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热选优秀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1919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热选优秀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一篇】

中职教学与其他教学有较大区别,他们在知识层面和应用力度方面都不同。因为中职教育是对工作技能的专门教学,其针对性强,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要求高,是非常单一化的、集中化的、有力度的教学。这就意味着中职学生要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要了解全面。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一大体现就是建立职业的信息库,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库需要由专人负责,及时对职业信息做更新。而传统的信息收集方法不具有更新快、储量大这一特点。建立信息化的教学,学生能从固定的网站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让自己一直走在职业教育的前端,保证自己所学的先进行和实用性。

二、信息普遍化教学,教学信息化使受教者和社会多维接触。

信息化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信息,无论是自己职业的相关信息还是社会新闻。因为人处在社会中,和社会上的各个角色相互接触,这样就一定要有社会意识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信息化的社会就要求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发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状态,要和社会进行多维、多角度的接触。信息化的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动态,让他们即使身在学校,也同样能关注到更多的`社会新闻和消息。如今的职业教学已经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将学生圈在一个学校里面单纯地学习知识。职业教学应当具有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有互动性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同本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还能同其他学校,甚至是同行之间相互沟通。这样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行业技能,提前进入职业状态。有了这样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小到能够提高学生自己的职业水平,大到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该行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和信息技术挂钩,推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职业信息相互沟通,教学信息化使得受教者有更多的获取信息途径。

闭门造车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行不通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也要求教学必须信息化和公开化。因为受教者在接受职业教育之后,会直接走向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大的信息交流的平台,他们只是凭借自己在学校内学到的知识很难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甚至学到的相关的职业知识也只会是落后而无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教学的信息化给学生树立了一个信息化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即使走出校门,也可以从网络等各处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真正实践“学无止境”这句话。

职业教育虽然能够提高成人的工作水平,但是在此期间却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去或是不敢去进行职业培训的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窘境,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打破了这一僵局。信息化即教学的虚拟化,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自己家,用一台电脑和网络就可以进行职业培训。这样不仅放宽了学习的时间、地点,还能够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自主化的学习。而且因为目前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教育都能够涵盖,或者是一个工作岗位需要好几种职业的能力。这样一来,有了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所需去选择相应的课程和自己所学的深度。利用统一化的考试,实现监督和统一的评价,有利于纯化职业市场,体现竞争的公平性。总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远见和深度的一项任务,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一大改革,更是我国工作者素质的一个质的提高。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二篇】

南通职业大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具有工、文、管理和艺术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现有机电化建纺文经外艺9个学院53个专业。目前有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规划教材3门,省级精品教材10套。有各类专业实训基地、实验室70多个,其中中央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点1个,省级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建设点1个。在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服装设计多次获金奖、银奖,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大赛上学校代表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电子制作大赛一等奖,其他类大赛也多次名列全省首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居98%以上,连续五次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我校招生形势喜人,学生的录取率、报到率都较高。我校共有专接本专业12个,较大的招生规模和良好的学生素质是我校组织好专接本工作的基石。

二、我校“专接本”办学基本概况

2017年学校初次办学专接本,当时对接南京工程学院,对接专业为商务管理专业。由于招生时间短,当时只有22个学生注册商务管理本科专业;但2017年随着学校专接本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专接本的实质,学生注册入学人数明显提高,达到400多人;2011年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专接本办学规范化,以及学生认识和认同感的提高,学生报名注册人数又有明显提高,报名人数450多人;目前,专接本在校生800人左右。办学专业也由最初的商务管理一个专业,增加到2011年的12个专业。第一届专接本学生已经毕业,商务管理毕业率和学位率都达到%。在专接本所有对接专业中,商务管理专业的办学成果显著。

三、商务管理专业办学成果

(一)南京工程学院呕心扶助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根基

我们商务管理项目负责人如何组织办学;如何应用专接本络网系统;定期组织任课老师教研活动;组织任课老师分析考试特征建立模拟试题库存;进行教学督导和实地考察指导;组织年会进行专接本工作交流等。南京工程学院不仅指导我们如何对专接本办学流程进行操作,还对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助解决,甚至在接本工作中我们没想到的事情,南京工程学院也能给予提醒和指导。在南京工程学院的帮助下,我们的接本办学成果也喜人:商务管理专的每次统考通过率都排在省前列,大部分课程通过率100%;教学管理稳当有序、学生日常管理周全到位。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南京工程学院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二)我院党政齐心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依托

自从我院专接本办学以来,就成立了以院长和书记为一体的党政专接本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从源头确保专接本办学严格按照省厅和主考学校的文件和政策有序、健康开展。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领导小组能鼓足全院师生共同参考其中;能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好教学质量的把控;指导班主任做好接本学生的日常管理。凡遇到专接本办学中的大事,党政都齐心协力同进退。经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就如一棵大树一样,为学院专接本工作遮风挡雨。

(三)严谨灵活的教学安排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灵魂

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省厅和主考学校的要求,做到课时安排1:18(1学分18个课时),但在具体编制教学计划时还会根据任课老师以及学生以往考试通过率及省近年平均通过率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偏难的课程,我们还会增加相应的课时。在教学中,教学课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做好教学安排,我们在专科教学计划编制时,会结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互补式的安排,尽可能安排对本科阶段有辅助或相近的课程。同时,鼓励学院老师研究专接本的课程,开设公开课,这样的目的:一方面使专接本的学生可以利用晚上公开课的机会去增加听课的机会;二是使任课老师对课程更加熟悉并积累更多。事实证明,良好的教学安排确实能有效提高办学质量。另外,学院很重视主考学院的教研活动,并坚持无论什么情况下,任课教师都要保证参加主考学校的教研活动。

(四)精挑细选的师资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支撑

《南通职业大学专接本办学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博士)。高质量的师资保证了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现有的.商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每次的统考中,都取得好名次。其中,09届和10届商务管理班在今年的统考中通过率,都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我们的优质师资也得到省考院和主考学校的认同,顾云松老师被作为专家请到南京去给兄弟院校的教师做报告介绍教学经验;李文舒老师被省考院推存给南京的某高职院校,该院校组织学生到南通请我们李文舒老师辅导。

(五)项目化管理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特色

经管学院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成立党政专接本办学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主管。对于“专接本”的各个专业又实行项目化管理,把专业管理落实到人。专接本办学领导小组与项目负责人签字协议,明确项目管理人在工作中的责任、职责和奖惩。使得项目负责人就能严格按照学院的要求和部署进行规范化管理,又能确约束项目管理人尽职的前提下,提高其努力管理的积极性。两年的办学以来,“专接本”班级在宿舍管理、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的班风、学风在教课教师中取得一致好评。

(六)学校政策鼓励是我院商务管理专业办学的动力

南通职业大学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专接本办学,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黄燕飞校长亲自督办。并将专接本办学归由学校招办统一进行管理,同时责成学校相应的职能部门做好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学校同时出台一系列文件对专接本办学加以规划,在文件里特别提到,专接本办学由学校给予重点帮扶,但创收费用由学院自行分配,学校只像征性收取5%的管理费,并专款专用,把这5%的管理费也用于专接本:主要用于对办学突出的专业的鼓励和对办学规模小的专业的补助。同时,学校在专接本招生宣传、对外联系、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给予了特别关心。可见,学校的良性政策是我院专接本办学的动力。

经管系于2017年敏锐地抓住省教育厅和省考院兴办“专接本”,提高专科学校办学层次,拓展学生素质的大好机会,果断办学“专接本”,大胆进行办学探索。在经管系全系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管系的专接本办学不断取得好成绩。

一、经管系“专接本”办学概况

经管系于2017年6月份开始办学专接本。当时对接主考学校南京工程学院,办学专业为“商务管理”专业。由于当时宣传时间较短,第一届招生只有22名学生。但是,经管系动用全系的人、财、物、力;高度重视,全面布置,第一届商务管理专业的首次省考就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2017年经管系加办学力度,“专接本”招生规范实现了跨越式的提高,招生人数达到112人。目前经管系“专接本”在校人数达133人。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经管系在学生管理、学生考务、日常教学等管理中都取得喜人的成绩,多次受到省考院和主考学校的表扬。

二、经管系“专接本”办学的主要经验

(一)优化专科教学型式,紧密衔接本科教学体系

经管系自筹备“专接本”办学之初,就研究在专科教学体制系中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使专接的教学与本科教学相匹配。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科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衔接,在保证专科教学的前提下,尽量安排与本科课程相近的课程和对本科学习有辅助性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主动要求主考本科院校给我们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以使我们的任课教师用适应本科教学特征的方式去执教;在教材选用方面,密切与本科主考学校进行沟通,选用主考学校力荐的教材;在教学课时分配方面,根据本科主考学校提供的课时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调节等。实践证明,专科教学型式的调整后,对我们接本学生本科段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很快适应本科的教学。

(二)精心挑选执教师资,重抓教学质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高素质的师资是对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保证之一。为此,经管系对本科专业的任教教师进行了严格的挑选。选择高职称和高学历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执教。省考院要求,副高及以上教师的比例为30%,而我们现任教师师中副高及以上教师比例45%,而且任教的教师学历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包括两名博士)。高质量的师资保证了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现有的商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每次的统考中,都取得好名次。其中,09届和10届商务管理班在今年的统考中通过率,都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我们的优质师资也得到省考院和主考学校的认同,顾云松老师被作为专家请到南京去给兄弟院校的教师做报告介绍教学经验;李文舒老师被省考院推存给南京的某高职院校,该院校组织学生到南通请我们李文舒老师辅导。

(三)项目化管理,各负其职

经管系在“专接本”办学过程中,成立专接本办学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周玉鸿亲自己主管。对于“专接本”的各个专业又实行项目化管理,把专业管理落实到人。专接本办学领导小组与项目负责人签字协议,明确项目管理人在工作中的责任和职责,同时写明工作中的奖惩事宜。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严格安排系科的要求和布署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有由有奖惩的规定,也明在约束项目管理人尽职的前提下,提高其努力管理的积极性。两年的办学以来,“专接本”班级在宿舍管理、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学生的班风、学风在教课教师中取得一致好评。

(四)严格审核,择优招生

在我们经管系的“专接本”招生时,我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对申请“专接本”的学生,我们要进行精心选择。我们选择的依据主要根据学生在专科的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专科段的学习没有补考;请学生专科段学习时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帮助审核学生的思想和学纪情况,要求思想表现积极同时学习勤奋刻苦的学生;对英语过了四级和计算机过了二级的学生优先录取等。由于我们选择的学生素质都比较高,学生本身也勤奋好学习,这也是保证我们本科高质办学的一个重要经验。在省考院组织的研讨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校追求招生规范,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审核,结果其在统考中的通过率很低。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三篇】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县人大会组织调查组,在县人大会副主任张建平的带领下,于2017年3月份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工作主要是:听取县教育局有关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我县职业学校;召开座谈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仙居县职业中专、仙居县职业技术学校两所职业学校,其中职业中专为省首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8月,横溪中学、下各中学、白塔中学(高中部)等3所普通高中改办综合高中。此外,仙居教师进修学校承担部分职业教育责任。现有在校生5275人,教职工385人,开设有旅游服务管理、服装设计等20多个专业。近年来,县政府依法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大推进力度,全县职教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得到提升,社会职业教育分层拓展,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逐步增强,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一)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县政府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宣传《职业教育法》和省、市、县有关方针政策及我县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各职业学校通过下乡到校、进村入户,就所在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专业设置、就业典型等向家长进行重点宣传,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使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

(二)资金投入不断增多。针对经费投入不足,办学基础仍然薄弱的问题,县政府把落实优惠政策、加强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作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全面落实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政策。千方百计包装项目向上争取资金。

(三)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职业学校加强内部管理,创新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旅游、机电、保安等专业毕业生深受杭州、宁波等地用人单位的欢迎。全县各职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3000多人,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有484名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双证制培训和计算机等各类成人培训,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就业渠道不断拓展。探索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的办学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主动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实行“定单”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以推荐就业拉动招生,形成“入口”与“出口”的良性循环。

二、困难和问题

我县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县“两基地一胜地”建设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政府投入不足、发展规划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困难和问题。

(一)社会认同感尚有差距。与普通高中相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上级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尚未真正确立。部分企业受“廉价劳动力”和“唯低工资”的错误价值取向影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就业准入制度规定,导致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多数家长和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歧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普遍存在,认为“上职校的是差等生”、“低人一等”,千方百计读普高,上职校往往是无可奈何的最后选择。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投入普通高中教育与投入职业教育的比例悬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两所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着实训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匮乏的现象,其他普职混办学校的设备投入更是无从谈起,职业学校基本上没有符合专业条件的实训设备和基地。

(三)发展规划急待确定。由于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职业教育布局零散、规模偏小、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服务我县“两基地一胜地”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由于发展规划滞后,影响了专业结构的合理设置和有关项目的包装及资金来源渠道,导致我县职业教育无法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

(四)师资队伍比较薄弱。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普遍存在教师非专业化授课现象。由于师资匮乏,部分学校根据专业设置要求,采取聘请代课教师和兼职教师等方式解决师资问题,外聘教师由于受身份、待遇等因素影响,流动性较大,影响了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另外,外聘教师工资无固定来源,增加了学校经济负担。

(五)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与我县产业结构、行业特点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按任务办班、凭现有师资办班、设置重复、教材单一、知识技能更新缓慢等问题。全县通过国家级、省级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人数偏少。由于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管理上存在差异,普职混办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四篇】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4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

近年,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功能,以全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为已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行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转移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

1、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宽渠道谋跨越学校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同全国19个省、市、地区签订了用人协议,就业安置渠道畅通,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2、与产业结构对接,真抓实干求跨越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职中利用学校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示范点的强势,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加大“学校加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校外10多个生猪、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挂联村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人员、农村种养大户和饲料经销人员,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格局。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奖。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五篇】

1、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积极组织中职学校利用暑假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根据教师现有计算机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分出层次,逐层培训,要求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以来,我省有300余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计算机专业技术培训;余名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计算机类专业培训;上百名计算机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实践。

培训和建立了省、市、校三级网络技术管理人员队伍。通过组织开展职业学校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网管人员和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理念和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力。大部分职业学校也组织开展了信息化技术的全员培训,经过培训,多数管理人员已基本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省、市、校三级职业教育信息快速、畅通传播提供了保证;一线教师利用网络采集相关信息、借助各种软件制作课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迅速提高。

我省建立了“河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络,同时自下而上建立了一支工作有序高效的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在宣传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交流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了解基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发布最新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信息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了各级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的效力,同时引领全省职教工作者一道紧跟信息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焕发生机。

3、以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提高师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围绕每年教育部组织举办的全国教师信息化大赛,我省从省到市、校也都举办此项比赛,还组织开展了中职学校优质课件评选、电脑作品制作评比、多媒体教育软件评选等多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了全省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化步伐,我省在进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了实训基地教学设备中信息技术的配置。要求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学设备要装备高端技术软件,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要配备先进的计算机、服务器、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学校网站同时,要搞好校园网建设,建立校园网管理信息平台,校园网要涵盖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系统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多种功能。特别是对全省49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要求校校建成千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网络全覆盖的高质量校园网。

我省49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发建立了校园信息发布平台、网上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监控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1)以门户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发布平台。学校网络中心自行开发设计学校门户网站,数十个部门网站和专题网站,门户网站发布学校相关信息,从整体上展现学校发展概况、专业优势、办学质量,藉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创设一个富有执教特色的网络校园文化;各部门网络发布各自能信息,有效改善日常管理和工作模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专题网站发布专题信息,突出重点,成为学校网络宣传的重要阵地。

(2)方便快递的网上办公系统。各校建有功能比较完善的oa系统,一些学校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保证电子公文信息数据的上传和下达,结合学校门户网站,可对外对内发布信息,方便校内和社会用户浏览。

各校自行开发了校园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助学金管理、就业管理、财务管理于一体,整齐划一,合理统一校园信息,方便了广大师生。

(3)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以校园网为依托,搭建教务管理平台、教师教研平台、技能实训平台、学生学习的平台、校企合作平台、远程教育平台为一体的教学信息化系统,提供较完善的网络与支撑环境、实现全校互连互通、促进优质资源,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改革创新能力。

6、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我省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均已着手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教师教案课件库、视频教学库以及方便查询的学生考试成绩库、教师效能考核成绩库等,提高了常规管理与查询的工作效率。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免费资源从而大大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1、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待深化和提高。

有些学校领导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仍采取传统的管理和办学模式,只注重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而忽略了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办公工具的配备和应用,只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培养而忽略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只注重各项管理的规范性,而忽略了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2、职业学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电子图书等基础设施较少,不具备集中培训的基本条件;部分职业学校开展培训时间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许多教师只学到了浅显的计算机及网络常识,与自行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3、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有待加强和改善。

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来衡量,我省中职学校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量、专任教师备课用计算机数量、多媒体网络教室、购置电子图书、服务器、建立信息平台的学校数量等方面距国家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而且有些学校计算机及相应软件更新换代的任务也较大。

4、信息化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共享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学校虽然注意到了信息化资源建设,比如购买安装一些教育教学软件,教师自己搜集和开发了一些教育教学课件或其他教育信息资源,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需求和信息化的要求。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而杂,课程设置种类繁多,教学信息资源及各种素材数量不多,尚未建成具有职教特色的各专业、各学科的各种教学信息资源库。

5、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数字化教学设备配备使用程度不高,网上教学、实训平台、模拟仿真等软件开发应用还很不够。

6、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我省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状态,没有建立校园网管理信息平台,校园网不能涵盖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不具有系统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多种功能,学校各部门的主要管理内容还不能通过校园网进行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特别是校长的思想认识和教师的信息化理念。

各学校领导要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校长必须具有现代社会的信息素养,必须具有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深谙信息化内涵,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专兼职管理队伍,不断更新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理念。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化步伐,强化实训基地教学设备中信息技术的配置。实训基地教学设备要装备高端技术软件,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

3、加强对专任教师、网络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及应用的培训。

要通过不断强化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及应用水平,从而促进校园网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队伍是校园网建设与发展中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网络管理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

4、推进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库、资源网建设。

加强全市及各职业学校资源库、电子图书室建设。引进国内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教育网上教学、学习、实训平台,推进模拟仿真实训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服务专业整体教学与实训为核心,以媒体素材、微教学单元、网络课程、仿真实训操作软件为重点,推进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和资源信息化平台等建设。

5、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利用职业学校优质信息化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构建教学管理平台,用好学籍管理系统。中等职业学校要努力建成达标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硬件设施符合标准,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完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及计算机终端配备满足教学要求,学校网站运转良好,立足便捷化服务,围绕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促进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应用。

根据教育部和我厅对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制定我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步实施规划和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评估细则,指导促进我省各职业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大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提高职业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六篇】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公司总部位于**,属**业,主要由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生产单元组成,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焊尘、苯系物、高温等。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立足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现状,严格落实职业危害单位一把手责任制,认真做好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定期进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测与评价,依法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严格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病防控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保护了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了公司生产运营正常进行,维护了社会团结与稳定。截止2011年2月,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总数2168人,其中粉尘807人,噪声476人次,有毒物质329人,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556人。公司东、西、北三厂区均为2003年以前建设,不属于新的建设项目,无新增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

一、职业卫生管理

1. 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工作,指导集团各单位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网络,2017年公司专门成立职业卫生管理科,配备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5名,各作业场所兼职管理人员56人,专门负责集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病防治工作,按要求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职业危害防控目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做到分厂、车间、班组职业危害防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使职业病各项防治措施完全落地。

2.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现场秩序。

公司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运行”的职业病管理理念,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集团公司07年通过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健康有效的运行至今,确保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开展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制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并不断更新,编制职业危害防治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9个,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大类。辨识、分析、更新公司重大职业病危害危险源,确定评估事故和紧急事件发生可能,编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公司应急救援能力。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及制度,不断改善作业现场环境,提高劳动防护条件,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作业场所。

3. 做好危害申报、掌控监督信息。

集团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分为内部申报、统一申报两部分,专业厂、子公司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的单位,及时、如实向公司安技环保办公室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其监督管理。安技环保办公室依据各单位上报信息,建立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档案,及时做好更新、分类、汇总工作,形成集团公司职业危害申报信息,报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受其监督管理。

4. 组织健康检查、建立监护档案。

公司安技环保办公室年初制定日常健康监护计划,定期组织上岗、在岗、离岗以及应急性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健康状况,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17年8月份职业健康检查2168人,建立档案2168份,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由专人专柜妥善保存监护档案,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员工,检查费用由公司全部承担,此次检查中未发现一例职业禁忌证者。自主开发完成陕重汽公司职业健康监护信息系统,动态监控职业危害信息,查询分析人员检查结果及所在现场危害数据等资料,做到事事监控、时时监护、持续改进。

5.定期检测评价、建立危害台帐

危害申报工作的信息基础。按照年度计划邀请有监测资质的西安铁路卫生监督所对集团公司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监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公司职业危害检测档案,并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向从业人员公示结果。2017年检测合格达标率为86%。对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限值作业场所,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或进行技术改造,生产现场作业人员配发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提醒并要求员工做好个人劳动保护,避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

《职业卫生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七篇】

县整治办:根据市县关于“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现将本乡“五个一”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整治办。同时按照“五个一”项目确定了五个工作小组,分别由班子成员任小组组长,牵头组织实施每一项工作。

二、 认真规划,凸显群众需求

为确保规划设计不落后,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我乡组织工作人员到其他乡镇进行了参观学习。结合我乡实际,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起点作出规划,设计上做到了美观时尚,简洁明快,功能齐全,群众满意。

(一) 建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我乡已有一个亩的农贸市场。

(二) 建一座垃圾中转站

集,单次垃圾装载量5吨,建成后每天一次即可运输完毕。

(三) 改造一所标准化公厕

为方便群众,我乡投资4万元,在场镇修建一座卫生公厕,确保群众使用方便卫生。做到新修的公厕明亮宽敞,干净整洁。

(四) 新修一处休闲绿地

为满足广大居民休闲娱乐需要,我乡对政府大院进行建绿改造,并修建休闲绿地广场供广大居民休闲娱乐。

(五) 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

根据我乡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通过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场镇居民日常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收集和处理。

2012年5月7日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个一”(即开展一次以上集中学习讨论、看一次以上专题片、上一堂党课及到联系帮扶村上一堂党课、开一次听取意见座谈会、办一件以上实事)要求,纪工委高度重视,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贯彻落实,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主要做法及成效

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对照先进先辈精神,真正带好头,做好示范,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截止目前,共组织纪检监察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学习讨论活动6次,参加人次达150余人,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得以进一步提高,为下一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纸媒结合,强化思想认识。以先进先辈、群众路线专题视频讲座和警示教育片为内容,结合学习先进先辈相关文件精神和讲话精神,开展专题学习。按照要求,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牛玉儒》等先进先辈事迹的同时,充分借助《沉重的代价》《自酿的苦酒》等警示教育片,加强正反面教育。旨在引导大家向先进先辈学习的同时,也让大家明白,贪污腐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筑牢防腐拒变防线,树立好纪检监察干部清廉形象。并在观看过程中进行现场交流发言讨论,同时撰写观后感或心得体会,进一步加深思想认识。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观看专题片学习活动12次,开展讨论12次,撰写心得体会90余篇,起到了深化思想认识,触及灵魂的作用。

纪检监察系统和联系点开展了一次专题党课学习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参加学习,并就如何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带动群众发展致富作了交流发言。通过专题学习,一方面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了宗旨意识,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基本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扎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

五、现场办公,零距离服务群众解民忧。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纪工委进一步深化服务,通过召集相关单位深入联系点现场办公,实现零距离帮扶群众解民忧,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道门槛”的问题。3月24日,胡书记组织交通、林业、民政、教育、农业、经能、卫生等11个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来到xx村,这次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群众反映的水、电、路、讯、教育、医疗、扶贫等13个问题。交通局局长xxx率先表态:“xx村的6公里通组路,全部安排在2017年的通村水泥路项目中解决,马上可以组织群众动工。”“关于电压不稳、通讯信号覆盖的问题,我们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年底前全部落实。同时从办公经费中划拨20000元资金支持启化村”,经能局局长xxx发言后赢得群众的一片掌声。村民xxx高兴地说,“马上就要开工修建竹园、大槽、胜利和同心的6公里通组水泥路,以后我们运鸡蛋外出销售再也不困难了。妇联还答应给妇女小额贷款支持,这可缓解了我家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广部门也已为村民配备了文化活动场所设施。

前五个职业汇报情况分析【第八篇】

一年来,我局按照省、市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要求,围绕财政工作中心,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市局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今年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成立了财政局信息中心,一名副局长主管,配备主任一名,人员两名。

2、新采购一批机器设备,全局各业务股室业务、办公全部网上运行,具体业务有:部门预算、部门决算、预算执行、工资统发、文件传输、oa办公自动化、一卡通、非税收入等。

3、现接入县财政城域网预算单位64家,其中运行非税收入新系统家,无非税收入的家。银行6家。)全部接通,占全部用户的100%。取消了传统的手工记账,完成了财政专户的统管。

4、全县乡镇全部接通县财政广域网。取消了传统的手工记账。

5、预算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信息与项目库已建立。

6、预算执行系统正式上线并稳定支行,开设了零余额账户,指标达到了上通下达。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广至全县一级单位和部分二级单位。集中支付资金实现全覆盖。公务卡系统正式运行,达到了单位与银行间的资金还款。

7、工资统发系统使用财政统一软件正常运行。

8、资产管理系统使用财政统一软件正常运行。

9、财政内部网站配备专人管理,做到了及时更新。

10、财政门户网站配备专人管理,()做到了及时更新。

11、网络防病毒,正常运行,使用财政部统一趋势科技防病毒软件。

12、数据已备份。

13、防火墙正常运行。

14、无安全事故的发生,内外网无交叉使用,业务系统初实密码已更改。

15、所有非税收入单位已全部启用新版非税收入系统,正常开展非税收入业务,实现了银行缴款。

16、oa行政管理系统已正式运行,做到了上下贯通。

17、全年平台数据占月报数据比例达到95%以上。

18、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已通过一卡系统发放。

19、制作好key,并已使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财政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的事业,在于认识等方面还有待于提高。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201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