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拯救小兔子作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0196

发表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拯救小兔子作文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营救小白兔作文【第一篇】

有一天,小白兔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坑里,这个坑比小白兔高半个头,小白兔怎么跳也跳不上去,小白兔在坑下着急的大哭呼救。小兰、小刚、小明听见了小兔的呼叫声急忙朝坑的方向跑去,他们看见小白兔连忙说:“小白兔别怕,我们来救你啦!”

他们三人就在坑上面商量拯救小白兔的办法。小明说:“用绳子”;小刚说:“用篮子”;小兰说:“不如用绳子套在篮子上,让小白兔跳到篮子里,我们三人一起把小白兔拉上来咋样?”他们觉得这办法好,就派小喇嘛回家找绳子和篮子,他俩留下陪小白兔。小兰拿来绳子和篮子,他们在篮子的把手上打个死结,将篮子放入坑里,叫小白兔跳进篮子里,最后他们一起用劲往上拉,终于将小白兔救出坑里了。小白兔非常感谢这三位小朋友,还要邀请他们三人去它家玩。

小明、小刚、小兰救了小白兔,觉得很有意义都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儿回家啦!

营救小白兔作文【第二篇】

夜深了,小兔白白卷缩在被窝里等妈妈回来,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吓得胆小的白白大气不敢出。忽然,风声中传来了几声隐隐约约的呼救声,白白竖起了长耳朵仔细一听,那呼救声显得越发清晰了。白白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便把头深深埋进了被窝里……

外面的呼救声随着风声显得越来越清晰了,白白一听,原来是妈妈的声音,白白在被窝里脸色苍白,手脚不停地发抖,心想:妈妈可能是被大灰狼追了,我该怎么办?去救?还是去不呢?如果不去,妈妈被大灰狼吃了,我以后就变成没兔疼的孤儿了;如果去救,有什么办法呢?弄不好连自己的小命也搭上了。白白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最后,白白还是决定了一定要去救妈妈。

白白灵机一动,计上心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拿了万圣节那天妈妈送给它的魔鬼道具,蹦跳着出了门。

兔妈妈正在草地上与大灰狼“你追我跑”呢!只见大灰狼正鬼魂一样紧追不舍,好像随时准备扑上去把兔妈妈吞了似的

突然兔妈妈在大灰狼的视线中消失了,大灰狼想:那只母兔跑不掉的,它一定在这周围躲着,可能是大树后面,也可能是草丛中,看来,现在得用我的嗅觉了。大灰狼开动它的嗅觉,通过气味,它知道了兔妈妈的所在地——草丛中。大灰狼踮起脚尖,屏住呼吸,慢慢地走了多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月光中出现了一个黑影,接着是一阵细小的吼叫:“大灰狼,你死定了!”说着,便从森林里蹦了出来,只见它眼睛瞪得大大的,一串舌头从嘴巴里垂了下来,头还摇摇晃晃的,兔妈妈看了,从草丛中蹦出来,大声叫道:“啊,有鬼啊!”,接着就晕过去了,大灰狼看了,心想:这不会是真鬼吧?我还是先闪吧。想着,一溜烟,便跑没影了。

这时,兔妈妈从地上爬起来,白白摘了脸上的面具,它们俩抱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营救小白兔作文【第三篇】

在一片景色宜人的森林,居住着一只可爱和善的小白兔,它整天带着一条长围巾和一把小花伞,邻居家的小袋鼠可羡慕了,于是它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白兔和小袋鼠一起去野外玩耍,它们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小袋鼠脚下一空,扑通一声,掉进了一口枯井里。“救命呀!救命啊……”小袋鼠拼命地喊着,小白兔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它一边呼喊救命,一边安慰小袋鼠:“别着急,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救你的。”正当小白兔急得不知所措时,一阵微风吹来,把它随身携带的长围巾吹得飘舞起来。这时,小白兔眼前一亮,“有了,我可以用我的围巾来救你。”于是它迫不及待地解下脖子上的长围巾,一手拽着围巾的一头,将另一头抛向井里,让小袋鼠抓住。

可是小袋鼠摔入井里,脚受伤了,跳不起来,任凭小袋鼠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怎么也抓不住围巾,可把它们急坏了。天色渐渐暗下来,小袋鼠彻底绝望了。它对小白兔说:“亲爱的朋友,你还是回去吧!看来我是上不去了。”“不,我一定不会丢下你不管的。”小白兔坚定地说。小白兔急得团团转。这时,小白兔的小花伞从袖口里掉了出来。忽然,它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妙计——把围巾系在伞柄上,这样小袋鼠就能够着了。小白兔急忙将雨伞扔进井里,这回小袋鼠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小白兔使出全身的力气,将小袋鼠拉了上来。小袋鼠被救出了后,一把抱住筋疲力尽的小白兔,它们紧紧地拥抱着。

这时,皎洁的“玉盘”高高地挂在天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小袋鼠的小白兔也朝着月亮姐姐笑了。

拯救小兔子【第四篇】

哭泣的切尔诺贝利

——《拯救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26年前的今天,是核事业发展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日子更是全世界所有人民必须牢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带给我们无法言说的疼痛,就在本世纪,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又让我们深切体会到类似的疼痛。于是,在今天,切尔诺贝利事故26周年纪念日里,我们深深缅怀,却又不断思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面对一系列核事业与核事故,我们应该“核”去“核”从。随着电影《拯救切尔诺贝利》的放映,那痛苦的场景历历在目。且让时间的脚步暂缓,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现场,再次感受那惨不忍睹的情景。

1986年4 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前苏联乌克兰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声爆炸,带来了人类和平使用核能历史上的一次最大的惨剧。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此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20年了,这里仍被严格限制进入。隔离区外有一个检查站,持有自动武器的军人在这里值勤,欲进入隔离区的人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所有从隔离区出来的人,还必须在专门仪器上接受检查,如果身体遭受辐射超标,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于是,这个曾经被人类居住的地方,又变成了野生自然的天地。所有的窗户

都没有玻璃、墙上前看去,路的两旁树木疯长得很高很茂盛。穿过白桦树、白杨

树和松树构成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栋栋单门独户的楼房密布,其上长满爬山虎。

大部分楼房已经破败不堪,许多院落杂草丛生。这些家,曾经代表着骄傲,这是

前苏联政府对为国家核事业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的奖励,而现在,破败不堪空空

洞洞。灰尘、碎片、玻璃渣随处可见;曾经鲜艳的墙纸支离破碎,墙体更是坑坑

洼洼;蒙尘的防毒面具和布娃娃散落在地上,让人触目惊心。

特别是到了夜晚,所有的房屋都黑漆漆的,夜风吹过无窗无门空洞洞的房屋,发出呜呜的哀号,街道上多年没有出现过人影,只是偶尔会有野狼或者野狗嗖地

穿过。

这里早已成为一座“死亡之城”,只有每晚仍会忠实站岗的街灯带来一点温

暖,昏黄的灯光静谧的街道,诉说着幽幽的故事。

然而,这些荒无人烟的景象,只是切尔诺贝利事故深远影响的一个小小缩影,切尔诺贝利带给人类的灾难,实在是难以说清。并且将永远是很横亘在人类文明

发展与进步史上无法摆脱的噩梦。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当时的前苏联政府先后组织了约60万人

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抢救工作。据当时的报道记载,在核电站废墟上,由于机械

设备大量损坏,现场的清理许多工作是依靠人工完成。救援人员身穿防护服,以

每组40秒的工作时间轮流进入现场,清理可能引发再次爆炸的危险品。

但是事故初期,前苏联政府只是公布核电站发生了火灾,并没有说明发生了

核泄漏事故。当地居民通过国外新闻媒体才得知发生了核泄漏事故。

为了掩盖事件的真相,前苏联政府仍于5月1日在离切尔诺贝利140公里的基辅市举行了传统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大游行,5月9日按计划举行了国际自

行车比赛活动,5月还派歌唱团到核电站进行慰问演出。前苏联中央政治局也下

发了秘密文件,禁止医生作出事故清理者患病原因与核辐射有联系的结论。

直到5月6日,《真理报》才刊登了第一份有关这一事故的详细报道。但是

这份报道没有说出大火所产生的放射量以及伤亡人数。5月14日,前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第一次公开谈到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

前苏联政府在处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上不透明的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

欧洲国家的严厉批评。东欧国家和邻国因前苏联未及时通报灾情,使得原本紧张的关系加剧。世界对前苏联核技术的信任大大降低,加之西方媒体大量夸大的报

道,使前苏联的声誉受到空前打击。

但是,不管苏联将受到何种批评,都无法挽会这一悲剧,切尔诺贝事故带来的隐患与危害早已造成。

首先,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

住着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

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

禁止生产牛奶。

其次,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通过风力、雨水等传播途径,污染了乌克兰、白

俄罗斯、俄罗斯等一些堪称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壤。从而造成欧洲某些地区农业

发展落后,粮食作物稀缺的状况。

第三,到现在,参加救援工作的万人中,已有万人丧生,7万人成为残疾人,30多万人受放射伤害死去。乌克兰共有250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而身患各种疾病,其中包括万儿童。在乌克兰的核受害者中最常见的是甲

状腺疾病、造血系统障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今日在切尔诺贝

利的河里仍有鱼儿漫游,但它们体内积满铯、钚等核物质。松树则长出褐色的怪

枝,显示树木生态因核辐射而出现巨变。

据推断,事故释放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200多倍,污染程度和规模

则是广岛核爆的600倍。2005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提交的报

告认为,核泄漏事故直接导致死亡的共有56人,因为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患癌死亡的有大约40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预计还将有4000人因为同样的原因死

亡。这一数字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卫组织认为,当年的核污染涉及

在切尔诺贝利周围生活的15万平方公里的将近700万人。在参加救援工作的

万人中,已有万人丧生,7万人残疾。在事故发生地的邻近地区有30多万人

受放射伤害死去。绿色和平组织也认为,这场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的危害

程度要比当时的评估高出10倍,泄漏物已经造成10多万人死亡,在未来还将造

成约10万人死亡。

然而,这些数字与危害仅仅是公布于世的部分。那些被隐藏于地下的数字我们永远不得而知。俄罗斯分部负责人丘普罗夫曾说:“我们怎么能相信官方得出的调查结果?”“1957年乌拉尔‘灯塔’核燃料工厂爆炸;1975年列宁格勒核电站

爆炸;1986年切尔诺贝利;1997年季米特罗福格勒核中心核原料外泄。所有这些

事件我们都是在事发好久才得知消息,而且永远无法得到具体情况。”丘普罗夫称:

“肯定还存在着其他的事故而我们不知道,这些教训让我们再也无法相信官方的数字。”

但是,不管核事业的危害有多大,作为新兴能源而言,他它必利于经济的发

展,为了摆脱核阴影,各国也纷纷鼓励核能的发展。各种促进核能发展的政策与

措施是纷至沓来,核电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可是,就在本世纪,福岛核事故又让我们对核事业踟蹰不前。一方面,切尔

诺贝利事故虽然已经过去了26年,但是惨痛的记忆像是隐隐作痛的伤疤,没有被

人们忘记;另一方面,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在此浇灭我们前进的热情,更在那隐隐

作痛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让我们痛上加痛。

不容置否,在这个竟争激烈、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时代,发展核事业无疑

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赢,从而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

会,这不仅与可持续发展道路遥相呼应,也符合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主题。

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带给全世界人民的惨痛记忆太大了,带给每一个想

走核事业的国家的教训也是深远无比。在核事业这一有争议的发展道路面前,我们必须慎重细微的考虑每一个隐藏的不确定因素,把所有潜在性危险扼杀在萌芽

状态;但同时,又必须大胆革新,让核能、核电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点

与落脚点。也许,一个环境良好、经济发展的社会就在于核能的利用。

总之,如何利用核能任重而道远。在今天这个纪念性日子里,认真思考一下:

如何利用核能、怎样发展核事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双赢的重要决策;

同时也是关系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有力措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