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及建议优推4篇
【导言】此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及建议优推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策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经济的倔起和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
经济中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的风景线。正如田纪云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
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与
科技一体化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重视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
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研究和探讨民
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积极意义。
一、加强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推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明晰,市场机制鲜明等特点。在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下,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已是势所必然和势所必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诸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在实施推动经济发展的“追赶型战略”中,民营经济将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当前加强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市场竞争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问题,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促使民营企业“强身健体”,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民营经济与本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结合点。
(一)科学管理能力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一样,都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依托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然而,不重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简单粗放,是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通病。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起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亲情化、友情化管理模式,自觉地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还比较少。这在企业初创阶段是必要的,适合企业当时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或者以制度化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其他管理模式的优点,构建一种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为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打好基础。二是切实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等。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财务、生产、质量、营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在做好这几方面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物流管理;创造条件引入电子商务,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管理动力。.三是要切实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谋划与活动。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最欠缺的,恰恰是在战略发展上存在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家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从本地区生产力的基础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策略等要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上。四是认真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因素,人才兴、则事业兴。办企业需要建立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和财会人才四支队伍。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工资偏低,要通过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选拔人才、借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取得新的突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还要加强人才培养,这是改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人才紧缺状况的根本途径。
(二)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必须实现由个人经验型决策向民主科学决策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企业决策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决策者的水平和能力是科学决策的关键。从整体上说,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由于很多入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低,致使个人综合素质偏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决策者,要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保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善用政策,用好政策,充分运用政策赋予的权力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构筑企业科学决策机制。着力点要放在决策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上。要优化组织功能,在企业班子结构上,要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运用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优化反馈功能,在企业的某项决策目标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明确分工,科学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切实抓好决策反馈;要优化计划功能,善于运用综合计划,制定科学决策,对每项决策,要结合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决策项目要坚决取消。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参与国内外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创新能力,是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必须补上的一课。一是要进行体制创新。目前,欠发达地区的私人资本主要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难以扩大规模,创出名牌。因此,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适应发展的要求,主动从家族式管理向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管理模式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关系,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争取早日上规模、上水平,成为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适应欠发达地区现有生产力状况的。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主动开展科技创新,使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要进行组织创新。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组织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生产成为普遍行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实施组织创新,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群,发展规模民营经济。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要主动通过资本联合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
(四)市场竞争能力
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乏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因地制宜,制定结构优化、优势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略。要在继续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运输、中介、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逐步构建以城市为依托的容量大、吞吐大、集散大的民营经济大市场框架,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同化。要拓宽经营领域,做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
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既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素质,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同时,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配置资源的角色转变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干事创业、壮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欠发达地区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激浊扬清、鞭策促进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要坚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发达地区超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欠发达地区缩小比较差距的希望所在。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积极宣传民营经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这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围。
(二)加大服务力度,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目前,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非公平、非有序竞争的问题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从三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民营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使民营企业在企业设立、税费标准、融资信贷、市场准、对外交往、中介服务以及生产要素配置、保护财产合法权利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地位。二是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改变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服务意识,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等民营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坚决取消和制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要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商讨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三是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方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一方面,要广辟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建立商业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业务。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提高素质,不断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三)大力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势单力薄,处于弱者地位。政府的重要责任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其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当前中小企业优先需要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服务。要择机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要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信息、技术、市场开拓、法律援助等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找难产品、找准市场,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将民营企业纳人社会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切实改善和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宏观引导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存在问题;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093-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县域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并成为县域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截至2013年年底,闻喜县的企业总数共1252家,其中民营企业为660家,占企业总数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32家,其中民营企业29家,占企业总数的%。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总产值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亿元,占据比例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其中民营企业为亿元,占据比例为%;限额以上财贸企业(年销售额为2000万元以上批发业和年零售额为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共30家,其中民营企业27家,占企业总数的90%),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及个体户共实现的零售额共亿元,占全县总数的%;全县房地产企业共12家,全部为民营企业。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县域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促进其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1 民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环境
就闻喜县而言,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45 %;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35%;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形式转型的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10%,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有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些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在服务收费、审批手续等方面往往被提高收费标准,得到特别“关照”。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
管理水平低下
闻喜县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属于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对市场认识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人才机制不灵活
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优秀人才很难或很少得到重用,使其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中,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决策盲目,风险经营
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一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二是在社会物质极其缺乏,市场化程度非常薄弱的条件下,投资风险非常小,成功率特别高,因而使一部分企业家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市场,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上的经验主义。
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闻喜县的民营企业如日用玻璃制造企业、日用陶瓷制造企业、金属镁冶炼和钢铁冶炼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享乐主义和奢侈腐化现象
在改革初期,民营企业家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实现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使企业逐步成长起来。然而当企业发展起来后,许多企业家丧失了以前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产生了安于现状的念头,在生活上奢侈腐化,挥金如土,不思进取,不谋发展。网上爆料的煤老板耗资7000万元嫁女、钢铁大王花掉3亿元娶妻,有的锒铛入狱,有的搞垮企业,便是佐证。
竞争意识淡化,一味依靠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调配资源,企业在市场中靠的是竞争力。然而,近年来,县域上存在一种不良现象,民营企业壮大后,民营企业家们逐步淡化竞争意识,纷纷挤向政界,竞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的竟然成为县人大副主任或政协副主席,一味依靠政府的扶持或得到政府给予的“特权”来维持企业。
2 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在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的同时,更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与完善。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素质
未来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闻喜县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还不能实现以人力资源优势来配置和优化其他资源。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民营企业必须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决杜绝奢侈腐化之风
号召和倡议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创业观,企业家应把“以富带贫,实现共同富裕”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厉行节约方面形成制度,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不花。力求把富余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21世纪后,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崭新时代,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强化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三篇】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建筑经济 发展策略
一、我国民营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下的市场经济建设快速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企业也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特别是民营建筑企业,从无到有,在没有国家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或政策优惠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勤俭节约,发展出一大批优秀的建筑特级企业。在全国基础建设的环境下,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屡创历史新高,2010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万亿,比2009年总产值万亿元,比增长24%。虽然目前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环境下,商品房建筑建设发展将有所影响,但是我国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端。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近十年来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和规模在不断地壮大。因其市场进入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建筑业是一个竞争非常强的行业。目前我国大型建筑企业基本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建筑企业不断发展崛起的过程中。民营建筑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诞生,又随着市场竞争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民营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民营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近年来随着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民营建筑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保障国家与地方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民营建筑企业经济体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和建筑业中的一股活跃的生力军。表现在我国工业化进度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助推着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以及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积累,我国民营建筑经济规模总量将不断地与国有建筑经济规模持平。
二、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势头已经一浪高过一浪。作为建筑业中充满挑战和生机的民营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具备灵活性及很强的适应性,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 在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上: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大多都是家族型企业,在企业成立到不断发展壮大,都是依靠自我团体的齐心协力的打拼,在市场中得到发展,但是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家族成员与成员之间以及新旧成员之间大多都是家族亲缘,这导致了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产生任人唯亲,有的时候总觉得在什么岗位必须要有自己的人,从而导致了管理上的臃肿或者是人才培养的死结。
2、 在人才管理上:民营建筑企业因资金的不足,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施工承包能力、资金等方面,从而忽视人才培养工作。主要表现在当前许多民营建筑企业缺乏完整的人才培养或吸收计划,用人没有相应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储备计划。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存在着能干能用就行,也往往都是需要用的时候才想到招聘,这也导致了民营建筑企业的人员流动较大。
3、在企业品牌建设上:许多中小建筑企业受规模限制,在经营策略以及经营手段上短期行为和投机心理严重,企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在企业施工过程中未能确立品牌或建筑精品的思路,存在质量能达标,能按期完成工期就行的想法,发展前景不明确,导致企业发展的短视。
4、 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上:我国民营建筑业因我国工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以及民营建筑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发展上的突破性成就,但在施工机械化程度、引用新技术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外一流建筑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民营建筑业因资金等原因在科技投入上往往不及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力度。
三、发展民营建筑企业经济的对策
1、政府管理机构加强民营建筑企业管理和扶持工作: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制定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民营建筑企业正名 ,确立其平等的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建筑生产力。制定些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技术革新、人才培养以及管理创新上。要为民营建筑企业在工商注册、资质审批、招标投标、跨地区跨部门施工、工程质量评优、企业贷款、企业改制,尤其是私营企业兼并、参股、收购国有中小建筑企业等方面,创造一视同仁、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多项咨询服务,为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创造社会环境。
民营经济论文范文【第四篇】
(一)认识到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政策上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乡镇民营企业在促进农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应该提升对于发展乡镇民营经济作用的认识,从战略角度,制定一些列的政策来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乡镇企业实施必要的金融支持,搭建乡镇民营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平台,在土地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优惠措施,制定出符合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政策措施等等。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还应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和舆论环境,形成人人谋划发展、户户积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还要积极的制定一些优惠的措施,促使乡镇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建立企业集团,帮助企业了解和完善现代企业发展制度和人才招聘制度,引导企业向着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三产业、环保产业等朝阳产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投资中小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深入的推进改革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的主要职能已经从管理转变为服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成为了乡镇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在一些地区的乡镇政府中还存在政企不分的情况,这种职责不分的情况一旦蔓延,就可能会产生钱权交易,还可能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中,乡镇政府在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良好服务平台的同时,还应当积极的推进改革开放,一方面改革原有政策中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措施,给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实施投资环境的优化,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案,引进一批环保达标且投资数额较大的龙头民营企业,带动本地其他企业的发展。
(三)改革财政金融制度,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乡镇民营企业往往规模小,人员少,企业发展处在初期阶段,这使得企业在银行融资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很多困难。银行为了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往往选择那些规模大,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进行放贷,而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乡镇民营企业往往不够重视,这无疑加大了乡镇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所以,资金也就成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改革现有的金融制度,使其向乡镇民营企业倾斜,让它们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政府应该尽快的建立中小企业的投资担保的机构,支持乡镇民营经济的起步创业。另外要积极协调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助力中国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设计一些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获得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为乡村的小康和整个国家的共同小康做出金融企业应有的贡献。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