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100字]中国党史发展历程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53840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100字]中国党史发展历程最新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1

从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的。

1.鸦片战争

1840年,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发展脱开原有的轨道,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2.《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共产党宣言》

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写成。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5.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6.《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弈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7.《中法新约》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8.《马关条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9.《辛丑条约》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0.辛亥革命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11.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12.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

1920年****,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2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负责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3.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14.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举行。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15.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16.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举行。大会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17.国民革命

也称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18.黄埔军校建立

在苏联帮助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立(即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委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许多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11月,周恩来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健全政治工作制度。

19.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大革命的高潮来临了。

20.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英帝国主义巡捕在上海开枪屠杀游行的学生和群众,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21.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19日,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此次罢工由共产党人邓中夏及苏兆征领导,历时1年零4个月,是世界工运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之一。省港大罢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2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从而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初步提出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为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3.中山舰事件

也称“三二O事件”。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成为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24.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以及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25.《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斗争的纲领性文献,这些关于农村调查的具体实践、问题选择与行动倡导,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农民运动调查奠定了基础,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

26.“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宣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导致国民革命被迫中途夭折,成为国共十年内战的开端。

27.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进行。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8.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晚,驻守长沙的武汉国民政府辖军,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捣毁了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中共控制的组织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中国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中国国民党右派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继续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马日事变是湖南的大革命由高潮走向低潮的转折点。

29.“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在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北伐时,原先采取"联俄容共"的方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但在北伐期间,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的问题,于1927年分成南京及武汉两政府。武汉方面最初仍主张容共,其后与共产党发生摩擦,再加上冯玉祥等军事实力派人士的表态要求分共,汪精卫于7月15日当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30.土地革命战争

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3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2.八七会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33.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会议上提出。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4.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卢德铭等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35.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3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7.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经三天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38.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会师后,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39.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党的六大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40.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初步解决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以及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4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46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苏维埃组织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红军决议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抗日宣言、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红军优待条例、婚姻条例等法律、法令、条例、文件。

42.取得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红军在前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

43.第五场反“围剿”战争失败

从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44.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分别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45.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战,也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

46.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关于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7.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48.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金沙江渡口,毁船封江。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国民党军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避其锋芒,仅凭7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全部渡过金沙江。

49.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到达四川省石棉县,准备渡过大渡河。而国民党军也在这里布置了重兵,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5月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孙继先率领“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为红军北上打开了一条通道。

50.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在王开湘、杨成武的指挥下,红四团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夺下了泸定桥。

51.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52.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西安定县瓦窑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53.西安事变

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54.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55.第二次国共合作

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56.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该战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57.《论持久战》的发表

《论持久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1938年7月首次出版。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58.《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新民主主义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政治理论著作,首次出版于1940年。该书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的说明,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而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59.百团大战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一二九师、第一二〇师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咋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60.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安徽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

61.延安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62.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大会经过深入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确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63.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是在20世纪中期的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64.重庆谈判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65.解放战争

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战争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知,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66.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

67.“十大军事原则”提出

十大军事原则是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十大军事原则全文593个字,毛泽东用精辟的语言,把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原则讲得清清楚楚。人民解放军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瑰宝,并最终依靠这一瑰宝,彻底打败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十大军事原则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68.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69.七届二中全会

又称西柏坡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并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七届二中全会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70.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结束。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之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是一次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代表参加的,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事宜的会议。会议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定了总原则。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7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被称为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3.七届三中全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是当前阶段中心任务,为此要创造三个条件:土地改革完成,现有工商业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节俭。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初期召开的最重要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74.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旗号武装干涉朝鲜并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紧密配合,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订,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75.“三反”运动

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76.“五反”运动

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77.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中的总路线。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庆祝国庆四周年的口号中,正式公布了这条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78.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79.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80.八大二次会议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81.庐山会议

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上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八次会议,又简称“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除了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之外,还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捍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以及《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书记处书记的决定》。

82.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14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一方针,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全会号召全国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

83.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中央局、省、地、县(包括重要厂矿)五级领导干部共7118人,因此也被称为“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提高认识和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

84.*****

全称“无产阶级*****”,简称**。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5.八届十一中全会

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扩大)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和批准了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关于国内、国际问题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措施。会后,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很大部分权力,逐渐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所掌握。

86.中共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使“*****”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87.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中被非法剥夺了20多年的席位得到了恢复。

88.中共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89.“*****”

亦称四五运动,是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为代表的反对"***"的全国性的群众强大抗议运动。以*****为中心的全国亿万人民沉痛悼念周恩来同志、愤怒声讨'***'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为我们党粉碎'***'奠定了群众基础。

90.中共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揭批“***”的初步成果,宣告了“*****”的结束,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为动员全党完成这个历史任务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91.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92.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93.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各项组织制度、党的纪律作了更充分、更具体的规定。

94.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定今后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概括。

95.南巡讲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96.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和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97.香港回归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1997年7月1日零点整,香港回归。

98.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99.“三讲”教育

1998年到2000年底,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100.澳门回归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零点整,澳门回归。

101.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02.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103.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12月18日,中国召开纪念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104.中共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105.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

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教育活动重点对象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106.“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107.中共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08.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的一项重大课题。意识形态是系统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以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09.十九届二中全会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号召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110.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1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保持永远年轻的重要法宝,是党始终铭记历史的重要力量,是党不断开创未来的重要基础。

112.十九届四中全会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13.十九届五中全会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114.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中央军委*****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发展历程简述 党史的四个发展历程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从1921年开天辟地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天换地的新中国成立,到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再到“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百年岁月峥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于百年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我们循着革命前辈的足迹,了解我党波澜壮阔的历史。

01

新中国成立前筚路蓝缕的党史历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确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五卅运动

1926年北伐战争

1927年党领导的三大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9年古田会议

1930年红军反“围剿”战争

1934年红军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一二九”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瓦窑堡会议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和全国性抗战的爆发、洛川会议、平型关大捷

1938年《论持久战》发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1940年百团大战

1941年皖南事变、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

1945年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重庆谈判

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02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发展事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三反”及“五反”运动、《毛泽东选集》出版发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五”计划

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两弹一星”的研制

1962年“七千人大会”

1966年十年“*****”内乱

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国整顿

1976年粉碎“***”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979年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拨乱反正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0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3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祖国统一大业

1984年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4年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提出

1995年“三讲”教育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8年“九八”抗洪

2000年“三个代表”思想、“以德治国”理念提出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抗击“非典”

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04年保持中国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奥运会、“神州7号”发射成功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3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时期 1966.——)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7年粉碎“***”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实现了科技从无到有,经济从贫到富,综合国力从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从各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果。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建设之本,坚持毛泽东思想,同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于中国的发展规律相吻合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从小小的一个组织慢慢壮大,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心开始,一路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时刻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政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和向心力   从大革命时期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开始,到抗日时期建立广泛的爱国抗日统一战线,再到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我们始终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也通过中国政治人民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来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个向心力。   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在9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统一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就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国际上,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经济在2009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对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4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一、 中国共产党新生期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队伍更强大。”   二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   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时期。“*****”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争。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 一个新局面。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血泪史。有多少位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是一部成长史,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挫折,仍然能够成长与壮大;是一部发展史,它是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态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的高速发展史,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变成“富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努力,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它不断发展到现在。我相信,在它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5

1932年4月15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毛泽东起草的《对日战争宣言》。宣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我们号召白色统治区域的工人、农民、兵士、学生及一切劳苦民众自己起来,组织民众抗日义勇军,夺取国民党军阀的武器来武装自己,直接对日作战,成立指挥这一行动的各地革命军事委员会,白军的兵士要暴动起来,打倒反动军官,自动对日作战,成立工农红军。

1944年4月15日

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国共关系和林伯渠去重庆谈判问题。周恩来发言指出:国民党现在对我们主要采取政治斗争,我们的方针,照毛**估计的,目前还是求和缓。毛泽东指出:这次总的态度是不卑不亢,表示我们想要求和缓,要求抗战到底,团结到底,不表示盛气凌人的态度。我们要求与他们一同抗日,使他们不感觉我们威胁他们。对中间派主要是宣传民主,争取他们的同盟。对英、美主要是宣传抗战,要求英、美派人常驻陕甘宁边区。二十九日,林伯渠离开延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947年4月15日

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彭德怀、习仲勋电。电报指出:敌现已相当疲劳,尚未十分疲劳;敌粮已相当困难,尚未极端困难。目前敌之方针是不顾疲劳粮缺,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这封电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954年4月15日

毛泽东审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将第四条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战斗力量的保证”一句改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1985年4月15日

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维尼时,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实现经济发展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因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上。总之,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篇谈话的主要部分以《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87年4月15日

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前总统、南方委员会**尼雷尔时,谈到南北关系问题说:目前世界上带全局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战争与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人类要发展,不解决南北问题不行。现在的趋势是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发展中国家不摆脱贫困,发达国家要发展也会遇到障碍。解决的办法是南南之间发展合作,加强南北对话。只有在南方国家自己发展的基础上,这种对话才比较容易。

2011年4月15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一一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阐述了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亚洲精神。他指出:亚洲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始终以不屈的意志和艰辛的奋斗开辟前进道路。亚洲人民勇于变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和开辟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亚洲人民既弘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了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亚洲人民在掌握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随着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人民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指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要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分享发展机遇,共迎各种挑战;坚持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安全;倡导互利共赢,深化区域合作。

2014年4月15日

***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

他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党史回眸

1937年

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告全党同志书》,号召全党“为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指出“在目前新阶段内,我党工作中心的一环,应该是抗日的民主运动的发展”。

1949年

4月15日经半个月的国共谈判和分别交换意见及与各方磋商,中共代表团提出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表示可以接受。中共代表团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在20日以前答复。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除了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外,还要求先达成临时停战协定,就地停战。至此,它自己揭穿了“呼吁和平”的假面具。

1954年

4月15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

1997年

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正式确立土地用途管理制度。2006年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2006年

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4年

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6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至7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   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矛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时期 1966.——)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6年粉碎“***”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中国党史发展历程100字篇7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

党的一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三大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党史知识,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

*****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5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2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