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性学习课题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年研究性学习课题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研究性学习课题1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屏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以“研究性学习”为研究课题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总结如下:
研究性学习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性学习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之中。根植于教材,放眼于社会,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要组织好教师学习新课标,提升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走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研究什么、发明什么,就是小制作等一些误区,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并轨。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研究学习的开设,将改变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有极大的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题,在学生选择课题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与提高。
为了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标,提升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我们以点带面进行个人学习的小汇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把个人的研究认识在教师间进行广泛地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学校的教育只是学生受教育的一方面,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学校把学生由学校教育走向社区教育,开展了“身边的历史”,“用小手改变家乡环境”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之后学生写下了许多篇很不错的小论文。针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方式,他们感到了学习的轻松。他们认识到,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从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团结的重要。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丰厚的知识营养,我们合理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查找、搜集、使学生对课内知识广为了解,有适当地延伸,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在写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和总结,促进了我去看理论书籍,促进了我在教学上的创新。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我们初次研究,过度还很粗糙,在教学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结合的问题、学生研究性学习成绩考核问题、教师任教该课程的积极性保持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等等,但我们会在研究中不断学习与完善,使研究性学习更趋合理化。通过此次研究性课题,我积累到了做调查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去合作协调,锻炼了我们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这便是我们的成功之处。我坚信会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不断的成长。”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4篇《2023年研究性学习课题》,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研究性学习课题2
进行研究性学习对初中生的我来说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充满神秘感的事情。平时在学校都是老师传授知识,很少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钻研,久而久之,我觉得我自己在逐渐丧失在我创新的能力。通过这次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尝到了各种滋味,有不解,有喜悦,有辛苦,有坚持,有遗憾,当然也有收获。
记得小时候,每每到夏天,我都站在,看狂风把大树吹得东摇西晃,听大人们哀叹今年又要有多少损失。所以,基于对台风的好奇,我们组确定了一个很贴近实际生活的课题——台风的形成及其影响和预防。虽然这只是很小的课题,但却让生为新手的我们着实劳累了一番,因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唯一的途径就是上网查阅某些资料,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和总结。
我们组曾经对课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由此我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合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给人一种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在研究性小组中,我担任资料收集员和制作ppt的工作。
曾经的我只是利用网络娱乐,聊天或者听歌,很少用于学习。而在这次搜集部分资料的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网络给人带来的便捷。网络上的资源包罗万象,我找到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并使我们的课题调查更加深入,知识覆盖面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当然,我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台风的知识,那些预防措施也将帮我更加从容的面对台风这一不可逃避的自然灾害。
在制作ppt的活动中,我体会到了细心与责任的重要。一点点的不小心都可能给小组带来很大影响,像做开题报告的那次,我由于粗心竟把ppt弄丢了,好在组员们的理解,我们终于在赶在上课前重做了一份,有惊无险地挽回了损失。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和组员们的包容。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谈搜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正好弥补了课堂上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一学期汗水付出,终会浇开了成功的花朵。我们一齐谱写的乐章,不管效果如何,动听是否,都将会是我们这三年最精彩的回忆。
我坚定一句话:只要走过,就会留下脚印!
研究性学习课题3
20xx年9月,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校园,因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学习占用课时及耗时过多而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二十三中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展开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体作法,必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和体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②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然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一片新天地。
同中学的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定性与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体,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体,围绕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有很多奥秘值得探究,例如,人为什么会有头皮屑?人为什么会衰老?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什么?等等。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
多样性,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切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都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因此,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另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诸多生物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产生了美感,生物进化理论隐含了丰富的哲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更留给中学生们无价的精神财富。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面对教育革新,生物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致包括前期动员、选择课题、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等过程。
(一) 前期动员
各校的研究性学习往往在高一年级轰轰烈烈的展开,到高二时基本上偃旗息鼓。而生物课开在高二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虽不再陌生,但研究的兴趣已大大减小,加之高考的压力和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学生们担心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社会调查与研究上会影响学习成绩,得不偿失。因此,高二的生物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动员,激发起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愿望,让学生明白参加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对学习教材、参加高考、对个人能力培养和成长,乃至对国家发展、民族强盛的重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讲一讲对优胜者的奖励。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创造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的积极性、潜能、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热情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从而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步 :明确要求
教师可通过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解课题选择、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报告的撰写、成果的形成与展示要求等,让学生心中有数。还要鼓励学生使其对自己也具有像成人一样的研究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充满信心。
第三步 :选择课题
研究性课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还可以师生协商确定;既可源于教材,也可源于生活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既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内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既可以是纯思辩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既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但最终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应与生物的课堂教学相关联,应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研究课题的确定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还要兼顾本地资源、经济条件、学生时间等因素。同时还应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创造性、可交流性、可操作性等诸多方面。
课题举例:
结合教材编写顺序,兼顾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时间,季节,条件等因素),在绪论部分可开展:生命的探索。该课题又可分为:
①认识生命、认识基因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
③人类基因组测序与分析方法简介
④伟大的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⑤基因的诱惑
⑥同龄人对基因组计划的认识等若干子课题,以便于研究。还可开展:生物前沿报道的收集处理。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可开展:细胞癌变、衰老的原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过
程。在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可开展:影响细胞质环流的因素;不同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无土栽培与植物缺素症分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测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取代材料研究。在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可开展: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含羞草叶片应激性及其原理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部分可开展:蝌蚪的变态发育研究。在遗传和变异部分可开展:甜玉米与非甜玉米的杂交实验、豌豆与香豌豆的杂交实验、色盲的调查。在生物与环境部分可开展: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金字塔调查;温室效应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调查;城市周边水污染状况的研究等。以上仅仅是众多课题中的一小部分,类似的课题有待于大家在实践中挖掘、收集和整理。
第四步,组建研究小组
在学生分别选题的基础上,以课题组的形式成立研究小组,每组5人左右,自由组合,并推选一名组长作为该课题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小组内部既要合理分工,又要互相配合,既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创造横向交流、共同探讨、团结协作的机会。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热门的研究课题,教师还可以采用“投标”方式,让所有准备参加该课题研究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自己选择该题的原由、预计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小组如何组建等内容,最后由全班同学公开投票选出最佳优胜者,并由其担任组长,招募组员,负责该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展示。
在此过程中,各小组长要施展全身解数,一方面要将对该课题有兴趣的同学都网罗旗下,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争取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同学,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宏观的协调工作,保证整体效果最佳,力争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成员参加,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挥和锻炼。
第五步,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各研究小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围绕课题展开讨论,制定较为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时间与过程、成果的形成与展示等,同时还要明确各项的责任人。由于研究课题的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依据我校几年的探索,认为生物研究性学习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文献法。依据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事物未被认识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创建新的理论等。例如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八页的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所应采用的方法就是文献法。
②实验法。借助于有关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就应采用实验法。
③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考察,运用相关的理论,达到弄清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成因和真相,事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质量等目的。如‘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金字塔调查’就应采用调查法。除此之外,还有观察法、思辨法、逻辑法、经验法等诸多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可多法并用。
制定计划是前提,实施是关键。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课题性质可分为实验设计、实际操作、问卷调查、参观走访、信息反馈、数据处理、结论分析、专家指导、交流讨论等多个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研究资料及有关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好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表来说明有关结论,对研究过程的每一步都要让学生做好记录(包括拍摄一些有价值的照片、进行录像等)。这一阶段用时最长,即可数周,也可达到数月,但这一阶段是真正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提高各种能力。
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语言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或者几个)课题组之中,以一名普通成员的身份,一方面身先士卒,积极参与课题组活动,另一方面为自己的课题组出谋划策,教师的办法在实践中证明有效,其他小组的学生就会效仿借鉴,实现教师的指导功能。
同时,教师不能忘记自己还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教师要从总体上调节、控制和把握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进程,指导协调与课堂学习的关系,把握节奏,了解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第六步,成果总结、汇报
在大量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各小组要分析整理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及数据,通过全组成员的合作,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或论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料、形成理论观点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撰写、自我讨论评改,要注意培养学生集体研究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讨论——甚至可以是争论中共享学习之乐。学生的报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是学生心血的结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改善不足,更要保护和肯定学生的研究热情、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及研究成果,并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成果汇报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大事。汇报形式既要尊重学生意愿,也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既可以模拟新闻发布会,也可以制作网页、编排小品、话剧、歌舞、办展版展台等。既可以在班级的课堂上汇报,也可以在全校举办大型展示会,总之形式多多,方法多多。在这三年当中,我校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利用课前5分钟演讲,使研究成果同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既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才华提供了舞台,又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愿学、乐学。
本专题研究历时三年,参与学生达1400多人,撰写研究论文32篇,研究报告360多篇,还有学习心得、实验报告等数10篇。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制作了大量的文字材料、课件、照片、录像、光盘等,还开展了座谈、讨论,举办了展览及汇报表演等活动。这些有形的成果用事实说明了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重过程、轻结论的内在规定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既有实地调查、走访、参观,又有专题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无形成果比起有形成果将更加珍贵。例如,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定,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过程的实施、管理,直到研究报告的形成、成果的展示,均离不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必然使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走入社会,必须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学生们会从中得到与人交往的体会和经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要依靠个人努力又要与全组成员分工合作,这必然使学生的探索勇气、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得到锻炼和加强;科学结论的得出必须尊重事实,结论的表达必须严谨,学生在实验研究中要独立的观察、思考、推理和判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用科学的语言将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必然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成长而言,这一切都是弥足珍贵的。
此外,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逐步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既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又能独立地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去解决问题;既注重研究结果,更注重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团队精神的增强、自信心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整理能力的提高等,都将成为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起到巨大的作用。
1、生物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任何科学探索与研究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研究性学习虽有诸多好处,但因占用较多课余时间,在开展时宜少而精,切忌过多过乱,虎头蛇尾。
4、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宜小不宜大,要贴近生活,贴近教材,既要有研究价值,又要有助于生物学教学活动,还要有研究的条件。
5、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研究性及创新性。
6、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关联,在具体操作上要掌握一定的灵活性。对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的研究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定位应体现层次性,以利于各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要兼顾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短期研究与长期研究结合。
7、教师应做学问的有心人,在平日要注意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研究性课题和资料,成为生物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坚强后盾。
研究性学习课题4
探究性学习即研究性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课程。但课改与教学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及特点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误区。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任务驱动性等特点。正确理解这些特点,对课程教学会产生积极导向作用。
要体现上述四方面的特点,就应提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进行教学,即以课题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学习重点,不要给各个班级安然死任务。学习任务应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进行评价。
上面的成功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探究性学习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在于:第一,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第四,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二)自主性
自主性是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论是探究的能力,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是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
(三)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就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应该以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对于那些完全不投入学习活动的学生,既要在成绩上有所表示,更要让他们自己找出差距。
(四)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简单的学科知识传授,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要实践,要活动,正如上面的案例一样。要注意的是,过去我们往往把实践狭隘地理解为与体力活动或动手技能相关的操作活动,如过去在理科的实验课强调的就是动手操作技能。现在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手操作的技能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更重要的是能发现问题;能够制定一套方案去解决问题,技术的问题有专门人员去解决。实践并不等于操作,而包括从提出问题到求得结论、做出评价的整个过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计划、找资料、理论探讨、收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都是实践。所谓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探究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在实践中创新。
(五)教学方式的任务驱动性
要体现上述四方面的特点,就应提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进行教学,即以课题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学习重点,不要给各个班级安然死任务。学习任务应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去完成、自己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