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专题党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爱美丽发表时间 3013195

 

专题党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自“新质生产力”这个词汇提出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面,我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剖析,希望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要素、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从字面上看,是生产力的从“旧”到“新”。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这是“0到1”、从无到有的,对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二)从本质上看,是新技术的从“生”到“熟”。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观。结合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原理、路径等方面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却能够对原有工艺、技术方案进行替代的制造技术,为稳定群体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改变生产方式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未来的生物制造,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式制造人类需要的各种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

(三)从关键上看,是人才观的从“小”到“大”。新质生产力是优质人才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靠“人”,特别是要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从银川举办中国算力大会,到天津组织全国第二届职业大赛,从数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的华为研发团队,到无数“90后”青年科学家奋战在各领域科研一线,无不彰显着人才的力量。

(四)从配置上看,是全要素的从“分”到“合”。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科技、金融、人才、数据、信息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素组合方式发生变化,要素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带动产出效益、生产水平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质的跃升。

(五)从理念上看,是生态观的从“放”到“收”。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生产力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不同,新质生产力由通晓绿色科技、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劳动者,以清洁生产的机器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以绿色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对象等组成,具有明显的生态属性,是兼顾发展与保护、重视生态平衡的绿色生产力,是绿色理念得到普及、生态价值充分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系统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的生产力。

(六)从整体上看,是参与者的从“单打”到“抱团”。新质生产力是统筹协同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大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到市场各类主体、再到基础配套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战线长、覆盖面广。比如,河北滦州市依托当地雄厚的管材产业基础,就实现了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转变;为了提升佛山家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成立了佛山家居产业联盟,塑造了“有家就有佛山造”家居产业IP。

二、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亟须向新质生产力转换。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提出“新质生产力”?有些人可能觉得是地缘政治的紧张所致,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前沿技术的限制和打压起到了催化作用,其实并非全然如此。从学术视角来看,地缘政治的变化只是外因,发挥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也就是中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例如,我们的对外贸易存在结构与世界不同步的问题,特别是对外的服务贸易,我们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一半以上是低附加值的生活性服务业,进口的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50%,欧盟约占40%,我们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为17%-18%,和欧美差距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搞上去。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亟须向新质生产力转移。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按照时间维度,支柱性产业是当前生产力的主流,大多进入产业成熟阶段,但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甚至有被逐渐淘汰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崛起的生产力,在不久的将来可望成为支柱产业。未来产业是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或者只是雏形,但根据需求预测现有技术发展可能性、生产力发展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的产业。我们已经越来越难以从外部获得先进技术,只能更多地依赖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创新,前沿的创新必须依赖华为、字节跳动等超大型企业,也包括独角兽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成为支柱,未来产业才能成为现实,发展才能大有可为。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亟须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新质生产力”,指向意味非常明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新经济”,截然有别于东北地区传统的“老工业”,这是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与现实问题出发,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发展进一步明晰行动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振兴东北地区日益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也是新质生产力渗透和扩散的应有之义,这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牵引力量。

三、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一定是想尽办法保护和激发生产力,在不同的生产力中优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以针纺服装产业为例,我们拥有各类针纺服装企业、个体工商户及相关辅料厂家1244家,有条件也有相应基础通过做大做强做长纺织服装产业链,推动“大服装”产业向高端发展、终端延伸、集约集聚,形成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老到少、从夏到春的全行业全品类全覆盖发展格局,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秉持“创新者进、创新者强”的精神本质,点燃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要发挥有为政府及有效市场作用,新质生产力才能成规模地激发出来,才不会造成神仙打架、九龙治水的局面,引致政策“合成谬误”。对内要做到“星火燎原”。出台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大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措施,重点支持企业提高自主研发水平,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设立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工业产业引导基金、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引导和支持纺织服装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外要做到“招大引强”。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带动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和市场细分,通过“火车头+整车”效应,以新设备催生新模式,以新技术催生高效益。

(二)擦亮“点石成金、电商赋能”的鲜明特质,激活迭代发展的持续流量。在当前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国家明确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在这一框架之下,数字经济被赋予了核心驱动力的地位。大家关注的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美团、百度等,属于数字产业化,但中国更多的产业和企业属于产业数字化,也就是“旧质生产力”,传统产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因此产业数字化才是我们的基本盘。大力实施“电商兴县”战略,实施“互联网+”发展模式,借助本地良好的电商生态优势,吸纳小微型企业入驻孵化,鼓励城乡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毕业大学生入园创业,建立厂、店直播平台示范基地,通过直播带货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以销促产、以产促转”。

(三)明确“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问题实质,释放人才集聚的最大增量。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是新型人才,想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尽揽最具战略性的人才资源,加快打造新型人才链,让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等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一方面要用心“筑巢”,靶向定位精准“引”。引进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可对标杭州艺尚小镇,将港宁针纺科技产业园、飞虎服装产业园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设计师理想家园,引进或与知名设计师进行合作。通过‘四宜’把人才留住,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摆脱服装产业链下游的局面,让时尚、文化、生活在这个区域落地生根,努力建成引领中西部、辐射京津冀、链接全中国的产业新高地。另一方面要潜心“固巢”,培训赋能精准“用”。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搭建一套高质量的培训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可参考山东昌邑加强与辖区企业和高等院校的沟通交流,加大挖掘培育致富带头人、新型农民等实用型人才。以良好的机制锻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以新型人才链激活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301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