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青春风景作文(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别样的青春风景作文(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命题作文“影响力”导写及1
命题作文“影响力”导写及例文
命题作文“影响力”导写及例文供稿/姜有荣[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在B城,他搭了五次出租车,下车前,五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B城,B城因而有五千人上岗就业,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的税收,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请以“影响力”为题,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财富》杂志将影响力定义为影响别人行动的能力。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影响力,因为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魅力,时时刻刻影响着周围的人,并且给予对方一种神奇的力量。影响力还是一种让人乐于接受的控制力,它与权力不同,影响力不是强制性的,它发挥作用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以一种潜意识的方式来改变他人的行为、信念和态度。影响力也是一种出色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群体中价值的集中表现。如果你是一个推销员,想卖出更多的产品,你要能够影响你的`顾客;如果你是一个经理,你的成功取决于你对下属的影响力;如果你是教练,你只有依靠影响力才能建立一支常胜的队伍……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你都是在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沟通与交流,有的时候就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一种对抗,不是你影响别人,就是别人来影响你,没有影响力的人只会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下。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需要从影响力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展开叙写或思辨,因为能不能产生影响力,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发出者,也取决于接受者。从事理逻辑上来说,影响力起源于发出者,体现于接受者。你把发出者写透了,才能让人觉得影响力生成得有根有蔓;你把接受者写透了,才能让人觉得影响力显现得可触可及。只有展开双向开掘,记叙文才能写得在“情”在“理”,议论文才能写得既“深”又“透”。
影响力
文/管心安[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莫言火了,跟着他一起火的,还有他的老家:五间土坯房一夜出名,就连小院中原本葱郁的胡萝卜名气也渐渐大了,经常成为媒体镜头下的“嘉宾”。只可惜,不到几天工夫,这满院子的萝卜愣是被游客拔光了,真让人啼笑皆非!
你说这胡萝卜除了吃还能做什么?它又不像名人的签名之类可以收藏,至多制成“胡萝卜干”吧?可来访之人硬是把它们拔了个精光,难道是一时的口渴作怪?
乍看荒唐,但仔细一琢磨,你便会悟出点道道,这其实都是“名人效应”在作祟。中国人素来有“沾仙气”的说法,因此游客这种匪夷所思的做法便不难理解了:对成功“渴望度”太高,便希望能沾莫言点“仙气”,复制他的成功,而胡萝卜正是向莫言讨的“彩头”。
名人效应之好坏,本非吾辈所能论之。然古语有云:物极必反。便以近日流行于网络的《焚书指南》为例,马伯庸自问自答: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当为首选。究其本质便不难发现――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年代,人们对成功趋之若鹜,为了所谓的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些教授们的成功秘笈焉能不热?
在这个理想信念滑坡的年代,人们面对着迷惘的生活,渴望激情被点燃,被煽动,励志书焉能不热?
在这个看病难,看病贵的年代,教人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便能养生治病的书焉能不热?
在这个明星广告铺天盖地,明星绯闻不绝于耳的年代,明星自传焉能不热?
过去,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可如今呢?对那些追名逐利者来说,已只剩下个人的价值,甚至是个人的价格。他们认为发财便是成功,升官便是成功,至于财是怎么发的,官是怎样升的,又有几人在意?即便是黑心地赚钱,腐败地升官,也能引起周围人的一阵歆羡……其丑恶嘴脸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效法鲁迅先生,站在时代的前列,摇旗呐喊,在思想上予世风以一记重击,以振聋发聩,只盼芸芸众生能以冷静的头脑、审视的眼光看待“名人效应”。既不趋之若鹜,也不妄自菲薄,走自己该走、能走之路,这才是吾辈应孜孜以求之道。
考场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三:其一、引论部分,由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社会热点导入,引出”影响力“的话题;本论部分,以马伯庸《焚书指南》这一网络热点树起靶子,展开剥笋抽丝的剖析。例子能援引地球人都聚焦的热点,可谓“新颖”。其二、对四类应烧之书,先分别揭示其“热”之成因,再合而揭示“热”之实质。论证能以冷眼看穿热料,可谓“深刻”。其三、收篇踩在鲁迅的肩膀上为芸芸众生拨开云雾,指明道路,激荡着一腔“挥斥方道”的书生意气和力转世风的学子豪气。行文在破“不可为”基础上还能立“应为”,可谓“大气”。
(姜有荣)
命题作文“站在高处”导写2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10班 张译匀
今天,是满月,一如几年前那一夜一样。
我依旧站在这座石峰上,如今竟多了一份坦然,山下的狼群开始散去,远远的长嚎仍旧在我的耳际萦绕,似是天人永隔前的序曲。
我又一次想起了老狼王死前的那双眼睛,澈亮澈亮的眸里,完完全全的满足,“你以后的路更多的是责任,别忘了,你站在高处”。
自从降生在一个平凡的狼窝,我就意识到杀戮和危机,太多的狼崽需要生存,而我作为其中之一不得不摒弃同情,我学着生存,变得狡猾,变得残忍:常常连续奔跑几个小时只为捉到一只筋疲力尽的羚羊;常常装死来吸引秃鹰以抵过饥饿的痛感;甚至将獠牙嵌入同伴的喉管,咀嚼流油的血骨。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想要变强,就不可以带有怜悯,即使再寂寥的夜里,我也只会流下一瞬即逝的眼泪。
就是那一年,那个满月,我的獠牙刺入老狼王的喉咙,属于我的时代开始了――我站在了高处。
站在高处,我知道了比生存更为重要的东西。我带领着狼群不停地搬家,以配合沙漠草场的季节变化。然而,日复一日的寂寞和孤独爬。上额头,一路走来我放下过抑或放不下,我看破过抑或看不破,就这样把身心都疲惫了。
“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比你更出色。”(教学论文 )这是那一刻我答应老狼王的话。
以后的无数个日夜,我都记得那一幕。我爬上至高点的那一幕,脚下,全是我的族群,他们一双双信任的眼神,我不能辜负。种族的负担,似乎比沙漠里的秃鹰显得更加难缠。
随着族群度过寒冬的危机,繁衍的季节来临,幼仔的增多无疑加重了狼群的捕猎任务,有时候甚至四五天捉捕不到猎物。狼崽的存活率本就不高,加上食物的短缺,自相残杀的情况也屡屡出现。
每个月夜,我都习惯对着月亮歇斯底里地长嚎一番,像是要把心肺都吐出来一般。的确,站在高处,好累。
只是这个担子我还不可以丢掉,因为我站在高处。
转眼又是秋冬来回,形势回稳。避过了酷暑,生存的几率便大了许多。我记不清自己猎杀了多少猎物,也不知道自己的口中吮走了多少口粮,只知道我心甘情愿。
狼群的扩大使得我的气力也一日不及一日了,有时眼睛竟也看不清猎物了,肌肉变得紧绷,时常一个动作就僵在那里半天。预感来得很快,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终回原点。
直到遇见那只如同当年的我一样的灰狼时,我彻底明白,我真的老了,一场殊死搏斗,就在今天。我败了,喉管里的血喷涌流出。
“要记住,你站在高处。”我竞说了和老狼王一样的话。
原来,这几个字才是我活着的信仰,只是临死前方流水一般地脱口而出。
这几年,早已不为自己而活,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是站在高处的责任――它值得你用一切来继承。每每站在高处我都能看见一双澈亮的眼睛望着我前进,有了这双眼睛,即使面临的是不尽的无边黑夜,我也可以无悔地前行一
孤独和疲惫是人生给予我的考验,责任才是生命的高度。即使我的身体已经开始僵硬,我也决不后悔曾经立下的誓言。
高三作文导写3
杜鹃花开时,与你相遇。于是,便有了血色黄昏和静静数星星的夜晚;便有了一起挥洒旅途豪情的欢乐。
那个早晨,到海边,看日出的涌动。染红了你,染红了我,染红了风景。你拍着手说:“好壮美!”忘情地拥抱了大海。还说要把这美永远存在心间……我们都很渺小,抗不过什么……
杜鹃花谢时,你走了,握了满手的理由。剩下的日子里,留下我孤独地度过。于是,便有了饔昙竞头追捎炅敝械幕ㄉ。槐阌辛艘环庠趺葱匆残床煌甑男拧
淡淡的清月光下,听遥远的胎音,吹一曲竖箫与苍白的月光相和。与你的故事,便如清月光里芳香的百合。
清风,在叶上的舞蹈,犹如你来去翕乎的脚步。幽幽丛林中,闻到你飘扬裙裾的气息;闻到了你手链的轻响……
我便不再那么寂寞。
命题作文“零距离”导写4
命题作文“零距离”导写
命题作文“零距离”导写夏云陶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具有多种呈现形态。从有距离到零距离,观念、态度、信心、追求、行动、得失等都会融入其中。
请以“零距离”为标题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这个作文题很难写,说它难写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概念难以鉴定。什么是“零距离”?从物理角度讲,可以指事物产生摩擦:从时空角度讲,可以指跨越国界、情趣相投;从人与自我的关系来看,可以指自我反省、自我超越;从社会角度讲,可以指国与国之间缩小差距、没有贫富、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取角其实是无穷无尽的,但最终都离不开精神、意识、认知层面的思考。题目中的“零”字又显得那么极端,要把概念阐述得令人心服,要使所举之例贴切无误,都不是容易的事。不少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就已经败下阵来,某些同学对题目的含义一知半解便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态度,没做解说,只是大谈作用与影响。须知概念的确立往往得以一定范畴或领域为限制,失去限制而生的理解易使作文零散不堪。
二是扣紧题面难。不少学生会写实现梦想、到达梦想与现实的零距离,这当然可以,题目中简单的导语列出了很多对立性的词语,如“得失”;这些词语中的对立的两个语素就可以因为我们的认识而形成零距离的关系。古人就有“一死生”的说法;“得即是失,失即是得”的说法对很多学生来说也不难举证阐述。难就难在一不小心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作文不像在写“零距离”,倒像在写“成功”“梦想”“得失”……谁是主,谁是次,得根据题目的需要谨慎把握。
有了以上两点认识,写成哪种文体,撷取什么素材都是可以通过自圆其说的方式完成的。精神、意识、认知既然可以达成“零距离”,自然可以使作文也圆通合理。这个题目难写,但更能因此看出学生的思考力、思辨力,下面就是一些有思想的好作文。
佳作示例
零距离
浙江省湖州中学 黄闻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海角天涯,不是日月星辰,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告白,充分体现了距离的多变性。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物化的距离体现在物体的相对位置,这是客观固定或恒久不变的,如日地距离;心灵或精神上的距离则是一种形而上化的可以用主观尺度衡量的相对长度,如人与人能力、思想境界的距离。零距离是一种极端状态,物体的零距离接近会使作用力极大化,而人与人零距离则会带来主观意识的交融。
我认为,零距离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极端状态,而追求零距离的过程才是充满意义的。物化距离的改变具有机械性与不可变性,因而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形而上化的距离。
追求零距离是一种态度。曾经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我感觉探索科学就像在和一位羞赧而美丽的少女谈恋爱,我们的心那么近,我们一直很热络。”科学家追求与科学的零距离接触,并热爱这一探索之旅,这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实则在为人处世中,若感到对他人的陌生或对事物的厌烦,那一定是因为彼此的距离太远了,以至于无法产生足够的引力。若能有一颗热络的心,努力去拉近两者的距离,那么即使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也能发现每一天不同的精彩。
追求零距离是一种观念。《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有这样一幕:地震后柯景腾问电话那头的沈佳宜是否相信平行时空,而后两人同时仰望夜空。我相信,两个彼此熟知且信任的人,在平行时空中一定接近于零距离。因为他们曾同甘共苦,携手走过坎坷,共享过快乐,他们拥有共同的观念――彼此一直都住在对方心里。我们对待亲友、爱人时都应以全接触的观念去付出爱与信任。
追求零距离是一个充满得失的过程。(高考作文 )古希腊的一位哲人曾说:“一个人放弃越多,他便拥有越多。”追求某一方面零距离的同时必然会造成另一方面的疏远与陌生,且钻之弥坚,疏之愈远。因而只有在明白自己真正所需所求的东西后再采取行动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此亦为与自己达到零距离的过程。或许很多人会疑惑:自已与自己难道还存在距离吗?这或许是一个哲学悖论,但我认为亦存在距离。而成长则是一个追求真我,靠近自我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平衡得失后,才算是达到了成熟。
当我们用心去感知周围的人与事物,当我们认真地审视自己,当我们努力地追求零距离,我们便会收获真情、成长与成功。
点评
首段引入有趣味性,解说很精准,想法很深刻。刚开始就给人高屋建瓴的感觉。几个分论点切近现实,眼界高,每一点下有理有据,这般展开阐述的能力令人震惊。最终以认识零距离对成长的意义为收尾,引人共鸣!极好之文!
零距离
浙江省湖州中学 李骋怀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距离是一种不以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存在。而且距离无处不在,并且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物与物之间是有距离的,即便是原子核中结合得很紧密的质子与中子也还是有距离的,以此来维持体系的稳定。人与人之间也是有距离的,就像再亲近的家人之间也还是有距离的,以此来实现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存在。
但有时,我们会使用“零距离”这个看似在客观上无法成立的词语。其实很简单,在人们的相识交往过程中,若是彼此达到了心灵上的高度默契,则不妨看作是心灵之间的零距离。
春秋时,鲍叔牙与管仲为好友。管仲曾辅佐齐国公子纠与鲍叔牙辅佐的齐国公子小白争夺皇位。当公子小白最终成功登上皇位,想杀死管仲时,鲍叔牙却主动提出让管仲接替自己成为宰相。
这不仅仅是鲍叔牙显示自己雅量的刻意所为,而是基于他对自己这位多年好友的认识之深。他知管仲有辅佐君王成就霸业之才华,他知管仲内心有觅得明君,一展宏图之渴望,他知自己的这个朋友在执著地追求什么耐心地等待什么。事实证明鲍叔牙是正确的,既成就了齐桓公这位春秋霸主,也成就了管鲍之交的佳话。
李商隐诗言:“心有灵犀一点通。”正如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所表明的,这种人与人心灵上的“零距离”建立在两人性情、志趣、学识、修养的相投合的基础之上。
当我们想与某人成为知己,当我们想与某人比肩,以求缩小彼此心灵间的距离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拿自己与那个人进行比较,进而首先看到一些显而易见的差距,此时我们就会无意中追求他或她那样的优秀。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追求会一步步缩短我们彼此学识、修养等方面的明显的距离。
有些距离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有人出生豪门,有人出身贫寒;有人家底雄厚,有人家徒四壁。但有些距离可以缩小以至达到所谓的“零距离”。
寒门子弟可以发奋学习,达到和富家子弟一样的学识也未必是什么难事;粗野之人亦可以严于律己,练就与绅士淑女一样的风度礼仪。从有距离到零距离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于观念,我们在缩小与优秀者距离的同时提升着自我;于态度,我们在缩小与优秀者距离的同时磨砺着意志,诠释着坚持;于信心,我们坚信曾经的有距离终将有一日变为零距离,在缩小与优秀者的距离的同时,成就了自我的优秀。
所有内心深处的默契,即心灵的“零距离”都离不开学识,涵养,志趣的“零距离”。身份,地位可以有距离,但心中的理念与修养不同,则很难求得心灵上相同的律动与共鸣。
有时候,有距离与零距离在永恒中转化,一些距离消失了,视野中就会出现新的距离,因而追求也就永无止境。
我们在追求中从有距离到零距离,我们在零距离处求得心灵的默契,又在未来寻找着新的距离。
点评
作者从现实谈起,直视客观;谈“零距离”观念产生的背景;概念成立的背景一明确下来,举例,雅趣十足地阐发了达成“零距离”需具备的各种心灵角度,分述点与例子紧衔;由缩小心灵差距引发到可达成修为,成就的零距离,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积极意义。从心灵融合到修为平等的过程显示了追求“零距离”更为现实的意义;文末又强调了两种追求相辅相成,促人无尽发展的认识。思维饱满,是篇好作文。
零距离
浙江省湖州中学 沈 馨
银河系的两端,距离90万光年;我和高考,距离70天;我的上下睫毛,距离厘米;我和我的父母,距离两个小时的车程……(导入新颖,引人入胜。)
距离,无所不在。它可以存在于时间、空间,甚至思想。我们希望可以拉近距离,以便看得更清楚,交往得更频繁,爱得更浓烈,以至“零距离”。而真正的零距离并不存在。我们可以用望远镜看到万米之外的蚂蚁,却看不到紧贴眼睑的睫毛,这便成了另一种距离。若使两个物体真的零距离,那两者也就合二为一,也无所谓“距离”。夫妻尚有同床异梦,何必苦苦执著于不可能的距离?但我们可以追求的,便是无限接近于零,即“相对零距离”。(这段综述是理科高手的水平体现。)而这个名词,已成为热点,印入每个人的脑海中。
“相对零距离”是科技发展带来的胜利果实。显微镜让我们看到水中那渺小却灵动的生命,与生物进入零距离的接触。卫星转播让我们看到了叙利亚、利比亚恐怖的政治形势,现场进行零距离观察。手机让我们听到了千里之外恋人的声音,让爱可以零距离交融……不得不惊叹于科学的伟大力量,为我们带来如此之多的“零距离”。(现实中的`“零距离”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这个分论点是极聪明的人才能清晰生动地表述的。)
“相对零距离”的产生更是因为人性的善良与觉醒。地震旱灾之后,那一张张绝望的脸,令我们泪如雨下。“心连心,情系情,共抗灾!”没有比这更好的标语了。正是因为心的零距离,才有那一幕幕感人的捐助画面,一位位伟大的志愿者,一次次爱心的接力。不得不惊叹于人性的善良、品格的伟大,创造这样令人动容的零距离。
(科技背后是真情,上下观点均在谈成因,但分明构成了递进关系,表述真有力!)
“相对零距离”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政府的阳光平台,让百姓参与政治,与权力零距离。而人们在网上的发言、质问,表达了人们与政府零距离的渴望。这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它更反映出了人们三千年积留下的观念正在慢慢改变,这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先决条件。(开始谈作用,社会意义,有积极的心态和社会责任感。)
可人们不禁要问:“零距离真的如此美好吗?”而现实禁得起这样的质问吗?“最新消息:著名女星杨某昨晚与富二代于某大酒店共进烛光晚餐。”“《男人装》戚薇裸背封面,与读者零距离互动”……这样的零距离是我们需要的吗?无论事实如何,这些重要吗?随意窥探他人隐私,甚至杜撰、造谣,是所谓21世纪新人该做的事吗?明星多担忧子女的正常生活原来并非“炒作”。所以,我们一直追求的“相对零距离”,应符合法律、符合道德,是我们所需要的“零距离”。(从社会的错误现象对“零距离”的作用进行一分为二的思考,从而确认“相对零距离”这一说法的科学性。)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毋需畏惧,更不可轻视。只是在我们追求“零距离”的道路上,更需多加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以心换心”之前,是否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谁都不想自己的银行卡与骗子“零距离”。而我们是否更应该保持诚信的本质?若举世皆浊,既而鼓其泥而扬其波,难道你要妥协于你所鄙夷的东西?(直面现实,提出正确的做法,名句配合用得不落言筌。)
“相对零距离”,是一种成果,是一种考验,更是对心灵的追问。掌握好“相对”,是我们该做且必须做的事。(结论斩钉截铁。)
点评
这样的鉴定概念,这样的深入思考,每一步都像与人辩论般设计得缜密而无懈可击,高考时写到这般程度,作文岂止50分!
“回味”命题作文导写5
三月连绵不绝的细雨又开始营造迷茫的氛围,对江南历史的感悟或许只能在那最凄怆的回味中。
在南方长大的人,呼吸中必有荆楚风的节奏,胸怀内必有吴越水的柔情。昔日项羽平定天下却不在秦地称王,可见八年的战火驱不走霸王心头对江南的眷恋。“楚人富贵还乡,如沐猴而冠,又怎成得了帝业?”故萧何如是说。北方的秋风永远都是寒远的,而江南的温暖却一直让人回味,不忍忘怀。
鲜卑人骑着高头大马,轻易攻破了洛阳的城门,彼时没有盛世繁华的牡丹,只有青灰色的城楼在夕阳下茕茕孑立,迷漫出苍凉的气息,没有人再去回味当年西晋士族们南下时天空中迁徙的鸟群以及铁骑踏破江川时漫山遍野飞扬的旌旗。是时的东晋王朝蜷缩在长江以南,并被江南的温软一点一点磨掉了回到北方的锐气。江南历史的感悟中永远都只有最悲怆的回味,舞女的长袖卷过荧荧的烛火,华丽的轻纱摇曳生姿,连空气都随着那杨柳般迷漫的腰肢柔软下来。南下的士族们终日以雨声为节拍,吟唱着流光溢彩的乐章。对江南的回味,恍如《玉树后庭花》在奏响。
历史无情翻过,但谁又会忘记那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南宋王朝?当彪悍的蒙古骑兵踏破江南烟花细雨中的沉梦时,那份回味中又多了一丝苦涩。南宋,这是以江南为都城的终结,南宋终究没能收复山河,却在江南的朦胧雨雾中走完了最后一程,亦如多年以前的东晋。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然而这座都城仅仅承载了两位皇帝的夙愿就被历史无情抛弃了。这颗长江岸边的宝石,正是苏浙那纵横交错的河流,给予了它最灵动的光彩。江南的宝地,潺潺的水勾勒出石头城中金陵十二钗的红巾翠袖,孕育成北固亭外稼轩词的龙腾虎跃,《玉树后庭花》在秦淮河朦胧的雨夜中停歇,“王谢堂前燕”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间飞过。抬望眼,“秦淮水榭花开早”;回头瞧,“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谈笑间,“六朝旧事如流水”;微风过,“夜船吹笛雨潇潇”……然而,看那六朝六代繁华似云烟,对这一切的回味却只能用惋惜和悲怆来定格。
有时,这份属于江南的回味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游戏,所有的沉默与想象只是为了某一个高远的梦想。而我们在不断的回味中所执念的,不过是一场梦想与结果的较量,坚持与放弃的争夺。南方人,忘记对江南的回味吧,用你的脚踏住秦岭的雪,用你的背挡住楚地的歌,相信时间会给予一切以公正的评判。
江南的回味,是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