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十佳青年事迹材料【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303

发表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十佳青年事迹材料【通用4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佳青年事迹材料【第一篇】

xx,男,1982年出生,xx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战斗在煤矿井下一、二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80后年轻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把青春最美的十年默默的奉献给矿山。十年间,他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成长为运行队的技术主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十年间他先后参加了井下各类型号的皮带、溜子的安装调试,架空索道人车的安装、改造。先后对运煤系统提出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十余起,撰写科技论文两篇。不论做什么,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从采煤工到技术员

作为一名矿上的子弟,xx年8月他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一如既往来到了父辈们曾经工作的地方——煤矿。在综采二队生产一线工作的他,从一名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一下子转变为煤矿井下一线的采煤工。角色的变化之大也曾一度让他对生活充满了茫然,但他骨子中年轻人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让他终究体会到了坚持背后的收获。在综采二队工作的期间,除了每天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坚持学生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矿山机电理论学习,向老工人、技术人员等请教开采技术等知识,始终都没有放弃用理论学习和实践总结来武装自己。正是由于他锲而不舍的执着最求和严格自我的刻苦要求,促使他在王台井区第一届技术员竞聘中脱颖而出,成功竞聘为运行队技术员。从此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人转变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

从“闷葫芦”到“婆婆嘴”

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由一名普通的采煤工转变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角色的变化让本来就略带羞涩的他显得更加的腼腆。碍于面子不敢说、自己现场经验不足不会说、对其他管理人员没资格说的诸多顾忌,使他在现场跟班过程中遇见过许许多多的困难,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现场经验不足,他就额外的给自己开小灶,一遇到井下现场特殊情况、检修过程中更换特殊部件、出现机电事故抢修中,他都主动请缨,深入现场跟班,开始的他只是在旁边默默的看、细细的记。慢慢的就主动的出谋划策、提出方案,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场实践的积累,逐步使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运行队井下现场的多面手。之后,不论是值班还是现场跟班他总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给工友们讲解施工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使得现场安全得到了保障。从此他便有了个“婆婆嘴”的称号。

增收节支中的点子王

在小改小革、增收节支中他充分发挥知识青年开拓进取精神,勇于创新,两年内他在本队组织开展并实施小改小革6次。

他根据井下现场实际情况,针对记录登记本在井下环境中容易变潮、吸灰等特点,他设计出的防水型电气检漏试验记录保护筒由于设计精巧、防潮、防尘、成本低等特点被集团公司在兄弟矿井进行推广。该项目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三等奖。

运行队担负着井下原煤的运输任务,胶带的使用每年成为运行队乃至全矿成本投入的一大部分,他通过深入现场研究与分析,通过在各个边坡点位置加装特殊的“V”字形托辊来减少上托辊夹角对胶带的伤害,从而提高胶带使用寿命。通过改造发明了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装置,每年可节约成本440余万元。该项目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

荣誉的背后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更加的策马扬鞭,xx年煤炭市场疲软,煤质、块率的指标成为我矿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年轻的他不畏困难,承担起了从盘区皮带到原煤入仓这个环节中减少块率损失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自从接到这个课题后,他经常拿着盒尺、拿着筛网,和工友们在各个落煤点测着、算着、记着。经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终于研究出了减少原煤运输过程中块率损耗的方法。他通过在各皮带、溜子转载点位置安装了一套类似“帘子”样的钢丝绳缓冲帘,通过这套装置的安设可提高1%的原煤块率。每年大约可创造900万元经济效益。该项目同时荣获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

辛勤的付出总能收获应有的回报,艰辛的奋斗终究会收获累累硕果,在他的刻苦努力和执着追求中,他以骄人的成绩多次被评为xx煤矿先进个人、优秀青工,并连续两次评为集团公司“科技先进工作者”。一本本鲜红的光荣册代表着矿山对他的认可,代表着他在矿山的一个个闪光点,作为xx煤矿新一代的青年,在我矿老矿转型跨越的攻坚阶段,更要发挥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我矿“老矿闯新路、拼搏铸辉煌”的明天描绘出了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佳青年事迹材料【第二篇】

出于对文字的热爱,与通讯社结缘后的xx,凭借着对新闻的敏感,渐渐迷上了“新媒体”——微博。xx年2月,他向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递交应聘腾讯微博校园大使的简历,通过公司的层层选拔,竞聘到xx科技大学腾讯微博校园大使职务,并通过公司对微博的系统培训,对微博这一新兴媒体有了更加充分的认知。担任校园大使后,为了能够迅速提高业务素质,他以个人的名义在学校邀请各级学院团委的新闻负责人以及学生会主席,参加“xx科技大学新媒体发展推进会”,旨在提高学校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当时,全国各个高校尚未兴起团系统微博,他曾率先在自己学院鼓励学生组织使用微博,并教会他们新媒体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自从当上腾讯微博校园大使之后,他接触到许多大学生“微博达人”,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许多东西,他通过与“微博达人”的对比,渐渐的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同时,他还运营“xx科技大学新闻哥”这一微博账号,与全国400多个高校新闻哥交流,更加深了对新闻和微博的理解。他运营的新闻哥帐号在全国也算是佼佼者,所发微博曾多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新闻”。

通过对新闻以及新媒体的执著追求与不断付出,他最终被评为“xx科技大学健康微博之星”。此外,他个人的先进事迹也曾在《金陵晚报》、《京江晚报》等报纸专题报道。

实干创新,行动是最好的展现

其实,与其个人发展,不如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习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成立一个团队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萌生。xx年8月,他得知腾讯微博教育频道成立了“腾讯微博高校研究会项目组”。当时,项目组在全国所有“985”、“211”高校中成立微博研究会。由于xx科技大学并不属于上述的范围之内,他通过与腾讯微博高校研究会项目组负责人商量,表示自己学校已经具备了成立相关学生组织的能力,而且学校的同学也对微博有所感兴趣。最终,在他的'争取之下,xx科技大学获得了建立微博研究会的资格。同年9月,xx科技大学微博研习会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保卫处等部门的见证下,正式成立了。该社团挂靠于学生工作处,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领导和指导,社团以“研究”、“创造”、“分享”、“实践”为核心理念。

研习会成立之后,他立即投入到全校团系统的微博体系建设中,目前,学校团系统微博体系也初见成效。去年10月至今,他先后到各个学院开展新媒体培训班近10次,将自己运营微博的心得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12月,他还组织学校老师、学生参加新媒体发展论坛,互相交流新媒体学习心得。此外,在12月份,他还组织对微博研究感兴趣的社团成员申报xx年度本科生创新计划相关课题,将微博研究落实到实处。虽然研习会成立才半年的时间,但是在全国60所高校中,成绩斐然,名列前茅。xx年12月,在腾讯微博教育频道推出“xx年高校新媒体发展报告”中,他带领微博研习会的同学在学校积极开展新媒体方面的调研,向这份报告提供了500余份真实、有效的数据。

校团委副书记xx老师曾经这样评价过他:“只要你专注于某一方面的研究,你就会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xx做到了,他对于微博的研究在我们学校范围内已经算是一个‘专家’了,在我们学校同学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佳青年事迹材料【第三篇】

**,1983年10月出生于**省**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全工程专业,**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煤矿通风区主管技术员,负责矿井通风系统、“一通三防”技术、通风区机动班管理等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多次攻克了矿井“一通三防”技术难关,发表多篇论文,发明了透气性防尘罩,并获得了专利。他自参加工作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深入研究,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和瓦斯治理工作无私奉献着自己青春。

勤恳扎实,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自**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春夏秋冬,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刻苦,奉献企业,无怨无悔,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展现了新一代煤矿青年人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风采。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煤矿通风区机动班工作,为了尽快地熟悉矿井通风系统,他主动向领导提出到一线瓦斯检查岗位上实习,实习期间,他总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深入钻研,时常跟师傅和同事请教通风工测风、测尘及检查瓦斯等工种的岗位操作要领;在向师傅学习矿井通风实践经验的同时,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升。通过上述基本功的快速积累,很快走上了技术岗位。在新的岗位上,他更是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每次接受任务时,他从来不讲条件或推诿,为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经常加班加点至深夜,因为他信奉“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条。思维开阔、敢于挑战新难题

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总会出现一些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新困难和新课题,面对困难和新课题,就必须要思维灵活、破除陈规、敢于担当。**年,刚担任通风区技术负责人的他,就面临着矿井总风量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挑战,他深入研究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基本参数和矿井通风阻力的分布情况,提出了将主要通风机叶片角度有25°调整为30°的方案,并精确地预测了调整后矿井总风量能增加2200m3/min,同时积极参与制定实施方案并实施,该方案实施后,不仅矿井总风量满足了生产要求,且主扇工况点更为经济合理。 **年,**矿XV13102巷道前掘过程中与小窑巷道探透,根据矿生产衔接安排,需要与小煤窑巷道贯通。小煤窑巷道中积存了大量的瓦斯、有害气体,且与本矿存在较大的风压差,一旦贯通可能对工作面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伤害。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包括修建风门、定期测定各类气体浓度等,最终实现了安全贯通。随后,根据该贯通措施制定了与小煤窑贯通管理制度,形成基础模式,为矿井有效开拓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年,王台矿采面所使用的“两进一回”通风系统,该系统需要大量的木料设置木垛。为了节支降耗,他优化了采面的通风系统,先后在XV1307、XV1309工作面试验了“U”型通风系统,在XV2302、XV2301等工作面试验了“一进两回”通风系统,上述两种通风方案在矿井得到了推广应用。减少了回采工作面通风横川施工及横川修建通风设施等工程量,节省了木料消耗,每年为矿井节省成本上千万元。深入现场,细化矿井通风系统管理近2年来,王台矿井下生产头面变化频繁,各盘区通风系统也得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生产衔接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作为分管通风系统的负责人,他总是未雨绸缪,预先安排,在月度通风例会上提出矿井通风系统评审及优化方案,做到提前准备,确保通风系统能及时地符合生产要求;同时也是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通风区机动班人员深入井下,穿梭于人迹罕至的矿井各大回风巷和总回风巷,修建部分通风设施或调节部分设施的风量,为各采掘工作面配备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系统满足生产需求同时合理可靠。XV号煤三盘区首采工作面XV3301面开采前,他预知该工作面为矿井通风流程最远、阻力最大、配风最困难的采面,提前2个月提出该盘区回风巷的'整修及相关通风设施修缮等工程,在该工作面投产前,为该盘区配足了风量,确保矿井生产有序进行。XV2314综采存在工作面顶板破碎且压力大、瓦斯含量高、周边小煤窑破坏区漏风等制约高效生产的因素,他带领机动班人员轮流驻在该工作面顶岗,多次对工作面的供风系统及风量进行调整、及时修复因受压损坏的通风设施,最终该工作面安全顺利地回采完毕。

他秉持“上工治未病”的工作指南,对工作进行预知预测,他负责矿井技术工作以来,从未出现因通风或瓦斯制约生产的现象,同时矿井连续4年实现“瓦斯零超限”。勇于创新,办法总比困难多

**煤矿通风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全新的问题,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有效的经验的情况下,他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发扬王台人敢于人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探索了一些切实有效、经济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新措施和工艺,为矿井高产高效提供了安全保障。

**年,XV2101巷索车安装完毕后,大部分下井人员必须经过该巷,使其成为矿井的“门面”。然而该巷作为矿井主要运煤大巷,煤炭运输产生的粉尘始终是亮化该巷的瓶颈。为此,他将该巷道粉尘治理作为科研项目,多方考察,深入研究,制定了巷道冲洗长效管理机制、应用了大量的先进降尘设备和降尘工艺、将风速调节至最适宜于降尘,在此期间他还有多项发明,如透气性防尘罩、巷道冲洗转管推车、皮带挡水棚等,其中透气性防尘罩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419799)。

**年底,XV3301工作面煤体中硫化氢含量偏高,导致机组下风侧风流中硫化氢浓度超标,同时当时生产任务紧张,不能减缓割煤速度。为有效治理该工作面的硫化氢气体浓度,他展开技术攻关,采取了增加工作面风量、改造防尘口罩、工作面喷洒碱液、煤层注水中添加碱液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治理了该工作面的硫化氢,使该工作面得以安全顺利生产。

优化管理,激发团队学习激情、提升综合素质自他负责通风区机动班管理后,重新制定了班组的管理制度,通过相关的管理变革,提升班组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他将矿井分为5个通风管理责任片区,班组人员人均负责一片区,以提升班组成员的责任心;每次重大通风系统调整前,由班组成员提出方案,然后他本人进行点评并补充,以提升班组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激发全体成员动脑热情;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每月推广一项学习项目,包括测风、测尘、检查瓦斯的实操,编制通风阻力测定、瓦斯等级鉴定等项目实施方案。他以技术人员的标准要求班组成员,使得通风区机动班现状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个人的综合素质,还是团队合作意识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这就是自强不息、奋进不止、永不满足的**:从一名青涩毕业生到务精通、技术精湛的技术员;从一名农村读书郎到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从一名普通群众到矿井十佳青年之一。他的成长历程充分体现了他学习成才、工作进取、思想进步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不仅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矿山青年成长成才树立了榜样,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加正能量。

佳青年事迹材料【第四篇】

希望在不断的寻找中失去;憧憬在不断的失去中再现。

心随梦动,一切皆有可能。

——题记

从一个山里娃,一名曾经的下岗工人,到阳新县“十佳创业青年”, 一个如今拥有三个电脑专业卖场,麾下统领一支40人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团队,一个占全县it行业市场份额近80%的阳新联创科教有限公司的总经理,38岁的胡智,在创业风雨历程中,一路挥洒青春的汗水与激情,自强不息,真实地演绎了一曲“心若在,梦就在”、不懈寻梦,追求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动人乐章。

最初的心愿:捧上一只“铁饭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藏河,丫吉山,偏僻的阳新三溪镇这方名不见传的山水,以其灵秀滋润出了胡智童年早慧的心。出生在家大口阔的普通农家,排行老玄的胡智,从贫困家庭的生活中,早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从迈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小小的心灵就怀揣着父母的期望,生出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学,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捧上一只“铁饭碗”, 光耀门楣。

可是,就在他一心上学,以优异成绩考上初中,正欲展开梦想的羽翼时,家庭的贫困却不得使他在念初三那年含泪离开了校园,那一年他十六岁。在惆怅、无奈与苦闷中,他告别了温暖的家,离开了那方故土,步入了社会,从此开始了自已人生的寻梦之旅。

1987年冬,适逢县水泥厂招工,几经周折,他被招进了县水泥厂供销科。此时的水泥厂是县内数得着的几家国营企业,能进厂当一名工人,在村里人看来无疑是捧上了 “铁饭碗”。幸福仿佛触手可及,然而现实的困惑又接踵而至,终日混迹在厂里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间,按部就班的生活,时间长了,让他陡生出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随着,在供销科里跟老供销员们外出的跑业务次数多了,看着外面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一波高过一波经济改革浪潮,让他敏感地意识到内地中小型国营企业所谓的“铁饭碗”,迟早会被打破,象他这样农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识,学会一身本领,才是立身之本。于是他开始了重新筹划自已的人生,以强烈远求知欲望报名参加了湖北大学文秘专业自修学习,并开始关注与用心地钻研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用知识充实自已,来排解空虚无聊的工厂生活。

1997年,当他曾经预感的事情,终不期而至,县水泥厂在脱困无门时,实行了企业改制,栽员增效,胡智和众多工人一道下岗了。就这样他儿时梦想捧上的那只“铁饭碗”,被现实无情地打破了,然而生活还得继续。

“天生我才必有用”,1998年春节刚过,怀惴着一个新的梦想,一颗狂野年轻的心,这一次他决然离开了阳新,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同镇上许多年轻人一道奔向了南方更广阔的天空,闯进了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带——沿海的广东深圳、东莞等地,他要去证明自已,没有“铁饭碗”照样生存,照样能活出个人样。

曾经的梦想:就当一个“小老板”

诚如一句名言,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凭着在工厂期间所学的文秘知识兼平时悉心钻研掌握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还有农村孩子一贯吃苦耐劳、踏实勤奋的品性,胡智很快就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老板的青睐,不久就被提升任为企业的行政主管。

其后,他又为多家企业老总相中,被高薪聘用。辗转漂泊的打工生活,不仅丰富他的人生阅历,更开阔了他的视野,看着年轻同事有的辞去得来不易高薪水和待遇优豫的职位而回归故里,开工厂,看着沿海一带很多和自已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拚命努力自已创实业的干劲,他在心里也萌生了一个新的梦想,想自已也能回乡当一个“小老板”,作自已事业的主人。

心随梦动。为着这个愿望,在此后打工期间,他除了认真的搞好自已岗位工作外,还谦虚地向那些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学习管理经验,并留意市场行业动态,结合自身的专长考虑,最终他心中认定了计算机信息这个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他认为在内地不久的将来必定有着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