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重大部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念好“快、准、正、新、活、实”六字诀,打好“组合拳”,努力在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一、坚持“快”字为先,掀起学习热潮
深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发布,提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10月31日,《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印发,部署教育系统相关学习宣传贯彻工作。11月25日,教育部党组召开座谈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党中央有号召、教育部有部署、高校见行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党组的工作要求,传承、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作风,坚持“快”字当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争当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急先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积极营造学起来、传起来、教起来、研起来、实起来的良好氛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坚持“准”字为重,准确领会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髙屋建瓴、思想深邃、举旗定向、气势镑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雜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原汁原味、逐字逐句、认认真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充分运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等学习辅导材料,全面、系统、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规律、“六个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坚持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立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三、坚持“正”字为基,把握正确方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征程上要举什么旗、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并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正”字为基,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直气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助力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不懈用党的二十大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国之大者”,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奋斗者,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坚持“新”字为要,力求出新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新”字为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出新出彩。一是要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倡导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启发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将教学关系从传统填鸭式的“硬灌输”转为“双向互动”,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创新教学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要用深人浅出、朴素鲜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语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讲深人,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是创新教学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旨归、以常态化长效化为抓手,增强教学设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乐学、爱听、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