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专题党课:以青年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网友发表时间 2573826

同志们:

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首次提出“青年高质量发展”一词,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概念从经济领域向人的发展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青年高质量发展是对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代课题的回应,也是对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现实课题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只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方面强调了青年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满足青年与社会其他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明确指出了青年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路——将价值引领深度嵌入青年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因此,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提升青年发展意识,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

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提出的,是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向。时代造就青年,青年引领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而行,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个人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才能把握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蕴含着青年发展的三重特质:在理想信念层面,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在能力素养层面,成为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模范,在责任担当层面,成为胸怀天下、勇挑重担的模范,彰显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精神风貌。

(一)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在理想信念层面应当是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新时代要求中国青年在理想信念层面,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一方面,强化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育人目标和制胜法宝,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毛泽东指出教育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在清华大学讲话时提出“五点希望”,其一就是希望青年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胡锦涛鼓励青年做“四个新一代”,第一就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目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现实状况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事件频发,加之互联网技术传播,不断影响并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念,需要青年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清世界变化趋势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辨是非、稳脚跟、察变化、明方向。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在能力素养层面应当是成为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模范。新时代要求中国青年在能力素养层面,成为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模范,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青年应当是有大德有才干能创新的模范,这彰显了青年德性、才性两者的统一。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青年,“德”包括青年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具体而言,有“德”青年,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者统一的青年,明的是大是大非,在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守的是为党为民的初心,有“德”青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分子,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严的是个人主义倾向,用清醒的头脑、智慧的力量把握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形象指出“德”于个人的首要地位,有“德”是青年“成才”的基础,也是青年“才能”的统帅,有“德”才有“才”。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应是有才干能创新,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青年。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青年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力素养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需要青年练就过硬本领,能够不断认识时代、适应时代、引领时代。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蕴含着青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内在要求,意味着新时代青年需要形成自我否定、自我革命、自我发展的创新发展意识。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在责任担当层面应当是成为胸怀天下、勇挑重担的模范。新时代要求中国青年在责任担当层面,成为胸怀天下、勇挑重担的模范,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青年应是既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的,应是既有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也有胸怀天下的兼爱精神,并在实践中践行责任和担当的青年。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应有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中华传统文化崇仁尚义,于个人而言,“德于天下者”应“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于社会而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传统社会追求的天下大同体现了超越地域、民族、国家的世界观。从新时代场域看,新时代中国青年家国情怀表现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以真知实干积极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平凡岗位、急难险重、基层一线还是创新创业,都有青年一代的身影。另一方面,世界格局东升西降、全球治理赤字累累,中国共产党于百年变局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时代呼吁中国青年须有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高质量发展的青年应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仅仅是整天伏案读书的“有理想”青年,更是能够胸怀理想、站起来四处瞭望的“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知本化”育人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胸怀世界、兼济天下,“做先锋、当闯将”是新时代场域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召唤。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观照

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蕴含着青年在理想、本领和担当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观照,就是要回答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产生的思想困惑,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观照就是引领青年厘清理想信念的崇高性与现实行动的滞后性、成长成才的迫切性与青春发展的局限性、家国情怀的生长性与功利倾向的偶发性三个方面的思想困惑,旨在解决青年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理想意图”,并为青年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想力量”,将“理想”转变成实现青年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力量”。

(一)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面临理想信念的崇高性与现实行动的滞后性的矛盾。“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从静态而言,理想是指引青年前进的灯塔,从动态而言,理想是引领青年不断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我国不少青年都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美好生活有强烈渴望,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显著提升我国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对民族复兴的自信,抗疫斗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以事实给新时代中国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中国青年奔赴在抗疫前线,深入基层一线,守卫边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得到彰显。但同时,物质丰裕也给人带来了放慢脚步的物质基础,青年拥有更多元生活方式的选择权,极个别青年迷失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潮中,“996”“007”等伪奋斗言论给部分青年制造了劳动收益边际效用减低的无助感,曲解劳动的本质意义,个别青年陷入劳动的“价值困境”,且“在我国特有的人口结构和比较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极少数青年产生了“问题与主义”的迷茫,加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渗透,自由主义思潮借机入侵到青年的头脑当中,其中最明显的是将“宏观叙事”与“个人权益”对立起来,把国家和个人对立起来,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价值引领存在理想信念的崇高性与现实行动的滞后性的矛盾。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面临成长成才的迫切性与青春发展的局限性的矛盾。一方面,新时代中国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青年的这种“青春天性”蕴含着青年成长成才的迫切性,“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富有活力、激情,具有青春能动力和创造力,对获取独立性和自我实现的愿望较大,新时代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奋斗热情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渴望。另一方面,当代青年成长于网络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第六感官”,快速易变碎片化的互联网进一步加剧了青年的感性具象思维,青年常借由互联网表达自我、获得认同,寻找并试图确立人生意义,但“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是青年的“青春局限性”。青年“青春天性”与“青春局限性”辩证统一于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是青年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从现代社会变化而言,现代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升了青年的主体性,青年的自我意识在现代社会被不断形塑和重构,现代社会的本质精神是“革命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建设性的”,自由和可选择性加剧了青年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需要一个合法延缓期”,在这一时期的青年容易产生“同一性危机”,对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较不稳定。因此,青年如果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挫折观,则易采取悲观的态度、逃避的方法等“消极防卫”措施来应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成长成才迫切性与青春发展局限性的矛盾。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面临家国情怀的生长性与功利倾向的偶发性的矛盾。一方面,当代青年出生于“富起来”的文化语境,思考于“站起来”的历史语境,成长于“强起来”的时代语境,这样全新的时代体验赋予了青年内在的民族自豪感、价值自信心,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扬,对家国有着自发天然的爱,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形成了身为中国人强大的身份认同感。全球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时代中国青年成为抗击疫情主力军,“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随着民族的复兴不断生长发展,在国家需要之际,青年彰显对国家社会发展关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关爱,对实现自我发展的渴望。除了国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提升,全球化和民族化相互交融的历史境遇也赋予了青年放眼世界、观察世界,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内在需求,青年对民族和世界、他者与社会的关心关注程度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青年一代也有较强的生存焦虑感,部分青年在发展路向选择时出现功利倾向。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使青年的受教育机会更加均等,提升了国民综合素质,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培养人才创新发展的需要,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学历内卷”,考研人数年年激增制造了一定的学历焦虑,使人产生学历贬值、能力内卷、就业无能的失能感,而日益发酵的伪奋斗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青年的生存焦虑感,青年容易产生较强的时间焦虑和身份焦虑。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路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历史际遇和发展机缘,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宝贵发展机遇,激发了当代青年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在新时代场域中,引领青年形成高质量发展意识和能力须在价值引领内容上,坚持历史感与时代感并重,继承性与创新性相依,社会性与独特性并存,引领青年形成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既有浓厚理论又有创新思维、既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又独具个人特色的发展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确立自身的生存方式,不断生成人的现代特性。在价值引领方式上,“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坚持思想引领和物质保障相统一,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路须坚持需求导向、理论涵养和实践养成三者的良性互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257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