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优质21篇)

网友发表时间 3830572

通过分析白杨树的坚韧品质,引导学生理解坚强与奉献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白杨礼赞》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白杨礼赞》课文教案设计 篇1

《白杨礼赞》课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与象征手法。

朗读法、讨论法、圈点勾画法、启发式教学法。

录音机、投影仪。

一课时

重点把握文章5、7两段,揭示文章的象征意义及反问、排比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朗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推进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语文课本封面,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

幻灯片:

白杨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5-7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中生字词的。写法与读音。并运用圈点勾画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写白杨树的形态的。

三、再读课文,把握要旨

1、在学生回答白杨树的外形特点后,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第5段,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

2、抛出问题: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由此导入第7段。赏析本段,要求学生将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

幻灯片: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3、抛出问题:读到这里,难道同学们还觉得本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4、讲解什么是象征

幻灯片:

象征是……

四、课外拓展,领会象征

1、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

幻灯片:

绿色——长城——

2、听歌曲《白桦林》从中感受象征的含义

幻灯片:

《白桦林》歌词

……

3、课后阅读散文《白杨》,理解文中内容及象征手法,并与《白杨礼赞》做比较阅读。

白杨礼赞

茅盾

象征

树人

北方农民哨兵

上进的精神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说出全文结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北方农民、哨兵所具有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字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感受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欢它的哪一种品格,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谈谈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

2、请学生简述文章中主要写了那些对象。

(杨树;人)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朗读课文1—6自然段,请用一个词概括杨树的特点。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写了杨树哪些不平凡?

(生长的环境:单调;形态:力争上游)

3、朗读课文7—9自然段,说说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点?

(生命力强;质朴、坚强、力求上进)

4、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从树过渡到人的?

(象征的手法)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白杨树和北方的农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为什么此处不是比喻而是象征?比喻和象征有何区别?

(比喻: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两者是特征上的相似;象征通常是用具象象征抽象的特点,两者所体现的品格品质相似。)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请学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欢的植物,使用象征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篇3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白杨礼赞》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敬神不散”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重点难点    1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是重点之一。    2.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是重点之二。    3.难点是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大毡子(zhan1) 开垦(ken3)外壳(qiao4)主宰(zai3)    坦荡如砥(di3)  潜滋暗长(qian2) 无边无垠(yin2)   诸如(zhu1)倦怠(dai4)婆娑(suo1)恹恹欲睡(yan1)  丫枝(ya1)晕圈(yun4)虬枝(qiu2)参天(can1)初融(rong2)   秀颀(qi2)    2.解释下列词语。    (1)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2)黄绿错综:黄土地和绿植被纵横交*在一起。    (3)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4)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5)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6)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7)捕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8)秀颀:美而高。颀,高。    3.(1)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及中心。      (2)思考课文预习提示。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10月东渡日本与党失去联系,1930年回上海后和鲁迅一起参加左联、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抗战期间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主编(文艺阵地)杂志。1940年到延安鲁艺讲学,后又到重庆、香港等地,坚持和平,反对内战,反独裁。1948年到达大连,后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文艺联合会副主席、作协主席。建国后历任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届、五届副主席。1981年3月31比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和鲁迅、郭沫若一样,茅盾是中国文坛上灿烂明星。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风景谈〉〈白杨礼赞〉等。    2.什么是象征手法?    在文艺创作中,象征主义往往是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起的,但二者又有区别:(1)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的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而且也都从本质特征上考虑。(2)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如果这类喻体在文章中占了主要地位就称为象征体了。这种手法 个重要的区别标志,(3)比喻适用于各类文体,象征一般只适用于抒情作品。    3.“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桶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4.导语     (白杨礼赞)是1篇借景抒情,具有浓郁象征色彩的散文。它蕴藏着诗一样的情愫,使一个客观对应物——白杨树,在精湛的艺术描写中赋有了人格化的生命力。细腻的白杨树外形是革命者的形象,更多局部细节描写组成了一组组象征性的意象群。这一切在学习本课时都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三、正课    1.读一读课文,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又怎么概括?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4自然段)转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从正反两面写人对高原景色的感觉,衬托出白杨树,用肯定的语气再度赞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以否定句式,强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先用欲扬先抑,虚抑实扬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不同于顽固派的观点,又一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与文章开头相呼应。    中心大意是: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看一看文中多处出现的“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说一说它“不平凡”的含义。    讨论、明确。课文四次提到“不平凡”,三次提到“极普通”,伟大和不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不平凡而又普通,意思相同。“不平凡”就是伟大,极普通就是很平凡。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3.提问:全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象征意义作铺垫。    5.动手在第三部分文中找一找体现白杨树外形、色彩,风格的词,并把它们标记下来。想一想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哪个。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讨论、明确。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美,内在的精神更美。    四、小结    散文的开头从赞美白杨树不平凡起笔,没有说理由,因为这是这篇课文的主线。写高原景色,一波三折,先是有壮美的感觉,同时又产生倦怠、单调,这一扬一抑之后才让白杨树出场。从白杨树生长环境、广袤的大自然又收缩到特定环境的一点,这是由面到点。从远视哨兵似的白杨树,到近视干、枝、叶、皮的细致描写,这叫由远及近的描写。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第1 2、3小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火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拢人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分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那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释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旁逸斜出:_    晕圈:_    不折不挠:_    参天:_    2.本段中第一句与后四句的关系是______。    3.本段后四句是写白杨树的______,它们的结构关系是________。    4.从表达方式看,将该段分为两层,并归纳段意。    5.前半部分表达方式是_____,后半部分是______。    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    7.这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是由+_____,到___。    8.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第二课时    一、预习    1.细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2.就课文不明白的地方质疑。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就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及白杨树内在的“神美”作了讲析。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排比、反问连用句。    三、正课    1.读一读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动手画出文中排比句,反问句。看一看句法有何变化。    讨论,明确。句法变化是①只觉得②不想到③竟一点也不联想到④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句法中有异。点破象征意义。    (2)提问:这四句排比句和反问句连用,意思怎样加强?    讨论、明确。①让人由树联想到什么②让人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联想到有相同特点的北方农民。③由白杨树的坚强不屈联想到傲然挺立、守卫家乡的抗日军民。④由白杨树枝枝叶叶紧*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    (3)提问:第7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讨论,明确。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扬,赞美由树到人。    (4)提问: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讨论,明确。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读读第五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问:“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讨论,明确。“楠木”象征了*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2)提问:“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明确。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指村实指人——“*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3)提问:把白杨树和捕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讨论,明确。这对比①表达了作者对*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愤慨、鄙弃之情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3.提问: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说。    讨论,明确。特点是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    四、小结    《白杨礼赞》是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1篇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篇散文思想博大精深,结构严谨完美,艺术魁力非同小可。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黄土高原。这篇散文能够� 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作者淋漓尽致的抒情,一切都让白杨树的神韵风采活现于我们的面前。真是1篇难得的好范本。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一、默写。    1.描写白杨树赖以生长的环境美的语句:。    2.描写白杨树自身形象美的语句:。    3.描写白杨树内在神美的语句:。    二、读下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黄与绿~~~ 着,无边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____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字词,在括号里注音,浪线的两词,按顺序应解释为_____和____。    2.这里的“黄”指___“绿”指____。    “并肩”修饰_____。    3.在“并肩”前面应慎哪词,和它形,义相近的还有___和____ 等等。    4.“你会忘记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的原因是______,整段文字写高原景色是为白杨树作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练习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柟枋②伍,甘居榆枣③俦。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注①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的题意,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之情似乎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下这首格律诗。    ②木冉枋:贵重,粗大的木材,诗中意与文中楠木相同。    ③榆枣:原指榆枣树,诗中意与“木冉枋”相对,与文中白杨树同意。    1.这首诗和(白杨礼赞)表达的主题一样吗?为什么?    2.找出跟(白杨礼赞)一样描写白杨树特征的语句。    3.这首诗和(白杨礼赞)一样,都用了象征,请各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白杨礼赞 篇5

教学重点:

1, 象征的艺术手法;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方法。 2, 准确而富有感情的语言。 3,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象征的艺术手法。 预习要求:

1, 阅读预习一,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 完成预习三,1,3 1, 给下列字注音:

错综 毡子 外壳 昔 主宰 垠 砥 恹 逸 晕圈 倔强 虬枝 婆娑 楠木 颀 2, 解释下列词语: (四音节合成词要求说出结构)

视野 黄绿错综 妙手偶得 锤炼 主宰 垠 坦荡如砥 倦怠 潜滋暗长 恹恹 旁逸斜出 参天 婆娑 伟岸 纵横决荡 秀颀 教时安排:

2 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1,通过复习学过的课文找学生介绍茅盾。 2,板书课题 白杨礼赞

茅盾 总结:

茅盾,浙江桐乡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3, 找学生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明确: 预习一。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注音:

毡 外壳 主宰 垠 坦荡如砥 恹 逸 晕 虬 颀

集体订正。

三,明确学习目标: 1, 了解 象征的手法 2, 分析课文结构。 3, 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四,学生阅读全文讨论给课文分段: 提示:1,本文一共几小节? 9 节

2,礼赞是什么意思?找出文中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总结: 一(1节)点明题旨,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二(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衬托白杨树不平凡。 三(5-6)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赞美白杨树。 四(7-8)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五(9)通过对比再一次赞美白杨树。 明确:

1, 分法较多,有道理就行。 2, 本文的线索: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分析课文第二部分,阅读课文讨论思考: 1,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一条大毡子”

2, 课文运用了哪些词,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黄土高原的?

总结:黄绿错综--------颜色;无边无垠-----空间;坦荡如砥-------地形。 3, 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看到白杨树后的感觉有如何? 总结:先是:“雄壮”“伟大”然后:“单调” “恹恹欲睡”。 4, 讨论文中提示“写对高原的“雄壮”“伟大”“单调”“恹恹欲睡”两种感觉对写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总结:正反衬托:正,生长环境的伟大。 白杨树还是值得赞美。 反,离开白杨树还是单调,

5,总结写作顺序:面 点。 六,总结第一课时:

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从正反方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课后作业:

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些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 本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景色,作者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来写的。 2, 当你看到这一景色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给下列加阴影的字注音并解释:

(1)无边无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荡如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潜滋暗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黑体字的句子是个单句它的主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使用的修辞格是:____________。 5, 本段最后有两个问句,它们分别是:(1)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分析课文二,三,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明确课文的线索;课文的写作背景。 2, 作者有关知识。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分析课文二,三,四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生阅读5-6节思考并讨论: 1, 概括5-6节内容。

明确;写白杨树的外形表现白杨树的不“不平凡”。 2, 第5节主要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总结明确:

总:力争上游,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性格: 干:丈把高„„

分: 丫枝:向上,靠拢„„ 倔强挺立, 叶:向上„„ 不屈不挠,

皮:光滑,淡清色„„ 力争上游,

总: 这„„

3, 讨论文中提示:

那些词语表现了“力争上游”?它们和“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性格有联系吗? 总结:词语:向上,靠拢,一束„„

疏导:通过写白杨树的外形来表象白杨树的内在品质。进而赞美白杨树 “不平凡”。 四,阅读第7-8节,讨论: 1, 概括本节内容。

明确:赞美白杨树,揭示其象征意义。

2, 为什么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为什么又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种先否定后肯定的写法叫什么?

3, 从哪些地方分析,北方的抗日军民和白杨树具有相似支出? 总结:不屈不挠,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读8节) 4, 总结该段使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总结:反问和排比

作用,加深语气,强化感情。发人深醒。

讨论:哪些词语表现出揭示的意思一层比一层深? “不想到”“一点也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 5, 齐读“我赞美„„的精神”

明确:直接交代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疏导:“不但„„尤其”递进关系的复句。强调后面的“精神”。 五,讨论第9节:

作者为什么不去赞美“楠木”?哪些人才会去赞美“楠木”。联系全文看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疏导:对比的写法。 总结:热爱民众,赞美民众。

六:总结全文: 正:伟大

开篇点题 生长环境 细描外形,概括特点

反:单调

白杨树„„ 实在是„„ 决不是„„

农民 楠木

象白杨树一样的人: (对比)

哨兵 白杨树

精神和意志 赞美

主题:象征的手法,抓住外形特征借形象,赞美„„歌颂„„抒发„„情

七,完成课后作业:(略)

附:1,象征:通过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1, 比喻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状,而象征只用于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 2, 一般比喻,其喻体在全篇中不占主要地位,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象征则相反。 3, 比喻适用与各种文体,象征用于抒情性文体。 托物言志: 附2:

阅读训练:

(一)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能出白杨树精神美的一项是:( )2分

A.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B.一律向上、向上发展、高到丈许、C.参天耸立、紧紧靠拢、成为一束

D.光滑而有晕圈、泛出淡青色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杨树有些叶子是斜生的。

B.白杨树一般只有碗口那样粗,但可以长到两丈高。

C.白杨树给人具体的形象感觉是笔直的。

D.白杨树是一种值得赞美的树。

3.加横线句子宾语的中心语是:( )2分

A.倔强挺立的一种树B.树 C.一种树。

D.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参天--- 旁逸斜出---- 5.上文的结构特点是:( )2分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总分总

6、把下边的形声字按形旁和声旁的排列位置归类:3分

碗 努 雪 圈 闷 颈

上形下声:_____ 下形上声:______ 左形右声:________ 右形左声:_____ 内形外声:______ 外形内声:________ 7.上文段的首句从句子用途方面分属:( )2分

A。祈使句 B。疑问句 C。陈述句 D。感叹句 8.上文选自课文《 》,作者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篇6

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194班共有学生45人,196班共有学生45人,他们年龄均13—14岁之间,充满热情,富于朝气,刚刚经历一学年的中学生活,对新事物、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与幻想,正是人生如花般烂漫的季节。通过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现分析: 从思想状况看,两班同学大都诚实、本份,作为农村孩子,在生活上他们能吃苦,学习上能勤奋。对语文科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高。

他们能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坚持做积累、写日记。上课发言大胆,乐于探究、质疑,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194班。当然,在教学中我发现,注意力难集中,兴趣爱好难以保持,钻研精神,创新意识不强,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还未养成,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仍是一部分学生的缺点。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循循善诱、联系实际、扎实、有序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从知识掌握的程度看,两班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几次考试,基本澄清了底子,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初步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生的视野开拓。就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两班的综合评价居弼时片第一。其中194班特优2人,优秀9人,及格34人;196班优秀9人,及格32人,两班均出现20分以下的低分。就后进面看,部分未及格学生194班有8人,196班有10人在50多分,仍有提高空间,只要加强辅导,相信他们会有明显进步。

196班有优生江晗、彭婷、刘露、吴容、黄玉琪、杨明远、彭洁、颜佳妮、胡志鹏、周莉等。194班有优生吴任爽、卢猛、段芬兰、彭琪、曾靖、颜璐、刘邵伟等。这些学生语文知识学得扎实,乐于探究,积极主动,有希望进入特优行列;中等生中也有大量可塑之材,思维敏捷,口语交际及写作水平均有一定基础。后进生有196班樊汨、刘球、周荣、刘沙、吴石、彭佳豪、宋宇、彭超等;194班刘迅、黄泽金、王平、吴坚、缪花、周微华、彭献等,这些同学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欠扎实,书写马虎,学习主动性不强,阅读写作能力不强,作文水平低下。而且,上期期末考试均在50分以下,本期将要花大力气转化他们。

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意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教材中,八年级上、下册属于一个阶段,这两册教材在编排上呈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各单元仍以专题组元,但同时也兼顾文体。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阿拉文库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1、第一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组元的。5篇课文,有反映解放战争的《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有反映反法西斯战争的《蜡烛》,有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有反映抗日战争的《芦花荡》,有反映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以战争为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第二单元主要由记叙类作品组成,着重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从单元课文的内容来说,都是写普通人的。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那么有必要再安排一个写普通人的单元,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前边;恰恰是一个写战争的单元,显得十分沉重。因此,这个单元有必要高声赞颂人间的爱,吁唤,“让世界充满爱”。通过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熏陶和启示。

3、第三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目标中没有关于阅读说明文的要求,只是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而在写作目标中提出“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中则有“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而没有提出对写作的要求。可知,《课程标准》把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要求主要放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年级阶段,把写作说明性文章的要求放在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所以在本册教材中设置了两个说明文单元,以期完成《课程标准》的有关目标。实验教材与修订教材相比,对说明文的要求已大大降低了。

4、第四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6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5、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1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5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在这正式启动之际,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第六单元还有《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诗四首》;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

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何况是初中学生!再说,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6、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

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

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

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们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如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就要求学生写1篇记叙文,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中让学生就一座桥“写1篇介绍性的文字”,或者就“家乡城市里某座立交桥写1篇‘司机指南’式的短文”,这些都是对写作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除了较多的写心得与体会的写作练习外,也有写作记叙类和说明类文章的训练。如《阿长与<山海经》》《苏州园林》课后的写作练习等。出现在补白里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则是对本册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的补充。如写作部分,补充了关于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写作知识和要求,而课后的练习中也有这些方面的练习。

如《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课后及综合性学习里,而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指导则在补白里。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练习”仍然分“三大三小”,共六次。第一、三、五单元的是大型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二、四、六单元的是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活动内容丰富,信息来源多,牵涉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对学生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写作研究报告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时要注意提前安排,合理布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争取使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尝到“综合性学习”的甜头。

7、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杜甫诗三首》后的练习第三题有对这种修辞手法的说明,并要求学生尝试写一些对偶句。学生只要能判断出对偶句即可。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一)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二)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规范,通行地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阅读:掌握朗读的几种方法精读,略读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体验,大胆发表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写作: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的进行交流。

5、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以写人为主,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小作文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后进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1)。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锻炼表达能力。

12)。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 13)。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要求写1篇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14)。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5)。结合我校“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课题,加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及语文学习中的渗透,让我国优秀的传统经典发扬光大。

《白杨礼赞》教案 篇7

授课教师

秦秋丽

授课题目

茅盾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教学重点

象征手法的运用;在记叙中抒情。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1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在记叙中抒情成分较浓,因此,在教法上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特别要加强感情朗读。对描写白杨树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第5—8自然段),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突破重点,然后再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最后与楠木对比的作用。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

通过对托物言志手法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联系,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授课思路可以概括为:整体感知,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能力迁移,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2、粗读,理清全文脉络。

3、重点讲读第三段。

[教学难点 ]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问题1:阅读书下注解①,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你能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吗?

[明确]      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整体感知,理清全文脉络。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进行注音练习,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2、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

问题2: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好下面的空。

[投影]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______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______和______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_______,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______,赞美白杨树收尾。

[明确]1、黄土高原   2、形象和性格3、北方农民、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4、贵族化的楠木

问题3:按照上面的思路,本文应划分为哪几部分?[明确]  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问题4: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要求学生迅速默读全文,用笔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由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小结。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师生共同研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2、教师点拨:

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 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

3、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

问题5: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

[明确]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

问题6: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明确]1、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

2、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

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3、通过这些特点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    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问题7: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学生再次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四、布置作业 。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重点研读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

2、略讲第二部分与第五部分。

3、学习象征、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象征、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回顾旧知:

二、新课学习:

1、指名学生朗读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

(1)、研读第7段:

问题1:本段可分几个层次?

[明确]分为两层:

第一层:开头……伟丈夫。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

第二层:当你……结尾。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明自己赞美白杨树的真实用意。

问题2: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问题3: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明确]作者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引人深思。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2)研读第 8自然段,思考讨论::

问题4: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段中原句回答。)

[明确]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问题5: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小结] 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树一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

问题6: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问题7: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明确]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问题8: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

[教师点拨]

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问题9: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明确]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问题10: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

[明确]写黄土高原的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3、朗读第9自然段,讨论回答:

问题11:“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问题1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作者已在第八段直白地表明了自己的赞美之情,第9段是否可以去掉?它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能。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及易生长”的白杨树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白杨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歌颂抗日军民,其作用是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4、作业 布置:在理解基础上,用行楷字体抄写并背诵课文第7段

教学时数 篇8

四课时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二、导入新课:

1、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生命。

白杨树是极易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公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多媒体再现白杨画卷,配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优美、宁静……

但是这节课,我们却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多媒体播放西北高原的视频,配以苍劲、粗犷的锁呐《黄土情》)。

2、检查预习:

学生之间交流作者资料,教师加以补充、提炼,多媒体出示茅盾的照片,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三、解读文本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有人把散文《白杨礼赞》比作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么,听读中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高原风景图白杨特写图物人联想图

(2)你是否感受到了属于黄土地属于白杨树的另一种类?那是一种怎样的树?

用“白杨树是的树”的句式表达。

如“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树”

“白杨树是质朴、坚强的树”

“白杨树是倔强挺立的树”

……

2、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给予朗读指导,(即:把握基调,读出感受,读准节奏)

(2)学生配乐朗读,其它同学就三个方面给予评价。

(3)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在气质

3、寻读课文,品味美点

语言犹如文章的衣服,1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

把它们摘录下来,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把大家的回答加以整理,做成《白杨礼赞》一课词语积累的卡片)。

教师为学生品味语言进行方法指导。如删一删、换一换、比一比等。

并对其回答做出补充和完善。

4、精读语段,探究主旨

《白杨礼赞》所赞美的并不仅是白杨树,本文深刻的主旨,集中表现在第六自然段,精读这一语段,说说白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对象之间的联系。白杨树与农民、哨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于什么?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为学生理解象征搭建一座桥梁。(多媒体同步出示,白杨树、农民、哨兵等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其相似点)

[学生间互学互教,使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并促进其深刻牢固的掌握知识。]

四、对话文本

1、与文本对话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写“楠木”,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2、与作者对话

有人说文章第5小节,对白杨树的形象的描写,语言太过平实,没有一般的写景散文生动,甚至有一些词语单调地重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也像加过人工似的。”

你是怎样看的?你是否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白杨树的形象描绘出来?

讨论交流:表现朴素的事物,是否也要用朴素的语言?

[此问题重在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思辨的思维品质,不强调答案的统一。]

3、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

五、链接生活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法,而且在艺术生活中也广泛运用。

多媒体出示:

象征运用欣赏(一):多媒体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大庆平面广告的图片,并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欣赏(二):鲍金的油画《五种感觉》配以评析的文字。

象征运用(拓展练习):多媒体出示北京奥运会会标。

查阅相关资料,谈一谈你对会标图像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六、推荐阅读

1、比较阅读《白杨》

思考:这1篇文章突出了白杨树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又借此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相关阅读:《白杨礼赞》姐妹篇《风景谈》

多媒体出示《风景谈》内容简介。

白杨礼赞优质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体会恰当运用排比反问句式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掌握作者分层次描写白杨树的方法。

一、导入、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2、体会恰当运用排比反问句式对于表情达意的作用

3、掌握作者分层次描写白杨树的方法。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读课文第5-9节,思考:

1、课文第五段是对白杨树的正面描写,你能说出作者描写的层次吗?

2、(1)探究。练习三 (2)作者为什么赞美白杨树?

3、课文结尾写楠木是否离题?为什么?

三、生读书、思考

四、讨论、交流

1、第五段先总述白杨“力争上游”的特点,再分别描绘白杨的干、枝、叶、皮,最后抽象出白杨“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性格特点。

2、(1)引导生读四个句子,理解它们的含义,明确答案。

反问句的问法:1句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语气,后三句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语气。

意思逐层加深:

由“不只是树”联想到人:“至少象征了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最后联想到“在华北平原……精神和意志”。

(2)引导生从文中找句子。

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精神。

师小结白杨的象征意义。

3、指名生答 不离题

A、它与白杨形成对比

B、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表明自己对党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师可适当介绍写作背景)

五、作业

请你仿照第五段,选择一种树木花卉,对它作一段正面描写。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整体把握教育教学内容。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选修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学业水平测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完成选修《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运用》、《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

《传记作品选读》教材中选收了中外10位杰出人物的传记。他们中有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也有科学家、文学家和科技界、商界的成功人士,涉及面很广。选文特别注重传主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注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能否激励青年人健康成长,学生可以从不同侧面向他们学习,吸取他们宝贵的人生经验。《语言文字运用》选取大量鲜活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剖析语言现象。借此指导学生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现阶段,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太牢,课外迁移不够深,进入高二下学期,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虽说经过一个半学年的学习,但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比较被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整体阅读能力还可以,但学习习惯还不是很主动,上进心有个别同学不太强,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四、具体措施

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

3、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利用好早读课的语文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4、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为下阶段准高三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5、每周阅读报纸、杂志、名著等有益内容,摘记精彩片断内容不少于三百字,坚持写周记随笔,坚持美文鉴赏,限度地拓宽学生视野。除此还包括:初、高中课文背诵篇目识记,课外诗词名句的积累;文学常识、文化、文史常识的积累;语音、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6、作文训练以随笔和大作文两种形式为主,写作内容有任务性和随意发挥相结合,主要训练议论文和散文,倡导抒写真情实感。

白杨礼赞教案 篇12

一、赏形探妙

读文章题目,明确茅盾礼赞的对象是白杨树。

出示两幅图,请同学判断下面哪一幅图是白杨树?并说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朗读课文第五段描写白杨树外形的文字,找出语言上的特别之处。

两次写到“笔直”;’“绝无”“绝不”;“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三次提到“向上”。

重复用词,强化白杨树的特点。

为了突出白杨树的这些特点,作者在文中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欲扬先抑,同类对比:文中第七段及最后一段

课外拓展:

老舍《济南的冬天》、宗璞《西湖的绿》、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中的片段

环境衬托:文中第二段

总结:

二、悟神寻径

茅盾写此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阅读课文第七段,明确他要礼赞的是北方的农民、保卫家乡的士兵和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所以全文用的是象征手法。

了解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作业本),重点关注: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必须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那么作者是怎么建立起白杨树和所咏之物之间由此及彼的联想的呢?

(1)形体特点与精神特性一一对应;

(2)在绘形同时,采用特别语言,(比如“笔直”、“向上”、“挺拔”“不折不挠”)让人很容易产生相关精神品质的联想,完成了象征手法的建构。

因此用反推的方式,我们可以得到解读象征手法的基本路径:

三、联读活用

物象特点:地面的生存状态:个体是孤离;地下的生存状态:根系相连,团结一致

写作背景:1940年,抗日战争初期,中华民族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对应品性:长期的阶级压迫,使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长期的奴化统治,使人们的精神萎靡不振。他们似乎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似乎彼此孤离着,但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就像树在地面上的表象景观。中华民族是有凝聚力的。当遇到压迫,特别是当民族危亡无情地置于人们面前时,清贫的中华儿女定会团结起来,进行殊死斗争的。

主题阐释:艾青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那泥土下紧紧纠缠的根须,是我们之间的一线血脉!我们没有丢掉这血脉!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深爱的祖国而战斗到底!

物象特点:一二两句中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三四两句中泉水冲荡下山,掀起波澜。

写作背景:白居易此时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觉得很不自由

对应品性:一二两句的白云清泉对应的是白居易所追求的恬淡的胸怀、闲适的心情;三四两句对应的是在朝为官,在纷扰的社会推波助澜。

主题阐释:全诗表达的是白居易渴望早日摆脱世俗的坦荡淡泊的情怀。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 篇13

《白杨礼赞》教案设计2

[教学目的 ]

1、 理解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课时]  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播放歌曲《小白杨》。

2、茅盾曾经写过1篇关于白杨的文章。板书:白杨。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4、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

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主学习: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

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

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

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

4、补充课文的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的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四.总结

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

1. 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生字。

2. 复习象征手法。

二.研读课文。

1.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

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

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

2. 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什么的?

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 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

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外部形态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不折不挠

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

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

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 篇14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共2篇)

篇1:余映潮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评析

余映潮《散步》教学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

一、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的理解

语文“学习活动”的提倡是从传统的讲授、提问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变革,真正能够体现“做中学”的真谛,也是对师生双方能力的一个挑战。首先,它在理念上就实实在在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留给学生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服务的,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其次,在形式上,以学生的“做”和“讲”为主,老师则仅仅起一个发起者的作用,如何完成“做”的任务,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则在于学生,而“做”的成果也要学生自己呈现,教师的角色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另外,在难度上,较之于讲授和提问,活动教学的设计则更加考验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更加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既需要有创意又要有水平,而且必须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这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度系数也非常之高,必须调动思维去踏踏实实的思考,运用自己所有的听说读写能力去完成任务。

综上,这样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式与意义俱在的语文教学形式非常值得推而广之。

二、余映潮《散步》教学中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

从最开始,余映潮老师就出示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这与一般的语文教师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具体实施时,余老师却别具一格。 在“理解文意”之前他给出这样的要求:“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然后让学生思考,完成活动。在另拟标题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对文意有了深刻的把握。学生回答,余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启发。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了讲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答案即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又得到了老师进一步阐发的深意。

最后看老师拟的标题。师总结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虽然最后课题还是回到了“散步”,但中间的过程则使学生亲身理解到了文章的主要内涵。这样的效果是让学生直接回答本课文意是什么所达不到的。

第二个环节:朗读课文,余映潮老师则这样设计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 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学生读,教师评,层层深入。使学生通过对读法的掌握,来把握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余映潮老师在布置任务时也十分值得考究,怎样让学生能最高效的完成任务,教师必须给出明确的任务要求,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

第三个环节:品位语言。余映潮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给出任务,出示例子。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与同桌进行交流,再与大家进行交流。就这样对文章的主旨以及写作技巧进行了学习。

从以上可以看出,余映潮老师设计的环节并不多,但学生的任务量却不少,而且从始至终课堂都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老师只是引导和指导,把大权完全放手于学生,他们做他们说,结果自然而然就是他们学他们懂。文意理解--朗读课文--品位语言,步步为营。先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让学生了解课本讲的是什么故事,输入信息,学生把握了文本之后,不是直接讲出答案,而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之后再输出,同时又要说出自己为何是那样的“加工”的,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概括能力。朗读课文环节,表面上是教学生怎么读,却巧妙地变成了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仿佛学生自己真的变成了“先生”在欣赏的作品,变成一个演员在演一部话剧,个中体悟油然而生。知道了文中的故事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再进行细致的语言品析,学生愿意投入进去挖掘,从而受到心灵的熏陶,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植根于文本,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明确教学目标,主要要教给学生什么,想让他们懂得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到我们的语文课能够有理念,有行动,有效果。2:余映潮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一、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指导有方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朗读”作为一种基本课型,已在第三章中进行了介绍。在本节内,将从教学细节的角度,从两个方面再对其进行深入的研讨。

第一,“朗读”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线索

在教学中:

朗读,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课中活动,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 朗读能够训练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学生在一定的量的朗读训练之后可以达到吐字清晰,语音响亮,琅琅

上口,悦耳动听;能通过语音传达出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训练之中,词、语、句、段、篇都能给学生以深刻难忘的印象。 朗读是培养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对文章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也可以通过反复的朗读来进行体会和品味。

朗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情感、风格,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朗读是“出声”的语言训练,有助于发言、复述、交谈、演讲、论辩、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

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由于朗读永远与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密切相连,所以朗读应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与词义、句意、文意的品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朗读”应该是一条常

用的教学线索,贯穿于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于是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自由朗读、跟读学读、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性朗读、个性化朗读、竞技性朗读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如《春》的教学主体思路设计:

第一文库网1.同学们朗读课文,体会朗读这篇课文的基本语调。

2.播放音乐,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大致脉络。

3.教师导引,有重点地指导同学们串读课文,品析课文思路。

4.自由选读,品味文中的佳词、美句、精段。

5.个性化演读。

6.自选内容进行背读。

又如《秋魂》的“自读三步法”教学思路设计: 第一步:自由诵读,约18分钟。 建议将全文朗读三遍。第一遍快速读,要求读得顺畅。第二遍中速读,要求读得有抑有扬。第三遍中速读,要求充分渗透感情。

第二步:选点精读,约12分钟。

每个同学选读1―2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精读的内容与要求主要是:1.激情朗读这个段落;

2.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与作用;3.揣摩精彩的词句;4.理解段中的层次;5.理解段中通过写“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蕴。

第三步:语言学用,约15分钟。

建议同学们:1.自选内容,自由背读;2.朗读精段,提炼句式,口头造句;3.朗读精段,迁移变通,进行“仿”说;4.选背文中警句。

在以上这两个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朗读”出现在几乎每一个教学步骤中,不论是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形式,它们都连点成线,成为贯穿课文教学始终的一条线索。 第二,“朗读”应是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

朗读是教读或自读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但朗读教学决不是让学生一味地放声读起来,在真正的朗读活动中,每一次的朗读教学设计都必须表现出教师三个方面的思考:1.这次朗读的内容与目的;2.这次朗读的方法与形式;3.这次朗读中师与生的各自不同的活动。正由于有这样的理性思考,加上教师教学手法的灵活运用,成功的

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从教学细节的角度看,朗读教学应该总是那样灵动多姿。

请欣赏下面不同的细节设计。

设计手法之一:分层推进这种设计将精短的课文作为一个教学整体,以不同的教学要求来形成教学细腻的步骤并覆盖全文的朗读训练。

例:《口技》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体味。 教学活动:同学们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这一遍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人人出声,要读得沸沸扬扬。)

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这里重点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学读。)

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

(这里从理解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两段,老师不进行提示,请同学们读出段中层次。) 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

(这里训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演读。)

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

(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

设计手法之二:小步轻迈这种设计将朗读技能训练的某项内容进行切分,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例:《天上的街市》第一个教学板块: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师:读诗,要感受诗的音乐美――首先是把节奏读好。

(教师示范读第一段。)

指出:诗句中根据音节或意义进行有规律的短暂停顿叫做节奏。

全班同学轻读课文,感受节奏。

师:节奏读好之后,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如“我想”“我想”“不信”“你看”。 (教师范读第二段。)

指出: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

女生齐读全诗。体味如何读好诗中的停顿。

师: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

(教师范读第三段。)

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本诗隔行押韵,每节换韵。

请同学齐读第一段,感受诗的韵脚。

教师就“体味诗的音乐美”简单小结。

这个教学细节呈总分总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读,学生学读,目标明确,小步轻迈,层次细腻,知识丰厚。

设计手法之三:主持引领这种设计手法由教师担任“主持人”,用跳读的方式,拎出并组合全篇课文的关键内容,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朗读。 例:《鹤群翔空》教学片断。 师:咱们先把课文读起来。课文这样读:老师当主持人,把你们的朗读串起来。

师:(当主持人串读)“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小斑点”,鹤群映入了“我”的

眼帘。请大家开始读第3段,读这一段要注意,有些字音要突出,你们看,“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句中,“一律”“笔直”“实在”这些词重音要读好,要以读好重音的方式把这幅很美的画面表现出来。

生:(齐读第3段)

师:继续往下看,可能是由于山太高了吧,鹤群在那里转弯了,改变了飞行的方向,这时候飞行的景观是多么壮丽呀!请读第8段、第9段。读这两段时要注意处理好停顿,你们看,“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后面一定要停一下。为什么?后面的句子都是来解说“壮丽”的。因此,“壮丽”这个地方是一个中心句,在这里停顿一下,就表示你能够理解段的层次了。 生:(齐读第8段、第9段)

师:但是,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一只苍鹰“飕”地一下以极快的速度插到鹤群之中,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展开。下面读13、14、15、16段。注意要读出一定的速度,以表现战斗的激烈。

生:(齐读第13-16段)

师:鹰逃走了,留下了一只伤鹤,那么故事将如何发展呢?下面读第21、22、23三段。在这

儿要读出情感,好像你就是那只大鹤,来救助那受伤的朋友。 生:(齐读第21、22、23段) 师:刚才咱们读的是课文中最精美的部分!?? 这个朗读细节突出了课文最关键的段落,大致上显现出课文的行文脉络和构思手法,重点突出,指导细致,时间节省,形式别致。 设计手法之四:巧变形式这种设计将朗读的过程在“形式”上细节化,使教学的过程既有层次感又有变化性。

例:《曹刿论战》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背读。

1.教师提出教学任务:背读――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声有色的朗读。

(1)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2)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3)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3.同学们背读。

4.用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师与生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这个教学细节由于活动形式的变化而显得节律跳跃,气氛活跃。

此外,还有多角反复、角色朗诵、古诗吟读、品读悟读、配乐唱读、个性化朗读等种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手法,它们都能让朗读教学的细节显得美好而又生动。

余映潮作文评语 篇15

1.真没想到……

【简评】

本文充满了故事性。

故事波澜的“核心”就在第三段的那个“估计”上。在故事的开端、发展之后,这个“误会 ”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高潮,自以为得计的害人行为结果害到了自家人的身上。“多行不义必自毙”——作者的反省是深刻的。

文中各个层次的语言标志清晰,文面匀称。全文叙事流畅,心理刻画细腻,结尾巧妙呼应文题,含义丰富。

2.给妈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的内容,是一次“真诚的思想交流”。

文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处理得很好:一是开头自然,入题迅速,且选定了“妈妈不让我做事”这个便于展开话题的角度;二是巧选文题中的材料,以“摘菜”为话题,承上而启下;三是再增加一个妈妈“替我参加劳动”的例子,深化妈妈的形象,增加叙述的份量,并为下一步的议论作足够的铺垫;四是用比喻来讲道理,既表达了肺腑之言,又显得文气高雅。

对于文题中的种种限制,作者也应对得很好。

3.美,在我们中间

【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由“我 ”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所以她组合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4.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文中有一些妙笔:

作者的笔下,没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对儿子一句话也没有;但文中有“粗细” 两种行动描写。“细”的,是三年前开学的前一天,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粗”的,是对父亲三年中的关爱的概述。这些安排周密的事例,使父亲的形象显得格外美好。

文中有一些妙语:

比如“三年前”与父亲告别时,“我骤然发现父亲那被朝阳拉长的佝偻的身影,分明是一种象征,一种父爱的象征”;又比如三年来,我感受到“父亲用他那双皱裂的手塞给我一把钱时,好像是将自己成吨的汗水连着一颗纯朴的爱心,伴着日月星辰一起塞给了我”,这些都是真实的心灵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懂得”了父爱。

5.这就是生活

【简评】

文章呈横式结构,总分总式。

“生活像一只五味瓶”像一根彩线,串起了“我”对生活的种种感受——酸、甜、苦、辣,文章的主体内容十分突出。

开头的句子写得美,“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说……”组织起很大容量的内容;收束的句子也写得美,“生活是……生活是……生活中……”总括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体验。

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一个“大题”、“宽题”,所以作者也将内容铺得很宽。铺宽了也就带来了一个毛病,那就是写得不大“透”。

6.给周老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

首先表达对老师的尊崇,接着表达对老师不恰当措施的看法,最后再次诚恳地希望。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出现都是为了第二段的内容更易于为老师所接受。此段是这封信的主体,它在语言上讲求表达的分寸感,内容上讲求层次感。可以说是内容实在,语言得体。

这封信写得很真实。

材料选得非常好。老师不公平地给学生调换座位,是常有之事,而这样的事又有可议论之处,而且还比较容易展开议论。小作者选中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用得体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7.老师笑了

【简评】

笑,是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

文中写了老师的三“笑”。第一“笑”,是老师真诚的笑;第二“笑”,充满鼓励的笑;第三“笑”,是安慰“同学们”的笑。三次“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教师与同学们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与同学们也在“笑”——这些“笑”回应了老师的“笑”,更加显出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心灵上的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但文面不匀,第二段太“大”,结尾段显得匆忙。

8.由落花生想到的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会“想”。

第一,他会扣住文题的要求来“想”,“想”得准。题目要求抓住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以“做有用的人”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文章就首段直接扣题。

第二,他会扣住题目中的关键来“想”,“想”得开。题目的关键处在于对“外表与内质 ”的理解。文章就安排第三四段从校外到校内、从他人到老师展开联想,进行议论。

第三,他会扣住主题来“想”,想得“深”。第三四段紧紧把握的,就是赞颂“有用的人” 。

全文的主体是第一、第三、第四段,是全文的骨架;第二、第五段是文章的血肉,使文章显得丰满好看。

9.在悲伤的日子里

【简评】

题目是“在悲伤的日子里”,内容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心。文章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视线,文章的主体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文章的结尾能让读者牵挂。为什么短短的文章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就在于小作者抓住了“悲伤”二字,突出了“悲伤”二字。她没有编织大量的情节,没有衷心的期望与祈祷,没有升华也没有点题,只有现实的无限的烦恼和痛苦,文章写完了,她仍在沉浸在悲伤之中。

这是真诚的叙说。

10.良师

【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你看,情感多美。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11.我的快乐与烦恼

【简评】

这篇文章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

开头写得好,情感丰富,入题快捷。

小标题设计得好,七言句式,副正结构,先说“快乐”,再说“烦恼”。

过渡语安排得好,“可是,烦恼也来扣门……”可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穿插得好,两个层次中都出现了诗句,都焕发出文采。

结尾写得好,好像是不经意的一句,其实在结构、在情感、在主旨上都有作用。

12.难忘的一件事

【简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它中间的“波澜”。

也许,妈妈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女儿心中,一定是永远难忘的。

13.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乘法”

【简评】

面对很难写的作文题,作者敏锐地抓住题目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用乘法”的提示,以“回报妈妈”为表达目的,记叙了母女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选材立意都合乎文题的要求。

但此文的优秀,更在于表达的技巧。其一,作者开头就说想“吻”妈妈,但她不接着说下去,而是宕开一笔,写妈妈对自己的慈爱。这一笔处理得特别好,它使全文的情感抒发有了牢固的基石。其二,有些局部的表达,如第二段中“想吻”的排比句,第三段写“沉思”的设问句,第四段中对妈妈的描写句都写得很美。第三,结尾巧用文题中的材料,自然而贴切,点题恰到好处。

文中写用人民币做“相思扣”,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

14.读书真让我着迷

【简评】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布局谋篇上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开头一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一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时常迷在书中”。

第二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二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的这种‘迷’,是由来已久的”。

第四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三个镜头,它表现的是,“读书真让我着迷呀”。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所谓“蒙太奇”手法,是说像电影一样,为了表现主题思想,把很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1篇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文章。

15.说朋友

【简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达到了文题的要求,叙议结合,观点明确,叙事清楚。

作者用“放开——收拢——放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

先是“放开”,头两段先反后正,进行对比议论,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是“收拢”,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例子,叙述、介绍一个乐于帮助自己的好朋友。

接着再“放开”,承接前面的事例,进行两个层次的议论,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清楚完善。

文章的缺点在于结尾的议论较“虚”,应该紧紧扣住作者自己提出的“贵在坦诚”进行议论才是。

16.不能这样做

【简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见大”,一事一议,颇有力度。其特点是:

1 口子“小”,主题专一。作者注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始终在“不能这样做”上下功夫,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 结构“紧”,全文议、叙、联、结,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段与段之间又注意相互勾联。由于结构紧扎,也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 语言“精”,全文用语准确、恰当、精练,句式简短、表达明晰,显得生动活泼,同样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17.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简评】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是一个很“虚”的题目,乍一看,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此文的作者很聪明,他(她)巧妙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构思方法,而且将“化虚为实”的角度确定得十分美妙。

一般来说,可能都是写“雨夜,我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而此文的作者却别辟蹊径,写的是“我”在想什么。

这个“想什么”的角度也是十分的精妙——那一盏火苗跳动的小油灯,将作者引向对昔日生活的回忆。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爸爸的爱啊。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表达意义,那就是“我”懂得什么是爱、“我”走向了成熟。

18.农人与老虎

【简评】

这是1篇选题作文。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选择了“扩写”。相对于写议论文,这种选择是较为有利的。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外貌、心理、环境的描写要言不烦,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身分相符。由于作者以语言描写为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便段落细密,文面美观。

难得的是结尾的议论。由于文题中的材料没有点明寓意或者是含义,所以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把材料理解透彻才行。文中一句“智慧胜于勇力”,说明作者确实是议论到了“点子”之上。

19.扑蝶

【简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及要求设计得有新意,作者按要求将一首诗改写为1篇描叙文,写得也有新意。

这种新意就是它给读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接着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后是孩子与蝴蝶的嬉戏。一层接一层,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然而此文也给我们以写作上的警示:写扩写、改写类文章,一定不要写出知识性错误。你看,作者限定的时节是“早春二月”,我们可以想一想,早春二月里有蝴蝶吗?早春二月里有露水吗?

20.家中小事

【简评】

写得好的作文,受人称赞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选材好,角度新。

这篇文章便是这样。作者没有宥于对“家中小事”的习惯性思维,没有认为“家中小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他写的,是一家人的一次“玩”的合作。

作者写“玩”也挺有“心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他一个人玩积木时,总是“拼不好,拼出来了,又不美观”,而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时,便把那个“家”建得“美极了”。于是,文末的点题显得自然而然且含义丰富。

这样的构思,能够让人品评、回味。

21.男孩也要细心

【简评】

这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

两文开头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点明题意,引起下文。两文主体内容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完整地记叙一件小事,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两文结尾的表达目的也相同,都是为了呼应文题,再次点题。

《男孩也要细心》、《女孩也要坚强》,结构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构成一道花季少年成长的风景。

这种“结构大致相同”现象,是否给我们学习写作暗示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22.我和书的故事

【简评】

本文最为可取之处是运用了“蓄势”技巧。

“蓄势”,就是尽力把前面的内容写好,以使后面的内容更有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写“我和书的故事”,是尽力地写了《世界科幻小说精选》的来之不易— —忍着求书的渴望,一个夏天不吃冰棍,不喝冷饮,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等候特价书市的来临……。这套书,是作者的“最心爱”之物,是多么值得他珍爱啊。

但为了山区小朋友看上好书,作者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套书送给了他们!

正是由于作者尽力地写出了书的来之不易,这后面的“送”就愈显得品质高尚,就愈让人感动。

23.少年覃楠孝心可敬

【简评】

两篇文章,一叙一议,主题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

前文在主体上呈叙议式结构。作者选用贫苦少年覃楠对盲人爸爸和清洁工妈妈尽孝心的动人事例,全面地表现了覃楠的可敬孝心,赞美了覃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后文在主体上呈对照式结构。在篇首提出论点之后,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并针对例子进行议论,然后从正面举例并进行议论,在两相比照之中,批评错误,赞颂美德。

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进行习作时,选取材料要全面,布局谋篇要严密。

24.该看什么样的书

【简评】

这里选的两篇文章,都是看“多幅”图作文。两个小作者都很会看图。

前文的作者是从“看整体意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啥学啥”,然后据此进行议论,主张要多读好书,多读健康的书。

后文的作者是从“看情节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了《蒙面大盗》,某小孩学坏了;后来读了《雷锋的故事》,向雷锋学习,成了好孩子。

“看整体意念”,是为了把握其主旨,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

“看情节发展”,是为了了解其变化,以更顺利地展开想象。

可见,写作的文体不同,读图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25.由我做主的一件事

【简评】

小作者自己对不少的事情做过主,但有一件事,他感到“至今难忘”。这是事件给他的总的 “感受”。

五年前的一段日子,他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近在眉睫了”。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一。

在爸爸妈妈要分手的时候,在和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上,他感到这种选择是痛苦的。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二。

在毅然决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之后,他感到“从来没有后悔过”,感到“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礼,我成熟了,长大了”。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在叙事中注重抒写自己的感受。

抒写感受,是文章有深度的表现之一。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篇16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1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白杨礼赞》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白杨礼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1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而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学习重点。首先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这一写法初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播放歌曲《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

2.简介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下面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并做以下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

2.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交流句式为: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要求:让一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纠正。)

2.能从整体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

明确:(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明确:(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5.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明确:(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义作铺垫。)

6.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明确:(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明确:(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8.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确:(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学生说出一点即可。)

9.研读赏析第7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3。)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

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树写到人,赞美了什么人?作者为什么会由树写到人?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④本段的四个排比句问法有什么变化?意思是怎样加深的?

⑤背诵本段。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②欲扬先抑。③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白杨树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和意志。换句话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赋予了白杨树以不平凡的象征意义。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④“只觉得——不想到——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四个反问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⑤指导背诵。)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收获及还没解决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 盾

1.象征

2.排比、反问

景美------------------形美----------------神美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旋律高亢优美的歌曲《小白杨》,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学生交流归结:象征守卫边疆的战士;象征边防战士的坚强意志等。由此导入本文“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二、教学呈现

1.谈一谈

学生呈现并交流课下收集的背景资料。

2.读一读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用笔标注关键词语,以此体会作者为何要赞美白杨树。然后进行朗读交流。学生交流的句式为(投放大屏幕):我读出了一株   的白杨树,它表现在   。

3.理一理:篇章结构。

4.品一品:写法、语言(培养学生质疑、品读、揣摩的能力)。

(1)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西北高原?

(2)为什么要刻画白杨树的具体形象?

(3)为什么要用几个排比、反问句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4)为什么篇末写楠木?

(5)象征手法的作用。

在此环节中,师生探究出:

(1)生存环境的写作目的有两个:一是烘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2)刻画白杨树的形象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文揭示其象征义作铺垫。(3)4个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气势恢弘,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4)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内容“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二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直说的方式改写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写法。)

5.想一想:探究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文章该如何写。

6.练一练:以梅、兰、竹、菊、松、粉笔、蜡烛等物任选其一为题,写百字以内的片段文,以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介作者、时代背景;粗读,理清全文脉络;

重点讲读第三段(第5、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1.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x疆学院文学院讲学,一九四○年三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不识的字的读音。

注音练习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三、要求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做好下面的填空练习(目的是启发引导学生粗读课文,初步理清全文脉络):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 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 ,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作业后,教师点拨:以上的练习,反映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按照这条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四、教师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后点拨: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抒发对白杨树崇敬、赞美的强烈感情。那么白杨� 这样写的作用何在,我们留在下堂课再研究。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涵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涵义十分深刻。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五、布置课外作业。

朗读全文,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讲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

2.简略讲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第五段(第9自然段);

3.归纳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倔强挺立——顽强不屈,不可动摇或摧毁。

参天耸立——高高地立着,耸入空中。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二、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段(第7、8自然段),并思考:(1)作者写了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后,又进一层以树比人。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2)下面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反问句,进一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作者先运用比喻、对比的方法,并一连用了“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七个词语(与第5自然段呼应),有力地赞美了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下面又一连用了四句排比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用词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涵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8自然段,作者再直接地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遍,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两个“象征”,写出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主题。

三、指导学生朗读第7、8自然段。为了帮助学生朗读好四个反问句,可先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并加以比较,以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反问句 陈述句

难道你就只觉得…… 你不应该只觉得……

难道你就不想到…… 你应该想到……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你也应该联想到……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如果按照陈述句的语句来读,语气就要软弱得多了。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就更加肯定有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同时,还要注意重读和停顿。(教师作示范,学生反复朗读。)

四、要求学生朗读第二段(第2—4自然段)和第五段(第9自然段),并思考:文章如果只写第一、三、四段,也是1篇完整的散文。那 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第五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再次赞美白杨树,其作用是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最后,全文以“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爱憎分明,感情强烈,回应开头,十分有力。

五、听朗读唱片(或教师范读),并引导学生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组织学生阅读知识短文《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第4自然段。)在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的事物和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具有共同之处。如白杨树力象上游的形象,直的干,靠紧向上的枝枝叶叶,朴质的皮,以及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团结、进取的性格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用来象征,就非常贴切自然。

六、布置练习: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六”

《白杨礼赞》反思1

《白杨》是1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礼赞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性——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然而,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与精神境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初次学习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备课时,我反复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在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多种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如,戈壁滩的飞沙走石,白杨树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 powerpoint演示文稿,帮助学生李洁白养生春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同时在板书设计上,图文并茂,使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一目了然。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动态生成与设计有所偏离,细细想来,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让我深思: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然而,在教学概括白杨的特点时,我又不知不觉得牵引在学生朝我心中的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一古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较圆满,老师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白杨礼赞》反思2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 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 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鉴 于以上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教学中,我选择了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第12自然段)作为课文学习的切入点和教学的重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找出爸 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反复地读一读,并想一想从爸爸的话中你感受到白杨有哪些特点,这是第一次初步感知白杨的特点;在全班交流,深入了解了白杨高大挺秀、 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特点后,让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感情读这段话,这是二读——理解读;在理解了爸爸的心愿,读懂了爸爸的心之后,让学生带着对白杨树的赞 美、对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话,这是三读——体验读。整堂课就是

抓 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训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让学生换成具体 的地方说一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戈壁什么样子,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帮助学生理解了白杨适应性强的特点。教学“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 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句,我给学生如下示范:风沙四起,白杨树(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飞来的风沙)你能这样说 吗?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体会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既落实了语言的训练,又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了深入。为帮助学生理解爸爸的心愿,我设计了这样的问 题: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在课文的思维空白点,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概括)活动,认识到“孩子们”“只知道”的都是具体的“行动”,而“不知 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 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选择最佳时机、合理引入相关阅读资料,进行主题阅读是本节课的另一突出亮点。

本 课教学所引入的资料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单元教学的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引入的,包括本课导入新课环节引入的西部地区的范围图、西部地区的资料、西 部戈壁图、当年西部建设者的一些图片资料,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西部,为后面的理解做了铺垫,奠定了情感基础,这些资料交流的形式是 借助多媒体,教师补充交流;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补充引入了以下资料:“孩子 们由于年龄小的缘故,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建设者,这些建设者们,作为新疆生产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天山南北、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线上,兴 修水利,开垦荒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坚持不懈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那里的条件有多苦。当年像爸爸一样的建设者 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水渠,手都冻到了锄头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这些资料 的补充,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理解了像爸爸一样的建设者的情怀。

第二部分是根据主题 教学的需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教材,或引入课后的阅读链接,或引入相关的经典性的本外资源。本课在感悟了白杨的特点、理解了爸爸的心愿之后,让学生感情 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艾青的《帐篷》,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情怀,深化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在学生学完本课,总结领悟课文写法 (借物喻人)的基础上,引入了同样写白杨、同样运用借物喻人写法文章——《白杨礼赞》,让学生进行主题性拓展阅读,学生有了大量的时间与文本进行深层对 话,大量阅读提升了学生生命的质量,这样的课�

另外,在这节课上,我合理处理了文本资源与本外资源的关系与时间分配,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感觉这样上课学生有收获,教师更轻松。

白杨礼赞优质教案 篇17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_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分析:《白杨礼赞》是1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接下来文章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它的干是笔直的,它的枝一律向上,它的叶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继而揭示它的象征美:它不仅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本文

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北方农民)和象征体(白杨树)都形象鲜明,令人感奋。全篇脉络清晰,一线串珠,层层推进。

4、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而作者正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热情奔放地对这一幅幅图画的“不平凡”给予赞美,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图美、文美、情更美)。

6、这篇散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在初一的时候,我们读过茅盾的1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_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指导预习。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做好填空练习,初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学生课堂练习内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虬枝(qú)

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

(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和反动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3、学习第一段。

明确:

(1)点明题旨。

(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下文便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

5、学习第三段。

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板书: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待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教案 篇18

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下列词语读音。

差使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 惨淡 勾留 变卖典质 赋闲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琐屑

3.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

1、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2.指导学生的朗读。

3.学习文中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文章蕴涵的父亲对儿子的真情挚爱,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启发学生感恩父母,激发学生的报德之心、报德之行。

二、教学重点:

平淡之中的浓情;对"背影"深情而细致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四、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讨论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母爱。自古以来人们都歌颂母亲的慈爱和温柔,歌颂父亲的刚毅和坚强,可是朱自清却用细腻温婉的散文,写出一个同样细致入微,温婉如母的父亲。下面我们共同学习《背影》。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第一次读课文,建议大家做两件事:

1.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并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狼藉 簌簌 迂腐 踌躇 拭 颓唐 琐屑 举箸  勾留  赋闲 蹒跚

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写的事

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车站依依送别的情景。

三、再读课文,感悟真情

1、朱自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阅读课文,看看《背影》中作者哭了几次?

四次:第一次(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我的眼泪很快又来了。第三次,我的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比较一下,四次落泪,文字是否雷同?四次写流泪,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呢?

第一次是作者从北京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刚逝,父亲失业,祸不单行,于是一股忧伤袭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第二次车站,望父买橘,这是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步履蹒跚买橘时的背影 映入我的眼帘。父爱的感动撞击着我的心灵,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三次是车站别离,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回想起过去种。种,回想起父亲的关怀体贴,一股愁绪袭上心头,于是流下了怅惘的泪。

第四次是在北京接到父亲的来信,特别是“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去之期不远矣。”的话语又一次牵动作者的伤感的思绪,想到父亲的颓唐,家境的惨淡,晚景的凄凉、抑郁的情感一时迸发。心酸的泪水又一次的流出了眼眶。

概括、板书: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 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 北京思父--心酸的泪

3、总结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现在,请同学们默默的翻开书本,诵读课文,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文章中那真挚永恒的父子之情吧。

四、三读课文,理解背影

三读《背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见解。现在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修饰的定语,谈谈你对不同背景下的背影的理解。(学生同桌讨论)

可以从内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角度去思考、探究。如:“探”,体胖动作不灵便,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总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背影的理解,有内容的、有情感的。从文本中,我们不难看出:“背影”既是文题,也是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文章中背影总共出现四次:开篇最不能忘记的背影,写出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中间车站买橘时的背影,写出了父亲的一片亲子深情;车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写出了惜别时对父亲的无限怜惜依恋;结尾泪光中的背影写出了别后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文章截取了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既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形”的方面的特点,也向我们展示了父亲“神”的方面的本质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拓展延伸 感情升华

父爱如山,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父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请用一个比喻句,说说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或作用。

示例:

父亲

你是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航程;

你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六、布置作业(播放背景音乐《父亲》)

父爱是一把结实的伞,你有困难了,为你遮风挡雨;父爱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你冷了,为你抵御严寒;父爱是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父爱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父爱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感激,哪怕是给父母夹次菜,倒杯水,道声辛苦……好吗?

《白杨礼赞》读书笔记 篇19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是我初二学过,它是最给我鼓舞的1篇文章,茅盾先生描写的“白杨礼赞”,会使你懂得应该对什么样的人献上你的敬意,让你知道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让你体验人生,有所感悟。

从“白杨树”联想到“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从文章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都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扣,对抗着西北风。这显然是在赞美白杨树的内在品质,同时也象征着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坚强不屈的品质。这种精神和意志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我最喜欢的几句话是: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的盘族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笑,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途斜出”之*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健康,再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完全或毫不掩饰地赞美了“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它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永存常青,同时也在夸赞抗日军民的精神永存。

读这篇文章*的感悟没有,唯一能触动我心弦的是白杨树那种临危不惧的精神,或许它还有更多的更好的品质,可是它这种精神是深深打动了我那孤傲的心,在那冷漠与寂静的雪地中,它昂首挺胸,迎接着风雪,而那些被人们赞美的花心,树心早不知跑哪儿去,只有它——白杨树依然傲立在那里,成长,你觉得有点单调,可在那雪白地后地上有点绿意不教人惊奇吗?

当我读到白杨树挺立在雪地中,我就在想:它是在骄傲它是棵白杨树,当它昂首吃立时,教会了我知前坚强不够,我要像白杨树一样正直生活,那条条光线,颗颗水珠,给予了他美丽,纯洁的心灵,那熊熊火阳,皑皑风雪,铸就了他丰年的品格,在它的身上,意志,力量和理想紧紧地紧紧地融合。

难道它不值得我们歌颂、不值得我们骄傲吗?我要是一棵白杨树的好啊!那么我将属于人民、属于历史,让整个世界都作为我们共同的家园。

感悟白杨树、它值得你去感悟。

矛盾老先生写的《白杨礼赞》曾让我久久回味,是啊!白杨树的精神的确令人佩服。但是。最后一段我是不怎赞成的: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种极其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读了这一段,让我很感不爽:为什么要让“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去赞美白杨树呢?为什么又让他们“去鄙视”白杨树呢?我想,当时矛老先生只是一时苦于找不到对比组,而粗略地找了楠木作反面树种,尽管矛老先生还在后面加了句“那也是直挺秀颀的”,但我仍觉得楠木不能作为反面树种,理由有2:

【1】在当时,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并不会看不起、贱视白杨树。相反的,那些像白杨树的人也不会鄙视白杨树,相反的还会羡慕,甚至还希望得到楠木,只是能力有限而已!

但是,楠木之所以“被贬”,是因为它不易生长,且不普遍;但白杨树之所以易生存、普遍,那是因为它木质松、好成活。但总的来讲,它们也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我在这也不好多说谁对谁错,呵呵~这不正符合“各有所长、人各有思”吗?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文中写到:白杨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因为它象征我们民族那种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从中我感觉我们就应该向白杨树一样,学习它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就像汶川大地震时,英勇的战士,美丽的白衣天使,还有那些自愿参加救援的人和全国上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人,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白杨树从来都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树的样貌虽然不美丽,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枝丫,但是它却有着美丽的内心,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在西北那个险峻的环境中,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信念,扎下了根。在西北,它很普遍,也许不受人们的重视,但是它不在乎这些,它依旧保持着自己良好的心态,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在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但是我们不应该退缩,应该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屈地直面困难,愈挫愈勇,在不断的困难与挫折中成长!今天我们的职业是老师,读到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也要发扬白杨树的精神,任劳任怨的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不能辜负先辈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

白杨礼赞教案 篇20

指导思想:

1、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因势而导,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2、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内引外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自然延伸、扩展,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1、本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都与象征有关,因而,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学习运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练习。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

2、以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及其象征意义为重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

3、围绕象征手法,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出示《白杨树》挂图;

①学生口述白杨树的外形及其气质,包括枝、叶、干的色泽、形态;

②学生展开丰富联想,由白杨树联想到人,联想到人的某种精神品质;

③引出茅盾的《白杨礼赞》

2、作品背景介绍,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辅垫。

3、学习课文:

①第一次读课文。先由两位学生朗读,然后教师正音,要求学生疏通字词,读通长句。

②第二次读课文。由朗读能力较强的两位学生读。解决以下问题:

a、作者对白杨树是怎样一种感情(即解题)

b、文中几次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情,学生在书中找到并做上记号

③第三次读课文,重点导读4、5、6自然段。理解作者为什么对白杨树有这种感情,为什么作者说白杨树是极普通的,然而是不平凡的。

④第四次读课文,重点阅读7、8自然段。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对于白杨树的力求上进的精神特质,作者是由哪些方面联想到的。

4、教师小结象征手法的特点

5、用象征手法进行说写训练。

①你以为在新时代白杨可以象征哪种精神、哪类人?

②口头描述门、梅的外形并由此产生的联想。

③任选一种事物,先口述其外形特点,展开联想,最后用象征手法写1篇3百字左右的短文。

白杨礼赞优质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3、学习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品质。

4、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直抒胸臆的语言特点。

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趣: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要讲清喜欢的原因)

你喜欢这一种树,能不能写1篇文章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或赞美之情呢?伟大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喜欢白杨树,歌颂白杨树,赞美白杨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先生写作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画记难字难词,并标明自然段的序号。

2、掌握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然后教师补充: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集《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3、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开垦外壳锤炼主宰倦怠

潜滋暗长旁逸斜出婆娑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晕圈虬枝楠木秀颀

4、默读全文,用笔划出作者直接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语句,同时思考作者写美白杨树的原因,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白杨礼赞》教案设计7》。

①指名学生读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明确: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三、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

激趣:本文题为“白杨礼赞”,但不是几句空洞的赞美之词,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是通过几幅优美的图画展现的。请再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共勾勒、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学生读后交流。

明确: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见以下板书)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高原风景图

“雄壮”“伟大”“单调”

傲然地耸立

白杨远景图

“惊奇”

力争上游

白杨特写图

决不是平凡的树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

白杨联想图

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段。

2、讨论:作者对白杨树进行赞美,为什么要从写黄土高原写起?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以黄土高原“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第一题的2、3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品读课文。

1、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齐读课文第五段。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的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的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3830572