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女排精神的议论【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0269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女排精神的议论【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一篇】

32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新中国体育重返奥运大家庭,万众期待,因为是第一次,入场式中国代表团旗手,帅气逼人的王立彬和斩获新中国体育奥运首金的许海峰载入史册。那时候,国人每天围聚在单位的公共黑白电视机前观看奥运盛会,每天的话题除了吃饭就是奥运。

32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国人对奥运会已经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了,即使在首个比赛日,中国无金进账,即使传统优势项目体操和羽毛球成绩大幅度的滑坡,即使金牌跌至第三,奥运的话题在很多朋友圈里也难以泛起波澜。奥运会已经被别的更多的话题所期待。直到昨日,中国女排夺冠,亿万国人才被拉回到奥运,拉回到体育的层面。同样是奥运金牌,为何中国女排的这枚奥运金牌让举国欢腾?是的,是那股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女排精神在发端之际就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精神,根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彼时,打开国门的国人看到了自己的落后,终于明白再不奋起直追,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恰逢其时,中国女排横空出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女排在各类大赛上实现五连冠,国人的强国梦有了依托,民族自信心大增;因为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全民向中国女排学习的高潮。中国女排成了时代的榜样。还是因为女排的五连冠,让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相信,奋斗不止,理想就不死,人生应该昂扬向前,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苟且。就这样,女排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成为那个时期的中国记忆。

当女排精神打上时代的烙印,上升到国家高度进行叙事,中国女排在竞技场上每一次达到巅峰都会引起举国轰动。2019年,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时隔20年后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被唤起并重温。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首夺奥运金牌到2019年再次登上奥运之巅,20年内中国女排在大部分时间处在低谷当中,而20年的隐忍和一朝奋起,更让国人相信,只要精神不灭,奇迹就一定会发生。这个时候,女排精神的时代性更代表了一种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超越。在中国女排雅典奥运夺金的前后几年,许多以往难以想象的事发生了,2019年北京申办2019年奥运会成功,同一年,中国男足历史性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中国还加入wto。2019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被火箭队选中,2019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夺冠,中国田径首次在直道短距离径赛项目上实现重大历史突破。又过了2019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又一次夺冠,再次引起巨大轰动,传承到这一代女排的女排精神又是怎样的内涵呢?当我们不再依靠体育显示强国梦时,女排拼搏精神其实关照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当我们跌跌撞撞,当我们就要倒下无力前行时,不要倒下,像女排那样,咬紧牙关站起来,向死而生。我们现在谈女排精神,已经超越胜负,谈的就是精神层面的人生。

励志。

这就是30多年来女排精神的传承,在不同的时代诉求下,女排精神总能成为国人的心灵鸡汤。这也是为什么女排夺金的轰动效应大于其他项目的深层原因。

郎平从球员到教练,是女排精神的塑造者之一,也是女排精神的主要传承者。按照物质决定精神的一般哲学原理,女排精神必须在一定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基础上才能存续。女排精神形成于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有意思的是,当体制外的郎平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主帅后,他打造中国女排的计划就是举国制,他提出的“大国家队”的概念,让她拥有了各年龄段国字号女排球员的使用权,真正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

众所周知,郎平退役后,没有选择留在体制内,而是出。

国学。

习,她在美国拿到体育专业博士学位,在意大利联赛执教过职业队,也带过美国女排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其实,郎平是长时间处在体制外的,但当她拾起中国女排的教鞭,她却再次祭出举国体制这一法宝。在郎平看来,举国制在竞技体育方面其实有着巨大优势。当然,郎平的举国体制与以往不同,在训练、运动康复,以及队伍管理上注入了更多职业化的内容。比如,郎平当时在与排管中心签约时,要求主教练负责制,领导不能干预队伍管理和训练。权责分明,专业分工,这就是职业体育的做法。而实际上,当郎平在队内拥有说话算数的权力时,她才能将聚敛在内心深处的女排精神真实地、一点一点地传递给队员。说女排精神,离不开举国制和职业化兼具的郎平模式。

说到此,就不免要举一反三。本届奥运会的三大球,职业化最彻底,市场化进程走得最远的男足和男篮,前者无缘里约奥运,后者在奥运会小组赛上一场未胜。已经步入职业化的女篮和女足也好不到哪儿去,女篮小组赛遭淘汰,女足止步八强。倒是市场化程度最低,坚持举国制的中国女排夺冠,维持着三大球的尊严。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搞职业化是为了做大做强竞技项目,为何我们的职业化却让足球和篮球的竞技水平出现倒退呢?体育的举国体制真的落伍了吗?郎平的成功,促使我们反思举国制是否被误读了。

“中国女排”这几个字在上世纪80年代代表的不仅是世界女子排球竞技的最高水平,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它更代表了一个时代。那是一个用拼搏、热血、伤痛、泪水铺就的金色时代。从1981年到2019年,35年间中国女排历经起伏。也许你还记得收音机里全场沸腾的呼喊,也许你没经历过万人空巷看女排比赛的年代,但如今,中国女排再次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你一样可以感到三十多年来传承不变的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依然是国人的骄傲。

1976年,袁伟民出任女排主帅。当时的世界排坛,前苏联、美国与古巴都是闻名天下的豪强,而中国女排籍籍无名。1981年11月,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对阵东道主日本队,很多工厂甚至都放了假让工人回家看球,因为当时电视不多,不少工厂或者干脆在车间里摆上电视看。当最后一球砰然落地后,女排姑娘们抱头痛哭,这是中国女排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领域第一个世界冠军,堪称历史性突破。

1982年,中国女排在秘鲁第一次拿下女排世锦赛的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最后一场战胜东道主美国队。1985年的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击败古巴队夺冠。1986年世锦赛,中国队8战全胜夺冠,至此实现了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的“五连冠”。

那时候排球比分每局15分,还要争夺发球权才能得分,来回回合很多,有时候觉得打中了,都开始欢呼了,突然发现对方又接起来了,赶紧防守,有时候明明觉得没希望了,又救起来了,接着拼!女排精神,成为那个时代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标志;而郎平、孙晋芳、张蓉芳、赖亚文、陈亚琼、陈招娣、杨希……那一代老女排人成为当时国人的偶像。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胡进带领的中国女排排名第七,标志女排进入低谷。尽管如此,但人们每每谈及女排,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愫。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老女排逐渐退役,女排队伍青黄不接,成绩不断滑坡。为了让女排走出低谷,中国1995年把郎平请来当教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世锦赛上,郎平接连带领中国队拿到亚军。由于始终没能给中国带来世界冠军,她在1998年选择了辞职。实际上,国际大赛第二名已经是中国女排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过的最好成绩,整个90年代,中国女排没有取得过一次国际性大赛冠军。

2019年在悉尼折戟后,女排大刀阔斧地改革。陈忠和走马上任,开始大力提拔新人。冯坤、赵蕊蕊、王丽娜、刘亚男、周苏红等一批新锐入队。女排黄金一代选手崛起,尽管2019年的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表现一般,连续在半决赛与三、四名决赛中输给意大利与俄罗斯。但随后的女排世界杯上,中国队以11战全胜的战绩,时隔2019年再夺世界冠军。

2019年,中国女排出征雅典奥运会,然而赵蕊蕊的不慎受伤,为女排的出征蒙上阴影。但随后的比赛,中国队越战越勇,决赛对阵俄罗斯,前两局0:2落后,却偏偏上演了惊天大逆转。随着张越红的重扣命中,中国队再度登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从1984年到2019年,跨越整整20年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所有人都哭了,包括爱笑的主帅陈忠和。那一幕,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心动不已。

可快乐总是短暂的,2019年之后,中国女排在伤病、青黄不接等多种原因的困扰下,又进入了沉沦期。2019年北京奥运会,没能打入决赛,仅获得季军,而那一次陈忠和的对手,恰恰就是当时率领美国女排的郎平。

随着陈忠和离任,蔡斌与王宝泉都曾短暂担任女排的主帅,不过战绩都很一般。俞觉敏接踵而至,成为女排新一任的主帅。2019年的世锦赛上,中国队仅获得第10名,随后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虽然拿到季军。但到了2019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在八进四的较量中以2:3不敌日本队,舆论哗然。

郎平带队重回世界之巅。

女排再度陷入低谷,郎平随后回归接手球队。这是郎平“二进宫”担任女排主帅。上任伊始的女排亚锦赛,便给郎指导来了个下马威——中国队居然在半决赛里输给泰国队,又在三四名决赛中不敌韩国队,创造亚锦赛的最差战绩,这意味着女排跌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直面这样的尴尬,郎平与她的女排姑娘们迎难而上,逆风飞翔。2019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拿到亚军;2019年女排世界杯,愈来愈成熟的中国女排爆发蓄力,再次捧得了世界杯冠军,2019年后再次拿下世界三大赛冠军,并取得里约奥运会资格。

而到了2019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队在小组赛表现平平的情况下,淘汰赛越战越勇。8月19日,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战胜荷兰队之后抱头痛哭。这是继雅典奥运会夺冠2019年之后,再次冲进奥运会女排决赛。奥运会之前,没有人料到中国女排可以在小组出线之后击败巴西、搞定荷兰,挺进决赛,最终摘取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时隔2019年后,女排精神被再度传唱,中国队再度走上世界之巅。

目前的这支中国队,姑娘们大部分是90后,平均年龄24岁,平均身高,可谓是女排历史上第三代辉煌之师。让我们记住这12位中国女排的姑娘,她们分别是:1号袁心玥;2号朱婷;3号杨方旭;6号龚翔宇;7号魏秋月;8号张常宁;10号刘晓彤;11号徐云丽;12号惠若琪;15号林莉;16号丁霞;17号颜妮;自然还有终极boss,有着“铁榔头”之称的郎平。

总有人问为什么郎平可以把一支年轻的队伍带到如此高度?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女排队员们,她们会告诉你:因为郎妈妈的决策总是对的。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那些常年跟队的记者,他们会告诉你:郎指导的谦和与果敢让人天然会喜欢她。如果你把这个提问抛给排管中心的官员,他们会冲郎平的业务能力竖起大拇指。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这是郎平对“女排精神”的注解。郎平就是这样,刚毅果断、却也审时度势,虽然成长在集体和体制中,但她却是中国最早有独立意识的职业体育人。

1985年退役进入北师大攻读英语,1987年带着几百美元赴美留学,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继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选择的是那个年代中国运动员少有的人生轨迹。彼时郎平有稳定的工作。

合同。

有不满两岁的女儿在美国买了房子和车子回国执教意味着这一切都要割舍甚至包括一段恋情但她没有太多犹豫。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这是当时球类司司长给郎平电传中的一句话,按照郎平的说法,正是这一句话让自己下定了决心。“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无动于衷。”当郎平收拾停当,发现跟着自己的只有两个行李箱,但就像当初为国效力一般,郎平义无反顾。回国后,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这点钱连一个月给女儿打越洋电话都不够。

郎平的刚毅果决,更体现在她的专业精神上。“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郎平说。

2019年4月25日,郎平再次执掌起女排的教鞭。回归国家队,郎平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大国家队。2019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2019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2019年,世界杯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只要表现出色,无论年纪,国家队大门都向你敞开。

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组建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还排除很多阻力,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年轻的教练团队,包括体能师rett、康复师brittni、。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郎平在训练严格的同时,做到了对队员人性化的生活管理。

训练时,郎平经常亲自上阵垫球扣球,指哪儿打哪儿,队员们几乎都是第一次见如此技术精湛的教练,毕竟中国只有一个“铁榔头”。“我50多岁的人都能做到,你们也要做到!”、“注意脚下!”、“尽量不要倒地!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在郎平的言传身教下,谁也不会偷懒,大家都想方设法去学习去提高。到了场下,队员们则成了郎平口中的“孩子们”。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玩游戏和看电视剧等。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都会给予关怀。

每逢大赛,郎平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她用更多的时间琢磨战术、研究对手。这次奥运会更是如此。里约奥运会中,大家最敬佩的就是郎导的用人调度和临阵指挥。中巴大战,魏秋月、徐云丽、刘晓彤等老将的爆发带着朱婷、张常宁赢得了中巴大战。对阵荷兰,又可见郎平的妙手用兵,惠若琪成为一大亮点,她的进攻出乎意料的回暖,直接分担了朱婷在进攻端的压力。八进四对阵东道主巴西,第五局14比13,郎导叫了个暂停,那时候跟大家说了什么?郎导说就是告诉魏秋月到位给谁,不到位给谁,要非常明确,还跟朱婷说了让她全力准备,这球给她了……每一次成功的换人、暂停,每一场胜利都验证了郎平的价值。

感情细腻,充满有正能量,从不主动认输,女排精神就融化在郎平的血液中。当初放弃曾春蕾而带上年轻的龚翔宇,郎平的用人也曾颇有争议。来到里约之后,因为发挥不好,龚翔宇哭了好几次鼻子。郎导安慰小宇说:“你哭是有委屈吗?觉得我带你来带错了?你是新队员,有特点,我们需要你才带你来,而且你是国家队的希望。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输几场球其实是磨炼。我们老女排输的球多了,输完了你得有抗压能力,不是说输几场无所谓,你得想着怎么能翻过来,得有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都是经验,到以后她承担的多的时候,她来带新人的时候,到大赛她就可以站出来,因为她经历过。她就可以告诉队友怎么去度过,这是很重要的。通过输球赢得成长,这是特别宝贵的经验。”郎导说,总说老队员经验宝贵,这就是传承。

生活,其实她是个小女人。

其实,郎平并不喜欢被叫做“铁榔头”,因为她感觉那太男性化。郎平是承载着国人厚望的中国女排主教练,同时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位妻子,一个母亲。

1987年,郎平退役后与原八一队男排队员白帆一起到美国留学并结婚,1992年女儿白浪出生,1995年郎平与白帆离婚,独自抚养女儿。在美国留学与执教期间,他曾有个美国男友,这份情缘因为郎平要回国执教中国队而终结。2019年1月16日,郎平与男友王育成结婚,王育成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9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曾受邀出任央视《寻宝》和某卫视的《华豫之门》节目嘉宾的著名古玩杂件鉴定专家。

了解郎平的人知道,她其实是一个感情细腻的女性。生活中,她其实就是个小女人。喜欢粉红色、喜欢各种小花花图案的东西。她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喜欢收集好看的杯子、好看的布袋,喜欢咖啡、小甜品,到各地搜集小纪念品,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对生活的美好热爱。喜欢时装,好看的鞋,即使穿的机会不多,她也会买回来,一有机会就捯饬自己。逛街是她放松的最好方式。

郎平也承认自己是个感情比较细腻的女人,不过大部分时间不愿意在人前尤其是队员面前落泪,她开玩笑说眼泪可以调节情绪,“很多时候,我并不喜欢流泪,但我一直说,自己喜欢和这些队员一起为实现目标流下快乐的泪水。”这一次,女排姑娘们赢到了最后!流泪,是最好的释放。

西奥运会,在睽违十二年后再次进入决赛,中国女排不负使命,夺得金牌,登上世界之巅。决赛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收视率对于一场体育比赛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国人对于女排的喜爱可见一斑。终场哨声响起,举国欢呼,人们为国家荣誉而自豪,也为女排的拼搏精神而感动。

在中国,“女排”二字早已超出体育领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三十年前,中国女排用一波五连冠征服了世界,不仅为中国体育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为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学习女排的热潮,无数青年将“女排精神”带到本职岗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作为中国“三大球”中硕果仅存的一个,女排的发展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过五连冠的辉煌后,女排曾陷入到低谷,一度与世界冠军无缘;在雅典奥运会夺金后,甚至一度跌出世界强队行列。但是,女排姑娘们没有放弃,在老女排标志人物郎平的带领下,通过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她们重新站了起来,2019年亚洲杯冠军、2019年世锦赛冠军,2019年奥运会冠军......每一个冠军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不安于现状,不满足于已有成绩,女排带给国人的远非一个冠军或者一块金牌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赛场,也适用于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低谷重新登上巅峰的路并不好走,每一点进步背后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付出,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日复一训练的汗水和伤痛。我们看到的是女排姑娘登上领奖台的荣耀和自豪,但也不能忘了她们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辛苦。

中国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以单人项目居多,有人因此质疑中国体育领域的团队精神意识,更有人戏言“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在三大球其他项目集体疲软的现状下,女排的夺冠显得尤为激动人心,这用事实证明,中国人能够在集体项目领域获得成功。另一方面,在体育日益商业化的背景下,相较于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年薪,女排姑娘的收入显得微不足道,有数据表明,中超一家俱乐部的投入就等同于整个女排联赛的投入。在经济支持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女排仍然能够让《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在国际赛场奏响,实在令人赞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多像中国女排那样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集体和个人,学习女排,不止于精神,更要内化为一种行动,直面困难,勇敢向前。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二篇】

晚上七点,体育馆已经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这时广播里在说:“观众朋友大家好,现在是中国女排大奖赛的宁波北仑赛区的最后一场中国队比俄罗斯队,这两队实力都很好,中国队前两场都以三比零赢了多米尼加队、韩国队,俄罗斯队艰难的以三比二赢了多米尼加队。现在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屏幕上出现了两队的.人和他们的编号,两队的阵型。后来只见两个裁判握了手,就开始比赛了,第一局中国队的王一梅强跟俄罗斯队对抗,俄罗斯队先以一比二落后,靠加莫娃的吊球和薛明失误以四比二比中国队领先,后来比分慢慢拉开,又让中国队慢慢拉回来,最后,中国队以二十三比二十五输掉了第一局,第二局,被王一梅得手让中国队以二五比二三扳回一局。前四局打成二比二,最后决胜局,中国队以十五比九拿下,以大比分三比二赢了俄罗斯队夺得冠军。

颁奖仪式上,有人先给季军多米尼加队颁发了铜牌再送花,她们一胜二负,给亚军俄罗斯队颁发了银牌再送花,她们二胜一负,最后给冠军中国队戴了金牌了再送花,还给了一个大奖杯。最后,响起了庄严的国歌声,女排队员们看着徐徐升起的国旗,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中国女排马上又要与新的对手泰国、波兰和巴西比赛,如果能打败巴西那就代表中国女排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他们取到更好的成绩。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三篇】

郎指导谢幕,可能真的这是郎指导最后一次指导这支中国女排,但是我觉得她不会休息,会一直面对女排的新阵容,给出自己的建议,关注排球的发展。阿根廷比较弱,除了拉扎诺,其他的确实是没有啥对抗的优势,我们赢下来是必然。各方面的发挥都还是可以的。

女排走完了这届奥运会的五场比赛,从一开始的完全的溃败,到现在的我们看到的年轻人的打拼后的希望,我们看到了从一开始伤病影响,使得朱婷和颜妮,丁霞等老队员的状态急剧下滑,出现了面对土耳其,美国,俄罗斯的很艰难,甚至没有还手之力的.情况,拦网,防守,一传,二传,包括进攻,都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个预示着女排需要改变的时候到了。

我们看到的同样还有意大利和阿根廷的比赛当中,发挥出色的这批年轻人,她们还有太多的不足和需要磨合的地方,王梦洁和姚迪也面对着交替和恢复,王媛媛,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都需要去找到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承担的希望和责任,袁心玥和张常宁这样的中坚力量,还是要挺身而出带动全队,我们看到了足够的希望,女排精神就是永不言败,就是自我调整后,打出我们自己的排球特点,这就是我们的女排,我们需要信任这支女排,当新老交替完成,成长的教训和岁月积淀之后,一定会有结果,竞技体育不会等待时间,但是我们无比相信这支女排能够恢复荣光。

女排结束了比赛,或者结束了东京奥运会,没有惊喜,但是我们收获了希望,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们看到了每个年轻人的成长,我们也要向最后一班岗的颜妮致敬,北长城依旧永远在我们的心里,就是那么高大,我们要感谢可能状态不好的丁霞,因为一直以来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可能场上也没办法速度和各方面的思路都很难思考的很清晰,技术能力也有降低,不过,这么多年的荣誉和稳定的传球,丁暴力接应的名号也同样会被记忆,世界第一主攻带伤上阵,拼到这个时候也是很不容易,恢复好,依然顶级。

历史会记忆什么,会记忆这些岁月的侵蚀,会铭刻现在的辉煌或者低谷,郎指导为了中国排球付出了如此,我们依然会响彻云霄的叫着铁榔头的威名,不过,现在到了需要改变和调整的时代,我们需要做出阵痛后的变化,而这个改变也许需要很久才能见到效果,但是,女排精神,我们需要质疑这个如此出色的团队吗?我们一定会带着期待,走向新的希望。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四篇】

>“所有的困难都是比赛的一部分。”这是郎平对体育的理解。

从小组第四到最终的冠军,从连负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到击败巴西、逆转荷兰、力克塞尔维亚,中国女排用了两周的时间。从输泰国、输日本、输土耳其,只能名列亚洲第四到重整旗鼓再登世界之巅,中国女排用了3年。从亮相世界排坛到再度奥运折桂,中国女排已历经30多年。

“拼了!拼到你死我活!”郎平这样动员她的队员。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中国女排是一个整体。郎平说:“我们队里12个人,谁上场都是主力。”在最后3场对巴西、荷兰、塞尔维亚的比赛中,12名队员轮番上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队员稳定军心,新队员敢打敢拼,人尽其力,团结奋斗。“板凳深度”让中国女排深不可测,在对方教练员大叫“战斗”的时候,郎平沉着自若,以平日练就的内功化解对方的重锤,中国女排用行动生动诠释了集体主义精神。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收到国家体委的传真,刚在美国安顿好生活的郎平提起行李箱只身回国,开始了重新创业。在中国女排历史上,服从祖国召唤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以贯之。30多年前,张蓉芳、陈招娣、周晓兰是这样,今天,惠若琪、朱婷、魏秋月也是这样。“为国争光,报效祖国”始终是中国女排的信念,在国际赛场升国旗、奏国歌一直是她们最大的心愿。

在这种精神感召下,中国女排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多变的打法不仅是中国队制胜的法宝,也为世界各队所效仿,改变了世界排坛原有格局。

回忆总是美好的。今天女排的教练席上,郎平、赖亚文凝聚着我们对老女排的回忆,她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而现实更美好,因为今天的现实是过去的积聚,也将成为新的发展的起点。中国女排崛起于改革开放之初,五连冠的伟业震惊世界,以“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为特点的女排精神更成为民族面貌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的中国女排继承发扬了这种精神,我们也更需要这种精神。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继承和发扬女排精神,全面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五篇】

里约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了,可至今我的心情仍然不能平静,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力争第一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重现。尤其是中国女排的大姐姐们,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虽然开局不利,但她们坚定顽强、不为强手,一路扶摇登顶,完美的诠释了“女排精神”,带给我们欢笑的眼泪,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什么是“女排精神”?我认为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不畏强敌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团结协作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女排精神”是我学习的目标,是我前行的力量。我要把这种精神贯穿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学习这种精神。从现在开始,积极的学习文化知识,少看动画片,少玩游戏,把时间合理的使用、分配在学习上。不畏惧学习中的任何难点,不耻下问,积极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班级内,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班级建设尽心尽力。在生活中分担家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六篇】

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中国女排保持了30多年的那股精气神,一直带给我们最多感动。任你懂不懂球,中国女排的比赛总是第一时间扣你心弦,让你感到一种热血澎湃。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克服重重困难夺冠,“女排精神”再次让国人振奋。作为“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老女排队长孙晋芳更是割舍不下那份独特的“排球记忆”。当记者采访孙晋芳时,同样能感受到这位代表人物深深的“女排情结”。“首先要向女排姑娘们送上祝福。我看比赛已经很少哭了,但这次看三场淘汰赛我哭了三次,一分一分地拼,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队伍中有3名江苏队员,更让我作为一名江苏体育人感到自豪。”

孙晋芳说,排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女排夺冠同样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本次里约奥运会的阵容中,江苏和福建各为国家队输送了三名队员,而长期以来,全国各地都是无条件地支持中国女排,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更有很多默默无闻的陪练无私奉献着。这也为女排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是一枚金牌,为什么女排夺冠的影响这么大?”孙晋芳解释说,“对国人来说,女排是一份特殊的情结,她承载着国家荣誉、百姓期望、队员的梦想,还有背后无数甘于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中国女排夺冠的意义,远非一枚金牌可以涵盖。她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份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是一种‘魂’。它无法用一块金牌,用语言来描述。”

女排夺冠,让“女排精神”再次成为全社会焦点。作为老女排的“场上灵魂”,身为当事人的孙晋芳对此也有着自己的解读,“一个民族需要精神,一个时代需要英雄。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刚刚打开,百业待兴,大家普遍都感到有些困惑与迷茫。当时,就需要一种精神和力量去推动。女排精神的出现恰逢其时,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困难再大,也凭着对理想和梦想的渴望去坚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女排精神给国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大家看到了国家崛起的希望,看到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

“35年来,尽管中国女排有高潮、有低谷,成绩有起有落,但女排精神的传承却没有断过。团结、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没有停止。”忆当年,孙晋芳心情澎湃,“同样,35年来,国际环境有优有劣,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快有慢,但中国经济前进的道路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中国女排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常相似,都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同样都体现了一种拼搏的精神。”

时过境迁,女排精神在当下仍有其现实意义。面对夺冠后的“女排热”,孙晋芳也想了很多,“35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变了,但不变的,还是那份精神的力量。当下,中国经济面临改革攻坚的深水区,随着红利的逐渐消退,我们需要去啃硬骨头,面对险滩,前进每一步都很艰难,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面对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我们无法后退。此时,就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这,就是女排精神在今天的现实价值。”

结合女排此次里约夺冠之旅,孙晋芳进一步阐述,“出征里约,队伍的赛前目标也只是‘争夺一枚奖牌’。但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女排姑娘奋勇拼搏,一分一分咬牙去拼,一局一局去拿,一场一场去赢,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攻克一个个难关,终于圆梦里约,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最让孙晋芳感到欣慰的,还是在新一代年轻球员身上看到了“女排精神”的传承。孙晋芳如是说。“传统印象中社会可能觉得80后、90后是一群特殊人群,他们不能吃苦,身上缺少点东西。但是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将老女排的精神在新一代女排身上,永不褪色地传承下来。我们能感到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可以顶上去、站出来,女排精神在队员身上依旧闪闪发光。在她们身上,让我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看到了老女排的影子。”

这些天,“女排精神”的宣传几乎是铺天盖地。但孙晋芳依然保持着一分冷静,“停留在口头上的学,我觉得没有必要。要真正走进去,才能读懂女排精神的内涵。尤其是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女排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喊两句。

口号。

发几篇帖子在微信上发些牢骚就是学到女排精神了吗?只有落到实处女排精神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对普通人来说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本职工作中多一份使命感多一份责任感就是对女排精神最好的落实。”

时代在变化,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如何取舍,是很多现代人都会面临的精神困惑。对此,孙晋芳说,“越是迷茫,越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领。希望‘女排热’可以引导更多年轻人有一份敢担当的责任感,投身改革大潮中,为祖国尽一份力。这才是我们普通人对女排精神最好的传承。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七篇】

12年前的雅典奥运,中国女排不可思议地3:2逆转俄罗斯夺冠,那一年朱婷10岁、张常宁9岁、袁心玥8岁、魏秋月16岁。

时隔12年后再次获得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瞬间刷屏,网友以各种方式向主教练郎平和女排队员送上祝福。据统计,仅仅从比赛开始的上午9点到下午2点这短短5个小时里,女排夺冠的相关微博互动量便超过了5500万次,夺冠相关视频播放量更高达亿次。

中国女排夺冠的那一刹那,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地板都在震,女排姑娘们抱作一团,在一片红色的国旗中,“番茄炒鸡蛋”竟然那么显眼。郎平也在拥抱的人群中,但相比惠若琪、朱婷、袁心玥、丁霞几个哭疯的小姑娘,眼含热泪的她居然很平静,甚至,这种兴奋和冲动远不如击败巴西和荷兰时。

颁奖仪式结束后,姑娘们所有挥手拉着教练组合影,然后每一个人都和郎平来了张单独的,说实在的,感觉这股兴奋劲儿也不如去年世界杯在日本登顶时。

“我觉得很放松,终于完了。结局非常美满,我觉得我好像已经累得没有力气去蹦啊,跳啊。我其实还是非常高兴,有些不太相信。”赛后,郎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解释很真实,一个56岁膝盖有严重伤病的人,确实没有力气蹦跶,即便这是她20年教练生涯最渴望的荣誉。

众人狂欢的时候,她清醒着,如果说郎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或许是有那么一点。

“我来就是为了传承女排精神”

小组赛输三场,小组赛后连赢三场,中国女排的里约之行不叫大冒险,恐怕要叫疯狂过山车。而拿到冠军后,甚至有球迷都说,决赛这场球他们看到了女排精神,仿佛姑娘们都上了一课,一夜之间长大了。

或许,是对阵巴西的那场比赛,让这群姑娘一夜之间长大,正是那场比赛,让全世界也让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女排精神。

“我觉得女排精神就是一种团队精神,就是一种在低谷、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过去30多年来,郎平一直是女排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选手创造了女排精神,而在过去30多年来,也一直闪光。“其实,我当主教练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女排精神就是团队精神,大家永不放弃的精神。中国代表团这次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大家都能够战胜自己的不利因素,能够奋勇拼搏。”的确,在80后、90后当道的女排队伍里,郎平已经是她们妈妈的年龄,正好隔了一代人,隔了一条沟。

曾经,年少成名的惠若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看到过郎平打球,的确,郎平夺得奥运金牌时,这支队伍里还没有一位球员出生。

女排精神的议论【第八篇】

时隔数十年的中国女排在当年的传奇郎平带领下再度创造历史,给本次中国队征战里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相信女排精神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25比23!中国女排赢了!”顷刻间,与巴西里约相隔万里的中国海南,爆发出直抵天际的欢呼声。

海南人民和世界亿万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刻——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年轻球队,过五关斩六将,经过重重苦战,终于在时隔2019年之后,重新站到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这是女排精神,更是中国精神,怎么褒奖也不为过。”无论是资深球迷,还是普通民众,都为中国女排送上最诚挚的掌声,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为她们庆祝,“这笔属于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值得海南人民珍惜、发扬、传承!”

“我一大早就出门去往茶馆,和很多海南球迷一起看球。比赛让我们揪着的心总是悬而不下,但是主教练郎平屡出奇兵。最后夺冠的时候,茶馆里的球迷都沸腾了,紧紧拥抱在一起,放声高呼。”谈到中国女排夺冠瞬间,海南中学教师王群赖难掩兴奋之情。

多年从事排球教学和竞赛工作的王群赖评价,这次中国女排派出的12人大阵容轮转令人赞叹。“从来没有人会让12个队员全体备战,而没有纯粹替补的。只有郎平敢这样剑走偏锋,打得对方措手不及。”王群赖说,这块金牌,让他看到了郎平“一意孤行”背后的睿智,以及中国女排代代相传的铿锵精神。

“30多年前喊‘女排万岁’的那些人,现在还可以喊,这很了不得。中国女排在本届比赛的走势,是一次强大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证明,也是中国军团里约走势的缩影!”资深体育评论人马良说。

作为海南青少年足球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良很快从中国女排身上联想到,其实海南也有一支当代足坛娘子军——琼中女足。那原本是一支没有足球基础的团队,2019年第一次组队去省外比赛大败而归。谁能想到,她们一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最新的一批球员在2019年“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一举夺得u12女子组冠军!

日前,琼中女足再次夺得“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4组冠军,海南铿锵小玫瑰再次绽放世界之巅。马良认为,“中国女排精神、琼中女足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们。我们应该更好地总结其中经验,不单单把这作为精神上的鼓舞,而是要考虑如何用这样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1981年11月16日,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夺得首个女子排球世界杯冠军。人民日报在第二天刊发的报道中,发出了令人深思的一问:“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不能实现?”

同样的问题,放在今天的海南仍然没有过时。在欢庆女排夺冠的同时,海南各界也在思考着如何将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中去。

“女排夺冠,举国沸腾。令我们振奋的不仅是这枚金牌,更是顽强拼搏、团结一致、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其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需要发扬和传承这样的精神。”省文体厅群体处处长麦有旺告诉记者,目前,海南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发达省份相比,不仅起点低、底子薄,而且发展极不均衡,“如何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海南优势,做到超常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扬女排精神,以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海南体育产业发展的战斗中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0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