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范例(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46251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范例(最新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第一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一、在经济领域,十八大以后面临的形势是:全球经济长期低迷,我国出口连年下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带来阵痛。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举措,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基本上实现了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使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

我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仍然保持%的中高速增长。比美国%,欧元区%,日本为%高出很多。由于我国GDP的基数较大,所产生的增量也很可观。2016年我国GDP为万亿元,增速%,增量为万亿人民币,折8088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尼西亚或土耳其全年经济总量;也相当于我国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对世界贡献率达到%,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之和。我国不仅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而且GDP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71%。消费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业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产值超过了全球的 1/3;交通运输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铁已达万公里,超过全球的总和。还建设了为数众多的机场、港口、大型跨海桥梁。

二、以一带一路为依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2013年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4年多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建设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20多国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带来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今年5月14至15日有30位国家元首、10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达成了76大项、270多项具体项目,《人民日报》公布了成果清单,标志着一带一路已经从初步启动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我认为有3点:一是能有效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同时也拓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空间。沿线不少地方欠发达,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我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有输出资金、产能、技术的需要和能力,通过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必然会出现双赢局面。二是中国有20多个陆上和海上邻国,有宽广的地缘区域。一带一路从周边地区启动,是构建地域和平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托,使我国发展能有一个更好的周边环境。三是一带一路的基本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一带一路帮助亚欧非一些欠发达地方填补“洼地”,创建共同繁荣的局面,这同有些国家不惜损人利己使自己“更伟大”形成鲜明对比,让我国占据了道德高地。

三、我国科学技术在十八大以后有了快速的发展。这有3个层面:一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如同井喷呈现。如航天航空事业快速发展,“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量子超级计算机再传捷报,C919大飞机首飞,北斗导航系统已覆盖亚太地区并很快覆盖全球。以及纳米技术、石墨烯量化制备、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这些对于提高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跻身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重要条件。二是我国智能制造技术正向高端攀升,产生了一批居于世界前沿的高端制造产品。我国核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开建了欣克里角核电站。我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在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温度下(如穿越大片沙漠和零下40摄氏度地域)正常运营的能力。中国的造桥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张家界430米玻璃桥、港珠澳跨海大桥令人叹为观止。最近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打开了一个可采千年的能源宝库。三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蓬勃兴起,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双创”开辟了产品的新领域,打造了发展的新引擎,持续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我国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

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2016年我国科技投入达154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全球研发支出的20%,同时通过体制改革,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更加通畅,让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能够名利双收,得到他们应得的报酬。这些都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四、我国军力足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十八大以来,在强军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较快地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核威懾是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东风--41是我国独立研制的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射程万公里,每枚导弹可携带10至12个核弹头,可打击地球上任何目标。由于飞行速度极快,有成熟的分导技术,并采取有效的突防措施,导弹防御系统很难阻击,因而被认为是当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我国已经列装东风--21等多种型号近千枚被称为“航母杀手”的精准导弹,它使到我国东海、南海寻衅闹事航母群的头头寝食难安。

在过去4年间,中国有80艘战舰投入使用。继正在服役的“辽宁号”航母之后,被命名为“山东号”的IA型航母,已在在今年下水。2016年我国入役舰艇还有战略核潜艇2艘,多功能护卫舰3艘、导弹驱逐舰1艘和坦克登陆舰多艘。

我国空军武器装备有了大幅跃升。随着歼--20凌空呼啸,我国已跻身于“第四代战机俱乐部”。引人注目的还有轰--6K远程轰炸机、重型军用运输机和各种运载火箭。

我国陆军武器装备也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为各国瞩目的“中国独步”远程火箭炮,射程120—290公里,能有效打击敌方地上或地下的指挥中心、雷达阵地等要害部位。最近试制成功的量子雷达系统,可在100公里以内的空间,使隐形飞机和其他物体原形毕露,遭到准确打击。还有攻击和防卫能力超强的新式高性能坦克,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二是推进我军体制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组成。根据“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军委确定把原来4总部、7大军区制,改成军委15部门、全国5大战区制,新设了陆军领导机构和战时支援部队,并将二炮改成火箭军。随着军队改革的推进,一个更加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五、随着我国经济崛起,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 我国农村住房,过去是茅草房一片,近一二十年间经历了从茅草房到砖瓦屋、再到小楼成片的演变,如今很难再找到一间茅草房。由于农业生产十几年连续增收,农民外出务工可以增加收入,加之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和各项引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16年的万元,增长91倍,除去价格因素,增幅也很可观。随着收入提高,因而有余资购置家电等用品。现在农村,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乃至空调,几乎家家都有,不足为奇,更别说电话座机和手机了。

城市面貌变化更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公交地铁纵横交错。居民的居住、出行、衣着、食品条件都是今非昔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6年的万元,增长98倍,除去价格因素,增幅也很可观。城镇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我国脱贫工作成就举世闻名。按照购买力平价一天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1981年至2012年全球贫困人口减少了11亿,同期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亿,占全球减少贫困人口总数的72%。按照现行标准,农村还有5000多万人口尚未脱贫,现在全国各地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抓精准脱贫工作,规模之大,行动之实堪称空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率一直高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多数居民把消费之后的余资存入银行,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1978年的亿元到1992年万亿元、2003年的万亿元、2014年的万亿元。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见证了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

我国旅游业已成全球的翘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衣食无忧且有积余的情况下,外出旅游就成为人们的首选。国家旅游局提供的信息:2016年出境游亿人次,消费293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44亿人次,旅游消费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境内外旅游消费共约6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我国为英国所建的核电站25座。《人民日报》报道告诉我们“出口一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小汽车”。六、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以高屋建瓴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高调惩治腐败。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大声疾呼:“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些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显示了党的高层铁腕反腐的坚强决心。

据官方报道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共查处副省级以上官员133名。其中包括“大老虎”***、徐才厚、令计划、苏荣。十八大后被宣布查处的军级以上军官45名。另据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数据:2012年至2015年各级法院共审结贪污贿赂案件万件,判处罪犯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以上的381人,原为县处级以上的2269人。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颁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且言出法随,对违规者及时查处。截至2015年11月,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近11万起、处理14万多人,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不仅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而且党风政风为之一变,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党中央着力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使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3年来,党中央已经制定出台36件重要党内法规,其中准则1件、条例6件、规则6件、规定14件、细则9件。3年来党中央着重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对于总结以往成功实践经验,绘制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新时代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向大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这些如同习总所说,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必须始终坚持,并上升为理论,使之发扬光大,传至久远。

二、进一步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深入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四种意识”。对社会上有人散布的错误乃至反动言论,要坚决抵制,触犯刑律的要坚决绳之以法。在党内要按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办事,不允许谬论流传。党的各级领导要旗帜鲜明地抓紧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宽、松、软”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三、我认为目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相当严重,加之有些官员懒政、怠政,机关效率很差。建议考虑在适当时候进行一次较大幅度的精兵简政,既可提高效率、节约财政资源,又可密切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四、我国社会保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加之人口众多,要达到较高的保障水平确实不易。但望通过尽快开征房地产税和大幅增加高收入人群所得税,逐年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的幅度,使社会保障水平能有较快的提升,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在医疗保障方面,除了适当增加投入外,应加大分级医疗改革的力度。建议推广浙江“双下沉”(下沉医疗设备和医疗人员)的经验,充实县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使省城看病不再难,群众看病不再贵。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第二篇】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全党全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不仅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而且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信念的执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几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几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胜利完成“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顺利组织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最是激动人心,新征程并非一帆风顺;惟艰难方显勇毅,惟磨砺始得玉成。在党旗飘扬的抗击疫情战场,有敢医敢言、勇于担当的钟南山,有“宁负自己,不负使命”的张定宇,有许许多多的“90后”“00后”,他们以生命践行使命,用大爱护苍生,诠释了“每个人都了不起”的生动内涵。在红旗招展的脱贫攻坚一线,“扶贫之花”黄文秀乐做百姓贴心人,“吃亏”书记李连成甘为群众领头人,扶贫“硬汉”隋耀达勇当致富开路人,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共产党人来说,中国的发展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让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做好党史“下基层”,更能将党史作为基层建设的“教科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对全体党员来说,开展好党史教育,既是寻根之旅,也是铸魂之旅、开拓之旅,唯有真正学深悟透,才能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厚植发展基础以历史智慧注入前进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踏踏实实、励精图治,帯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成功开辟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境界。但也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而学习党史为弥补不足、解决困难和应对挑战提供了新的历史遵循。学习党史,要善于学以致用,充分用好党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经验、方法和理论,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提高党的执政本领提供历史滋养,锻炼以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走好开拓创新之旅,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小康走向富裕,从大国走向强国,从边缘走向中心,党时时刻刻带领着人民在发展的长河中激流勇进,记录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成就是累积起来的,无数的辉煌与成就汇入这历史的长河中。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回顾往昔,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注重“回头看”,不忘初心。传承革命先烈挺身而出的爱国精神,传承“农村包围城市”果断决策的执行能力,传承“黑猫、白猫论”的敢做敢拼的改革创新。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是记忆永远留存,守住自己的初心本色,在总结回望中砥砺前行。

坚持“低头看”,坚强实干。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坚定敢涉险、敢啃硬骨头的革命意志,坚定行稳致远、踏上新征程的拼搏精神。传统与精神永不过时,使我党永葆生机活力,秘切党和人民血肉联系,长路漫漫,唯有奋斗,坚强实干,把握现在,大展宏图。

全面“向前看”,传递信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一百年并将一直发展下去,当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党史传递的信仰力量能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当遇到阻碍,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候,党史的信念守护着我们。路途未必一帆风顺,但是“前进”方向永不偏移,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了解党,更爱党,回头看走过的路,走好脚下的路,远眺前进的路。这段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让我认识到只有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才能把很多问题看得深、看得远。学习党史,须认真思考,深刻体会,入脑入心。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牺牲,牢记党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第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与世界前沿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改善民生福祉,护航人民生命健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开启复兴新征程、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有力保障。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锚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对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技计划管理体制、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等重磅改革全面推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创新主体融通合作、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具体措施落实落地。随着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完善,我国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R&D[1]经费投入取得历史性突破。经费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和保障。2021年,我国R&D经费投入达到279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2013—2021年,按现价计算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增速大幅领先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从2012年的%跃升至2021年的%,已接近OECD国家平均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政府支持引导成效显著。国家大力调整优化科技任务组织机制,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为各项科技规划、计划和重点领域任务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2019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2021年达到10767亿元,比2012年增长%,占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近年来基本保持在4%以上。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政策逐步落实落细。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享受范围和减免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享受减免税金额2829亿元,是2012年的9倍,有效激发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对10项创新支持政策[2]的认可度平均达到%,比2016年提高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我国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R&D人员总量达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倍;我国R&D人员总量自2013年超过美国以来,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人才激励和评价制度逐步完善,人才结构也更加优化,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从2012年的61人提高到2021年的115人,R&D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提高到63%左右,为科技创新提供关键动力源泉。

原始创新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817亿元,是2012年的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增速比同时期全社会R&D经费快个百分点;基础研究占R&D经费比重为%,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持续保持上升势头。围绕量子科学、空间科学、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基础领域集中突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成果。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

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我国成功组建了首批国家实验室,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建成投用;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2021年底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53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636家,各类创新基地布局不断优化提升。“悟空号”“墨子号”“奋斗者号”等先进科学装置上天入海,“天问一号”开启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投入运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伟大成就,成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缩影。

论文和专利产出质量持续提升。论文和发明专利水平是科研产出能力的直接反映。2020年,国外三大主要检索工具(SCI、EI和CPCI-S)共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万篇,是2012年的倍;2011—2021年的10年间,我国各学科高被引国际论文数达万篇,占世界份额的 %,仅次于美国(占%),位列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知识创新的重要贡献者。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达万件,是2012年的倍;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1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件,较上年提高件,延续上升势头,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

高技术领域成果竞相涌现。随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顺利实施,多个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三代核电、5G产业化、新能源汽车、超级计算、高速铁路、大飞机等诸多领域成果丰硕;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6012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9796亿美元。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各类企业发挥科技创新投入、组织和成果转化主体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占比从2013年的%提高到2021年的%。领军企业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和国外科技打压,技术攻关能力稳步提升。据2021年欧盟发布的《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我国进入全球研发前2500强企业数达到597家,是2012年的倍,总数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入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合计已占全球入选企业的近1/6.随着“双创”不断升级,广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13—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R&D经费年均增长%,增速远超大型企业。近年来,我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单项冠军企业848家,通过创新合作成为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生力军。

区域创新高地加快构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不断提升创新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各具特色,打造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科学平台。作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量已由2012年的105个发展到2021年的169个,区内企业数由万家增加到16万余家,培育壮大了一批优质产业集群,实现与23个自主创新示范区、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互动互补、互联互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海南开放合作等大战略,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新机制逐步健全。

科技创新生态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导向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实施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坚决破除“四唯”倾向,推动作风学风转变;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创建“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组织管理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加强融通创新。着力建设开放联动的技术要素市场和科技中介体系,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和成果转移转化。2021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67万项,成交总金额达3729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倍和倍。截至2021年底,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已达2551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12个,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融通合作的平台。

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企业技术革新为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创造了条件。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研发企业开发新产品项目万个,是2012年的倍;全年实现新产品收入万亿元,是2012年的倍。中国创造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品创新能达到国际新水平的企业占全部创新企业的比重为%。科技创新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R&D经费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倍和倍。得益于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

科技创新助力新动能加速壮大。随着“互联网+”深入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新技术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2021年,近半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信息化转型创新活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突破,催生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开辟经济发展新天地。2021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已超过300家,总估值超过万亿美元。

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80多万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村科技扶贫一线;聚焦种业振兴和粮食安全,加强科研育种技术攻关和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2012年以来年均授权农业植物新品种超1500件;服务节能降耗和“双碳”目标,助推我国2021年单位GDP能耗水平比2012年累计降低%;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围绕场馆建设、冰雪制造等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贡献科技力量和科技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科研实力的大幅提升,我国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和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还为公共安全、应急救灾、污染防治等重要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抗疫发挥关键作用。科技发展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稳步提升,自主创新药物、自研医疗器械、自创先进疗法不断获得新突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在疫苗、药物、检测试剂、动物模型、病毒科学溯源等五大方向持续开展攻关,科技抗疫成果不断涌现,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硬核科技力量。此外,健康码、线上办公、网络课程、云服务等新技术、新业态大范围普及应用,有力保障经济平稳恢复、社会稳定运行。

科技创新改善社会民生福祉。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助推社会民生各领域服务不断升级,我国在质检、气象、海洋、导航和测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69家,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724个,已累计完成对87万家企业的认证,均比2012年大幅增长,有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每年平均数据量超过50万GB,测绘部门每年平均提供地形图超过25万幅,“北斗三号”30颗卫星完成组网并正式开通卫星导航服务,推动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化、精准化。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科技馆570余个,是2012年的倍,每年为近4000万人次提供科普服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较2015年提升了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但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日益加深。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科技创新领域还面临不少挑战,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仍有待提升,自主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需持续提高。未来,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与机遇意识,聚焦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激励,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生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加速前进。

[1]指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英文缩写为R&D,中文简称研发,R&D经费是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2]10项创新支持政策分别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金融支持相关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优先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以及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

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第四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钜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纵览全域性、开拓创新,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域性出发,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胜利实现,通过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使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规划的巨集伟蓝图和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新一届 *** 集体的重要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巨集伟目标和巨集大历史性任务, *** 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定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旨在**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启用发展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各方面保障。

五年来,在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与引领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阶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断脱贫,贫困县数量不断减少,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明显得到解决或改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在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 *** 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员令。在中央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胜阶段的良好开局,相信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一定会实现。

全面深化改革:朝着纵深多点方向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十八大以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不断深入推进; *** 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前后召开37次会议,审议通过300多份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档案;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个重大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专门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全会通过的《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同时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 *** 对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

五年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主要领域“四梁八柱”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迈出实质性步伐;简政放权的“自我革命”取得实质性进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2013年以来,共有6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被取消和下放,减少行政审批事项1/3的改革目标提前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被彻底终结;放管结合,服务不断优化, *** 与市场互补关系得到进一步协调;“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商事制度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负面清单管理的外商投资监管体制改革普遍推行,公开化、规范化、透明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央企薪酬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价格机制改革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财税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稳步开展,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发展的新动力体系正在形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正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朝着纵深多点方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依法治国:显著增强党的领导及治国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方针,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深刻阐述,这是党的全会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核心专题进行探讨,《 *** 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六大任务、180 多项具体措施,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深入阐述和系统部署。

五年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一系列重大举措密集出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科学立法方面,十八大以来,共制定或修改法律48部、行政法规42部、地方性法规2926部、规章3162部,修订法律57部、行政法规130部,启动编纂民法典,颁布和出台了民法总则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在严格执法方面,法治 *** 建设稳步推进,结合“放管服”改革,省市县三级 *** 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基本落实, *** 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建立,法治 *** 的考核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地方 *** 依法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体制改革路径清晰、落实有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司法公正进一步彰显,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稳步落实,司法职权配置进一步优化,巡回法庭、跨区域检察院成效显著,司法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人财物统一管理更加明确,废止了劳教制度,实行了立案登记制,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守法建设不断深化落实,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建立并落实,诚信奖惩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更加普遍化、规范化,法治力量进一步彰显,法治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与落实,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的执政和群众基础

中国 *** 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标本兼治、从严从细,坚定了信念、纯洁了党性,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作风建设突破,净化政治生态、规范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 *** 党内监督条例》,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行动指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常抓不懈,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蓋、零容忍,十八大以来中纪委派驻纪检组实现了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蓋,中央巡视完成了对中央及地方国有骨干企业、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巡视全覆蓋。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了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加强了党的纪律建设,有效遏制了腐败势头的蔓延,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并制定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64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