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入党 >

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09295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公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第一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具体部署部署,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

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分工,搞好协调指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社会建设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本人一定要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自已的工作实际,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第二篇】

文章标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重要决定,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实事求是,总结工作全面,分析形势透彻。实践证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有力,深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拥护。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部署,思想性强,重点突出,对贯彻好全会精神,指导做好当前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吴邦国同志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讨论稿)》的说明言简意赅,概括全面,是帮助我们学习领会《决定》精神的重要文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我们学习《决定》精神,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领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要深刻领会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作为省计生协会工作人员,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党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提出的现阶段的目标任务上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协会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发挥协会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建设,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深入推进“协会服务行动拓展年”活动的开展,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深化协会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真情助困进万家”、“手拉手”等工作,为贫困生育家庭、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其他困难群体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困难群体、共享社会进步成果的良好氛围。自觉搞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推进“我与祖国共奋进”文明村、文明社区等工作,引导大家积极投身和谐创建活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积极拓宽优质服务范围,紧紧围绕育龄群众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发挥计生协会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计生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即有协助党和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义务,也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反映群众呼声的责任。广大会员植根于群众之中,能够及时地了解、反映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因此,计生协会要组织群众对村务和政务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通过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畅通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规范民主管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此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谐和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大力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计生协会要通过会员的实际行动,示范带动群众,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争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分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也为我们施展才华、发挥协会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刚到协会工作的一名新兵,我要自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通过认识的学习和深刻的领会,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党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提出的现阶段的目标任务上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广大会员一道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进取的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抒写计生协会工作新的灿烂篇章!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来源于,欢迎阅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第三篇】

党委宣传部学习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的通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要议题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使之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以来,中央对此多次作了阐述和强调。本次中央全会以指导性文件的形式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一次充分说明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的重视和坚定决心。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正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有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理解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坚定决心信心,立足实际,切实抓好学校的科学、协调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学校“十一五”发展与建设规划顺利实施,促进我国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更好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决定召开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希望各分党委、各部门根据附后的发言题目,认真做好准备,按时组织人员参加,有选择、有针对性进行发言。附1: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教师座谈会发言题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认识?如何将这一要求体现在学校的具体实践工作中?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五个统筹”,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以及我校的建设与发展中,大家认为在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不足、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今年是国家和我校“十一五”规划及“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根据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各种要求,请结合实际,谈谈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建议和举措等。

4、中央曾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第四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通过这次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学习,使我对我党、对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次会议是一次政治、文化、思想教育学习;这次会议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这次会议是认识、发现、探索、求知的过程,这次会议是振奋人心、摧人进取、积极向上的一次历史性会议;这次会议将作为我今后一段时期学习的标本。

在这次《决定》中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及任务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即“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积极投身到这场为人类的战斗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就这次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抉择

为了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不能通过高耗能追求高速度,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断绝后代人的生存资源。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当务之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文明、生态之路,这条发展之路必然是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才会有相应的物质保障。

而就此对我们县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在我县工业较突出的代表企业也有,他们运用企业本身的能源,将废物转化为产品,将高消耗、高能源转化为利国利民的实际替代产品,就鞍山轮胎厂将采用火电厂发电、取暖,走循环经济建和谐社会就在我们身边慢慢的发生着。循环经济强企之路 一直以来,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资金巨大,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被中国的企业界认定为“赔本”买卖。能不能让环保创造利润?能不能让环保由“政府强制”变为“企业自觉”行动? 举一个实例,鞍轮集团成功地将环保作为一项“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产业,并获得巨大成功。近几年来,鞍轮集团的生产规模每年上一个新台阶,积极探索出一条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新路。

二、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艰难,贫富差距巨大,就别谈什么和谐社会,环保要从基础教育开始,但破坏环境的往往都是为经济而为,所以这就又回到最上面说的,经济要发展“环境保护是关键”。

我要说的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是基础,对GDp的盲目崇拜显然不能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未来,我们也许更应记住“土地、阳光和空气不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后代的借贷”。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再次突出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号召各级党政官员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可以说,中央高层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虽然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很多方面,但我认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才是基础和根本。为什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呢?如果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得不到保护,就不可能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社会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由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上访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客观上说不容乐观。当前的经济繁荣,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代价是惨重的。虽然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投巨资启动了对太湖、淮河、滇池等地的一系列污染治理项目,但收效甚微。

1996年4月14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在国务院环委会太湖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上非常动情地说:“‘太湖美,美在太湖水',这首赞歌已经变了味,现在已经很难唱了。再唱这首歌就不是在歌颂,而是使人感到其声呜呜、如泣如诉。"此番话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除了水资源遭到破坏外,还有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荒漠化、沙尘暴、酸雨等灾害也接踵而至。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和谐新岫岩

这里讲的发展,不是任何一种发展,而是指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兼顾的发展,才能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违背客观规律搞发展,不从实际出发搞发展,不但不能带来社会和谐,而且发展本身就是破坏和谐。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盲目发展,既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年的一些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某些盲目发展,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有的还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引发新的矛盾,造成了不利社会和谐的后果。这些,都是深刻的教训。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7 240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