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优质8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优质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第一篇】
今天,好范文网的网友为大家整理了(*),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一要加大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特别是***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学习。***说,“要加强对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加强对宗教基本知识的学习,把党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使各级干部尽可能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媒体及相关宣传阵地,结合综治宣传月和民族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学习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各界群众对宗教政策法规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农村传统文化阵地建设,将农村传统文化阵地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规范现有传统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传统文化服务领域,坚持把健康向上、优秀的传统文化送到农民手中。
二要强化宗教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力度。建议成立全县民族宗教工作综合协调组,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要健全县、镇、村、组四级管理网络和目标责任制,并使之真正发挥作用。要逐步完善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教职人员素质,建立教职人员准入、考核、审核、退出机制。
三要加快保护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度。宗教文化旅游是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有落地时间长、重游率高等特点。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宗教资源特色优势融入全域旅游战略之中,一道规划建设。明确宗教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负责人,按序时进度加快甘露寺佛光塔、伏虎寺无量塔等标志性重点宗教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形成旅游亮点,实现宗教特色资源优势对全域旅游战略的支撑,促进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四要强化宗教依法管理力度。对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扰乱宗教场所正常秩序和从事非法违法宗教活动等行为,要加大依法管理力度。要继续开展“两乱”治理工作,不定期督查,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确保“两乱”不出现反弹,维护好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县宗教部门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宗教管理,严厉打击宗教内假僧假道各种乱象,尤其是历史原因造成实际禅寺、伏虎寺、金刚寺三寺院一直未实现内部统一管理,严重影响到寺院整体规划。
五要提升爱国爱教管理水平。要强化宗教教职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宗教学识修养。县宗教部门要与时俱进,研判形势变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促进教规与法规衔接协调。要进一步加强与宗教团体的联系和沟通,从关心爱护着手,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发挥宗教界在精准扶贫领域的优势,融精准扶贫于积善行德之中,开展乐施好善,促共同发展。继续做好“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宗教爱国人士作用,引导他们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在和谐社会创建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第二篇】
当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高校是散居少数民族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民族宗教工作在这一区域显得相对敏感。随着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高校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已成为高校统战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和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充分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必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之一。当前国际形势中重大的不稳定因素诸如国际危机、地区冲突、民族纷争等问题往往与民族宗教问题处理不当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挑唆指使密切相关。民族宗教问题所呈现的国际性、复杂性、普遍性、长期性等特点。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的尖锐和突出,不仅使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稳定。
目前,我国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不仅涉及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掺杂着国际因素。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和高校逐步与国际接轨,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高校的民族宗教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党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中不违背党的原则,不伤害民族感情,不激化民族矛盾,做到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高校海外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海外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使信仰宗教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特别是信仰伊斯兰教、***、佛教等教派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海外留学生中信教学生的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由于远离本土,在异国他乡和语言不通等因素,他们不便去中国人的教堂或宗教场所做礼拜等,于是他们会在校园内自发形成一些小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活动,有时还会有信教的外籍教师参与其中。信教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时常需要庆祝一些宗教节日,他们常常会有聚会的要求,这给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以前由于信教学生人数较少,即使有节日聚会,规模较小,影响面也较小,校方无需专门提供场所或配备管理人员。而现在由于信教学生人数增加,同一教派的人员既有中国的少数民族师生,又有外国的教师和留学生,需要参加宗教节日聚会活动的人数增加了,影响范围也扩大了,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和监管,放任自流,将会给校园稳定带来隐患。如果学校要出面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又难以承受。这就给高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一些敏感和特殊时期,校方采取的办法更多的是限制或禁止此类活动,但宗教节日和信教学生的需求客观存在。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高校学生成为一些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对象
一些西方国家常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干涉我国内政,他们常常打着“民主”与“人权”的幌子,对我国实施“分化”和“西化”战略,还企图利用**把西藏问题“国际化”,或者利用东突分子等宗教极端势力搞“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煽动民族分裂。在这样的国际大气候背景下,国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时常利用学生的单纯和热情制造事端,借此激化民族内部矛盾,来达到扩大影响、实现分裂的目的。这使得高校这一敏感的领域,民族宗教问题更加敏感。
某些境外宗教团体和组织常以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为名,专门提出要资助来自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学生,而且承诺资助多年,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他们的亲信;还有一些以各种名目和理由来资助学生社团开展一些活动,或者以资助出国留学或资助科研项目为名,对高校的师生进行宗教和文化渗透。
(三)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使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增加
经济全球化使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经济发展相关连,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常常以宗教分歧和矛盾的形式来体现;而许多宗教冲突的发生,其深层原因往往在于其民族实际利益的不均衡。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缓慢,而来自这些民族地区的师生在高校中对这种差距感受十分深切,再加在高校受国外许多思潮和行为的影响较快,这给一些缺乏政治、文化辨别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上带来一些冲击和不良影响。
每年高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不像城市其他散居少数民族那样,离开家乡久了,许多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已大多被汉族同化;而这些学生他们是直接从民族地区来的,他们的家乡和亲人都还在少数民族自治区,每年的寒暑假也要回家乡,他们与这些民族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高校的国际化氛围,使这些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突然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世界,对于这些在思想上缺乏免疫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的还会对西方的一切都顶礼膜拜,如果遇到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从事分裂活动,他们的鉴别能力也相对较弱。
此外,来自富裕地区的学生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在思想意识和对待问题的看法上差异较大。这样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容易引起纷争,如果这些小的摩擦和纷争不能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或被人利用,往往会演变出大的事件,这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是一大隐患。
(四)信息现代化和我国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对滞后使高校民族宗教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和迫切
随着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现代化时代已经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多元化且快捷方便。由于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建设相对薄弱滞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空虚,宗教也就容易趁虚而入。某些宗教组织除了人对人的传递宗教信息外,还通过互联网、短信等方式向人们灌输宗教思想。这使得一些缺少精神寄托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宗教宣传。信教的人群开始向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包括大学生)扩散,有些人把信教当做一种文明、高雅的精神生活加以崇尚。一些邪教组织,利用了这一新现象,控制人们的思想,制造事端,破坏安定团结。如何正确地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导青年人寻找健康的精神家园成为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三、切实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一)高校要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持忧患意识
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把握处理事务的规律性,特别在国际国内形势敏感时期,要有对事态变化的预见能力,尽量争取主动,创新制度,完善机制,切实加强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
(二)建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高校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
除了关注本国少数民族学生的突发事件外,还应重视并关注在华海外留学生的突发事件,因其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广,容易牵涉并引起国际纠纷。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民族宗教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汇报、早处理”,确保稳定。
(三)建立学校统战部与市、区委统战部以及市、区委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
积极配合市、区相关部门开展民族宗教工作,保持信息渠道畅通,一旦有情况发生,应及时向上级民族宗教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尽量把事情控制和处理在萌芽状态,控制事态的发展。
(四)在高校教职工中积极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要做好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必须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少数民族干部问题上,要切实做到“大力培养,大胆提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其次,在已成立少数民族联谊会的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联谊会的作用,使它成为团结联系少数民族师生的纽带和桥梁,他们在许多方面有着汉族干部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积极协调利用各级爱国宗教团体力量
为了更好地引导信教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宗教信仰等问题,高校还可以利用各级爱国宗教团体的力量,共同为高校信教青年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和谐校园保驾护航。
“民族宗教无小事”。面对当今日趋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我们既要更加注重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善于利用宗教的积极因素,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贡献,又要善于在扩大开放中抵御宗教渗透,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的主要内容,有效防范和处理与民族宗教因素相关的突发事件,科学地做好高校的民族宗教工作,为实现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第三篇】
内容摘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就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在自觉、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坚持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想深、看透、把准,依法依规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坚持我国民族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挖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我国各大民族宗教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关键词:民族宗教正确看待强化宣传创新工作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最重要的是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能力列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发展、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的重要能力之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切希望,对加强党的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宗教和睦,实现社会和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做好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我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树立创新理念,抓住抓准民族宗教工作的关节点
一是强化与少数民族代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保持良性互动关系。积极推荐少数民族代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立与少数民族代表、民族宗教界人士定期谈话和交流制度,经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节日组织慰问少数民族代表和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活动,把教育引导工作溶入融洽的情感交流之中。通过交朋友、办实事,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中入耳、入脑,切实改变纠纷产生后,才临时抱“佛脚”找民族宗教界人士做工作;不稳定事件发生后,才重视与民族宗教界人士加强联系的被动局面,努力形成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是树立以积极心态看待民族宗教的理念,推动民族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民族宗教同其他社会文化形态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果我们用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它,或许它就会一直朝着消极的方面发展,并产生消极的作用;如果我们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它,就会推动它朝着积极而有益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因此,要扬弃过去消极看待民族宗教社会作用的片面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辩证地看待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宗教与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支持民族宗教界对民族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帮助他们用民族宗教伦理道德中的积极成份去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民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去服务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挥民族宗教特有优势,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作出更多的好事、善事。
三是树立社会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理念,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县上下齐抓民族宗教工作的合力。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单靠民族宗教部门一家之力,很难有大的作为,必须整合社会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民族宗教工作,变民族宗教工作“风雨一肩挑”为“千钧重担众人挑”。建立统一、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制,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职能;建立快捷、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构建县乡村三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互联的纵向网络和由统战、民族宗教等部门互联的横向信息网络,各个乡镇均明确分管领导和兼职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各村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做到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解决突出问题时,各级党政组织和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同步到位、协调行动;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二、坚持办实事,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发展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能局限于“不出事”而消极的去当“灭火队”,必须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正确导向,找准工作抓手,把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抓经济促发展上来。切实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凝聚民心民力,求得支持理解。
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必须长期坚持,并根据民族自治地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的基本法律,是我国民族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必须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区的合法权益。
二是帮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当前制定的“十二五”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帮助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认真做好经济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将规划具体到项目,具体到农户,做到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步实施。同时,把民族经济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定期研究、分析,及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扶持民族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争取把民族经济纳入全县扶贫开发范围,帮助论证、筛选适应村级经济发展的项目,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重点扶持,为民族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协调相关部门在技术、人才、信息、资金方面给予其重点扶持,积极鼓励、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私营企业和信教群众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四是推进民族社会全面发展。这是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组织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抓紧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把好民族宗教工作的方向盘
一是加强各级干部的学习教育,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作为县委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和县委党校的教学内容,通过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和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有效解决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不去管“四不”问题,提高干部应对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
二是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使信教群众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三是搞好少数民族代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联系与沟通。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少数民族代表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参加。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发现问题,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妥善处理,达到沟通思想,增强信任,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是定期组织少数民族代表、民族宗教场所的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学习。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在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把信教群众的意志力和力量集中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使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五是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积极开展争创爱国爱教好、遵纪守法好、民主管理好、团结互助好、环境美化好的“五好”民族宗教场所活动,积极引导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创造良好环境,营造民族宗教工作的大气候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保证。要加大硬、软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民族宗教工作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和谐的内部环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视,多向领导建议,请领导支持,邀领导出场,加强交流,增进共识,争取位置,使民族宗教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形成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中央、省、市精神,保证办公用房和工作经费,切实做到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能办好事。不断壮大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做好民族工作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应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改善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加强民族地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帮助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民族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大力培养民族地区建设事业需要的初级和中级实用人才。
三是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实干型、清廉型的“五型”领导班子,培养“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作风,以“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造就服务、亲和、务实的干部队伍,努力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第四篇】
XX乡宗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民宗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及和全国、四川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目标责任,夯实工作基础,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为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对我乡宗教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中央省委部署情况
1、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全体乡村干部会议、党委会议,传达习总书记关于宗教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全乡党员干部通过集体学习等方式,深化对宗教本质与宗教价值的认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正确看待宗教发展的关键方向。
2、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认真实施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断提高乡政府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上半年,发放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宣传手册100余份,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参加宗族工作专题学习班2次,使党的新时期宗教政策得到广泛的宣传。
二、治理宗教突出问题情况
XX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宗教工作精神,统一思想,明确责任,针对宗教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摸排。经排查,我乡未发现非法宗教组织活动、***私设聚会点及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在摸排工作开展的同时,XX乡政府加强对信教群众进行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向宣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性;深入开展宗教人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充分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引导信教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情况
XX乡党委政府严格执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一是加大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层次宣传,尤其是《宪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宣传,使各级干部认清形势,正视现状,关注宗教,促进宗教领域和谐。二是加强对宗教工作依法管理的力度。在处理宗教事务上,实施行政管理,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处理宗教工作的矛盾和问题中,坚持政策教育和情感感化并重,达到积极稳妥,慎重解决的目的。三是压紧压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各村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促使宗教建设合理合法,保证XX乡宗教管理规范、宗教活动有序进行。
四、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情况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以新修订的宗教条例为契机,在个宗教活动场所周边书写标语,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制度》、《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等宗教制度上墙,发放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单,确保各项宗教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2、学习政策法规,提升管理水平。举办XX乡党员干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集中学习解读(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政策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宗教政策法规知晓率。同时,乡党委与6个行政村负责人签订《XX乡村级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夯实村级责任。
3、加强财务审计,规范宗教管理。依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审计,确保宗教活动场所财务更加公开、透明。
4、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帐。对全镇各宗教活动场所信教人员全面摸底排查,针对党员干部、青少年等重点人员信教情况建立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