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活化石听课记录(最新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活化石听课记录(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活化石听课记录【第一篇】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说明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一个猜谜,有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揭示谜底后相机简笔太阳,形象直观,为导入课题:阳光,做好铺垫。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阳光有什么作用?"目的是要让学生充感受到阳光就在我们身边。其实还可以这样设计"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阳光灿烂,在这样好的天气中你想做些什么?"可能更适宜拉近学生和阳光的距离。
认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重点所在。我将本课12个生字从读音上进行了归类,分别整合成翘舌类、前鼻音类、后鼻音类三大类。然后通过1、看拼音读,2、去拼音单个认读并组词,3、交流方法认读,4、做"登山"游戏,5、结合句子读这五大环节,步步深入,提高难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认读中和生字反复见面,牢记这12个生字。
游戏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巩固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目的有二,第一:让学生加深记忆,进一步巩固。第二: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认字。从评课的意见来看,识字方法的引导还不够深入,可以进一步引导用"加一加、减一减、在生活中你还在哪看到过这些字"的方法渗透教学。
活化石听课记录【第二篇】
《活化石》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八组第33课,本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活化石》一课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三种幸存的珍稀生物,兼有知识性与趣味性,可以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发现,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相似,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教学片断]
(一)教师指导学习“银杏树:”
(2)特点:板书(样子容易辨认、长得慢极了)
填空理解具体描写“长得慢极了”——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还叫公孙树。)
(3)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学习“辨”,和“辫、辩”比较。
(4)师生合作读课文,了解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那是因为它的果子是白色的。
(二)原来银杏树是因为这些原因被称为活化石的,那大熊猫和中华鲟又是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小组合作学习大熊猫、中华鲟,出示要求。
经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结构相似的课文。效果很好。因为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那些在课堂上没能掌握教师所教内容的学生往往与在其他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的同学进行讨论争论时受益匪浅。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每个教师都知道,我们靠教学来学习,而当学生们在给其他组员作解释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由于他们是一对一地相处,学生就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学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在传统式的教室里,那些没有听懂的学生只能缩在座位上希望老师别叫到自己,而在合作学习小组里,他们就不必躲了,因为这种环境是毫无威胁的帮助式的,学生可以在此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向别人寻求帮助。一个学生如果在全班人面前回答一个问题而答错了的话,很可能会被大家笑话,而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就不同了,小组中的组员都抱有一种“我们都是一体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们中有人不懂的话,组员得到的更可能是帮助而不是嘲笑。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所以,对“大熊猫、中华鲟”两种“活化石”的学习,教学设计为合作学习是很明智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文学完以后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环: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3、(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由于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和文本进行了很好地对话,所以,学生的智慧得到升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比如郭俊含同学说:嗨,大家好!我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我有一亿多年的历史。我生活在江河里,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我的眼睛有核桃那么大,而且亮晶晶的。我有一张又大又尖又长的嘴。你们说:我的样子奇怪吗?如果大家喜欢我,可要好好保护我哟!
因为要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那些平常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与同学交流,既训练他们的胆子,又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
对“化石”的解释要简化、清晰、再口语化些,要和“活化石”的概念比较后讲透彻。句式训练可以用填空式的练习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来,这样课堂节奏更紧凑。
总之,我感觉这堂课的教学是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活化石听课记录【第三篇】
设计思想:
《活化石》是带有科普性的1篇文章。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活化石》一文语言简练、准确。如“一把把”、“一片片”、“小扇子”等简单的词语,却极其形象地写出了银杏树的特点。抓住这些词语,让孩子们思索:为何不能换成“一把”、“一片”?这写出了银杏树的什么特点?让孩子们明白,简简单单的语言,背后却包含着这么多深意,真是妙哉!在《活化石》一课的朗读指导,我重点抓住每种化石的特点,让孩子通过朗读去表现出每种化石的不同之处。紧扣教学目标,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的语文水平,通过“读通、读顺、读好、读懂”的过程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既品悟了语言文字,提炼了相关信息,受到情感的熏陶,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语言。
教材分析: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情分析:这是1篇常识性较强的课文,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学生一般比较喜欢这样的科普文章,但他们所喜欢并非朗读和思索,而是在课堂上等待着老师的讲解及多媒体呈现的缤纷图片。课文的常识性较强,语文味却不够浓厚。而这,也正是我苦恼的。如何让常识性文章上出语文味,是我在这节课的小小探索。要从这样的课文中挖掘出语文味,需要老师反复研读教材。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叠词的使用,初步感受叠词的语言表达作用。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策略和手段: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今天电脑博士将带大家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去吗?(播放课件)(出示博物馆图片)师:你看咱们来到了哪儿,拼一拼它的名字吧!(博物馆)
师:让我们走进神秘的古生物世界吧!
2、学生质疑。师归纳整理:什么是活化石,课文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好吗?(设计理念:上课伊始,通过媒体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并解决了学生对化石的原始积累的不足。同时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化石,养成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并由化石导入了活化石,引起学生思索。)
1、按要求读书:
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读不通的词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小老师领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课文读完了,现在你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用上上面的词语来回答。(出示: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三种活化石。)个别说、齐说。
如学生出现错误,如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活化石。
师引导:课文介绍了3种活化石,为什么有4名字呢?(结合理解“公孙树”)读句子: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3、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重在让学生认读词语,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文本传达的主要信息。)
(一)学习第2小节。
1、课文哪几小节介绍了3种化石,让我们进入活化石博物馆参观吧!你们想先去哪儿?(课件出示: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及图片)请你选一种活化石再自由地读一读。
2、学生选读课文
3、师:小游客们,欢迎你来到活化石博物馆,先让咱们走进“植物园”吧!哪个小朋友来给我们读读资料?小游客可要听仔细了,等会儿还有问题要问你们呢!
4、生个别读。师生正音。
5、辨认树叶,感悟用词。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点拨评价:银杏树叶真多呀!银杏树叶真可爱!你一定很喜欢这树叶,听你的声音中还透着喜悦,仿佛真拿着一片银杏树叶在细细端详呢!
6、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银杏树。(交流:古老的、长得慢、珍贵的)
(二)学习第3小节。
师过渡:小游客们,走出珍贵的银杏树植物园,让我们迈进可爱的动物吧!哪个小讲解员继续为我们做精彩的讲解。
1、生个别读
2、正音:熟悉、灭绝、食肉
3、交流:你觉得对大熊猫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师点拨:呀,大熊猫真顽强!是呀,真不可思议,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居然也吃肉呢!大熊猫可爱极了,你们见过吗?可课文却没有写到底有多可爱?小讲解员能把它的样子介绍具体吗?我们学着刚才银杏树的介绍方法来介绍。
出示句子: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它的身子,四条腿,一双大眼睛像是。同桌练说,指名说。
(三)学习第4小节。
师过渡:告别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我们走进水族馆吧!
1、生个别读
2、正音:正音:硬鳞、核桃、缺乏、稀有
3、小结:小结。你觉得这是一种的中华鲟。
师:听完了三种活化石的介绍,我们还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朋友,再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1、指读黑板中的词语。
熟悉、食肉、核桃、硬鳞、历史灭绝、珍贵、保护、稀有缺乏个别读、齐读。
2、用词说话
现在你还能来说: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公孙地、中华鲟三种的活化石。
4、交流、质疑。为什么会伤心,为什么会悲伤,为什么愤怒?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课文中还有3个左右结构的字,请大家按照我们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写写“代、孙、植”,比比谁的字儿最漂亮、最匀称。生练写。师反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活化石听课记录【第四篇】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自如地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化石》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能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开课即展示银杏树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追问:为什么把银杏树称为活化石呢?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带动起来,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在之后的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展现课文中提到的三种活化石静态画面,电脑动画体现动态活化石。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对比两句话的不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句子。使得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这样设计,突出了重点,简易突破难点,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人文性。其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拥有了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语文本来是一门外延极其广阔的学科,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活化石》把学生带到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学生读了课文之后,对课文中才讲了那么一点关于“活化石”的.知识感到很不满足,好奇地向老师询问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于是老师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去了解课文之外的更多的关于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的知识,学生特别感兴趣,语文学习的范围从原来的课文一下子打开了。可是如何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呢,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大家讨论,上网、查阅课外书、询问家长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关于活化石的知识。
再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好伙伴。
接下来,他们还要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认真阅读理解,进行加工和整理,把与已知重复的、特别生涩的内容适当删减,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传达给别人。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的把整理后的资料内容读给大家听,有的汇声汇色地讲出来。 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上了解到更多的“活化石”,学生感触很大,纷纷表示,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适量、适度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整体感知,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有所成,在宽愉的环境中学习,在成功中愉快,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中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