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中央党校的辉煌历程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52950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中央党校的辉煌历程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央党校的辉煌历程1

如果以1933年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为中央党校的前身,那么,这所中国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至今已走过75个年头。作为党中央的一个部门,它不是“edu”而是以“gov”为域名,被誉为“中国未来接班人摇篮”、“中国政坛风向的窗口”、“中共重要理论创新研究基地”。

75年风雨历程,75载春华秋实,这所中国特殊高等学府,走过了怎样的风雨与辉煌?2008年“七一”前夕,本刊记者来到北京西郊的中央党校。炎炎夏日,绿荫掩映下的中央党校一如往日般庄严肃穆、清幽雅静。在中央党校北院的大有北里教职工宿舍区,记者拜访了原中央党校办公厅主任张谷泉,请他与我们一起梳理重温中央党校历史长河中的精彩片段。

张谷泉1978年到中央党校工作,曾任中央党校办公厅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文件起草和党校教育研究工作,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党校的变迁与发展。

谈起中央党校的今昔,张谷泉说:“中共中央党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过重要贡献。70余年党校史,是中国特色党校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武装教育领导干部的历史,是党校事业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既有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两段辉煌时期,又有党校人正在创造的新的辉煌。”

延安整风时期:中央党校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

“延安整风期间,中共中央集中了各方面的大批干部在中央党校学习唯物辩证法、总结历史经验,用毛泽东思想统一认识,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央党校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张谷泉说:“这一段历史,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发表过回忆文章。王渔、王仲清等中央党校老教授对此有很深的研究。王渔曾在《学习时报》上刊发《毛泽东是怎样主办中央党校的》,这篇文章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当时的情况。”

关于中央党校的前身,较为公认的说法是,1933年3月13日为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共中央最早关于开办“最高党校”的决定,则始于1926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特别会议上作出的《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议》,事实上,在这前后,各地已相继办有党校。这些党校为党培养了不少干部,但还很难说已经找到了适合中国共产党情况和特点的办党校的道路。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党校教育基本上都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所以毛泽东说,我们的干部学校基本上是“概论学校”,只讲理论不讲运用。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批评了这种现象,提出在干部教育中,应以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列主义的“矢”来射中国革命的“的”。1941年冬,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1941年底,他明确指示,中央党校的校训应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后来,这个报告被编入《毛泽东选集》,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著名报告,明确指出了整风的任务、步骤和方法。他在报告中再次提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箭和靶的关系,我们要学会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1943年3月20日,中央政治局推定毛泽东为政治局**、书记处**,并决定由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央党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改造,明确宣布停止执行理论与实际割裂、脱节的旧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对教学方针、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造,采用毛泽东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和学习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但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之作为党校的教学方针,却是从毛泽东直接领导中央党校时开始的。

改组后,中央党校安排学员认真阅读中央规定的整风文件。整风后期,在党的高级干部中主要学习中央书记处编印的《六大以来》和《两条路线》这两份文件,并提出要选学《共产党宣言》等马列经典著作。除请中央领导和各地党的负责人来校报告和工农干部所学的文化课以外,所有的课程都坚持以自学为主,学员自己阅读,写读书笔记,进行不拘形式的交流漫谈。在学校中,经常可以看到学员在窑洞里、山坡上、食堂中进行讨论与争论。有时学校还举行大会进行辩论。

当时,中央党校领导多次号召学员必须联系自己的工作与思想,深刻检查反省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觉悟,改进作风,增强党性,与党一条心。延安中央党校的整风运动是全党整风运动的重点,也可以说是全党整风运动的一个缩影。

紧张学习的同时,学校组织学员参加生产活动,广泛开展文艺活动。学员和工作人员自己动手,养鸡、养羊、养猪、种粮、种菜、纺线、烧炭、开作坊,克服物质困难,改善大家生活,同时,在大生产运动中改造和锻炼自己,深刻体会到了独立自立、自力更生的意义,改进了作风,增强了党性。

毛泽东的中央党校校长职务,从1943年3月20日一直延续到1947年3月撤出延安,中央党校停办。在这期间,中央党校由一个校本部发展为六个部,学员由300多人发展到3000多人。

延安中央党校成绩很大,但并不是就没有错误。在延安“抢救运动”中,出现了搞逼供信、扩大化的错误。但一发现错误,就立即采取措施坚决纠正,制止错误发展蔓延。毛泽东、彭真多次在全校学工人员大会上检讨,给被搞错的同志敬礼道歉,并诚恳地希望这些同志今后仍然和党一道工作。同志们都极为感动。“一个政党对于本身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履行自己义务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来,“抢救运动”扩大化使许多同志受到伤害,但经过毛泽东这样处理之后,反而成了教育党的干部的非常好的教材。

复校与拨乱反正时期:中央党校历史上的再度辉煌时期

1948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为着适应时局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央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以刘少奇为院长。”1955年8月,“马列学院”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简称中央高级党校)。

中央高级党校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教育干部,培养理论骨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66年,“*****”开始,中央高级党校停办。

1977年3月,中央党校复校。在胡耀邦主持下,中央党校以邓小平提出的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以拨乱反正为主要内容轮训大批干部;二是成为理论策源地,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一段历史,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原主编、《学习时报》顾问沈宝祥教授等中央党校老同志亲身经历,有深切的了解,并对此有很深的研究,发表过许多有分量的文章。”张谷泉说。

“**”后,百废待兴。胡耀邦只带了一位秘书,前往中央党校就任副校长。1977年3月25日下午,中央党校在礼堂东教室召开全体党员会。胡耀邦独自走上讲坛,平静地说:“今天,我就正式上班了。”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党校应当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党校,这是校领导首先考虑的问题。1977年8月10日,胡耀邦明确提出,要把党校办成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的堡垒,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这个办学思想被写进1977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但文字略有改变,将“堡垒”改为了“阵地”。这就是党校要成为“一个阵地,一个模范”的由来。

复校后,中央党校设置了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五门基本理论课程,选编了100万字的13本教材,确立了以读原著为主、自学为主、适当辅导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规定了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装袋子(即不把学员的学习发言材料装进档案袋)的“四不主义”,形成了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当时,学员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高涨,每天入夜,每个学员楼总是灯火通明,差不多都要到12点左右才熄灯休息。大家都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刻苦学习。学校担心的不是学员学习纪律松弛,而是学员过于劳累,所以经常提醒大家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健康。全校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中央党校揭批“***”的斗争中,胡耀邦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思想理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创办一个理论刊物。1977年7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五天出一期,每期都由胡耀邦定稿。他十分看重《理论动态》,把它作为推进思想理论拨乱反正的主要阵地,还曾说:“我死后,要在我的祭文中写上,胡耀邦生前曾办过《理论动态》。”

《理论动态》不断发表被视为禁区的拨乱反正的文章,很快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中央党校的一大亮点。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首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大力支持下,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席卷全民族,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拨乱反正时期,党校事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办学思想和方针在党校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办学成绩巨大。1977年3月至1982年4月,5年多时间,中央党校培训学员人数总达17838名,相当于“**”前学员总数的2,6倍。这些学员就像撒播在全国各地的革命种子,对推动我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新时期、新阶段,中央党校正在创造新的辉煌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校教育事业跟党的整个事业一样,进入了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党校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培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辉煌。”张谷泉概括道。这期间,他亲身经历见证了30年来中央党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央关于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决策,党校发生的巨变和影响,许多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后,为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需要,中央作出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从此,党校在基本完成以拨乱反正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轮训任务后,逐步转入以正规化培训干部为主的阶段。这是新形势下党校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和有益探索。

――中央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多次下发文件、作出指示,对新形势下党校教育的性质地位、办学方针和教学布局等作出新的规定,党校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日益加强。

按照中央要求,各级党校要努力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以2000年6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面向2l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即“中共中央[2000]10号文件”)和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为标志,党校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央指出,党校教育是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要紧紧围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中心,按照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基本要求建立和完善教学新布局。

中央提出,要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新要求,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从严治校的原则。通过党校的培训轮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执政能力。

中央的这些指示、规定,是新形势下办好党校的指导方针,是对中国特色党校教育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新时期,中央党校最突出的贡献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党的高中级干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除了常规的培训、轮训外,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中央在党校举办了一系列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和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参加的高级专题研讨班。

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还多次出席党校工作会议,到中央党校作报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召开前夕,即1992年6月9日、1997年5月29日、2002年5月31日和2007年6月,25日,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为这几次党代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准备。这几次重要讲话,成为当时一段时间内舆论宣传的重点和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一个亮点是,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中青年干部的培训。中央党校从1983年起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对象为省部级后备干部,至今已举办24期。学员在党校期间,较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开展党性教育,到基层调研,近几年还组织到国外考察。中央对这个班十分重视,胡锦涛曾作出批示,要求“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务求实效”。从这个班毕业的学员,许多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当选为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有些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近年来,中央党校一直处在理论的最前沿,它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它的思想库、智囊库作用。中央党校办有报送中央的《思想理论内参》,刊登反映教研人员和学员就当前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和研讨的成果;还接受中央下达的重大课题任务,将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成果提供给中央决策参考。从“七五”至“十五”期间,中央党校共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思想理论阵地与智力支持机构的作用。

此外,中央党校还加强了对外交流,近年来不仅安排教师、干部出国考察进修,许多国家的政要、学术团体和著名学者也到中央党校访问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002年12月18日,胡锦涛、曾庆红在与中央党校校委成员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深刻总结了党校工作的“九条基本经验”,提出“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要求按照党校教育规律办学。他希望大家倍加珍惜党校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倍加珍惜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既要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党校工作。

“胡锦涛的这一重要讲话,既是对新时期党校工作的科学总结,又为新世纪新阶段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从1992年10月至2002年12月,胡锦涛担任中央党校校长9年多时间。在已经担任党的总书记,公务极为繁忙的情况下,他仍然认真总结思考,做出这样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令参加座谈的同志十分感动。”张谷泉时任中央党校办公厅主任,参加了本次座谈,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依然很是动情。

2008年3-月,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现任校长***指出,中央党校是我们党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做出更大贡献。

大党、大国、大校;新时期,新起点,新征程。开放、自信的中央党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央党校的辉煌历程2

从1933年3月13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创办至今,中央党校已经走过了80年。这80年是辉煌的80年,中央党校在党的事业发展中作出了三个方面突出贡献。

第一,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中央党校作为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轮训和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理论骨干的最高学府,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一直被视为“红色摇篮”和“革命熔炉”。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学员,无论职位多高,入校后,一律实现从一个领导干部向一名普通学员的角色转变。在严明的学风校风中,中央党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治党治国的英才。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日益提升,都和我们培养的干部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国政要都对中国共产党办党校的举措赞叹不已,认为它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武器。

第二,提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成为中央党校和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党当初办党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干部教育怎么搞、党校怎么办、教员如何教、学员如何学等问题。延安时期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毛泽东同志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总的回答就是实事求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首次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1941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马列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以《实事求是》为题作了专题报告。1941年底,中央党校教育长彭真向毛泽东请示中央党校的校训是什么,毛泽东回答:“应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根据这一校训,中央党校确定了三条办学方针: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把自己的言行当作客观事物来对待。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央党校校训,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90年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是我们现在、将来都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第三,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与中央党校分不开的。1977年3月,胡耀邦同志开始担任中央党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针对中央党校中共历史研究中提出的如何评价“路线是非”等问题,他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辨别路线是非的标准。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十易其稿、经胡耀邦同志最后审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当天新华社全文转发。12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报纸,均相继转载。以此为标志,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正式拉开序幕。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改革开放的帷幕借此在中国大地徐徐拉开。从此以后的3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谱写出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央党校在80年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最基本的至少有三条。

第一,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80年来,中央党校始终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把服务和服从于党的需要作为光荣使命和崇高追求,为立党、兴党、强党发挥了特有的作用。80年的实践证明,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是中央党校取得辉煌的根本原因。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以及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来开展工作,中央党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存在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中央党校新的辉煌,必须继续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校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都要遵循党的政治路线,都要恪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党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第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党校姓党,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央党校不仅是最讲政治纪律的地方,也是最解放思想的地方。实事求是是我们的校训,延安整风和真理标准大讨论这两次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大事,都发端于中央党校,对党校的学风、校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党校思想解放的传统。80年来,中央党校作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始终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密切关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新的实践、新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新的经验、新的思想和理论,始终把推进思想解放和党的理论创新作为不懈的追求和光荣的任务,从而真正成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的排头兵。80年的实践证明,坚持解放思想,是中央党校保持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在中央党校的发展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是解放思想的推动,每取得一项成就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没有解放思想,中央党校将停滞不前,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中央党校新的辉煌,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营造更加有利于解放思想的氛围,大胆破除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既要搞好自身的思想解放,又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不断改革创新,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始终坚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对办学质量的重视贯穿于中央党校办校以来的全部历史、全部要求中。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党校尚处于初创阶段,就有了对办学质量的要求。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对党校办学质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要求。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党校办学逐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办学能力和实力有了更大的提高。党的十六大之后,党校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08年,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党校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对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2009年年底,中央党校提出建设干部教育培训“一流学府”的目标,把高标准办学作为党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同志在2012年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坚持质量立校,把中央党校对办学质量的重视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80年的实践证明,办学质量是我们党对党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党校办学的永恒主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中央党校新的辉煌,必须继续坚持质量立校。要注意培育党校质量文化,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标准、质量评估办法、质量激励约束机制,为高质量办学提供坚实的土壤。要不断推进和深化质量立校的实践,以深入推进“一流学府”建设,作为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的抓手,不断推进中央党校科学发展。

80年校庆是中央党校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总结和运用好以往的经验,继承和发扬中央党校的优良传统,调动和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中央党校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央党校的辉煌历程3

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党校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党中央集中各根据地、各方面大批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学习培训,总结历史经验,整顿三风,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和推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央党校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延安时期也是中央党校的大发展时期,在党中央、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它的教育方针、办学实践、成功经验以及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学风,为以后各个时期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确立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教育方针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提出,“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止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毛泽东把这种方针叫作“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的《整顿党的作风》演说中明确要求,“现在我们的党校也要定这个规矩,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么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不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

毛泽东提出的干部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在同党内存在的严重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斗争和反复较量中确立起来的。当时不仅有历史上的教条主义遗害,还有新的教条主义,包括干部教育中的教条主义。其主要表现在于理论与实际、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使学生学习一大堆马列主义的抽象原则,而不注意或几乎不注意领会其实质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中国环境。尽管毛泽东在多次会议上和多种场合反复讲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问题,但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干部教育包括党校教育中,还是照本宣科,讲条条、考条条、背条条,被毛泽东称之为“概念学校”。直到1943年9月,毛泽东自己就说过:“1941年5月,我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毫无影响。”毛泽东意识到,仅靠过去的方式解决不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问题,必须形成一种风气,来一个深刻的彻底的革命,只有“把马列主义搞通,把主观主义反倒,这是加强教育的更深刻的方法,更彻底的方法”。这才有在整风运动中中央党校的两次改组,停止了过去的一切课程,开始了新的教学计划。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教育方针,才得以正确执行并最终确立。这是以中央党校为主阵地的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延安中央党校对党校教育的重大贡献,是形成具有中国共产党特点的党校教育的显著标志。

开创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干部的伟大实践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尽管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不同阶段、不同班次有所不同,但主课依然是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政策,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干部。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1941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宣传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植根于中国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中央党校的学员,亲历了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党校一部的学员还参加了关于党的历史和路线问题的学习讨论。整风期间,他们多次聆听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认真学习中央规定的二十二个文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整风教育,从内容到方法,本身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最生动实际的大课堂。延安中央党校开创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干部的伟大实践,对于后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开辟了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思想作风的崭新途径

毛泽东说过,党校教育比较偏重讲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和作风。延安时期党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一是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头脑;二是进行党性教育,增强学员的党性修养,转变思想作风。

1941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提出,“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使适合于党与革命的需要”。“要改造那些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完全脱节的现象,这样来更加坚定自己的阶级立场,党的立场与党性”。《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也明确要求,“主要的要从党员在学习生活中,在对于各种问题的了解中,在思想上,去考察他们的党性”。

延安中央党校学员党性锻炼和改进作风的主要途径是,直接参加整风运动,并把理论学习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延安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党性和作风教育运动。在具体做法上,要求大家自觉地把学习理论同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联系起来,深刻地反省和检查自己,有条件的还要写出读书笔记和学习总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划清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克服和纠正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注意检讨和批评党风、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克服和纠正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等不良现象,以达到端正思想作风、增强党性修养的目的。

延安中央党校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是党校事业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和宝贵精神财富

延安中央党校的优良传统和学风校风,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是毛泽东为中央党校制定的校训。1943年11月,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毛泽东又亲笔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镶嵌在礼堂正面门楣上方。“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央党校和各级党校办学的灵魂。

1945年2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五、六部作报告。他指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党校学习要不要这样呢?要这样的。这就叫做公道。坚持真理是公道,修正错误也是公道。这就是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辩证法”。“我们党校就提倡这一条。党校出去的同志,都采取一致的态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和“实事求是,不尚空谈”一起,当年就挂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台两侧,它彰显的是中央党校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

延安中央党校的优良学风校风,还体现在发扬民主、提倡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上。1941年12月17日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审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话:“应在学校内养成学生自由思想、实事求是、埋头苦干、遵守纪律、自动自治、团结互助的学风,而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好高骛远、武断盲从、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及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恶习。”《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也指出,“在学校生活中应该充分的发挥民主。在学习中应提倡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与同志的辩论问题的作风。对于错误的、不正确的思想,主要的应采取说服、解释与共同讨论的方法来纠正”。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办学思想,即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扬民主,营造又有纪律又有自由、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后来党校的理论教学和学术研究,乃至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45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