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教科研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49016

【导言】此例“教科研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范例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艺术教育科研论文【第一篇】

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是学术科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的目的与意义、机制要素、运行机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宏观的分析与探讨,期待业界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切与交流。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教育科研

看到诸如“学术”、“科研”之类的概念,人们会联想到那些学者与教授云集的高等学府或专门的研究机构,一般很难与高职教育挂上钩。高职教育在我国受到重视并着力推进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由于之前长期处在以专科、中职为主流的大环境的原因,高职科研的发展不被重视,社会上甚至有“高职无科研”的误解。然而在社会急需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今天,高职教师的教研水平亟待提高,高职科研的深入发展迫在眉睫。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讨论此话题,可谓是抛砖引玉,愿与各兄弟院校同仁共同切磋。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的目的和意义

关于科学研究有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一般而言它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或矛盾的过程。

感性的艺术思维,注重主观的创作实践,科研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注重理论建树,表面上二者截然不同,但目前人们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已变得越来越模糊,概念边界越来越被忽略。跨界、交叉、相融、复合的认知逐步形成多元化、现实性的趋同。尤其是在设计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这类发展中的朝阳领域,科研不仅会对艺术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变革,而且可以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新形式的形成与发展。

目前中国高职教育处于着力发展的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将“职业教育”确定为一种教育类型,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担当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不可推卸一份责任。高职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份子,高职教育的科研目的在于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提高职业教师科研能力,积累高职教育研究成果,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对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的机制要素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机制同时也是一个运行平台,其中的零部件就是平台中的各个环节,是其基本资源要素,它们均有着各自的运行功能,发挥着不同的机能作用。科研运行机制就是指平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和作用的制约关系,是平台内的机构与个人开展科研活动、实施科研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准则。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机制中包括科研主体、科研对象、科研成果、科研硬件条件、科研基本程序几个要素。

1.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主体

科研主体就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人,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和行业企业人员组成的一个团队,它是科研实践与应用的必备人力资源。团队以身份和工作职能进行分类,从而使得结构合理,梯队健全,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关系链,从而有利于运行和科研目标的实现。

(1)高职教师:

教师是科研团队的主流,承担整个科研活动的主干任务。一般由专业院、系负责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科研骨干。

(2)高职学生:

挑选比较优秀的学生作为科研团队的助理,承担科研任务的辅助工作,如搜集整理资料、充当设计实验的体验者等。

(3)行业、企业人员:

合作单位的管理者或设计人员是科研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承担部分科研中实践与论证任务。

2.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对象

科研对象是指科研实践活动中科研的内容,主导着科研的方向以及科研类型的界定和科研性质的区分。

(1)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类型侧重于应用与开发。

根据研究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不同,科研一般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几种类型。基础研究一般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艺术设计教育科研主要在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①应用研究,是基于基础研究的具有特定目标的应用,目的在于为已有艺术设计理论成果开辟具体而广泛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选题立项要坚持实用原则,应用技术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最大的区分就在于前者要经过中试或工程实验来验证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而后者则强调理论或方法的突破。应用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基础上有所创新,没有创新点的课题项目很难称为科学研究,也将失去其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如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精华,继承发扬并不断创新,设计创意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的旅游纪念品“北京礼物”等,不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产生新的价值,并将带来旅游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拉动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之路。

②开发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如设计创立iphone优质品牌,不仅为信息消费群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了引领市场的积极作用,极大促进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推动了信息、文化产业和产业经济的发展。

(2)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性质区分为教学科研与学术科研。

①教学科研:基于工作过程,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下双轨交互并行”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建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创立低年级宽基础专业方向模块化教学,实施高年级项目教学,探索“厚基础+工作室”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借助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意经济发展论坛,开展研讨和论文发布。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科研就在于这类的应用研究,它是在欧美先进职教理论和经验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的再实践、再创新的应用研究。   ②学术科研:科研的内涵一般包含整理继承和创新发展两个方面。它对于高职学术研究的应用与开发更有针对性。

工艺美术技术与艺术创造活动,美术设计课程进行的表现技法、设计方法的口传面授,这些都只是艺术设计实践而不是科学研究。基础性的科研是在艺术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把现象和经验条理化,并找出规律性的内容从而上升到理论,这也不是高职艺术设计科研所关注的,而只有将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使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再以实践应用总结为一种观念,成为理论支撑,即学术性的应用研究。这是高职艺术设计领域所倡导的科研。

3.高职艺术设计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是人们对影响人类发展问题的研究,其成果是用来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通常成果来源于项目、专利等,成果的种类一般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一般以项目验收或成果鉴定、专利申请作为成果形成的依据;科研成果转化则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已转化成成品、样品、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等。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可见本文后面对科研运行机制的阐述。

既然上述提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主要在于应用与开发的研究,那么研究成果除了包括以上一般性的科研成果外,更多的是经过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的物态化的项目成果,包括视、听、动态、静态等作品形式的成果;还有艺术规律、设计风格等学术观点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研究的综合成果,形式有项目研究报告书、策划创意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同的是,论文只是高职艺术设计科研成果形式中的一种,而绝不能代表科研成果的全部。高职的科研成果更多的应该是直接应用于民众生活、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品、意识观念等,高职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项目,如果被认定为成果的也应包含在内。

4.高职艺术设计科研硬件条件

环境与设备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必需的硬件条件,科研团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高职学院现有的专业实训室、工作室及相关的机械设备等,也可以利用合作单位的相关资源,根据其科研目标或实际应用开发的目的,从事教学科研、学术科研。

5.高职艺术设计科研基本程序

科研一般可分为需求调研、选题、立项、资料采集、设计研究、分析整理、结果验证等几个阶段。现在一般都按项目管理运作。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系统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运行机制

1.“政校企行”四方联动

政府作用在主导,学校目的在育人,企业与行业参与在共赢,四方融合在机制,借助“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四方融合联动机制,助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机制运行。总结以往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在联动运行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赵鹏教授认为:融合有程度问题,深度融合是一个过程;有层次问题,高端融合是重要选择;有标准问题,最佳融合是目标尺度;有机制问题,制度融合是有效保障;有权益问题,发展融合必须是互惠、共享、双赢;有责任问题,战略融合关乎办学定位、定向、定势。

由于“四方”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融合联动中还存在目的、利益问题。政府要依法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学校是以育人为根本。企业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利润。行业协会作为载体,在于整合各方资源和利用资源。要实现“政校企行”实质性的融合,需要找到一个让“四方”趋同的目的,即利益多赢的结合点,如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作为共同科研的目标,建立“联盟”组织,在合作机制上探索改革和创新,让“联动”增值、升值,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应用研究课题。

2.建立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机构

建立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机构,承担教学科研和学术科研项目,以“学”为根本,以“研”作动力,以“产”化成果,以“销”拓市场,创立“学、研、产、销一体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模式。结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作业优化为作品,将作品转化为产品,将产品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建立品牌推广渠道,分析、评估市场反馈信息,调整产品策划、市场份额,搜集整理商品典型案例作为学习资源,在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下,学、研、产、销一体化运作,实现教学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科研机构称作“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既可挂靠校办“三产”企业,实行项目化管理模式,也可单独申请注册。

3.相关的制度建设

科研活动的开展,制度是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主要在以下方面建立相关制度和办法。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制度、办法也要结合实际的需要不断完善。如有关艺术设计教育科研机构设置的管理制度、科研人员的聘任与解聘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的管理制度、项目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制度、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科研成果的奖励办法、成果转化的相关管理办法、合作科研项目的相关管理办法等等。

结语

李源潮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调研时提到:要“创新科研管理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人的最高需求层次,就是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之后,升华到自我实现而无需无求的境界。中国的高职教育处在大力发展的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探索创新空间,为广大的艺术设计教育科研人员带来不断提升、不断创造、实现自我的机遇和挑战,同行们需付出更多努力。

小学教育研究论文【第二篇】

一、如何提升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第一,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一提到教学质量,很多人都认为教学质量是校长以及教学主任的责任,这种误区导致一些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直接参与相关教学的管理。

(2)教师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时要将自己放在教学过程中管理者的位置,这是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第二,全员要参与到提升教学管理的运动中。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提升教学质量的运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全校所有师生、家长以及社会都要积极参与进来。

(1)学校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协调各方力量,保持及时的联系、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参与其中。

(2)要在学校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和教学组织,为教学改革出谋划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第三,创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这个大的教学环境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

(1)要为教学人员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人员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干扰。

(2)学校要添置必要的教学器材,逐步强化硬件条件,保证这些器材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学校在对教室、校园的布置时,要考虑到学生们切身的感受,争取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第四,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中国的教育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学质量的考核我们只是通过考试来衡量的,使得我们忽视了对过程质量的管理。在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家庭作业,具体表现在:

(1)学生的家庭作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时间规定。

(2)各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由于只是顾及到自己的学科,忽略了各科作业的相互协调统一。

(3)虽然中国一直在提倡减负,但中国的学生家庭作业的负担还是很重。

(4)课外活动往往都是注重形式。因此,要想实现教学质量在各个环节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家庭作业的管理,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注重质而不是注重量。要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确保将课外活动落到实处,保证管理的实效性。第五,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进修、考核等。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培训一般都是采取脱产进修和校内进行两种方式相互结合。在校内,要将研讨会、讲座、个别性的辅导形成常态,让一些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向一些资历浅的教师传授。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严格的教师评鉴体系,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考核机制,确保提升教师的工作水平。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帮助,如果不能胜任工作,应调离教师岗位。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应依靠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

二、结束语

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问题,是我们目前不能忽视的问题,我们不单单要制订出一套合理、科学、规范化的制度,更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波动,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在情感和心理上进行思考管理。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第三篇】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当今时期,为了迎合时下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未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而高校内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课程也多了起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出现偏离,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反馈工作安排。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莉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4(04):162-164.

[2]魏平,熊伟清。计算机学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06):234-326.

[3]杨晋峰,杨校辉。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1(04):38.

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探讨论文【第四篇】

一、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教师会集中精力抓成绩,不断地讲题、练习,此外还要应对各种检查,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够敏锐地发现并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而且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离自己很远,是专家的事,他们只管教好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所以对教育科研的兴趣不大,没有形成自觉性。

2.大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知识

教育科研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既包括进行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也包括教师所从事专业工作方面所必须掌握的教育理论,以及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的教师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教师自身知识较为欠缺,只是随意性地翻阅或不学习,觉得这些知识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而这些知识正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科学指导,所以即使参加了教育科研活动,也因专业知识的匮乏而不能更深入地进行研究。3.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弱教育科研能力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中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的一种能力。有些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难度太大,无法完成,而能够系统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少之又少,很难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无法很好地开展。

二、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构建科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

(1)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一个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往往与一个有着较好管理能力和核心力量的课题管理机构有着密切联系。由各年级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各级骨干教师组成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商讨教育科研活动,★★制订实施方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改进,交流教学经验,及时反思,最后做好总结记录。

(2)构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由校长全面负责,教研室主任和教务主任分别担任实验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大课题的申请、设定,方案的制订、修改、实施,组织培训学习,以及课题研究成果的审核。由年级组长和各级骨干教师参与制订大课题下的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并与课题参与者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实践,并最终形成成果,由学校科研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层层把关,分级负责,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

(3)吸收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专题研究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中来,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项技能的提高,增强教师和家长参与校本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理解能力、实践能力设计分层次的作业或灵活地安排实践操作活动,如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资料收集、亲子活动等,家长为学生提供适当帮助,或与学生共同完成,并及时与教师沟通,进行反馈,家校合力,共同探究。

2.制定课题,全员参与,全面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1)教师根据教学实践,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制订成一系列的教育科研课题。

(2)利用业务学习等集体活动时间,引导教师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教学实践、能力以及发展情况有目的地选择课题。

(3)根据课题性质以及兴趣爱好,对课题进行分组,指定负责人,并制订相关的实施计划。在选题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所选课题都是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的,始终保持教师的主体地位。

3.设置教育科研专栏与交流学习制度,实现资源共享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14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