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1079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1

2013年9月30日,陕西卫视组织的大型人文穿越体验活动“新西行漫记--重走斯诺之路”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举行启动仪式。据悉,“新西行漫记”将从西安出发,沿着泾阳、三原、淳化等斯诺夫妇走过的路线,一直前行直至延安,活动整体行程(单程)近600公里,行程耗时15天,途经15个县市,闭幕式10月15日在延安举行。   请看一下配图,就是这次重走斯诺之路的路线图,也正是斯诺采访的路线。   主要路线为:西安-泾阳-三原-淳化-旬邑-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甘泉-延安。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2

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3

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与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不愿与红军开战,私底下和红军达成休战协议。蒋介石不顾国内联合抗日的强烈呼声,无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犯的现实,坚持要对西北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计划。张学良在12月11日晚上十点召开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和他的僚属。   蒋介石在临潼被捕,成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阶下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救国要求”及与红军联合抗日宣传遭到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与此同时,由国民党制造的不实谣言却在国内外疯传。但很快,谣言不攻自破,公众逐渐了解到真实情况。在蒋介石被俘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就开始了争夺政权的阴谋活动。同时,总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开始认识到,他的最大“叛徒”也许不在西安,而是在南京。于是蒋介石立即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支持张学良的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在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之间,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共产党举行了频繁的会谈。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甚至还主张让他回到南京去担任领导,这样实现抗日民族阵线才有希望。在会谈后,蒋介石亲自保证不再打内战,并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蒋介石从西安返回南京后,运用了一系列复杂的手腕实行了与共产党的和解措施,包括撤销剿匪总部、取消新的围剿计划等各种命令和决议。斯诺认为蒋介石这样做,既不降低他本人或南京的威望,而又能够同反对派和解。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他从西安事变中对自己权力结构中的深刻裂痕的一种消除。   国共两党合作后,国民党对日态度趋于强硬,而苏区也脱离了长期孤立状态,双方小小恢复了交通联系,大批年轻人前往苏区学习工作。国民党也放松了对共产党的监视。共产党为了建立统一民族战线,在形式和名称上作了一些让步,但始终没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的基本原则。两党关系趋向缓和。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4

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答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   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红色天际   斯诺在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评析,他分析了共产党在1927年以后没能赢得政权的原因,共产党在十年内战中的政治经验以及共产党对未来局势的看法。最后斯诺认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红星照耀中国采访路线和事件5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在延安,他曾将亲眼见到的一二·九运动实况讲给毛泽东同志听。   10月末,斯诺回到北平之后即发表了大量通讯报道,还热情向北大、清华、燕大的青年学生介绍陕北见闻。1937年3月5日和22日借燕大新闻学会、历史学会开会之机,在临湖轩放映他拍摄的反映苏区生活的影片、幻灯片,展示照片,让国统区青年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的形象,看到了“红旗下的中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正形象。   为了取得更详尽的第一手人物资料,斯诺夫人海伦·斯诺于1937年4月冲破国民党宪兵、特务的阻挠,经西安、云阳到延安访问,采访了大量的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写出了《红区内幕》(《续西行漫记》)、《中共杂记》等书。   1939年,斯诺再赴延安访问。   斯诺1928年初到上海时曾给自己起了一个汉文名字:施乐,并一直使用。后来,胡愈之先生等翻译《西行漫记》一书时,因不知他还有过这样一个汉文名字,而译作“斯诺”二字,并一直沿用下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1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