主要是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监控系统的实施情况,贯彻信息管理制度,并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辅导,最后全面评估和持续改进系统。
并最终提高功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应该充分重视项目信息门户的建设和实施。
是一种地学空间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提供服务的新型空间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多个领域迅速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施工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
施工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包括建筑物的位置、地下管线的布局等空间地理数据和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管径等空间信息所对应的属性数据。
系统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数据输入、图层、文字和点样式的管理、查询分析、施工控制和系统维护。
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如:建筑物的分布、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布局等,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合理并快速的的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特有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扩展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可视会议等新技术的图形查询和空间信息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辅助。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施工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直有力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如将管辖区域内的施工项目显示在地图上,定位查询施工项目,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管工作。
大学的论文【第五篇】
我国高校在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中,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比实践占用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升和锻炼。所以,如何通过消费心理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因此,分析消费心理学的教学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对消费心理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成绩。
(一)教学内容比重失衡。
我国高校设立的消费心理学课程,比较重视理论知识,而不是实践。消费心理学课程分为两部分,一是影响消费者的内部因素,二是影响消费者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从消费者的心理方面进行讲解,外部因素则是通过经济方面的原因进行的解释。它们都涉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教学关系不大,所以教材安排设计的侧重点主要在理论方面,而不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并不强,教学内容比重设定失衡,要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向。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我国高校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就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虽然借助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但教学的形式没有改变。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践。以讲授课程为主的教学方法,更多地提到的也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和实践相结合的案例,使得我国高校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出现偏差。所以,想要提高学生在消费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改变教学手段,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帮助他们设计实践活动。
(三)学生特点定位不准。
高校开设消费心理学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其重点应该是实践过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巨大改变,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但学校在设定这门课程时,忽略了学生的想法,导致课程内容设定枯燥无趣,尤其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感觉到厌倦,没有实例进行对比。所以说,由于学校对学生的特点定位不准确,导致课程设定不合理,最后导致消费心理教学施展不顺利。学生对消费心理学课缺乏兴趣,导致教学失败。所以,学校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设定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要求的课程,保证教学课程的顺利进行。
(四)考核内容深度不够。
消费心理学,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还包括对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研究,多方面地结合,才能深入消费者心理。但高校在设定消费心理学课程时,对于知识难易程度的设定比较初级、简单,考核时的教学内容也不够深,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所以,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会在讲课时侧重讲解理论知识,尤其是要考核的知识点,这使得知识点的设定深度不够,考核深度也不够,尤其是没有实践考核内容。所以,学生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缺乏实践能力。
(一)增加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教学法。消费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消费者在商品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课程的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和课程教学内容相符的实例,让学生在课堂中分析实例,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大学生更关注和自身消费有关的商品活动,可以让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法定假日期间去国外旅游购买商品的人很多,假期期间商品的价格波动是什么样的,对消费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可以为国家带来多少利润等。这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中,通过实例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
2.角色扮演法。学生缺少实践机会,尤其是在社会上进行实践更不容易,因此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真实地体会消费者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心理博弈,发现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样的差距。在学习消费者气质和消费能力及心理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比如,一个学生扮演销售人员,其他学生有的扮演学者,有的扮演“暴发户”,有的扮演农民工,有的扮演家庭主妇,让他们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心理活动,并准确地表现出此时角色的状态。然后再扮演销售者,揣测这些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并把商品卖给消费者。
(二)改变教学场所。
1.实地观察与市场调查。高校开展的消费心理学教学课程,重要的是实践过程,所以一直在教室教学。即使经常设定和消费心理有关的活动,也没有实际参与到市场中产生的效果好。所以,改变教学场地势在必行,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可以通过对当地市场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趋势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让学生观察市场周围情况、各种商品的售卖情况、消费者层次和所消费商品的区别及消费者对市场价格变化的敏感度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消费心理学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2.走进实验室。实验课程的重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但是目前的实验大多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验过程和意义,所以要改变现有的实验过程和内容,确定正确的目标。比如,可以把经典实验和消费者心理联系在一起,把经典实验中的某些无意义符号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物品商标,然后把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进行联系,保证实验室的实验具有效果。
(三)根据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1.增强科研训练。我国高校在开设消费心理学科目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只有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才能让他们通过不断研究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全新的比较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报告。并且这个报告要和实际经济市场中的消费者心理相结合,保证学生对消费心理学有过真正的研究,真正地理解消费者心理。因此,只有经过深入研究,根据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调查,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真实有效。所以,一定要针对学生开展科研培训,保证他们在消费心理学中得到实践的机会。
2.培养就业与创业意识。消费心理学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市场中消费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消费者和产品的`特点,制订更优秀的销售计划,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消费心理学的课程上,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商业运营和销售技巧等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创立一个小企业,感受消费心理学对自己创业和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四)增加实践能力考核,量化考核指标。
高校对消费心理学的考核主要以试卷为主,也就是说,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但消费心理学更重要的是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在社会中发展、成长。所以,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就需要设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并把考核内容量化,通过量化指标判断学生做的实践任务是否符合消费心理学对学生的要求。并且,教师要把消费心理学的考核重点设在实践部分,理论知识部分占到30%即可。把实践能力进行量化后,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我国高校的消费心理学课程,是根据市场发展而增设的。消费心理学重视实践的作用,所以实践教学是消费心理学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内容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经历,得不到锻炼,提升不了能力。所以,要在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实际的锻炼,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学生学习内容,设计合适的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大学的论文【第六篇】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算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水利,机械等农业设施薄弱、竞争力低。在很多偏远的山区,都是靠人力经营土地,收成的好坏也是靠天说了算,防灾抗灾能力差。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效益偏低,农民收入渠道窄,收入少,城乡居民收入仍持续扩大;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节节攀升。在如今的社会常年守着土地的农民很少了,大多在农闲的时候都去外面打工。所以有人说减少农民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相反,有可能引导农业走向误区。农业、农村、农民是“三农”问题,根本是农业问题,农民是这一古老产业中的从事者,从农业产业这个角度讲,有些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我们不承认农业发展的比较劣势,试图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的福利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的农业缺乏根本的竞争优势。在外国农产品的不断冲击下,我们的农产品只会收缩不会扩大。这是因为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好,组织机构不合理,后期积累的技术也不够,与国外规模化的农业结构相比不占优势。当前农民大多数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业商品化还很低,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把粮食卖了来换取生活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农村人口减少了,也不能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放弃农业也是不行的,从古至今农业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发达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目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粮食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要保证农业的发展空间。只有给农业定好位,制定的农业政策和农业制度才会合理,利于农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进程化很快,并且是没有止境的,这就使农村在不断的缩小,这种城乡的此消彼长使农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农业很重要,但是古老的农耕方式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所以各国通过不断的改进,逐步实行农业的现代化,用机器代替人的操作。无论城市化的进程多么的迅速,但是农业始终不能被代替,要不断的解决农业目前处于的尴尬地位。
二、发展农业经济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城镇化一方面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可以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它既为农业发展创造需求,又为农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提供资金积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具体工作中,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二)农业现代化。
现代的物质条件把农业装备起来,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自主创新,壮大农业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在农村普及农业技术知识,逐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用科学技术种田。面对一些偏远的山区,环境地貌无法改变,但是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专业知识来和土地要收成,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是为了解决农业在社会化生产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无论是农业的科技服务,还是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农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服务,都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实施的很多惠农政策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虽然惠农的政策不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但是这个措施从一方面调动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的积极性。国家加强对农业的宏观帮助,在农产品价格和相关的惠民政策上给农民实在的好处,提起农民的积极性。
(四)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世界各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都实行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如美国,尽管它的主要农产品的产量接近或超出其国内实际需求的一倍,但是,它为了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便能在特殊的情况下应付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仍然在国内生产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对农业和农产品进行极其严格的保护。我们应借鉴其做法,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首先,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手段是农业保护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确保农业保护连续、稳定的实施。其次,政府可以建立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健全市场规划,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建立市场信息传播网、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和相应的价格保护体系;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市场供应价格,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国际上有关专家分析,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的这30年中科技对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贡献为80%,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73%。今后全世界农产品增加量的83%将靠科技来实现。这主要依靠:1、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发展的后劲。据研究,世界平均农业科技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为1%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超过5%,发展中国家为%左右,而我国仅仅是%~%,是世界上农业科技投资最低的国家之一。为此我国已经制定农业投资的具体计划,到20xx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总产值的%~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2、加快农村教育步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达到8507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下降为%,下降了个百分点。虽然文盲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是绝大多数文盲人口仍然集中在农村。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握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3、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成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据统计,1998年到20xx年,国家投入14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新增农业就业人口1051万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新增人均纯收入约300元。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还安排财政资金972亿元,建设59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22个农业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它能够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产、供、销于一体,把农业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采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和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它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规模优势,借助群体力量,拓展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目前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我国农业经济的前景。
近年来,中央支农、惠农,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欣欣向荣、农民喜气洋洋。20xx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也为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十一五”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领域及技术政策进行战略调整: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技术支撑;为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大幅度地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技术支撑;为推进农业集约经营的增长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我国的农业改革还需要很长的路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对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让农业现代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让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让农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大学的论文【第七篇】
一、绪论。
题目。准确来说,题目是1篇文章的灵魂,也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所在,确定了文章的题目,也就是确定了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这里指议论文),那么接下来文章所有的内容都是要为题目服务的,如果中间有偏差,就会出现文不符题的情况,那么整篇论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就是所谓的跑题,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选题之前,一定要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确认自己的中心论点,以免事实论据不充分,导致文章没有说服力。
摘要。摘要是标题下面,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文字,文章的摘要里面概括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我们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总结与概括。
二、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技巧问题。
(一)论文选题不深入。
1篇论文是否要其研究的价值,主要看论文的中心观点以及论文中用于佐证观点的材料,这就需要作者确定好自身论文研究的问题,一般论文的研究范围不能太宽,学术论文一般不强调研究问题的宽度,更看重的是深度,如果1篇论文涉及范围太广,作者肯定是难以做到深入的。进入论文写作准备阶段,多数的学生往往为论文的选题犯愁。的确在准备阶段,选题十分重要。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研究,论文的写作就会顺利一些。
(二)文章论据不充分。
文章论据不充分,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很简单,有两种,一种是搜集查阅的资料相对太少,另一种就是搜集的资料不能够充分的证明文章的观点。第一种很好解决,只要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手段,例如:网络、图书馆、调查问卷等查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即可。第二种相对来说就要有一定的技术性,在我们确定了中心论点之后,那么所运用到文章当中的事实论据都是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查阅的资料,也都是与之相关,在筛选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中心突出并且具有代表性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证明其中心论点。
(三)文章结构混乱。
确定题目和中心论点后,在很多资料的面前,许多作者都不清楚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安排,第一步应该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文章时列出一个文章的大框,传统定义上来说也就是文章的提纲,但是现在学校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都会在撰写文章时,要求我们先撰写一份开题报告,这里面就是需要我们理清楚文章的大致思路了。
三、针对上诉的解决办法。
(一)以小见大的选题。
论文题目的选择一般是一个从大到小、从不全面到全面的一个过程,一般我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自身的兴趣去选题,这样写起来也相对会流畅一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在加上自身所学的知识,大量的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这样确定起来的论文题目,就会比较好书写了。
(二)搜集、筛选资料。
通过收集得到的材料一开始没有必要都通读,可以先翻翻目录或索引,找出与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有关或紧密相连的章节。通过泛读,大致了解本论题有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景,避免重复别人的工作。在这些过程中,有几样事情需要做概括出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研究现状,整理出毕业论文提纲或大致思路,熟悉基本的毕业论文格式与写作规范。
(三)写好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有目的性。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导师能够判断出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存在学术价值,在逻辑上是否存在不完美,以便我们后续的论文,如果长篇符的直接撰写论文,其中就有可能产生许多的问题,修改的部分也相对会比开题报告麻烦,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省下导师的时间,也可以保证我们在撰写过程中不做无用功,所以撰写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现下各大高校为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都在论文撰写要求里面,要求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可见开题报告的重要性。
保证开题报告的结构。开题报告的结构相对来说都是固定的,首先是“选题的'意义及目的”,这样导师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的研究的价值所在已经研究后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其次是“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再有就是“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参考文献”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
但是这些东西也是要分清主次的,不要一味的罗列观点,那样对于开题报告来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论文的基础观点和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其中我们撰写开题报告的重点。只有分清主次,这样,文章结构与层次才能够清晰。一般的开题报告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相关的研究文献回顾,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价;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可能的创新之处;已有的研究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四、提高大学生写作技巧创新方法。
(一)运用多种修辞方式。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写出了荷叶个方面的美丽。
(二)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参考文献:
[1]戎文慧,王颖,朱蓓,李娜.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03).
[2]张静.从1984-论文统计看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02).
[3]郦金花.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11,(01).
大学的论文【第八篇】
摘要: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1引言。
科学研究范式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是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它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研究范式就是科学群体在开展特定的领域研究时所共同遵守的准则。
学科是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单元。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应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地理研究范式则是地理学科与不同哲学思维所结合的产物。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主要关注陆地表层环境要素多时空尺度分异规律;既关注自然要素也关注人文要素;既关注空间过程也关注时间过程;既关注局地尺度也关注全球尺度;既关注格局也关注过程和机制。由此不难看出,地理学是一门内容涉猎广泛、问题类型多样的学科。当今地理学处于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状态,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地理学的研究目的、理论假设和方法论特点,可将地理学研究范式划为经验科学范式、实证科学范式、系统科学范式和大数据研究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各自的数据需求、分析原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可综合归纳出如下主要特点。
2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
“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开端。因此,基于经验的认识是由表观而直接的大量事实的积累而产生。因此,基于经验认识总结的规律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解释。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可以追溯到郦道元《水经注》出品的年代。当时的地理学还不具备自然科学的实验特征,以自然和人文现象记述、地方志等特有的文学、历史形态而存在。作为对自然事物、人文现象的描述,通过大量事实的直观感受、累积,总结形成对地理区域的认识。古往今来,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存在着,而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理学的重要学科任务之一是刻画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因此,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研究范式具备独特的研究特点。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在假设是地理空间绝对的差异性,这是地理分异的基础,也是地理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地理空间存在相对的近似性,这是地理分区的基础,也为地理学科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多年来,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以刻画区域要素和区域差异为目标,根据大量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义了地理区域划分的指标体系。在实现上述目标时,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采用野外调查、实地测量、多比例尺制图等方法,所使用的数据种类相对简单,数量相对稀少。从中、宏观尺度上分析了地理区域的时空差异,建立了地理地带性规律和地理区划的规则。考虑到现代地理学发展的需求,基于经验科学的地理学在针对小尺度地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方面存在相对的局限性。
3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
“实证”是指通过实际亲历的证明,证据确凿的验证。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测的数据和实际研究的手段来总结一般性结论,并要求这种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地理客观事实告诉我们,地理区域存在着绝对差异。一个区域的特征、状态、过程和形成机制无法在另外一个区域得到完全的重复验证,这给实证研究理论假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证明其存在,同时证明其存在的本质,实证科学的地理学目的是力求科学准确刻画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特征,并探求其动力学解释。但由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多种多样,其格局、过程及变化机制的解释具有多解性,因此实现其目的的难度非常之大,一般采用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基于实证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理论假设为自然地理要素时空变化过程基本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经典物理学的方法刻画地理要素的演变。在刻画人文要素时,其假设人文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之间存在固有的本质联系,并选择恰当的统计学方法加以解决。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特征为:通过实验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利用其刻画地理事实过程从而减少偏差;通过动力学、统计学的方法,构建逻辑科学、参数适合的模型,实现模拟结果的真实逼近;在此基础上,实现中观、宏观尺度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的本质解释,进而理解地理要素时空演化的动力学驱动过程。
4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仅是具有层次的有机整体,还是从属于更大系统的组分。地理学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研究,这些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可视为系统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它们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属性特征。同时,不同地理尺度的有机整体构成了陆地表层系统的层次结构。从系统的理念出发,研究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演化规律、功能结构是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重要特点(李双成,)。
从这个意义出发,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标是刻画地理类型区和地域综合体多要素协同演化规律。这一地理科学研究范式的科学假设为:共存于同一系统中的地理要素具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特征。宏观地理区域时空行为演化特征影响微观区域变化进程;微观区域的特征改变也会传递到宏观区域。当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改变陆地表层系统的整体行为,并导致其原有功能退化。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认识自然和社会地理现象的路径,应用的实验数据种类丰富,采用统计分析、动力分析、模型模拟、要素集成、层次集成等方法才能实现对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着重分析多尺度地理类型和地域综合体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探讨整体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理解系统多重临界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陆地表层的组成、层次相互反馈的过程。只有对上述事实充分理解才能真正对陆地表层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真正有效的调控措施。如今,中国在不同区域面临各种环境问题,要想真正、有效地加以治理,基于系统科学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认识地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诚然,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很重要,但是方法、技术、理论尚不成熟,需要进行长期探索。
5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
“大数据”源于信息科学提出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是,从信息领域、商业领域和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此介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捷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目前,大数据广泛应用于商业管理、行业管理以及公共决策等方面。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大数据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则是一个全新问题。简单利用“小数据”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大数据研究中是对利用大数据的一种误读。从地理学的研究出发,传统“小数据”的获取是针对不同的地理事实设计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对地理事实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从数据本身的变化可以直接地理解地理事实的变化特征。大数据则不然,数据产生带有“自发性”,并非针对理解地理事实而设计,数据本身与地理事实相去甚远。大数据是公共财富,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谬以千里。
当前,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地理学研究的深化和从地理学的视角解决社会需求问题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在应用大数据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数据分析产生知识,这与大数据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从大数据中挖掘知识的难度更大,需要创建新方法、新技术以期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多有益的地理知识(杨振山等,);其次是加强多尺度聚类分析。传统聚类分析是根据数据的亲疏关系聚类,以期获取同一地理现象的空间认识。由于大数据与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较“疏”,因此,在寻求地理相似性的同时,更应强调多源数据、空间关系的特征,力求分析结果更加贴近事实。
从以上论述可知,大数据的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目的是刻画地理事件与地理要素的时空联系,进而揭示其发生的本质。其理论假设是地理事件与其相关的地理要素是有内在联系的。在研究中应注意与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地理科学方法的结合。对地理大数据科学范式的研究有望为短时间尺度地理事件发生的监测和预测提供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持。诚然,尽管大数据在地理学界“炒”的如火如荼,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范式,其本体特征尚未达成广泛共识。
从地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奠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性质,形成了地理学的本源特征。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是当今地理学研究的潮流,使地理格局、过程研究不断深化,是地理学成就的标志。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是前沿,是全面认识陆地表层系统行为,促使地理学从“好看”到“好用”的关键环节。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则是探索,有可能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提供全新的路径。
由于人类对地球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未能触及,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加以解决。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共存并用的。由于地球科学的复杂性,这一特征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双成.2013.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m].科学出版社.
信息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第1期,第1-3页。
大学的论文【第九篇】
本文在对高校健美操课程开设的现状、内容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施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校健美操课程发展的因素,以高校体育教育的新理念为主旨,提出有利于健美操课程发展的建议,主要是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作者:陈元香谭月华作者单位:陈元香(西安培华学院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65)。
谭月华(四川大学体育部,四川成都,610065)。
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83关键词:健美操高校体育现状对策
大学的论文【第十篇】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时代呼唤着一股新生的力量来挽此狂澜。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言变法,谋求富强,给奄无生气的中国注人了生机。为完成变法大业,维渐派深深感到对人才的需要,这些人才就是不同于旧式封建文人的新式知识分子。培养和造救人才就成为维新派进行变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
首先。维新派把培养和造救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维新派清楚地知道,要实现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那些“摇头顿足,高吟低咏,惟腐烂文数篇”的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培养和选择一批新的人才。维新派认为,不论是政治的革新还是经济的建设与改造,都急需大量具有新思想、新才干的新人才。然而,中国几百年来传统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扼杀、摧残人才,通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救新式人就成为变法运动中一项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工作,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为了给变法维新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康有为于1890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各省学子,千里负岌,闻风相从。前后达三千人”习。这些人有许多后来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万木草堂实际上成了康有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基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关键问题。为使大量新式人才为国家所用,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要大力搜求天下才俊。议筹变法之方。他还建议设立制度局于内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午门设立“上书所”,允许天下士民自由上书,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人才‘维新派虽有通过皇帝摧用维新分子之意,但也向皇帝提出了人才与变法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诸如练兵、开矿、通商等事务,必有人才为之操作。方可成就,所以人才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前提。谭嗣同说:“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习“变科举而后可造救人才,而后可变一切之法。他把变科举、兴学堂、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的当务之急。
其次。维新派非常注意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低层到高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主要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往往重于实用技能。而在维新运动中,变法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所以维新派对“通才”,尤其是对善于“言政”的人才更加注重。康有为在广东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注意对“言政”人才的培养。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巫于教育。他把培养人才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在讲学中,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改革。在开设课程上。他专门把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列为一种课程—经世之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足见他用心良苦。在讲课方法上,他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和学生们共同研究。如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他们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历史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协助自己著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言政”的能力。学生们在康有为的教导下。“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康有为对政治人才的重视正如有人所说:“先生之诲人也。期在造就有用之人,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为了政治改革.康有为曾建议光绪帝: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庭,选天下通才人院办事,皇上每日亲临。王大臣派为参议相与商榷。一意维新。立法院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机关,其办事人员不是仅仅拥有实用技能的人就能够胜任的。而必须是既有实技。又能言政议政的“.通才”才能担当此任。
维新派认为,要完成变法大业,不是几个人所能办到的事情,它需要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仅有人才是不够的。还必须形成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作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却遭到列强的多次侵略,甚至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所战败.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散而不群,愚而不学之故也”。康有为举例说:“象马牛驼不能群,故人得制焉。如使能群,则至微之蝗,群飞蔽天,天下畏焉。况莫大之象马而能群乎?”他进一步指出:“故一人独学,不如群人共学;群人共学,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学则强。群则强。中国欲自强.“惟有合群以救之”只有“合众人之才力”,“合众人之心思”才能挽救危亡。因而康有为指出:“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维新派不仅从思想上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而且也付诸于实际行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义愤填膺,他们以省籍为单位到都察院上书请愿。康有为认为“士气可用”,抓住时机,联合18省130。余举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摘庵集会,联名向皇帝上书。这次上书,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政治影响。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开士人群体干政的风气,维新派从中也更加认识到人才“合群”的重要性。梁启超对人才“合群”的作用是这样认识的:“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虎豹狮子。象驼牛马,庞大傀硕,人监之驾之。惟不能群也。非洲之黑人。印度之棕色人。美洲南洋澳岛之红人,所占之地。居地球十六七。欧人剖之铃之,若槛狮象而驾驼马。亦日惟不能群之故。“能否建立起人才群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为了集聚人才,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群体。维新派通过建立学会来拢络人才。康有为认为:“中国风气,向来散漫。士夫戒于明世社会之禁,不敢相聚讲求。故转移极难。思开风气。开智识,非合大群不可,且必合大群而后力厚也。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说:“先生(康有为)又以为凡讲学莫要于合群,盖以得知识交换之功,而养国体亲爱之习。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屏,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可知维新派是为了易合群”以开风气而挽世变,从而组织学会的。他们利用学会来“广联人才,创通风气”。扩大维新宣传的影响,争取官僚、士大夫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人才网。为了加强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他们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的成立,使当时“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各地学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第四,维新派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是维新派人才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为此也做了大量实践活动。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他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厉代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很深的学生协助自己著书,以教学促进研究.研究推动教学。另外。还要求学生练习演说、作体操和假期游历,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增长各种知识。康有为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一方面,他极其重视道德思想教育。主张把“育德为先”的教育贯穿到人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从育婴院、小学到中学、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在重视德教的同时,还要兼施智教、体教、实业教育和美德教育。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对于智教.康有为认为,其人之愚不肖。亦由智教不备之所致也。”因此,他重智教、开人智。通过智教来培养有用之才。对于体教.他认为“学贵以养身健乐为主”。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要加强体育锻炼。另外,康有为对实业教育、美感教育也大力提倡。他重视德教,并且兼施智教、体教、实业教育和美感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严复认为。只有提高全民族的自由意识和自治能力,才能促进国家政治的发展,国家才能走向富强。因而,他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他说:“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日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增强人民体质。开民智就是全面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新民德就是通过思想文化教育.更新国民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摆脱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们的束缚。增强人们的爱国心。对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三者的关系,他明确地将国民素质教育概括为德育、智育、体育三个方面,在三者当中,智育重于体育.而德育又重于智育。为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严复一方面亲身实践,直接从事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致力于对西学的介绍和传播。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教育的普及,并规划出普及初级教育的具体方案。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严复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并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梁启超也极力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认为“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殆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有丝毫不容假借。欧美所以强盛,是由于其国民德、智、体三者皆优。人民具有较高的自治能力。中国所以贫弱不振,是由于“其民愚随、怯弱、涣散、混蚀”,素质太差。一旦中国人民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成为所谓的“新民”,中国的强盛就指日可达。梁启超所说“新民”,包括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中心则是新民德。民德的高下优劣.“乃国之存亡所由系也”。可见,梁启超不仅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同康有为、严复一样。将德育摆在第一位。
维新派的人才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虽然深深打上了阶级和时代的烙印。也没有能够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对其进行和研究,对当今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