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团 >

民族中学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事迹材料

好学生发表时间 3409727

——田阳县民族中学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事迹材料

我校创办于1988年上半年,是在原田阳县壮文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学校生源以壮族为主,是田阳县唯一坚持壮汉“双语”实验教学的学校,也是田阳县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基地,为我县中小学壮文教学衔接、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和培养壮乡建设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拓宽民族团结教育思路

为了认真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指导,落实责任到人,落实经费到位,制定活动计划与措施,拓宽工作思路,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加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树立师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营造氛围,彰显民族教育文化特色

学校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精心打造了充满壮民族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

1.校舍以“壮”字开头来命名,如:壮志楼、壮思楼、壮锦楼、壮德楼、壮食楼等,让人耳目一新。

2.本着传承与弘扬壮族文化的宗旨,建设了“布多民族展厅”。从多种渠道、不同途径,发动全体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收集了代表壮民族文化的各种物件,形象真实地呈现了壮民族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组织学生亲手打造了“民族文化园”,包含:民族团结墙绘、教你说壮语、壮族姓氏起源、十二生肖等元素,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了解各民族的基本特征等。

4.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饭堂等室内外的墙面,都挂有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图文,让每一面墙壁都在仿佛在说话、描述,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壮民族的历史、故事、文化以及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教育。

三、广泛宣传,提高民族团结进步认知

多年来,我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板报展示、文化长廊、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四、融入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针对中学生特点,我校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民族理论常识、民族政治常识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1.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融入民族团结教育,尤其是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与民族团结有关的内容结合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深深领悟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例如,语文课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在介绍第二幅浮雕时就写道:“在这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上冲下来,革命的旗帜在迎风飘扬”。简洁明了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反动阶级腐朽统治的斗争精神。

2.民族团结进步抓时机。学校抓住国内外重大事件,强化民

族团结教育。比如,针对最近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我校积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全民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微薄之力,慷慨解囊踊跃捐款。通过类似事件,使全体教职员工更深刻的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民族文化传承进校园。田阳县是壮族的发祥地,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一优势资源,我们在当地拜访了一些民间艺人,向他们请教民族技艺,并将这些民族瑰宝带进课堂,让学生们热爱自己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例如,我们分别邀请了田阳舞狮团第八代传人李永茂师傅给学校舞狮队的学生传授舞狮技法,广西著名歌手韦晴晴到校给学生传授田阳山歌,民间剪纸艺人到校给学生传授剪纸艺术,等等。

4.“双语”教学持续开展。壮语是壮族的母语,采用母语教学,能够发挥母语的优势,使学生的思维畅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加速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进程。我校在壮汉“双语”教学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壮为主、以壮促汉、壮汉结合、壮汉兼通”的特色路子,取得了丰硕成果。20xx年9月,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举办的首届全区中学生壮语标准语诵读比赛中,我校周静同学荣获二等奖。

五、开展活动,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涵

为丰富师生校园生活,我校经常开展了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教育。

1.丰富大课间活动。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课间活动相结合,成为学生活动项目,使之具有民族特色,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达到终身体育锻炼之目的。例如,我们在大课间活动融入了竹竿舞、抛绣球、踩高跷、滚铁环、踢毽子、跳皮筋等项目,使大课间活动更加活跃新奇,富有动感。师生一同参与其中,锻炼身体,收获快乐,对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兴趣盎然。

2.举办文体艺术周。在每年举办的文化体育艺术周活动,我们在校运会比赛项目增设了舞狮、舞龙、袋鼠跳、大象拔河、三人四足竞技、陀螺竞技、板鞋竞速、爬花杆、抢花炮等壮民族体育传统项目;在民族专场晚会上,师生们展示了一大批优秀壮民族文艺节目,如《板凳上的山歌》、《壮乡欢歌》、《三姐敬茶歌》、《银项圈》等。通过这些传统体育文化的展现,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的丰富内涵。

3.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师生的个人特长,组织成立了舞狮、舞龙、竹竿舞、编织等特色社团。其中的舞狮队是我校重点打造的学生社团,是我们传承和发扬壮民族特色文化的一朵绽放之花。这支队伍,曾经先后参加20xx年百色市文艺汇演、20xx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仪式、20xx年自治区民族运动会开闭幕式的表演,受到广泛赞誉。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爱上了民族文化。

六、发扬传统,培育民族团结进步风尚

学校始终把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作为重要目标,把尊重民族风俗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切入点,在工作与生活中注重每个细节,处处彰显以人本的理念,时刻不忘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根据我校学生壮族占92﹪、当地风俗习惯源远流长的特点,我们结合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如壮族“三月三”开展制做五色糯米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了解“三月三”节日的来历;百色市布洛陀文化旅游节,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现场体验节日的快乐;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墓祭祀先烈,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端午节纪念屈原,各班开展班会活动,上网收集端午节资料,通过学包粽子、看赛龙舟,感受端午节的浓郁氛围与爱国主义教育。

七、突出实效,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xx年以来,我校坚持“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为目标,把实施素质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有机结合,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发展之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绽放。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校园民族文化示范学校、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百色市民族团结和进步先进单位、百色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田阳县“十佳学校”等诸多荣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8 340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