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优秀4篇】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母亲的恩情》【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第一篇】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缝补沐浴生机勃勃了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母亲的恩情》【第二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9《母亲的恩情》(p52)
教材简析:
本文是1篇文包诗。文章通过文本的描述,再现了《游子吟》的创作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读悟,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中所包含的情感。课文文共有5个自然段,1~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这首小诗共三句,第一自然段再现了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灯下“密密缝”,让人领悟到“意恐迟迟归”的辛酸。这两句诗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较易理解。而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难点,理解第3自然段便是解决这一难点的突破口。全文共三幅插图,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每一幅插图都很好地再现了每一自然段(1~3自然段)的情境,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地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为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服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5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游子吟》。
3.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4.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读熟课文,结合文、图,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寸、永的笔顺。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能联系课语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学习余下的生字。会用“忙着”造句。
第三课时:巩固前两课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情导入,诱发感恩。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一块唱首歌好吗?——《世上只有妈妈好》
2.我们叫“妈妈”还可以用什么来称呼她呢?——引出“母亲”并板书。
3.听(唱)过这首歌之后,假如你的妈妈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要说?——引出“恩情”并板书。
4.在唐代有一名著名的诗人叫孟郊,他为报答自己的母亲的恩情写了一首诗叫《游子吟》,那么他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补充完课题)9 母亲的恩情,看看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恩情
1.学生自读课文。(给孩子读两遍的时间)
(随机教会村小孩子正确的良好的读书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将生字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悟恩情。
1.出示小黑板(写有《游子吟》),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再现诗歌意思?根据学生回答,重点读悟1、3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说一说通过这一自然段的读,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补充有关“临行密密缝”的资料。
(3)结合课文和插图,说一说诗歌前两句的意思。
3.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说说读了这两自然段之后,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结合文、图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寸”“永”。
2.学生描红。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
《母亲的恩情》【第三篇】
作者:yl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23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
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
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
1、抄写词语。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 天天挂念 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话。
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 )摸( )恩( )
扑( )漠( )思(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身上的衣服,( )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 的( )不就像这( )吗?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母亲的恩情》【第四篇】
课时目标:
1、能够读准15个生字(包括二类字)的读音,尤其是“恩、根、针”等前鼻音和“孟、缝、铭”等后鼻音;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能够做到字词音准、句子通顺、古诗有节奏;
3、通过指导阅读文中三个长句子,学习长句的朗读方法;
4、通过联系字形和生活实际,领会“恩情”的意思,并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母亲对孟郊的恩情;
5、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报”,重点指导 “报、迟、恩”的书写,正确、美观地书写文中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母亲 指导读准词语
平时生活中,我们怎么称呼自己的母亲呢?(妈妈)
2、这儿还有一个生词朋友,板书“恩情”,口述:“恩”上面一个因为的“因”,下面一个“心字底”。前鼻音,谁来读这个词,“恩”字中哪个部分最引起你的注意?(大大的心字底) “心”字底与什么有关?(感情)从这样的心中涌出来的感情一定(很深很大很多很重,师动作引导,顺着学生的思路),所以恩情就是一份出示手板(深厚)的感情,齐读,“恩”还能组成哪些词?(恩重如山、恩爱、感恩、恩师)
3、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课文,讲的就是母亲的恩情,师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先读准拼音,再读读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字词
缝补 针脚 铭记
湿润 抚摸 沐浴
一根 一针针一线线
分屏出示:
①指读第一屏,哪个字音特别注意,带读
针脚: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看实物
②指读第二屏,齐读
抚摸:谁做做个动作给我看?(轻轻地摸)师示范“抚摸”,老师轻轻抚摸着你的头,妈妈亲切抚摸着你的背,有什么感觉?抚摸表达了对你的爱。
谁还发现这排词语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组成词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③指读第三屏,齐读
一根:书上说一根白发,还有一根什么?(针、面条、线、粉丝、火腿肠)你们发现没有,后面的物品都是长长的。
一根表示只有一个,那么“一针针一线线”是不是也表示一个呢?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很多很多。
④你们真棒!注意了字的音、形,理解字词的意思。这么多的生字词能很快读吗?
去拼音读词。
4、再读课文
同学们,请把刚才的生词带入课文,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来回多读几遍。
(1)检查朗读
课文有几小节?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小朋友仔细听,把读不好的地方,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画出来做上记号。
(2)点评
5、文中还有一些比较长的句子,读的时候不太顺畅,你有好办法把它们读顺畅吗?自己一边读一边想想办法。
出示句子,生自由读:汇报读
6、指导朗读诗歌
(1)课文中写的是谁的母亲?
出图:唐代 孟郊
课前很多同学搜集了孟郊的资料,谁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要更多了解作者需要搜集资料,在很多资料中要学习选择对课文学习最有帮助的资料。)
简介:他是唐代的诗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和母亲相依为命,46岁才考中进士,50岁到江苏的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的诗人禁不住新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吟诵,想看看这首诗吗?
(2)出示诗歌
“游子”可不是游玩的人,而是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这里指的就是孟郊;“吟”:吟诵
谁愿意吟诵这首著名的小诗呢?注意读准字音。
古诗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老师范读,生自由读读
指名读
齐读,这样读诗更好听。
7、孟郊在创作这首诗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下节课,在你们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块儿走近这个动人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10个生字,读读,找找字形的特点
2、区别“报”和“抱”
它们俩读音相同,都是“”,可不太好辨别,怎么办呢?(区分词语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它的意思。“抱”用手臂圈住,而“报”呢?说不清楚,向谁请教(字典),出示幻灯片:在字典上它主要指①传送,比如报告、报信②回答报答③报纸)读词
4、指导书写“报、迟、恩”
报:左窄右宽,注意笔顺
迟:写时捺要托住尺,尺的捺变成长点
恩:上面因小而窄,下面心宽而扁,心卧钩起笔较细,右下行笔,底部较平,三点中第一、三点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
5、学生自主书写剩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