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党课精品讲课稿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格局与胸怀

好学生发表时间 3247172

党课精品讲稿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格局与胸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此,我谨代表集团党委向各位党员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也向奋战在XXX集团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同仁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103年的光辉历程。103年前,我们党诞生之时只有50余名党员,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的中共一大,代表仅13人,面对的是一个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封闭落后的旧中国;103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75年、拥有98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这些数字在世界政党史上都很罕见。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它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百年沧海桑田,百年伟大跨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为什么能始终得到人民支持呢?理论与实践均表明,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胸怀和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中强调:“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处处蕴含着资政育人的实践智慧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大格局、大情怀、大气魄,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践行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在发展XXXXXX事业的新征程上扛起大责任、激发大干劲、展现大作为。

接下来,让我们在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和格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胸怀、大格局探索救国之道

(一)胸怀民族,开启民智、激发民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种种解救方案,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胸怀天下、站在世界大势上看待问题,彻底推翻原有社会格局,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才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正在苦苦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方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为团结、带领和发动广大群众力量,激发起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力量来推翻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教育、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李大钊、项英等著名革命家曾先后来郑州创办工人夜校,组建工人组织,传播马列主义。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成立,却遭到了直系军阀吴佩孚无理禁止。2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掀起了中国革命史上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还领导开展了劳动运动、工会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商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等,激发了全社会劳动者的阶级自觉,把中国绝大多数人集中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掀起了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种“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的光荣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

(二)胸怀全局,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毛泽东也曾说:“没有全局在胸,是投不下一着好棋的。”在井冈山时期,在黄洋界的荷树下,原来有一块小草坪,每当毛泽东和战士们挑着粮食从宁冈登上黄洋界在草坪上歇脚的时候,战士们总是喜欢围坐在毛泽东的身边听他讲革命道理。有一次,他问战士,站在树下能看多远。有的战士回答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说,“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毛泽东的开阔胸襟、全局视角溢于言表。

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团结各方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两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1923年6月,弱小却充满生机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起革命的统一战线。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结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全国掀起了国民革命的热潮。

1927年,蒋介石确定了他在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后,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联合李宗仁、白崇禧和江浙财阀、上海帮会组织等国内反共势力,勾结日、美,彻底背叛革命,企图清党剿共,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人在上海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仅仅4月12日事变后3天中,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优秀共产党员汪寿华(上海总工会委员长)、陈延年(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独秀长子)、赵世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遇害。4月15日,广州被捕共产党员2000多人,封闭公会和团体200多个,李大钊、萧楚女、李启汉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壮烈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连年进攻苏区,中央红军反“围剿”中,仅湘江血战5天,中央红军原本8万人就牺牲了5万人。按照一般人的认知,解放战争后那些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都该杀,宋希濂、康泽、王陵基、沈醉这些人手上都沾满了鲜血,但是中共中央却做出指示要改造这些战犯,客观上说确实也有些战犯被关押到了1975年才特赦,但这些战犯只是接受思想上的改造,身体上非但没有遭受虐待,还得到了最好的生活和医疗保障,甚至对于这些战犯在抗日战争中有功绩的也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再对比蒋介石的做法,“胸怀”“格局”在我党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解放战争结束,落到国民党手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如果坚持不当叛徒,就没有一个活下来的(除了大将陈赓,因北伐战争中陈赓对蒋介石有救命之恩),其他的如杨虎城、瞿秋白、方志敏等等无一不是英勇就义,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渡江战役失败后见大势已去,开始集体逃往台湾之时,国民党特务将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和军统白公馆秘密监狱关押的我党革命烈士300余人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也称“重庆1127大屠杀”,这样的“胸襟”和“格局”注定了他们的败局。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1935年始,日军在华北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企图“渐进蚕食”中国,史称华北事变,党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力图搁置前嫌,共抗外来侵略,然而国民党蒋介石此时仍在执行“攘外必先安内”,调集东北军、西北军“围剿”工农红军,格局可见一斑,这时发生了一件超出所有人意料、震惊中外的大事——西安事变,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事件的主要发动者张学良说“我把天捅了个窟窿”,周恩来评价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事前毫无所知,消息传来后,有人提出“要求罢免蒋介石,交人民公审”“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但是也有不同看法,提出“不要急躁”“慎重考虑”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遣周恩来于12月17日到达西安,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下,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重庆谈判: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中共七大提出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发展民族经济;几乎同一时间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的政治总报告中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丝毫不考虑内战对于人民、民生和经济的破坏和打击。为取得战略主动权和充足的备战准备,蒋介石接受吴鼎昌的提议,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向国内外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重庆谈判历经43天,达成双十协定。

协定尚未一年,在1946年6月,蒋介石就公开撕毁《双十协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解放战争期间,面对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中国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内战,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愿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改编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举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13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聂荣臻,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代表在北平进行谈判,共同磋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最终南京政府拒绝接受修正案,并反对解放军渡江,蒋介石企图划江而治、分裂祖国,格局之小,只顾私利,和平谈判破裂,退守台湾,丝毫不顾民不聊生的祖国人民,将搜刮的民脂民膏,800万两的黄金储备、大量的外汇和文物带至台湾,后又引美自保,造成后患无穷,台湾岛和台湾同胞至今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可见小格局、小胸怀不仅不能成就自己,还会影响集体利益、造成大局的损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为了解决台海问题,国共曾寻求过第三次合作,但因许多历史因素而留下遗憾。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利益的高度推动国共合作,中国近百年历史上的2次国共合作,在整个中华文明的独立、斗争、解放、复兴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大胸怀、大格局寻找建国之路

(一)胸怀伟业,谱写奋斗赞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冷战对抗。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政府选择了特赦战犯,以缓和国内外的紧张关系。

毛主席还强调:“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之下,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这样的人杀了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的就要来比,许多人都要被杀。而且杀了他们,一不能增加生产,二不能提高科学水平,更不能强大国防,收复台湾。并且他们既然是俘虏,我们一直提倡优待俘虏,杀俘虏历来名声是不好的。”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中央特赦了战犯,其中国民党反动派当中的杜聿明(聿yù,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新中国全国政协常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被列在了特赦战犯名单的首位,特赦的名单还有伪满洲国溥仪。1975年功德林(北京战犯管理所)最后一批战犯特赦时毛主席的批示:释放时,要开欢送会,请他们吃饭,多吃点鱼肉,每人发一套新衣服和100元零用钱。赋予他们公民权,不要再强迫改造、监视居住了,让他们完全自由,有能力的人可以酌情安排工作,年老多病的要给治病,跟我们的干部一样,他们放下武器已经25年了。如果有不愿意留下来,要求去台湾的,发给他们路费,他们以后愿意再回来,我们还要欢迎。

当然这种特赦并不等同于对其历史行为的认可或正当化,而是出于政治、历史和和平发展的大局考虑,以实现国家的团结和和谐。尤其是当年国民党战犯,他们在改造的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以特赦战犯以杜聿明为代表的一部分人,选择从事文史研究和传承工作。他们以自己亲历历史的经历和见证,致力于研究、记录和传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撰写专著、举办讲座和展览等方式,他们努力传承历史记忆,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弘扬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二)胸怀寰宇,开创外交新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清楚地看到,国家虽已建立但国内外形势却险象环生,必须更加自觉地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大格局出发,建立稳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政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国际形势好转,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紧张形势有所缓和,但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面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以胸怀天下的视角首先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力量的胜利,是拓展世界和平阵线的胜利,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1950年1月8日,中国外交部在给联合国的声明中严肃指出,中国国民党反动残余集团的代表留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非法的,应该将其开除出去。其次,不承认包括苏联在内的任何国家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为了巩固世界和平战线,巩固中苏两国邦交,毛泽东在建国后不久便出访苏联,与苏联重新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1950年6月美国决定出兵朝鲜,试图从朝鲜、台湾、越南3个方向对新中国形成围剿态势,毛泽东把它比喻为3把尖刀,认为“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为了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抗美援朝。2020年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扼杀中国新生政权的图谋,彻底扫除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使得“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真正实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政治远见。有一个例子特别能说明这个问题,越南战争期间,毛主席通过友人给美国人捎话:“你不许过北纬17度线(越南的南北界限),你只要过了,我就再次出动志愿军。”美国他就真的不敢越过17度线,他知道毛泽东主席说话算话。在朝鲜战争中那一次他就被打服了,开始麦克阿瑟多牛,杜鲁门坐着飞机去威克岛见麦克阿瑟。杜鲁门最担心的是:中国会出兵吗?麦克阿瑟说:“不可能,中国不会出兵”。而且还问:“他有空军吗?没有空军怎么打现代战争?”杜鲁门一琢磨那肯定必胜,提前预支了他一枚美国最高勋章给麦克阿瑟戴上,还没打,就觉得这仗肯定胜。但是以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战略和世界格局,党中央果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真的敢出兵,所以美国接受教训了,这次毛泽东不让过越南17度线,美国真就不敢过。研究美国历史,他所有对外战争只败过两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败在中国手里。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前后,继承了汉唐雄风:新中国成立前打败了日本人,建国后打败了美国,打败了印度,打败了苏联,打败了南越,打败了联合国十六国军。战无不胜,无往而不胜,一改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此外,中国共产党坚持同世界各国交朋友,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形成的统一战线理论在世界范围的灵活运用。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在国际社会上必须团结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只要做好团结国际友人的工作,“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将有助于促进国内建设的迅速发展和推进。在1956年2月会见泰国人民促进友好访问团时,毛泽东明确表明了中国同世界各国交朋友的态度,指出:“我们需要许多外国朋友,不管这些朋友是什么国家的,只要他们愿意来中国看一看,我们都是欢迎的”。在1956年4月会见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共产党代表时,毛泽东更深入地阐述了与世界各国交朋友的原因和具体做法,认为:“对我们来说,朋友愈多愈好,敌人愈少愈好。为了这个目的,党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大敌当前,我们就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包括社会的、党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国际上也一样。”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广交朋友,形成了被国际广泛认可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构建一个和平安全、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的世界格局。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大胸怀、大格局探寻富国之策

(一)胸怀天下,开启改革开放之路新格局

如何结合国情,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既然是探索,就会有失误。我们党在取得探索成果的同时,从1958年以后也开始出现失误,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挫折以及“文化大革命”。面对“左”的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党进行了深刻反思和纠正。1978年9月16日至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东北考察时讲:“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同年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这就是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强调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此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里,我想讲一位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曾被给予“中国开放的操盘者”“改革开放的开拓者”“经济特区CEO”的高度评价。他既是毛泽东时代的副总理,也是邓小平时代的副总理,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笔外资贷款,也是他引进的,他就是——谷牧先生。

1978年,百废待兴的中国小心翼翼地向外打开了大门,谷牧带团去西欧五国考察访问。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交谈,谷牧了解到这些国家资金过剩,技术要找市场,产品要找销路,都很想同中国拉关系、做生意。当时邓小平也大力赞成:“引进这件事反正要做,重要的是争取时间。可以借点钱,出点利息,这不要紧,早投产一年半载,就都赚回来了,下个大决心,不要怕欠账。”这种投资的思维和格局,我们做项目、搞投资也可借鉴和学习。在接下来的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谷牧的大力推动下颁布施行,外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办企业从此开始。

除了海外的合资企业之外,谷牧也接受了一笔政府贷款,还发生了一段有意思的插曲。当时,谷牧接到了日本对华友好人士传来的信息,说日本政府有一笔向发展中国家贷放的“海外协力基金”,利率极低、搁置时限长、本息偿还期长,中国可以争取使用。经过几轮协商,谷牧决定前去访问日本,促成了合计500亿日元的第一笔贷款协议,年利率3%,还款期30年,打破了“不用西方国家政府贷款”的思想禁区,我国迈开了使用国外贷款的第一步。谷牧首次访问日本之前,其母亲很不解:“你去那个地方干啥?”因为当年侵华日军不仅在我们家乡烧杀掳掠,而且还差点要了谷牧的命,甚至谷牧的右胸还留下了日本人的弹孔。当其母亲后来在电视里看到谷牧与日本人签约的场面,拿拐棍敲着地板,怒斥:“汉奸,汉奸。”

谷牧在积极主张吸收外国投资,引进国外贷款,争取世界银行对我国资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新时期对外开放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先行者,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曾有人认为,“共产党在军事上得了满分,在政治上是80分,在经济上恐怕要得零分”。75年来,新中国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二)胸怀大局,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在整个国际局势中仍极具危险性,反对霸权主义依然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建设与发展中都不能绕开这个问题,中国要富起来必须争取长时间的和平与不间断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发展成就让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担心发展起来的中国会不会给世界带来新的霸权威胁。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表明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一是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为了避免因贫穷落后再次陷入任人欺凌的局面。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再三说,中国永远不称霸,如果称霸,那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变了质。”“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盛起来也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侵略、干涉、控制、威胁、颠覆其他国家的超级大国。”

二是尽力争取世界范围的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自1989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人员以来,至2020年,中国已累计派出5万多人次的维和人员,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参与了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有24名官兵和警察为了维护和平牺牲在异国他乡。蓝盔勇士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诠释了中国对于和平发展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

三是强调唯有发展,才能实现真正和平。20世纪90年代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中国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经常借人权问题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更是悍然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共产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指出要真正和平,必须加快发展,“在这个世界上,最后还是要拼实力的”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抓住一切机会,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自己。我们的国力大大增强了,在这个世界上我国的安全就有了根本保障”。进入21世纪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人民币升值论”等针对发展起来的中国的言论越来越多,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制造这些言论的根本目的是破坏和平环境,打乱中国发展计划,“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军事入侵,我们就要埋头苦干,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大胸怀、大格局构筑强国之梦

(一)胸怀人民,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路径。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联系作出阐述。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全球科技创新协作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有效路径。我国在本世纪初曾经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发一套卫星导航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展缓慢,陷入僵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不得不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近30年不懈努力和刻苦攻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广泛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融入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成功为例,任何一项已知的技术,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时间问题。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只会阻碍全球科技进步,损害全球产业发展,拉大全球发展鸿沟。因此我们主张开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学前沿、推动科技发展的正确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开创出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而且为世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多元化路径,为人类走向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提供了智慧和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世界的大格局。

(二)胸怀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2010年开始,世界面临发展难题:从经济上看,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下行期,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日益突出;从政治上看,全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再次抬头。人类要么在恶性竞争中走向战争,要么顺应潮流同心协力面对挑战。在这种局势下,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全人类利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在实践中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重塑全球治理秩序提供了新的方案。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通过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协调联动,实现了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

提到“一带一路”,就不得不提“巴铁”。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和“铁杆”朋友,两国友谊历久弥坚。巴基斯坦是首批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使巴基斯坦2013—2018年的人均GDP年增长率从推测的3.04%提高到实际的4.69%。两国合作的生动注脚,是卡洛特水电站持续输出的电能,是新海亚里茶园种植的本土茶叶,也是从萨兹加生产线上组装的哈弗汽车。国与国携手,造福人民,化梦想为现实。当下,一带一路大家庭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共建繁荣带、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告诉世界“免于战争、缔造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世界人民实现美好未来提供的中国方案。那些不顾国际基本法则,奉行国内优先,大搞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恶意打压遏制别国发展的个别大国行径背离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必将不得人心。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世界、大国格局的直接表达,把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胸怀一定是宽广的,既能容得下同志、也能包容敌人,时刻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是这种胸怀和格局,使我们党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取得一个又一个奇迹。

五、几点启示

胸怀决定格局,情怀成就事业。作为新时代的XXX奋斗者,更应当具有大格局真情怀,要从内心深处唤醒对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勇于在变局困局中开创新局,在大有可为时大有作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我市XXX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打开视野格局,涵养“思想者”的情怀。奋斗的作用不仅在于改变一个人的物质化命运,更在于提升思想境界。面对“乱云飞渡”的时代变局,要想成为能干事、有担当的人,必须重视理论、掌握思想,注重提高学习力、思考力、预见力,真正知原意明道义,开眼界提境界。坚持把党的理论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企业发展领航定向。

二是打开使命格局,涵养“赶考人”的情怀。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增强主动精神,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在弦上”的赶考姿态、“在肩上”的使命担当、“在路上”的韧劲定力,历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胆识和本领,做勤于备考、勇于迎考、敢于胜考的“赶考者”,用奋斗和担当答好新时代赋予的考卷。面对XXX发展新机遇、国企改革新考验,要始终保持“弄潮儿向潮头立”的豪情壮志,以斗争的姿态、战士的担当、革命的激情,勇于在时代激流和风浪中摔打历练,敢想敢干敢闯敢冲,通过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砥砺成就自己,让人生因充实而不卑微,事业因奋斗而不平庸。

三是打开创业格局,涵养“实干家”的情怀。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显担当,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做激流勇进的奋斗者和奋力前行的实干家。树立不折不扣抓落实的工作态度,敢作善为,始终坚持向实而为、以实求效的工作信条,形成集团上下共担使命、共谱新篇、携手奋进的生动局面,更加有力有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锻造出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XXX铁军。

四是打开修为格局,涵养“守初心”的情怀。初心从哪里开始,奋斗就从哪里启程。要把永葆初心作为逐梦前行的不懈追求,在重拾初心、擦亮初心、焕发初心中保持新时代奋斗者的本色。坚持疏浚思想源头,归正基本取向,从灵魂深处回炉淬火,追问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始终不忘入党宣誓、组织谈话、晋级升职时的表态之心,不忘领导师长、父母亲朋的嘱托之心,不忘对权力、法纪、责任的敬畏之心,回答好“立志求什么”“立业靠什么”“立身图什么”,把这些基本问题搞清楚弄明白,从而汲取源头的精神伟力。强化党性观念,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加强思想改造、党性锻造和品行塑造,自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真正立好精神柱子、打好内涵底子、树好形象样子,行稳致远走好人生长征路。不断提升个人的胸怀和格局,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为党的事业、为XXXXXX、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史是明灯、清泉,也是号角。岁月铭记奋斗的艰辛,百年党史资政育人,党员干部要在学史用史中解读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码”,做努力奔跑的韶华“追梦人”、攻坚克难的“拓荒者”、精益求精的“良工匠”,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镌刻新时代XXX华章。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7 32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