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名人故事优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蒲松龄的名人故事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蒲松龄的名人故事【第一篇】
蒲松龄落第不落志
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
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
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艰辛与爱妻的去世并没有动摇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为力量,自作了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向时间索取知识和财富。他说:"耗精神与号呼,掷光阴与醉梦,殊可惜也!"
他还坚持不懈地从群众中获取知识;他在家乡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年夏一年,日复一日,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
历经20年,他终于写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著作通过说狐谈鬼的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批判,并"寓赏罚于嬉笑",具有百诵不厌的艺术魅力。同时,他还完成了《聊斋文集》四卷、《聊斋诗集》六卷、《聊斋俚曲》十四种及其他杂著。
小蒲松龄巧对对气石乡绅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蒲松龄早年就有文名,为村里人所称赞。当地一个姓石的乡绅十分嫉妒,一心想找个机会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学"。
这天,他找到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的蒲松龄,指着不远处被塌落的砖墙砸死的一只小鸡,信口诌道:"细羽家禽砖后死。"念罢,他又得意洋洋地要蒲松龄来对。
聪明的蒲松龄早知石乡绅的为人,就心生一计,假装为难地说:"我哪能对得上先生出的妙句。既然先生非要我学着对不可。我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试着对对吧!"
石乡绅信以为真,便点头同意了。
蒲松龄又说:"不过,还得请先生帮我记记,要不然,对完后面的,前面的也就忘了。"
石乡绅更得意了,心想,这一回准能看上这个小家伙的笑话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好,好,你说我记!"
蒲松龄扳着指头,一字一字地对开了:"粗可对细,毛能对羽,有家必有野,有禽还有兽,石同砖成对,先与后可联,生死相对,自不必说。总算都凑上了,请先生连起来看看怎么样?"
石乡绅照蒲松龄对的字一念,脸色"刷"地变得猪血般紫红。原来这七个字连起来是:"粗毛野兽石先生"。
蒲松龄和小伙伴们齐声喊着这个对句,连蹦带跳地跑了。这个捞了一顶"粗毛野兽"桂冠的石乡绅,只好自认晦气。
蒲松龄回应宰相的"请吃半鲁":
蒲松龄屡考不中,回至家乡蒲家庄除了教书之外,便是将满腔的忧愤都倾注在《聊斋志异》上,从不与官场来往。
一日,忽然接到宰相一份请帖,上面写着"请吃半鲁"。蒲松龄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于是,对送请帖的来者说:"我身体不佳,不能前往,请回复宰相谅解。"其妻在一旁听到丈夫不去赴宴,认为不妥,对蒲松龄说:"这样做不好,人家一是宰相,当了官没忘旧友;二是您和宰相曾经同窗共读,不管从哪方面说,都应该去。"蒲松龄沉思良久,最后还是决定赴宴。
来到宰相家里,席宴开始,只见两位使女抬着一盆鱼汤送上桌来。宰相说:"请包涵,小弟入官以来,一直默守清廉,不涉烟尘,此非是席宴,不过想请尊兄尝试一下怎么混水摸鱼而已,只有悟此奥妙,才可步入尘世。"蒲松龄闻此,很是不悦,认为人生就该着污泥而不染。于是想了个法子,来日回敬宰相。
事隔数日,果然,蒲松龄采用同样的方式,宴请宰相。宰相接到"请吃半鲁"的请柬之后,欣然前往。看到茅房破屋,心里不由产生一种怜悯感。想当年,同窗共读,老兄的学识远远超过我几倍,只因性情刚直,对世态炎凉怀有不满,加之无钱打点各级考官,竟落到如此地步。欲取银两救助,蒲松龄坚决不收。只和宰相叙旧,却不提赴宴一事。
宰相感觉腹中饥饿,不时地到屋外张望太阳,但直到太阳偏西,仍没有入席的动静。宰相饿得实在憋不住了,问蒲松龄:"尊兄何时置宴"蒲松龄随口答曰:"一日三餐已毕,您又吃足半鲁,为何还要设宴"宰相恍然大悟,鲁的下面,明明是个"日"字,我叫他吃了上头,他却叫我吃下头,这个含义可不一样呀,这个下头吃进去,不是满肚里的太阳吗?这不是明明劝我当个怀抱太阳的明官吗?宰相虽挨了一天的饿,但领悟了做官的道理。
蒲松龄的名人故事【第二篇】
在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中,成就最高的莫过于《聊斋志异》了,因此,它的作者蒲松龄,自然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作家。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1640年,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祖上虽然没有显赫的人物,却是都通经书,有些学问;特别是他的父亲蒲架,更是精通儒家学说,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家庭,倒是称得上世代书香。
蒲松龄生来聪慧颖敏,勤奋好学,又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在他去私塾读书前,就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读完了《诗经》、《论语》和《孝经》。在学校读书时,由于他对有些经书已经读过,而且理解深透,有独到见解,不久,便成了私塾老师的得意门生。私塾老师见他精力充沛,才华横溢,没有要求他重新再读已经读过的书,而是根据他自己的愿望,让他多读史书和诗文。在八股文盛行的年代,一个私塾老师能做到这一点,也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了。
蒲松龄能在自己喜欢的知识领域中读自己爱读的书,其学习热情也越发高涨,经常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计日程功,从不空费一日。后来,他曾在《醒轩日课序》中回忆这个时期的学习情况时说:“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其意思是说,那时读书如果一日没有收获,就感到惭愧,感到不安,冷汗淋漓了。
正是由于蒲松龄读书如此刻苦用功,所以,到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经熟知经书,能诗善文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蒲松龄的家中日益贫困,父亲蒲架只好放弃学问,改为经商;蒲松龄也只好辍学,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蒲松龄仍没有忘记读书。每到一地居住下来后,父亲外出做生意,他便在住地读书。
有一天,蒲松龄身边带的。书读完了,便去集市的书摊上买书。途中,他看到一个说书老人正在为一群孩子讲故事,他便凑上去听。这时,老人讲的是一个“捉蟋蟀”的故事。
说是从前有一个皇帝,爱斗蟋蟀,便下令各地百姓捉蟋蟀进贡。当时,有个叫成名的农民,运气不好,很长时间也捉不到一只,常常因此遭到官府毒打。成名被打得疼痛难忍,就去求巫婆为他想办法。他按着巫婆的办法去做,果然得到了一只上等蟋蟀。成名如获珍宝,准备第二天进贡给皇帝;可是,他九岁的儿子好奇,趁父亲一眼没看到,拿出来斗,结果跑来一只大公鸡,一口给吃掉了。这孩子很害怕,感到无法向父母交待,竟自己跳了井,等父母发现救出后,孩子已经断了气。
那说书的刚讲到此处,见有几个公差走来,他担心犯影射皇帝罪,赶紧收摊溜走了。蒲松龄挂心那一家人后来怎么样了,便追上说书人,请他继续讲下去,并拿出自己买书的钱,送给那老人。老人把他拉到一个僻静处,悄悄地对他说:“那家人自儿子死后,剩下夫妻二人,又无法交贡,心灰意冷,也想自杀。然而,就在此时,他们的儿子却变成了一个大蟋蟀,跳到父亲身上,让父亲把它去献给皇帝。于是成名含着眼泪把它交给了当地知县,知县又把它献给了皇帝。皇帝见这蟋蟀不仅个大,而且斗起来十分凶猛,宫中所有蟋蟀没有能斗过它的,十分高兴,便将那位知县提升做了大官。”
蒲松龄听完这个故事,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愤恨地对那位说书老人道:“那知县竟以一个孩子的性命,当了他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这县官真是可恶。”
从此,蒲松龄不仅憎恨那些坏污吏,也喜欢上了听故事。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在随父亲走南闯北的经商过程中,一有空闲,便去听说书人讲故事;并且每听完一个故事,回去就把它整理记载下来。到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上百个故事,为他后来创作《聊斋志异》奠定了基础。正如后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所说的,在他四十岁之前,巨著《聊斋志异》就已经初具规模了,书中故事,是“集腋为裘”式地创作出来的,而其中的名篇《促织》,就是他把在十二三岁时听来的那个“斗蟋蟀”的故事改写而成的。
蒲松龄十九岁那年,回到家乡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中了秀才,一时文名颇高。可是,在他二十岁后,几次进京应试,都未得中。最后一次考举人时,他虽然成绩优异,一举得中,但到吏部时,竟被以“相貌丑陋,不堪为官”的理由,将他轰了出来。
当蒲松龄极为愤慨地走出吏部的时候,忽然遇到一位白发老人,把他拉到僻静之处说:“小伙子,现在做官,光有文才,没有钱财,是做不上官的,你又何必为此生气呢?我早就知道你为人正直,很有学问,还听说你已经积累了不少故事;如果你能像明朝吴承恩那样,广泛搜集民间故事,再把今天的事编成故事,去写成一部故事书,不也是一大乐事吗?”
蒲松龄听后,猛然一惊,再仔细一看那位老人,正是当年那位说书老人,不由得激动万分地说:“原来是您老人家!幸亏您提醒了我,否则会误大事的。从今天起,您就继续给我讲故事吧,把您所知道的故事全部讲给我听,我一定要写成这部书。”
老人高兴地答应了。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他的《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作”,就是指的这段经历。
蒲松龄自从认识到“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之后,便回到家乡,开始了创作《聊斋志异》的准备工作。为了搜集到更多的故事,他一边在淄川附近村内做私塾先生,一边带着茶水在村口路旁坐下来,招待过往行人,分文不收,只是请他们把平时看到或听到的故事讲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记录。就是用这种方法,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到近四十岁时,蒲松龄已经搜集到近五百个故事。
蒲松龄在四十岁以后,才开始一边搜集,一边创作,终于在他接近暮年的时候,写完了《聊斋志异》这部历史文学巨著。
公元1715年,蒲松龄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除《聊斋志异》外,他还写有一千多首诗、一百多首词、四百篇散文,以及杂文五种、戏剧三出。
蒲松龄的名人故事【第三篇】
蒲松龄中了贡生回来,心里很高兴。虽还没有中举,也算是个“候补举人”了。亲戚都来贺喜的时候,蒲松龄接到了新上任的淄州县官的请帖,请他明天赴新官上任的喜宴。
几十年来,蒲松龄从不赴新官上任的宴请。今日一见请帖,倒是欢喜起来。也就答应送帖的衙役,明日准时赴宴。
这新上任的县官,是两榜进士出身,也是苦熬了几十年,才考中进士当上知县的。五十出头的年纪,比蒲松龄小了20岁。
第二天,蒲松龄到了宴会厅一看:在座的全是县里的财主和秀才,也有稀稀朗朗的几个举人,足有三十来号人。宴会开始,衙役们先抬上两坛“状元红”。他一看这酒,就知道不是本地生产,是从外地买的名贵酒。“三班”“六房”斟满酒,端上菜,县官起身拱手说:“列位才士、东家,下官来此,请多行方便。今日特备水酒一杯,不成敬意。来,共干一杯?"众秀才们也都起身,端起"状元红"一饮而尽。一齐咂摸咂摸嘴儿,拱手说:"蒙大人恩典,好酒?好酒?"县官看大家一饮而尽,心里也挺高兴。可看到蒲松龄那里,只见他咂了一小口儿,就把酒杯放下了,也不拱手致谢,只是低头沉吟。
县官一看,心想:此中定有道理。便自己另斟一杯,端着走到蒲松龄的跟前,说:“蒲兄,这酒如何?”“苦涩。”“这状元红是天下名酒,人人都说好,怎么苦涩哪?”“这酒来之苦涩。是富人家送的吧?”“不错,下官上任,本县富户祝贺,送酒两坛,特请大家来一起享用。”“大人应知无功不受禄。无功受禄则为贿赂。行贿者如无求于大人,何必行贿?平日说吃了人家嘴软,使了人家手短。日后,如涉官司,行贿谋私而理歪,大人何以对之?顺其歪理则不法。这样,百姓冤不能伸,理不能直,如何治天下?大人岂不就成了赃官了?做官不为民作主,满腹才学总是零。所以,我说这酒味儿是苦涩的?”县官一听,一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时,一个衙役过来拉了拉他的袖子,说:“大人,酒喝光了,酒兴正浓,您看怎么办?”县官随即从衣袋里摸出一锭银子,说:“这是在京临上任时领的一点俸禄,到街上打点白酒,请客人们尽欢吧?”不大工夫,又来了白酒三坛。揭盖一饮,就不是状元红那个滋味了。众客为了不抹面子,都小口儿抿,只沾沾嘴唇,不比先前那个场面了,也没有拱手的了。
蒲松龄一见,可来了劲。他大叫衙役:“拿大碗来。”衙役拿来了饭碗。只见蒲松龄一连骨突突喝了三大碗。七十多岁的人了,喝完把胡子一摸,哈哈大笑着说:“真好酒,天下第一美酒。”又向秀才们拱拱手,说:“列位知道这酒的名吗?”半天没人放声。“这叫清明酒。是咱县太爷,用自己的俸禄,买酒招待列位。它不是列位方才喝的那种贿赂酒——状元红。”就这工夫,只见那些袍儿帽儿的富户,都一个个地溜跑了。秀才、举人们没走,倒是痛痛快快地又喝了三坛酒。
酒宴散后,这位县官闭门三天,也不问案,也不出门,只是在屋里打转转,琢磨蒲松龄这话中的道理。
听说,这县官官做得清明如水。临卸任时,蒲松龄死了。他嚎啕大哭,挂冠出了城门,百姓也泪汪汪地送行,边送边问:"大人为官清正,今日升调本是好事,为何大哭起来?"县官擦擦泪,边走边说:"官职大小是小事,失去恩师教导,却是痛心的大事啊?""谁是恩师?""本县蒲圣人,松龄先生。"这县官叫什么名,没传下来。
蒲松龄的名人故事【第四篇】
蒲松龄既是文学家,也是民间故事家。相传,他为搜集《聊斋志异》的素材,常备烟茶于村头招待路人,听他们讲各种传说故事。他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说:“雅爱搜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如此痴迷,自然影响很大,以致“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这就是说,当时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蒲松龄为中心的搜集民间故事的广泛网络,从而为《聊斋志异》的终于成书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这一网络所涵盖的范围有多大?从《聊斋志异》本身所透露出的讯息看,涉及到了大半个中国,其中包括远在千里之外的今湖北省。《聊斋志异》中的《汪可受》和《杨大洪》,就是难得的重要实例。
《汪可受》的主要内容是:湖广黄梅的汪可受,能记三生:一世为秀才,二世为骡,三世为农民。他终于生汪秀才家,先是为怕暴露实情惹祸,便装作哑巴,后来脱口说话,显露出惊人才华,从此一帆风顺,“少年成进士,官至大同巡抚”。
黄梅确有汪可受其人,为明代万历己卯年(1579年)举人,至今当地还流传关于他的大量传说,其中包括《投胎转世》、《门栓哑》等。其基本内容不仅和《聊斋志异》相同,而且更加丰富、生动、离奇,具有古老、朴野的民间风格,从而可以断定其为《聊斋志异·汪可受》的原生形态,或者说准原生形态。
《杨大洪》的基本情节是,他进食被噎成病,夜梦神仙赠诗曰:“江边柳下三弄笛,抛向江心莫叹息”。第二天,果见三弄笛于柳下的道士,知其为神,便倾囊中之金献之,以求治病。道士掷金江中,以示看破红尘,不为金钱所动。但杨大洪却是尘念难消,为之惋惜。仙道已知难以度其成仙,便乘隙“力拍其项”,以致呕出喉中物,把他的病治好了。
杨大洪是杨涟的号。他是今湖北广水市人,官至左副都御史。明天启四年(1624年),上书劾阉党头目魏忠贤,得到左佥御史左光斗的力赞和响应,时称“杨左”。第二年入狱致死,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如今当地还流传着他的大量传说,其中的《蓝袍朋友》也说,他得了噎食病,不过,给他治好了的并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个驴子精;在他冤死之后,后者还变做身穿蓝袍的友人去为之吊孝哩。显然《杨大洪》是由此脱胎而生的,虽然它已非原汤原水,但却可以从中品出一些原味。
总的来说,蒲松龄处理民间文学的基本方法是:除一律改口语为文言以外,或大体保持其本来面貌,如《汪可受》;或只是作为素材,而进行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即再创作。《杨大洪》当属后一类型。且看此文后边的“异史氏曰”———即蒲氏的评论:“公生为河岳,没为日星,何必长生乃为不死哉!或以未能免俗,不作天仙,因而为公悼惜;余谓天上多一仙人,不如世上多一圣人”。可见这里的神仙及其所表达的出世思想,都是作为被否定的反衬物而由蒲氏创作和设置的,而原来的民间故事,只不过被改造成了适合于作者所需要的载体而已。但这载体对于作者及其作品又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民间文学尽管靠口耳相传,却有非常强的生命力,有的竟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例如《孟姜女哭长城》就萌芽于春秋时代。最近陆续发现并纪录成文的汪可受、杨大洪的大量传说,至今已流传数百年,仍同样使我们眼界大开,十分惊喜。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它们明确无误地证明:当年的蒲松龄的确青睐民间文学作品,不仅孜孜以求,不断向民间搜集,而且还影响和动员了一批可观的采风队伍,把手伸到了包括今湖北在内的广大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该说,这是文学史上的一大佳话和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