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意识形态重要论述党课(汇总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70334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意识形态重要论述党课(汇总10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2学习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5【第一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同时要看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仍然面临复杂而艰巨的挑战,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推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及时坚决同网络空间错误思潮展开斗争。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要勇担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责任,及时主动与错误思潮展开斗争,成为用网治网的行家里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自身明辨、批驳错误社会思潮的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二是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对哪些方面需要重兵把守、严防严守都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明确网络属地责任和网络主体责任,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实。三是强化互联网思维以适应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情况、新要求。要积极谋划、推动、引导网络舆论斗争,严密防范抑制网络攻击渗透行为。按照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坚决依法处理。切实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研判工作,建好应急预案,做好线上线下工作,着力提升自身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和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供给更多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内容。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把握好时效度,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全媒体的成就宣传与形势解读;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主动设置议题,满足网民信息需求,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供优质内容。要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依托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丰富内容,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及各类代表性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加强现实主义体裁、重大革命和历史体裁、爱国主义体裁、青少年体裁等网络文化文艺作品创作,提升作品数量和质量。要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公开征集扶持活动,大力推动“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网络优质内容创作者扶持计划”等一系列优质内容建设工作,让主流思想文化主导网络空间,丰富网民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能。主动适应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传播语境,契合智能化、互动化、场景化的网络媒体传播特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表达。一是以融合技术推动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化。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主流媒体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引导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二是以互动沟通交流实现语言语态的大众化。创新表达方式,使用生动活泼、易于传播的大众话语,增强信息传播的鲜活性和亲近性,使传播更具感染力和文化魅力,提高公众认同。三是以技术创新推动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化。用好全媒体传播手段,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以图文、视频、交互融合产品等全息形态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内容表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吸引力,使主流媒体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黏性不断增强。

发挥信息技术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把控的驱动作用。网络空间是一个技术与社会相互交融的新场域。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不仅要重视理念与手段,还要以技术提升治理水平。一是及时更新采集技术以提高风险数据汇总效率。可借助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对各类风险数据进行搜集与挖掘,同时要看到网络空间数据的指数级增长现状与趋势,紧跟前沿技术,更新、优化数据挖掘与收集技术。二是借助数据预处理技术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对采集到的风险数据进行分析时,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效清洗海量冗余数据,保证意识形态风险数据的精准可靠,也可借助区块链等技术使相关数据免受窃取、攻击、恶意编辑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相关数据的安全。三是运用云计算提高对风险数据的分析效能。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搭建数据分析软件平台,不仅能高效分析数据信息,还能为需求方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据分析产品与服务,实现计算服务和软件服务的有机衔接。要注重提升运用云计算技术的能力,优化网络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方法与效能。

打造高素质复合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势,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多元吸纳人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优秀的高质量复合型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要加强业务培训。结合社会热点难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开展业务培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互联网前沿理论与技术学习,提升网络应用能力和敏感性,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水平。二要通过创新与完善人事制度、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壮大人才队伍。加强网络统一战线工作,建立人才流动、薪酬等制度,凝聚优秀人才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及管理部门。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整体规划,推动人才发展、激发人才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活力。三要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网络舆论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亮出旗帜,对模糊认识进行引导,对错误言论进行驳斥。尤其重视鼓励高校学生利用所知所学进行正面发声、理性思辨,传播网络正能量。

2022年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5【第二篇】

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xx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三、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要把握时度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斗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要善用事实说话。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将扎实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说服力强的党史好声音、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形成系统合力,根据斗争对象,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是采用文章批驳、公开澄清还是宣传攻势,要提前判断、预有准备;要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调整时、度、效,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掌握斗争主导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三是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问题。要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对于政治原则问题,要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对思想认识不足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打棍子、扣帽子,而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对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出现的争鸣,要用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用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以理服人。四是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注重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写科学、写透彻、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写准确、写鲜活、写出历史感。以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五)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重点——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大力反对网上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发展变化趋势,提高懂网用网管网能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助力。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网。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统筹发挥“三微一端”等网络阵地功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审美规律和传播特点,把握“重大题材轻传播、深刻道理浅叙述”的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题主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制作一批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作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克服自说自话式的表面繁荣和审美疲劳,进一步扩大党史和文献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六)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提高斗争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斗争能力、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基础。一是要政治过硬。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讲,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因此,要特别注意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同时,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断,要及时跟进学习、加深理解认识,将最新的论断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素质过硬。首先,政治鉴别力要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中,真假交织、虚实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其次,时代敏锐性要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眼界思维、加快知识迭代,特别是要深学网、真懂网、勤上网、会用网、能管网、善治网,更好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三是要本领过硬。要有“本领恐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牢业务基本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度,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在业务工作中要以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为衡量标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写出的文章要有新的时代特点、新的表述形式、新的语言词汇;尤其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范文(精编14篇)【第三篇】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我们党伟大斗争的前沿阵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要把握时度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斗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要善用事实说话。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将扎实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说服力强的党史好声音、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形成系统合力,根据斗争对象,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是采用文章批驳、公开澄清还是宣传攻势,要提前判断、预有准备;要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调整时、度、效,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掌握斗争主导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三是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问题。要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对于政治原则问题,要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对思想认识不足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打棍子、扣帽子,而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对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出现的争鸣,要用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用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以理服人。四是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注重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写科学、写透彻、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写准确、写鲜活、写出历史感。以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五)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重点——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大力反对网上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发展变化趋势,提高懂网用网管网能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助力。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网。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统筹发挥“三微一端”等网络阵地功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审美规律和传播特点,把握“重大题材轻传播、深刻道理浅叙述”的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题主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制作一批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作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克服自说自话式的表面繁荣和审美疲劳,进一步扩大党史和文献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六)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提高斗争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斗争能力、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基础。一是要政治过硬。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讲,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因此,要特别注意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同时,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断,要及时跟进学习、加深理解认识,将最新的论断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素质过硬。首先,政治鉴别力要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中,真假交织、虚实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其次,时代敏锐性要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眼界思维、加快知识迭代,特别是要深学网、真懂网、勤上网、会用网、能管网、善治网,更好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三是要本领过硬。要有“本领恐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牢业务基本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度,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在业务工作中要以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为衡量标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写出的文章要有新的时代特点、新的表述形式、新的语言词汇;尤其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党存史述史、树碑立传、传经弘道的重要作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统领,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党史和文献工作者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集体学习会上,林少春、王莉霞、白玉刚、孟凡利、段志强、张恩惠、郑宏范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重点发言,交流了心得体会,提出了意见建议。其他中心组成员作了书面发言。

石泰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其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

石泰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警觉,认清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认清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须臾不可懈怠放松,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树立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紧盯重点领域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抓好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切实做到有力有效管控风险。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坚决守好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管、用、防并举,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确保网络安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融入党委日常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全面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基础,真正把党管意识形态要求全面具体落到实处。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科学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任务,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特征,突出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要求和工作重点,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从政党、国家、民族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极端重要,就是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思想的力量、忽视意识形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当前,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心铸魂的作用,为实现新的伟大飞跃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两个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思接千载,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两个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要将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要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以及“失语”“失踪”“失声”的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就要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切实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实现“两个巩固”,就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面向新时代,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通过锻造信仰认同、增强理论认同、汇聚价值认同、凝聚利益认同、形成话语认同、营造情感认同等途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凝聚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特征作出精辟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做的是政治工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性上层建筑和观念性上层建筑。所谓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正如恩格斯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言,意识形态就是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作为政治的观念体系是意识形态最集中,也是最根本的呈现形式。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就是政治工作。人民作为真正的英雄,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民心向背决定着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牢固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因此,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表明讲政治和聚民心是内在统一的。既不能以讲政治为理由,泛化意识形态,走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老路,撕裂共识,扰乱民心;也不能以聚民心为借口,淡化意识形态,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偏离方向,动摇根基。

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以立为本、立破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与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要求。一是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讲。不要躲躲闪闪、含糊其辞。”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和研究导向。从本质上说,我们党作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二是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我国社会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通过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有效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赢得伟大斗争的胜利。三是举旗亮剑、敢于担当。当前,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形势向上向好,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会长期存在,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面对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等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攻击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想,必须旗帜鲜明地当战士、不当绅士,敢抓敢管、敢于亮剑,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善于斗争,打好主动仗,赢得主动权。

意识形态工作要着力做好新闻舆论、网络传播、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统揽意识形态工作全局,聚焦意识形态重点领域,对新闻舆论、网络传播、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等重点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新闻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担负起“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关于网络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关于文艺创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高校和党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内的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重要要求。高校要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党校要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姓“马”姓“共”,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

意识形态工作要把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

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的高度,反复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抓在手里。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他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全党动手。要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另一方面,面对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在行使意识形态领导权和管理权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化、一刀切。他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针对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习近平总书记则强调,要守住红色地带,坚决管控黑色地带,大张旗鼓地争取灰色地带。

意识形态工作要抓好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密切关注意识形态工作外部舆论环境的深刻变革,反复强调要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要求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检验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坏,不是看口号喊得响不响,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作为判断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内容创新,就要学会讲故事,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手段创新,就要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运用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等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看待的,是把它看成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的重要方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意识形态工作做好了,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地向前推进。不然的话,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那是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就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又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而是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群体性。即意识形态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这个群体的行动。

二是系统性。即意识形态不是支离破碎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理论体系。

三是历史性。即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总是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据上述理解,可以说,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是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工作,在我国主要是指舆论、宣传、媒体领域方面的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组织动员功能。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要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就要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去影响其成员的思想观念,使之认同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的思想观念,然后采取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如果成员们的思想观念不统一,其行为是无法一致的。所以,通过意识形态工作使思想观念统一起来,这是动员组织成员、凝聚组织力量的基础。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方向引导功能。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能有所指望,才能知所趋赴。主义就是一种思想观念、是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引导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所提倡的“主义”,跟随组织所高举的旗帜,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前进,共同去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政治认同功能。现代社会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最根本的来源在于民众的认同。民众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而民众认同作为一种政治认同,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认同。民众认同了某个政党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施政方略,也就为某个政党提供了合法性。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让民众接受执政党的政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从而认同、拥护、支持这个政党执政。如果意识形态工作做不好,导致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弱化,就会动摇执政党的执政根基。

第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利益整合功能。利益整合功能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一定的政党能通过意识形态工作去处理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则是有差异的,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整合功能,引导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协调好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团结。第二层意思是指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来处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它们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激化,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意识形态工作的这些功能,就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主要表现,也就是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些表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就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的表现;是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表现。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凝聚全国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所要坚持的一种“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高举的一面旗帜,它将把我们引领到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去,把全国人民的行动引导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战略高度,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管好方向,把好导向,是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第一位的责任。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再次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重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些重要论述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工作方向、强化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工作关键是要理直气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用“一个必须,四个牢牢”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管意识形态,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判研形势作为增强战略预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为整合好各方力量,掌握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和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破并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阵地管理不懈怠”。围绕网络舆论阵地管理,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围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调“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围绕社科理论阵地管理,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都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围绕文艺工作,强调“要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绝不给有害的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拉起“高压线”,把好“准入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框架,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制度规定。在国家立法中体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使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

以政治巡视倒逼意识形态责任落实。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巡视和监督检查,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从十八届中央第十一轮巡视开始,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工作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巡视有效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

话语权是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话语体系,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国内国际话语权呈现战略主动态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绩,进一步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权。

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党中央着力加快提升网络发展战略规划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正面宣传,多次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原则要求,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西方一些舆论“捧杀”“棒杀”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面回应西方“修昔底德陷阱”等,变被动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等,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为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看待的,是把它看成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的重要方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只有意识形态工作做好了,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地向前推进。不然的话,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那是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就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又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而是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群体性。即意识形态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这个群体的行动。

二是系统性。即意识形态不是支离破碎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理论体系。

三是历史性。即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总是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据上述理解,可以说,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是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工作,在我国主要是指舆论、宣传、媒体领域方面的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组织动员功能。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要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就要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去影响其成员的思想观念,使之认同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的思想观念,然后采取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如果成员们的思想观念不统一,其行为是无法一致的。所以,通过意识形态工作使思想观念统一起来,这是动员组织成员、凝聚组织力量的基础。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方向引导功能。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能有所指望,才能知所趋赴。主义就是一种思想观念、是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引导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所提倡的“主义”,跟随组织所高举的旗帜,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前进,共同去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政治认同功能。现代社会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最根本的来源在于民众的认同。民众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而民众认同作为一种政治认同,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认同。民众认同了某个政党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施政方略,也就为某个政党提供了合法性。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让民众接受执政党的政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从而认同、拥护、支持这个政党执政。如果意识形态工作做不好,导致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弱化,就会动摇执政党的执政根基。

第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利益整合功能。利益整合功能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一定的政党能通过意识形态工作去处理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则是有差异的,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整合功能,引导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协调好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团结。第二层意思是指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来处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它们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激化,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意识形态工作的这些功能,就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主要表现,也就是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些表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就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的表现;是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表现。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凝聚全国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所要坚持的一种“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高举的一面旗帜,它将把我们引领到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去,把全国人民的行动引导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第四篇】

一手硬、一手软,那是建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等就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又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而是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群体性。即意识形态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这个群体的行动。

二是系统性。即意识形态不是支离破碎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思想理论体系。

三是历史性。即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部分,总是随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

据上述理解,可以说,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是有关思想观念方面的工作,在我国主要是指舆论、宣传、媒体领域方面的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重要、甚至是极端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

首先,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组织动员功能。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的。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要影响其成员的行为,就要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去影响其成员的思想观念,使之认同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的思想观念,然后采取这个政党、国家或组织所要求的行为。如果成员们的思想观念不统一,其行为是无法一致的。所以,通过意识形态工作使思想观念统一起来,这是动员组织成员、凝聚组织力量的基础。

第二,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方向引导功能。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来了,大家才能有所指望,才能知所趋赴。主义就是一种思想观念、是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才能引导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所提倡的“主义”,跟随组织所高举的旗帜,沿着组织确定的方向前进,共同去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三,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政治认同功能。现代社会政党执政的合法性,最根本的来源在于民众的认同。民众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而民众认同作为一种政治认同,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形态的认同。民众认同了某个政党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施政方略,也就为某个政党提供了合法性。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让民众接受执政党的政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从而认同、拥护、支持这个政党执政。如果意识形态工作做不好,导致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弱化,就会动摇执政党的执政根基。

第四,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利益整合功能。利益整合功能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一定的政党能通过意识形态工作去处理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诉求。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利益则是有差异的,需要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整合功能,引导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协调好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巩固统治阶级的团结。第二层意思是指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来处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它们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让它激化,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意识形态工作的这些功能,就是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主要表现,也就是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些表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就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的表现;是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表现。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凝聚全国的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当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所要坚持的一种“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所高举的一面旗帜,它将把我们引领到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去,把全国人民的行动引导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14【第五篇】

政治意识是增强团结统一、凝聚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和全面统领。政治意识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政治意识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政治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忠诚于党、绝对忠诚于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强化了政治意识,才能真正为实现团结统一和高度一致提供思想基础。

大局意识是增强团结统一、凝聚发展动力的重要要求。大局是指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总体要求,大局意识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始终把大局的需要作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所有的言行都要符合大局的发展需要,形成一盘棋的整体思想。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地把握大局的要求。大局是一个抽象概念,认清大局需要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和正确概括的过程,把握大局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和正确判断。同时,大局也是个相对的概念,它要求我们要学会在比较中正确地识别和把握大局。二是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心怀全局,以全局为重,同时要兼顾各个局部;另一方面要使各个局部服从全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对待和处理局部问题。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大局意识要求每个人要自觉从整体利益的需求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凝聚更大能量,实现整体的团结统一,以便真正提高整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核心意识是增强团结统一、凝聚发展动力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生活或工作中,核心意识对我们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了核心意识才能抓住工作中的重点,才能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强化核心意识,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一,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每个党员干部要继续做出不懈努力,必须时刻把这一点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其二,要努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三,要时刻抓住推动工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每个党员的作用是要通过具体工作体现出来的,抓住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惠,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爱戴,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上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形成促进各项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繁荣和发展。

看齐意识是增强团结统一、凝聚发展动力的具体保障。一个队伍要整齐,就必须要有明确并为大家公认的标准,人人都能按照这个统一的标准去做,相互看齐。这就需要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看齐意识。培养看齐意识要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看齐的标准。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具体包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各项纪律、基本要求和具体规定,党的章程,各种行政法规等,所有这些内容都是衡量每个党员言行的明确标准,每个党员的言行必须符合这些具体内容的规定。二是要从严要求自己。在党纪、党规面前,每个党员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纪、党规的要求,特别是在衡量自己言行的具体尺度上要从严掌握,绝不能对自己有半点宽容。从严要求自己正是在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中每个党员应尽的责任。三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能够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这对于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看齐标准十分重要。因为是非问题概括起来会较为清晰,但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往往并不简单、直接,只有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同时,理论学习还能在提高人的理论修养基础上使其更加明理,更容易理解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从而在强化看齐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与整体相互协调的自觉性,这是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使思想中的能量转化为实际发展动力的重要保障。

四个意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化政治意识,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大局意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时刻不要忘记整体利益;强化核心意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抓住重点问题,时刻不要忘记党和人民的需求;强化看齐意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15【第六篇】

9月22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主持会议并交流学习心得。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万荣及全国市长研修学院(部干部学院)、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建设报社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结合实际谈学习体会。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会议,副部长黄艳、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部分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性的认识,为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部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把“讲政治”落实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各环节、各方面、全过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部上下呈现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部党组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组织、精准施策,统筹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努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会议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把意识形态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

会议要求,要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破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找准意识形态工作的立足点,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作为基本职责,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集中力量解决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民生难题,努力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阵地管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新时代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广泛共识、汇聚更强大正能量。

学习总书记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4【第七篇】

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战略高度,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管好方向,把好导向,是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第一位的责任。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再次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重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些重要论述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工作方向、强化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工作关键是要理直气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用“一个必须,四个牢牢”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管意识形态,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判研形势作为增强战略预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为整合好各方力量,掌握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和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破并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阵地管理不懈怠”。围绕网络舆论阵地管理,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围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调“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围绕社科理论阵地管理,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都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围绕文艺工作,强调“要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绝不给有害的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拉起“高压线”,把好“准入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框架,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制度规定。在国家立法中体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使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

以政治巡视倒逼意识形态责任落实。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巡视和监督检查,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从十八届中央第十一轮巡视开始,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工作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巡视有效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

话语权是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话语体系,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国内国际话语权呈现战略主动态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绩,进一步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权。

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党中央着力加快提升网络发展战略规划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正面宣传,多次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原则要求,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西方一些舆论“捧杀”“棒杀”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正面回应西方“修昔底德陷阱”等,变被动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讲好“中国故事”等,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为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指明了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我们党伟大斗争的前沿阵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要把握时度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斗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要善用事实说话。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将扎实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说服力强的党史好声音、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形成系统合力,根据斗争对象,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是采用文章批驳、公开澄清还是宣传攻势,要提前判断、预有准备;要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调整时、度、效,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掌握斗争主导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三是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问题。要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对于政治原则问题,要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对思想认识不足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打棍子、扣帽子,而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对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出现的争鸣,要用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用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以理服人。四是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注重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写科学、写透彻、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写准确、写鲜活、写出历史感。以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五)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重点——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大力反对网上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发展变化趋势,提高懂网用网管网能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助力。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网。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统筹发挥“三微一端”等网络阵地功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审美规律和传播特点,把握“重大题材轻传播、深刻道理浅叙述”的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题主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制作一批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作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克服自说自话式的表面繁荣和审美疲劳,进一步扩大党史和文献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六)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提高斗争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斗争能力、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基础。一是要政治过硬。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讲,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因此,要特别注意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同时,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断,要及时跟进学习、加深理解认识,将最新的论断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素质过硬。首先,政治鉴别力要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中,真假交织、虚实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其次,时代敏锐性要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眼界思维、加快知识迭代,特别是要深学网、真懂网、勤上网、会用网、能管网、善治网,更好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三是要本领过硬。要有“本领恐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牢业务基本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度,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在业务工作中要以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为衡量标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写出的文章要有新的时代特点、新的表述形式、新的语言词汇;尤其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党存史述史、树碑立传、传经弘道的重要作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统领,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党史和文献工作者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主持集体学习并讲话。

集体学习会上,林少春、王莉霞、白玉刚、孟凡利、段志强、张恩惠、郑宏范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作了重点发言,交流了心得体会,提出了意见建议。其他中心组成员作了书面发言。

石泰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把握其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新成效。

石泰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警觉,认清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认清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须臾不可懈怠放松,丝毫不能麻痹大意。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树立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各项工作。要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紧盯重点领域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抓好意识形态风险评估,切实做到有力有效管控风险。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坚决守好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要坚持管、用、防并举,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管理,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确保网络安全。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融入党委日常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全面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基础,真正把党管意识形态要求全面具体落到实处。

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2022学习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5【第八篇】

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战略高度,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出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论述,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把住正确方向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管好方向,把好导向,是党委(党组)抓意识形态工作第一位的责任。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再次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重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些重要论述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工作方向、强化意识形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工作关键是要理直气壮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用“一个必须,四个牢牢”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管意识形态,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把判研形势作为增强战略预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为整合好各方力量,掌握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坚持立破并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出台和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巡视工作安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立破并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关于意识形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阵地管理不懈怠”。围绕网络舆论阵地管理,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围绕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调“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围绕社科理论阵地管理,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等都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围绕文艺工作,强调“要重视文艺阵地建设和管理,坚持守土有责,绝不给有害的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拉起“高压线”,把好“准入关”,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可管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纳入国家治理框架,以党内法规建设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党中央印发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制度规定。在国家立法中体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使建设网络强国、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

以政治巡视倒逼意识形态责任落实。针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巡视和监督检查,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从十八届中央第十一轮巡视开始,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工作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与《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巡视有效推动了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

三、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话语权是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话语体系,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国内国际话语权呈现战略主动态势。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新闻舆论工作具有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多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绩,进一步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提升了意识形态话语权。

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党中央着力加快提升网络发展战略规划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提升我国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上正面宣传,多次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原则要求,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专题党课【第九篇】

我县县域经济实力较弱,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综合指标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通过此次培训,认识到一味的闭门造车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现阶段农民的脱贫致富,除了依靠国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宽路子。可从过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提高效益、扩大就业,从依靠农业转向依靠特色经济和劳动力转移。

(一)因户施策开展技能培训,思想扶贫增强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点定向培训为重点,开展家电维修、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建筑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可使每个乡镇每个村组都有一批农村致富产业发展的技能型带头人。

(二)因地制宜依托产业带动转,就业扶贫拓展收入渠道。推进农业生态园、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搭建更多就业平台,依托旅游景区、农家乐等,组织农民从事导游、餐饮服务、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以拓展他们的收入渠道。

(三)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长效扶贫模式。大胆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合作股份的形式,让贫困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以“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和农民入股等形式发展产业,把单家独户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次培训过程中,参观了崇州市桤泉镇土地合作社与农业服务超市,该镇以村为单位,采取“龙头企业+土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推荐土地规模流转,进行规模化生产。入股农户除年终在提取10%公积金和风险基金后再按股分红。不愿外出打工的农民也可受聘到基地工作,每月有1000多的工资。现在,崇州市桤泉镇不仅改善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还做到了户有增收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也得到改善,新型城乡形态显现。

(四)引导农民创业示范转,发挥金融扶贫作用。优化返乡创业环境,梳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综合运用扶贫贴息、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吸引农民返乡投资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就业创收,以此来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五)构建互联网+农业思维,强化科技扶贫支撑。为服务农村,创新农业,可建立农村电商等营销途径,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颈,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农民通过电商渠道可更优惠的获取农资和城镇制造的各类商品,农产品也可打“绿色生态牌”,走现代农业的路子,通过电商渠道更快的速度、更高的价格销售给加工企业和终端消费者,让农产品足不出户卖到全世界,由输血到造血做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15【第十篇】

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我们党伟大斗争的前沿阵地,历来受到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管住“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极端重要性,其中“笔杆子”主要就是指意识形态工作。在2019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列出了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其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政治和意识形态风险。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亲力亲为,主持召开了多个意识形态相关领域的座谈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带领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保持和发展了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并切实贯彻落实。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一项极端重要”、“三个事关”、“三个关乎”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在总结国际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意识形态风险失控的重大危害。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他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二)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做好“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定位。

(三)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他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指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四)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强调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强调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指出“要压实压紧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这些重要论述为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

(六)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要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在涉及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强调要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把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上向好,理论武装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坚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意识形态管理坚强有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有效掌控,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复杂严峻,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一些西方国家将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偏执于以意识形态划线划圈,对我国极尽污蔑打压之能事。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东升西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些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回潮,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的势头有所加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敌视和排斥。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的战略遏制不会改变,对我国搞“颜色革命”的图谋不会改变,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围堵不会改变。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时间里也难以扭转。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剧了西方一些政客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他们将疫情政治化,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斗争中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无视我国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无私援助,将“枪口”不是对准病毒,反而瞄准中国。大肆散播政治病毒,抹黑中国、“甩锅”中国,炮制所谓“中国病毒论”“中国责任论”“中国赔偿论”等,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污名化;大肆鼓吹疫情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试图炒作“疫情版中国崩溃论”;指责“中国数字造假”,自以为占据“正义高地”;展开舆论战,散布中国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意识形态计划的一部分”;等等。这些来势汹汹的政治病毒背后,包藏着西方一些政客的险恶用心,就是试图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从而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和高度警惕。

(二)从国内来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并必然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

2020年是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严重下滑,社会就业压力不断攀升,因疫返贫致贫风险凸显,粮食能源安全隐患犹存,金融领域风险持续高启,一些地方基层运转受到财政收支掣肘,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第三产业生存“报警”,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创伤急需抚平。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必然会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比如,借疫情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情绪的有之,借热点事件制造对立矛盾的有之。反映出面对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社会舆论的分化、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和复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意识形态工作是“两个准备”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信息化发展及其趋势来看,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速发展,有害信息渗透风险加剧,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运用,隐蔽性更强的暗网、信息加密传输技术、镜像网站和新型穿透技术等的产生,客观上为有害信息渗透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看不见、管不住、删不掉、堵不严的风险凸显;社交媒体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各类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其社交功能,热点舆论可能瞬间实现跨平台传播,应急处置难度不断加大;别有用心的机构和个人运用数据分析指导热点、绑架民意、操纵舆论;伴随着5g商用,其超高速、超短时延、超大容量,将深刻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习惯,新的媒体形态、社交应用可能会应运而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加,对我们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

(四)从党史和文献工作领域来看,意识形态斗争同样尖锐复杂,而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强调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具体表现和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指向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集中在攻击社会主义、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颠覆权威历史结论等方面。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有的攻击社会主义,一味将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统统归结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对社会主义极尽攻击之能事。有的抹黑党史军史,利用大众对历史的模糊认识混淆黑白。有的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互相对立,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以“反思历史”为名,推翻对历史事件的权威结论。二是从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采用伺机炒作、捏造史料、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等方式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有的伪造各式各样的文件、档案、日记、信件、回忆录,在某些真实的事件或文献中夹带私货,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编造耸人听闻的所谓“秘闻”。有的进行学术伪装,以看似周详的论证或考证宣扬错误观点。有的反复“炒冷饭”,用早已站不住脚的旧材料不断炮制新的文章。有的采用“牛皮癣”战术,帖子被删掉后,隔一段时间就改头换面或转换平台再冒出来,屡禁不绝。有的为躲避网络监管,使用各种暗语、隐语、代词。有的对历史文献歪曲解读,以主观臆测和推论取代历史事实。有的专找漏洞,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三是从内容上看,历史虚无主义大都不遗余力地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是我们面对的“重灾区”。通过诋毁、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思想、品格、事迹,达到否定党的历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这对于端正社会认知、依法保护英烈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以言论自由、学术研究、还原历史、人文关怀为幌子,以幽默、时尚为外衣,诋毁党和国家的领袖,污名化革命英烈,颠覆主流价值,消解民族精神,甚至以此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噪音杂音仍时有出现。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乱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坚决反对。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担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守住守好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红线。

(一)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坚定斗争意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

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对党史和文献领域的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毫不犹豫、坚决抵制,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斗争精神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培育斗争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通过理论上的清醒,巩固政治上的坚定,这样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要坚持在重大意识形态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情况,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

(二)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夯实斗争基础——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提供有力支撑。

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是涉及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较量,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至今,这一较量就没有停止过,这一斗争必然是长期的和复杂的。党史和文献战线只有打牢斗争基础,才能在这场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站在风口浪尖上坚决斗争、有力斗争。

夯实斗争基础,一是要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阐释。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编辑好出版好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源头活水和理论武器。二是要加强党史战略性、基础性项目研究。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由于对一些党史重大、争议问题没有定论、拿不出扎实有力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衍生提供了可趁之机。要统筹党史研究力量,加强对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研究,组织编写好中央和地方党史基本著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权威历史和理论依据。三是要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统筹发挥期刊、出版社、网站以及“三微一端”等各类新媒体阵地功能,做强正面宣传,汇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提高党史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挤压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存空间。

(三)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偏航”、不“触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党史和文献工作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党中央作出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有关决定和文件精神、党中央审定的党史基本著作、各大重要时间节点的宣传口径为根本遵循,宣传好、维护好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领袖人物,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一是要把握好基本的政治原则。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和规律,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搞一叶障目,从整体上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二是要把握好根本的政治导向。舆论导向是涉及宣传方向的大问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正确认识、把握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30年后40年不能相互否定。三是要把握好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历史是由事件和人物构成的,因此关注了敏感事件、敏感人物,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也就把握住了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正确方向。当然,事件和人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昨天的人和事。

(四)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策略——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

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在原则问题上要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要把握时度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斗争,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要善用事实说话。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将扎实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说服力强的党史好声音、正能量,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二是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形成系统合力,根据斗争对象,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是采用文章批驳、公开澄清还是宣传攻势,要提前判断、预有准备;要把握斗争火候,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及时调整时、度、效,该热的时候热,该冷的时候冷,掌握斗争主导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三是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问题。要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简单化、一刀切。对于政治原则问题,要毫不犹豫,坚决斗争;对思想认识不足出现的问题,不能随便打棍子、扣帽子,而是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对因学术观点不同而出现的争鸣,要用学术话语体系解决纷争,用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以理服人。四是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注重用历史的细节感动人、鼓舞人,把历史事件写科学、写透彻、写出所以然,把历史人物写准确、写鲜活、写出历史感。以更多角度更多层面的微观研究和历史细节,挫败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攻击。

(五)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把握斗争重点——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大力反对网上历史虚无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方式和发展变化趋势,提高懂网用网管网能力,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释放“最大正能量”,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助力。二是要坚持政治家办网。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统筹发挥“三微一端”等网络阵地功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审美规律和传播特点,把握“重大题材轻传播、深刻道理浅叙述”的原则,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条主题主线,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制作一批面向社会、面向大众、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作品,增加优质内容供给,克服自说自话式的表面繁荣和审美疲劳,进一步扩大党史和文献成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理论和历史成为网络空间主流。

(六)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必须提高斗争能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斗争能力、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基础。一是要政治过硬。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讲,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因此,要特别注意提升政治思想理论素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同时,对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论断,要及时跟进学习、加深理解认识,将最新的论断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二是要素质过硬。首先,政治鉴别力要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性很强,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实践中,真假交织、虚实交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迷惑性。必须增强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其次,时代敏锐性要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眼界思维、加快知识迭代,特别是要深学网、真懂网、勤上网、会用网、能管网、善治网,更好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三是要本领过硬。要有“本领恐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牢业务基本功。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度,用深邃的思想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在业务工作中要以符合时代需要、契合现实国情、满足受众需要为衡量标准,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频共振;写出的文章要有新的时代特点、新的表述形式、新的语言词汇;尤其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将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为党存史述史、树碑立传、传经弘道的重要作用,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统领,坚持底线思维,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善于斗争、善于胜利,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党史和文献工作者的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287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