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1
摘要: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着许多优秀文化遗产。面对得以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积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肩负起文明传承和发展的使命。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被活化;同时,还要从我国目前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出发,分析探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非遗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确立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要求对我国现存优秀文化给予肯定和支持的态度乃至行动。非遗作为我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应该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得到重视,以及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因此,面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应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赋予其新的活力。
一、走进人民生活,给予生存空间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精神文明产生更具体、更迫切的需要。同时,由于文化复兴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当前形势下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对我国总体文化发展不断重视。非遗是充满中国特色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该对非遗进行重视。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非遗文化通常被保护在博物馆等特定场所,处于一种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无法产生新的活力,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要让非遗获得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同时保证其具备良好活力,就必须使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以我国非遗“榫卯结构”为例,依据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与文创定制。因此,可以根据“榫卯结构”这一非遗的特点,结合人民群众生活需要,定制台灯、摆件、收纳盒等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创产品,使非遗产品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互联网的高速便利也可以为非遗的宣传与发展提供良好途径,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激发非遗活力,推动持续发展
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衍生的产物,其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是当时文化与经济各方面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文化产物,因此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贴上老旧、落后的标签。即使获得良好的保护,但由于其缺乏活力,也不能真正地被传承。因此,在完成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过程中,不能以绝对静止的眼光来看待非遗,而是通过利用非遗文化特点,将其要素运用到实际社会文化发展中,激发非遗活力,推动非遗活态化。
目前,我国为更快地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在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过程中,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政策,使其能够结合目前社会要素以产生活力进行发展。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十番为例,当地就通过国家政策,采取地方保护、文化开发、政策扶持等措施,利用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将该地区打造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特殊景区,使其在传承中得到发展。这不仅避免了当地人民对非遗的忽视,同时也在其开发过程中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非遗传承,赋予新的力量
为实现非遗能够可持续发展,以完成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需要重视非遗传承者,利用非遗传承人的艺术素养与文化素质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非遺并非是一件具体物品,而是被各群体、团体乃至个人认知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因此,“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非遗传承重视起来,才能使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实际工作中,应注重传承者的培养,以保证非遗可以得到传承与发展。针对地方性的非遗保护,可以利用当地群众发展需要进行传承人培训,以保证非遗能够得到传承。以广西壮锦为例,可以通过在当地寻找具有传统手艺的传承者,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的形式,实现对非遗的传承。同时,在培训完成后所产生的产品则可以形成产业链,使其能够获得经济收入。产业培训最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非遗注入新力量,同时也培养出一批积极的传承者,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重视实践,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新时期发挥新的作用。同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应保持辩证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扬弃”,并根据目前时代内涵给予其新活力,使其真正地活起来,从而成为符合时代特点与时代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帮助我国文化事业获取更好的发展。
青少年如何传承非遗 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携刻着人类智慧光芒自勺“活化石”,具有强烈的民间特性和地域色彩,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用来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特殊文化遗产。其范围包括:传统的表演艺术、民俗礼仪、民族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然而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延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已经历尽沧桑,很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危机。
合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底蕴深厚。保护和传承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合肥市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合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尝试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总结具有合肥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分享的“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3篇”,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免费向群众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重视硬件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木雕传习所”并长期免费对外开放;合肥市连续举办的十九届地新春文化庙会,民俗展示活动中,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市民俗民间特色文艺活动,如:庐剧专场汇演、洋蛇灯展演等以及以火笔画、铁字、泥塑、剪纸艺术为主的工艺、雕塑展示等。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献、实物及使用工具收集、整理,研究与开发。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开设举办讲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不定期举办民歌基础知识传授和教唱活动等,让老百姓亲眼目睹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通过现场演示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并通过媒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欢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广泛宣传、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系到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先进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所以保护、传承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析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3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具有悠久文化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的文明古国。其中,戏剧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演进,发展出来了众多富含地方特色的剧种。但在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这些优秀的戏曲种类的保护和传承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导致一部分优秀的剧种没有传承人,一部分优秀的曲目已经失传。随着我国文化自信战略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丰富的戏剧种类中,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秦腔艺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作为具有西北特色的剧种,凝练和承载了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存留下来,但由于文化的碰撞、现代化发展,秦腔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进入国家政策层面。加入教科文组织后一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在这两项政策的带领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规范化。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也不断增加,相关社会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一套属于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具规模。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标志着我国非遗进入法制化层面。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基础政府与地方性协会、非政府组织也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列入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针对性保护与发展,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机制。
二、秦腔的由来与现状
秦腔起源于西秦腔,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的发源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印记。秦腔起源于古代的陕西、甘肃一带,是古代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演奏者以当地的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故又名“梆子腔”。秦腔在当时以戏剧的形式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在鼎盛时期,秦腔文化曾享誉中外。秦腔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它在融合了我国著名诗词、歌赋的基础上,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形式,以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形成了秦腔独特的声腔风格。但随着现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秦腔的认知度与受众越来越小,其自身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秦腔的起源与发展都有赖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地域,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秦腔艺术由于其带有明显的方言特性导致其受众群体有了一定的限制,使得秦腔文化的影响力与支持力受到了限制。其次,在秦腔艺术表演中,打击乐在整体的演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秦腔打击乐,如秦腔司鼓,不同于其他乐器的学习与掌握。但秦腔打击乐器的传承与创新、乐器的演奏技巧与演奏风格的继承与创新都存在一定文题。再者,随着文化的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民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日渐多元化,导致具有地方特色但以方言为表达形式的秦腔在群众基础方面日渐薄弱,其中秦腔受众中老年化问题突出;第三,秦腔本身创新不足,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时代的发展和坏境的变迁,使得这个地域的发展受限,人才的匮乏和理念的落后再加上体制导致秦腔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条件不断丧失。最后,第一,现如今多元文化的交融,娱乐形式多样化,人们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致使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淡出大众的视线,被人民所忽视。
三、秦腔艺术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保护。秦腔作为秦腔是我国传统戏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秦腔艺术也是在保护我国优秀文化,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在国家立法逐渐完善的历史趋势下,当地政府应当紧跟国家步伐,加快当地政策法规的完善。立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器,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陕西政府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背景,当地秦腔发展的实际情况,确保秦腔保护的内容与范围。(二)保护秦腔传承人。加强秦腔传承人政策,像秦腔这样以口相传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是十分重要的。传承人直接决定了秦腔是否可持续发展与是否能创新发展。传承人作为秦腔文化的承载者,一旦传承人的培养与教育出现了断层,那么秦腔艺术的也会面临巨大的绝迹风险。因此保护秦腔艺术,关键在于保护秦腔艺术传承人,保护方言,陕西政府应当加快出台传承人认定、审批政策,给予秦腔文化传承人法律认可,并由政府牵头、社会资本推进,将秦腔的唱腔、秦腔的带乐器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使得秦腔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扬与创新。(三)加强资金扶持。秦腔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扶持。国内戏曲研究学者在谈到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提出,秦腔艺术的发展应立足于民间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保存其发展的自然规律,融入多元文化,而不腻将其过分商业化和产业化。如今的秦腔艺术多以民间活动为主、在传承人的发展培育、秦腔活动演出的策划、秦腔曲目的创新都缺乏人才和资金的扶持。因此,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加入秦腔艺术的传承保护行列,利用民间资本帮助秦腔艺术。同时,政府也应当设立相应的保护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四)鼓励秦腔艺术创新发展。秦腔自发源起就植根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反映了三秦地区的政治、历史文化与经济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秦腔可以在内容、语言、乐器等方面进行创新。一些表现形式应当与当今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变革,与其他戏曲学习碰撞,提升秦腔的文化品位,丰富秦腔曲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其中,可以从秦腔的唱腔上进行创新,通过唱腔的变化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传达三秦文化、传统文化。再者可以从秦腔曲目上进行创新,经典的秦腔曲目大多是文化故事、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传统秦腔的曲目都是由秦腔吟唱人根据当地的文化进行创作,在内容、情节和结构都不甚完美。随着文化自信战略的提出,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视,秦腔曲目应当不再局限于当地文化。其次,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在已经有很多能力出众的创作人,不少优秀的乐器演奏者,利用多方人才,讲好传统故事,将秦腔曲目更新创作,也是秦腔艺术迸发活力的一个途径。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中央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相关保护政策文件的完善,相关资金的扶持,秦腔已经引起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的重视。加强对秦腔的政策保护,对秦腔传承人的培养,不仅对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其他以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完善与更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