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思考论文(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17098

【导言】此例“区域现代物流体系思考论文(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焦虑心理论文1

关键词:肺炎疫情;医学高等教育;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影响;启示

自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由病毒引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武汉爆发,并逐渐波及全国。2020年1月20日,我国国家卫健委将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肺炎属于“国际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化等特点[3],为疾病的防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疫情期间,我国各行各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医疗行业首当其冲。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数万医务工作者无畏前行,奔赴一线,身体力行践行着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此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再次深刻地意识到了医疗卫生事业对于国家及人民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在面对全国性甚至世界性民众卫生突发事件时存在的不足。作为医疗卫生人才输送源泉的医学高等教育,在疫情面前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反思和进步的地方。

1肺炎疫情对医学高等教育的影响

2肺炎疫情对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2.1对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但是在追求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路上,不能忘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7],要想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打好基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医学生从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就面临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进入临床工作后,学习、临床工作及科研之间的协调也成为了压力的来源,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而医学教育中对心理健康重视不足。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更是突显医学生心理教育短板。因此,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之余,要加强心理建设,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等具体情况,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让学生能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在面对疫情时能科学、合理对待,释放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合理安排时间,增强自控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文素养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医疗技术,也要承担更高的道德责任和精神要求。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恪守职责、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有的甚至抢上一线、赶赴湖北支援,在培的青年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基本都在临床。但随着教育部延迟开学通知的下达,医学研究生纷纷退出临床,主动请战的学生屈指可数,当然有医疗资源紧缺、临床保障不充分的因素存在,可是医学生是否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作为己任,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医学职业素养,则需要反思。故医学高等院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价值熏陶,让医学生能明辨是非,明白奉献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并践行在社会实践中。此外,医学高等院校还要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在众多医疗队支援湖北以前,湖北地区的医疗系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医护人员明显不足,不科学、不合理但又不得已而为之的排班以及一重重的防护措施让医护人员的身心都备受煎熬,也再次提醒所有的医护人员保护自身、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工作,更是为了自身的健康。2.2对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随着数字产业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不断催化着教育的革新与蜕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通过教材讲授等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但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除理论教学外,还需要大量操作实践和直观体验,显然这一教学模式已不足以满足现今医学院校的教学需求,各大高校近年来也已开展大量在线课程。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凸显得更加明显。由于开学延期,众多课程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同时课程的优化、教学结构的调整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教育信息化能够使教学活动从课堂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展开教学活动,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8]。相信随着5G时代的来临,更多优质的网络课程,更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的模式会随之孕发。同时在信息化的教育模式下,高校将会突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的壁垒,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网络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课程的选择将会更加丰富,学分的认定范围会更加广泛。2.3对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启示。疫情当前,医护人员无疑用他们的行动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但疫情防控早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疫情早期,临床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和能力不足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短板。据1月29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病毒感染肺炎在中国武汉的初期传播动力学》提示,2019年12月中旬密切接触者之间就已发生人际传播[9]。据2月17日发表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论文《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显示,1月10日前医务人员确诊病例有18例,死亡1例,1月11~20日医务人员确诊病例有233例,死亡1例[10]。然而直到2020年1月20日,政府及相关部门、机构才开始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系列防控措施,由钟南山院士公开宣布肺炎呈现了人传人的特点。显然,我国在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时仍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大支柱,而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比重明显偏多,设置门类、学时数较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显得比较单薄。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医院不断扩建,临床学科越分越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专科的学习中,医学力量更多的集中在慢性病上。除了传染学科外,预防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更常见于慢性病的预防中,对于应对突发的急性传染病,很难积累到相关的经验。因此课程整合,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临床与预防融合,对医学教育改革尤为重要。尽管经历了SARS、H1N1等疫情的考验,我国对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健全了相应的条例法规,但在一个新的疾病面前,医务人员仍缺乏足够的警惕,应急处理能力有所欠缺,这反映了医学教育中缺乏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培训以及对传染病教育的不充分。要从过去的教训中汲取经验,并不断反复提醒告诫自己,医学教育更应该把这一任务落到实处。这次的肺炎疫情,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相关教学内容不仅仅在此时得到强调,在日后的医学基础教育中也不能被忽视。

3结语

焦虑心理论文2

论文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及患者的康复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通过建立医患共同参与模式,使护患双方相互信任,协调配合,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笔者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2月,透析7028人次,年龄26~78岁,其中女性患者2803人次,男性患者4225人次。

二、常见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和恐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悲观、疑虑、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患者的角色改变

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差异、社会上医疗知识的宣传、疾病知识的缺乏、不了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而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终日郁郁寡欢。

不良的心理情绪

因为生病而懊恼,同时为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而担忧,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患病后家庭、工作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患者自己和家庭会带来重大的损失。血液透析的不间断性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产生抑郁、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些压力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焦虑,甚至萌生厌世的自杀倾向。

尿毒症原因

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

另外,尿毒症患者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中分子毒素的蓄积,这些都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

患者对血液透析不适应

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液透析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引起的穿刺处的血肿和渗血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焦虑。

对透析治疗的疑虑

生活拮据、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从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名医”等。

环境的影响

由于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容易产生孤独感。医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患者家属的支持情况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健康宣教尤为重要。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要使其明白,血液透析是全部或部分代替肾脏功能的必要途径,不必对血液透析产生抗拒感,要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和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从焦虑、恐惧中解脱出来。对于长期透析患者,要告知其生活起居、饮食、服药方面的注意事项,特别要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对血液透析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至于惊慌失措。对长期血液透析后出现的自身形象改变,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不要沮丧、自卑。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病人易产生自卑感和强大的经济压力,认为自己只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沟通,使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提供人性化护理

要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的氛围,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要以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取得病人的信赖,减轻病人的痛苦。公务员之家

心理治疗

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应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治疗。

五、小结

尿毒症病人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本组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惠凤.《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41.

[2]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3]董丽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B):2279.

[4]茹海凤,黄荣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79-80.

服务论文3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

1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含义

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英国图书馆学家布利斯1929年出版的《知识组织和科学的系统》一书中,在人类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中,“知识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国际管理界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起世界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乃至政府管理部门的极大关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热潮方兴未艾,给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带来极大冲击。我们这里提到的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一种符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全新的管理理念:即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际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最大限度地捕获、挖掘、利用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最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与接口,以帮助读者作出最好的决策,同时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在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2高校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引人知识管理提供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展的需要

纵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目标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极其漫长的发展轨迹。这些管理模式和方法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馆藏文献的载体也由原来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到电子、网络等多种载体形式。高校图书馆也已从传统的图书馆发展到包括数字图书馆、网络以及虚拟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图书馆。服务形式也从传统简单的服务形式过度到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图书阅览、多媒体和数据库等多种服务形式。所有这些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的知识量空前浩繁;知识的急剧增长和通信手段的使利,使知识的获取更加容易,但同时,“知识泛滥”等批驳知识沉余、知识垃圾的观点也层出不穷。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的知识并不贫乏(甚至过多),但是人们有效获得知识的能力却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引人知识管理理论是时展对高校图书馆改进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应用知识管理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满足不同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必须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进行管理,并创造一种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与平台,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把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的利用者、信息与信息产生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3高校图书馆如何实施知识管理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包括对信息资源管理和对智力资源的管理,也就是对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随着图书馆引人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越来越多,一些高校图书馆也从多方面着手尝试知识管理的实施,就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来看,还存在着显性知识数字化程度不够,隐性知识得不到扩充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来促进图书馆的知识转化和创新,完善和加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为图书馆全面实施知识管理打好基础。

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

首先要对馆藏文献资源充分开发,建好馆藏数据库,对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还要注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由传统文献的整序组织即依据有载体的知识内容,对文献单元进行描述、揭示,拓展和延伸到以知识单元为加工对象,进行知识组织,强化文献知识的随机存取和组织化存储功能,为读者提供有序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做到对文献主题内容进行揭示的同时更加注重揭示文献所载的知识单元。工作范围由“文献流”的整序拓展到“知识流”的组织,对高校图书馆有序馆藏文献,整合零散知识点起到关键作用。再一点,就是要注重开发网上信息资源。针对网上广泛、无序、分散、质量不一的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整理、组织、加工,使之有序化。把有用的、有价值的知调恿过网络等多种途径传送给读者,让知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

隐形知识管理

主要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力资源的管理、和读者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层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力资源主要指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及所积累的经验,应受到重视和共享,这是图书馆的宝贵资产。高校图书馆要构建学习图书馆文化、共享图书馆文化,在具有学习和共享组织文化中,馆员通过主动学习新知识,主动将自己的隐形知识表达出来与他人共享,使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提高。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要把人的智力和创造性视为管理的对象和组织的重要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成员达到预定的目的。因此,为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办馆理念,就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管理者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开发读者的智力资源,就是让读者去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注重收集来自读者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管理的合理化,首先要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加强隐形知识管理是当务之急。

做好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综合管理

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就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应首先建立和完善知识库,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将图书馆知识资源以目录的形式进行描述,以元数据进行处理,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加以存储,还要将个人的知识库转变为组织的知识库,知识库系统有效运作依赖与传输网络和运用系统,这样使知识充分发挥其效用性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只有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新技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库系统,才能为知识的共享创造前提。知识库的组建是显性知识的集合,除了馆藏资源外,特别要重视收集馆员在工作中创造的知识成果和来自读者的知识和信息。图书馆应努力创造一种激励机制和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以馆员在整个图书馆知识创新的贡献为基本标准,尤其对在知识的学习和共享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进行激励,营造尊重知识和知识共享的内部环境。这也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的、手段和条件。

自我探索论文4

一、把专业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做细、做严,使之成为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主心骨。

教务部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学服务,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为取得高质量教学的效果实施相应的管理。本学年在教务部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52名,其中专业教研室29人,课程涉及采油、采气、仪表、提高采收率、油藏、机械基础、制图、管焊、电工等多学科,新教师数量多,教学任务繁重,多数教师的周课时达到20节,教学工作量大、教学管理、培训教学协调难度大。我是油气开采专业的老教师了,熟悉专业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熟悉教学过程,也了解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因此对专业室教学管理上,我以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力争用人性化的理念、负责的意识、以身作责的精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从细节入手,从严要求,从大局出发,深入到课堂,深入到教师中间,准确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帮助解决。以指导者的态度,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让他们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提高,在教学中成长。平时主动和年轻教师交流,解决年轻教师的困难和心理压力,把工作做细做活。

二.倡导民主自主的教研之风,使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

教研活动是教务部的常规工作,每学期开学,我积极与教务部部长商讨教研活动主题与方式,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专业室的专题教研活动提高了老师们针对一个专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使一批新教师渐渐成熟,他们主动探究、独立工作的能力渐渐增强。教研活动也锻炼了一大批老老师,课堂教学中,他们大胆尝试,有思想,有观点,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待学术真襟怀坦荡的态度,对别人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真诚地指出,也对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也非常乐意接受。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老师们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真正达到了教研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目的。

三.有序组织学生论文指导审查工作,使之成为宣传中心教育品牌的有效手段。

六月到七月我组织油气开采和石油工程的教师对开采06班、地质06、钻井06班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审查,并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指导了2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组织论文指导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工作岗位不能离开,不能到学校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就发挥网络的优势,组织老师在网上指导学生修改论文,派教师到现场亲自收取论文,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和老师们圆满完成230人的论文指导与审查工作,按时把质量上乘的论文提交到石油大学,为中心的势力和教学水平做了很好的宣传。

四.积极承担教学培训任务,把课堂当作超越自我的平台。

今年我承担完成的培训与教学任务有:

1.完成采油高级工培训班采油知识与技能培训7天,完成学时49个;

2.承担《采油工程》、《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等课程的函授教学,完成课时50个。

3.在西南石油学院承担大学生采油采气培训任务,连续6周,每周6天课,历时42天,完成学时288个。

4.假期承担集团公司采气技师培训项目的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跟踪、现场考察指导、技术论文指导、技术交流的组织工作等,历时21天。

我认为教学是一项需要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潜心地学习、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教学上我可以算是一个老兵了,但我仍没有放弃对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以身作则,看重教学过程,备好课、上好课是我的追求。为此,我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我竭力寻找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和培训质量。把课堂教学当作展示自我才华、超越自我的平台。

五.静下心搞教学研究工作,使之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

今年我参与了两项比较大的教学研究工作,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中心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1.开发申报了油田公司采油新工艺新技术培训教材编写项目,并负责该项目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组织三位老师完成编辑工作。

2.参与集团公司采气技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和四位老师一起圆满完成任务,争取明年初出版。

六.学习科学发展观,使之成为自己职业道德熏陶的信念。

半年来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通过学结,思想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价值观也有了正确的方向,对工作努力坚持“只干不说,先干后说,干好了再说”的态度,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主动承担,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我努力去做,别人做不好的工作,我用心干好。对拿不准的事情,我请教领导,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我自觉服从,不折不扣执行,认认真真完成。

作为教学管理干部,我奉行“正正派派做人、诚诚恳恳待人”的原则,勇于负责任,敢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行动说服人,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人,用自己的人格感染人,努力把自己熏陶成为一个有大局意识,有团结心胸,有责任心的人。

在具体工作上,我以身作则,坚守岗位,积极协助全力配合余部长、栾书记和王部长的工作,主动沟通,积极协商,勇于承担,保证教务部工作稳定,人员团结,管理工作有序和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1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