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回答
党课:中国共产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回答
同志们:
历史周期率的问题由来已久,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所呈现出的政权更迭、王朝更替的历史现象。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怪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延安执政时期,毛泽东用“人民监督政府”回应黄炎培的“窑洞之问”。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索从未停止,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缘由,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源起:历史周期率的提出和演进
“历史周期率”亦被称为世界政治发展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即一个政权在建立初期,统治者往往能够励精图治,但随着执政地位的稳固,统治者更容易受到权力的腐蚀,出现腐败和怠政,社会矛盾积聚,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政权的灭亡。这种“衰败—动乱—起义—改朝换代—缓和矛盾—兴盛—再次衰败”的现象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为了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途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提出了诸如“爱民敬民”、“监督君权”、“惩治腐败”等一系列的方式,但都没有突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依托于不同的时代任务,不断探索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最优方案。1945年7月,黄炎培受邀对延安进行考察,在见证了延安“事事有组织,人人有训练”的积极景象后,他开始思考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的周期性现象,并将这种现象总结概括为“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三种形态,同时向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黄炎培的这一问题,深刻地映射了国家治理、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毛泽东在“进京赶考”前的不做李自成的宣誓,还是对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两个务必”的警戒,都体现了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考。改革开放后,党内开始重新思考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规律进行总结,提出要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再次受到重视,并成为了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二、历史递进: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两次历史性回答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注重提升防范化解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两次对历史周期率进行回应,而这两个答案构成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密钥。
(一)人民监督: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关乎党和国家治乱兴衰之问,毛泽东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次历史性回答聚焦于发展广泛的人民民主,以人民对政权的监督作为破解问题的突破口,有效的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国家政权的人民性问题,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历史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一个政权在成立初期能够保持繁荣兴旺,最根本的原因是统治者能够做到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安危,实现人民对国家政权的政治认同,最终丧失执政地位同样是因为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失去了民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推动了一系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促进了中国政治稳定和发展,证明了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的科学性。
(二)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答案。作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在继承了毛泽东的“人民监督政府”思想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古今中外多种类型的国家执政和发展的经验,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出了强烈的历史主动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党的自我革命指的是党以自身为革命对象,敢于直面自身问题,坚持刀刃向内,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以提升自身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政权由兴盛走向衰亡,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统治集团内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内在要求党要勇于自我革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只有不断坚持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才能使党始终成为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由此,自我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对于执政党而言,如何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巩固自身执政地位,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理论溯源:破解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深层理论积淀
“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同时又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具有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和文化感染力。
(一)“两个答案”承载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淀。“两个答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正是因为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才能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自身建设,直面自身问题,摒弃社会利益团体的夹裹,抵制特权集团的诱惑,敢于向党内腐朽势力作斗争,这是决定我们党能够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因。此外,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是党的重要特征。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员是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战士,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科学性,党的纪律要求严格,制度体系完善,这些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人民民主,敢于接受人民监督,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奠定了理论基础。“两个答案”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本质要求。如何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科学看待掌权的目的,是一个政党能否真正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基本前提。在我国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在取得政权之前始终强调“民贵君轻”的执政理念,但上台后却慢慢受到权力的腐蚀,在思想认识上逐渐忽视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最终用于人民之上的道理。执政者掌握权力的目的理应是为人民谋幸福,但是最终却沦为了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最终丧失了政权,导致历史发展陷入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怪圈之中。因此,任何一个政党或者政权,只有从根源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同。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公共权力的人民属性,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充分的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不断提升公共权力行使者的治理能力,坚持自我革命。科学的权力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破解历史周期率的过程中,探索出“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两个答案的重要原因。
(二)“两个答案”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人民监督”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监督”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涵盖了“爱民”“贵民”“重民”“恤民”“利民”等不同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中国最原始的政治思想中重视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根本性地位,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礼记·哀公问》中记载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强调治理国家要把关爱民众作为根本。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念,并提出“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的仁政思想。《管子·牧民》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与稳定,取决于是否顺应了百姓的需求。人民监督政府强调的是充分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以做到汇聚民智、凝聚民心,构建起和谐的党群关系,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监督思想,儒家注重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来论述监督的重要性,强调百姓的舆论监督和民主议政对当权者的警醒作用,并对“子产不毁乡校”的做法表示赞许,称之为“仁”。法家注重从制度约束的层面探讨监督,形成了“喷室之议”“连坐之法”等的制度,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循名责实”等重视监督的思想,在吸收法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建立起了完备的监察制度。自我革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自我革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反躬自省”和“创新变革”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全方位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提高。论语中提出了“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吾日三省吾身”等自省的方法。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慎独”等思想,强调提高主体的自我修养是管理家庭和治理国家的基本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精神特质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变革和求新,如《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要承前启后,续旧创新;《大学》中提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倡导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韩非子认为“时移而难治,则乱治也”,均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求新求变的思想,与党的自我革命具有内在契合性,构成了自我革命的内在来源。
四、逻辑分析:破解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视角从政府拓展到政党,从他律拓展到自律,二者在表现形式、发展互动、价值根源等不同方面均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
(一)表现形式:“两个答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是党在不同时期,依托于不同的历史任务,对执政者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所做出的回答,两个答案形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中,有着各自的行为主体和侧重点。两个答案的时代背景不同。人民监督提出之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同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对于未来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共产党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国方案,国民党人坚持建设一个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了打倒蒋介石反动集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中间进步力量,形成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要充分发挥广大中间力量的积极性,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就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对于党所行使的公共权力的监督,从外部约束的层面使党能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同时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多方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格局的深刻调整,中西力量对比之中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国内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依然严峻,党只有坚持自我革命,勇于刀刃向内,才能锻造过硬的执政本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是基于不同的历史逻辑而提出的,这也决定了两个答案各有侧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两个答案的行动主体不同。人民监督的民主新路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让人民监督政府”,赋予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的权利,以保证政府能够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人人起来负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体现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因此,人民监督的行动主体主要指向广大人民群众,是一种重要的外向性约束。党的自我革命以党自身为革命对象,通过反躬自省、刀刃向内以不断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是一种内向性的要求,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加强党的自身的建设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强化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内在基础和内生动力。因此,自我革命的行动主体主要是政党自身,是一种重要的内向型的自律。
(二)现实互动:“两个答案”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是在不同的时期,依靠不同的力量,运用不同的方式对于如何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保障党的执政安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做出的正确的历史性回答。两个答案虽然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但二者在实践发展中呈现出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逻辑关系,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一方面,人民监督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劲的社会动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毫无任何私利,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能够坚持自我革命的内部动能。人民监督强调的是发挥人民民主的重要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人民群众在参与党和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对于党内存在的一些较为隐蔽的问题,往往更为敏感,认识也更加准确。因此,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能够促进党充分的认识自身问题,逐步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自我纠错的体制机制,为自我革命提供动力,离开人民的监督,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发展中就会失去活力,犹如海市蜃楼。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行使自身的监督权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督能力,使得党和国家的监督制度更加完善,监督程序更加规范,为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是对人民监督的有效回应,能够提升人民监督的质量和成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作为一种外向型的约束,人民监督的作用的发挥,需要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践行自我革命的精神,通过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建设,有助于提升党员干部接受人民监督的主动性,保障监督的正确方向,提升监督效能。党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破除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自身的执政本领,更好地推进人民民主和人民监督。人民群众在实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存在差异性,也会影响监督的效果。通过党的自我革命的建设,能够使党员干部科学的、合理的回应不同层面的民主监督,提升监督的成效。
(三)价值归旨:“两个答案”同根同源、内在一致。政党和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领域,对中西方政党而言,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于代表特定利益集团的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也从来不依附于特定的权势集团,它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使命型政党。“政党一旦承担起了其所应承担的使命,就与相应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形成紧密的关系,并因承担了相应的使命而成为国家或社会的中心,同样,国家或社会也因为由政党承担有关的使命而获得发展。”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衰败和民族屈辱的历史背景之下,党在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身奋斗的目标。一百多年来,在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科学性、纯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执政本领,在解决如何实现党的长期执政的问题中,找到了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的两条道路,为解决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强大的学理支撑和道路自信。因此,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指引和推动着历史周期率的解决,而解决历史周期率的问题,要求党时刻杜绝出现违背初心、抛弃使命的现象。因此,敢于接受人民监督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源于对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守。
五、实践自为:新时代凝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强大合力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中的重要议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从“人人监督政府”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人人起来负责”到“坚持党的自我革命”,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形态。科学理解和把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及其内在关系,并在实践中发挥优势、多方推进、多向发力,统筹推进民主监督和自我革命的协同发展,凝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强大合力。
(一)各展所长:发挥“两个答案”的各自独特优势。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相互联系、内在统一、同根同源,但二者却各有侧重、各有优势,一个注重他律和约束,一个强调自律和自省,一个侧重维护人民民主,一个侧重坚守党的政治本色。两个答案各具特色,在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实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注重把握两个答案各自的功能限度,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不断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促进“人人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制度更加科学完备。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全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它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理念,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模式。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发展道路的差异性,不同的国家对民主的选择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选择什么样的民主发展模式,是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一个历史性抉择,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1945年毛泽东提出让人民监督政府,这条民主新路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民主新路行稳致远,不断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扩展了人民民主的内涵,使人民监督政府的方式更加多样。从民主到人民民主,再到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日益成熟。在新的征程上,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保障,提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质量,不断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促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完整闭环的有序贯通,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广度和宽度,把接受人民监督作为党进行自我调整的外部力量,将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基层群众自治等民主形式相结合,实现全天候、多领域、无障碍的政治参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历史上的大党老党因忽视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群关系的疏离,导致政权覆灭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自我革命是基于内因对推动事物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角度出发,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置于打铁还需自身硬之上,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始终保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坚定的决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松懈,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主动性,加强党对自我革命的全面领导,强化自我革命的政治方向,加强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提升相关制度的实施成效,最终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相互促进:发挥两个答案的正向促进作用。“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在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探索中,从“窑洞对”中依靠人民监督的外在约束,到新时代依靠自我革命的内在自律,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这两个答案本身并无轻重之分,也不是替代关系,二者都是规避历史周期率的科学手段。因此,两个答案不能单独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统一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实践之中。发挥自我革命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引领作用。人民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主,它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民意愿,彰显民主绩效,凝聚社会共识,防范社会撕裂,提升政治认同。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广袤、封建历史悠久、民主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因此,自我革命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自我革命的实践中,通过自我净化去除党内存在的弊病,通过自我完善补齐党的建设的短板和不足,通过自我革新破除党内陈旧思想和制度,通过自我提高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本领,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执政保障和动力支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自我革命建设的效能。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拓宽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广集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的过程中为自我革命提供动力。比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民参与的民主,参与主体的全面性能够促进党内形成科学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制度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渠道的畅通和技术平台的更新能够促进党内思想观念的解放和体制壁垒的突破,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精神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取得的民主绩效能够提高民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树立良好的政党形象,凝聚思想共识,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社会保障。
(三)形成合力:在两个答案的结合中彰显国家治理效能。历史周期率的发生根源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缺失和退化,社会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及时协调,社会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引爆社会冲突,引发社会动荡,从而导致政权的更迭。治理能力的缺失、低效治理和无效治理成为了近些年一些国家陷入无休止的动乱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必须深刻认识到提高治理能力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是破解历史周期率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二者都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关键,是彰显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践中应注重在两个答案相结合的过程中把握制度优势,促进“中国之制”向“中国之治”转变。一是要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因此,民主不仅体现为过程的民主性,更体现为治理的有效性,只有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民主,才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西式民主因注重选举而忽视选举后的施政,导致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主治理危机,而一些后发国家因移植西方民主出现水土不服,导致大范围的民主“回潮”与“劣质民主”的出现。对比西式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注重提升民主治理的有效性,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是提高自我革命的效能,健全自我革命的监督体系,促进将自我革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更为稳定、更为持久的治理效能。最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合理统筹权力运行的规范性和效能性,以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的强大治理合力确保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