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集聚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27826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扶贫日记扶贫日记集聚优推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第一篇】

今天,我和嘎查支部书记一起到朝格图家了解玉米收割进度和今年的收支情况。由于今年他家打井比较晚,5月下旬才播种,玉米地又是泛碱的新地,土地肥力差,长势受了一些影响。不过朝格图见到我们后,还是欢喜的说:“今年有了草料,我家的牛羊产业可以发展壮大,得谢谢国家的扶贫政策,感谢帮扶单位。”

驻村以来,我多次深入到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拉家常、讲政策、算细账、话脱贫,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发展愿望。当了解到朝格图家因学、缺土地致贫时,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审批打井手续,争取了扶贫项目资金2万元,旗政协办公室投入资金12146元,为朝格图家新打深井1眼并配套,为60亩水浇地配套了滴灌设施。

当了解到朝格图当年40只羊的绒毛只卖了1923元时,我和同事与他盘坐在一起,分析增量不增效的症结,先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最后帮助他卖出了20只山羊,买回了15只小尾寒羊种羊。以小尾寒羊多胎性、生长快、出肉率高来改良畜种,利用秸杆、玉米发展舍饲养殖、羔羊育肥,促进朝格图家养殖业发展,提升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

另外,朝格图的大女儿今年高中毕业,顺利报考了内师大生物科学专业,但拮据的家庭收入,让一家人又皱起了眉头。知道这件事后,我与同事积极帮助申报自治区教育助学、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同时争取社会救助,成功申请了“国酒茅台助学”、“泛海助学”,接受了旗蒙医院2000元的助学金。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第二篇】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工作组今天走访慰问何桥、瓜圻、大庙、石竹4个驻点村的困难户。我们带了2万元现金和20套被褥,将要走访40个贫困户,每个村10户左右。

阴冷的寒风中,石竹村的石书记已在村头迎接我们。石书记是个办事极认真的人,慰问名单是村委会专门开会定下来的,困难户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也都到场陪同慰问。我们对石书记的办事作风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9组熊大爷家里。熊大爷刚过花甲之年,但家庭不幸,长子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次子车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个3岁多,一个10多岁。家庭生活基本靠低保。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

离开熊大爷家,我们来到4组汪只春家。说是家,其实就汪一人。汪前些年外出打工受伤,现已双目失明。身体倒还结实,可以自理起居,但无法劳动。我问石书记,五保户每月能补贴多少钱?石书记说,现在农村低保分三类,一类对象相当于过去的五保户,补贴最高,每月150元左右。

走完石竹村困难户,已经快11点了。我们立即驱车赶往大庙村。大庙村走访了10家困难户,其中残疾和患有重病的7户,高龄孤老3人。村支书麦佑告诉我们,因病致贫的,是村里困难户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切地询问农村医保情况,书记介绍说,鄂州实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分三个档,其中最低的第三档相当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每年缴费30元,政府补贴120元,可享受4万元医保报销。当然也可购买二档三档医疗保险,因为缴费高了很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第三档。一般小病,费用够用,大病看不起。困难户们希望政府能再多补贴一些,能到第二档,除特大疾病外,都可以保障了。

草草地吃完午饭,我们直奔瓜圻村。瓜圻村是我们驻点的4个村最大的村,18个村民小组,798户近3000人。这次“挖万塘”活动,他们行动最快,19口塘,保质保量完工,在蒲团乡名列前茅,受到区、乡两级政府表彰。“三万”活动开始不久,湖北日报主要领导带队,一行几十人就是到这个村召开座谈会,并参加修塘劳动的。村支书陈国安快人快语,一边带路,一边介绍情况。

在13组梵正明家,其贫困现状令人震撼。梵与妻子住在村民捐建的靠在路边的两间简易房中,农具、柴火都堆在外屋,一张简易木床和锅碗瓢盆散乱地铺满里间,全部家当加起来值不了几百元钱。我们先是送了500元钱,但走出不远,大家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一起又返回去,送了一套被褥。这套被褥可能是他们家最好的生活用品了。

17组王灯堂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王自己是残疾,老伴、儿子都去世了,儿媳改嫁,3岁孙子与老人相依为命。老小两人基本靠低保生活。离开时,老人不停作揖,连连感谢政府。

瓜圻的几个村我们来过多次了,但在村里穿行中,我们突然觉得和前些日子大不相同,悟了好一阵子,才发现原来村里人多了起来,而且多是年轻人。原来,春节将近,外出打工的.人已经陆续返乡。这些年轻人在村前村后嬉戏打闹,凭添了许多生气,我们的心情也马上变得轻松愉快。陈书记说,他们村是个穷村,低保户就有177户。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经济和赚钱项目。困难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家庭,如果家中有人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最后,我们来到何桥村。何桥村是我们工作队“下榻”的地方,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腾出来让我们住宿和办公。村支部书记老吴年届60,已连任几届书记,村里情况烂熟。老吴憨厚中透着机警,工作作风扎实。修整塘堰他启动的慢,叫苦叫难也多,但任务一旦确定,他立刻行动,也后来居上。当时我们去10组现场看塘,10组提出他们最急迫的是要修泵站,吴极力支持,还给我们工作组打了报告。我们赞成他们实事求是的想法,并调整资金给予帮助。

12组的蔡正国家祸不单行,家里几个人患有精神病,唯有他好一些,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遭遇严重车祸,长期卧床。我们到他家时,他卧在里屋床上。我们将500元钱递给他,他执意要下床,被我们拦住。吴书记说,这500块钱,可以管他们家半年生活。

我们来到1组范米兰家慰问。范夫妻二人均为智障,这我们倒是不大奇怪,因为健康人与智障人结婚毕竟是少数。但一家三五口人都是智障,肯定是遗传造成的。遗传性疾病,这在城里大多就不再生育了,但农村似乎很难控制。这是我们在农村走访时经常碰到一家一家都是智障人的重要原因。范夫妻二人的病不是很严重,生活自理没有问题。我们说了一些宽松的话,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离开最后一家困难户,天已经大黑,丝丝细雨在天空飘洒。一天跑下来**个小时,我们身体已疲惫不堪,但心情更沉重。据统计,我们走访的4个村的低保户数,占整个户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农民的贫困,主要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第三篇】

今天,又一次冒着冬日的暖阳,冰冷的北风,和单位同事去我们扶贫点太村镇安家村川子岭自然村扶贫。今天主要是根据县上安排大走访,并每人要写1000字走访日志。也好静下心来写一些。

说实在话,川子岭是我心中太村镇自然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几年来,每年都会有几次到这个村走访,审核低保,危房改造,防灾、残疾人,元旦春节慰问,还有两户优抚对象等,每次到那些群众家里走访,都会感受到有些户确实很艰难。

川子岭村以前大部分人居住在李家沟,由于受地形所致,残疾人较多,耕地多,随着社会发展,水电不通,交通难,娶媳妇难也开始出现,留守的都是那些年龄大的,常年以农为生的老人和残疾人,文化程度不高,年轻人走向大城市,随着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逐步搬移到现在新村,(现在新村距原居住地李家沟还有五、六里沟坡路),搬到新村群众生活、生产都有很大改善,到今年开春李家沟换住着7户群众,随着今年一次级地震,原有挖掘的土窑洞基本倒塌,随之这些村民也搬离故土(详见本人博客即将消失的旬邑太村李家沟9月6日),现有村民447人,115户。村小但有六七个姓氏,2015年底全村确定精准扶贫户27户,89人。川子岭村现有27户扶贫户现居住生活在附近14个村。明年夏天就有七户贫困户喜搬新居,住进206国道旁太村镇国隆家园小区。希望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第四篇】

因为新一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开始了,一大早我就和村党总支杨书记,张副主任,还有村民小组长一起去贫困户家中采集信息了。这已经是这个月以来我们第六次走访贫困户了,十九大召开以来,“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句话就一直被杨书记挂在嘴边,我们联系挂钩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一次又一次走访贫困户,了解具体情况,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今天又一次走访,也是为了信息采集更加精准。

走到其中一户贫困户家中,家里父母都是残疾,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家的儿子,只有15岁,考上中专没有去读,每天都睡在那间漆黑的小房子里。之前杨书记来做过几次思想工作,他从最开始不愿意出来,到后来好不容易从房间出来,从最开始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工作,到后来杨书记一直劝说,我们的产业扶贫项目玫瑰园还有挂钩单位武装部都愿意为他提供岗位,他也渐渐松口,相信再做几次思想工作,他一定能走出房间去工作,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从他们家出来,杨书记和我说他特别担心这个孩子一直这样下去也不和别人交流,很容易和社会脱节,造成自闭等问题,虽然我们现在给他提供工作是暂时的,未来发展还是要靠他自己,但是在15岁这个关键的阶段必须要走出来,参与社会交往。我觉得无论他出于什么原因封闭自己,能够遇到这样一群真心帮助自己,帮助自己的家人的一群人,和这样好的政策,也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情。

接着我们又去了另外一家,在信息采集中得知家中父母都因事故去世了,只留下爷爷奶奶和一个孙女,所幸孙女十分争气,现在在读高中。说到孙女时老人热情的带我去看了他们家满墙的奖状,看得出老人十分骄傲,家中虽然现在缺少劳力,但我相信这个小女孩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着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

通过一天的走访,我发现大多数的贫困户致贫原因都比较客观,都是因为病残呀,还有经历了事故缺乏劳动力等,大家都很想要通过努力来致富,只是受到了一定的条件限制,很少有自己就是不想努力的情况出现。比如今年的预脱贫户中有一家通过自己学习手艺制作石头假山增加收益,成为了预脱贫户,作为我们村的第一批预脱贫户,相信他们也会给其他贫困户作出很好的表率作用。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做到更加精准。

扶贫日记扶贫日记【第五篇】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先进、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

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看好。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胁的5户18人。同时还在在公路两头加设了防护栏和安全警示牌。这几天,虽然天天都是秋雨,险断边坡还不时有石头、泥土滚落,但是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险情处置及时,险情预警预报有力,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山路在延伸,脚步在丈量,梦想在心中,希望在前方。我们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举全社会之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大关贫困群众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齐步康庄大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2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