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范文 自然辩证法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第一篇】
自然辩证法是指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反映与认识。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关注着整个自然界的变化、运动和规律。自然辩证法对于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然辩证法中,矛盾是其核心和本质特征,矛盾不断地推动着自然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探索,可以提升我们的科学素养及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水平。
在自然辩证法中,存在着基本概念,包括矛盾、质量、量、运动和发展等。矛盾是自然界万物运动和变化的本质,每一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质量是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其量的变化会导致事物质量的变化。量是事物状态的表现,它是有限的,但又是无限的。运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自然界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发展指自然界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的向前发展,是矛盾解决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对事物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矛盾则是这些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本质。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保证了科学研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缩短了科学研究的历史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不仅对科学研究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其实都有其内在的矛盾性质,而自然辩证法的解决方法则是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促进问题的解决。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采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可以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段: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透视和理解自然界事物本质的思想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矛盾。自然辩证法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科学研究的正确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思想体系。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索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水平,推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第二篇】
自然辩证法是我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哲学的一部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价值。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首先教会了我思维的辩证性。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习惯于使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两极分化,通常只看到事物的一方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意识到世界是多面的、多元的。如同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事物的对立面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只有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才能更全面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实质。
其次,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真理和现象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不断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注意到了其中的规律和联系。例如在观察一朵花的时候,我不仅只是欣赏花的美丽,还发现了花的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发现了花与其他生物的关联等。这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用于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发现,通过观察和分析问题,我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形态,也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和解决途径。
最重要的是,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对人和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自然辩证法中有一个重要观念,即人与自然是一体的统一整体。人只有对自然进行合理开发和保护,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生。自然辩证法教会了我要尊重和珍惜自然,要从保护自然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会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减少群体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积极参与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为环境和自然力量做出贡献。
总之,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它不仅教会了我辩证思维的方法,还培养了我积极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我相信,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将在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理性和有责任感的人。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第三篇】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关系。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新模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使我国的教育尽快由传统型转变为创造型。
关键字:科学技术,教育,创新。
通过了对自然辨证法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实现这个任务“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对综合国力的竞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科学人才的基础,在现在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作用,必须摆脱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改革同科学技术发展新特点不相适应的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信息革命使得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完全改变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为了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建立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联合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推动了校园网和信息资源的建设交流,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技术。
近两年,我国的创新人才逐步的进步:例如清华大学多年来推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因材施教、名师上讲台、加强实践教育。清华成功推行了多项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显著效果。已经在清华有10年历史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旨在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钻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是中国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强调的问题,是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国21世纪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在创新问题上,西方与中国有着明显差别,西方注重的是批判性思维,他们的思想是向往自由。而中国重在继承,这种思想使中国注重应试教育,而不是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
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重重制约;国外作为核心课程的小学科学课在我国从三年级才开始开设等等。有些地区的综合理科课程甚至无疾而终。在推行科学综合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现阶段较难彻底解决的问题:一是科学课的教师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二是评价办法无法与升学考试很好地对接;三是实验设备无法完全保证,制约着科学综合课程继续推进。以上种种问题说明了当前我国科技教育政策法规落实的薄弱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点。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制约和阻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首要任务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发展智力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替代。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要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吸取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的一切优来,学校管理重在制度建设,这对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和教学秩序的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刚性过强的管理制度也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恰恰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条件。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而理性的发展,应着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活学生内在的动力和潜能,改革刚性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制、选课制和学分制度,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
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基。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关系。
发展教育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我们要发展教育事业,否则,教育上不去,就会给我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离开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就无从谈起。
努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新模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使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使我国的教育尽快由传统型转变为创造型。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涛林美玉.加强科技教育调控培育人才科技素养.2011。
这学期我选修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收获了很多。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这一切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它源于实践,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及认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认识和改造自然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把握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将所学自然辩证法的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的实践中,简要谈谈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对家乡建设的思考。
我的家乡就是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内蒙古四胡之乡安代之乡和乌力格尔之乡等诸多称号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全旗万人,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5%,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由于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北端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教育水平落后等诸多原因,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学习了这门课之后,我认识到要想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的面貌,就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卫生,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加以改善和整治。
1、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风沙治理。
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改造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公益林补偿项目和退耕还林工等环境保护工程。
2、兴办教育、注重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三要素的全面飞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然而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进而推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根本保证。所以兴办教育,推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基础教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援建希望小学、成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会,向全社会征得爱心捐赠等。还可以推出蒙古族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和五角枫情作家笔会,打出中国民族赛马之乡、四胡之乡的品牌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等。
3、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电灌,帮助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时间推移,地下水位降低,农牧民需自备柴油才能抽水,这对贫困的农牧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水井使用率偏低。因此,我们应当申请一些财政补助,兴办一些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这样既可以减轻农牧民的负担,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得双赢。
4、发挥农业特色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附加值。
色农业,二龙屯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是我旗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种植,产品适销对路,带动一大片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但受困于企业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帮助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与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进行了多方探讨等,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引进资金。
5、自力更生,招商引资。
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要想实现富民强旗目标,必须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增加财政和城乡居民两大收入,以工促农,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提高整体实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要求,瞄准国家投资方向和社会投资热点,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文章,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环境消耗的最小化。此外,还应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
6、协助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加强中旗执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依法治旗步伐,巩固全旗公安干警、司法行政人员、政府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的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当地干部尤其是基层旗县、嘎查的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所作所为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决定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懂技术,能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既要有服务百姓的意识,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又要讲究办事的方式方法,公平、公开、公正。
7、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就业,提高致富能力,稳定社会环境。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而其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因此处理好过剩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当扩大就业门路,组织剩余劳动力,到需要劳动力的公司联系,帮助解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工作之余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农牧民职业技能,培养技术能手,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改变家乡这种落后现状,就要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方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重视人口素质的培养教育,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进而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环生态环境建设友好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介绍了学习《自然辨证法原理》这门课的感受,及学习这门课之后的收获。主要包括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更新了对事物的认识、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的感想以及对自然辩证法课的建议四个部分的内容。
作为一名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研究生,在研一的上学期我学习了学校为我们开设的自然辨证法课程。在没上课之前,我认为这门课肯定就是政治课之类特别枯燥乏味的东西,所以就没抱着好好学的心理去上课了,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发现《自然辨证法》的内容确实是很枯燥的东西,但是教《自然辨证法》的杨玉辉老师却能把它讲得绘声绘色听起来引人入胜,原因是老师不会单纯的讲课堂知识,而是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现实生活进去,这样大家就都爱听了,同时老师诙谐的语言不禁让我对这门课慢慢提起了兴趣。虽然这门课程只上了短短的四次课,但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凯凯而谈,到下课之前的每一分钟都非常有活力,使我自己受益匪浅,既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热情,又感受到了一名人名教师的光荣。然后我也希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名像杨老师一样的老师,教书育人。
我作为一名女生或者说女性,很多的时候比较感性,所以有时候会较多地从直觉方面来思考和做事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越来越觉得其实身边很多的事是可以运用自然辨证的原理来解释的,通过原理,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再考虑事情的解决方法,用这样科学的程序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做事就容易多了,而且效果也更好了。作为研究生,学习知识是我们的本分,但学习怎么有效地研究未知的问题是更重要的问题。上专业课是为了获得知识,上自然辩证法是为了学习方法论,是为了更有效的获取知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学习了这门课的体会。
1了解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恩格斯早就提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
论思维。”显然,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以更好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增强从事自然科学技术活动的自觉性,提高自然科学研究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当今时代的潮流,努力把时代发展变化的趋势反映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之中。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自然科学对思维的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它也必须随着这些科学的发展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内容并改变自己的形式。
2更新了对事实的认识[2]。
首先是永远都要保持对研究对象的敬畏之心。永远都要谦虚,人类是有很多局限的,我们观察了解到的事实永远都是对象的一部分,即使是我们最熟悉的对象,对很多的对象我们了解的要比我们以为我们了解的要少的多。对待研究对象,我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也要有一种谦虚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要相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其次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既然对同一个对象观察由于主体的观测的角度或背景不同从而得出的事实不同,并且建立在不同观测事实基础之上的判断也肯定会不同,那么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一点事实,就以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跟自己不一致的人都是错的,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一个观点是对的,尽管是相反的观点,也有可能都是对对象的正确反映。
实里面。毕竟正理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而不是一直成立的。
第四要注意人的观察活动对事实的干扰,我们可能可以降低干扰,但是不可能消除干扰。而在人际关系方面,观察了解事实的干扰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管理活动或者考察人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种干扰,尽量减少这种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尽量做到最好。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很早就进入到我们学生的视野。在中学,甚至是大学时,我们在政治课上听得比较多自然辩证法这个词,但是我们很多人似乎根本就不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含义以及定义。大多数人学习政治,或者是说学习自然辩证法仅仅是为了考试的需要或者是获得学分,为了要毕业,所以根本就没有认真学习。现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我才发现原来学习这门课的用处,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考试,为了学分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把自然辩证法运用到生活中。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深入学习,我越来越觉得我们身边很多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是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些原理来解决的。而且这门课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我才体会到了为什么我们在研究生的课程里也要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学习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这门课的学习虽然说是结束了,但是我们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的学习还要继续下去。相对于我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其实我觉得自然辩证法更多的用于我自己的现实生活。通过利用自然辩证法原理,找到事情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为学生来说,我们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不像学习专业课那样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有一些对我们学习本门课程的些许建议。
首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增加一些自主讨论,最后让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当然为了防止出现全由组长或某人回答问题,可以预先商定小组里每个人轮流回答问题。其次,同学之中大多数以后所从事工作就是教师,所以我们也可以给定选题,让小组的人进行收集资料,最后进行讲课,这样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教师基本技能还能够让大家自主学习本门课。同时也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励大家认真做准备。最后,每次课后老师都给了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收集资料,自己发表观点,做ppt,然后上台展示。
其实我深知,对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而应该作为我们的一生的学习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其实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遵循规律,以达到双赢的境界。
参考文献。
[2]陈孟麟.《老子》对辩证法的发现和玩弄[j].枣庄学院学报,1987,(z1).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第四篇】
知道了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
明白要证实一个科学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即使我们穷尽了迄今为止的所有可能,但也不能保证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与理论相反的例子。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同时明白证伪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这句话来概括:“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们的宗教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并从中找到乐趣,另一个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是一种入世的文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现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很少纯粹的科学探求。
古希腊把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的主体并列的客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并且他们相信其背后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对其研究更大胆,更具体,更深入。而中国文化一直对自然心存敬畏,并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用推测类比来印证和解释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缺乏对自然的深入的研究。
乐于探索知性认识,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正是希腊文化渊源流传至现代的宝贵的气质,这种气质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绵延不断。这种气质就是康德说的知性精神,一种不断求索、追求概念严格化、努力探索论证方式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近代科学在西方产生的重要土壤。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所企求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达到“诗和数字统一”的文明极地。有灵性和人性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