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课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基层治理
党课讲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基层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基层治理,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关键,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引领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推动“支部建在小区上”“支部建在网格上”“支部建在楼道上”等做法,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把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前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乡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有关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以“关键少数”为重点的党员队伍建设,以刀刃向内的巨大勇气和自我革命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权思想和行为,以及不担当不作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严重脱离群众、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增强社会公信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赢得民心。
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以党建带群建,建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注重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依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各类组织章程,确保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体和经营主体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制度。
二、坚持人民至上,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最大靠山。城乡基层治理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定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公共服务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基本职能和基本要求,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实现社会平安和谐的一把公开讲话。城乡基层治理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处于公共服务的前沿阵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的党群政群关系。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源于浙江的“枫桥经验”,它在各个时期都是适用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做好了,处理得有条不紊,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这个国家就好,家和万事兴,解决问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把服务挺在前面,贯穿城乡基层治理全过程。坚持以民意为导向,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浙江省诸暨市根据老年人占户籍人口30.1%的实际,把满足老年人“不离乡土”的养老需求作为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突破口,推动爱心助餐向爱心助老转变,打造“一站式”爱心助老综合体,推动居养中心向乐享空间转变,打造“乐龄中心”“乐龄之家”“乐龄小院”“乐龄管家”等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乐享空间,打造智慧养老新业态,提供养老定制化服务,真正让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杭州市临安区的“天目医享·乡村医疗优质共享”改革项目聚焦山区群众看病“四难”问题,重点打造集体检、诊疗、配药及医保结算于一体的全闭环便利化基层医疗服务新模式,实现山区群众“小病不出村、健康有管家、重塑乡村医生”的目标等。
坚持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广泛、更充分、更直接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要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形成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三、坚持矛盾不上交,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矛盾不上交”是“枫桥经验”的初心和本义,坚持矛盾不上交、防范化解矛盾风险仍然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又要坚信矛盾是可以转化、可以化解的。这是坚持矛盾不上交的内在逻辑。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立足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涉及思想观念转变和利益关系调整,容易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风险,而且矛盾纠纷的跨界性、关联性、复杂性增强,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形式,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新时代新征程,要强化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和依法调解等理念,推动诉源治理、访源治理、警源治理,推进调解工作法治化,加快调解立法,完善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制度,建立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防患于未然。
善于运用矛盾规律和矛盾法则来解决矛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如何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问题、矛盾风险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领导干部主动下访和开门接访,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深入践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由“情理法”向“法理情”转变,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善于运用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基层矛盾,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在深入协商中凝聚广泛共识,求得最大公约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四、坚持“三治结合”,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浙江桐乡的创造性实践,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正如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要总结推广这一成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枫桥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村民选举依法办、百姓的事由百姓商量办、大家的事让大家一起办、村里的事照村规民约办、村干部的事在村民监督下办”的基层民主自治模式,推进了民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基层民主的发展。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和民主自治能力,让人民群众更广泛、更充分、更直接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城乡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建立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把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完善以公序良俗为核心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行业规章等社会性规范,实现“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相结合,软硬兼施、刚柔并济,让法治既有力量又有温度,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为城乡基层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立足崇德向善,建立健全社会、学校、家庭德治体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家风家训、礼俗礼仪、道德模范和乡贤的教化作用,以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来推进和睦家庭、和谐社会建设,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和智治融合有机统一起来,更加注重科技支撑、数字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将智治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的各个方面,全面深化城乡基层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智能化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搭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城乡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不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使城乡基层治理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五、坚持平安不出事,全面深化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推动下,在平安枫桥到平安浙江再到平安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生成,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平安不出事”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平安建设的总要求,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总抓手,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科学把握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一是起点站位更高,从“小治安”迈向“大平安”,再到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法治化程度更高,坚持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一体推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提升平安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三是科技水平更高,实现由过去的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到以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推动平安建设,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平安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四是建设能力更高,更加注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战略谋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防范化解矛盾风险能力、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五是目标要求更高,实现由原来“五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安康)“六个确保”(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运行稳健、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社会公共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目标要求,到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总抓手,从城乡基层治理的实际出发,深入开展更高水平的平安系列创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一个省的平安建设工作必然要从一个乡镇、一个社区、一座城市入手,细节和局部是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平安浙江”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概念。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平安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以小平安汇聚大平安,加快从一时一域静态安全到全域全程动态安全、从可知可感面上安全到舒心放心本质安全、从除险清患维护安全到主动防控塑造安全的转变跃升,以高水平平安保障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坚持强基导向,确保城乡基层治理坚如磐石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新时代“枫桥经验”来自基层的创造,始终立足基层、扎根基层。城乡基层治理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确保城乡治理基础坚如磐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城乡基层治理面临上级要求和群众诉求的双重压力,“小马拉大车”成为长期困扰城乡基层的突出问题。因此,要加强基层建设,按照“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思路,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城乡基层政权管理体制,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到基层,在基层职能的定位、机构的设置、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真正强起来。加强基础建设,把矛盾风险的排查、化解、管控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把数据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建立完善城乡基层矛盾风险的排查化解机制,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风险点、风险源,特别是容易引发矛盾风险的人、事、物、场所、单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推动基层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基层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探索建立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建好用好城乡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和在线培训平台,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城乡基层治理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城乡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同时,下决心为基层破难解忧、减负增效,从思想理念、制度设计、政策导向等各方面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基层,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不断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