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优质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优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吧!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第一篇】
年轻人:
“年轻人,你难以理解我们这些老人面对浴血奋战换来的太平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险境里我们始终不动摇,就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能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这是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戎马生涯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原济南军区副政委任思忠老人的肺腑之言。说起过去的峥嵘岁月,这位83岁的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神情激动起来,双唇有些颤抖:1933年15岁的他成了171名红小鬼的“头领”,在他的带领下,夜袭扇子队,一战成名。任老前段时间坚持每天收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他看得比家里每个人都专注,他为这部电视连续剧感动,但仍然对家人说,“有些苦他们拍不下来”。一过草地,竹签穿透了他的脚堂。任老头头上的三块伤疤和脚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伤都是长征时留下的。二过草地,鬼门关口拣回性命。任老在和平年代练起了书法,每当朋友求字时他总忘不递上一个章,或者是“长征战士”,或者是“幸存者”,这是老人晚年给自己的定位。因为当年任老带171人参加红军,但经历历次事件,解放后任老再没能见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说:“战争年代,我们身边倒下了太多的好战友,比起他们,我是一名幸存者,更是一名幸运者”,”我能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就是最大的幸运,真正的荣誉归于那些光荣献身的烈士们。”
任老的经历是红军长征的缩影。1934年10月开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于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了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终于胜利的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已经一往不复,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长征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传颂,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80年了,整整80年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航空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凝聚民心,催人奋进!在近几年中一些鲜活的事例也渐渐浮现出来。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孙必干,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
还有背妹求学的洪战辉,坚守承诺的陈键,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路的王顺友……。
作为一名有着百年光辉历史的师大附中的莘莘学子,凝望着校园内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读着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绩,红军长征途中,那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那一幕幕历史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那浓浓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它就是长征的力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第二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参赛同学:
大家上午好!带着熊猫故里的深切情谊,带着阿夏父老乡亲的深情问候,我来参加今天的演讲比赛。我叫xxx,来自阿夏乡人民政府,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红色经典在人们心中经久传扬,长征的号角声依然激荡苍穹。历史不会忘记!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出发,冲出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跨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十四省区,转战数万里……1935年、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相继经过迭部,迭部的高山密林、深峡险桥留下了红军坚实的脚印,红军顽强的斗志、英勇的神姿、秋毫无犯的纪律,永远留在迭部人民的心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豪迈与激情,至在还在腊子达拉梁上萦绕。达拉、尼傲、崔古仓等村的群众,支援粮食、修复栈道的事迹,也同“腊子口”、“俄界”一道载入史册,激励着迭山儿女弘扬长征精神,共创美好明天。
总有一种记忆叫永远难忘,总有一种感动叫心灵震撼,总有一种精神叫代代传承。
作为一个喝着酥油茶、吃着糌粑长大的汉族女孩,我热爱藏乡林海的风情,我热爱红色圣土的辉煌:爱唱长征歌曲,爱听《达拉高僧为周总理治肝病》《一件红毛衣》等的长征故事,。在长征最为艰难的这片红色土地,我多次重温经典、体验感动,总会被与“长征”相关联的字眼所吸引——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主席故居、重走长征路、绿色长征、腊子口红军小学……“长征”与这里紧紧相连相依,无处不在!我深深的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正是迭部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动力源泉!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让我们打开地图看一下——红军长征路线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而这里正是苗、彝、藏、羌、回、蒙古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区。在漫漫的长征路上,广大红军指战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交朋友,点燃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火种,广大少数民族在人力物力及道义上积极援助红军,并踊跃参军,掩护伤病员,尽力保证部队的供给。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参加红军的少数民族在5000名以上;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小时内就有七八百人参军,还专门成立了“倮倮连”;红军经过迭部时,开明的杨土司密密让道、开仓献粮,尼傲头人杨告告带领青年修复栈道、救治伤员。攻打腊子口时,在正面进攻难以攻破、天亮之前必须拿下腊子口的危急时刻,毛主席的警卫员苗族战士甘人,又名“云贵川”,灵巧的攀上山崖用绑带、干粮带连成的绳子将红军一个个吊上山顶实现迂回战术,为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总而言之,没有沿途少数民族的积极援助,没有各族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就是各民族团结一心的胜利。
继承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脊梁,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个青年干部塑造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人生坐标!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典型:。
我们难以忘记,1969年2月7日,迭部县邮电局旺藏邮电所邮递员韩元朝,为掩护一名藏族少年而坠江牺牲。1987年,迭部人民的骄傲---洛大村的包双全在老山前线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2008年地震后,驻迭武警官兵,主动请缨,几位年轻的战士在支援阿夏抗震救灾的归途中因车祸而不幸遇难……西安财经大学的青年教授于立新、蔡宇夫妇,从1998年开始,救助尼傲乡单亲兄弟旦吉、斗尕交俩,十五年来,兄弟俩从尼傲小学到合作师专,爱心夫妇都按时寄来学费,而且逢年过节还寄点衣物书箱,这兄弟俩就是---“西安妈妈”的儿子。
七十八年弹指一挥,万里长征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中华民族的现实与梦想。今年五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各界青年座谈时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断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民族团结进步的营养,在倾听老阿妈的唠叨中了解民情,在与群众共喝酥油茶中学会感恩,在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中---让青春出彩!在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中——让梦想成真!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第三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第四篇】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雷锋精神,永放异彩”。
同学们,在这春意盎然,美丽温馨的季节里,我铭记着一个特殊的日子——“学习雷锋日”
一个年轻的战士,用他二十年的青春时光,默默无闻的为人民做着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五十年来,“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成了一句每个人烂熟于心的口号。“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现在再想想这句话,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慨。
安徽有一位饭店老板,注意到环卫工人们中午常常要赶回很远的家吃饭,便决定每天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午餐。一个简单的举动,温暖了多少人的心。读到这样的报道的时候,我们心中难道不渴望人们的真诚与善良吗?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迷失自己,忘记了最初的热心和善良。“雷锋精神”就是洗涤我们内心的一汩清泉,时时让我们回忆起内心的朴实和真诚,用阳光的面孔面对每一个人。
在学校我们常常被无数的“雷锋”温暖着。我现在依旧清晰记得,上学期那个我丢掉饭卡的早上,宿管部老师打电话来通知我有人捡到时,我心中的那份慰藉和欣喜。我也记得,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们总会伸出援手。当你急需着打印材料,或是需要打电话的时候,老师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着。本学期开学下大雪的时候,是他们在路上一次又一次地铲雪。同学们!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雷锋精神”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闪现在我们身边——它既可以是他人需要帮助时一次毫不犹豫的伸手,也可以是他人沮丧时一张为他展开的明媚笑脸。当代雷锋精神,潜藏于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之中。它并没有被套上过亮的光环,却会在不知不觉间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想,只要存关爱他人之念于心,那么每天都是学雷锋日了。
同学们,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一曲春天的赞歌!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用自己的行动来演绎雷锋精神的不朽!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第五篇】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我们要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更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之路。
在群山怀抱、万谷之巅,一个个壮怀激烈的口号,如同深藏在岩石之中的呐喊;而长征携带的精神基因,也如石刻一般,镌刻在一个民族的心灵。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一跃’,新的长征路上,没有雪山沼泽、没有天险阻隔,但一样布满暗礁与荆棘,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经济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公平等硬骨头,更需要我们鼓起信仰的风帆,开启新的征程。
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就要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漫漫长征路,尽管不知道最后落脚点在哪里、何时才能结束,但是红军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凭着这种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红军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地去争取胜利。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执着追求、坚定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就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正是在长征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我们党逐步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路线,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党和红军的面貌焕然一新。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着力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凝聚思想共识,解决实际问题。
传承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就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红军严格执行群众工作纪律,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宣传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十送红军”的军民情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秋毫无犯,“歃血为盟”的民族团结佳话,启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为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支持,激发同心共济、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这条继往开来的道路上,让我们永远保持长征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