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应急预案【优秀10篇】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实验应急预案【优秀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实验应急预案 篇1:
为了搞好我校的防汛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以防汛检查为重要抓手,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逐一研究对策措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补足补齐工作短板,确保汛期学校安全。
二、成立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防汛抗灾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防汛抗灾指挥部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学校防汛抗灾工作。实行防汛抗灾责任学校校长负责制,学校校长为防汛抗灾安全第一责任人,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抗灾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全校师生汛期安全。
2.组织足够的`防汛物资,根据出现的险情,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汛期中水情和灾情,为学校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抗灾物品的准备;负责做好学校防汛抗灾的指导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四、防汛抗灾工作要求及措施:
1.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度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及时关注和通知雨情、汛情等情报。做好防汛抗灾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抗灾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
3.防汛期间要保障通讯畅通,班子成员和值班人员做到二十四小时电话畅通。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离岗、脱岗。
4.物资准备: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要储备一定量的防洪抗灾物资,如:编织袋、沙石、锹、手电等。
5.成立抢险队,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组长的指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五、具体应急预案
当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时,学校防汛抗灾工作领导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向老师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学校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抗灾应急措施,组建由XX为队长,全校男老师组成的防汛抗灾抢险队伍;由后勤主任XX负责落实抢险物资。
当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由XX主任负责;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学校有关人员到位、到岗,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应及时把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实验应急预案 篇2: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实验室安全事故(含办公用房),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学院稳定,根据电子工程学院各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xxx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xxx、xxx、xxx
专职安全管理员:
三、加强预警
建立有效的预X机制,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明确各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人,确定各实验室技术安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条件建设和实验室人员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档案和使用登记制度。
(三)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巡查、检查、及时整改制度,建立健全“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追责机制。
四、应急处理流程
(一)事故初起阶段,事故现场人员按照“应急措施”处置,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同时上报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
(二)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赶赴现场救援,对安全事故作进一步处理,搜集事故有关信息,查明事故原因,做好相应的记录及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对于学院无法处置的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学校,由学校层面指挥处置或者上报上一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汇报时必须如实阐述事故经过,不得隐瞒和谎报;
(四)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发生的调查取证工作,组织本学院各方面的力量,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五)做好事故及处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存档工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举一反三,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
(六)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学校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做结案报告。
五、预案启动的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火警、触电、漏水、爆炸等安全事故,可能会给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或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时启动本预案。
六、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将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一)实验室发生电器火灾或由气瓶爆炸引起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为避免火势扩散及蔓延,首先切断电器总电源开关、切断气源;
2、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抹布等灭火。对于大火,则应根据燃
烧物的性质使用不同方法和灭火器灭火。不能有效灭火的,应立即拨通火警电话119和保卫处电话:xxx,同时向领导汇报,组织人员撤离现场;
3、人员疏散顺序:着火层人员——着火层楼上人员——着火层楼下人员。疏散方向:一般情况下按照疏散指示灯和安全出口指示灯的方向进行疏散。若安全指示灯方向和火灾方向相同,则向相反方向疏散。
4、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教师和学生,如有受伤,以最快方式送伤者至医院救治,并及时与受伤人员家属取得联系。
(二)实验室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2、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4、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三)实验室发生漏水、浸水事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发生漏水或水管爆裂喷水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关闭水阀;
2、转移仪器设备以防止被水淋湿,组织人员进行积水清除;
3、已经淋湿的.仪器设备,报请维修人员维护设备。
(四)实验材料等被盗、失窃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1、一般实验材料被盗后,应立即向校保卫处报告,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保卫处破案。
2、发生贵重仪器设备被盗、失窃等恶性的事件后,应立即向公安、校保卫处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五)突发性不可抗拒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水灾、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马上组织疏散、抢救现场教职工和学生,确保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六)涉及化学类、生物类、辐射类、特种设备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学校紧急事态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安全的不良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紧急事态的种类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2、严格执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学校安装好红外线报警装置和监控设施。
4、加强对酗酒、患有精神病史人的监控,加强校园可疑人员及情况的巡查。
5、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6、学校指定报警人员、信息员,建立防范学校暴力事件处理应急工作小组,做到各尽其责,协调合力。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1、知情人员要及时向班主任、学校报告,其他教师与同学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控制事态和相关人员并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4、及时上报教育行政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6、通知受伤者的家长或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
四、善后处理
学校要切实做好受伤害师生及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维护学校稳定。
对伤害师生的理赔要依据《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五、调查与结案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及时报告。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实验应急预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应急处理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控制事故发展,降低事故损失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公共安全应急预防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可能出现的不定期停电情况,如遇晚自习或宿舍停电,为了全体住宿学生的安全,学校应相应制定停电应急预案。
二、工作要求:
一旦在晚上有停电突发事件发生,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及时控制局面,努力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三、预防及应急前准备:
1、总务处定期对学校电器、线路等进行检查,避免因本校自身因素出现的意外停电事故。
2、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配置应急灯,保证每个寝室以及各疏散通道都有应急灯,严禁在寝室使用蜡烛。
3、对生活老师、值班行政等配备好手电筒以备急用。
4、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停电应急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并能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四、教学楼晚自习停电的紧急预案:
1、各班任课老师首先将学生控制在教室内,稳定学生情绪。(对上厕所的同学进行分批次出入管理)
2、思教处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思教处主任及相关就近的其他各部长(主要是生活部部长、安全部部长及各管理组组长);值班行政领导迅速了解情况,通知校长及有关负责人;如停电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须疏散学生,应立即通知各班任课老师。
3、若在20:45之前尚未来电,需将学生疏散至寝室时,思教处老师分别控制楼道和楼梯口,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同时任课老师在教室应教育学生下楼梯一律靠右边行走,禁止学生在疏散过程中停住弯腰去系鞋带或捡丢下的'物品,各楼层疏散必须错开时间,防止拥挤、踩踏。
4、疏散时所有任课老师应随所在班级同学一起,负责疏散时的指挥和组织,直到所有学生离开教学楼。
注:在疏散学生至寝室过程中,应关闭所有通道拉闸门,统一由教学楼通往寝室楼通道进入寝室区,以防学生到处乱跑至操场及其他区域,发生更大的不安全事故。
五、宿舍停电的紧急预案
1、值班生活老师在第一时间通知行政值班领导,并听从值班领导的安排;
2、学生进入寝室后,必须保持安静,严禁大声喧哗、嬉闹,不准私自点蜡烛;
3、寝室长协助指挥本寝室学生迅速就寝,并注意安全,严禁学生互串寝室或串楼层,服从值班生活老师的安排;
4、如有特殊紧急情况需要出寝室,必须报告值班生活老师,经允许后由思教处值班老师领出寝室;
5、负责宿舍检查的教师一定要负起责任,拿手电到寝室督促学生就寝并处理应急事件;
6、值班行政领导监督并指挥上述过程。
实验应急预案 篇4:
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中心应急机制。在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1.综合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现场控制措施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
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 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
3.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病原微生物丢失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对于受到感染侵害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应急处理程序
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
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用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2.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
进行现场消毒;
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I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抗病毒药。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定期自查。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
实验应急预案 篇5: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及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实验室感染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和较大(Ⅲ级)三个等级。
Ⅰ级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非常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死亡,或危害范围涉及到整个实验室,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Ⅱ级
重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相对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致残,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Ⅲ级
较大突发事件:在一定时间内,突发事件的危害比较严重,能导致实验人员人身造成一定伤害,或危害范围涉及到实验室的一部份,并有明显对外扩散趋势的事件。
二、实验室感染应急组织体系及
(一)成立医院实验室组成安全管理及应急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人员分工:
组长负责、指挥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置。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事故、人员抢救、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等。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事故原因调查。实验室内各项突发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
XXX、XXX、XXX、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撤离。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信息上报。
XXX: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现场消毒隔离。
三、实验室感染报告
1、突发事件的报告
实验室任何人员有义务、有权利向实验室、科室及医院应急办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及其隐患,有权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科室及个人。
2、报告形式、时间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应按有关规定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实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报告。被认定为严重的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报至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医院应急办。
3、报告内容
相关突发事件发生的事由、时间、地点、危害程度、涉及范围、是否有人员伤亡、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突发事件报告的部门和个人、联系方式等。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其发展,减少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四、实验室感染应急响应
1、实验室各部门或现场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恰当的应急处理的同时,迅速上报实验室安全应急小组及实验室及科室负责人,并同时上报医院应急办。
2、在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医院应急办及医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处理突发事件。
3、立即停止实验室中所有相关的实验,并及时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该突发事件的扩散势头。
4、如有实验人员受伤,根据相关应急措施进行应急救护,然后送医院的相关临床科室医治。
5、必要时,由医院及时召集相关医务专家、人员、保健人员对伤亡人员进行救护工作。
6、实验室负责人应对该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害、处置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报医院应急办。
7、对该特别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相关隐患,应及时按照国家规定,开展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宣教,提高每一个实验人员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做到防微杜渐。
五、实验室感染善后处理
对患者血标本感染、污染或生物因素等引起的事故,要对事故点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并查清原因。对不同患者血标本或体液暴露的人员要采取相应的病原学检测、监测处理、救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要全力救治。
六、实验室感染调查总结
突发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事故当事人应向实验室、科室、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写详细的事件发生经过的书面报告。
附:实验室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接触肝炎病毒阳性血标本/体液的职业暴露立即挤压伤口,清水冲洗;立即报告实验室及科室负责人,负责人再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处理;受伤人员立即抽血进行病原学检测,并保留血清;然后每隔三个月抽血一次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标本的暴露,由医院保健科给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处理,并随访。
2、眼睛溅入感染性物质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并护送至保健科找医生进一步治疗。
3、大型仪器故障及玻璃器皿刺伤或切割伤受伤人员马上脱下工作服,消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皮肤消毒。并纪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原始纪录。
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溢出污染立即戴上手套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物质污染或受感染物质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让其作用30分钟后清理污染场所。所用于清理的抹布、纸巾按医疗垃圾处理。
5、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试管裂如果机器正在运行,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30分钟使气溶胶沉积;工作人员戴上手套使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离心机内用。
6、手部污染如果是一般污染,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至少10秒钟),用清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纸巾擦干,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如果是重度污染时,先用1%消毒水浸泡双手(5—10分钟),再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
7、火灾和自然灾害实验室要常年保持安全消防通道的通畅,实验室工作人员预先要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发生火灾必须马上报警(实验室主任、科主任、保卫科、消防队)。由电器引起的火灾要马上关掉电源,使用科室备用的灭火器灭火,有浓烟时戴上防毒面具,并沿着消防通道紧急疏散。
实验应急预案 篇6: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各种医疗检验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意外情况。检验科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AIDS)、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梅毒。
(三)职业暴露概念
本预案所称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中意外被可疑传染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此处所谓可疑传染病病人是指能通过血液、体液接触传播的病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梅毒、肝炎等疾病造成的职业暴露。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制度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积极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五)组织机构
设立检验科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微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各项工作,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助感染管理科做好应急诊疗工作。
1、检验科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医院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副院长
成员:检验科主任、感染管理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务科主任、各临床科室主任。
(1)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2)组织科室所有人员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3)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4)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5)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康监督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作详细记录。
(2)接到职业暴露报告后,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服药、定期随访”的原则,进行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检测确认工作。
(3)感染管理科接到感染确认报告后,负责情况的上报和治疗药品的领取好发放。
(4)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作出初步的危险性评估,指导被暴露者进行伤口消毒处理。
(5)收集暴露者和被暴露者的基本资料和标本结果,做好登记,便于调查分析,随访复查。
(6)做好被暴露者的心理辅导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服药等,并负责与上级疾控中心取得联系,得到技术指导。
(7)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随访,及时安排定期复查,情况严重者送上级相关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8)加强对所有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和教育。
(9)督导临床科室人员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治疗,避免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
3、临床科室
(1)负责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
(2)获取暴露源(病人)的病情资料,如暴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备对照评估。
(3)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两份(所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
(4)当事人被暴露后,由科室开出相应项目检验单,抽取血液样本,经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签字后,送检验科检测,并将检验结果送回医院感染管理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4、检验科
主要承接相关检测工作,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立即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如医务人员在夜间值班时发生职业暴露,则送检的血样标本由所在科室的二线值班医生签字后即可接收。
5、医务科及护理部
(1)做好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
(2)协调安排被暴露者的.相关费用和支出。(费用由当事人科室支出)
(3)解答被暴露者业务外的有关疑问。
6、相关专科等根据医务科、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意见,做好被暴露者的跟踪治疗。
二、防护措施
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预防传染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检验人员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医疗检验操作时要求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医疗检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检验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
(四)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枕头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三、登记和报告
(一)职业暴露报告程序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科主任在2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一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二)建立职业暴露登记制度
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科室应建立“职业暴露人员登记表”,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和上报。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它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次性状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
(三)保密制度
无论职业暴露、事故,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科室或个人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四)事故的报告
小型事故(存在任何一种小的损伤或一级暴露)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本科室主任。
重大事故(存在严重损伤或二级及以上暴露)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向医院主管领导报告,主管领导要立即派专家到现场。
四、应急处置程序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①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②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①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②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头刺伤。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①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②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局部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5)污染物的泼溅:发生小范围的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程序。
4、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检验科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2)实施预防性用药
①用药时间。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②用药原则。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③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TZ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3)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暴露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暴露者应按照“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登记并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和损伤程度;病毒源类型和含有艾滋病毒的情况;处理方式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暴露后预防用药,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次性状况。完成后资料交医院感染管理科存稿。
(5)保密
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个人得到信息的科室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二)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1、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l),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三)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病人梅毒病毒阳性者,给予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生素预防治疗,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位/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四)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含有丙肝病毒的血液、体液的针头或玻璃刺伤皮肤时,立即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流动的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等消毒创面,24小时内抽血检查丙肝抗体。对丙肝抗体阳性者,立即予干扰素性早期治疗。
实验应急预案 篇7:
为有效预防学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防止学校实验室事故事态的扩大,保障在实验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精神,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原因:
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二、事故的预防:
1、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有合格称职。
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3、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实验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须做到“双人双锁”保管。为防止剧毒物品外盗或外流,存放处需安装报警装置。
5、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6、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7、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三、事故的处理:
1、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
2、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送学校医务室,由卫生导师视伤者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若情况严重则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
3、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4、保护现场。
5、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向县教育局书面汇报;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县教育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5、学校总务处负责通知保险公司。
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组织理赔或补偿协商。
四、组织管理: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
总指挥:zz
副指挥:zz
(1)报警、联络组:zz
(2)疏散组:zz以及所有有关的第一第二班主任;
(3)救护组:zz以及各校区卫生指导师;
(3)接待、善后组:zz
实验应急预案 篇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武科大办[20xx41号)、《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武科大办[20xx]5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学校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三条实验室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各级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如下:
(一)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负责检查督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工作;负责紧急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二)各学院(实验室)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学院(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负责与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及时报送安全信息;接受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指挥中心和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
(三)实验室负责人职责:积极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向有关部门领导及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报告情况。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事故等级
第四条依据事故的危害程度、人员及财产损失、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等情况,以及事故险情的控制难度,安全事故分为A级事故和B级事故。具体分类标准为:
(一)A级事故:指事态非常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校园周边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和上级应急领导机构指导,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密切配合,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才能应对的事件或事故。如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等安全事故。
(二)B级事故: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在校园较小范围内对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危害或威胁,凭借学校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就可以处置的事件或事故。B级事故通常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少、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内轻微泄漏等安全事故。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五条实验室应急处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类各级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当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第六条实验室值班人员、安全员、实验室相关成员以及其他人员得知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信息和情况后必须立即报告。
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
(二)事件或事故的类型和人员被困与伤亡情况;
(三)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
(四)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所属部门。
报告的对象为:
(一)A级事故:发生A级事故后应报110、119(有人员受伤须同时报120),同时报实验室主任、学院(中心)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二)B级事故:发生B级事故后应报实验室主任、学院(中心)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小组办公室。
第七条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按照以下程序紧急处理:
(一)现场教师要立即组织并指挥学生疏散,远离事故现场,力争无伤亡事故。
(二)根据事故等级,立即报告相关机构和部门,请求指示或由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派员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三)按照预案立即组织多方力量实施事故救援与处置,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做到事故应急救援不拖延、不推诿,力争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发生A级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报校保卫处、110或119,如有人员伤亡时报校医务室和120,校保卫处和医务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处理。
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置的程序与措施
第八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其事故性质和类型按照以下程序分别处理:
(一)实验室爆炸和火灾、危险品污染及突发放射源事故:根据《武汉科技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附件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中相关规定处理。
(二)实验室中毒事故:当实验室发现有中毒事件时,首先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并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严重的立即报校医务室和120,或就近送医院救治,不得延误。同时根据事故与险情等级报告相应机构和部门。
(三)实验室触电事故: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安全切断电源,使伤员远离电源,保护伤员生命。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直接接触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挑开电线。同时根据事故与险情等级报告相应机构和部门。
(四)实验室机械事故: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安全切断电源,或采用科学方法使伤员不受到机械的再伤害,保护伤员生命,同时根据事故与险情等级报告相应机构和部门。
(五)实验室化学灼伤事故: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同时根据事故与险情等级报告相应机构和部门。
第九条各学院(中心)应当根据各自学科的专业特点,负责制定相应安全应急预案。
第九章附则
第十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并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实验应急预案 篇9:
为预防学生突发溺水事故,确保学校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结合我校地处水库边河流沿岸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职责:
1、加强对学生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2、利用标语对学生进行溺水安全教育。
3、广泛宣传,利用告家长书、手机短信、微信等快速宣传手
段告诉家长做好孩子的监管工作。
4、当发生学生溺水事故时,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
救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5、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二、预防的重点:
放假前各学校务必做好动员工作,切实把预案精神贯彻下去: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班会课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2、学校都要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并与家长、学生签定安全责任书。
3、教育学生不要在放学、上学时段私自结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河边游泳、玩耍,讲清危害,讲述学生私自外出游泳发生溺水事故的教训,防患于未然。
4、学生在天气炎热或下暴雨时,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5、各学校要清点学生人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
6、发挥家长和学生班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预防私自结伙
去游泳苗头的劝阻,并及时报告文教。
三、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1、如果学生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
2、学校组织成员当接到学生溺水的报告后,要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者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校长报告,校长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实验应急预案 篇10:
为应对实验室突发火灾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出相应处理,保障员工生命及科室财产安全,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特制定实验室防范火灾事故制度及应急预案。
一、事故防范制度
1、成立实验室火灾防范及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组员会议,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要定期检查实验室线路有无老化、电器使用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实验室各方向负责人负责本方向实验室消防安全宣传、监督与消防工作。
3、实验室消防负责人定期检查消防通道,保持通道畅通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的正常完好,平时维护好消防设备。“十.一”“五.一”等重大节日,重点检查消防设备,在消防设备使用期限到临之前,及时更换消防器械。
4、实验室火灾防范及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协同学校保卫处,定期在实验室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消防疏散演习。
二、火灾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1、马上报告医院保卫处,同时拔打119电话报警
2、对于初起火灾,由各组室消防安全员及时切断电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灭火。根据不同的火原因,可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火灾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临近所有灭火器,不要零打碎敲,要集中使用对准重要火点,尽量抓住战机把火消灭。如果火势过大无法扑灭,则设法隔离火源,防止火势蔓延,等待专业消防人员来灭火。
3、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火灾时,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静,稳定好人员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组织有序疏散,防止惊慌造成挤伤、踩伤等事故;火灾时,一旦人体身上着火,应尽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记不能奔跑,那样会使火越烧越旺,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如旁边有水,立即用水浇洒全身,或用湿毯子等压灭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滚,把身上的火焰压灭。
4、做好物资疏散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疏散可能扩大火灾和有爆炸危险的'物资,例如起火点附近的油桶、液化气罐、化学实验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灭火行动受阻的物资;然后疏散疏散性质重要、价值昂贵的物资。例如机密文件、档案资料、仪器设备以及价值贵重的物资。
5、出现伤员时,火灾防范及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应及时组织安排人员将伤员送至校医院进行急救或联系120并护送伤员去医院救治。
6、消防车到来后,由消防负责人负责引导消防人员到起火点,并积极协助灭火。
7、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维持秩序。
8、划出警戒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以防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同时也为火灾消灭后的调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证据。如果在火灾调查人员未到之前火灾已经扑灭,失火单位应当把了解的情况向他们介绍,并将火灾现场保护工作移交给火灾调查组,并配合调查组提供当事人或见证人。
9、查明火灾事故原因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相关责任人,如因玩忽职守引发火灾,对责任人进行实验室内部通报批评,并根据造成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