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13626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中心下移,社区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区党组织对城市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迫切任务。近年来,安康在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许多工作,创造了不少经验,但以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社区党建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对安康市汉滨区、石泉县和白河县的部分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这些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安康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区党支部工作重视不够,把党支部工作看成软任务

社区负责的事务繁杂,党建工作投入不足。社区虽然是自治组织,但是目前却承担着大量行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街道办将城市创建、环境保护和民政救助等工作下派到社区,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导致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和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群众工作,社区党组织在这种“党政不分、行政化”的传统思维影响下,往往以“管理”的姿态而不是“服务”的姿态开展工作,导致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心无力。调研中多个社区党务工作者反映社区平均承担10多类工作任务,既有综治安全、民政救助、城市创建等常规性事务,还有上级布置的人口普查、流动人口管理、环保、两违管控等专项任务以及其它临时性事务,而且其中很多工作都有考核评比,仅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就有“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管理与精神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等40多项,社区党建任务大大超过了党组织工作范围,造成社区党建工作“满足于应付,流之于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社区党建工作难推进。在当前普遍要求“工作进社区”的口号下,社区居民委员会这一法律上规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被视作“准行政性机构”,将政府及派出机关对社区“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有6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权责不对等,社区党务工作者责重权小,社区党建工作不自觉地边缘化了,社区居委会的自主决策作用也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而社区内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形成了互不干涉、互不来往的格局,阻碍了党务工作的开展,服务难以完全到位。

社区党员缺乏有效管理,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有些社区干部对抓好社区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召集党员召开支部生活会流于形式,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一些活动,没有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把特殊群体如: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这部分党员以及空挂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有社区党员118名,流动党员就占51名,空挂党员9位,党组织活动开展时,能联系上的并能到会的不到10个,这部分党员几乎就不参加组织生活会,更谈不上按时交纳党费尽党员义务。党员跟社区群众联系较少,服务内容片面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导致党组织凝聚力不强。

2、社区党务工作体制机制不顺,队伍比较薄弱

机制上保障不力。社区的党务工作者不再是单纯的“党务工作者”,而是党务、行政一肩挑,很多社区实行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两个班子一套人马,社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名义上配齐了,实际没在岗,几乎不参与社区实际工作,还有社区工作人员长期借调到街道办,尽管有的社区配备了专务党务干事,但面对庞大的党员队伍,仍显得力量单薄,再加上社区党务工作者年龄偏大、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这些都制约着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激励措施单一。有些社区干部因工资报酬偏低,他们感到政治上无盼头、利益上无享头、前程上无奔头,不能安心于社区的工作,不断出现人员的流失,也难吸引优秀人才,社区党务工作者紧缺。部分高学历省招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被长期抽调到政府机关或街道办工作如有一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3名,5名借调街道办,实际工作人员8名。

一些党务工作者方法简单传统,未能打开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由于基层党务工作者任务量较大且缺少必要的教育培训,导致其工作开展大多沿用传统方式方法,很少进行创新,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例如,在一些社区的党建工作中,往往是在党总支委员研究相关事项后,简单的学习一下党的最新政策和党章,没有更多的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仅局限于七一开展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党建活动的比较少,导致党建活动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不强。

3、基础保障体制不够健全,党建没有“硬”的支撑

社区党组织建设经费的投入主体单一。社区党建经费只有上级政府财政预算,没有其他创收渠道,政府投入又往往带有行政目的,经费除了用于维持社区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外基本没有结余,制约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影响服务居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如调研的有一社区,政府每年向社区拨付经费10万元,其中8万元用于办公开支和服务群众,2万元作为党建经费,三会一课活动费、场地费、讲课费、资料费几乎用完,至于其他的活动就无法开展了,使社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满意度大大降低,社区党组组客观上难以发挥作用。

社区办公活动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辖区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的力度还不够。社区承担各级各部门安排的大量行政事务,“费随事转”政策没有落实,社区工作经费短缺,工作开展困难。

4、城市社区党建统筹各方的协调机制不畅通

社区内各组织对党建工作没有达到有效共识。社区与区域各单位、行业等在党组织上互不隶属,行政上互不关联缺乏联系,各单位、行业等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支持、积极配合不够,党员干部缺乏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社区内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辖区单位、包联单位很少主动与社区党组织联系,共驻共建制度未落实到位。由于共驻共建工作中没有涉及权责划分、资源整合等深层次问题,社区与驻区单位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共筑共建的整体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没有真正实现社区大党建格局。许多驻区单位认为社区工作应由社区自身承担,对他们来说是“分外事”,参不参与影响不大,特别是一些垂管单位,支持和参与社区工作的认识不高、自觉性不强。社区与驻区单位交往大多围绕社区建设谈论钱、财、物,导致一些单位认为搞共驻共建就是出钱、出人、出物,影响了共建效果。另有部分单位行政级别高于社区、资源掌握优于社区,但承担社区区域化党建义务却弱于社区,有时仅靠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机关单位之间的感情纽带维系,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约束,社区共驻共建工作难以落实。

二、完善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规范理清社区党组织职能职责

社区党组织要回归主责主业。要推进社区减负和事权划分,以县(区)为单位制定社区工作事项清单,驻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把份内职责转嫁给社区及其工作人员,推动社区党委回归主责主业,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上来,使社区工作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各类服务机构、驻区单位等社会力量和党员群众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工作机制。

完善党员管理机制,健全活动载体。推行党员“承诺、践诺、积分、评议”制度,实行党员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党员管理,消除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误区和盲区。引导和动员社区内的党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及时记录党员表现,作为年终评优的依据。

探索建立“组织联建、党员共管、服务联动、资源共享”机制。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发挥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深化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格局,吸纳社区内的机关、学校、国企、非公、社会组织等各类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委委员,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

健全城市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共驻共建联合会,形成事情共商、资源共用、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和谐共享的工作格局。

2、充实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

配齐配强党务干部。采用上级选派、内部培养、面向社会招聘等形式,科学配备党务工作者。选派综合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做到党务工作有人管、专人抓,压实党建责任,推行“一把手”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切实让“一把手”为党务工作站好台、服好务;对于较大社区要选派党建指导员,协助支部开展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突出教育培训,提升工作能力。通过机关党校学习、外出考察学习、现场学习交流、“智慧党建APP”、以会代训、以学代训等培训方式,拓宽党务工作者培养渠道,提高党建工作能力。

强化党务工作者管理和激励机制。要关心机关党务干部的成长进步,把机关党务工作作为培养领导人才的重要岗位,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党务工作者,对社区优秀工作者要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或优先招考为公务员,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加大党务干部与其他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使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建立社区工作者报酬稳定增长制度,确保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始终高于当地平均工资。

3、确保社区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经费要保障。把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根据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在计算党建工作的经费的时候,可以按时发放党建工作的建设经费。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政策扶持,对社区兴办的各种有偿低偿服务项目实行减免税费政策,增强社区自身造血功能,有关组织部门应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城市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按照城市规划和社区划分的要求,配备社区办公用房,确保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有场所办公。社区党组织要加强与辖区单位的交流合作,协助驻区单位处理好与社区居民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良好的共驻共建关系,使得社区在需要单位提供帮助时能够得到相应单位的资源支持。

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包联单位的行业优势和硬件设施优势,联合开展服务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以拓宽社区党组织的活动阵地。建立多形式的党建工作经费支持机制,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4、健全社区治理机制

建立社区协调机制。配套区域党建“协调文件”,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督促在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更好的服务群众。

健全完善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机制,推动在职党员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

要多渠道、多手段,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活动、宣传栏和横幅,大力宣传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使辖区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居民认识到社区工作与自身的密切相关,从而主动与党组织配合,齐心协力,增强社区党建的群众基础。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多与驻地单位联系,多做为驻地单位服务的工作,赢得驻地单位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支持和参与。三是统一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认识,增强认同感,营造人人参与社区党建的浓烈氛围。

社区工作短板及改进措施 社区党建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2

社区是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落脚点,充分发挥社区的城市细胞作用,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我县积极探索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高。社区党建工作是近年来我党在城市工作中探索的新课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不少偏差。一是部分领导认识滞后。表现在镇、居两级中有部分领导,对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目标不清,任务不明,没有将社区党建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驻区单位领导对社区党建缺乏了解,职责不够清楚,参与意识不强。二是党员群众对社区党建缺乏热情,参与度不积极。

(二)组织管理不全。一是党组织设置有空白。有部分镇的居委会还未建立党的组织,社区党建存在组织建设空白,如热市镇是我县的三个工业发达乡镇之一,但至今仍未在居委会中建立党组织。二是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县城区的党建工作仍然以党组织隶属关系形成纵向式管理,社区党组织与所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缺乏横向联系,仅限于搞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管创建等工作。三是党员管理有真空。社区党员主要有:居民党员、离退休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岗党员和流动党员。社区一般对居民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管理较好。居民党员成长在本地,对社区建设关心,参加活动热心;离退休党员休养在家,时间宽裕,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社区党建工作是“份外事”,不服从社区党组织管理,更不愿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下岗党员生活落差大,情绪大,想法多,不愿参加党组织活动活动;流动党员流动大,分散性强,忙于生计,无暇参加党组织活动。

(三)班子配备不强。一是人员不齐。我县组建了十四个社区党总支,每个总支下设若干支部,但大部分支部仅有一名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配备不齐。二是领头人难选。由于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事情杂、任务重、待遇低,但要求又高,很多有能力的人不愿干,许多想干的人又怕干不好,造成党组织负责人难配。三是水平不高。社区党建工作是新事物,许多社区党组织还仅停留在上班时间办公室里搞服务,下班准时回家忙家务,社区相关知识几近空白,身为从事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人,却不明白社区是怎么一回事。四是经验不足。领导经验不足,我县所建社区党总支这一层面,班子成员大多是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领导能力较强,但下辖支部党务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无此经历,在实际工作中显得领导经验不够足;其次面对复杂局面的经验不足,社区是城市矛盾的集聚点,面对烦琐的工作,众多的不理解,无法做到让群众满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限。

(四)活动开展不多。一是活动次数少,目前大多数社区的每年才开展一两次党建活动,有的社区党组织长年不开展活动,使党员感受不到组织的教育和关怀;二是质量不高,大多数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基本是“读读文件,看看报,聊聊天”,没有组织深入讨论,学习效果无法考核;三是形式单一,大部分社区开展活动都采取召开会议的形式,存在人员难召集,党员兴趣不浓的问题;有的社区党组织仅利用“七一”等重大纪念日开展一些中小型纪念活动。

(五)工作经费不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不足,全县十四个社区仅有9个拥有自有办公用房,大部分社区的党员活动室无法满足党员活动的需要,各种便民公益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群众生活需要;二是干部待遇难保障,财政下拨给社区的人员经费少,自身筹集能力有限,社区干部的工资低;三是活动经费少,无法满足开展正常党建活动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深入,社区建设已成为基层政权发展、稳定的根基,不断发挥着城市矛盾的“缓冲器”,文明建设的“播种者”作用,社区党建已成为党的建设的前沿,切实加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在领导层面引起重视。首先是搞好调研,各级党组织要针对社区建设的新情况,搞好调研,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其次要汇好报,将社区党建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将社区党建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相结合,将社区党建与巩固执政基础,构建和谐城镇相结合进行汇报;最后要力争领导支持,应在县级领导班子中形成抓社区党建就是提升城市品味,就是“为民、利民、便民、安民”的落脚点,促使县级党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形成相关文件,落实考核机制,将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县委的一项中心工作。二是在党员层面达成共识。通过会议等多途径、多渠道、多手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和动员,让社区党建工作深入到党员心中,号召党员积极参与“我为社区做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形成向心力,证实自身价值,使社区党员感受到党建氛围,达成一致认识。三是在群众层面得到认同。通过社区党建促社区公益事业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通过社区党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塑造浓厚的文化气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热情,并逐渐形成“生活开心,精神舒畅”的美好家园,促进群众对社区党建的认同。

(二)实行条块分割,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全覆盖。一是健全组织设置。按照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坚持以党的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健康发展”的精神,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综合协调能力,以“镇党委—居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模式设立党组织,实现纵向覆盖,特别注重党支部的组建,在居民小组,住宅小区,新建规模企业等党员人数集中地设立党支部。二是实行多方协调制。建立县级社区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考核,完善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社区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辖区单位及城管、工商、公安等职能部门召开会议,通报社区建设新情况,研究新措施,搞好齐抓共建工作,形成党员教育共同抓、党风建设共同促、党的工作共同议的横向到边式覆盖。三是创新党员管理。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管理原则,加强对辖区党员管理工作。对居民党员和离退休党员按属地原则组建支部,进行管理;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管理,应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台账”,发挥社区党组织协助管理,特别加强对“八小时外”的管理,实行单位与社区的综合管理;对下岗党员,采取生活上帮助,工作上关心的方式,体现组织温暖,帮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对流动党员,摸清底子,建好台账,采取组建临时支部,临时挂靠等形式,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活动,使流动党员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选好配强班子,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一是拓宽选人渠道,搭建好班子。严格坚持干部选拔标准,使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辞千辛万苦”的人进入班子;大胆创新,突破用人的条条框框,在原有社区工作者中选任,选择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从党政机关单位中派员挂职,从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中选拔。二是改进选拔方式,培育好书记。通过选举实现居委会主任与书记一肩挑,通过上级党组织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通过公开竞选、群众直选等方式把那些年富力强、有朝气、有能力、有干劲、肯奉献的人推举到书记的位置上来,并通过办班培训、实地考察等方法使他们在政治上靠得住,在工作思路上有创新,在工作能力上有突破,在服务群众上有举措。

(四)活跃组织生活,丰富社区党建工作的内涵。一是强化“”制度。继续加强传统党建活动的开展,为使活动有实效,在组织上要经常化,坚持月月有活动;在形式上要多样化,如观看电教片、专家实地讲课、专场辩论会等;在内容上要时代化,要抓住时代脉搏,紧跟中央部署,抓住经济建设,紧扣发展主题。二是开展人文关怀工程。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区服务站点建设活动,在居民区建设服务点、卫生站、图书室、健身房等,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做到小事不出家门,一般事情不出社区门。三是实施文化先锋工程。按照“贴近群众、服务百姓”的思路,把辖区内各种文艺积极分子和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各种艺术团体,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将文体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小区展播、广场汇演等形式宣传党的先进性,丰富群众生活。

(五)优化筹措渠道,保障社区党建工作的运转。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财政建立专项拨款机制,加大对社区的财力倾斜,逐步将社区公益事业的建设上移县级政府。二是拓展自身造血功能。对社区承担的各种行政业务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收费权一并转给社区,按以经营养服务、以服务促经营的发展机制,将辖区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提高利用率,向受益对象募。三是上级党组织可从党费中返一点。

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3

1、主观认识不到位。

2、一是部分社区干部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3、不少社区干部在工作上仍然沿袭过去自上而下的单位管理模式,从而对大批居民,尤其是那些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群体,出现了大量的管理空白地带。

4、部分社区干部对社区党建区域化丰富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他们认为区域化党建就是简单的将辖区内的党员每年集中在一起组织几场活动,开几次会,看几次电教片就算完成任务了,没有将构建党建区域化格局上升到更好的服务社区广大党员群众,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高度上来。

5、二是部分驻区单位对党建工作区域化建设的热情不高。

6、集中体现为部分单位的领导主观的认为,党员发挥作用在单位爱岗敬业就已经达到合格党员的标准了,在单位和社区同时开展党员的活动,显得比较多余。

7、三是不少单位领导角色转换不彻底。

8、在党员进社区活动中,有的单位领导依然大摆领导架子,进社区报名请秘书代劳,一年到头没有进社区进行一次调研,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建议和指导往往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9、四是部分退休干部、离职党员、“两新”组织及流动党员对社区党建工作态度冷谈,缺乏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区域化建设的思维不开阔。

1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区党员的数量越来越来,党员队伍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社区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与此同时,不少社区的党建工作仍然停留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开党员大会等日常工作业务范围内,在扩大党在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在社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方面,显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载体运用不多、手段不够丰富,效果不甚理想。

12、  社区的民主自治程度不高。

13、当前,社区普遍存在党建工作平台单调、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现行社区的工作性质和职能,与其自身的民主自治的性质和功能存在较大的偏差,趋“行政化”现象十分严重,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了成为了上级很多部门和单位在基层的触角,社区工作人员也疲于协助这些职能单位搞服务,抓落实。

14、  区域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15、现行的党员进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以及辖区“共筑共建”活动在党建区域化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这些运作形式,大多还处于一种“联谊式”、“人情式”、“援助式”的发展状态,某个单位的领导跟社区的干部熟悉或者有交情,支持社区的力度就更大一些;社区开展活动,往往以联谊活动的名义才能够号令辖区内的单位参与社区的活动。

16、这种党建工作的发展模式严重缺乏稳定性,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显然不利于工作的长久健康发展。

17、  社区党建的工作力量薄弱。

18、一是职能交叉,一职多岗现象十分普遍。

19、由于社区现有工作人员一般在5—10人,而相应的要对口县(市)直几十家职能部门,导致社区专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而党建工作人员往往是兼任。

20、二是人少事多,疲于应付。

21、很多职能部门将自身的很多业务工作都打给了社区,使得社区的工作人员忙碌于对职能部门交代的任务,而对本社区的建设显得力不从心了。

22、三是经费保障不力。

23、虽然县(市)财政每年都为社区预算了一定的工作经费,但是跟社区全年繁琐的工作任务极不对称,在有限的工作经费里,用于党建工作的就更少了。

24、同时,由于部分单位执行政策的力度不够,很多“费随事转”的工作经费根本没有给社区按要求兑现。

25、  同工不同酬现象比较突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1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