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58980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稳定增收排查情况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1

4月13日,区脱贫攻坚办召开朝天区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第一轮大排查工作调度会,会议听取了各乡镇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第一轮大排查和贫困户稳定增收调研指导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4月1日至4月13日,为全面调查我区脱贫质量和脱贫攻坚成效,备战全国普查,我区开展了脱贫攻坚“百日攻坚战”第一轮大排查。各乡镇组建入户排查小组,围绕脱贫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村与村之间的交叉检查,重点调查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获得帮扶参与脱贫攻坚项目等情况,目前各乡镇的排查和汇总工作已全面完成。

根据此轮排查工作情况,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一是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普查方案,加强普查人员的培训和统筹,筹备第二轮大排查;二是要根据问题台账,切实抓好问题整改,于四月底前全面销号;三是要及时分析汇总稳定增收调研工作相关情况,形成专题调研分析报告;四是全面精准实施返贫预警,精准划分风险监测户风险等级,落实落细落小帮扶措施,确保措施精准有力有效;五是加快扶贫项目建设,六月底前务必全部建设完成;六是扎实开展挂牌督战工作;七是做好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与脱贫工作的有效衔接,避免因建制村调整和人员调整对脱贫工作造成影响;八是切实抓好群众就业增收的能力提升,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和感恩教育。

区扶贫开发局主要负责人,区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各乡镇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 

稳定形势分析报告 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情况范文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2

为深入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委乡振组发〔2021〕1号)、《关于印发<湘阴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阴乡振组发〔2021〕2号)等文件精神,精准落实国家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促进全县脱贫户和监测户逐年持续稳定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要论述和全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座谈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任务,因村因户落实帮扶增收措施,促进全县脱贫户和监测户持续稳定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全面摸底排查收入变化

全县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落实镇、村两级逐户、逐项摸底排查脱贫户和监测户上年10月以来收入情况,归类汇总、分析原因、预警研判,为落实增收帮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一)排查对象

全县脱贫户、监测户。

(二)排查内容

排查脱贫户、监测户上年10月以来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变化情况,重点排查可能出现的减收风险点。

1.上年有种养业等经营收入,当年因经营规模缩小、质量降低、价格下行,或经营停止、失败等导致的减收情况;

2.上年有县、乡、村级帮扶产业收益分配收入,当年因帮扶产业项目调整、净收益减少或经营失败,以及因帮扶产业项目收益分配方式、分配标准调整等导致的减收情况;

3.上年有光伏产业收益分配收入,当年因光伏收益分配对象和分配标准调整等导致的减收情况;

4.上年有务工就业收入,目前因未实现务工就业或因工资降低、务工时间缩短等导致的减收情况;

5.上年有公益性岗位或就业帮扶车间务工收入,目前未参加乡村公益性岗位或未到就业帮扶车间务工,或者参加了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就业帮扶车间务工,但因薪酬或补贴标准降低导致的减收情况;

6.上年有低保收入,因当年低保被取消导致的减收情况;

7.上年有相关政策性补贴收入,因当年补贴收入减少或取消导致的减收情况;

8.因家庭种养业遭遇自然灾害导致的减收情况;

9.上年因帮扶工作务实管用而有相应收入,当年因帮扶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减收情况;

10.其它原因导致的减收情况。

(三)工作方式

1.全面排查。组织村(社区)干部、驻村(社区)帮扶干部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做到不落一户。

2.对比测算。对照脱贫户、监测户上年收入明细表,对比排查当年同期实际收入,逐项计算(或预算)可能增减收的具体情况。

3.数据研判。对比脱贫户、监测户当年与上年收入变化数据,研判脱贫户、监测户家庭收入可能存在的增收、减收、收入持平等不同情况。

4.汇总分析。分级对应汇总村、乡、县脱贫户、监测户减收户数及同比减收比例,汇总各项减收因素关联户数及所占比例。

三、落实帮扶增收措施

根据逐户逐项排查结果,因户制宜落实帮扶增收措施,确保脱贫户、监测户当年家庭收入在上年的基础上稳定增加10%以上。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减收情况,要有针对性落实替代增收项目,坚决防止脱贫户、监测户当年收入减少,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1.落实种植业及合作社、大户带动生产帮扶增收措施。对具备家庭种植业生产且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从制定产业规划、新品种选购捐赠、生产过程指导、新技术引进应用、购买保险、提供贷款、标准化生产、特色种植、指导农产品初加工、落实奖励措施、开展消费帮扶产品认定、开展消费帮扶行动等方面落实帮扶增收措施。挖掘合作社、大户带动脱贫户、监测户生产增收潜力,落实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挥帮扶部门和干部在农产品销售上的推介作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商务粮食局,乡村振兴局,科技局,地方金融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管委会)

2.落实庭院养殖业帮扶增收措施。对具备发展庭院养殖业条件且有发展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从制定养殖规划、提供贷款、建设圈舍、购买捐赠仔畜、新技术引进、畜禽防疫、托管托养、购买保险、落实奖励措施、开展消费帮扶产品认定、开展消费帮扶行动等方面落实帮扶增收措施。挖掘庭院养殖业增收潜力,落实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畅通畜禽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挥帮扶部门和干部以及社会帮扶企业、社团等在畜禽产品销售上的推介作用。(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县委统战部,商务粮食局,乡村振兴局,金融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管委会)

3.落实外出务工就业帮扶增收措施。对具备务工条件且有务工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县、乡镇为单位从搭建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提供用工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培树劳务品牌、组织劳务对接、指导稳定就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发本地务工岗位、签订规范劳务协议、提供维权服务、购买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常态化联络协调服务、提供转岗服务、兑现相关政策补贴等方面提供帮扶。支持本地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帮扶人口就近就业。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长效机制。按规定对跨省就业的脱贫人口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4.落实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增收措施。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加大各类岗位统筹使用力度,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动态调整安置对象。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严格规范岗位安置流程,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公益性岗位日常管理,按时兑现差异化岗位补贴。及时纠正查处安置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发放补贴等行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每次签订期限不超过1年。(责任单位:人社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林业局,水利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5.落实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增收措施。以县为单位认定就业帮扶车间,把吸纳帮扶人口就业作为对帮扶车间认定和支持的最重要标准。支持发展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经营、单独注册企业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经营等各种形式的就业帮扶车间。采取作坊式或家居式等不同组织形式,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手工制作、来料加工等生产活动,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半弱劳动能力帮扶人口实现帮扶车间就业。延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费用减免以及地方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可免费提供岗前培训;对已认定并录入省平台的就业帮扶车间,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5人(含)至9人、10人至19人、20人以上的,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月均工资1000元以上,分别给予1万、2万、3万的以奖代补资金;对吸纳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2个月以上,月均工资1000元以上,按照1000元/人标准给予稳岗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责任单位:人社局,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6.落实小额信贷帮扶增收措施。通过多种有效措施补足脱贫户、监测户当年因没有小额贷款发展产业而减少的收益。继续挖掘小额信贷潜力,实现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小额信贷“应贷尽贷”。对脱贫户、监测户加大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需求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有效解决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没有贷款意愿、没有生产项目、没有必要劳动生产技能、没有合作经营平台、没有销售渠道等实际困难。对没有贷款意愿的,帮助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对没有确定产业项目的,通过市场前景分析指导,帮助筛选合适项目;对没有必要劳动生产技能的,引导参与技术培训,提升生产技能;对自家种养有困难的,在本人自愿前提下,通过畜禽托养、土地托管等方式合作经营;对没有销售渠道的,发挥帮扶部门和干部以及社会帮扶企业、社团等推介作用,畅通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优质优价,解决卖难问题。(责任单位:金融办,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乡村振兴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7.落实产业收益分配帮扶增收措施。培育有帮扶能力和意愿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完善帮扶产业“政府+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的“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帮扶、股份合作、园区带动、生产托管、资产收益、务工就业等有效帮扶模式。进一步规范产业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流程。对有劳动能力、有半弱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引导参加生产劳动或公益性岗位就业实现增收;对整户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实行差异化收益分配。严格履行村集体制定分配计划、村民代表讨论、乡镇审核备案、村内公示公告的分配流程。对新建产业项目要明晰联农益农绩效目标。规范产业项目租赁承包合同或协议。鼓励支持使用村集体产业收益资金奖励补贴产业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资源,让脱贫户、监测户通过变股东实现稳定增收。(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高新区,乡镇、街道、管委会)

8.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帮扶增收措施。落实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对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按照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低收入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农村低保对象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给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渐退期,不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退出,对就业产生的必要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适当给予扣减。过渡期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不计入家庭收入。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力度,对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收入人口,根据实际需要给予专项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强化急难救助,实行“小金额先行救助”,事后补充说明情况。用好用足乡镇(街道)、管委会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政策规定。(责任单位:民政局,残联,乡镇、街道、管委会)

9.落实扶志扶智帮扶增收措施。对内生动力不足的脱贫户、监测户,通过扶志扶智,增强其自主发展信心,提高其自主增收能力。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家庭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孝亲敬老等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引导脱贫户、监测户遵守村规民约,践行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赋予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组织脱贫户、监测户参与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其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水平。培育宣传自强不息典型,激发脱贫户、监测户自主发展、自主创业热情。引导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家庭种养业质效。推广创办农民夜校等培育职业农民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智随志走、志以智强,让脱贫户、监测户既富脑袋又富口袋。(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10.落实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增收措施。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示范创建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和软弱涣散村等五类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要协调做好各项帮扶工作,因地制宜推动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宣传自主创业典型,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增收。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按照“摘帽不摘帮扶”的原则,对帮扶责任人进行优化调整。帮扶责任人要全程参与脱贫户、监测户收入排查工作,因户落实帮扶增收措施。(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驻村办,乡村振兴局,乡镇、街道、管委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开展脱贫户、监测户减收情况排查、落实帮扶增收措施,是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各相关行业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底线思维,充分认识到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是杜绝规模返贫的底线要求,是当前巩固脱贫成果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乡村三级要承担主体工作责任,各乡镇(街道)、管委会乡村振兴办要履行工作专责,相关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要靠前指挥、全程参与、精准施策。

(三)制定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对照脱贫户、监测户上年收入逐项对比排查核算,对可能出现的减收风险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各乡镇(街道)、管委会要在每年7月28日前完成摸底排查,边排查边落实帮扶措施,为当年9月30日核算脱贫户、监测户家庭收入提前做好准备;9月中旬前将落实帮扶措施的户数、帮扶措施具体数量等工作情况,以乡镇(街道)、管委会为单位上报县乡村振兴局。

(四)确保工作实效。强化作风建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对脱贫户、监测户排查收入和落实帮扶措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摆花架子、不走过场。要敢于较真碰硬,对发现的各类减收风险,都要边排查边落实补救措施。对因工作弄虚作假、不严不实导致规模性返贫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县乡村振兴局每年8月初将组织开展脱贫户、监测户稳定增收专项督查,对排查不精准、帮扶措施不力、减收风险点未消除、减收幅度较大的,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持续跟踪督办直至风险点消除,督查结果纳入年末考核范围。对出现严重问题导致脱贫户、监测户(抽查检查及系统比对中发现5户以上)收入下降的乡镇(街道)、管委会,年末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3

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县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稳岗就业的影响,有效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准发力,助推产业发展。

一是开展“我为茶农找茶工”助农行动。针对重点产茶区“用工难”问题,在春茶即将开采之际,重点产茶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积极联动,开展“我为茶农找茶工”助农行动,通过媒体、网络、微信等方式,集中宣传,广泛招录,引导全县范围内有一定经验的采茶工、因疫情暂未外出的务工人员,以及有基本劳动能力在家赋闲人员等,赴重点茶产区采茶,在最短时间内基本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二是出台“关于全力支持春茶生产销售的六条措施”。针对仓储、收购、销售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出台“关于全力支持春茶生产销售的六条措施”。即:通过组建茶叶供销公司、开展临时收购贴息、开展临时仓储补贴、开展工会消费帮扶、倡议社会消费帮扶、组织各类推介活动等措施,全力解决我县春茶在仓储、收购、销售中存在困难和问题。

三是开展 “春茶采买消费助农”活动。由县乡村振兴局牵头,联合县财政、农业农村、工商联、总工会以及邮政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动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以办公采购、工会福利采购、群体团购和个人购买、邮政代购等方式,积极采购我县产茶区茶农、茶企,特别是脱贫村、脱贫户、监测对象以及低收入家庭茶产品,助力茶企销售,茶农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帮助脱贫户、监测对象销售春茶达10000余斤,销售额超300万元。

四是线上线下并重促销。在全面推进线下促销、助销路径的同时,着力做好我县茶产品线上助销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平台、电商销售等方式,大力宣传我县优质特色茶产品,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拓宽销售渠道。同时,结合茶旅文化宣传,待疫情防控形势缓解,旅游景点恢复运营后,整合我县茶产品资源进驻旅游区域,通过旅游业带动茶产品销售,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

综上举措,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我县农户茶产业总体产量较去年虽有下降,但降幅不到10%。除自驾上门采购数相对减少外,其他采购渠道基本畅通,影响也不是很明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趋缓向好,销售渠道的不断解链拓展,“销售难”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

二、多措并举,强化稳岗就业。

一是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年初就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摸底工作,累计摸排出有相应需求、有培训意愿者2000余人,目前已开班培训360人。下一步将加强职业培训券的宣传工作,落实电子社保卡培训券的申领,根据疫情情况,积极组织线上培训,确保每周开班到达300人以上,根据上级脱贫人口培训任务适时组织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工作。

二是适时发放就业帮扶补贴。2022年一季度共发放就业帮扶补贴849110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共1174人次,合计803810元。发放2021年度公益性岗位人身意外保险补贴,共343人,合计34300元。2020年度致富带头人一次性创业补助,共22人,发放11000元。

三是推进脱贫人口及边缘人口稳岗就业。加大对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的摸排力度,对务工需求进行分类统计,针对就近就地就业、返岗、外出务工等不同要求采取不同帮扶措施。将调查内容建立完善基础台账,为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截至目前我县脱贫劳动力务工9295人,其中跨省务工2514人,省内县外务工608人,县内务工6173人。

四是强化就业帮扶车间监管。目前我县实有就业帮扶车间6家,星火就业帮扶车间(云岭镇)、岩潭村宏兴食品就业帮扶车间(泾川镇)、安徽深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丁家桥镇)、皖南氟塑料泵阀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茂林镇)、泾县鸿盛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榔桥镇)、安徽森亚生态农林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蔡村镇),共吸纳就业152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33人,带贫率为%。

根据车间运营情况按程序对桃花潭镇乌石村和泾川镇五星村汽车配件就业帮扶车间取消认定的报告进行审核,分别于2022年3月7日和2022年4月29日联合相关部门下发取消认定该就业帮扶车间的通知,为保持我县就业帮扶车间的整体规模,带动脱贫人口就业,2022年拟增加认定2个就业帮扶车间,现各乡镇正在摸排调研。

五是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监管。截至目前共有在岗公益性岗位1373人,其中护林员531人,护路员17人,保洁员333人,护水(河)员145人,保安16人,其他岗位331人。因存在自然减员、退出等情况,乡村公益性岗位的稳定性不够。我县坚持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岗位开发管理等相关事项,完善就业帮扶系统内乡村公益岗位的台账信息,确保系统准确性。联合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核查工作,适量开发增加岗位数,力求我县乡村公益性岗位整体规模不下降。

三、强化帮扶,务求帮扶实效。

一是强化金融帮扶。坚持引导省级以下财政衔接资金优先支持因疫情影响茶产业发展,公益性岗位开发,经营主体增产增收、稳岗就业,民企、商会、社会组织等采购农特产品以及“稳产业、稳就业、稳收入”项目等。规范推广“一自三合”模式,加大推进小额信贷力度,做到应贷尽贷,截至目前完成万元,惠及1347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其中当年新增万元,惠及13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

二是强化监测帮扶。结合正在开展的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督促村级组织、驻村工作队、网格员以及帮扶责任人,密切关注因疫情冲击,对广大农户尤其是脱贫户及监测对象所造成的生产生活、产业就业、稳产增收等方面的影响,排查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要按规定程序识别监测,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及时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开展针对性帮扶。

三是强化精准帮扶。进一步压实帮扶单位主体责任,落实“1+N+4”帮扶机制,制发帮扶工作提示单,督促定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严格按规定开展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走访帮扶,确保帮扶工作不走过场。全县70个单位和部门,11个乡镇累计采购春茶斤,采购金额达163万余元。深入开展社会帮扶,联合县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百社进百村”活动,目前首批申报的10家企业和产业项目均在稳步推进,其中上海海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西来第一镇-章渡”保护开发项目房屋修缮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泾县古溪生态农业开发项目”也已建设施工。在全县民企、商会(协会)及社会组织中开展“战疫情、助茶农”活动,助销春茶3000余斤。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4

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精神,以实现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多措并举拓宽增收渠道,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水平、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全力做实监测帮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紧盯重点人群和收入有降低风险的对象,组织开展5轮全覆盖精准排查整改,开展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集中排查行动,共排查农户449004户1373829人,通过排查新纳入监测对象646户1998人,同时根据各户情况落实增收措施,确保2022年人均收入在2021年的基础上稳定增加。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出台《张家界市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八条措施》,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会商”工作机制,建立识别审核认定、预警信息快速核处、风险消除评估、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全覆盖等制度,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按程序在15日内纳入监测对象,在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的基础上,确保监测户的综合帮扶措施须达到3条以上,其中开发式帮扶措施达到1条以上,有力推动监测户稳定增收。通过以上措施,我市现纳入监测对象16009人,比2021年12月底净增3838人,帮扶措施人均条,比2021年12月底人均净增1条以上。

二、出台八条增收措施。针对帮扶措施单一、主要依靠公共政策扶持的问题,在省十二条措施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张家界市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八条举措》,要求对监测户在产业、就业及社会帮扶等方面做到“五个全覆盖”,即: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监测对象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等“五小”产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到户产业帮扶措施全覆盖;完善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发展项目联农带农强农机制,不断增加脱贫户、监测户及村集体利益联结收入,建立健全监测对象与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帮扶全覆盖;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民营企业重点实施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增收项目,优先吸纳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就业,实现产业项目联农带农全覆盖;支持各地通过线上、线下帮助销售农产品,并通过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订单购买脱贫户、监测户的农副产品,实现消费帮扶全覆盖。

三、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一是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稳定粮食生产实施代耕代种严禁耕地抛荒的指导意见》,第一时间将面积万亩总产万吨的粮食生产和万亩耕地抛荒治理任务分解到区县、乡村。目前落实粮食栽播面积万亩,完成进度%;完成抛荒治理万亩,完成进度%,有力保障了粮食生产稳定。二是加强特色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茶叶、生猪两大百亿产业,重点发展大鲵、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并在央视1、4、13、17套和北京西站LED大屏发布相关广告,加大品牌营销力度。8月13日,我市举行2022年特色农产品科研合作集中签约暨特色农产品推介会,20多个院校、科研团队、院士、专家教授与我市集中签约27个特色农产品科研合作项目,突出张家界莓茶、桑植白茶、武陵源葛根、张家界大鲵、慈利杜仲五大品牌的科研和营销。三是鼓励发展到户家庭产业。对2017年以来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清查,按要求落实好同脱贫户、监测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脱贫户、监测户及村集体利益联结收入。坚决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确保中央、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达到 55%以上。安排一定资金鼓励和引导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发展“五小”产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都有到户产业帮扶措施。对有贷款需求且符合条件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发放小额信贷2141笔10037万元,重点支持监测对象、脱贫户发展生产,有效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四、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建立返乡回流脱贫劳动力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掌握务工需求,一户一策、因人制宜帮助实现再就业。抓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系列政策的落实,对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优先安排就业培训。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今年公益性岗位安置5859人,较2021年底增加116人,平均月薪647元,较2021年底增长2%;永定区持续实施“千人就近就业计划”,开发1000多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的弱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升帮扶车间、帮扶基地带贫能力,建成帮扶车间94个,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848人,确保吸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比上年只增不减。武陵源区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当地脱贫户、监测户参与工程建设,今年通过“美丽屋场”、“农村四好公路”、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解决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就业近1000多人次。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万人、完成进度103%,基本实现有劳动能力脱贫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确保家庭收入稳定。

五、深化消费社会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全市111家民营企业、商协会组织对接全市73个乡镇,帮扶216个村,并与当地脱贫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形成典型示范效应。积极搭建产销平台,与京东、淘宝等多个平台对接,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培育电商企业、电商小店,建成线下消费帮扶专区10个、专柜936个,主要分布在景区、学校、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社区、城区商业场所,1-8月完成销售额985万元。广泛动员机关单位、学校、医院、企业、市民参与消费帮扶,鼓励驻村和结对帮扶干部通过“订单帮扶”购买脱贫户和监测户农副产品,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防止出现滞销现象。上半年,全市共完成消费帮扶亿元,全市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实现消费帮扶采购份额万元。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5

5月9日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发挥国土资源支撑保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度调研诸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作为全国试点。

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内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开展典型应用示范。聚焦产业振兴,开发生产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惠农信息服务“一点通”;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

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

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近期主要加快完成数据梳理表提报,对接省国土厅推进7个示范应用系统技术设计。

稳定增收排查情况6

按照中心校要求和我校结对帮扶工作需要我与丁晓娟、马之军两位老师结成对子,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新的教学岗位,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两位老师的优缺点,对于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一起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互相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二、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虽然我是师傅,那是因为我教龄比较长,两位老师虽然年轻,但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需要虚心学习,所以我把共同提高素质作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

首先,我经常向其他几位骨干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在老师上汇报课、观摩课时,一起备课研课、然后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进行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进步。

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在理论上也有收获。

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骨干教师结对子工作主要活动之一是听课、备课、评课。这些活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老师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而作为师傅的我更乐意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本学期老师及其他教师共同集体备课1节,我自己上示范课1节,老师上汇报课研究课2节,听课后,均进行了认真的评课,对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课件、上课时出现的一些不足都进行了改善。经过研课后,尽是把优秀的活泼的教学活动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各个方面有所提高。

在本学期的骨干教师结队活动中,自己微薄的教学理论、技能方面的经验,与老师共同分享、探讨研究,同时督促自己不断地更新理念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45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