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63102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篇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狄德罗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唯心主义 b.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a.人脑的错误判断 b.人的主观想象 c.客观世界 d.落后的思想意识 5.否认相对静止是()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存在主义 d.诡辩论 6.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的变化 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社会发展规律 b.客观物质世界 c.社会实践 d.物质统一性 11.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a.“理性”的发展所决定的 b.领袖人物的正确领导所决定的 c.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13.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六大 年孙中山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a革命政府 b.革命政党 c.革命政权 d.革命团体 15.延安整风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党的()a.作风问题 b.道德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6.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个统一战线的名称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7.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毛泽东全面论述实事求是思想的著作是()a.《整顿党的作风》 b.《改造我们的学习》c.《反对本本主义》 d.《井冈山的斗争》 1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工人问题 b.农民问题

c.小资产阶级问题 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20.于1927年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a.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b.建立统一战线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a.战争与和平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政治与经济

22.我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a.民族平等原则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族联邦制 2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a.合议制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2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实现祖国统一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

d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5.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 26.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极独霸世界 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 d.多极化 2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8.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合作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反对霸权主义 29.我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a.武力统一 b.争取和平统一、c.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争取和平统一,但不首先使用武力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3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32.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是揭示事物()a.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b.产生、发展、灭亡过程的一对范畴 b.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d.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33.对立统一规律是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d.源泉和动力 34.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a.直接和间接关系 b.运动和静止关系 c.联系和发展关系 d.对立统一关系 35.毛泽东论述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反对本本主义》 36.在五四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a.工人阶级 b.青年学生

c.小资产阶级 d.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3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b.彻底完成土地革命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38.从本质上说,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a.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b.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 c.适度紧缩型增长方式 d.适度膨胀型增长方式 39.在产业结构中。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是()a.国有企业 b.公有制经济 c.农业 d.工业 4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制的主要主体是()a.市场 b.计划 c.企业 d.政府

一、选择题:

1d 28 3d 4c 5d 68 7a 8a 9a 10c 11d 12d 13c 148 15d 16c 17d 188 198 20d 218 22c 238 24d 25c 26d 27d 28c 29c 30b 31d 32d 33d 34d 35a 36a 37d 388 39d 40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

1.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c.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意识的形式是()a.客观的 b.主观的 c.主客观的统一 d.人脑的机能 3.否认世界统一性是()观点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旧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4.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5.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系统就是指()a.事物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b.由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 c.事物运动过程的广延性 d.事物诸构成要素相加之总和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7.质和事物的存在是()a.相互对立的 b.直接同一的 c.相互包含的 d.相互转化的 8.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9.真理问题上的()认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二元论 10.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a.客观世界 b.实践 .‟‟ c.经验 d.学习理论 11.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自然环境 c.人口因素 d.科学技术

12.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a.上层建筑 b.精神文明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文化教育水平1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共识是在()a.八七会议后 b.中共六大后 c.古田会议后 d.遵义会议后

1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6.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7.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8.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林则徐 b.魏源 c.洪秀全 d.龚自珍

19.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显著特点是着重从()a.思想上建党 b.组织上建党 c.政治上建党 d.作风上建党 20.“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革命根据地的建设d.党的领导 21.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而写入我国宪法的会议是()a.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和平与发展 d.“三个有利于”思想 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2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b.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26.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a.合作制 b.公司制 c.合伙制 d.个人业主制

27.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论断科学地说明了 a.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b.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d.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29.依靠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就是主要依靠()a.增加劳动力人数和产品产量

b.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发展

c.增加资金和资源消耗增加产值

d.上新项目来扩大生产规模 30.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是在()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c.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31.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b.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c.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规律

33.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执政为民 b.党的先进性 c.与时俱进 d.理论联系实际

3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成为中国国家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a.十六大 b.十五大

c.十四大 d.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3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7.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a.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c.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d.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

3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宗教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c.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问题

d.阶级斗争和阶级矛盾问题

39.从根本上说,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实质是()a.人民民主性质 b.爱国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性质 d.政治联盟性质 4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a.伟大决策 b.伟大方针 c.伟大纲领 d.伟大方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仿真模拟试题

(二)参考答案

1d 28 38 48 78 8c 98 10a 11a 12c 138 14d 15d 16a 178 188 19a 20b 21a 228 23c 248 25c 268 27a 28c 298 30d 318 32a 338 34d 358 368 37a 388 39c 40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

1.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理在事先(朱熹语)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群渊语)c.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

d.心外无物,心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庸俗唯物主义的主张是

a.只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只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不承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 c.既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只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和主要内容的重要会议是 a.十六届四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4.“扬弃”是

a.既保留又继承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矛盾的调和 d.既批判又克服 5.正确的意识来源于物质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到底来源于

a.人脑的错误判断、b.人的主观想象 c.客观世界 d.落后的思想意识 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源泉 7.原因和结果是揭示

a.事物联系和发展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b.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的一对范畴 c.事物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d.事物之间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8.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9.社会形态是指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10.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用三种划分法划分出来的社会形态是 a.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信息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

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1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唯物史观 b.阶级斗争理论 c.辩证法理论 d.社会主义学说 12.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 a.“三大法宝”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党指挥枪”理论 d.“三三制”政权理论

1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明确提出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的人是 a.李大钊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14.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理论是 a.初步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 d.系统地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体系 15属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内容是

a.“两个务必”思想 b.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乡村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d.争取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

16.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区间是

年5月到1949年9月 年10月到1956年12月.

年1月至1966年12月 年1月到1957年12月

17.中国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概括为

a.开展武装斗争 b.进行土地革命

c.两没收一保护 d.-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8.在社会主义改造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途的政策是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四马分肥” d.利用限制改造

19.毛泽东认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家

a.政治生活主题 b.经济生活主题 c.文化建设主题 d.外交政策原则

20.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把()写入宪法,成为中国的国家指导思想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2.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道路问题 b.发展战略问题 c.发展模式问题 d.发展目的问题

23.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既基本适应又不完全适应 b.完全适应

c.部分适应,部分不适应 d.基本不适应

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低级社会主义和高级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5.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私营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6.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a.“一个发展生产力,一个按劳分配” b.“一个按劳分配,一个共同富裕”

c.“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按劳分配” d.“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 27.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

a.最显著特点 b.最显著的成就 c.最突出的标志 d.最关键的抉择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法是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2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行使民族自治权利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标志着我党对台方针政策重大转变的是

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被称为“叶九条”的台湾问题讲话

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1月邓小平谈话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31.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主线是

a.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b.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c.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d.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32.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

a.对外开放 b.人才 c.技术 d.体制创新

3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34.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d.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c.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新中国的()五年发展规划

a.第九个 b.第十个 c.第十一个 d.第十二个

年11月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是中国代表队连续()名列亚运会金牌榜首。

届 b.六届 c.七届 d.八届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增产,是战胜自然灾害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其中连续4年稳定在

亿斤以上 万亿斤以上 亿斤以上 万亿斤以上

年底,加入“金砖国家”的新成员国是

a.巴西 b.阿根廷 c.印度 d.南非

4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a.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b.创新型教育体系

c.统筹兼顾教育战略 d.学习型社会 仿真模拟试题

(一)参考答案

1a 28 3a 48 5c 6d 7a 88 9c 10d 11a128 13c 14d 15a 168 17c 18d 19a 20b 21c22d 23a 248 25c 26d 27a 288 29c 30d 31a328 33c 34d 35d 36d 37d 38d 39d 40d

仿真模拟试题

(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a3c 4c 5c 6c 7c 8d 9d 11a 12c 13d 148 15a 16a 17a 21d 228 23a 248 258 268 27d 31a 32d 338 34a 35c 368 37d

10d

18a 19a 288 29c 38d 39a 20c 30c 40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b.-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4.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一 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 6.感觉、知觉、表象是()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8.相对真理是指()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相对谬误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9.经济基础是指()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a.全部自然界 b.人口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11.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a.不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c.属于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属于上层建筑中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1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13.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a.《新民主主义论》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a.八一南昌起义 b.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5.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6.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文化工作的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7.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清算减租减息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2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2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2.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3.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问题开始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24.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25.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d.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2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b.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2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手段、稳定是条件、发展是目的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途径、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

30.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3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以()a.经济效益为中心 b.发展速度为中心

c.扩大规模为中心 d.有计划按比例为中心 32.假象是()a.不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直接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a.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b.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产生、发展、灭亡的一对范畴 c.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d.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34.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的变化 35.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段是在()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b.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前期 d.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3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37.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是()a.孙中山 b.魏源 c.龚自珍 d.林则徐

38.人的本质属性在于()a.心理特性 b.阶级本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39.我国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d.宪法和法律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篇2

2018年4月政治选考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3分)

37.(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1分(只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0分;价值规律表现形式0分)

目前我国优质粮食有效供给不足,1分(必须写“优质”;有效不写不扣分;供给减少0分,可替代为供给少)

而城乡居民需求增多(增长、增加),1分导致优质粮食价格走高。说明:原理错误或无,材料分析正确1分;原理正确,材料照搬2分。

(2)国家财政(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1分(无“合理”0分;错别字0分;调节0分)

中央财政(财政)投入、鼓励各级地方政府配套,有利于(有助于、促进)弥补优质粮食生产所需资金的不足;1分(写地方财政0分;必须写“资金”,“资源”0分;)

财政支持优良品种开发(此要素必写)、畅通销售渠道等引导各种资源向优质粮食生产集中,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粮食生产资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合理配置。1分 说明:原理正确,材料照搬2分;必须要体现意义类,如有利于、有助于、促进。

38.(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或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或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1分

在马家村振兴过程中,起到了把握方向、智力支持、振奋民心的统领作用;(马家村村两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领重振乡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年度“最美村民”“最美家庭”评选等,形成文明乡风(可替代概括性的表述——精神层面))1分 在形成文明乡风、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可以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1分

对马家村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游客多了,乡风美了,村民腰包鼓了,心里乐了(可替代促进或推动马家村的发展、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多——物质层面))1分 说明:①答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知识不给分;②知识运用错误,或无知识点阐述,材料最多给1分;③分析材料部分表述规范完整,每点给1分,点到给分。

(2)整体是事物的全局,统率着部分(或统率作用),1分(统率地位分;统帅、统筹、统领0分)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1分(主导作用分;主体、支配0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分(服从或服务均1分;听命于0分)马家村立足整体科学设计,统筹全局确定方案(或树立整体观、全局观),1分(统筹兼顾0分)

统一开发全村多种资源,形成综合优势,(聘请专家设计整体开发方案,配套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展示当地民俗民风的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形成观赏游乐、体验休闲旅游综合体)1分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如今,马家村成了“生态民俗文化村”,村民腰包鼓了,心里乐了)1分

说明:①原理错误,结合材料不给分,如:答量变质变关系,矛盾观等;②原理表述不准确或无原理,材料阐述有道理,如答到马家村整体开发,最多给1分;③材料表述规范完整每点1分,点到给分。

39.(1)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要受到议会、反对党、国王、内阁和议会党团等制约。1分(写出首相受制约分;受到议会、反对党、国王、内阁和议会党团等制约中三个因素即给1分)

执政的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党席位,1分(必须写出执政的保守党或者保守党)注定了她“弱势首相”的命运。

反对党工党甚至执政保守党内部要求她下台、辞职,进一步弱化了她的首相地位。2分(反对党1分;保守党内部1分)

说明:原因的表述中,三个因素各占1分,但必须指出“弱势首相”的结果,结果只需写一个即可;若无结果表述,1个因素给分、2个因素给分、3个因素给2分。

(3)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1分 国体决定政体,分

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分(两个短句写出一个即可)英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分

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是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分(议会制或君主立宪制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英国的两党)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和阶层的代表,无论是工党政府,还是保守党政府,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可能真正代表劳动人民。1分(写出为资产阶级服务给1分,但是务必点明是英国的两党,只写两党给分)

因此,科尔宾的呼吁和承诺,实质上只是虚伪(欺骗)的政治口号。1分

40.(1)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全面履行原则。1分(多写、少写、错写均不给分)11月10日该店同意变更合同,但在履行时却言行不一,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1分 该店未按11月10日合同约定的价款、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求正确履行合同义务,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1分

说明:本题表述中,必须先指出违反了...原则,否则最多给2分;必须分别结合材料指出违反原则,笼统描述材料并得出结论1分。

(3)应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1分(违约方式与承担责任二者缺一不可,否则0分;“违反合同约定”给分;方式中多写给分。)该店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已构成违约。1分

该店应按小李的要求继续履行,返还1000元(补足返还款或再给小李400或按约定退还)。1分

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篇3

佳鑫诺专接本模考冲刺班模拟试卷0311-86693979

《政治》模考试卷1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2.d3.a4.a5.a6.a7.b8.c9.b10.b11.c12.c13.d14. c

15.d16.a17.

二、多选题

36.abc37.

三、判断题

41.×42.×43.√44.√45.√46.√47.× 48.√49.×50.√51×52.×53.√54.√55.×

四、论述题

56.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进行改革开放这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一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只有进行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富裕;才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组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这场伟大的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反对停滞不前的“右”的错误和超越历史阶段的“左”的错误,坚持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57.(1)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指世界上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对立的双方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同一种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2)解决 x 射线危害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使具体矛盾的暂时的或最终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它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材料中,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铅板挡住射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x射线的有利一面。

58.(1)①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是解决我 1

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学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③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员,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总之,党的十七大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政治》模考试卷2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d3.a4.b5.c6.b7.b8.d9.b 10.c11.c 12.b13.a 14. d15.b

16.a17.

二、多选题

36.abc37.

三、判断题

41.√42.√43.√ 44.×45.√46.×47.√48.×49.×50.×51.√52.×53.×54.×55.×

四.论述题

56.答:辩证的否定观认为:(1)任何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护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2)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自身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5)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这就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态度。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传承和承载文明功能、认知和教化功能和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反对复古主义、虚无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现阶段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着力培育“四有”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材料分析题

57.(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容包括: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以人为本是核心。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唯物辩证法主张以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即是以联系的思维方法得出的重要论断。科学发展观所大力倡导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主张,即是唯物辩证法全面看待问题哲学思想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是以人为本。

58.(1)我国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是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

必要性:①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未来,资源供给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②不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自然灾害增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的全面发展。③不转变增长方式,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越拉越远的可能。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政治》模考试卷3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d3.b4.a5.c6.c7.c8.c9.c10.a11.d12.b 13.d 14.d 15.b

16.a 17.

二、多选题

36.abd37.

三、判断题

41.√42.√43.×44.×45.√46. √47.√48.×49.×50.√

51.√52.× 53.×54.×55.×

四、论述题

答: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2)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结、吸引的性质和趋势。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居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3)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离异、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b反之则反是

4.同一性与斗争性方法论意义:(1)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要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2)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特殊形式,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其本质在于协调事务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道德“爬坡”与“滑坡”并存;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贪污和腐败的滋生,等等,这些矛盾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分析和解决。构建和谐社会对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多种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2)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有利于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各种现实利益问题;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材料分析题

57.(1)像蚂蚁的实验家只重视感性材料的收集,而忽视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犯了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经验主义错误;像蜘蛛的推论家则忽视对感性材料的收集,把理性认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犯了先验论和唯理论(或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学蚂蚁和蜘蛛。

(2)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特征、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之中有理性,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的;理性之中有感性,理性以感性为基础并通过感性形式表达和说明理性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蜜蜂从花朵中采集材料”就是比喻这一点;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即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蜜蜂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正是比喻这一点。只有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要学蜜蜂。

58.(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

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2)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

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第二,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篇4

2015年成考专升本政治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性质的改变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结构的优化

d.事物数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动 答案b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c.同一性和斗争性 d.根本性和非根本性 答案c 3.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的是(a.反映论和先验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d)。4.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肯定()。a.世界万物具有统一性 b.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c.世界万物具有可知性 d.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割性 答案a 5.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a.符合客观实际 b.被群众所掌握 c.符合书本知识 d.被多数人赞同 答案a 6.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a.发展观 b.一元论 c.物质观 d.认识论 答案d 7.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a.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b.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d.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d 8.认识的高级阶段是()。a.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 c.直接认识 d.间接认识 答案b 9.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a.完全摆脱社会规律的制约 b.深刻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 c.根本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d.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答案b 10.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1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b.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c 12.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社会改革 b.科学技术革命 c.阶级斗争 d.社会基本矛盾 答案d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中间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

a.反对 b.争取 c.发展 d.孤立 答案b 1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旨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 c.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关系 答案c 15.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a.先锋队 b.参与者 c.领导者 d.主力军 答案d 1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b.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c.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d.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答案c 1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当今时代主题 b.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c 18.住房、物价、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百姓关注。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答案b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是()。a.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答案b 2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答案b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b.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c.深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d.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 答案a 22.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改革开放 b.创新驱动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答案a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是()。a.坚持改革开放 b.实现共同富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d 2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b.构建和谐社会 c.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d.改善人民生活 答案d 25.当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a.城乡二元结构 b.农业投入不足 c.农民收入偏低 d.农村发展滞后 答案a 26.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a.调整经济结构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防控金融风险 d.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a 27.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c.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d.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答案a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答案b 2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一个中国 b.长期繁荣 c.两制并存 d.高度自治 答案a 30.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

a.难以抓住机遇,应回避风险 b.可无视风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c.应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应抵制经济全球化 答案c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32.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a.保障和改善民生 b.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d.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答案a 3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a.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答案c 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日期是()。

月10 日 月4日 月1日 月4日 答案b 35.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b.互惠互利、共赢共存

c.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3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民族合作 c.民族团结 d.民族平等 答案a 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a.天津 b.广州 c.北京 d.上海 答案c 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纪念活动。本次活动是纪念万隆会议召开()。周年 周年 周年 周年 答案a 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 % % % 答案d 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a.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b.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c.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大国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表明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答案:错误。(2分)(1)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其根本特点。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社会规律也具有规律的一般特点。(4分)(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只是说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表现方式不同,并不否认其客观性。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们的活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社会规律。(4分)4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答案:正确。(2分)(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分)(2)当前,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因权力的诱惑,极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等,最终导致丧失执政地位。(4分)(3)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长期执政不变质。(2分)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答案:(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2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3分)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2分)44.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案: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每项2分,答出任意五项可得满分10分)45.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抉择。当前,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1)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3分)(2)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2分)(3)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3分)(4)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加快国际科技资源流动和重组,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增强科技实力。(2分)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6分)(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4分)(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5分)(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者必须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和对立起来。(5分)

政治试题评价 政治评价题与评析题篇5

(一)一、选择题 1-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的观点是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种观点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5.辨证唯物主义认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

a.是否符合科学理论 b.是否清晰明白 c.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d.是否符合人们的要求

6.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

a.抽象思维b.手足分工 c.直立行走 d.制造和使用工具

7.在生产关系的构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 c.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d阶级之间的关系

8.“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含义是

a.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影响 b.社会发展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c.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9.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自我的关系

10.中国共产党人第1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殖民地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毛泽东正式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当排“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纲领》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13.中国人民的第一个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民族治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

14.提出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

15.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派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17.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d.三湾改编

18.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

a.工农民主专政 b.劳农专政c.人民民主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19.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主要矛盾仍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矛盾

20.在中国共产党 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 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2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第三世界的兴起b.战争与和平c.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一切照办 b.部分吸收 c继承和发展 d.坚决继承

2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相信群众,依靠群众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6.中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

a.人口多,劳动者文化水平敌 b.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c.没有实现工业化,农业人口多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决定我国现阶段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就业压力大c.科技落后,资金短缺d.市场经济的存在

28.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速度、比例、效益三个重要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发展速度 b.经济效益 c.比例关系 d.三者并重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b.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3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集体经济 b.市场经济体制 c.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综合 d.公有制经济

31.按劳分配原则是

a.公有制社会的共同原则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原则 d.一切社会共有的原则

3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人为本 c.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d.人与自然的和谐

33.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a.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科学文化现代化d.建成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集中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d.人民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3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会是

a.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民主政治建设c.思想道德建设 d.法制建设

36.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实现

a.共同富裕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社会平等

3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

a.相互平等b.和睦友好c.团结互助 d.共同繁荣

38.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是

a.宗教与国家分离 b.实行宗教自管 c.宗教信仰自由 d.限制宗教发展

39.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政治协商与法律监督b.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c.政治协商与合作共事d.团结协作与舆论监督

40.台湾问题的本质是

a.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b.中国的统一方式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二、辨析题:41-42,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此,它已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了。

42.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与资本主义民主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三、简单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4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45.简述等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以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意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6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