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范例实用5篇

大美丽发表时间 3136506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范例实用5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篇1

xx同志,男,1951年9月出生,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0月从xx县供电公司退休。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退休后成为一名“五老”志愿者。2015年12月,xx县老年大学春松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被推选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对党忠诚。xx同志坚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学习,特别是党报党刊,深刻领会党在新时期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经常把党的主张向自已身边的人、社区群众宣传。今年以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觉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多才多艺,热爱生活。退休后,xx同志报名上了老年大学,重新变成一名学生,每天不断地“充电”,学习二胡、诗词、书法和摄影等课程。每一门课程,他都学得认真又扎实,如今可以单独独奏二胡,在《xx诗词》、《柳泉诗词》等诗刊上发表了多篇诗词,2015年撰写的七律《翠微茶赞》获全国离退休干部“我与‘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金奖。“天资又高,还这么努力,难怪多才又多艺”,这是县老年大学校长对xx同志的评价。积极热情的生活、天天向上的心态,让65岁的陈老看着精神焕发,总是乐呵呵的,身体很硬朗。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2013年1月,xx同志被xx县关工委聘任“五老志愿者”。他不为名,不为利,视奉献人生为最大乐趣。尽心于关爱下一代事业,真心实意的做好课外宣传辅导、义务监督,关心青少年成长。2014年,县关工委立足胜利山“九九乐园”翰墨轩建立教育基地,选聘xx同志担任基地书法辅导员,义务为中小学生授课,学员达100余人,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他还被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并经常参与学校的一些主题班会活动,实行“老少牵手、老少同乐”活动,与学生结对帮教,建立起与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2015年,xx县老年大学春松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被推选为服务队队长。担任队长后,认真上岗履责,建立了组织机构,并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经过多方协调,在九九乐园翰墨轩设立了老干部志愿者办公室。同时,从细节处考量,为志愿者统一了服装,并设计了队旗。为促进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活动经常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凝聚作用,积极引导协调建立临时党支部。按照党章要求和组织程序,报县直机关工委,批准成立了xx县首个“非建制性”临时党支部,被选举为党支部副书记,参加了第一次支部会议。

在成立党组织的基础上,致力于把九九乐园翰墨轩打造成党建示范点,按照党建示范点的要求,将党的制度上墙,建立了志愿者工时记录薄、党组织活动考勤册等,配备了学习桌、音像设备,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制定了学习配档表,发放了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为丰富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精心组织谋划开展“爱绿护绿”活动,自今年4月份以来,开展爱绿护绿志愿监督服务活动。每天分早晚两次到九九乐园捡拾垃圾,并劝导损坏花草树木、乱扔垃圾、宠物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以身示范,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讲文明、树新风”,提高群众文明素养,使九九乐园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干净、更加舒适。身为此项活动的“总指挥”,xx同志几乎每天都去九九乐园,在带头开展活动的同时,及时帮助队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体现了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为推进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探索建立了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根据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由组长负责对志愿者的服务、工时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篇2

从青丝到白发,21年来,有一位老人一直奔走在漫长的助学之路上。用无私谱写暮年之歌,用大爱传递正能量。

xx,xx一中退休教师,今年84岁。1994年退休后,发起民间助学工程。21年来,共筹集资助款3000余万元,使2000多名特困生重返校园。其中他本人捐助10万余元。20**年,xx被评为“xx省十大公益老人”;20**年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名登“中国好人榜”。

“愿每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xx出身贫寒,少年时期隔窗听课的经历让他对失学孩子的命运格外关注。1994年4月,xx一中举行“爱心献同学,真情暖校园”活动,援助25名徘徊在失学边缘的特困生。退休后继续在学校报刊发行站上班的xx得知消息后,当即领下资助12名特困生的任务。其中,他本人出资认领3名学生,每人每年100元,一直到高中毕业。另外9名特困生则是动员亲朋好友去资助,甚至将指标“摊派”给自己的孩子。赖老把这些特困生的切肤之痛一点一滴地讲给亲朋好友们听,一个一个地找人做工作。终于,组织发动了包括离休干部邓剑雄在内的9个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助一”帮助这12名特困生。从那以后,赖老就与资助特困生的义举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民间助学”之路。

赖老除了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资助8名特困生外,还孜孜不倦地做着两件事:一是四处寻找和发动好心人加入资助行动中,他和朋友们建起“民间助学工程”的雏形;另一件是寻找特困生的“下落”。

夏天顶着炎炎烈日,冬天冒着凛冽寒风,除了下雨天,赖老每周都挤出时间,步履匆匆地奔走在xx县的穷乡僻壤,走访特困生家庭,进行实地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情况。赖老的足迹,踏遍了xx所有乡镇的所有行政村,走访了近200所乡村学校,磨破了十多双解放鞋。建立了1800多份特困生档案。

赖老说,决不能再让这些孩子苦下去,决不让贫困扼杀希望,只要他(她)念书,我们将一直资助他(她)读完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1年来,赖老和他的“民间助学工程”在特困生与志愿者之间,搭起了一座爱心桥。在赖老的牵线搭桥下、在好心人的帮扶下,受资助的特困生,也从xx一中扩大到全县18个乡(镇)。甚至武平、上杭、连城的特困生也得到过资助。

“是无数好心人支撑鼓舞着我”

尽管助学工程是纯粹的民间行为,然而爱较真的xx仍然有自己的“章程”:资助的对象必须是孤儿、残疾人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以及生活来源特别困难的孩子。特困生必须由xx亲自去调查考证,有学校和村一级的证明。受助人签字打收条,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学校出具收款证明。资助人的首次款项由xx当面转交,详细交待要注意的问题,之后由资助人和受助人直接往来。

助学工程刚开始,一位老友找到了xx,委婉地提出请他帮助一位亲戚的孩子。经过家访调查,这个学生并不符合条件,xx毫不客气地数落老友。道是无情更有情,xx用无私和正直昭示了自己不变的初衷。

xx市84岁的老人王增修,从1996年开始资助河田中学学生小邱,1998年小邱考上xx师范,联系地址变动,老人家不放心,怕资助的款项到不了小邱的手中,特地从xx来到xx住了三天。小邱告诉他每月的生活费一分不少按时收到,小邱的班主任也把每学期交的学费记录给老人看,上面有领款学生签名、监督老师证明、款项交付日期。看到这些,王增修情不自禁地说:“赖老师的工作这么认真细致,我们资助人没有理由不放心。”

媒体对赖老的xx“民间助学工程”活动报道后,在赖老精神的感召下,天南海北的好心人主动找到赖老,请求认领特困生,他们当中有干部、个体户、军人、记者和企业家,还有外籍华人,不断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广西、XXX、天津、XXX等地的志愿者加入,参加助学义举的人数逾千人。爱的暖流在各城市和xx的乡村碧野间缓缓流溢。

晋江某服装企业老板吴栋飞,从20**年起先后赞助了20多个特困生;20**年,晋江某企业负责人庄美娥也一次性赞助了10个特困生;XXX某企业负责人孙吉龙先后赞助了30个特困生;xx县公安局干警郑凯亮发动5个兄弟姐妹每个人赞助一个特困生;xx县某加油站负责人王先生和弟弟两人一起赞助了20个特困生;xx县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张秋生赞助了18个特困生;在XXX经商的xx河田籍企业家陈清印先后赞助了20多个特困生;20**年9月,XXX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主动与xx联系,在xx二中高一新生中挑选成绩优秀、家庭特困的学生,成立“珍珠班”,给予赞助高中三年学费并补助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费,至今,已连续6年,360名特困生受益;20**年9月,石狮市青年企业家徐管军、王丽环等人组成的慧通TA2爱心团队多方筹资赞助xx县红山乡山车小学10万元,并通过xx赞助了16个特困生的生活费......

21年的扶贫助学,xx的身边汇聚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爱的洪流向世人昭示了善良和公益的力量。面对着这一切,xx总是发自肺腑地说:“我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感谢所有的好心人,是他们在身后支撑着我、鼓舞着我,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动力源泉。”

“受助学生回报社会,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不但要资助这些特困生上学,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在赖老的助学理念中,他特别强调“感恩”,让特困生常怀感恩之情、报恩之志。

赖老时常嘱咐受助学生,要定期向资助的恩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成长情况,表达感恩之情。每到双休日,赖老就带着xx一中的受助特困生提着水桶,拿着抹布,帮助五保户、孤寡老人挑水,打扫卫生。

爱心在延续,救助有接力。在赖老的引导下,经过赖老民间助学工程救助的近百个特困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他们不忘自己成长的经历,不忘回报社会,接过了爱心的火炬,成为捐资助学的热心人。

一位从高一到大学赖老资助了7年的特困生,大学毕业后,给赖老汇来1000元和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把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了母亲,她养育我不容易,我要孝顺她。第二个月工资我汇给您,您把它资助给要救济的特困生吧!别人帮我,我帮别人。”

来自河田农村的王学荣,是第一批受到赖老牵线资助的特困生。他考上XXX大学后,发动系里的80多名大学生,每月省些饭菜钱,资助了濯田、大同、涂坊、河田等农村中学的12名特困生。

李xx也是靠“一助一”救助坚持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后,担任了中学教师。她联络了11个同学,每月以“惟良”的名义,凑齐60元寄给濯田龙田村的林太平同学。李xx说,只有经过寒冬的人,才知道什么叫贫困。

毕业后在xx一家公司工作的曹先明,是赖老自己挂钩资助的学生。赖老从自己不多的退休金中,每月50元,一直帮助小曹读到XXX大学毕业。如今,小曹加入捐资队伍中,帮扶2名特困生。

特困生谢家亭,从高一到大学毕业,都受到助学工程的捐资,如今在XXX工作,他帮忙资助xx河田中街2名特困生兄弟,每人每月100元。

xx职业学院的黄冬兰、李水兰老师,也是受资助完成学业的。如今,她们自己也各资助一名特困生,还各自发动班上同学资助了合计4名特困生。

这是一项不断接力的爱,这种连绵不断的爱链接了上千个家庭。通过这样的播种、传递,爱心在无限地扩大、延续。

看到资助的特困生改变了命运,并成为捐资助学的热心人,赖老别提有多高兴。他说:“这些特困生毕业后,回报社会,对我是最大的安慰。他们的行为,比黄金更可贵。”

“除非倒下,否则我不会停步”.

20**年11月27日,新西兰首任女总理珍妮.玛丽.希普利女士和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先生一行来到xx考察参观。当女总理了解到83岁的xx仍然在为贫困学子孜孜不倦、四处奔波的事迹后,这位世界政坛的女强人紧握着xx的手,动容地对xx说:“您高尚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xx的老伴早年就因病去世。为了民间助学工程,他选择了离开儿女,独自一人住在学校。此后,他每天蹬着一辆三轮自行车把学校的邮件送到邮局,再从邮局领回当日的报刊,登记、分发,报酬有限。退休金加上这份微薄的酬劳,就是xx生活的所有经费来源。xx拼命为孩子创造条件上学,自己却从不讲究吃穿。“当时退休金每月才236元,省吃俭用,不添新衣,青菜豆腐也是一样过,有时候一盆盐水煮黄豆,可以吃上一个星期。”一副老花镜断了一条腿自己修理好照样戴。

xx从年青时代就酷爱收藏,种植花卉盆景。然而自从民间助学工程开始运行以来,他就无暇顾及那些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贝”了。他瞅空就往特困生家中跑,搞调查、建立特困生档案。随着救助的特困生逐年增多,资金的来源越来越困难,他每天为了这些事发愁,四处求援。以致于数百盆精美的盆景长满了杂草,一些珍稀的花卉也枯死殆尽。当许多亲友问他到底图什么时?xx就会喃喃自语道:“凡事总是有得有失,能换回孩子们的学业,扶持一个贫困家庭,是我最快乐的事。”

长年为特困生的事奔忙劳累,体力严重透支,加上营养不良,使得年事已高的xx身体每况愈下。20**年冬天,他从一位山区特困生家中回来,忙着分发第二天的报刊,又饿又累的他竟然仆倒在地,磕断了一颗门牙。亲人们担心xx的身体,都劝他适可而止,心疼他的儿女甚至为此和他闹“别扭”,可xx说:“我没办法不去拼,看到那些可怜的孩子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要是能年轻二十岁多好,我就可以多为孩子们办点事。读不上书,那是关系一辈子的事啊!”20**年夏天,在调查特困生的中巴车上突发脑梗,紧急抢救住院治疗后他却仍然义无反顾,儿孙们心疼得泪水涟涟。

xx的头发、眉毛和胡子都已雪白,牙齿也几乎掉光了。但人生暮年的苍凉没有削减他的勇气和信心,他像一个意志坚定久摧不垮的“铁人”,21年如一日,扶贫助学风雨无阻。这个耄耋老人淡然如水而又炽烈如火的心路历程,充分展现了一名退休干部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篇3

xx是一个主动要求提前从一线退到二线的干部,是全区孤寡老人的孝顺儿女,他是年过半百却为了老年事业把一年中70%的时间常驻敬老院的长者,他工作38载,牢记“群众是根,以民为本,勤勉孝敬老人”的服务理念,书写着自己朴实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把“百善孝为先,院长责如山”为座右铭的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主任孙盛伟。

他曾主抓过扶贫工作,短短三个月,他足迹走遍所在四镇一乡、380户孤寡老人、特困户家中,为区委、区政府扶贫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抓过老年星光工程。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便组织80多个社区建起了一批夺目的社区福利设施,为社区老人文化娱乐、康复健身提供了平台;

他曾扶持过数所民营老年公寓,为他们初始创办送去党的优惠政策,为下岗职工就业出谋划策,目前这些民营老年公寓已成为道里区的骨干养老机构;他在道里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岗位上,以真诚热情将一大批老艺术家、表演家、摄影家、民间艺人通过邻居节的大舞台整合起来,充分展示老年人的艺术才干;开展社区创“六小”(小剧团、小舞台、小乐队、小书屋等)、“五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工人、老革命)讲坛,为老有所为竭尽全力。在新中国60华诞到来之际,还为社区老年艺术团、工会老劳模创作了《辉煌天地间》、《英模赞》等歌曲,巡回演出,深受中老年人喜爱,并在2019年市第六届合唱团比赛获得好成绩。

在此期间,他全身心的演绎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为道里区的老年事业长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成绩斐然。哈尔滨电视台《新闻瞭望》就是以《扶贫日记》为题,全方位报道了道里区的扶贫工作。2019年省市《老年星光工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都是在道里区召开。2019年他获得了四年一届的黑龙江省民政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9年11月,为了老年人福利事业,他主动请缨,提前“转业”,辞去宣传部副部长职务,来到区敬老服务中心当主任。他以“做老人好儿女”为宗旨,坚定不移易地贯彻区委、区政府“宜居先行区”的方略,大处为老人办实事,小处为老人办好事。全力打造“亲情、文化、康复、绿色、旅游、科学”六大养老品牌,短短一年时间内形成了让入住老人舒心、老人儿女放心、员工尽孝心的良好氛围。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篇4

贺xx,女,汉族,196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河南尉氏人,1984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入党,202-年4月退休。她先后担任连队技术员、副连长、连长、指导员、社区、机关书记等职务。

一、甘于奉献,务实工作

202-年,从团机关退休后的她担任起了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她以老干部工作为依托,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她经常为了给学生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奔波于学校和连队,和团“五老”成员一起组织开展了“优良传统报告会”、“道德教育报告会”等多项活动,并组建“网吧义务监督员”、“假日学校辅导员”队伍,较好地发挥了“五老”的专长和优势,从而达到了老有所为的目标。她经常深入连队、社区、机关、学校,走访青年学生、家长,全面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生活和学习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主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探讨并解决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问题;她参与开展团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国史、民族团结教育、法律讲谈、军垦传统文化现身说法,累计11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800人次。

二、率先垂范,发挥余热

自她担任团退休一支部书记以来,大力加强党支部政治、思想、组织建设,认真抓好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离退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一)找准结合点,积极发挥好夕阳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及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退休老党员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把老干部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组织支部退休人员参观团露天博物馆,现场讲解团场发展史、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以此让退休党员干部亲身体验感受几十年来团场经济新发展、新变化给职工带来的巨大变化;组织支部退休党员开展“我看团场新变化,建言献策十九大”、“助力34团快速发展”、“七一”为党旗增添光彩、“重温入党誓词·牢记使命担当”等座谈交流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重大纪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老同志畅谈团场改革发展变化,为“留住老团场的‘底片’,建好新铁干里克的‘客厅’”等方面建言献策,及时为团党委及各部门了解真实情况、科学决策部署、改进推动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二)“党支部+银发志愿”主题党日结对帮扶促和谐。她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注重发扬老同志“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的精神,在保重身体、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组建成立老干部老党员银龄帮扶新职工服务队,深入连队、社区,宣传兵团向南发展政策、积极结对新职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鼓励新职工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促进和谐团场发挥作用、贡献力量。团退休一党支部共结对新职工16对,在生活上为新职工提供帮助,棉花红枣种植上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绝大部分新职工现已熟悉并掌握棉花、红枣的种植技能,种植稳定率达到100%,成为团场的又一道生力军风景线。

(三)慷慨奉献,助力疫情防控。在年初的疫情期间,她作为退休一支部书记向党支部发起了一场抗击疫情助力捐款行动。捐款行动一发起,就得到了全体党员的积极响应,老党员们迅速利用微信、电话开展爱心捐款活动,主动奉献爱心。不能用微信支付捐款的老同志,纷纷让儿女或者其他同事帮着捐款。他们说:“爱心不分大小、善意不分先后。在这非常时期,举国之力都在抗疫,我们这些退休老党员虽不能像医务人员、人民子弟兵那样冲在抗疫前线,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一点绵薄之力!”这次党支部收到慷慨解囊捐款520元,展现了退休老同志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三、加强学习,热心公益

202-年,她从机关一支部书记退休以后,并没有因此停止和放松学习,而是树立“主动学、终身学”的理念,始终坚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坚持学习老干部制度,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密切关注团党委作出的重大工作决策和部署,时常把团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特别是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中,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自身独特优势,尽个人所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间,她坚持做好个人防护,认真学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并主动承担商住五栋楼栋长工作,即时摸排居民详细信息,对每天的检测体温、上报各类摸排材料做到准确无误,配合社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她利用入户、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为居民讲解防疫知识,担当义务宣传员和监督员;帮助居民订购生活用品,手把手教他们利用手机学习防疫知识,及时传达各类信息,稳定居民思想情绪,使大家能够在不允许出门和下楼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活。

贺xx自退休以来,“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加强理论修养,保持党员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有所为,展现了一位老党员的高尚情操。她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最美老干部事迹材料篇5

每天,在xx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收发室的某一时间段,师生们总会看到一位面庞俊朗,精神矍铄,满头白发的老者,雷打不动地到传达室退休办的报箱中取出报纸,他就是学院退休的原后勤处书记、老共产党员xx。

一九四六年出生的查老在任职期间便酷爱读书,天性乐观,深得师生的爱戴。学院的后勤工作就如小巷总理一般,学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得管,平时需要对外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更可以为自己捞些好处。然而,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告诫自己身为党的干部,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决不给党的脸上抹黑,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学院有人背地里称他“木处长”,有人以他为原形写了1篇文章,题为“莫科长”(电力机车报1994年7月25日)。

退休后的查老认为,人退休决不意味着“三个饱二个倒”地走向坟地,而是工作环境变了,人生的时间可由自己来安排了,可以来耕耘自己的“自留地”,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读书、唱歌、摄影......;还可以为学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党为民发挥自己的余热,为xx的发展做点事情,这可以防止患上“政治老年痴呆症”。

做学习楷模,影响身边人。党的十八召开以来,查老认真地学习党中央的文件,并把院退管处的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xx晚报》等定时地夹到退休员工活动室的报架上,供大家阅读。夹报纸的这份工作是他毛遂自荐找来的义务工作,他一做就是好多年。他常对人说:“每天学习、读报如同人要吃饭一样。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支撑,要有一点理想和信念。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能战胜千难万险,战胜敌人,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和人民的支持。”

在学院开展三严三实的学习中,他不但自己认真学习,做笔记、写心得,还再三叮嘱子女认真学习党中央文件精神,并鼓励他们多讲多谈学习体会。查老认为孩子们的生活五彩斑澜,不学习就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下一代人,不对他们经常地注入反腐教育的预防针,将有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正如纪实片《永远在路上》,以铁的事实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要想党风清正、廉洁,必须从小事做起,才能防微杜渐;小善要为之,小恶一定不能为,才能永保革命青春。

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中央文件,退管处要求退休员工写写心得、体会。查老便结合学院的实际写了1篇文章,被选上了xx教育网,受到领导的表扬。党中央开展“两学一做”的学习,他认真地对照党员要求写出心得、体会,被评为了二等奖并上了学院的院报。

做行动表率,关心老同志。退休后,查老担起了退休管理处的小组长工作,别人笑他降级了。他却十分认真地当回事干,每一次的活动、学习、通知,他会尽可能地一个个通知到位。离学院较远的员工家,他则利用晚上散步的方式进行走访通知。

xx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退休的员工有好几百人。查老只要听到学院退休员工生病住院,他都会积极与退管处的其他同志一同去慰问。由于学院还有不少独居的退休老人,退管处年年都会组织走访、慰问,查老几乎每次都会参与。有一年的春节走访,正赶上冰天雪地,查老同其他同志一道背着慰问品一家一家地送到老员工们的手中,这些老员工接到慰问品后甚是感动,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做快乐老人,增添正能量。七十岁的查老,当别人问起他的年龄时,他总会爽朗地对别人说“我今年三十五公岁!”他牢记母亲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七十二岁还学巧!”他的爱人喜欢写文章,许多文章要配一点相片,这项工作一直是孩子们的专利。查老退休后便学起了电脑和相片制作,为爱人的文章配相片,先后被《xx日报》、《xx晚报》采用,他认为给爱人当好秘书也是工作。后来爱人还写了1篇文章《老伴给我当秘书》(见xx日报20**年5月9日)。他还将一些xx湘江风光带的小视频发给曾在xx生活和工作过的朋友和亲人,一起来分享xx的发展成果。他爱唱歌,曾多次参加了xx市举办的各种合唱演出,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他常说xx是第二故乡,只能为自己的故乡添彩,不能抹黑。只要能为故乡xx出一点力的事情,他都会乐此不疲的去做。他退休后,不断将自己的爱好进行拓展。参加《多彩xx》征文,并将打印好的文稿亲自送到xx市委秘书处,当时就受到了肯定和认可。他还参与了xx市两次关于“水文明·湘江美”的征文活动、《光明日报》和XXX省文明委联合举办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征文,并且荣获了三等奖。

查老退休后仍然有点不近“人情”。去年他近七十岁时,孩子要给他办七十岁生日,他说:“三十五公岁不办,要办六十公岁再说!”爱人劝说他时,他则说:“那你送辆车给我好了,这样还可以拉动内需。”他的爱人便写了篇《老公七十不办酒,让我送他一辆车》。(见xx日报20**年7月15日)。

查老不论是在职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特别是退休后仍然继续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常说:“一个人的信念是生活的根本,党员宣誓时就决定了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313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